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内容

合集下载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 引导学生思考信念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含义。

2. 讨论信念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你们认为信念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分享一些名人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凭借信念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第二章:信念的定义与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念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念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信念的定义:信念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或信心,是对某些事物的坚信不疑。

2. 信念的特点:多样性、稳定性、影响力和动力性。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们列举一些他们自己的信念,并分享信念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2. 小组分享:每组选择一种信念,展示其多样性和重要性。

第三章:信念的形成与培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2. 引导学生学会培养和强化自己的信念。

教学内容:1. 信念的形成过程: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2. 培养信念的方法:积极思考、不断学习、与他人交流等。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信念形成过程,以及他们的信念是如何受到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 小组活动:每组设计一个活动,展示如何通过积极思考、不断学习和与他人交流来培养和强化信念。

第四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启示,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内容:1. 分析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如残疾人、贫困出身的人等。

2. 从中吸取启示,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活动:1. 案例分享:学生们分享一些历史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案例。

2. 分组讨论:学生们讨论从案例中吸取的启示,并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培养自己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小学语文3.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4.课时:15.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

三、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四、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求知,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

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

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史学家谈迁,走进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课题)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再读课题,读出坚定的语气。

2谁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生:写一部流传千古的名著—《国榷》师:对,老师出示了以下几个四字词,哪位聪明的同学来读一下,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你能用几个词语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谈迁吗?谁能具体说一说?【百度搜索】/view/108473.htm#1再看这组词,又是描写什么的呢?出示:翔实可信鸿篇巨制下落不明化为乌有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谁能同样选用这些词来说说谈迁所写的《国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格式版(三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格式版(三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格式版标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字数:____字导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一部揭示人们在面对困境、厄运时应持有的正确信念的励志故事。

通过讲述一位名叫约瑟夫的年轻人的经历,作者带领读者探索了信念的力量,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信念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第一部分:信念的力量约瑟夫是一个被认为是命运不佳的人,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挫折和磨难。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而坚定的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境。

这种信念成为了他面对厄运时支撑他前行的动力。

信念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励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中,信念都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约瑟夫的故事中,他曾经因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双腿,但他从未放弃过对未来的希望。

相反,他选择了积极地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并通过努力学习和锻炼,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积极心理学家。

他的信念战胜了丧失双腿带来的困境,让他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

而这时,持有正确的信念成为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关键。

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才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除了信念,约瑟夫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在面对厄运时从不抱怨,相反他总是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懂得,抱怨和消极的态度只会束缚他,并阻碍他前进。

在书中的一次事故中,约瑟夫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导致他的面部和身体都严重受伤。

然而,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了面对现实,并努力寻找恢复的方法。

他相信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一切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

这个故事深深地让我反思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帮助我们战胜困难。

保持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更有勇气和动力去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doc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doc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答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共13分)%1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里的喜悦可想而知。

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1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对年过六旬、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

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再次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又奋斗了十年,又一部《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 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

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1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1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

他将这部巨著的底稿托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1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

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

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1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

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 ”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又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

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结果。

%1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

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实在是难以完全避免崎岖和坎坷。

%1只要出现了一个结局,不管这结局是胜还是败,是幸运还是厄运,客观上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导语:《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希望有所帮助!【课文原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文章中所传达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能够将这种信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主人公面对厄运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经历的艰难困苦、自我怀疑和最终的成长。

2.2 生词和短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故事相关的生词和短语,如“厄运”、“信念”、“坚持”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起学生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词汇学习: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生词和短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学生可以通过造句或翻译等方式,巩固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2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的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辅助材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3 作业布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口头作业、写作作业等,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活动6.1 课前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坚持信念并克服困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word文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word文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教材简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述了史学家谈迁两次创作明史巨著《国榷》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面对厄运,抱定信念,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更使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文字,感悟其丰富的内涵,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精神。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理解课文第四节,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时间】二教时第一教时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1、师生共写课题,提示:端端正正写字2、教师设问:什么叫“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事?谈迁被厄运打倒了吗?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相机理解打不垮、信念)3、指名读题二、自学探究,交流展示1、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自读课文,并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行间导学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⑴、引导学生选择最受感动的一节读课文,导读课文第二、三节,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正确,尝试读出感情,相机理解“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语,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每节大意(预设举例:“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快,疾速。

“积劳成疾”的“疾”应选第种解释;“嫉恶如仇”的“疾”应选第种解释;“奋笔疾书的“疾”应选第种解释。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合适的义项)⑵、导读第一节设问: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的优美、精彩,所以有“凤头”一说,谁喜欢第一节?读第一节,相机正音“浙江、国榷”,说说第一节写了什么?⑶、导读第四节设问: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又像豹的尾巴一样有力度、响亮有力,因此又有“豹尾”的说法——反复齐读第四节3、交流学案第四题⑴、谈迁写的《国榷》是一本什么样的书?⑵、谈迁是谁,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 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 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如果失去了顽强的意志,困难就会给你戴上 枷锁。
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作业:
》 共104卷,428万 4千字,内容比原 先的那部更加翔 实、精彩,是一 部不可多得的明 史巨著。谈迁也 因此名垂青史。
这是谈迁用_____________写成 的《国榷》。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 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 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 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 巨著。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了 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 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 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谈迁一身破袍衫,为求一手史料拜访达官名士,受 尽了冷遇和白眼。有时候,他在京师郊外爬山涉水,寻 访遗迹时又时常迷路,只好去向农夫和牧童们问路。别 人都笑他又傻又痴,他却一点也不在乎。当走了一百多 里的路程来到崇祯皇帝的陵墓前时,他久久不忍离去, 还在小纸片上飞速抄录碑文。有时,他又孤坐陋室,去 搜捡整理那些辛勤换来的小纸片,纸片上正面反面都涂 得满满的,字迹几乎无法辨认,但在他眼里却全像金子 一样闪光……他在与生命抢时间,别的一切都已置之度 外,虽然花费了许多常人看来笨得不能再笨的死力气, 但他一点一滴地搜集汇总,很快他的资料就洋洋可观了。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 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 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 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 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 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 经不多。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04卷,428万4千字,
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 翔实、精彩,是一部不 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 书。记叙了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到1645 年,共317年间的历史。书中直言明朝一些 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附上个人和诸 家的评论。其史料有相当的可靠性和参考价 值,部分资料也是其他书中少见的。
《国榷》是__________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 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
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作业: 搜集一些具有坚强信念 的人物故事。
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
描写第二次编写过程的语句, 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在旁边
写写感受。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 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 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 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 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 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新写的《国榷》共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
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 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
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
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 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
明朝编年史——《国榷》。
有一次,为了抄
一点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竟带着干 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有一次,为了抄
一点史料,竟带着干 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
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
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 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
撰写这部史书。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 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新

企业或组织战胜厄运的例子
破产重组的企业
一些企业在面临破产危机时,通过重组、改革等方式,重新焕发生机,实现可 持续发展。
非营利组织的成长
一些初创的非营利组织在面对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挑战时,通过创新和合作,逐 渐壮大并实现社会价值。
06 结语
对信念和应对厄运的总结
信念的力量
积极应对
在面对厄运时,坚定的信念能够给予人们 巨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迎接挑 战。
自我激励
给自己积极的反馈和激励,增强自信心和动力。
寻求帮助和支持
寻求专业帮助
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和建议。
建立社交支持网络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获得情感支持。
参加互助团体
加入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互助团体,互相鼓励和 支持。
制定并执行行动计划
明确目标
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明确自己想要实现什么。
03 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信念的定义
信念是指对某一种事物或观念的坚定 信仰和信任,是个人内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的一种 信仰体系。
信念的重要性
信念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和支撑,能够 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克服困难和挑战,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如何建立和保持信念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01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是建
面对厄运,人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采 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不 良影响。
心理调适
相互支持
在应对厄运的过程中,心理调适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心态和情绪,能够更好地应对 挑战。
在面对厄运时,人们应该相互支持,共同 度过难关,集体的力量能够战胜困难。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_ppt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_ppt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 博:(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 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奋笔疾书:拿起笔来飞快地书写。疾:急速。
家境贫寒 刻苦好学 翔实可信
家徒四壁 博览群书 流传千古
一袭破衫 (贫穷) 奋笔疾书 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说谈迁会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 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面对_______的谈迁,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
例:面对428万4千字的新《国榷》,我要对他说:你是谈迁 用生命写成的。
2面对_____的新《国榷》,我要对它说:_____________
谈迁的一生是贫困的一生,是奋 发进取的一生,他的全部精力, 都无保留地贡献给祖国的学术文 化事业,特别是在史学上作出了 杰出贡献。 ———仓修良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 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 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 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 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 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 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 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 厄(è )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 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 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 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 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 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 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 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 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 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 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 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 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 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 年史——《国榷(què )》。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 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 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 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 不停流淌。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源自六单元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一读
• • • • 浙江 抄写 挣脱 诞生 崎岖 坎坷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一袭破衫
明谈 末迁 清, 初浙 的江 史海 学宁 家人 。,

•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 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 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 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 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 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 年史——《国榷(què )》。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 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 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 绝望之云。
小练笔
• 用列数据的方法写一段话, 来表现人物的某个特征。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内容
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_教学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
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