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耕地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万公顷) 占全国比重(%)
549.6
100
33.6
6.1
(8244万亩)占4.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75.6
13.8
西部地区 439.4
79.9
东北地区 1.0
0.2
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国有996.3万公顷(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 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 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 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 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全国有五千万亩左右的耕 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耕地资源中有 60%一70%存在某种主要限制因素,如侵蚀、干旱 缺水、贫痔、渍涝、盐碱、板结、砾石、砂姜层、潜育层等。
优质耕地比例不高 质量较差、产量不高的中低产田占耕地资源总数的 71.3%,高产耕地不到耕地总 量的30%,耕地的总体质量欠佳。 坡耕地数量多 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资源中 15度以上耕地数量占全国耕地 资源总量的14.61%. 水土资源匹配不均衡
耕地资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 有机养分投入的比重持续下降 ? 化肥施用量持续增加,比例不尽合理 ? 土壤质量退化 ? 耕地污染日趋严重 ? 人口压力(人口增长与农业扩张) ? 市场失灵(利益冲突与制度障碍) ? 政策失误(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取向)
附:
我省情况
二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耕地10080万亩,比基于第一次土地调查(1996年)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 年的耕地8919万亩多出1161万亩(全国二次调查耕地总数多出2亿余亩)。
耕地的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方面: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3
生态保护
:
后备资源的开发,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保持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状态,不能因弥补耕地的占用,追求耕地数量上的平衡而盲目“围湖造田”、
“毁林造田”,盲目开垦,破坏土地生态,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
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进行的保护。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 数量保护
确保数量不减少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刚性指标,也是耕地保护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 数量保护可分为总量保护和均量保护。 耕地的数量保护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2
质ຫໍສະໝຸດ Baidu保护
为贯彻耕地保护而实施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要求耕地数量不能减少,耕地 质量的总体水平也不能降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中国 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水平只能增加,不能下降。
耕地数量减少的原因
农业集体所有土地产权归属不清是耕地无序非农化根本原因 盲目城市化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直接原因 土地法制建设滞后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内在原因 利益驱动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一大动因 权力驱动是耕地无序非农化的又一动因 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放纵了土地违法行为
我国耕地资源的质量安全现状
? 土壤养分缺乏问题严重 ? 耕地障碍因素多面积大
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较1996年一次调查 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途径有4种: 一是建设占用耕地; 二是生态退耕占用耕地; 三是灾毁耕地;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耕地
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
4
时间保护: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耕地保护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
5
空间保护: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耕地保护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
措施建议
耕地分布
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 占19.4%; 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 占22.7%; 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 占37.3%; 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 占20.6%。
耕地质量
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省738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主要分布于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 西北高山高原区,其中,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 作逐步调整。
从人均耕地看,从1996年(省统计年鉴户籍人口8215.4万)的1.21亩降到2009年(省统计年鉴户籍 人口8984.7万)的1.1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更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3.38亩水平。随着 人口继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约束将更加趋紧。
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 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116034万亩)占57.1%
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
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32418万亩)占15.9%
地区
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30397万亩)占15.0% 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15984万亩)占7.9%; 全 国 25度以上的耕地(含陡坡耕地和梯田)549.6万公顷 东部地区
耕地保护
内容体系
1
2
土地资源现状 耕地保护内容
3
4
制度变迁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制度
5
土地发展权市场构建
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是二调的相关数据: 耕地: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 其中,有564.9万公顷(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 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431.4万公顷(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 全国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