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合集下载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孩子来讲身体非常的虚弱。

一般来讲,对于刚出生的孩子他患有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几率非常的高。

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了小儿斜颈。

那就是当孩子发生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如果说长时间不治疗的话,这就容易引起了习惯性的斜颈,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

二、步骤/方法:1、首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它的发生的原因非常的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平时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通常来说,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宝宝的一些习惯上的姿势,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了。

比如说妈妈经常的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小儿斜颈,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宝宝三个月之前尽量不要竖着抱。

2、那么在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医生的方法来进行给宝宝进行按摩方法。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按摩一下大家孩子的肌肉硬结处。

这个时候可以用大家的食指中指,或者是拇指经常按揉。

大约按摩上10到15分钟就可以很好的缓解。

3、那么这就是大家可以经常用大家的拇指或者是食指,还有中二指然后按摩一下宝宝的胸锁乳突肌上面的一些肿块,然后一直推拿上2到3分钟,她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

通常来说对于这个中医推拿的方式,她可以很好地改善孩子的一症状,它可以很好的起到舒筋活血,而且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一些恢复肌肉的弹性。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为大家分析那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真诚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大家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然后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及时地纠正儿童头颈歪斜的姿势,那么这就使得大家在进行推拿按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热敷。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确诊的9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儿均采取推拿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相关推拿治疗,90例患儿中痊愈7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

结论:对小儿肌性斜颈,采取推拿手法治疗的方式具有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治疗;疗效小儿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等的疾病,关于疾病的病机尚不明确。

对小儿肌性斜颈,一般采取牵拉与手术治疗的方式,然而常规治疗方式的效果有效及适用范围小[1-2]。

近年医学实践经验总结发现,中医在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上具有满意的效果,主要是借助中医推拿的治疗方式可通过合理的刺激改善患儿症状,促使患儿康复。

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诊治的9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全部采取推拿治疗,就探讨采取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1)头部处于被动位,头部朝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头朝患侧旋转受限;(2)患侧胸锁乳突肌中部触及大小、软硬不动的梭形肿物;(3)颜面发育不良,继发畸形,病情较久者颅骨发育不对称。

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2~14个月,平均(7.6±1.3)岁;病程1~8个月,平均(4.6±0.7)个月。

1.2方法所有的患儿均采取推拿手法治疗,具体采取四步推拿手法,操作如下:第一步,辅助患儿为仰卧位,操作者立于患侧,存在包块者可将扶他林软膏为介质,发育不良者以滑石粉为介质。

操作者一手托住颈部让患儿的头部后仰,一手则推揉患侧胸锁乳突肌,从上到下持续反复操作2min,在操作的时候避免滑动皮肤,操作是用来需渗透,以达到疏通经络及活血散瘀的效果。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婴幼儿颈部肌肉一侧收缩而导致头部偏斜的病症,中医经络推拿方法可作为辅助疗法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推拿方法:
1. 推拿前准备:
- 为了让宝宝放松,可以在推拿前进行温水浴或按摩来帮助放松肌肉。

- 在推拿前,先进行经络穴位预热,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颈部和肩部的穴位上,促进经络的通畅。

2. 推拿方法:
- 脊柱推拿:用手指沿着脊柱从上至下进行轻柔推拿,帮助放松背部肌肉和经络。

- 经络推拿:选择人中、天突、风池、肩井等穴位,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按摩推拿,可以逐渐增加力度,但避免用力过猛。

- 颈椎推拿:用手指从颈椎上下进行轻轻的揉捏和推拿,可以沿着颈椎两侧的肌肉走行线进行,切忌用力过大。

- 颈肩肌肉推拿:用手指进行轻柔的揉捏和推拿,主要是针对颈肩部的肌肉进行放松。

3. 推拿时间和次数:
- 推拿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每次可以进行2到3次。

- 推拿的次数可以根据病情和宝宝接受程度来确定,一般每天进行1到2次。

请注意,使用中医经络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应该在
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斜颈(歪脖斜颈)什么是斜颈小儿斜颈又称“歪脖”,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属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颈和脊椎发育畸形。

后天性的原因有冷风侵袭、感染和创伤导致的急性斜颈,由于眼睛斜视导致的眼性斜颈,还有一种痉挛性斜颈。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大多是因为出生时,婴儿的颈部肌肉受到损伤所致,非正常分娩的如臀位产、剖腹产等小儿发病率较高。

这种损伤多出现在胎位不正和产钳牵拉的情况下。

颈部的肌肉受到牵拉损伤,出现血肿,最后血肿纤维化,使肌肉挛缩变短。

这种损伤多是一侧,这样就使颈部两侧肉长度不等,力量不均,导致患儿的脖子偏向肌肉短缩一侧。

一、导致儿童“歪脖子”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1、常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歪脖子”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致使颈部歪斜,头偏向患侧,同时下颌转向健侧,形成特殊的“歪脖子”姿式畸形。

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婴儿出生时并无异常,约在7—10天之后发现在颈部有质地较硬的肿块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表面不红,温度正常,无压痛。

2—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约在6—8个月后完全消失。

肿块消失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开始突出,变紧,变短,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脸部不对称,患侧颜面短而扁,健侧长而圆,双眼、双耳、口角不在同一水平。

如婴幼儿期未合理治疗,畸形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其疗效亦随之降低,给患儿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常见的导致小儿“歪脖子”的原因是“眼性斜颈”也就是说,由于儿童的眼部疾病所导致的“歪脖子”。

儿童时期的很多眼部疾病原因都可以导致“歪脖子”,如严重的弱视、近视、远视,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的“斜视”等等。

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眼部疾患,像儿童的弱视、近视、远视,大多可以通过配镜来达到治疗、校正“歪脖子”。

而有些疾病,如先天性上睑肌发育不全,则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够治愈“斜视”,从根本上治好“眼性斜颈”。

对比分析不同推拿手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效果

对比分析不同推拿手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效果

对比分析不同推拿手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推拿与优化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肿块直径(7.25±0.22)小于对照组(8.58±0.14),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优化后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小儿肌性斜颈;应用效果小儿肌性斜颈是小儿矫形外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多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1周到1个月。

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加重,可使患儿面部及头颅畸形。

根据流行性病学分析,小儿肌性斜颈发病率约在0.7%[1]。

当前,临床普遍采用推拿治疗,但推拿手法较多,且缺乏规范及客观评价,不利推拿推广应用。

本文现分析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选择88例肌性斜颈患儿,时间来源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就诊的。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如下表1所示,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根据全国统编教材《推拿学》及《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超声检查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等;表现为头颈向一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头部向缓则旋转及向健侧侧弯受限;患侧胸锁乳突可触及包块;上述症状表现超过1个月。

排除标准:颈椎先天疾患、炎症及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斜颈;中途主动退出、失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精神系统异常者。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别男/女平均年龄(月)出生方式顺产剖宫产对照组(n=44)20/24 5.27±1.143113研究组(n=44)21/23 5.73±1.263014X2/t0.9150.8150.655P0.6730.1670.315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治疗。

多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效果观察

多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效果观察

多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以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应用多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效果。

方法:以67例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儿提供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

结果:34例患儿治愈,26例患儿病情好转,7例患儿治疗无效,总好转率89.55%。

治疗前患儿肿块厚度为(10.92±0.99)mm,治疗后肿块厚度为(4.25±0.52)mm,治疗前后患儿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儿肌性斜颈患儿应用不同推拿方法治疗,病情缓解。

【关键词】不同推拿手法;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3-0212-01小儿肌性斜颈属于儿科多发病,主要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变形而导致患儿头部出现歪斜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容易导致患儿头颅以及面部出现非对称性畸形,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影响患儿健康发育,同时也极大地损害其心理健康[1]。

此次研究纳入小儿肌性斜颈患儿67例,自2018年2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探讨患儿采用不同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67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入组患儿家属或者监护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中途脱落患儿;先天性颈椎畸形患儿;由于胸锁乳突肌发育异常以及视力异常而引发的斜颈患儿;颈椎半脱位患儿;习惯性斜颈患儿[2]。

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均不足1周岁。

1.2 方法为所有患儿提供多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

调节患儿姿势为仰卧位,操作者坐于患儿头顶部位并将患儿头面部转向健侧,使患侧胸锁乳突肌得到充分暴露,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点摩法:以中指指腹点摩患侧扶突、缺盆以及翳风,然后并拢无名指、中指以及食指并以指腹顺时针按摩患侧颈部及颜面部位,按摩时间以5min为宜[3];(2)提捏拿法:以中指、食指以及拇指提拿肿块,双手拇指对胸锁乳突肌进行分推操作,持续操作5~8次;(3)按揉推法:以拇指指腹对颈后肌群、患侧斜方肌上1/3部位以及胸锁乳突肌进行按揉,同时对风池、肩井、高骨、大椎以及风府穴进行按摩,食指及拇指对胸锁乳突肌进行直推操作,持续时间为1min,双手拇指对胸锁乳突肌进行分推操作,持续分推5~8次。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 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 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 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 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 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 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 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 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 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 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 意。


(1)早期发现,早期推拿治疗,效果 好。 (2)嘱咐患儿家长抱小儿于患侧方手 臂注意使患儿胸部向患侧旋转。 (3)睡觉、喂奶时用枕头垫于患侧, 有利于矫正。 (4)嘱其家长辅助轻揉患侧病变处, 勿损伤皮肤。
请大家看一段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录像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 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 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 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 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 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 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 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 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 钟左右。
有报导对五、六个月较重的肌性斜颈患儿进行 手术,效果很好,也很安全。达到事半功倍,既 治了斜颈,又避免了颜面畸形,脊柱侧弯、头睡 偏的发生。如等到几岁再手术,将会出现脖子斜, 相应畸形也很重,到时后悔莫及。决不能受树大 决不能受树大 自然直,长大了脖子就正了的错误影响, 自然直,长大了脖子就正了的错误影响,耽误治 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如果说斜颈很轻,头、 疗时机,造成终生遗憾 面也未出现相应变形,稍大一点也是可以的。总 而言之,正确把握,酌情而定,不失时机,及时 手术。

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观察

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1]孙健,高文艳,林一帆.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94-97.[2]岳宏,王天芳,陈剑明,等.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5):306-308.[3]魏永辉.清化通络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674-676.[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5]吴湘华,孙翠凤.自拟清肠排毒汤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942-1944.[6]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8-60.[7]陈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4,27(5):135-139.[8]于丰彦,黄绍刚,张海燕,等.黄芩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4):419-424.[9]左茹,曹雪滨,张文生.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4,7(7):568-572.[10]徐洋洋,蔡皓,段煜,等.白术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5):856-862.[11]戴高中,陈晨,范先靖,等.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左半结肠型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17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5,56(21):1862-1866.[12]刘海荣,马露,唐方,等.木香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干预作用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33):4467-4473.[13]李姿慧,王键,蔡荣林,等.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 -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5):315-317,360-361.[14]明荷,谢寒,何可.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3(4):684-688.[15]魏文先,翟玉云,邹颖.乌梅丸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7,32(11):2208-2210.[收稿日期]2018-10-05[责任编辑]马兴忠Doi :10.13621/j.1001-5949.2019.02.0187·经验交流·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观察王惠敏,王倍倍,李青润[摘要]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病因症状 引发小儿肌性斜颈的病理因素比较 单纯,就是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变短。目 前,致病因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 该病与产程损伤有关,部分患儿有明确的 难产史;也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胎儿在子 宫内的姿势造成的,与生产过程无关;笔 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但不管是什么原 因引起的,解决现有问题才是治疗本病的 关键。 解剖形态上,胸锁乳突肌为二头长 肌,内侧的胸骨部起于胸骨柄前面,外侧 的锁骨部起于锁骨内1/3段上缘。该肌行向 上后外方,止于颞骨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 侧1/3。一侧肌肉收缩时,可以使头颈向同 侧屈,并将面部转向对侧。这也就是我们 在儿科临床上所见到的最典型的小儿肌性 斜颈患儿状态。通过超声波检测,可以很 明显地发现两侧肌肉的不同。患侧肌肉还 会有明显的增粗现象,这也是诊断该病的 有力证据。在治疗结束之后,也可以通过 超声波检测来验证治疗的效果。 小儿肌性斜颈症状的轻重也有很大 的差别。严重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可有明显 的肿块,且面部偏歪明显,这样的患儿一 般不会出现延误病情的现象,基本上都能 及时就医。但有更多患儿的症状并不明 显,胸锁乳突肌上也没有肿块,家长一般 都在孩子会翻身(约3个月)以后才发现 问题。
总体来说,推拿对小儿肌性斜颈的治 疗可以概括为“揉、拿、捻、牵”。
病案回顾 患儿赵某,女,3个月。其母亲发现患 儿总向一侧转脸,怀疑斜颈,故前来我院 就诊。经超声波检测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 增厚0.3cm。随后转我科行推拿治疗。 查体:患儿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 头部偏向右侧,呈保护性体位。右侧胸锁 乳突肌稍显增粗。触诊见右侧胸锁乳突肌 肌纤维增粗变硬,但无明显肿块。 治则治法:理筋通络,软坚散结。予 患儿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部施行揉法、拿法 及捻法,并进行颈部的牵拉,一周3次。 经过7次治疗后,患儿颈部两侧胸锁 乳突肌外观基本一致。再次进行超声波检 测,结果示两侧胸锁乳突肌无差异。

小儿推拿在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35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小儿推拿在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35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358-小儿推拿在儿科常
见疾病的临床应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小儿斜颈的手法治疗
1、下列不是条索状肿块的治疗手法的是()
A、点法
B、拿法[正确答案]
C、摩法
D、按法
E、揉法
2、小儿肌性斜颈分型中的肿块型的治则是()
A、软坚消肿散结[正确答案]
B、活血通络
C、行气通络
D、舒筋活络
E、牵张患肌
3、下列关于小儿推拿治疗肌性斜颈的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
A、1岁以内[正确答案]
B、3岁以内
C、一般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疗疗程也短,
D、3岁以后一般疗效差
E、6岁以后以手术治疗为主
4、病程长超过(),或因胸锁乳突肌挛缩严重,按摩持续半年以上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矫正治疗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正确答案]。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按摩方法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多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和生产过程中损失, 以及出生后姿势不正确、习惯不好和护理不当等多种原因所致。

临床分为肌性、骨性、神经性和习惯性4 型。

表现为头颈部向患侧、颜面向健侧歪斜为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颜面部肌肉萎缩,斜视等。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小儿斜颈推拿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儿头顶部, 以右手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患儿患侧颈部, 以肿块为重点, 轻轻按揉5~ 10分钟,见本图(1) 。

(2)患儿取坐位,术者左手稍稍固定住患儿头部,用右手拇指和余四指指腹轻轻拿揉患儿颈部3~5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接上法, 用左手扶住患儿颈背部, 固定患儿身体,用右手五指稍分开, 固定住患儿头部, 向患侧方向轻轻旋转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双手抱住患儿头部, 左右轻柔的活动患儿头颈部 1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孕妇怀孕中后期做好定期产检, 特别是胎位不正的
准妈妈要适当适量加强运动。

(2)宝宝出生后,注意观察宝宝头颈部的姿势、姿态和形态,如有偏歪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面诊。

(3)如为斜颈患儿, 在治疗同时还应加强配合患儿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和康复。

如每周给宝宝头脚部方向调换; 宝宝床头及卧室顶部不宜悬挂物品以免使宝宝长时间盯视。

(4)患儿应保持颈部清洁、干燥, 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特 色 疗 法 中国民间疗法
3 . 推 拿加 热 敷 ∞ ] : ①推拿 : 患儿取仰卧位 , 施 术 者 用 婴儿 爽身 粉 涂于患 侧 , 然后 在患 侧 的胸锁 乳突肌 施 推 揉法 5 mi n , 先行 放松 , 再拿 患侧 胸锁 乳 突肌 8 mi n捉拿
推 拿 治 疗 小儿 肌 性斜 颈
④ 颈椎 向患侧旋 转 及健 侧侧 弯受 限 。
在 早期 对/ J , J b 斜颈 进行 正确 有效 的非 手术 治疗 , 大 多数 患儿 可 以治愈 , 以下介 绍几 种推 拿手 法 。 1 .按摩 治疗 ] : 施 术 者在 患儿 身 后 , 一 手 扶 于 患儿 头顶 , 另一 手 拇 指 按 揉 患 儿 患 侧 肩 上 斜 方 肌 和 肩 胛 内
唐 华 杨 向 红
肿块 手法 不 宜 重 , 但 若 已形 成 条 索 状 于 法 稍 重 。② 牵
拉: 待局部 有 微微 发热 感 , 施 术者 一手 固定 患侧 肩部 , 另

手 将 患儿头 部 渐渐 向健 侧 肩 部倾 斜 , 手 法切 记 柔 和 ,
逐渐 牵 拉伸 展患 侧胸 锁 乳 突肌 , 反复 8 ~1 5次 , 牵 拉后 再在 患侧 颈 部施 用推 揉 法 约 1 mi n左 右 即可 。③ 治疗
2 .手法 牵引加按 摩 ] : ① 揉法 : 患儿 肩部 垫 高 , 施 术
含 了三 步推拿 法 和 四步 推 拿 法 等 。注 意 所 有 的步 骤 都
要先 按摩 放松 患侧 , 再 提伸 颈部 , 最后 向健 侧旋 转 。
参 考 文献
者捧住患 儿面部 , 用拇 指指腹放 于胸 锁乳 突肌肿 块部 位 ,
小 儿斜 颈主 要症 状 : ① 头 部 向患 侧倾 斜 , 面部 向健 侧 旋转 。② 患侧 胸 锁乳 突肌 紧张 , 或 出现挛 缩 、 增粗 、 变 硬 等变 化 。③ 患侧 胸锁 乳突 肌上 可触 及肿 块 ( 卵 圆形 或 条 索状 ) , 质地 或软 或硬 , 常 位 于 胸 锁 乳 突 肌 中下 段 。

小儿斜颈的推拿手法

小儿斜颈的推拿手法

小儿斜颈的推拿手法小儿斜颈,这可是让不少家长揪心的问题。

不过别担心,今天就来给您讲讲小儿斜颈的推拿手法,让您能更好地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咱先来说说为啥会出现小儿斜颈。

这就好比一颗小树苗,在生长过程中,要是被风吹歪了,又没人及时扶正,它就长歪啦。

宝宝的脖子也一样,如果在出生前或者出生后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脖子就可能歪向一边。

那推拿到底能起啥作用呢?这就像是给堵塞的河道疏通一样,通过推拿,能让宝宝脖子周围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让气血流通更顺畅,从而慢慢把歪脖子给纠正过来。

下面就正式开始介绍推拿手法。

第一个手法叫“揉法”。

就像揉面团似的,用您的手指轻轻地在宝宝脖子上有硬结的地方揉啊揉。

您得注意力道,可别太重了,不然宝宝该不舒服啦。

这感觉就像抚摸一只小猫,得轻柔又有耐心,您说是不是?再一个是“推法”。

想象一下您在推动一个小玩具车,用手指从宝宝脖子的一端推向另一端。

动作要缓慢、平稳,就像小河里缓缓流淌的水。

还有“扳法”。

这就有点像把弯曲的树枝扳直,不过可别太用力,要轻轻的、慢慢的,根据宝宝的反应来调整。

在推拿的时候,您可得注意环境。

要安静、温暖,别让宝宝着凉或者受到惊吓。

这就好比给花浇水,得在合适的天气,合适的温度,花才能长得好呀。

另外,推拿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就像跑马拉松,得坚持才有效果。

您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然宝宝的斜颈怎么能好呢?每次推拿的时间也得把握好,太长太短都不行。

太长了宝宝会不耐烦,太短了又起不了作用。

这就跟做饭火候一样,得恰到好处。

家长们,为了宝宝能健康成长,咱们多付出点耐心和爱心,学会这些推拿手法,相信宝宝的斜颈一定能慢慢好起来的!。

针灸推拿功法指导:推拿治疗肌性斜颈患儿

针灸推拿功法指导:推拿治疗肌性斜颈患儿

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2.常用穴位及部位阿是穴、患侧胸锁乳突肌及颈侧部。

3.常用手法推揉法、拿法、弹拨法,及颈部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面对患侧,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指揉法,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此时手法宜轻,使患儿先能适应治疗。

继而在胸锁乳突肌上施以拿法。

同样上下往返,约1~2分钟,并以肿块处为重点,拿得要柔和,以柔含刚,比指揉法再深一层。

随后再对胸锁乳突肌作上下往返的弹拨法,同样以肿块为重点,此法刺激力度较大,在弹拨的同时可辅以指揉法以缓解其疼痛反应。

然后医生用一手扶住患儿患侧的肩部,另一手扶持患侧头部颞侧,肩部一手作向下压,头部一手缓缓地将患儿头部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做侧向运动(即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伸展)约3~5次或更多些。

然后再放松胸锁乳突肌,约1分钟左右即可。

5. 注意推拿治疗时,患侧胸锁乳突肌处要洒些滑石粉,以免损伤娇嫩的皮肤。

有汗者,应将汗液抹干再洒滑石粉。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床进展及诊疗方案临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床进展及诊疗方案临

不同手法施治
李氏用揉按法、挤拉法、弹拨旋转法、提 拿法等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周氏用三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范氏采用拧挤手法为主治疗重症小儿肌性
斜颈
张氏用推、揉、捻、摇等手法为主治疗小 儿肌性斜颈
整体观念施治
董氏认为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既应注重患侧胸锁 乳突肌局部调整,又要注意斜方肌等颈项肩部 相关组织的整体调节,同时健侧也应予以适当 调理
发育紊乱学说
是先天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SCM 先天发育不 良,加以分娩时在外力和重力过重负荷下被伸 展, 反应性肉芽组织产生, 出现SCM 肿块
Green DW 认为CMT 与臀肌发育不良存在 一定关系
唐盛平等用巨微解剖方法研究小儿尸体SCM 的血供,发现其血供有多个起源,不支持头颈前 曲、侧弯和外旋会造成SCM 缺血
4
1.4严重倾斜 (>15º)
6
胸锁
2.1对称、无挛缩
0
乳突
肌变
2.2略粗、无挛缩
2

2.3较粗硬、有挛缩
4
2.4粗硬、挛缩
6

3.1无肿块
0

3.2小 (厚度:<10mm)
2


3.3较大(厚度:10-15mm)
4
3.4大 (厚度:>15mm)
6

4.1无肿块
0

4.2软
2

4.3较硬
4

4.4硬
含义
指由于一侧胸锁乳突 肌挛缩而造成以头向患 侧歪斜、前倾,颜面旋 向健侧为其特点的斜颈
胸锁乳突肌解剖特点
胸锁乳突肌
起点两个(胸骨上外端、锁骨内 侧端)止点(颞骨乳突)
当两侧胸锁乳突肌收缩时,使头 抬起

儿科病症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 认识小儿肌性斜颈

儿科病症推拿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 认识小儿肌性斜颈

三、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1. 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可见挛缩紧张或者如条索状或 如包块肿物。
2. 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 3. 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
围有疣样改变的硬块物。
三、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4. 病久颜面部不对称,患侧偏小。 5. 晚期患儿,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 6. 检查:早期超声检查可以了解肿块性质、直径,
二、鉴别诊断
3、颈椎半脱位
多见于2~3岁小儿,既往颈部正常, 在损伤、咽喉部炎症或无特殊原因下 突然出现斜颈。颈部肌肉痉挛,活动 消失,颈椎X线片可见半脱位。
二、鉴别诊断
4、习惯性斜颈
长期以来头习惯向一侧倾斜,胸锁乳 突肌无挛缩、头亦可活动自如,颈椎 亦无畸形。
三、预防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 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 进一步的损伤。
二、鉴别诊断
1、产伤锁骨骨折
产伤引起锁骨骨折后7~10天出现骨 痂。骨痂呈球形,在锁骨上,较固定, 有压痛,颈部斜向患侧,X线片可发 现锁骨骨折及骨痂,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2、先天性颈椎畸形
这些畸形包括颈椎半椎体、颈椎间融 合、棘突间融合、颈椎关节不对称等。 颈部外观粗短,活动减少,但无肿块。 颈椎X线片可以明确。
二、病因病机
1. 分娩损伤如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 挤压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 胎儿头位不正头部向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 肌血运供应,使该肌缺血性改变而致。
3. 脐带缠颈,胎儿在子宫内由于脐带绕颈或缠颈,使 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应减少所致。
三、临床表现
病变过程:

三步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

三步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

步推拿法治疗小儿先 天性肌性斜颈 , 疗效 满意 , 现 报
道如下 。

般 资 料
较大 , 可 留疤 痕 , 病程 较长 者可伴 有 面部 畸形 , 影 响
美观, 患 者 家 属 及 患 儿 难 以接 受 。通 过 3 0例 的 临 床 观察 , 本 病 的治 疗 有 效 率 与 年 龄 呈 反 比 , 治 疗 时 机 越 早 越好 。治疗 本 病 应 有 整 体 观 念 , 本 病 虽 然 是 胸 锁 乳 突 肌 问题 , 但 是 颈 肩 部 肌 肉 的协 调 有 利 于 患 儿 恢 复, 治 疗 时 应 注 意 放 松 患 儿 颈 肩 部 肌 肉 。就 小 儿 生 理而言 , 小儿 脾 常不 足 , 脾主 肌 肉, 若 脾 胃 功 能 失 常
则 筋 脉 失 养 。捏 脊 可 以 调 整 脏 腑 功 能 。督 脉 分 布 在
人体背部正 中, 总领一身之阳气 , 颈 部 的活 动 正 常 与 否与督脉关系密切 , 擦 督 脉 可 以振 奋 一 身 之 阳气 , 通 调 阳经 气 血 , 促 进 患 儿 恢 复 。该 疗 法 安 全 、 有效 、 经
本组 3 0例 , 男 1 6例 , 女 1 4例 ; 年 龄在 1 个月以内2 例, 1 ~ 2个 月 4例 , 2 ~ 3个 月 3例 , 3 ~ 6个 月 1 O例 ,
6 ~9 4 " 月 8例 , 9 ~1 2个 月 1例 , 1 2 ~1 4个 月 2例 ; 年 龄 最小 2 7 d , 最大 1 4个 月 。
a s s e s s me n t i n i n f a n t s V J ] . Ul t r a s o u n d Me d B i o l , 2 0 0 0 , 2 6 ( 8 ) :

小儿肌性斜颈怎么办如何推拿

小儿肌性斜颈怎么办如何推拿

小儿肌性斜颈怎么办如何推拿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大家上班人来讲,一天当中十二个小时都是在凳子上度过的,所以这样就会导致颈椎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就一些颈椎她经常会发生一些好多年,而且对于颈椎病,她经常会引发一些头晕恶心,还有四肢麻木的症状。

现在有很多的小孩都会发生一些小儿斜颈这种疾病。

那么对于大家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进行治疗,下面某同事给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二、步骤/方法:1、那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大家可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经常地使用一些推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的用食指或者中指按摩大家的患处。

一般的时候经常的上下按摩,它可以很好的起到一些舒筋活血或者是缓解痉挛的作用。

2、一般来讲,对于孩子出生一两周之后,她们的肌肉经常的被牵拉,从而就会导致一些肿胀的现象,那么就会出现了一些大硬块。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经常都喜欢歪着头,它可以导致大家的肌肉持有一个松弛的状态。

所以说现在很多孩子经常都喜欢歪着头。

3、那么这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矫正他们的睡眠姿势。

然后就是当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大家可以让孩子尽量的保持头部处于正中位置就可以了,如果说孩子的颈部出现了一块小包的时候。

这个是大家可以采用一些按摩的方式,或者是伸张的方式来进行练习。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某同事为大家分析的一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知识能够帮助到大家,但还在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认真注意起来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还可以采用一些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它可以很好的达到大家肌肉伸张的目的。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

儿斜颈是指患儿颈部长时间向一侧倾斜,而不能自行恢复,从而影响其身姿,美观与发育的一种病症,小儿发生此病时,若年龄小,且初见歪斜,容易矫正,若斜颈过久则难于根治。

推拿作为一种自然的物理治疗方法,最能有效纠正异常.小儿斜颈病因1 炎症性斜颈:可能与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腮腺炎之后,炎症沿淋巴管扩展到关节囊,产生滑膜炎,并使局部关节结构发生变异,韧带松弛,结果是颈椎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发生。

骨与关节性斜颈:由于先天骨与关节畸形或后天发育障碍,尤其是脊柱的畸形,最易引起人体力学轴线的改变而发生斜颈。

肌性斜颈:可能与胎儿在母体内的位置不正及出生时的产伤有关,致使出生后,胸锁乳突肌因缺氧缺血而纤维性挛缩并逐渐演变为完全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因短缩牵拉一侧头部而致斜颈。

小儿斜颈推拿手法2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

治法:整复斜颈。

1.升降平衡法,以拇指指腹在患侧由缺盆向上揉按至风池;再取健康一侧由风池下揉至缺盆为一遍。

连续操作20遍左右。

2.增长法:取患侧胸锁乳突肌,行左右弹拨与上下拿捏各5-10次,并于肿块或挛缩处,重点拿揉,约5分钟。

3.正斜法:一手按住患肩,向下用力,另一手扶住患侧头部,尽力向健康侧扳动,以患儿能忍受为度,每次可持续1-5分钟,连续做3-5次。

4.拔伸旋转法:一手放于枕后,一手托其下颌,两手同时用力眼颈椎纵轴拔伸,在牵引的前提下,将下颌转向患侧。

5.常用穴位:翳风,缺盆,肩井等,每穴点揉约1分钟。

6.放松法:治疗结束时,一般采用局部摩法,揉法,震颤法及擦法等。

斜颈辨证加减推拿1.骨与关节畸形者,宜整复相应骨与关节,并配合捏脊,理脊法。

2.炎症所致者,宜在环枢椎旁按揉,推捋,并拿肩井,点曲池与合谷,下推天柱骨,并对颈部进行拔伸与复位等。

3.视力代偿者,重在调节视力与治疗相应眼疾,常在眼眶周围取穴,如揉睛明,四白,太阳,鱼腰,丝竹空等,并以拇指轻压眼球。

4.肌性斜颈,重在对胸锁乳突肌的牵拉与挛缩局部的拿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疗效的 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 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 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 和、轻快、持久;
7、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 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 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二、病因病机
1.产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 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缺血性肌痉挛: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一侧胸锁乳 突肌血供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 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生所致;
3.宫内发育障碍: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 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所致。

推拿疗法
4、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 儿头顶患侧(避开囟门),使患儿头颈向健侧 牵拉,以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
5、 医者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扶 住后头部左右旋转,幅度不要超过 90°。 每次扳3~5遍,其作用是牵拉患侧胸锁乳突 肌,使其得到充分伸展。

总的推拿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视皮肤情况 而定)。推拿治疗每周5次,20次为 1个疗程 ,一般连续 治疗3个疗程。
8、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血液系统 疾病、皮肤溃疡破损、肿瘤等。
婴儿斜颈的治疗和手术时机 经过半年保守 治疗不见效果,应考虑手术治疗。
特别提醒注意的:如果患儿不但头颈歪斜 ,而且头也睡偏,面部开始出现相应畸形 时,就应果断采取手术,即便患儿还不足 一岁,也应手术矫正。
护理
1、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 的动作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 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以助矫正;
2、家属在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作相反方向 的被动牵拉伸展运动;
谢谢!
般以单侧多见。 X线摄片检查 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颈脊柱侧
弯。 可排除颈椎的骨骼畸形。
适应证
3岁以内,一般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疗 疗程也短,如刚满月或在半周岁之内及时 发现及时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疗效。1.5岁 以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推拿操作前准备
1、准备滑石粉或凡士林、痱子粉; 2、医者剪短指甲。 推拿治则 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纠正畸形

推拿疗法
1、患儿仰卧位或由家长抱着患侧朝外,医 者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指腹在肿块及周围反 复推揉,以拇指为主,时间为3 min左右;
2、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反复拿捏患 侧胸锁乳突肌,上下来回捻转数遍 ,重点 提拿肿块数次,时间大约10~15 min;
3、再用拇指或中、食指弹拨患侧胸锁乳突 肌3~5次;
推拿配合蜡疗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
一、概述
斜颈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 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4%~1.9% ,治疗不及时, 则可形成小儿颜面部大小不对称、流涎、代偿性胸 椎侧凸、心理疾患等后遗症,危害性极大!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以先天性为主,是 指婴幼儿颈部活动受限,颜面旋向健侧,头向患侧 斜、前倾为特征的病症,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 挛或纤维性挛缩所致,故称肌性斜颈(又称“原发 性斜颈”)。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3周岁以内的小儿, 宜早发现、早治疗;
2、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 地方,室内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 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 镯、手表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 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 时双手搓暖;
此外,还有第三种为骨发育异常所致,不属本次所述。
二、病因病机
1.产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 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缺血性肌痉挛: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一侧 胸锁乳突肌血供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 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生所致;
3.宫内发育障碍: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 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所致。
三、诊断
中医诊断:筋结。 西医诊断:小儿肌性斜颈。 病史: 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2周,有胎位不正
或臀位产史症状: 症状:颈部歪斜、肿块,头偏向患侧,面及下
颌转向健侧。后期头面部畸形。 体征:患侧胸锁乳突肌触及硬质条索状肿块,
可移动;患儿颈项活动障碍。
三、诊断
辅助检查: B超、X线。 B超 B超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增厚或肿块,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