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诗歌赏析
诗经诗歌阅读5篇有赏析
![诗经诗歌阅读5篇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3781840b4c2e3f572763df.png)
诗经诗歌阅读5篇有赏析《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小雅——《鹿鸣》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大宴群臣宾客的诗篇。
《雅》是周秦旧都的乐歌,地域就在西周王朝的国都“镐京”,“丰京”,约相当于现在陕西的长安县一带。
“雅”,古文字写作“疋”,有记录书写的意思,古时发间又与“乌”相同,这正是秦地音乐的“乌乌”的特点,因为这是王朝故都,代表中原华夏的正统音乐,所以又被称为“夏”。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与楚、越地区不同,音乐也与楚、越有别,这是久来的传统。
谈政治的反映它引入国家政事,说是“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一共有105篇,分为《小雅》和《大雅》。
《小雅》与《大雅》相对而言,划分的标准有种种说法。
《小雅》本来有八十篇,分为八组,每组十篇,但是其中有六篇佚诗,有题目,无歌词。
现在实存七十四篇,每组以第一篇命名。
《小雅》音乐的风格,古人的评价是“思而不贰,怨言不言,”反映了“周德之衰”,但还有“遣民之风”的特征。
呦呦:音优,鹿鸣声。
苹:皤蒿,俗名艾蒿。
一说萍。
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承筐是将:古代用筐盛币帛送宾客。
示我周行:指我路途。
视:示也。
民:奴隶。
一说自由民。
恌:音挑,佻,偷。
燕:一说通宴。
式:发语词。
敖:游逛。
芩:音琴,蒿类植物。
湛:音耽,过度逸乐。
燕:安也。
【赏析】:《鹿鸣》描写宴会以美酒、音乐款待宾客,表现了待客的热情和礼仪。
唐以后常用于举行招待乡试的考官和举子的宴会。
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十首】
![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14ab691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9.png)
【导语】诗经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琅琅上⼝的诗句让⼈⽿熟能详,天趣盎然的曲调像天籁之⾳娓娓动听。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经典的诗经鉴赏 蒹葭 佚名〔先秦〕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结成霜。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河⽔那⼀⽅。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太长。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在那⽔中央。
河边芦苇密⼜繁,清晨露⽔未曾⼲。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河岸那⼀边。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就在⽔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未全收。
意中之⼈在何处?就在⽔边那⼀头。
逆着流⽔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去找她,仿佛就在⽔中洲。
赏析 如果把诗中的“伊⼈”认定为情⼈、恋⼈,那么,这⾸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这⾸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公的追求和失落,⽽是他所创造的“在⽔⼀⽅”可望难即这⼀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好诗都能创造意境。
意境是⼀种格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的结构是:追寻者——河⽔——伊⼈。
由于诗中的“伊⼈”没有具体所指,⽽河⽔的意义⼜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切因受阻⽽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发⽣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种象征,把“在⽔⼀⽅”看作是表达社会⼈⽣中⼀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个艺术范型。
这⾥的“伊⼈”,可以是贤才、友⼈、情⼈,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的“河⽔”,可以是⾼⼭、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诗经诗歌赏析5篇精编推荐
![诗经诗歌赏析5篇精编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438a53b680203d8cf2f2494.png)
诗经诗歌赏析5篇精编推荐《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猗嗟》1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
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
注释:猗嗟:吁嗟,叹词昌:形容身体健壮。
抑:懿的借字,美的意思。
扬:即:“阳”字,此指额头。
巧趋:轻巧地疾走跄:趋步摇曳生姿名:通作“明”,此形容面目明亮有神。
仪:射箭的仪式,古人射击队箭有一套规定,地位、身份不同,仪式就有不同内容。
侯:射侯。
古代贵族举行射仪,放置一个木架,架上加一个方形兽皮,就叫侯。
再在侯上加一块小的圆形白布,就叫“正”或者叫“的”。
展:诚然甥:古女子亦称夫为甥,四矢反:四箭都从一洞穿过赏析:《猗嗟》赞美射手英俊神武,射艺高超,足以御乱卫国。
诗重物形象的描写,从外貌、动作、行为,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刻划出一个足以抗击乱世的的射手的英雄形象。
诗经·魏风——《葛屦》2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注释:《魏风》是魏国地区的诗歌,共七篇,魏国具体分封的时间不详,相传是周初分封的同姓。
公元前661年为晋献公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魏国其地狭隘,生活贫困,风俗节俭。
诗风“大而婉,险(俭)而易。
”屦:音具,鞋纠纠:形容破烂不堪掺掺:音三,同纤纤要:音妖,钮襻襋:音机,衣领提提:安祥文雅。
左辟:左避揥:音替,发篦褊心:偏心。
刺:讽刺赏析:《葛屦》讽刺心胸狭隘,缺少宽容待人之度。
诗写缝制新衣,请人试穿而遭拒绝这一细节场面,画龙点睛似地划了“好人”傲慢无礼,而以“可以缝裳”,所以帽“葛屦”可以履霜的缝裳女对比,判然反映二人不同的一位。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b75a5e102de2bd97058831.png)
经典诗歌诗经5篇加赏析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魏风——《十亩之间》1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释:桑者:采桑的人。
闲闲:从容不迫的样子。
泄泄:同闲闲,十分悠闲的样子逝:往。
赏析:《十亩之间》描写采桑女子劳动之后,结伴同归的情景,表现了劳动的快乐。
诗经·魏风——《伐檀》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注释:坎坎:砍伐权树木的声音。
廛:音“蝉”,古制百亩。
县:通“悬”。
特:三岁的野猪,此代指野兽。
漘:音“纯”,河坝。
囷:音“逡”,粮食囤。
素飧:熟食。
赏析:《伐檀》描写一群在水边的劳动者砍伐树木,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发表议论。
揭露和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君子”,表达了他们的愤怒与憎恶。
诗用对比,揭露“君子”不参加生产劳动,却囤积着大量的粮食和大量的猎物。
但是,伐木人已经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用质问表示强烈的抗议。
末尾三节都重复用反语,表示嘲讽,又显示了伐木人的幽默。
诗经·魏风——《硕鼠》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注释:硕鼠:肥大的老鼠。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2966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2.png)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诗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一起来阅读吧!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它的美首先在于音韵,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孔子的评论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它的美还在于意思。
《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
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结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眼前见的实景,也可以是浮想联翩。
人与生物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
诗经中古代诗歌的原文与解析
![诗经中古代诗歌的原文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38f9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a.png)
诗经中古代诗歌的原文与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古代贵族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就诗经中部分古代诗歌的原文与解析进行介绍。
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一首描述古代爱情的诗歌。
原文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淑女的赞美和对君子合理择偶的期待。
雎鸠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鸟类,在河洲栖居,象征美好的爱情。
通过字里行间的描绘,诗人将人和自然景物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
2. 《卫风·七月》七月流火,遥临会稽。
忧心忡忡,忖度兮。
或跃在渊,或锺于林。
跃在渊,不害直沉。
锺于林,不知其任。
这首诗歌以七月时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思考。
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跃在渊”与“锺于林”作为两种不同的态度进行了描写,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互动,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选择的思索和对处境的忧虑。
3. 《周南·关睢》关关睢鸟,鸣于苑中。
乌夜啼余,壮士有谁欢?钟鸣漏彻,不知余期。
这是一首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的诗歌,表现了愁思难寐的心境。
诗中“关睢”指孤独的睢鸟,通过描写其夜晚的啼声,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悲伤。
钟鸣漏彻的描写更加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受,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4. 《国风·邶风·柏舟》柏舟薄桨,载沉载浮。
载浮载沉,倭人来处。
及尔同车,乘我肥马。
我车既驾,我马不前。
于以频来,尔亦多获。
这首诗歌以柏舟和肥马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外敌入侵的抵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描写倭人的来袭,诗人暗示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困境和危险。
然而,诗人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坚持战斗到底,展示了古代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以上几首诗歌的原文和解析,可以看出诗经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诗歌集。
它不仅承载了古代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表达,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全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33a3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9.png)
诗经全文及赏析《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全文及赏析1诗经雨雪霏霏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解释单字解释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yù):雨为动词,雨雪指下雪像下雨一样,形容雪很大。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句子解释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时间内,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想象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
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寓意联想寓意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
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
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充满着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
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
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
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
夫妻忠诚,恋人坦荡。
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精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了赚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1a97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4.png)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赏析】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
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以往事与现实进行对比,在结构上形成顿宕;在叙事中又间以抒情,在情感上形成波澜,手法独到。
3、《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赏析】《邶风·凯风》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
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
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如何辛劳,但母亲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出来。
4、《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中的诗歌鉴赏
![诗经中的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196fd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png)
诗经中的诗歌鉴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之一。
它包含了305篇诗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品味古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诗经中的诗歌进行鉴赏。
一、诗经中的爱情诗歌诗经中的爱情诗歌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比如《卫风·氓》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通过描写男子送别心爱的女子,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诗经中的家国情怀诗经中的家国情怀是古代人们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表达,它们以深沉的情感唤起人们对家园和祖国的思念之情。
比如《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首诗以桃花为象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期盼。
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三、诗经中的劳动与生活诗经中的劳动与生活是古代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劳动场景。
比如《国风·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诗以蒹葭为象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描绘蒹葭的形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诗经中的人生哲理诗经中的人生哲理是古代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它们以深邃的语言揭示了古代智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比如《国风·秦风·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以雎鸠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婚姻和家庭的向往。
通过描绘雎鸠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诗经中的自然景观诗经中的自然景观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它们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诗经经典诗歌鉴赏5篇
![诗经经典诗歌鉴赏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daec2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8.png)
诗经经典诗歌鉴赏5篇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陈风——《宛丘》1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1]。
【注释】:《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
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嬀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开封以东到安微毫县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
”(《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宛丘:四周高中间低的游乐场汤:音荡,荡之借字值:持。
鹭羽:舞蹈道具翿[:音到,同鹭羽【赏析】:《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爱怜,但这样爱怜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2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注释】:东门:陈国都城东门。
枌:音分,白榆栩:音许,柞树子仲:陈国的姓氏穀:毂去车加上一下禾,音古,指风光美好鬷鬷迈:音纵力,多次来回走荍:音瞧,紫红荆葵【赏析】:《东门之枌》描写陈国男女在歌舞聚会中的恋爱故事,描绘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最后相互慕悦,赠物定情,其中“不绩其麻”和“越以鬷迈”的描述,尤能见出热恋中的男女特点,也能见出陈国的特定风气。
诗经·陈风——《衡门》3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注释】: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门。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鉴赏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707c8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7.png)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类古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状况。
本文将以《诗经》为切入点,对其中的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探讨。
一、《卫风》——真实记录生活的诗歌《卫风》是《诗经》中的一个篇目,它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
比如《丘中有麻》这首诗,它以描写麻田中的景象为主题,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场景。
诗中描述了农民们勤劳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期望丰收的心情。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热闹与真实。
另一首著名的《采薇》则以描绘女子采摘薇草的形象,表达了女子思念自己心上人的情感,呈现了充满柔美与怀念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巧妙的抒情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古代女性的感情世界。
二、《国风》——表达国家和民族情感的诗歌《国风》是《诗经》中表达国家和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代表了古代诗歌的高度。
其中的《秦风·蒹葭》以蒹葭这种植物为象征,以诗人对大国衰败的忧虑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深思。
诗中的“蒹葭苍苍”一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富强繁荣的期望。
《国风·周南·桃夭》则是一首表达爱情和闺怨的诗歌。
诗中以桃花为象征,描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和相思之苦。
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抒情描写,这首诗唤起了读者对古人爱情和相思的共鸣。
三、《周南》——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周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主要描写了爱情和婚姻的主题,以婉约细腻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婉转诗意的代表。
例如《关雎》一首,以描述男女离别的情景为主题,通过婉约的语言和抒情的笔墨,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结构独特,语言简练,富有音韵美感,给人以优美动听的感觉。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赏析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c49ce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c.png)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赏析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编纂于战国时期。
它包含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这些古代诗歌反映了周朝社会的风俗、民风、政治和道德观念,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下面将对诗经中的几首代表性诗歌进行赏析。
一、《关雎》《关雎》是《诗经·周南》中的第一篇,也是诗经中的开篇之作。
它用质朴的语言展示了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和婚姻观念。
诗中以候鸟归来的形象,比喻了男女之间的相思和重逢。
诗人通过描写两性相恋的情愫和对爱情的期许,表达了对于婚姻忠诚和美满幸福的向往。
这首诗歌温婉而含蓄,反映了古代婚姻观念的独特魅力。
二、《卫风·木瓜》《卫风·木瓜》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小什。
它通过描写一个木瓜树的生命状态,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中的木瓜树被比作了一个年轻的女子,树上的果实则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通过描述木瓜的状况,诗人反思了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这首诗歌悲喜交织,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思考。
三、《周南·汉广》《周南·汉广》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景色,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物的赏析。
诗中描述了广袤的汉江流淌的场景,描绘了江水的澄清和江岸的杨柳。
诗人以独特的笔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景仰和喜爱,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秦风·无衣》《秦风·无衣》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
这首诗通过以穷苦人的视角讴歌了勤劳奋斗和对幸福的追求。
诗中描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穷人,揭示了他的困境和生活的不易。
诗人通过描写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穷苦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呼吁社会上的富有人士关注和帮助贫困群体。
这首诗情感深沉,让人深思社会的公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人们对于爱情、生命、自然和社会公正的理解。
诗经经典诗歌赏析5篇
![诗经经典诗歌赏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153f6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3.png)
诗经经典诗歌赏析5篇《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柏舟》1泛彼柏舟,变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菇。
变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瀚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赏析:本诗遭受受群小欺凌伤害而又无援可助的不幸遭遇,就像顺水漂流的柏舟,徘徊中仍然坚强不屈,展望着奋飞,却又无可奈何。
诗人将一番内忧外困的痛禁楚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深沉强烈,感人至深,诗中又多用比喻,深刻精警,十分贴切行动。
诗经——《绿衣》2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本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
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伤感,由此浮想联翩。
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
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
描写细腻,情感丰富。
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
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
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诗经——《燕燕》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归,颉之颃这。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归,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经诗句赏析
![诗经诗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602b2baf45b307e8719717.png)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出《诗经·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王风 ·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 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 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有关诗经的诗歌5篇赏析
![有关诗经的诗歌5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fbc045ba0d4a7302763ac3.png)
有关诗经的诗歌5篇赏析《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将仲子》1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将:音枪,请求,或发语词仲子:相当于称为二哥树杞:杞柳。
檀:檀树。
赏析:《将仲子》抒写女子与男子私会的忧惧,反映了礼俗的束缚,其间女子既爱又不敢爱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细腻和复杂。
诗经——《萚兮》2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释:萚:音拓,黄叶,草木脱落的叶,易随风起落。
]女:即汝,此指萚。
叔、伯:称男子,长为伯,幼为叔。
倡:领头先唱。
和:随从应和。
女:即汝,此指男子。
漂:此即飘字。
要:相约,会和。
赏析:《萚兮》描写随风起落的草木的叶,触景生情,引出男女对歌倡和的情趣,表现了一份应和的心思,所谓情与景应,歌与人和,一片于簌,自是民歌本色。
未必定会有什么社会人生的讽喻寄托。
诗经——《狡童》3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狡童:狡黠的小伙子。
故:原因。
息:安睡。
赏要:《狡童》描写女子因男子的不理睬,而寝食难安,表现了一种失恋的痛苦。
诗写得直朴无华,选择的事物是日常生活。
但也正因为是最平常的生活,也就见出男女二人的情意,不说话,不共食的偶然性,可以见出日常形影的必然性,而且就是一种失恋,似乎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小误会,诗写女子娇嗔口吻,“彼狡童兮”,责骂中带着的爱,也道出了其实的心理。
关于诗经诗歌欣赏加赏析
![关于诗经诗歌欣赏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37102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b.png)
关于诗经诗歌欣赏加赏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小雅——《出车》1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
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
忧心悄悄,仆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禝方华。
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注释】:出征猃狁,告捷劳还。
后采以入乐,用以慰劳凯旋将士的乐歌。
谓:使也。
旐:音兆,画着龟蛇的旗。
旟:音于,画有鸟隼的旗。
旆旆:音配,下垂貌。
古时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旒。
況:憔悴。
南仲:宣王时将领。
央央:鲜明貌。
赫赫:盛。
襄:除。
简书:官书写在竹简上。
一说盟书。
西戎:猃狁。
祁祁:舒迟。
一说众多貌。
执讯获丑:生者讯之,杀者馘之。
获,馘也。
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
【赏析】:《出车》叙写南仲奉命领兵出征玁狁,最后平定敌国,凯旋而归。
反映了战事的艰苦,表达了出征的在外的思念,也描写了得胜的喜悦,同时也对南仲的战功进行了歌颂。
诗发开始则先声夺人,以出师的车马旗号写出征的声威,这就为全诗定出了基础,所以中间尽管有“不遑启居”的艰辛,“忧心忡忡”的思念,但“执讯获丑”,凯旋而归的胜利是必然到来的。
于是最后一章春明景和的描写,是“雨雪载涂”的转换,正是“赫赫南仲,玁狁于夷”的象征。
诗经·小雅——《杕杜》2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d2d83cd15abe23492f4d33.png)
十首《诗经》名篇,美了三千年《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内容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先民们将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这些诗歌清新而真诚,至今仍让人思之。
《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隐娘说:《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
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
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
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隐娘说:《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隐娘说:《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
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
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隐娘觉得《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
隐娘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诗经经典名篇赏析【五篇】
![诗经经典名篇赏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1b86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诗经经典名篇赏析【五篇】1.诗经经典名篇赏析子衿佚名〔先秦〕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赏析《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三章, 每章四句。
此诗写单相思, 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 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
于是她登上城门楼, 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
如果有一天看不见, 她便觉得如隔三月。
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 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 惟妙惟肖, 而且意境很美, 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 成为中国文学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 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 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 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 可望穿秋水, 不见影儿,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 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 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 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 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 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 末章“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的独白。
两段埋怨之辞, 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 令人生出无限想像, 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白, 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可谓因夸以成状, 沿饰而得奇。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8a266326fff705cd170a5f.png)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诗经——《鸡鸣》1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既:已经。
朝:朝堂,古代君子与臣子聚会讨论政事的地方。
盈:满,此指上朝的人已站满了。
匪:同非,不是。
则:之。
昌:盛多。
薨薨:音轰,象声词,虫子飞鸣的声音。
甘:快乐。
赏析:《鸡鸣》描写鸡鸣拂晓的时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丈夫贪恋床第,用话搪塞,表现了一段夫妻生活的情趣。
诗用对话,表现了妻子的勤勉和丈夫的慵懒,人物性格对比十分鲜明。
诗经——《还》2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注释:还:轻快敏捷的样子。
峱:音挠,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并驱:并驾齐驱。
从:追逐。
两肩:两只大兽。
揖:作揖。
儇:音宣,轻捷,灵巧。
茂:茂美。
两牡:两只雄兽。
昌:壮盛。
阳:山的南边。
臧:好。
赏析:《还》描写两位猎人在峱山相遇,并驾齐驱,一同追杀,相互赞美,表现出勇武中的礼貌风气。
诗写猎兽,二人只是偶然相遇,并驾齐驱,并无争逐,还作揖相赞,或者正是诗人力赞的精神。
诗经——《著》3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俟:等待。
著:通作“宁”古代贵族住宅的正门到屏风之间的地方。
充耳尚之:缀之琼华、琼莹、琼英:皆美石之名庭:屏风和正房之间的平地。
堂:正房中一块宽大的地方。
英:也形容玉的光彩赏析:《著》描写临嫁的新娘等待新郎迎娶时的张望,表现出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体现的正是新娘对自己命运的强烈关注。
中国经典的诗经诗歌赏析
![中国经典的诗经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be3aa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e.png)
中国经典的诗经诗歌赏析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我在此整理了中国诗经诗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诗经诗歌赏析11天地刘彻〔两汉〕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
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
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神灵。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把六十四个童子排成八行八列跳舞以娱乐天神太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音乐一起响起,琴、竽、瑟、美玉做成的磬和金鼓并陈杂奏,希望神灵能够得到娱乐,百官济济,都恭敬地向神灵祭祀。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他们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
神留下受享,虽然历时很久,但从天上看来,那只是片刻。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只见神鸟在前面发出光芒,神赏赐皇帝以寒暑准时不失,阴阳和顺,以彰显君主的德行。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朗诵的诗歌合于音律发出玉器般的鸣声,音乐中具备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这美妙的音声达到远处。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使凤鸟飞翔,神灵久留足以享用这些祭祀。
2日出入佚名〔两汉〕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日出日落,何时才穷尽?时光岁月不与人的寿命齐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所以春天并非我想要的春,夏天并非我想象中的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秋天并非我期盼的秋,冬天也并非我中意的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时间像辽阔的四海,人的寿命好比一个小池,遍观物象后才知道生命的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诗歌赏析
【导语】《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对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下面关于诗经中的诗歌赏析,希望可以帮到您!
《诗经.王风.黍离》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俗称"小米";
2.离离:茂盛的样子。
3.稷:高梁。
行迈:远行;
4.靡靡:迟迟、犹疑不决。
5.摇摇:心中愁闷难忍。
6.悠悠:遥远、渺茫。
7.噎:食物塞住咽喉。
[译文]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沉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诗经.王风.黍离》赏析
西周末年,周朝遭到来自北方的犬戎的入侵和践踏。
周平王继位之后,丰镐残缺不堪,被迫东迁雒(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
东迁之后,丰镐旧有的宗庙宫室全都荒废,长满黍稷。
旧臣行役路此,不禁伤怀悲怆,连呼苍天不已。
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情景,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情绪。
第一章写诗中主人公悲怆慨叹丰镐一片荒废,长满一行行的黍子,一行行稷苗;脚下的步子慢吞吞地迈着,心里显得十分不安。
路上碰到了人,理解他的,说他心里有沉重的忧愁;不理解他的,说他在寻求什么。
他不禁发出呼喊,高高在上的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呢!
第二、三章内容和第一章意思相同,只不过把第二句的"苗"换成"穗"和"实",把第四句的"摇摇"换成"如醉"、"如噎",既表示时节的推移又表明主人公的忧愁越来越沉重。
全诗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气氛,
表现了对西周王朝的灭亡哀悼的伤感,对本阶级的衰败的伤感。
因此,这是一首伤感西周王朝的衰落的诗。
主人公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慨叹,既表现了他对西周王朝衰亡后一片荒废的惊心休目,更显示出他对西周的衰亡深感已经无可挽回。
全诗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忧、所喊,塑造了一个感伤国家衰亡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人物的"行迈靡靡","摇摇"、"如醉"、"如噎"的"中心"(心中),加上两句"谓我"的点染,"悠悠"两句的呼喊,使这个悲怆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其次,全诗三章反复咏叹,造成缠绵悱恻的气氛,令人感到悲痛欲绝,产生了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