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https://img.taocdn.com/s3/m/dfd59d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7.png)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1. 会计准则变更:当一个新的会计准则对目前遵循的会计准则产生影响时,公司可能会改变其会计政策。
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遵从新准则的要求,并相应地调整其财务报表。
2. 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也可能发生在公司改变其会计估计的情况下。
例如,公司可能会在计算资产减值损失时,采用不同的预期利率和预期期间,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出现变化。
3. 公司业务结构变更:当公司的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时,会计政策也可能随之变化。
例如,公司可能将某些业务部门出售或关闭,这可能导致其采取新的会计政策来反映其新的业务结构。
4. 会计制度变更:有时候,政府或其他机构会要求公司采取新的会计制度,这也会导致会计政策变更。
例如,政府可能要求公司更改其报告财务信息的频率或格式。
5. 公司管理层决策:最后,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是由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引起的。
例如,公司可能决定改变其收入确认政策,以更准确地反映其业务模式。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https://img.taocdn.com/s3/m/81fad2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2.png)
会计政策变更随着公司的发展及市场的变化,会计政策的变更已经成为了日益普遍的现象。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及其原因、内容、影响和准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及其原因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一种会计方法,它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影响。
而导致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可能会要求企业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以符合审计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合并重组:企业的合并重组通常需要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来保证兼容性,并且需要重新评估已有的会计政策的合理性。
3. 行业规范:随着行业规范和标准的不断推进,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其会计政策以满足新的规范和标准。
4. 经营策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经营目标的需求,需要调整其会计政策以提高财务表现。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估计的变更: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其会计估计的变更可能引起会计政策的变更。
例如,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所采用的方法发生变化,这将被视为会计政策的变更。
2.会计方法的变更:此类变更通常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进行了修改。
例如,企业决定改变资产的确认时间或计量基准。
3.财务报表分类项目的变更:企业可能会变更其财务报表的分类项目,尤其是当其行业或公司结构发生变化时。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可能大到足以影响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必须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清楚地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
1.财务表现的变更:企业决定变更其会计政策,通常会影响其净资产和净利润等财务表现。
2.潜在的误导: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地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
3.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会计政策的变更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使得不同年度之间的财务表现无法比较。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07289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9.png)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它就像是航行在经济海洋中的船只调整航向,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会计政策,简单来说,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遵循的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
当企业决定变更会计政策时,通常是出于多种原因。
比如,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适应新的会计准则要求,或者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首先来看资产负债表,资产的计价方法发生变更,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
比如,从历史成本计价改为公允价值计价,会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
这不仅影响资产的总额,还可能影响资产负债率等重要的财务指标,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判断。
再看利润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政策发生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例如,将收入确认的时间点提前或推迟,会改变某一期间的营业收入;而费用核算方法的变更,如折旧方法从直线法改为加速折旧法,会使当期的费用增加,利润减少。
会计政策变更还会影响到现金流量表。
虽然会计政策变更本身并不会直接改变现金的实际收付,但它可能通过影响利润,间接影响到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分类。
除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还会在税务方面带来后果。
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导致应税所得的计算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应交所得税。
如果变更使得当期利润减少,可能会暂时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但从长期来看,需要综合考虑税务政策和企业的整体税务规划。
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谨慎决策。
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数据的变化,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的信心。
如果变更过于频繁或不合理,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或管理不规范,从而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投资者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时,也需要关注会计政策变更。
要仔细比较变更前后的财务数据,了解变更的原因和影响,评估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
会计变更知识点
![会计变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f589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5.png)
会计变更知识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变更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会计变更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既可以出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出于企业自身经营目标的调整。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会计变更的相关知识。
一、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原则、规定和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更换。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可以是经济环境的变化、税法、会计准则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等。
1.会计政策变更的分类根据影响范围和性质的不同,会计政策变更可以分为变更估计账方法、变更会计核算政策以及错误更正三种类型。
(1)变更估计账方法: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发现原先设定的估计账方法存在错误或不适用于当前情况时,可以通过变更估计账方法来修正。
(2)变更会计核算政策:当会计准则发生变化、税法规定发生变化或者企业自身需要调整会计政策时,可以对会计核算政策进行变更。
(3)错误更正:当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发现本身存在的错误,需要进行更正时,可以采取错误更正的方法。
2.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式在会计报告中,企业需要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适当的披露,以便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会计数据的变化情况。
通常,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慎处理:企业应该慎重对待会计政策变更,确保变更决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遵循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披露信息: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应当清晰、全面地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方式、影响以及在会计报告中的处理和说明。
(3)财务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数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财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不能准确确定的事实、金额或事件进行合理的预估。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对原有的会计估计进行调整或更改。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https://img.taocdn.com/s3/m/994e7f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一、会计政策的确定与变更会计政策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并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的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会计政策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性和可靠性原则,即会计政策应当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是一致性原则,即企业在会计处理中应当保持一致性,不得频繁更换会计政策,除非企业确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变更。
然而,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变更会计政策。
企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发生变化,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或者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要求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变更会计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是变更会计政策应当给出变更前后的财务报表数据,方便用户对会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三是变更前后的财务报表中应当对变更进行明确的披露。
二、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估计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然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即在缺乏确切可靠数据的情况下,根据以往经验和合理的假设,对未来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预测和计算。
会计估计的变更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原有的会计估计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调整的情况。
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当充分考虑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变更后的估计能够更符合实际情况,并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估计的变更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变更的原因应当是由于新的信息或新的情况出现,导致原有会计估计不再准确;二是变更后的财务报表中应当对变更进行明确的披露,方便用户对会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三、差错的更正差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发现的,由于计算错误、分类错误或遗漏等原因导致的财务报表数据的错误或不准确。
企业应当及时纠正发现的差错。
差错的更正应当在发现时立即改正。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https://img.taocdn.com/s3/m/79b314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c.png)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引言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对其财务报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进行更改的行为。
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总结和理解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概念、常见原因以及对财务报告和分析的影响。
同时,还将探讨如何合理地适应和应对会计政策变更,以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根据会计准则所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计量方法。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决定更改既定的会计政策,以适应市场环境、法规变化或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等因素。
例如,企业可能会从采用LIFO(后进先出)法改为采用FIFO(先进先出)法,或者从使用成本法改为使用公允价值法,从而改变其财务报告的计量方法和揭示方式。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会计政策变更可以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法规要求: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变化可能要求企业更改其会计政策以保持符合规定。
2.经营需求:企业可能根据经营需要调整其会计政策,以更好地反映其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
3.财务分析要求:为了满足特定投资者或分析师的需求,企业可能会更改会计政策以提供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4.国际标准要求:跨国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更改其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前期财务报告的比较困难: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导致当前财务报告与前期财务报告不可比较,从而影响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2.影响财务指标和比率的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会改变财务报告中的计量方法和披露方式,从而影响财务指标和比率的计算结果。
3.对经营业绩的解读困难: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在不同会计期间之间不可比较,给投资者和分析师的业绩解读带来困难。
4.潜在的风险暴露: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会暴露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例如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等。
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知识点总结
![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26b6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1.png)
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知识点总结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着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现,还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纳税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内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收入的确认原则等都属于会计政策的范畴。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1、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可能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以更好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企业战略和目标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可能会选择有利于展示其优势和潜力的会计政策。
3、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修订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需要相应地调整会计政策,以确保合规性。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2、一致性原则企业在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3、适用性原则会计政策应当适应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财务状况,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4、谨慎性原则在面临不确定性时,企业应当保持谨慎,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四、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与情形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情形包括:1、法律法规或者会计准则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五、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1、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https://img.taocdn.com/s3/m/c174aa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b.png)
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和作用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会计政策是企业为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选择和应用一套准则、原则、基础和方法所形成的行为规范。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使报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种类会计政策变更可以分为两类: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准则变更。
1. 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于一些无法精确计量的事项,根据可得到的信息和经验做出的合理估计。
会计估计的变更常发生在每年末或在编制特定报表时,如重新计算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存货的减值准备等。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的变更或者是企业发现之前的估计存在错误等。
企业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时,需要对既往报表进行追溯调整,确保报表信息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 会计准则变更会计准则是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对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提出的规范和要求。
会计准则的变更通常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会计准则的修订或者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组织(IASB)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等原因。
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范围通常较大,会导致企业对原有会计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
在面对会计准则变更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会计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符合最新的会计准则要求。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1.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的变化: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准则的要求发生变化,企业需要调整会计政策以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
•审核机构或投资者要求:外部审计师或投资者要求企业采用特定的会计政策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旧有的会计政策无法满足公司经营需要,需要进行调整。
•错误或欺诈:企业发现之前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或欺诈行为,需要进行变更以修正错误。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8b29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5.png)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一、引言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更改的行为。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基本假设、计量基础和核算方法的总和。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会计准则更新或企业内部需要等原因而发生。
本文将详细探讨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政策变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会计准则的变更会计准则是制定会计政策的基础,当会计准则发生变更时,企业需要相应地调整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的变更可以由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机构发布,也可以由国际会计准则组织(IA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引起。
企业在变更会计准则时,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政策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2.2 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需要调整会计政策。
例如,法律法规的改变、税收政策的调整、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等都可能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计政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3 企业内部需要企业内部需要是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可能由于经营策略调整、组织结构变化、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会计政策。
例如,企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会计政策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模式。
企业内部需要的变化是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动因,但变更会计政策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连续性造成不良影响。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会计政策的变更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降低。
企业在变更会计政策时,需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变更前后的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的变化。
变更会计政策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数据不可比,给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困扰。
3.2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分析研究
![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24a9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d.png)
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分析研究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会计政策变更并非罕见之事。
它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挑战。
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而当这些原则和方法发生改变时,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
简单来说,会计政策变更就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这种变更可能是由于法律法规的要求、会计准则的修订,或者是企业自身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主动做出的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例如,存货计价方法从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会改变存货的成本和期末价值,进而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和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
如果企业在某一时期存货价格上涨,采用先进先出法会使当期成本较低,利润较高;而改为加权平均法后,成本会上升,利润则会相应减少。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可能改变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其二,会计政策变更会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
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导致应税所得的计算结果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应纳税额。
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加速折旧法在前期会加大折旧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在短期内减轻企业的税负;而直线折旧法则会使税负在资产使用期内相对平均分布。
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需要充分考虑税收政策的规定和影响,以实现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税务成本。
再者,会计政策变更还会对企业的融资决策产生影响。
当企业的财务报表因会计政策变更而发生变化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贷款额度可能会随之调整。
如果变更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稳健,盈利能力更强,那么企业可能更容易获得融资,且融资成本可能降低;反之,如果变更使得财务状况恶化,融资难度可能会增加,融资成本也可能上升。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9124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5.png)
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处理特定的财务事务时选择不同的会计
政策或改变现有会计政策的行为。
企业决定改变会计政策的条件如下:
1.会计准则有明确规定:会计准则对某些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有
明确规定且企业必须遵守。
例如,企业需要遵守税收、存货计价、应
计利润等方面的准则。
2.业务实质发生变化:企业的业务实质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有的
会计政策无法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业绩。
例如,企业从生产销售商
品转变为提供服务,需要调整相关的会计政策。
3.管理层决策:企业的管理层认为原有的会计政策不再适用于当
前的业务状况,需要改变会计政策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例如,企业可能决定在资产减值测试方面采用更严格的会计政策
以反映实际风险。
4.会计政策争议:企业的会计政策存在争议,企业可能采用改变
会计政策的方法来解决争议。
例如,企业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价值时,与股东存在分歧,可能通过改变会计政策来解决争议。
总之,企业在改变会计政策时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需
要考虑业务实质、管理层决策和会计政策争议等方面的因素。
企业应
采取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方式来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44a62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c.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和要求: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为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状况或者从适应新的会计准则、新的经济环境出发所做的改变。
企业在变更会计政策时,应当充分说明变更的原因和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并且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和要求:会计估计变更是指通过对以往的经验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提前推测未来发生的经济事件的变化情况。
企业在变更会计估计时,应当充分说明变更的原因和具体的变更方法,并且合理解释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同样,企业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差错更正的定义和要求:差错更正是指在编制重报会计信息时发现的错误的更正。
对于涉及差错更正的财务报表,企业应当对差错进行适当的分类、补正和披露,并且提供相应的补充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四、会计政策的确认和变更方法:在确认会计政策变更时,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会计政策,且该政策应当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
对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并经过决策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五、会计估计的确认和变更方法:在确认会计估计时,企业应当考虑相关的利益相关方意见和专业观点,保证会计估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对于会计估计的变更,企业应当进行合理的解释,提供充分的依据,并经过决策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六、差错更正的确认和处理方法:在确认差错更正时,企业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差错的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和报告,并提供相应的补充信息。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的应用指南对于企业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方面提供了详细和具体的操作指引。
企业在遵循指南规定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会计政策变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6624a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3.png)
会计政策变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连续会计期间中,由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会计准则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决定对一项或多项会计政策进行改变的情况。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包括:
1. 会计估计的变更:由于新的信息或者对以往信息的重新评估,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对某些会计事项的估计。
例如,对存货净实现值的估计,对预计信用损失的估计等。
2. 会计准则的变更:当国家或地区出台新的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其会计政策以符合新的准则要求,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比性。
3. 企业经营模式的变更:当企业经营范围、方式或策略发生变化,可能需要改变相关的会计政策。
例如,企业从传统零售业转变为电商平台,可能需要调整计算折旧费用和存货计价方法等。
4. 调整错误会计政策:当企业发现其以往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时,需要对错误进行修正,并调整相关的会计政策,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应当按照新的会计政策对过去期间数据进行重新编制和披露,以确保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影响和相关的财务指标。
会计政策变更准则
![会计政策变更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9f78b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7.png)
会计政策变更准则摘要:一、引言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与分类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四、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要求五、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六、企业应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策略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会计政策变更已成为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分类、会计处理方法、披露要求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企业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会计政策变更准则。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实质和财务状况。
2.分类:会计政策变更可分为强制性变更、自主性变更和追溯调整。
(1)强制性变更:由于会计准则修订或政府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
(2)自主性变更:企业为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自愿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
(3)追溯调整: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保持财务报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1.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追溯调整法、累计影响数法、未来适用法等。
2.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根据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四、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要求1.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性质、内容、影响金额等信息。
2.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充分披露,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五、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项目金额的变动,如收入、成本、费用等。
2.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所得税、净利润等。
3.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比率产生影响,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等。
六、企业应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策略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https://img.taocdn.com/s3/m/dcf9f8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a.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一、会计政策1.1会计政策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计量基准和核算方法,以及处理和呈现经济交易和事件的一般规范。
1.2会计政策确定:企业应当根据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和相关的市场规则,在符合中国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自主确定适用于自身的会计政策。
1.3会计政策变更: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企业应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相关条款的规定,及时调整财务报表,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披露变更原因、影响范围和后续可能的影响。
二、会计估计变更2.1会计估计定义:会计估计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与过去或者将来的事项相关的金额或者其它情况进行假设或者判断的过程。
2.2会计估计变更条件:企业在估计算法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视为会计估计发生了变更。
同时,企业应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披露变更的原因、影响范围和后续可能的影响。
2.3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处理:企业在确定重要的会计估计变更后,应当将其纳入财务报表中相应的会计期间,通过调整期初财务报表数和财务报表当期数等方式进行处理。
三、差错更正3.1差错定义:差错是指企业在编制和报告财务报表时的错误行为,包括计入、省略或调整事实情况的财务报表,以及对其他方面的错误处理。
3.2差错更正处理:当企业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差错时,应当及时更正,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差错更正应当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包括调整期初财务报表数和财务报表当期数等方式进行处理,并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披露更正的内容和原因。
四、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披露要求4.1会计政策披露: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其会计政策,并说明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2会计估计变更披露: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会计估计变更,包括变更原因、影响范围和后续可能的影响。
4.3差错更正披露: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差错更正,包括更正的内容、原因和影响范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14f0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5.png)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
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是指公司或组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根据特定的原则和准则,对会计政策进行调整或更改的过程。
会计政策是指公司或组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规定、原则和方法,用于识别、衡量、报告和披露财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如法律法规的变化、产业环境的变动、公司策略的调整等。
变更会计政策需要明确的决策过程和明确的理由,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披露,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通常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例如,变更会计政策可能导致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的重新计量、重分类或重新确认。
这些变化可以对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如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会计政策变更一般分为主动变更和被动变更。
主动变更是指公司主动决定改变会计政策,并对之前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
被动变更则是因外部因素导致会计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只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披露。
总而言之,会计政策变更是会计实践中一项重要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真实和公允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变更会计政策需要经过周详的考虑和决策,并进行适当的披露,以保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5745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b.png)
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准确地反映这些变化。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1. 法规要求变更:当会计准则或者法规发生更改时,企业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会计政策的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
2. 业务变化:企业扩张、合并、重组等业务变更会带来会计处理上的调整。
例如,新的业务模式可能需要引入新的会计政策,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报表。
3. 公司决策:企业为了达到其经营和财务目标,可能主动选择变更会计政策。
例如,公司为了提高业绩,可能会选择更加宽松的会计政策来增加收入或者减少成本。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1. 财务指标变化: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会导致企业关键财务指标的变化,如利润、资产负债表项目以及现金流量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判断。
2. 可比性和连续性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如果财务报表不具备可比性,那么比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就变得困难。
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报表连续性的维护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变化。
3. 信任和透明度:会计政策变更的频繁性会影响企业的信任度和透明度。
频繁变更会计政策可能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怀疑,降低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准确地反映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报表1. 揭示变更原因和影响:财务报表需要准确地揭示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影响,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2. 提供补充信息和说明:财务报表应提供补充信息和适当的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并从实质性上解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3. 会计政策一致性:企业需要确保在会计政策变更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使会计政策发生变化,企业应尽力保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连续性,以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比较。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诀窍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诀窍](https://img.taocdn.com/s3/m/e935c7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7.png)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诀窍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为划分基础确定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一般地,对会计确认、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计量基础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在会计处理上,会计估计变更是未来适用法,而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适用追溯调整法。
在实务中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https://img.taocdn.com/s3/m/a9a6cc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d.png)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 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
的会计政策。例如,某企业第一次签订一项建造合同,
为另一企业建造三栋厂房,该企业对该项建造合同采
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由于该企业初次发生该项
交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该项交易的收入,不属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 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 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 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产经营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事项,因而
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 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例题2】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 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
【例题3】下列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有 ( )。
A.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 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 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认定,直接影响到会计处理方 法的选择。实务中,企业应当分清哪些属于会计政策 变更,哪些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下列情况不属于会 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 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例如,某企业以往租人的设备均为临时需要而 租人的,企业按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但自本 年度起租人的设备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则该企业自 本年度起对新租赁的设备采用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 核算。该企业原租入的设备均为经营性租赁,本年度 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融资租赁,由于经营租赁和融资 租赁有着本质差别,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 策变更。
9、会计政策变更
![9、会计政策变更](https://img.taocdn.com/s3/m/3565ce8e172ded630a1cb60d.png)
第一步,计算累积影响数
❖ 时间 成本法 ❖ 2005年 0 ❖ 2006年 0
权益法 60万元 90万元
税前影响 -60万元 -90万元
对纳税影响 -18万元 -27万元
税后影响 -42万元 -63万元
❖ 第二步,会计处理
❖ (1)借:利润分配 1000000
❖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000
计算金额
3855000 4240500 4664550 5131005
5644105.5
实际 利率
10% 10% 10% 10%
10%
利息费用
385500 424050 466455 513100.5 1789105.5 564410.55 2353516.05
折旧
385500 385500 385500 385500 1542000 385500 1927500
❖ 根据上述资料,A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 (1)计算确认弃置义务后的累积影响数
❖ 2004年1月1日,该开采平台计入资产成本弃置费用的现值=10000000* (P/S,10%,10)=3855000元,每年应计提折旧=38550000/10=385500 元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小计 2008 合计
❖ 例3:A公司是一家海洋石油开采公司,于2002年开始建造 一座海上石油开采平台,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该开采平台 在使用期满后要拆除,需要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整治, 2003年12月15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2009年1月1 日A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 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要求将相关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 产成本,对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当进行 追溯调整,已知A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 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A公司预计该开采平台的弃置费用 1000万元,假定折现率(实际利率)为10%,不考虑企业 所得税和其他税法因素影响。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 法宝盈余公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20X6年有关事项的调整分录:
200000 150000 50000 22500 22500
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递延所得税负责 调整利润分配: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盈余公积
3.财务报表调整和重述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以下两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 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 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第一,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第二,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第三,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变更前: 第5年相关科目年初余额 项目 固定资产 金额 84000
减:累计折 40000 旧 固定资产净值 44000
变更后:按照新的估计计算 年折旧额=(44000-2000)/(6-4)
3、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1000 21000
第三,企业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和 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选择性 强制性 层次性
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另有规 定的除外。 企业会计实务中某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 处理,具体会计准则或应用指未作规范 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 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 理;待作出具体规定是,从其规定。
单位:元
时间
公允价值 成本与市 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 税后差异 价孰低 响 4500000 600000 150000 450000
20X5年末 5100000
20X6年末 1300000 合计 6400000
1100000 5600000
200000 800000
50000 200000
150000 600000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 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 会计政策的行为.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 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 更。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 计政策: 第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 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第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 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
1.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 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3. 投资兴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4.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5.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6. 无形资产的确认 7. 费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8. 收入的确认 9. 合同收取与费用的确认 10.借款费用的处理 11.合并政策 12.其他重要会计政策
第四,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 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 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 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 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四、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政策变更有关的 下列信息: 1.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 2.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 名称和调整金额。 3.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 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 情况。
未来适用法:
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 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 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无需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 生的累计影响数,也无需重编以前年度的财 务报表。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 选择
1.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追溯到克追溯的最早期)。 3.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一、会计政策概述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 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 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 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 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 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 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 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会计估计概述 二、会计估计变更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四、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一、会计估计概述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 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特点:
● 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坏账、折旧年限、摊销年限、应收帐款等都难以准确确定)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的方法:未来适用法
第一,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
予以确认。例如,企业原按应收帐款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无
法收回应收帐款的比例已达10%,则企业改按应收帐款余额的10%提取坏账 准备。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因此应于变更当期确认。
会计处理。
如果通过划分基础仍难以对某项变更进行
区分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四、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 当期和未来期间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各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无法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P482)例23-6:沿用例23-5,应在财务报表中做如下说明
对以前年度算一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 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例23-1
甲公司20X5年、20X6年分别以4500000元和 1100000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A、B两只以 交易为目的的股票(假设不考虑购入股票发生 的交易费用),市价一直高于购入成本。公司 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购入股票进行计量。 公司从20X7年起对其为目的购入的股票由成本 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公司保存的会 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 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按净利润的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 余公积。公司发行股票份额为4500万股。两种 方法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1)对20X5年有关事项的调整分录:
600000 450000 150000 67500 67500
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递延所得税负责 调整利润分配: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盈余公积
本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84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净 残值为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本公司于2006年初变更该设备的使用 寿命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以反映该设备的真实耐用寿命和净残值。
本年度净利润减少数=(21000-10000)×(1-25%)
=8250(元)
第三节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表23-1
两种方法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会计政 策 股票 成本与市价孰 低 20X5年年末 公允价值 单位:元 20X6年年末 公允价值
A股票 B股票
4500000 1100000
5100000 —
5100000 1300000
1.计算改变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后的累积影 响数
计算改变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后的累积影响数
五、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是,有两种 会计处理方法,即 追溯调整法 和 未来适用法 。
追溯调整法: 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 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 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 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步骤: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 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 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 易或事项; 第二,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确定前期重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 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和资产负责表日后调整事 项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科目核算。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 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第二,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 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为了保证不同期间会计报表的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 期与前期相同的项目中。
例23-5:
丙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 84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净残值为 4000元,自2002年1月1日起按直线法计提 折旧。2006年1月,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等 原因,需要对原预计使用寿命和净残值作 出修正,修改后的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 净残值为2000元。丙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 为25%。假定税法允许按变更后的折旧额 在税前扣除。
二、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 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 额进行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