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内容概要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概要期末复习自己整理

中国文化史概要期末复习自己整理

中国文化史概要期末复习整理绪论◆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元青花2、制度文化层:管制、法制、兵制3、行为文化层:习俗和习惯;中;草灰禁忌4、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和概念意识◆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人文精神: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1、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1)个人:道德修养【海瑞等道德楷模】树立楷模的原因:民族要求;皇帝挽救朝廷所需(2)政治:德治【中国古代政治理想上推崇德治】例:武则天起用酷吏;杀酷吏(3)社会结构:家庭和睦【血缘关系】(4)理想的社会模式:“天下为公”2、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1)家族:过于重视血缘亲情(2)道德:忽视制度和法治(过于依赖道德)(二)自然精神1、负面影响:自然被神化2、古代“天人合一”观的两重意蕴:人与自然协调;神化自然,屈服于神性的自然(三)奇偶精神:对立统一,中庸和谐阴阳、奇数与偶数(四)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表层价值1、孔子:不悱,不启2、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二)深层价值1、孔子的仁学2、老子的“道”的理论的深层价值3、全寻意识,寻根意识4、中国文化的非功利主义色彩古代礼制◆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一说法起源于《周礼》】•吉礼:五礼之冠,就是祭祀的典礼•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

对此有什么看法?个人理解:谈谈礼的重要性《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婚礼六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徵定亲、请期、亲迎◆冠礼1、冠礼实质是一种成年礼2、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与冠礼相对应,古代女子15岁行笄礼,详情不可考】3、加冠三次:始加——缁布冠——黑麻布、治人权再加——皮牟冠——白色鹿皮、军事权三加——爵(què)牟——细葛布、赤中带黑、宗庙祭祀权◆宗法【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1、宗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大宗、小宗的区分,而大宗和小宗的确定,必须从一个家庭的始祖讲起。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参考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参考

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参考1.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起点,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同时,先秦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萌芽时期,包括了古代音乐、礼仪、文字等重要方面的发展。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时期汉文化也逐渐形成,如汉朝的政治制度、哲学、文学等都有很大的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次巨大的突破和创新。

这时期的文学、诗歌、哲学等都十分繁荣,形成了南朝的文化风貌,主要以江南地区为中心,如世界文化名城扬州,成为当时文化的中心。

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代是中国文人墨客最豪放自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文化名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唐代的文化辉煌,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1年)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时期。

宋代的文化以理学为中心,儒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元代的文化以辽金元的文化为特点,特别是元代文学的繁荣,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后期,特别是明代的文化繁荣,如明代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令人着迷,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增进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事业提供宝贵的参考。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简要复习参考,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需要,您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以及相关的重要思想家、作家等。

中华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华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华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华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华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中华文化概论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传统音乐、书法、绘画等。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孝道、仁爱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道家哲学:道家强调自然、平衡和无为而治。

道家哲学主张“道可道,非常道”,认为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道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佛教: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解脱,深受中国人民的信仰和崇敬。

4. 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包括古琴、古筝、笛子等乐器。

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信息,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书法与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绘画则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二、中国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1. 家庭观念: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和亲情。

孝道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2. 社会等级:中国传统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等级制度。

儒家思想强调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尊卑有序。

3. 仁爱与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和谐的重要性。

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注重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4. 教育制度: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

中国文化史教学笔记摘抄(3篇)

中国文化史教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国文化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学科,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漫长历史进程。

本笔记旨在摘抄中国文化史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以期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深入的理解。

二、远古时期1. 史前文化:- 元谋人、北京人等古人类的文化遗址;- 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 龙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青铜文明与甲骨文;- 周朝的礼乐制度与分封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1. 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 孔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2. 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四、秦汉时期1. 秦朝统一:-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2. 汉朝发展:- 汉武帝的文景之治;- 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鼎立:- 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

2. 南北朝分裂:-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六、隋唐时期1. 隋朝统一:-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分裂;- 隋炀帝的大运河。

2. 唐朝盛世:-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 唐朝与西域的交流。

七、五代十国至宋朝1.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 辽、金、西夏等民族政权的兴起。

2. 宋朝繁荣:- 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 宋朝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 宋朝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八、元明清时期1. 元朝统一:-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

2. 明朝发展:- 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 明朝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 明朝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3. 清朝盛世:-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 清朝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 清朝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九、近现代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文化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文化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文化史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考研中涉及中国文化史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对中国文化史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中国文化史考研知识点的归纳: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重视礼仪、仁爱、忠诚等价值观念。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自然无为的原则。

道家追求长生不老和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注重实用主义和兼爱的原则,提倡节俭和反对奢侈,主张聚焦在大众福祉上。

4.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要注重法制和法律的运用,追求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人1. 古代历史名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如孔子、屈原、孙子等。

他们在政治、文化和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2. 科学家与文学家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化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例如,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三、中国传统文化1.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如京剧、评剧和民族音乐等。

这些音乐形式通常与中国传统戏剧和表演艺术相结合。

3.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以水墨画为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

著名的绘画家如吴道子、张大千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四、中国历史文化遗产1.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结构,如长城、故宫和兵马俑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2. 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有着丰富多彩的款式和设计。

例如汉服、唐装和旗袍等,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时尚风格。

3.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是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它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身体的自然能力。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林刚(副教授)主讲绪论▪一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内容和目的▪1.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广义文化史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狭义的文化史,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

绪论▪2.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和目的▪(1)意义: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通过文化的途径,能够获得社会进程的深层次信息。

▪(2)目的:▪一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创新的信心、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地了解国情(历史和现实);▪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绪论▪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1.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伦理性▪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1)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质态文化融汇到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

▪(2)连续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中是独一无二的。

原因如下:绪论▪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变易性。

▪二是中国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宏大气魄。

▪三是文化发育程度高。

▪(3)平和性▪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倾向。

它是贵和尚中的文化基本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操守上的体现,▪(4)独特的价值取向▪指中国文化受其伦理道德基本精神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地方。

▪例如:天人关系、群己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绪论▪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自强、贵和尚中▪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宋代理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绪论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一)文化和文明1、文化的概念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化”本意为改易、生成与整理,含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西方:“文化”本意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后引申为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化育。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从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现在有两百余种甚至上千种。

梁启超、梁漱溟、钱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几种文化界说: 广义文化说: 凡是把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作为文化涵盖对象的文化定义。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77年版《辞海》“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82年《现代汉语词典》把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文化定义。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归结为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系统等等文化多义兼容说”广义地说,指人类的活动方式几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义而言,它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法律、道德、伦理、习俗风尚等观念性的东西。

狭义指人类的一般知识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水平等。

“ 2、文化与文明文化、文明同义说施宜圆《中国文化辞典》1987年; 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1991 认为文明与文化没有多大差别文明大于文化说钱学森、罗大冈”文明包括文化,而文化不能替代文明”最早见“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乾?文言》指社会生活光彩绚烂,其义包括文化文化大于文明说汪澍白“濬哲文明” ——孔颖达《尚书?舜典》疏解:“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涵盖了众多的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和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追溯至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代表性古文化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些文化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包括精湛的陶瓷制作、农业生产技术和祭祀信仰等。

二、中国古代朝代和帝王中国古代历史包括了众多的朝代,其中最重要的有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个朝代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而这些朝代的统治者,即帝王,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采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其中有些朝代实行封建制度,例如周朝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汉朝建立的制度体系,如郡县制和科举制,对于后来的王朝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仁爱、孝悌、礼仪等道德观念,并强调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推崇礼教、道德和教育,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准则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公元1世纪进入中国后逐渐流传开来。

佛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和道德规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最为繁盛的时期,而且中国佛教的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六、科技与发明中国古代以其众多的科技发明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七、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了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和建筑等多个领域。

其中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中国文化史简编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史简编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史简编第三版知识点总结中国文化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演变的学科,它涵盖了几千年的历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词、曲、赋、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是唐诗,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此外,宋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作家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古代小说方面,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作品。

二、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

其中,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家有吴道子、顾恺之等。

古代音乐以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为主,代表作品有《广陵散》、《梅花三弄》等。

古代舞蹈以宫廷舞和民间舞为主,代表作品有《仙人指路》、《白蛇传》等。

古代戏曲有京剧、豫剧、越剧等,代表作品有《牡丹亭》、《红灯记》等。

三、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种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孝等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代表人物有墨子等。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权威,代表人物有韩非子等。

兵家思想强调战争之道,代表人物有孙子等。

四、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宗教包括儒教、道教、佛教等多种信仰体系。

儒教是中国古代的国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代表人物有孔子。

道教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代表人物有老子。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强调解脱苦难,代表人物有释迦牟尼、菩提达摩等。

五、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礼制等。

封建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以皇帝为中心,分为皇帝、贵族、士人、百姓等阶层。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化受到了历史、地理、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中国文化要点的略知识点总结。

一、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1. 先民文化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民时期,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先民主要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他们的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同时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

先民使用石器等生活工具,创造了独特的文化。

2. 夏、商、周三代文化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分别负责了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距今约4000年。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距今约3700年。

在商代,我国开始使用青铜器,开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新时代。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距今约2800年,由于周文化的多样性,加上华夏族、少数民族的融合后,中国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3. 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期之一。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对文化事业的创新,使得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阶段之一。

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1. 仁爱仁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从思想历史和文化传统来看,仁爱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2. 中庸之道中庸是“诚”、“中”、“致远”的统一。

中庸有宽容之意,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3. 和谐和谐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它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促进社会和谐。

三、中国文化的传统艺术1.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逐像表现,中国画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 京剧京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1、中国的文化定义:①《辞海》条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在日常生活中,也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

②我们的定义: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成果的总和。

2、文化的基本属性①超自然性②时间性或时代性③地域性或空间性④民族性⑤承袭性和变异性3、文化的基本形态(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4、文化的主要功能即作用:凝聚功能、规范功能、认知功能、技术功能、教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愉悦功能5、文化史的定义:文化史广义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史相近。

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发展史,也即精神文化及其精神文化的物化现象的发展史。

6、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伦理文化(伦理型文化)7、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同化、融合、延续)(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6)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7)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8、地形地貌特征对中国影响:①影响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延续性②影响中国文化的多样性③影响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9、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0、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

)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①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要点一、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中国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指源自中国古代、经历漫长发展、形成独特风格的文化体系。

2.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语言文字、思想哲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传统节日、科技经济等各方面。

二、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在华夏族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勤劳、勇敢、和谐、善良、仁爱、孝顺等传统美德。

2.儒家文化:强调仁爱、礼义廉耻、忠恕、孝道等价值观念。

3.道家文化:主张自然无为、顺乎自然,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4.佛家文化:强调慈悲、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修行菩提。

5.文人雅士文化:重视文学艺术、诗词书画,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6.中华传统礼仪:包括尊敬长辈、敬重师长、悌道等传统礼仪规范。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吸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四、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歌赋、戏曲曲艺、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

2.历史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南京明城墙等历史文化遗迹。

3.饮食文化:包括八大菜系、茶文化、粤菜川菜等传统饮食文化。

4.服饰文化: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中医药文化:包括针灸、草药、按摩、气功等传统医学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挑战: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2.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3.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谋求民族文化自信。

六、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1.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前提。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一、重要名词: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汇编,就是《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料。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贵中庸。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主要学说有性善论、仁政学说。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

精通《公羊春秋》。

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

董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德教思想;人性的“性”、“情”说;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

总之,董的思想体系核心是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也使儒家学说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

理学:宋代,儒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从理论上还进一步完善,到明代时儒学达到极盛时期,故史称宋明理学,它是儒学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

宋明理学从实质上讲,是把先秦的儒学、汉代的公羊学以及玄学、佛学各种思想糅合在一起的产物。

从发展阶段来看,宋明理学发端与北宋“理学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创始人为周敦颐、程颢、程颐。

成熟于南宋,其代表人物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学体系,故称为“程朱理学”。

理学兴盛于明代,王守仁将其发展成心学。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继承发挥了二程的“义理之学”,并吸收了其他一些理学思想乃至佛脚华严宗的思想,建立了他的“理学”体系。

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程朱理学)。

心学:中国的儒学,发展至明朝中期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

中国文化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史知识点总结
嘿呀!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中国文化史的那些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哲学
哇!中国古代哲学那可是博大精深呀!先说儒家,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影响了咱们几千年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说得多在理呀!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强调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哎呀呀,这给了人们多少正能量啊!
道家也很厉害呢!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让人感觉神秘又深奥?庄子的逍遥游,追求自由的精神,多让人向往呀!
还有墨家的“兼爱”“非攻”,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二、中国古代文学
哎呀!中国古代文学那简直是一座宝库!《诗经》可是咱们诗歌的源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优美的诗句,读起来真是朗朗上口呀!
唐诗宋词那更是了不得!李白的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气势,谁能比呀?杜甫的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感动得不行!
还有宋词,柳永的婉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好一番深情!苏轼的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太有魄力啦!
三、中国古代艺术
哇哦!中国古代艺术那也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王羲之的《《兰
亭集序》,那字写得,简直绝了!
绘画方面,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优美,形象生动,太厉害啦!
还有戏曲,京剧、昆曲,那唱腔,那身段,美极了呀!
四、中国古代科技
哎呀呀!中国古代科技也毫不逊色!四大发明就不用说啦,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那可太大了!
还有天文历法,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测地震,太神奇啦!
中医更是瑰宝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呢!
总之,中国文化史的知识点真是数也数不完呀!咱们得不断学习,才能领略其中的魅力呢!。

中国文化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下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一、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学生提供中国文化史下期末考试的重点复资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主题和概念,学生们可以重点关注和复。

二、重要主题
1. 中国古代文明
-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特点
- 阳谷、玛雅、印度河谷等古代文明的对比分析
-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重要发明
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古代哲学学派的思想核心和主要代表
- 孔子、老子、孟子等重要哲学家和其思想观点的理解和分析- 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权和朝代
- 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 三国、五代十国、蒙古帝国等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和重要事件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统治者的评价和影响
4.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
-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京剧、曲艺等)的发展和特色
- 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传播途径
三、重要概念和术语
- 天命
- 大一统
- 仁、礼、义
- 道、德、无为
- 君主专制
- 中庸之道
- 文化内涵与文化形式
以上仅是中国文化史下期末考试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额外的学习和阅读也可以有效提高你的成绩。

祝你考试顺利!。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中国文化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中国文化史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以下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够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先秦时期的著名学派和思想家1. 儒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2. 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 墨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4. 法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5. 名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1. 秦朝统一思想和文化的举措2. 汉朝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 宋代理学对汉朝文化的影响第二部分:中古时期的文化变革和发展一、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1. 唐宋文化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 唐宋文人和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3. 唐宋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交流二、元明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1. 元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2. 文艺复兴对明代文化的影响3. 明代科技和航海事业的发展第三部分:近代以来的文化变迁和振兴一、清代文化的困境与复兴1. 清代文化的断裂和纷争2. 白话文运动和文言文的变迁3. 清末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多样化1. 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和思潮2. 文艺界的革命和鲁迅的文学传统3. 当代文化的开放与全球化第四部分:中国文化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一、中国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1. 思想文化对国家发展的贡献2.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3. 文化自信和自觉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二、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2.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机制和平台3. 文化交流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结语中国文化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仅仅通过这篇文章是无法全面展示其内容的。

希望以上复习题能够帮助你梳理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你结合课本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做好笔记,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中国文化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文化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文化史期末知识整理概述中国文化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学科,包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和变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史进行整理和总结。

古代中国文化-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注重孝道、仁爱、道德教化等价值观念;-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道德的关系,推崇无为而治、相对主义等理念;- 文化:是古代中国从外来的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了、等不同流派;- 诗词文化:古代中国的诗词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诗词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典文化:《尚书》、《诗经》、《史记》等经典对古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对象。

中世纪中国文化- 唐宋文化:唐朝和宋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艺术作品;- 文人雅士:文人雅士是中世纪中国的一类文化群体,主要注重文学创作和学问修养,代表人物有苏轼、黄庭坚等;-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世纪中国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强调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代表画家有李唐、贾文德等;- 词曲艺术:中世纪的词曲是以音乐和歌词结合的艺术形式,流行于宫廷和民间,代表作家有辛弃疾、李清照等。

近代中国文化-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文化变革,包括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从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的接触与融合;- 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文艺家,推动了文学、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崛起,对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批判和反思;- 中国电影:近代中国的电影产业逐渐兴起,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电影导演和作品,如张艺谋的《活着》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现代中国文化- 文化多元化:现代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现代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新媒体形式;- 中国艺术:现代中国艺术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中国现代舞蹈、中国当代艺术等;- 电影与电视剧:现代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产业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导演,国内外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国文化史》重点笔记

《中国文化史》重点笔记

《中国文化史》重点笔记一、先秦思想1. 儒家思想:重视人的道德性和个人修养,主张以仁、义、礼、智为核心,尚重孔子、孟子等思想家。

2. 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虚无缥缈的道,详情略带神秘,主张不为名利所动,追求自在自得的境界,尚重老子、庄子等思想家。

3. 墨家思想:重视兼爱和利益最大化,反对战争和贵族崇拜,主张实际、务实的道德规范,尚重墨子等思想家。

4. 法家思想:重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张以刑法威慑,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尚重韩非、商鞅等思想家。

二、秦汉时期1. 法律制度:秦朝推行法家主义,加强中央集权,制定律令,加强军威,汉代取消了秦朝的苛政,改善百姓生活,制定了令、章、律、诏、案等法律制度。

2.文字文化:秦朝推行小篆,汉代开始使用隶书,普遍使用胶纸、竹简等文字载体,促进了书写与学问的发展。

3.艺术:秦汉时期,出现了青铜器、陶器、织锦等一批优秀的艺术品,展现了民族艺术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玄学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玄学和史学为研究重点,强调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和人文精神。

2.文艺:文学作品、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这一时期文化的亮点,代表人物有曹操、曹植、陶渊明、阮籍等。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1.旗帜思想:唐宋时期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两宋理学”和“宋明理学”等学派,随后的明清时期出现了“阳明心学”等自由思想。

2.文学艺术:唐宋时期诗词成为流行的艺术形式,长篇小说的兴起使得小说成为主打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3.文化交流:唐宋时期咖啡、火药、造纸等技术和文化传统流传到了西方,形成了“丝路经济”和“丝绸之路文化”。

五、近代文化1. 改革思想:明清之际,进入了一个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拓为主的时期,产生了大量重视理性和真理的新思想,代表人物有吴敬恒、王充、黄宗羲等。

2.现代文学艺术: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文学风格开始崛起,文学界的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史复习重点内容1、中国的文化定义:①《辞海》条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在日常生活中,也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

②我们的定义: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成果的总和。

2、文化的基本属性①超自然性②时间性或时代性③地域性或空间性④民族性⑤承袭性和变异性3、文化的基本形态(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4、文化的主要功能即作用:凝聚功能、规范功能、认知功能、技术功能、教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愉悦功能5、文化史的定义:文化史广义指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史相近。

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发展史,也即精神文化及其精神文化的物化现象的发展史。

6、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伦理文化(伦理型文化)7、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同化、融合、延续)(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6)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7)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8、地形地貌特征对中国影响:①影响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延续性②影响中国文化的多样性③影响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9、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0、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主要含义是当时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国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

)主要依据有:(1)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2)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3)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

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①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

)②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养士之风)③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在相互兼并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传播和影响,各种不同的新文化应运而生。

)④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⑤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12、“四书五经”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13、法家治国论的理论核心是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

14、什么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

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

15、唐代文化繁荣期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⑴主要表现:①文学:诗歌成就巨大,李白、白居易等大家大师众多,诗歌作品数量大,质量高,唐诗成为文学史上的奇葩,唐文学家发起的古文运动对散文的发展造成了很好的影响,唐朝的传奇小说开启了后世话本章回小说。

唐代参军戏对后世戏曲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戏曲产生的源头。

书法成就也很突出,欧阳询,柳公权书法均成字体,他们的作品都成为后世书法爱好者临摹的书帖。

吴道子是唐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被尊称为“画圣”。

②唐代出现的书院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进步的一种具体体现,唐代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古代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做出了贡献。

③唐代医学上成就巨大,孙思邈是著名的医学家,其医学专著《千金方》和唐政府编订的《唐本草》对中国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要典。

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④唐代在职官制度上对中央和地方制度做了一些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⑤唐代宗教文化繁荣,佛教的中国化在唐代完成,出现了八大宗教派别,特别是禅宗对后世影响巨大。

(2)主要原因:①社会经济发达,物质文化的丰富,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②疆域广阔,国力强大,成为文化发展的坚强后盾③科举制度,使得大批中下层士子能够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堂堂正正的进入了仕途,增进了士人的自信,推动了学业教育的发展,人才不断涌现④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唐王朝在文化政治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化,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创造开放的氛围,自由的思想⑤在对外关系上的开放政策以及强盛国力的吸引,特别是吸引外来文学领域,外域文化纷纷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16、两宋(北宋、南宋)理学由五位理学大家创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

创始人是周敦颐,集大成者是朱熹,在理论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二程,后世多称“程朱理学”。

17、理学在修养论上提出了“学、问、思、辩、行”的学习方法18、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代表性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9、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为五礼20、宗法制度的定义: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21、宗法制度的内容:一是嫡长子继承制二是封邦建国制三是宗庙祭祀制22、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继承制23、宗法制的作用:(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2)明确了财产继承(地位,钱财等),和规定了家族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和明确了各个家族直接的关系(同宗)。

(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24、古代五刑:墨、劓(yi4)、剕(fei4)、宫、大劈25、战国李悝著《法经》26、宋朝的立法:《宋刑统》为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刻板发行的封建法典27、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参见教材P.28-29)1)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2)历代改革家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3)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4)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发展5)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28、秦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29、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中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30、什么是书院: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31、书院的讲会制度:讲会是书院讲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展开辩论。

讲会是书院不同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产生于南宋)32、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①私门养士:“士无常君、国无定臣”②公门养士33、选士的方式:1)招聘2)举荐3)自荐(共同点:着眼于真才实学)34、什么是察举制: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5、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

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36、评价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作用①通过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了一大批“寒俊之士”,对于社会的发展,起过促进的作用。

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王安石②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官员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封建官员的素质。

科举出身者在高级官员中占绝对优势,对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是有益的。

③科举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激发人们读书热情,提高百姓素质。

④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促进良好制度的形成。

2)科举制度的弊病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并不能选拔经世致用之才。

②封建统治者开科取士的目的之一,就是笼络天下士人。

禁锢思想自由,也是科举考试制度的一大消极作用。

37、1)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2)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38、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其为古历中最精良之法,也是中国古历的终结。

39、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40、古代科技的特点:一、总体发展特点:成就辉煌、长期领先、泽被东西、影响深远二、具体特点:①实用性②整体性(中国古代医学最能体现)4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 社会条件:(1)国家统一、疆域辽阔(2)统治者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3)社会安(稳)定2) 物质条件(基础):社会(封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3) 直接原因:古代人民(体力、脑力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创新精神4) 思想条件:(1)社会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更新(2)“农本”思想受到统治阶级重视(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等)5) 民族条件:(1)中外民族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2)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和不断加强4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前面五项,加下面2项)1) 清朝之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了开明(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国人民吸取了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2)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43、造成“李约瑟难题”的原因:(1)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3)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

(4)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5)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

(6)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其二,重印象,轻分析。

(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44、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源于纪念屈原,习俗有:①赛龙舟②吃粽子③佩香囊④悬艾叶菖蒲4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