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管理制度(含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保证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的测量设备的配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保证所有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2.0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分析不确定度的量化影响,并进行管理。
3.0定义:无
4.0职责
4.1质检部计量管理组、设备技术部负责测量不确定度基本知识和评定方法的培训,指导和监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2质检部计量管理组负责对计量检定、校准过程不确定度的评定。
4.3质检部负责对质量检验、化验测量过程和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4设备技术部负责对生产工艺中重要检测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0工作程序
5.1确定评定对象
5.1.1计量检定、校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由计量管理组项目负责人计算,其测量总不确定度必须满足《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
5.1.2对关键质控点的测量过程测量不确定度由设备技术部、炼钢分厂、轧钢分厂指定技术人员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5.1.3质量检验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由质检部按照产品标准和国家
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2判断影响因素
测量设备、检测人员、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溯源标准等。
5.3评定方法、步骤(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的规定进行)。
5.3.1概述
说明被测量的测量依据、测量标准、测量对象、测量条件、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必要时)其他事项说明,如评定结果的使用等。
5.3.2建立数学模型(又称测量模型),计算灵敏系数(ci)。
5.3.3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根据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中内容,按照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所“建立数学模型”中的分量逐一分析来源。要求不遗漏、不重复。5.3.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5.3.4.1 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a.用对被测量重复观测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实验标准偏差就是A类不确定度。
b.对被测量
x在同一条件下进行A类独立重复观测。同一条件指:观测次数一
i
般不小于6次,最好是10次以上。通过求以样本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S(x)作为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c.其评定流程:
5.3.4.2 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a.当被测量X的估计值不是由重复观测得到时,可用对X的有关信息或资料来评定,即B类不确定度评定。
b.B类评定时信息来源有:以前的观测数据;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书;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暂在使用的极限误差等;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c.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一般根据经验或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分析判断被测量值X的可能区间(-a,a),并假设被测量的值的概率分布,由要求的置信水平(包括概率)估计包含因子k,测量不确定度为: u(x)=a/k 式中:a为区间半宽度。
d.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流程:
5.3.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包含各个不确定度分量且相互不相关时,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 c =
∑∑+2
2
Bi Ai
υυ
式中:u c 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Ai 为A 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u Bi 为了B 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5.3.6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5.3.
6.1扩展不确定度用U 表示,U 由合成不确定度u c 乘以包含因子k 得到。 即: U =u c ×k 。
5.3.
6.2 k 为包含因子,其选择为:
a.包含因子k 的值是根据置y ±U 要求的置信水平而选择的。此时除非另有说明,一般按正态分布考虑。对应于不同置信概率p 的包含由子k 的数值见下表:
一般k在
时,可以取k=3,此时置信水平约为99%。一般情况下取k=2.
b.假设均匀分布时置信水平与包含因子k可参照下表选择。
c.k与xi的分布状态有关见下表。
5.3.7.1当报告测量结果时(必要时)必须同时说明其测量不确定度。
5.3.7.2通常,在说明测量不确定度时要求使用扩展不确定度。
5.4不确定度评定部门、室、组应填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计算书》质检部计量管理组、设备技术部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进行审核。使用部门、课、组要保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分析影响的记录。
5.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后,应分析其累计影响,并保证其扩展不确定度应大于被测参数其测量过程充许误差的1/3~1/10。如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重新计算
测量不确定度或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准确度。
5.5.1在分析评价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时,要充分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
5.5.2 在分析测量设备历史校准结果时,可以应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技术,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变动幅度,有助于评定其测量不确定度变化规律。
5.5.3 在评价几台类似的测量设备校准结果时,同样可应用统计技术,统计其校准结果平均值和分散程度,有助于掌握该类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测量。
5.6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确认有效前完成。
5.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见附图
6.0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
7.0相关记录表格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计算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