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具有实验室废弃物产生的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试剂瓶、废弃的实验设备、废弃的实验动物等。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存储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分为一般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类。
第五条一般废弃物是指不具有明显危险性和有害性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第六条有害废弃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存储,并定期有害废物分类的报告。
第七条危险废弃物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明显危害的实验室废弃物,应采取严格的存储和处理措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进行临时存放,并标明明显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即减少、回收、处置。
第十条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应优先考虑,实验室应加强节约能源、节约试剂、合理设计实验流程等方面的管理。
第十一条废弃物的回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实验室应加强资源回收的管理,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一般废弃物可采取无害化处理,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委托合格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不得将废弃物随意倾倒,防止造成环境和人员的伤害。
第四章实验室废弃物监管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管机构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监管机构应对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分类、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制止和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是用于指导实验室内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处置、处置人员培训、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1.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如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便于储存和处置。
2. 储存要求:废弃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容器或容器中,并标明废弃物的性质、危险性等信息。
化学废弃物应储存在防腐蚀、防爆的容器中,生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
3. 处置方法:对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如化学废弃物可以通过中和、稀释、焚烧等方式处理,生物废弃物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等方法。
4. 处置人员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废弃物管理培训,了解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方法,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
5. 安全措施:实验室废弃物应储存在安全区域内,禁止将废弃物随意丢弃或倾倒。
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护目镜等,避免废弃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 管理责任:实验室应明确废弃物管理的责任方,如指定专人负责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置工作,确保废弃物管理的规范和有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细化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是必要的。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2篇)

2024年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数量的增加,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实验室废弃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2024年制定了新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二、管理原则1. 环境友好: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安全管理: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确保人员的安全,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资源利用: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鼓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浪费。
三、管理措施1. 垃圾分类:实验室应设立分类垃圾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一般垃圾和特殊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
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和使用应有明确的标识和指引。
2. 废弃物收集: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区,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收集,并确保废弃物容器的密闭性和标示的清晰性。
有害废弃物应选择合适的包装和标识,确保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3. 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选择。
可回收物应进行资源化利用,一般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害废弃物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处置方式,特殊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4. 废物管控:实验室应建立废物管控台账,记录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并定期上报相关部门。
废物管控台账应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并保留一定的存档期限。
5. 培训宣传: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废弃物管理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废弃物管理意识和知识,提高废弃物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四、责任与监督1. 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负总责,并组织实验室人员执行相关规定。
2.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对违反规定的实验室进行处罚和整改,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3. 实验室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储存、处置等操作,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异常情况。
五、经济支持为了促进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实施,相关部门将提供经济支持。
实验室可以通过申请资金来改善废弃物管理设施、购买废弃物管理设备等。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文1. 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分类、贮存、运输和处理。
2. 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有害程度和危险性等进行分类,如化学品废弃物、生物医疗废物等。
3. 废弃物应在专门的废物贮存区域进行贮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4. 废弃物的运输应遵循相关规定,如使用特定的容器、车辆和标识,并确保安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无泄漏。
5.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法处理,如通过科学的处理技术或委托资质认可的单位进行处理。
6. 实验室废弃物应建立废物记录和跟踪制度,记录废弃物的数量、分类和处理情况,确保废弃物的合规处理和安全性。
7. 实验室应加强废弃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废弃物分类、贮存和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8.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废物管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废弃物管理规定的执行,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9.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与相关部门、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依法监督和指导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
10. 违反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文(二)一、引言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生成、收集、储存、处置和报废等环节,确保废弃物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处理,保护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废弃物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等。
三、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1. 废弃物的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实验室废弃物分为四类: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
1.1 化学废弃物化学废弃物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试剂、废液、废溶剂等。
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危险性进行分类和标记,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处置和报废。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3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实验废弃物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检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3.定义3.1医疗废物指医院实验室在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包含实验废弃物。
3.2实验废弃物指医院生物实验室在实验活动或实验活动有关的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
实验废弃物属于医疗废弃物。
4职责4.1总务科负责中心实验废弃物的管理。
4.2实验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组织检查本科室实验废弃物消毒、处理工作。
4.3实验工勤人员负责实验内实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工作。
4.4医院废物回收中心工勤人员负责责任范围内实验废弃物的收集、运送、消毒、贮存,并负责贮存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的维护、消毒及处理。
4.5实验室生物安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废弃物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
5.管理规定5.1实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标》、《医疗废物管理条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相关法规要求,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进行妥善处理。
5.2医院废物回收中心负责中心实验废弃物管理,科室负责任范围内的实验废弃物管理,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实验废弃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5.3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实验废弃物,并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类别分别放置于防渗专用包装容器(袋)或者防锐器穿透密闭容器(可以是广口塑料瓶或耐重硬纸盒等)内。
5.4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实验废弃物放入包装容器后不得取出。
5.5严禁使用破损的包装容器,严禁包装容器超量盛装,达到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实验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
三、责任与监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暂存和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实验人员负责在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废弃物容器,并按照规定及时将废弃物交由管理员处理。
4.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废弃物分类与处理1. 固体废弃物:根据废弃物性质,分为有害固体废弃物和一般固体废弃物。
(1)有害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试剂等。
有害固体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2)一般固体废弃物:包括实验用纸、实验服、实验器材等。
一般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液体废弃物:根据废弃物性质,分为有害液体废弃物和一般液体废弃物。
(1)有害液体废弃物:包括废酸、废碱、废溶剂、废试剂等。
有害液体废弃物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一般液体废弃物:包括实验用水、洗液等。
一般液体废弃物应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3. 气体废弃物:根据废弃物性质,分为有害气体废弃物和一般气体废弃物。
(1)有害气体废弃物:包括氨气、硫化氢、氯气等。
有害气体废弃物应使用通风橱或通风管道进行排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一般气体废弃物:包括实验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一般气体废弃物应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五、废弃物收集与暂存1. 实验室应设置废弃物收集点,并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容器。
2. 实验人员应按照废弃物分类要求,将废弃物放入专用容器中。
3. 废弃物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4. 废弃物暂存点应设置在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的地方。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实验室环境和人身安全,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内所有废弃物的收集、分装、储存、转运、处理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废弃物是指实验室中使用过的、被抛弃的、不再使用的有害物质、瓶装物、实验设备、废液体等物品。
第二章废弃物收集与分装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在收集前应根据种类进行分类。
第五条废弃物的分类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第六条废弃物的收集和分装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七条废弃物的收集和分装工作由实验室安全管理员负责,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八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选择材质坚固、不泄漏、耐腐蚀的容器,并标注清晰的废弃物种类和危险程度。
第九条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密封。
第十条废弃物的分装应根据种类进行,禁止混装处理。
第三章废弃物储存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储存应在专门的存储区域进行。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存储区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三条废弃物的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废弃物容器的完整性,防止泄漏和污染。
第十四条废弃物存储区域应建立明确的标识,标识应包括废弃物种类、危险性等信息。
第十五条废弃物存储区域应定期清理,防止杂物积累。
第四章废弃物转运与处理第十六条废弃物的转运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七条废弃物转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八条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废弃物种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第十九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废弃物溅泼、泄漏等情况的发生。
第二十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全程监控,确保处理过程符合安全规定。
第五章废弃物管理措施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管理档案,记录废弃物的来源、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废弃物管理档案应保存至少五年的时间。
第二十三条废弃物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其废弃物管理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1. 引言本规定旨在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放射性废弃物。
2. 废弃物分类和标识2.1 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标识。
常见的化学废弃物分类包括酸性废弃物、碱性废弃物、有机废弃物和有毒废弃物等。
2.2 生物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识。
2.3 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相关的核安全法规进行分类和标识。
3. 废弃物储存和集中处理3.1 所有实验室都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储存区域,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存放,并防止泄漏和污染。
3.2 废弃物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确保废弃物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3.3 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应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或单位负责,确保符合环境保护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3.4 废弃物的储存和集中处理过程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废弃物种类、数量和处理方式等。
4. 废弃物处置方法4.1 化学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采取安全的化学处理方法或委托专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4.2 生物废弃物的处置应按照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进行,包括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4.3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相关的核安全法规,采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辐射泄漏。
4.4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回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 废弃物处置责任与监督5.1 各实验室负责人应对其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负责,并落实相关的管理措施。
任何违反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2 废弃物处置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5.3 废弃物处理机构或单位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设施,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6. 总结本规定旨在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各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废弃物分类、储存和处理的要求,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文(3篇)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防止实验室废弃物污染危害环境,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实验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对可重复利用的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充分回收与合理利用。
第三条校内产生实验室废弃物的实验室和相关人员,都应遵守本办法。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和实验室一般废弃物。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指的是由实验室产生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废弃物:(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实验室一般废弃物指的是实验室产生的除危险废弃物以外的其它废弃物。
第五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必须根据本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实验室一般废弃物按环卫部门的要求定点存放,定期清理。
第六条根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化学危险废弃物:剧毒化学品及不明物、高危化学品、一般化学品、一般化学废液、被化学品污染的固体废物;(二)生物危险废弃物: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未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生物实验器材与耗材;其它生物废液;(三)电离辐射危险废弃物:放射源、放射性废弃物、废弃放射性装置;(四)其它危险废弃物。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和实验室三级管理体制。
第八条实验室技术安全办公室是实验室废弃物的校级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落实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规章制度;(二)负责产生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实验项目的安全准入;(三)组织建立全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体系;(四)监督、检查全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五)协调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大事项报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决策。
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等。
三、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负责。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制度,按照规定处理实验室废弃物。
3. 学校环保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四、废弃物分类及处理1. 固体废弃物:(1)一般固体废弃物:如实验用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应分类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有害固体废弃物:如实验用试剂瓶、过期药品、化学试剂等,应分类放入指定的有害废弃物容器中。
2. 液体废弃物:(1)一般液体废弃物:如实验用水、洗涤剂等,应倒入下水道或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有害液体废弃物:如酸、碱、重金属盐等,应分类倒入指定的有害废弃物容器中。
3. 气体废弃物:(1)一般气体废弃物: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应通过通风设备排放。
(2)有害气体废弃物: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应通过通风设备排放,并定期检测空气质量。
五、废弃物处理流程1. 分类收集: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废弃物分类要求,将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 定期清运:实验室主任定期对废弃物容器进行检查,确保废弃物容器满载时及时清运。
3. 危险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主任将有害废弃物交给学校环保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 普通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主任将普通废弃物送至学校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场所进行处理。
六、监督检查1. 学校环保部门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实验室主任应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4篇)

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废物的管理和处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验室废物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固体、废气及其他废物。
第三条实验室废物的管理应遵循“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废物管理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二章废液的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废液应分类收集,分为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和一般废液。
第六条有机废液应集中存放于有机废液集中桶中,无机废液应集中存放于无机废液集中桶中,一般废液应集中存放于一般废液集中桶中。
第七条废液集中桶应密闭且标明废物名称、日期和以及管理单位等内容。
第八条废液集中桶应定期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
第九条废液集中桶中的废液应及时转运至专门的废液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条实验室废液严禁倾倒入下水道、化粪池、河流等环境中,严禁直接排放。
第三章废固体的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固体应分类收集,分为可回收废固体、有害废固体和一般废固体。
第十二条可回收废固体应集中存放于可回收物桶中,有害废固体应集中存放于有害废物桶中,一般废固体应集中存放于一般废物桶中。
第十三条废固体桶应密闭且标明废物名称、日期和以及管理单位等内容。
第十四条可回收废固体应进行分类、清洗、压实后进行回收利用或送往回收站。
第十五条有害废固体应定期进行封存,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处置和处理。
第十六条一般废固体应定期进行封存,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处置和处理。
第四章废气的管理第十七条实验室废气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通风设备,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及时开启通风设备,并保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实验室废气可采用吸附过滤、化学吸收、燃烧和除臭等方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实验室废气排放口应设置在离室外的安全距离,且符合相应标准。
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废气排放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清洁。
第五章其他废物的管理第二十二条其他废物包括但不限于废弃设备、废纸张、一次性实验用品等。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一、引言实验室在进行各种实验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置管理。
三、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废弃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化学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的化学试剂、溶液、溶剂、样品、实验产物等。
这些废弃物可能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等危险特性。
2、生物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培养物、菌种、细胞、血液、体液、组织样本等。
生物废弃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具有传染性。
3、放射性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试剂、放射性实验器具等。
放射性废弃物具有放射性危害。
4、一般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一般性的实验垃圾。
四、废弃物收集1、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并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进行标识。
2、化学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分别收集在耐酸碱、耐腐蚀的容器中,严禁混合收集。
3、生物废弃物应收集在专用的生物安全容器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4、放射性废弃物应收集在具有防护功能的容器中,并按照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和活度进行分类存放。
5、一般废弃物应收集在普通垃圾桶中。
五、废弃物存放1、废弃物收集容器应放置在指定的存放区域,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环境。
2、存放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
3、化学废弃物存放时,应注意防止泄漏、挥发和相互反应。
4、生物废弃物存放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防止病原体扩散。
5、放射性废弃物存放应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物质管理的规定。
六、废弃物处置1、一般废弃物由实验室定期交由学校后勤部门统一处理。
2、化学废弃物(1)对于少量无毒无害的化学废弃物,可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2)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废弃物,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处理前应填写废弃物转移联单,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成分等信息。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范文(三篇)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范文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中产生的无用或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废弃试剂、废弃溶剂、废弃化学品容器等。
正确的收集和处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制定相应的规定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范本。
1. 废弃物分类和标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特点,将废弃物分为不同的分类,包括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有毒废弃物、腐蚀性废弃物等。
对每种废弃物进行标识,以便辨识和处理。
2. 废弃物储存和保管所有废弃物必须储存在特定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止泄漏。
废弃物容器上必须标明废弃物的名称、性质和危险等级等信息。
防止不同性质的废弃物混合储存。
3. 废弃物收集和临时存放实验室废弃物应当按照分类进行收集和临时存放。
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应当使用不同的收集容器,以避免交叉污染。
废弃物收集容器应放置在安全可靠的位置,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4. 废弃物转运和运输废弃物转运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废弃物不泄漏或造成污染。
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应当轻放,防止容器破裂或泄漏。
5. 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废弃物应当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安全填埋、焚烧、化学处理等。
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应当有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无害化处理。
6. 废弃物管理责任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责任应当由相关人员承担。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废弃物管理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7. 废弃物记录和报告实验室应当建立废弃物管理记录,包括废弃物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每次废弃物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填写废弃物处理报告,以备查阅。
8. 废弃物培训和宣传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废弃物处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废弃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
同时,进行废弃物处理宣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是一份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范本。
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并结合法律法规进行遵守。
通过正确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实验室可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并提高实验室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本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提高实验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实验室的废弃物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工作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实验室全体人员应当共同遵守。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和储存第五条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
第六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储存在专门的容器中。
第七条化学废弃物应密封储存,确保不发生泄漏或挥发。
第八条生物废弃物应放入专用的生物废弃物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明内容和所属实验室。
第九条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储存和处置,并经过专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其他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和储存。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处置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排放。
第十二条化学废弃物应经过化学品废物处理设施处理,确保无害化和环境安全。
第十三条生物废弃物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合理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第十四条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进行处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十五条其他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合理和安全的处理。
第四章废弃物管理责任第十六条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并应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进行废弃物管理的培训。
第十七条实验室全体人员应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物品,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和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第十八条实验室全体人员应按照规定对废弃物进行正确分类和储存,保证废弃物的无害化和环境安全。
第十九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条实验室负责人违反本规定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全体人员违反本规定,导致废弃物管理不当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是指实验室科研和办公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准则。
这些规定和准则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1. 废弃物分类和分装: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实验室废弃物应当分类分装,并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容器以防止泄漏和扩散。
2. 废弃物标识和标记:实验室废弃物容器上应标明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法,并在废弃物存放区域设置相应的标识和标记,以便清楚识别和区分。
3. 废弃物储存和集中存放:实验室废弃物应存放在专用废弃物存储区域,要求设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火设施,并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区存放。
4. 废弃物处置方式: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回收等。
5. 废弃物交接和运输:实验室废弃物在交接和运输过程中应按照相应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6. 废弃物记录和报告: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管理的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废弃物的产生、存储和处置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7. 废弃物培训和宣传: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废弃物管理培训,了解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安全操作要求,并定期进行废弃物管理宣传和教育。
8. 废弃物监督和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废弃物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这些规定和准则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制定和执行。
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模版(三篇)

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废物管理行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验室废物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包括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废物指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第四条实验室废物管理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第五条实验室废物管理应当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
第六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当负责实验室废物管理工作,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实验室废物分类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废物应根据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并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予以处理。
第八条实验室废物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一)化学废物:包括酸性废液、碱性废液、有机溶剂废液等。
(二)固体废物:包括实验器皿破损的碎片、过期的试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
(三)有害废物:包括重金属废料、病原体废料、放射性废料等。
(四)特殊废物:包括生物实验废物、实验动物尸体等。
第九条实验室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储存、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
第十条实验室废物应当按照相关标识进行标记,明确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
第三章实验室废物储存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室废物的储存容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废物安全储存。
第十二条实验室废物储存区域应设立独立的标识,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第十三条不同性质的废物应分开存放,严禁混存,确保废物分类管理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实验室废物储存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爆、通风等。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物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废物储存的安全。
第四章实验室废物收集管理第十六条实验室废物的收集应当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十七条实验室废物应当采用密闭、标识清晰的容器进行收集,并妥善封存。
第十八条实验室废物的收集容器应当定期更换和清洗,确保收集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第十九条实验室废物收集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维护实验室正常运转,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日常实验工作中产生的废液、废药品、废溶液、废固体、废器皿以及其他废弃物等。
第三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应遵循减量化、分类化、规范化、资源化的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所有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保证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置。
第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具体责任单位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保卫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第六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依法依规,对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进行监管和控制。
第七条对于违反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在产生时就要进行有效的分类,避免混合废弃物。
第九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包括:有害废弃物、生物医疗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等。
第十条有害废弃物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性较大的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第十一条生物医疗废弃物包括病原体废物、血液和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和废弃物等,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第十二条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
第十三条液体废弃物包括废溶液、废油、废液体药剂等,应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储存和运输,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第十四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应使用专门的废弃物容器,容器上应明确标注废弃物的种类和性质。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容器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六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能。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的储存与运输第十七条实验室废弃物在收集后,应及时进行储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实验室的废弃物能依照本规定处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
3 职责:检验员
4 内容
4.1 定义:
4.1.1危险废弃物(包括液体和固体):指各种带有有机溶剂的废弃物,以及带有铅/镉/砷/汞/钡/卤素等的无机废弃物。
4.1.2 一般废弃物:指除危险废弃物以外的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废弃物。
4.2 内容:
4.2.1 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4.2.1.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危险废弃物分类收集,不能相互混合的废液要分开存放,如过氧化物和有机物,氢氟酸、盐酸等挥发性酸和不挥发性酸、铵盐、挥发性胺和强酸、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和其他的酸、硫化物、氰化物、次氯酸盐和酸等。
4.1.1.2将收集好的废液放在指定的位置,由外部有资格的危险物废弃处理公司来定期处理。
4.2.2 实验室的废气处理
4.2.2.1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主要由药品室存放药品时产生,以及在实验室过程产生。
4.2.2.2在实验中可能产生有毒废气的操作时,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到室外;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可用碱液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也要配备有效的排风装置以除去燃烧器中产生的各种气体。
4.2.2.3实验室产生的各种废气要通过通风装置排出室外。
4.2.3废液的处理
4.2.3.1废液的处理与其性质有关,不同的废液处理方法不同。
强酸强碱废弃试液经稀释后中和,调节pH6-8,然后排入下水道。
4.2.3.2含酚、氰、汞、铬、砷的废液经以下处理才能排放,具体办法如下:
酚:高浓度的酚可用己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
低浓度的酚废液可加入14mol/l 次氯酸钠溶液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氰化物: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不得直接倒入实验室水池内,应加入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后再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按质量计算:1份硫酸亚铁对1份氢氧化钠),生成无毒的亚铁氢化钠再排入下水管道。
汞: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节pH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沉淀剂,清夜可以排放,残渣可以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铬:铬酸洗液如失效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心漏斗滤去二氧化锰后再用。
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六价铬,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后集中处理。
铅:用生石灰将废液pH调至8-10,使生成氢氧化铅沉淀,加入硫酸亚铁其沉淀
后集中处理。
镉:用石灰将废液调到pH8-10,使废液中铅、镉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砷:在含砷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H为8,生成砷酸钙、亚砷酸钙沉淀,也可将含砷废液pH调节至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后集中处理。
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混合废液的处理:实验室的混合废液可用铁粉法处理,此法操作简单,没有相互干扰,效果良好,处理方法是用酸调节废水至pH3-4,加入铁粉,搅拌0.5h,用碱再调至pH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再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后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物以废渣处理。
4.2.4 废渣:
4.2.4.1金属汞: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失在实验室里(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必须立即用滴管收集起来用甘油覆盖,散落过汞的地面应撒上硫磺粉或喷洒药品如1%碘-1.5%碘化钾溶液、20%三氯化铁溶液使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干后扫除。
4.2.4.2三氧化二砷:将剩余的三氧化二砷加入2mol/L的盐酸溶液中处理,反应生成无毒的三氯化砷,具体反应方程如下:As2O3 +6HCL=2AsCl3+3H2O
4.2.4.3二氯化汞:将5mol/L的硫酸溶液加入剩余的二氯化汞(或溶液)中,生成硫酸汞和盐酸(注意在通风柜中进行),待反应完后,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铁,生成硫酸铁和汞,将汞回收即可。
具体反应方程如下:HgCl2+H2SO4=HgSO4+2HCL
HgSO4+Fe=FeSO4+Hg(回收)
4.2.4.4 氰化钾: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废液倒入废试剂瓶中后集中
处理。
4.2.5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及时集中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
4.2.6废弃的菌种培养基:应经高温121℃灭菌30分钟后,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
4.2.7 毒麻废弃物的处理:毒麻废弃试液经稀释后倒入下水道;毒麻固体废弃物及毒麻剩余检品由实验室专人负责收集管理,每月按照可燃固体废弃物送锅炉房焚烧销毁一次,并做好销毁处理记录。
4.2.8 盛装各种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桶或瓶要贴上标签,并及时做好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