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读后感
最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案例15篇)
最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案例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读后感(案例15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与他人分享书籍的乐趣和启发,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
《唐才子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唐才子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唐才子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人物传纪。
唐才子传读后感
《唐才子传》读后感当我翻开《唐才子传》这部书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才华的世界。
这部由元代辛文房编撰的评传汇编集,以十位唐代才子为核心,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诗才和独特的人生经历。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在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或压力时,会产生反应或发出声音。
在这里,它暗示了才子们往往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见。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这句话强调了诗歌的本质。
诗歌是心灵深处情感和思考的表达,是内心世界的展现。
才子们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们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的繁荣。
“文章憎命达”这句话的意思是,优秀的文章往往不被人欣赏或者认可,而那些迎合潮流或者权贵的文章却常常受到追捧。
这反映了才子们对于诗歌艺术的坚守和追求,他们不屈从于权势和世俗的价值观,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这句话表达了才子们对于诗歌创作的高度重视和追求。
他们认为,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
他们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唐才子传》中的经典语句不仅展现了才子们的卓越才华和独特人生经历,也揭示了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追求。
这些语句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的诗人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被书中对“才子”的定义所吸引。
在这里,“才子”并非泛指有才华的人,而是专指那些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卓越成就的人。
这种明确的定义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才子们的独特地位。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描绘的才子形象所打动。
他们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人生追求。
比如杜甫,他的诗歌深沉而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他的人生经历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唐才子传》的读后感
《唐才子传》是元代文学家辛文房所著的一部传记体文学作品,全书共收录了唐代文人墨客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阅读这部作品,我深深被其中所描绘的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才情所吸引。
在阅读《唐才子传》的过程中,我被书中人物的才情所折服。
他们有的诗词歌赋,有的散文骈文,无一不是才情横溢,妙笔生花。
他们的才情和智慧,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仰。
同时,我也被书中所描绘的唐代社会风貌所吸引。
书中的人物,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无论是士人还是商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多元化的社会风貌,让我对唐代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我还被《唐才子传》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是都富有哲理。
它们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浅谈有关《唐才子传》的几个特点的思考(一)
浅谈有关《唐才子传》的几个特点的思考(一)论文关键词:唐才子传传记社会风貌诗歌风格论文摘要:《唐才子传》是一部记载唐代才子的传记,作者辛文房比较详细地记载了278位诗人的生平,同时此书又可以作为一部了解唐代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的历史典籍,同时读者更可以从书中了解唐代诗歌风格的流变及各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唐才子传》是元人辛文房所撰的一部传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唐代众多的才子骚人的生平,其实此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可多得的典籍。
据许寿棠先生的回忆,当年鲁迅先生曾经给他的儿子许世锳开过一个书目,为首的即为这部《唐才子传》,可见此书的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
在辛文房之前,《旧唐书》《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史书中收录的诗人很少,即有所记,也十分简略。
当时名重诗坛的比如韦应物、“五言长城”刘长卿、岑参、王建皮日休等等都无传记,加之,许多资料散见错出,对这些名噪一时的“才子”们的生平加以归纳整理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之事。
辛文房作为一个元时的西域人士,充分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加之对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总共撰写了从隋一直到五代近四百位诗人的传记,使得一些在元之前一直寂寂无名的“才子”的事迹不至于湮没无闻,所以此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
纵观《唐才子传》,此书不仅仅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记载唐时诗人的精彩的传记,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唐时政治、经济、礼教、文化、习俗等对文学的影响,同时还是论述唐代诗歌风格流变及各位诗人艺术成就的专着。
一、作为传记.书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鲜明本书题为《唐才子传》,显而易见,传作为体裁,书中应该对各位才子的生平展开尽可能详细的介绍,而事实上作者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如在目前。
本传共十卷,共记载396位“才子”,在这之中,共分为278条目。
粗略的统计,除去史料缺乏的缘故,本传大概有250位左右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其中,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各个鲜活的生命,对众多的才子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无论是文学史重点介绍的作者,还是一笔带过,甚至付诸胭如的。
《唐才子传》读后感
《唐才子传》读后感《唐才子传》以“才子”为题,其“才”专指诗才,这也是作者选择记述对象的唯一标准。
而至于所选之人的品行、职业、身份等因素,则不在考虑范围之类。
于是,在此书中可见一些有诗才而无德行的人,比如宋之问和苏涣等。
宋之问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而且性格狭隘,曾为了将外甥刘希夷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据为己有,不惜亲手杀死刘希夷。
苏涣曾是强盗,专做杀人越货的勾当,尽管后来考取进士,但死性不改,竟煸动叛乱,最终兵败而死。
作者以诗才取人,虽然所选之人难免有令人不忿者,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也体现了一定的公正性。
本书介绍各位诗人的时候,往往侧重一些趣闻情节的描写,而简化仕途生平的描述,且这些趣闻情节都与诗歌的创作活动有关,从而展示了一个个神形具备、鲜活各异的诗人形象。
比如在《李白传》中,作者首先写了他的才气、个性,进而就花大笔墨讲述了他在供奉翰林时的一系列夸张举动。
尤其是将李白骑驴经过华阴县衙时的经过描写得格外生动。
华阴县令见一醉汉骑驴于衙门口,不知是李白,勃然大怒,说:“汝何人,敢无礼!”李白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说:”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一句话吓得县令“惊魂”,连忙赔罪,而李白则并不领情,“长笑而去”。
书中诸多这样的描写,便将李白无视权贵、自由不羁的个性展露无遗。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记述了各位诗人应试科举的情况,如及第的年份、当年的榜首和主考官员的姓名等,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科举兴盛的时代特点。
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中,形成了一种“行卷”、“温卷”的风气。
所谓“行卷”、“温卷”意思相近,是指应考生在应试之前将自己的作品投送给当朝权贵评阅,以博得声誉。
这样的声誉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与应试成绩是直接联系的,因为在唐朝科举制度中,采用的是不糊名的阅卷方式。
如果谁能在应试之前博得美名、积累声望,则会明显增大及第的几率。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正是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诗歌的繁荣发展。
关于杜甫传读后感
关于《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传》读后感
近日,我读完了《杜甫传》这本书,它是《唐才子传》系列中的一本。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杜甫的一生,以及他的诗歌创作,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的诗人。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诗歌中的真挚情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用诗歌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爱,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颗善良而又温暖的心灵。
通过阅读杜甫的诗歌和了解他的一生,我也深受启发。
他在生活中的坎坷和困难并没有让他妥协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创作。
他的创作过程中也充满了探索和实验,他不断地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诗歌遗产。
此外,《杜甫传》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这些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让它们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杜甫传》,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体验到了杜甫诗歌中的真挚情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的传承。
我相信,这些体验和认识将会对我的人生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唐才子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唐才子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唐才子传》是其早年未仕时的著述,泰定元年前辛文房入朝为省郎,得以博览秘府藏书,对该书又有所增补,此书在辛氏名显后刊行,具体时间不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
少贫不自振。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
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先,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拾橡粟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
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
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坟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迨审言以文章显迨:等到B.先鸣数子先:首先C.罪细不宜免大臣细:小D.适耒阳适:去、往领先、超过1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陛下其忍弃乎其正色邪B.则臣之述作之二虫又何知C.武以世旧仆以口语遭遇此祸D.为设牛炙白酒难为俗人言C 介词,因为。
从《唐才子传》看唐诗
从《唐才子传》看唐诗白居易未成名时去见顾况,顾况拿他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居且不易,何况白居!等他读了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后又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不难。
”此话并非戏言,在那个时代,做诗确实是可以当饭吃的。
王勃就因为“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
”而罗隐在钱镠处也得到“前后赐予无数”,李瑞在升平公主席上献诗,结果“主厚赐金帛,终生以荣。
”所以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说“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并不是虚言。
不仅如此,诗人的地位之高,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比如陆龟蒙到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率官属就见,龟蒙不乐,拂衣去。
”就是盗贼无赖,见了诗人也特别客气,比如李涉在九江遇盗,当他知道对方是李涉时,也会道:“若是,无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王毂的熟人被无赖殴打,他去相救,只说道:“莫无礼,我便是道:'君臣犹在醉梦中’者。
”无赖闻之,就惭谢而退了。
李洞甚至把贾岛奉为佛,不仅造了铜像,还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不仅宴席、聚会少不得诗人们一展才华,还要从诗人中推出一个“擅场者”。
钱起和朗士元特别擅长写官僚们送往时的诗,所以“丞相以下,出牧奉使”,如果没有钱起和朗士元的送别诗文,也是“人以为愧”的。
于是像贾岛那样“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的人并不在少数。
崔颢“生平苦吟,当病起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张佑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浩如烟海的唐诗究竟有多少是有价值的?在名与利的感召下,消磨尽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宋之问因为外甥刘希夷没有把“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诗句的著作权让给自己,竟然用土囊把他压死了。
唐人做诗已经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而且做诗、吟诗在唐朝已经接近于全民运动,连杨贵妃这样的人物,也在《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
贾岛每年除夕,都要把一年中的作品置几上,然后酹酒焚香再拜,说:“此吾终年苦心也!”作为一个专业诗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却是个国家干部,担任着长江主簿和晋州司仓等职务,唐朝诗人中除了那些专业诗人,很多著名诗人也大多是官员,他们把这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做诗以博取时名和文字游戏上,那么还有多少精力去管他们的本职工作呢?按照余秋雨的说法:“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唐代诗人的死法——读《唐才子传》
唐代诗人的死法——读《唐才子传》唐代是一首神妙的古曲,而唐代诗人是这古曲中最为激昂的音符。
唐代诗人以自己特立独行的品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而他们独特的死法也为后世留下一段传奇,让人唏嘘不已。
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说李白,这位不世出的天才的死法也充满了诗的色彩,“白晚节好黄、老,渡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李白一生爱月,最后因月而亡,让后人望月追思不已。
这则故事很可能是假的,但假得如此凄美,让人实在不愿意再追究真相究竟如何,只是遥想月光下的李白潇洒的风姿。
跟他的死有一拼的是李贺。
李贺弥留时,恍惚看见有人“绯衣驾赤虬腾下”,说是上帝新作白玉楼成,召他去作记。
李贺叩头辞谢,说母亲年老多病,需要自己照顾。
那人说天上像人间一样快乐,没有一点痛苦。
过了一会儿,看见窗外有烟气,也听见了马车离去的轰隆声,李贺也就去世了,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他的死也是极具诗性色彩。
而杜甫的死就像杜甫的生一样,只给人留下伤感和哀怜。
在五十九岁那年,“游岳祠,大水暴涨,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
”换句话说,杜甫是在久饿之后的一次暴饮暴食中去世的。
一代大诗人竟以如此的方式离开世界,让人很难再说起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俗语来。
累累的厄运是会扼杀掉一个诗人的。
杜甫时时处在漂泊动荡中,一生命运多舛。
孟浩然的死跟他的有点类似,是“食鲜疾动而终”。
也许是天妒英才吧,“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初唐四杰多以非正常的方式离开了世界。
那个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使“满座大惊”的王勃,在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死,“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卢照邻则是“手足挛缓,不起行已十年,每春归秋至,云壑烟临,辄舆出户庭,悠然一望。
遂自伤。
…与亲属决,自沉颖水。
”卢照邻是在病痛的折磨下下离开世界的。
而那个儿时以“鹅”诗知名的神童骆宾王,在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斗争失败后下落不明,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
宋之问被贬,经过钱塘时,去游灵隐寺,夜里月光很好,于是在长廊下吟诗,曰:“鹫岭郁迢峣,龙宫隐寂寥。
浅谈有关《唐才子传》的几个特点的思考
浅谈有关《唐才子传》的几个特点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唐才子传传记社会风貌诗歌风格论文摘要:《唐才子传》是一部记载唐代才子的传记,作者辛文房比较详细地记载了278位诗人的生平,同时此书又可以作为一部了解唐代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的历史典籍,同时读者更可以从书中了解唐代诗歌风格的流变及各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唐才子传》是元人辛文房所撰的一部传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唐代众多的才子骚人的生平,其实此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学习在辛文房之前,《旧唐书》《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史书中收录的诗人很少,即有所记,也十分简略。
当时名重诗坛的比如韦应物、“五言长城”刘长卿、岑参、王建皮日休等等都无传记,加之,许多资料散见错出,对这些名噪一时的“才子”们的生平加以归纳整理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之事。
辛文房作为一个元时的西域人士,充分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加之对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总共撰写了从隋一直到五代近四百位诗人的传记,使得一些在元之前一直寂寂无名的“才子”的事迹不至于湮没无闻,所以此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
纵观《唐才子传》,此书不仅仅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记载唐时诗人的精彩的传记,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唐时政治、经济、礼教、文化、习俗等对文学的影响,同时还是论述唐代诗歌风格流变及各位诗人艺术成就的专著。
一、作为传记.书中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鲜明本书题为《唐才子传》,显而易见,传作为体裁,书中应该对各位才子的生平展开尽可能详细的介绍,而事实上作者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如在目前。
本传共十卷,共记载396位“才子”,在这之中,共分为278条目。
粗略的统计,除去史料缺乏的缘故,本传大概有250位左右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其中,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各个鲜活的生命,对众多的才子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无论是文学史重点介绍的作者,还是一笔带过,甚至付诸胭如的。
诗坛巨擘如李白,卷二45条目“滴仙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母梦长庚星而诞”,“(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滴仙人也’,”“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诸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李白传》学生读后感精选4篇
《李白传》学生读后感精选4篇李白传是《唐才子传》的篇目,篇目介绍了李白的生平起伏。
讲述了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传》学生读后感精选4篇,欢迎阅读和分享。
《李白传》读后感篇1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
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
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 年7 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
快满十五了。
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
他五岁发蒙识字2020,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
《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
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
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
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
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
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着更是少之又少。
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
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论《唐才子传》
为引人注目的。
有关辛文房的生平事迹我们所知甚少,“文房字良史,西域人。
其始末不见于史传,惟陆友仁《研北杂志》称其能诗,与王执谦齐名。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在《唐才子传》自序中末署“有元大德甲辰春引”可知此书写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加之在自序中还说“异方之士,弱冠斐然”,可知辛文房写此书时也只有二十多岁,由此推知他大约生于十三世纪八十年代,与王执谦、贯云石、廉椁等人同时代。
西域雍古族诗人马祖常《石田集》卷二有《辛良史披沙集诗》可知辛文房著有《披沙集》惜已佚。
苏天爵《元文类》中收有他的两首诗《苏小小歌》、《清明日游傅林寺》,《唐才子传》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大的财富。
明初杨士奇有《书唐才子传后》称:“十卷,总三百九十七人,皆有诗名当时。
”可见明初尚有传本,《永乐大典》将之收入“传”字韵,到清中叶,修《四库全书》时,《永乐大典》已不全,四库馆臣从中辑出八卷,光绪年间,从日本访得足本,这应是目前所做的最好的版本。
二十世纪陆续出现了多种整理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校点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新一版,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孙应逵《唐才子传校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前期,由傅璇琮发起组织国内一批著名学者共同努力,对《唐才子传》进行全面的校注考订工作,五册本《唐才子传校笺》终于面世,是研习《唐才子传》的重要参考文献。
辛文房虽是西域人,却是一个华化的西域人,陈垣先生《元代西域人华化考》对华化作了界定:“至于华化之意义,则以后天所获,华人所独者为断。
”以下几点可以证明辛文房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首先,从他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中原文化的推崇,辛文房字良史,“文房”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字,而“良史”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名,他的诗集《披沙诗集》则是唐代诗人李咸用的诗集名。
元代少数民族华化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起汉名。
也许一开始是为了生活交流的方便,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风尚,有以官职为姓氏的,如马祖常,字伯庸,雍古部人,生于公元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卒于1338年(元至顺四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其高祖锡里吉思,为金代的凤翔兵马判官,子孙因其官,遂以马为姓。
唐才子传翻译
唐才子传翻译唐才子传是一本有关唐代才子们的传记故事集,对于了解唐代文人士人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唐才子传》的翻译。
《唐才子传》是一本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散文名著,记载了唐代以礼乐文化为主的众多才子们的传记故事。
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和艺术成就,对于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的内容围绕着唐代的才子们展开,以讲述故事和传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才华横溢的事迹。
这些才子们大多数来自于贵族世家,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富贵荣华,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独立和真实。
他们具备着高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对于德艺双馨的追求一直是他们的理想。
书中记载的才子们大多数都是文人雅士,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和才华。
他们以诗词、文章、音乐、书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以品味和鉴赏为乐。
书中特别强调了才子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意识,描绘了他们追求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决心。
在《唐才子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才子们的人格魅力和俊美容貌,以及他们与世不同的品味和情怀。
他们不仅仅是文学家和艺术家,同时也是儒学和道德的践行者。
他们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注重修身养性,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着后人。
在译作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对唐代文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转换和解读。
唐代文人以辞章之美、意有所远为重要标志,他们常借典古典,言之有物,具备较高的修养和才华。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对这些古典典故、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准确表达。
总之,《唐才子传》是一本富有价值的古代传记故事集,通过对唐代才子的传记和艺术成就的描述,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风采和审美观念。
对于了解唐代文化、文学和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鲜活而真实的唐代社会画卷。
论《唐才子传》的纪传体文学批评特点
以作 家为 经线 , 以时序为 纬线 , 经纬结合 , 共 同构
成 了《 唐才子 传》 的纪传体文 学批评 网络 。在 引言 中 ,
作者 即 自述道 : “ 各冠 以时 , 定 为先后 , 远 陪公议 , 谁得
而诬也 b 。 卷 第 . 吲 ” 。依据 时代先后 排序 , 以求公平允 当。
作为《 四库全 书 》 总纂修 官 的纪 昀更 是 被朱 自清称 为 “ 第 一个 有 文 学 批评 史 的 自觉 者 …” 。现 代 意义 上 的
“ 文学批评 ” , 则大 多源于西方 。 文 学批 评 的对 象是 文学 , 而 文学 包罗 广泛 , 有诗
歌、 小说 、 戏剧 、 散 文等等 。古往 今来 的“ 文学 ” 观念 是
b 瑶
( 西南大学 文学 院, 重庆 4 0 0 7 0 0 )
摘 要: 作为 第一部专 门为唐 代诗人 立传并讨论 其诗歌风格 流 变、 评 论作 家作 品的著作 , 辛 文房 的《 唐 才子传》
一
书在元代 文 学批评 乃至 中国古代 文 学批评 史上都具有 开创意义 。其 书之 纪传体 文学批 评独具特 点, 主要体现在
中国古代原无 “ 文学批评 ” 一词, 自南宋 以来 , 刘辰 翁、 李贽 、 金圣叹、 毛宗 岗 、 张竹 坡 、 脂砚 斋 等评 点诗 、
一
、
作 家 主体 , 经 人纬 时
文、 小说 , 评点之 学遂兴 ; 后《 四库 全书总 目》 列有 “ 诗文
评” 一类 , 中国古代 文学批 评之 分类于 其 中可见 一斑 。
不 断变化 的 , 但文 学总是 “ 运用各 种不 同的形式来 表现 各 种不 同 的和社会有 联 系的现 象 , 文学 批评 就是对 这 种 现象 的探 讨与研究 ’ 。中国的文学批 评 , 虽古 无定
藏书《唐才子传》纪要
藏书《唐才子传》纪要一、内容简介《唐才子传》,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
撰者元代辛文房。
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
按诗人登第先后为序。
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
传后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
但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如谓骆宾王与宋之问唱和灵隐寺﹐《中兴间气集》为高适(实为高仲武)所编﹐李商隐曾为广州都督等。
也有因误解材料而造成错误﹐如刘长卿传﹐记权德舆称刘长卿为"五言长城"﹐而据权德舆《秦徵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实是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等。
该书成于元大德八年(1304)。
原本10卷﹐明初尚存﹐《永乐大典》在"传"字韵内曾录其全书。
但此部分《永乐大典》今亦佚。
清《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其他各韵中辑出243位诗人的传记﹐附传44人﹐共287人﹐编为8卷。
日本《佚存丛书》有10卷本﹐有278位诗人的传记﹐附传120人。
有清陆芝荣等《佚存丛书》校刻本。
又有清《指海》本﹐以日本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日本本重印﹐另附《指海》本校记。
后人傅璇琮所编《唐才子傅校笺》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丛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世傅版本、校订精审,堪称定本。
笺证的重点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史实错误、补考原书未录之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重要诗人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会心等基本史料来龙去脉、是非真假的逐条考证,起到了有唐一代诗人事迹资料库的作用。
本书是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协作研究的结晶,集中代表了世纪唐代诗人群体研究的最高成就。
《唐才子传》今人整理的主要版本有: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王大安校订《唐才子传》、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李立朴《唐才子传全译》。
唐才子传中有趣的故事
唐才子传中有趣的故事《唐才子传中的那些趣事》我一直对《唐才子传》特别感兴趣,这里面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奇珍异宝的大箱子,每打开一次都能发现不少好玩的事儿。
就说那个王之涣吧。
有一次,王之涣、王昌龄还有高适这几位大诗人凑一块儿了。
他们在一个小酒馆里,那酒馆的布置可有意思了,桌子有点破旧,但是擦得干干净净的,墙上还挂着几幅有点掉色的画,估计是之前哪个落魄画家拿来抵酒钱的。
他们三个啊,就坐在角落里,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周围人的谈论。
这时候,有几个歌女在台上唱歌。
王昌龄就提议说:“咱仨在这也挺无聊,不如看看这些歌女唱谁的诗多,咋样?”高适和王之涣一听,觉得这主意挺有趣,就都点头答应了。
第一个歌女站起来,那声音就像黄鹂鸟似的,清脆动听,她唱的是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那个得意啊,他把酒杯一举,对着王之涣和高适说:“哈哈,看,我的诗先被唱了,我先得一分。
”高适就笑着打趣他:“你可别太得意,这才刚开始呢。
”接着第二个歌女也唱起来了,这次唱的是高适的诗。
高适兴奋得脸都有点红了,他也学着王昌龄的样子,端起酒杯说:“嘿嘿,我也有份儿喽。
”王之涣这下可有点坐不住了,他皱着眉头说:“你们俩别高兴得太早,那些个歌女里面,最漂亮的还没唱呢,她要是不唱我的诗,我就再也不写诗了。
”然后啊,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最漂亮的歌女。
只见她轻启朱唇,那声音婉转悠扬,唱的正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高兴得直接跳了起来,他大声笑着说:“哈哈,我就说嘛,我的诗才是最棒的。
”那王昌龄和高适呢,虽然有点小失落,但也被王之涣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那个李白,他可真是个潇洒不羁的人。
我仿佛能看到他穿着那身飘逸的长袍,腰间挂着酒壶,在长安的大街上晃悠。
有一回,他喝醉了酒,跑到皇宫里去。
那皇宫里的侍卫想拦他,他却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我是李白,我要去见皇帝。
”侍卫们一听是李白,都有点犹豫了,毕竟李白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啊。
最后还是让他进去了。
李白见到皇帝也不害怕,还大大咧咧地说:“陛下,我今天又写了一首好诗,您一定要听听。
《唐才子传》——无可?是一位高僧?
《唐才子传》——无可?是一位高僧?编者鲁迅先生当年曾为青年许世瑛开列过一个学习中国文学的基本书目,共举出十二种书,为首的就是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部以详记唐代诗人逸事趣闻为特色的精采的传记文学作品,还是一部杰出的论唐诗风格流变与评价各位诗人艺术成就的专著。
《唐才子传》的作者辛文房,字良史,是元代前期的西域人。
他通过对几百位神采奕奕、性格鲜明的唐代诗人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的描述,使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有唐一代文坛的鼎盛之况,还可以从中亨解古人对文学的认识以及政治、礼教:文化、习俗、自然对文学的影响,从而逐渐登堂入室,去领略中国古典文学那迷人的魅力。
本期责编|氏樗酉栶无可原文无可,长安人,高僧也。
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岛为従兄。
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今集一卷相传。
译文无可,长安人,是一位有高行的僧人。
他善于作诗,作品多半是五言诗。
当初,贾岛出家为僧时,无可与他同住青龙寺,称贾岛为堂兄。
无可与马戴、姚合、厉玄等人多有酬赠应答的诗作。
他的诗格律音调严谨,寓意高超,用意象来比喻事物,称为“象外句”。
如有这样的诗句:“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有诗句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是这类新奇的句子,当时一致被人们推崇,其妙处在于说出事物的过程而不说破其名称。
今天无可还有诗集一卷流传。
《唐才子传》读书笔记(其十五)
《唐才子传》读书笔记(其十五)
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学张临星
三月不违仁,贤者之所难也。
况于姚系终身不言禄者乎?其清识雅致可知已矣。
夫既志在青山,乃与栖隐相酬酢,曾不知名禄之为物,得无为仙人乎?今吾辈碌碌汲汲,固非有所求于剑履星辰也,而竟难自引,盖为父母妻子计尔。
羊士谔诗皆典重,敦厚有醇风,奈何其行之左也!至于自谓“勋名相迫,不遂初心”,窃以为不然。
凡物皆客我为主,非相迫也,自迫耳。
仲尼曰:“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是以知慎独之不易焉。
语云:盈科而后进。
杨巨源才雄学富,以为诗文,其源之无穷、味之愈永以此。
至于长篇绝句,得失相背,不自见之故尔。
陈羽善以画为诗者也。
“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盖以诗状景,而不囿于是,出意无穷,人多难之。
陈羽道其情于行笺,抑可谓俊才也。
仲尼曰:无欲速。
又曰:不戒视成谓之暴。
此所以王涯就诛而百姓欣欣然有喜色也。
夫为政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则人皆附焉;争民施夺,以苛为能,则人皆怒焉,所谓民贼也。
虽然,涯之榷盐,以便国尔,而数以利己,窃谓太过矣。
然则酷吏之伤民也,亦不数数见焉。
读柳宗元事,吾为之泪目酸鼻不已矣。
夫既不遇,乃善友人至于让州,仁人殆不若是乎?按柳刘见谪,各往其迁而已。
然则岂宗元独无夫妻子母之属乎?以让禹锡,庶全其孝。
得友如此,夫复何求?吾为一哭。
是以知柳柳州之可仰也以此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才子传》读后感
《唐才子传》以“才子”为题,其“才”专指诗才,这也是作者选择记述对象的唯一标准。
而至于所选之人的品行、职业、身份等因素,则不在考虑范围之类。
于是,在此书中可见一些有诗才而无德行的人,比如宋之问和苏涣等。
宋之问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而且性格狭隘,曾为了将外甥刘希夷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据为己有,不惜亲手杀死刘希夷。
苏涣曾是强盗,专做杀人越货的勾当,尽管后来考取进士,但死性不改,竟煸动叛乱,最终兵败而死。
作者以诗才取人,虽然所选之人难免有令人不忿者,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也体现了一定的公正性。
本书介绍各位诗人的时候,往往侧重一些趣闻情节的描写,而简化仕途生平的描述,且这些趣闻情节都与诗歌的创作活动有关,从而展示了一个个神形具备、鲜活各异的诗人形象。
比如在《李白传》中,作者首先写了他的才气、个性,进而就花大笔墨讲述了他在供奉翰林时的一系列夸张举动。
尤其是将李白骑驴经过华阴县衙时的经过描写得格外生动。
华阴县令见一醉汉骑驴于衙门口,不知是李白,勃然大怒,说:“汝何人,敢无礼!”李白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说:”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一句话吓得县令“惊魂”,连忙赔罪,而李白则并不领情,“长笑而去”。
书中诸多这样的描写,便将李白无视权贵、自由不羁的个性展露无遗。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记述了各位诗人应试科举的情况,如及第的
年份、当年的榜首和主考官员的姓名等,从而反映了当时社会科举兴盛的时代特点。
在唐朝的科举制度中,形成了一种“行卷”、“温卷”的风气。
所谓“行卷”、“温卷”意思相近,是指应考生在应试之前将自己的作品投送给当朝权贵评阅,以博得声誉。
这样的声誉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与应试成绩是直接联系的,因为在唐朝科举制度中,采用的是不糊名的阅卷方式。
如果谁能在应试之前博得美名、积累声望,则会明显增大及第的几率。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正是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诗歌的'繁荣发展。
作者之所以在书中记述这些内容,显然是大有深意的。
与此同时,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亮点。
在每篇传记之后,作者都附上了一些简要的点评,有的是论人,有的是论诗,还有的是论事,不尽相同,皆系作者有感而发。
其中论诗的部分大多取自前人的评价,如《诗评》、《沧浪诗话》、《中兴间气集》等都是作者取评的典籍。
当然,也有一些是出自作者自己的评鉴。
但无论是取评还是自评,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非常中肯。
本书在语言上也颇具特色,不仅文辞秀丽,笔调圆润,而且还善于用典,臻至化境。
比如作者在《朱放传》中写道:“未几,不乐鞅掌,扁舟告还。
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诏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表谢之。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中,“鞅掌”二字出自《诗经》,“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则取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这样的用典方法既隽永生动,又让人不觉,可谓是出神人化。
本书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它沿袭了许多旧典之误,置一些身
负才名的大家而不录,如张九龄、宋璟和姚崇等,实属遗憾。
然而,本书毕竟开唐五代诗人传记之先河,对于唐五代诗人及唐诗的研究有着极高的价值。
此外,本书所选之人有许多是少时荒废学业者,他们之所以能博得一时之名全赖于后天的努力,因而具有定的励志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