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漳州介绍-漳州简介PPT(经典版)
水仙花之乡、海滨邹鲁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秦 始 皇 二 十 五 年 ( 前 222 年),“秦已并天下”后, 把闽越故地划为闽中郡, 今漳州境时属闽中郡,为 正式纳入中央版图之始。 唐垂拱二年(686年)十二 月九日,建置漳州,州治 在西林,属岭南道,辖漳 浦、怀恩2县。
3、旅游景点ຫໍສະໝຸດ 云洞岩云洞岩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蔡 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是漳州市区唯 一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市区唯一的省级风 景名胜区。
4
美食文化
东山鲍鱼
东山鲍鱼产于福建省东山县,是福建省特产。
鲍鱼属单壳类软体动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 的特种水产品,素有“海产八珍之冠”的美誉,东 山县特色美食小吃。
漳州
辖区内有324、319二条国道、厦漳、漳诏、漳龙三 条高速公路及鹰厦铁路和厦深、龙厦二条高速铁路 穿境而过,漳州港可直通东南亚国家,形成铁路、 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漳州城市概况
别 名:水仙花之乡、海滨邹鲁、芗城、中国女排娘家;下辖地区: 2区8县;面 积 :1.26万 平方公里; 人 口 :303.2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3947.63亿元。
小溪白皮饼
小溪白皮饼是闽南独特的传统手工糕点,由一 定比例的精粉、香油、白砂糖混制烘烤成薄薄 的外皮,内料由麦芽糖、精粉、白砂糖、盐等 熬制而成。
南胜醋排
南胜醋排是闽南糖醋菜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一道 大众喜爱的传统菜,它选用新鲜猪子排作料,肉 质鲜嫩,色泽红亮油润,口味香脆酸甜,颇受闽南 一带食者的欢迎。
漳州历史
“漳浦体”
4、蔡新——清朝乾隆时期著名文臣、学者(乾隆相国 /蔡相爷) (1)他的政治思想较为开明,主张开放海禁,发 展贸易。 (2)参与主持编纂《四库全书》,为保存和整理 我国古代文献作出了贡献。
多、职务最高、任职时间最长的名人。
(3)他是福建漳州地区清朝史上所任官职最
5、林语堂——散文家/小说家和语言学家 他才学广博,用英文撰写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畅销西方,曾获诺贝尔文学家提名。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他为中外文 学交流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和贡献。 6、赵以成——医学家,神经外科创始人。
爱拼才会赢
十、漳州华侨
1、漳州旅居海外的华侨和祖籍漳州的外籍华人 81万,90%居住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最多。 漳州人飘洋过番最早开始于唐朝,经历了 明末清初、鸦片战争后“契约华工”和20世 纪早期三次出国高潮。 2、开发南洋
马来亚橡胶种植业的先驱—陈齐贤、林文庆;
泰国拉郎锡矿的开发人——许泗章。
3、支持参加祖国革命
辛亥革命—杨衢云、萧佛成;
反袁护国运动—丘廑兢、苏眇公;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杨启泰、马寒冰、
李林(贺龙赞为“鬼子听了名字都害怕的女英 雄”)。 4、关注家乡建设 漳州最大的华侨农场:常山华侨农场 (现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十一、漳州特色 1、历史名胜 漳州芗城千年古刹—南山寺(唐); 平和千年古刹—三平寺(唐); 漳州文庙(宋); 漳浦县赵家堡(宋城);漳州龙文区云洞岩; 东山岛铜山古城(明)、关帝庙、风动石; 福建土楼(南靖、平和、华安、永定) ——起源于唐朝,“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 般的山区建筑”。
2、民俗民风 除夕围炉;回娘家与连尾甘蔗。 3、民间艺术 竹马戏(唐); 芗剧; 大鼓凉伞(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打败倭寇后 的百姓群舞); 漳浦剪纸—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布袋木偶戏(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千年古城漳州
千年古城漳州千年古城漳州,有着很多让漳州RM骄傲的古迹,如龙文塔、八卦楼、丹霞书院、北伐胜利纪念亭,还有众多牌坊。
沧海桑田,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们有的幸存下来了,有的却永远消逝了。
近日,漳州老照片收XX爱好者冯水国向导报记者展示了众多遗失古迹的老照片,这些古迹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古迹一:龙文塔现存的龙文塔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鹤鸣山上,已成为漳州的一处名胜古迹。
其实,最早的龙文塔位于芗城区,在南面城墙西隅龙文山上(即今芗城区鑫荣花苑旁),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后又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当时的龙文塔建七层,由花岗石砌成,塔身呈八角形,每层有檐露出。
第一层有弧形隧道式石门两个,一向东南,一向XX;第二层也有二门直通,一向XX,一向XX;第三层及以上各层砌实不设门。
龙文塔历经了烽火岁月,沧桑巨变,几经废立,在“文革”中遭受重创,后又被拆除。
不久后,龙文塔被迁建于龙文区。
龙文塔历经了烽火岁月,沧桑巨变,几经废立,在“文革”中遭受重创,后又被拆除,趋于湮灭。
如今新龙文塔现已迁建于龙文区。
近年来,龙文区RM又在龙文塔下,规划建设了以龙文塔为中心的龙文园艺观赏园,观赏园占地面积约4公顷。
由两馆一园一水面构成,与附近的XX南第一碑林,XX省省级风景名胜区XX洞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巨型石梁桥江东桥、万松关等名胜,连成了漳州东郊的一处名胜旅游区。
古迹二:八卦楼八卦楼,是漳州名胜古迹之一,现存的八卦楼是1997年重建,1999年落成的。
“最早的八卦楼建在现存八卦楼的西边。
”作为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工的冯水国介绍,八卦楼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XX宵拆城上旧楼建层阁,提名“威镇”,因八面开窗,取象八卦,宏伟壮观,故又名“八卦楼”。
威镇阁高3层,采纳阴阳八卦为顶面,阁基用八块长宽相同的正方石铺成八卦形状,每一块石头上都按方位分别雕刻“乾、坤、震、艮、坎、兑、巽、离”的方正大字,故俗称为八卦楼。
漳州古城的特点和风景介绍
漳州古城的特点和风景介绍
漳州古城位于福建省南部,地处漳江下游南岸,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区域。
漳州古城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闽南明珠”。
古城四面环水,三面城墙环绕,四面城门外设护城河。
城内面积约40公顷,其中古城区面积约30公顷。
漳州古城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城。
古城内有文物古迹、人文景观近百处,如开元寺、文庙、关帝庙、双溪书院、南少林等。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开元寺和双溪书院了。
开元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宋庆历四年(1044),蔡襄等人扩建,“四像”、“六桥”等建筑庄严雄伟。
宋治平年间(1064—1067),闽南佛教盛行,开元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清雍正六年(1728),因火毁佛骨舍利被迎请入寺安置于寺内,以使佛教徒们更好地参拜和瞻仰佛骨。
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时更名为“开元寺”。
—— 1 —1 —。
千年古城漳州
15351732419971999157831737 196719701683419235001969173718641890301966漳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
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
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泮池、棂星门等已毁,现大门以内中轴线上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
戟门面阔九间,进深二间。
东西两庑面阔各八间,进深各二间。
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
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
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
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
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
斗拱各柱头科、平身科均承袭早期特征。
前后老檐柱、内金柱、次间脊中柱均施柱头科。
明次间前后上檐各施平身科二攒,老檐角柱与山面金柱间分别施平身科二攒,山面金柱与中柱间各施平身科一攒。
外檐平身科(按宋法式)为五铺作出单杪下昂(耍头作下昂状),里转五铺作出单杪偷心造。
殿内平身科为五铺作出单杪单上昂偷心造(耍头作上昂状)。
屋面椽条上铺望砖,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围脊、饯脊为砖瓦混砌,石灰砂浆面层,各脊侧面雕塑花鸟、卷草等装饰,正脊两端为燕尾状。
【六年级作文】我的故乡——漳州_1500字
【六年级作文】我的故乡——漳州_1500字我的故乡——漳州
我来自福建省的一个美丽的城市——漳州。
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东临大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首先,漳州是一个旅游胜地。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这是一座民间特色建筑群,它融合了客家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建筑和宗教建筑的特点。
除此之外,漳州还有世界自然遗产——武夷山。
武夷山是一座集文化、旅游、科研、教育和保育于一体的多功能自然保护区,它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其次,漳州还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漳州是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有机电制造、化工、纺织、建材等。
此外,漳州还有着独特的旅游业和农业。
漳州的农业以果蔬类和茶叶类为主,其中有着许多闽南特产。
漳州的好客和热情,让这里的旅游和农业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最后,漳州还拥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是南宋时期的一座名城,它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建筑艺术的魅力。
总之,漳州是一个美丽、繁华、充满了历史文化的城市,它是我的故乡,我深爱着这里,也为这里感到骄傲!。
【四年级】四年级变化作文700字 漳州四十年变迁
【四年级】四年级变化作文700字漳州四十年变迁漳州四十年变迁
漳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过四十年的变迁,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前,漳州的交通十分落后,公路狭窄,车辆匮乏,乘车需要排长队,经常出现“三点一线”的情况。
而现在,漳州已经建立了一条高速公路,连接着福州、厦门、广州等地,交通畅通了许多。
四十年前,漳州的房屋建筑大部分是木结构的,许多房屋危险迫在眉睫。
而现在,漳州已经实现了城市化,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阔整洁,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十年前,漳州的农业发展水平很低,农民们几乎全部手工耕作,收成极为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下。
而现在,随着农业的发展,漳州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的种植,农业收成也逐步增加。
四十年前,漳州的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也极为落后。
学校和医院匮乏,师资力量和医生医疗技术都极为缺乏。
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漳州建立了许多高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改善了医疗卫生环境,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四十年的变化让漳州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未来,漳州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年级】四年级变化作文700字 漳州四十年变迁
【四年级】四年级变化作文700字漳州四十年变迁我所生活的漳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漳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和自豪。
四十年前的漳州,是一个小而散的渔村小镇,街道狭窄,房屋简陋。
人们生活质朴,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种浓厚的乡村气息。
当时漳州并没有太多的工业和商业发展,生活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漳州开始了蜕变之旅。
经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漳州融入了国际大家庭,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十年来,漳州城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公园、广场等城市绿地也逐渐成形,美丽的城市风光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漳州的交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前,我家乡道路狭窄,汽车稀少,而现在,漳州已经建成了高速公路和高铁网,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我看到,漳州的城市交通已经变得非常便捷和畅通。
通过高铁可以轻松地到达福州、厦门等城市,而高速公路也使得我可以方便快捷地游览漳州周边的风景名胜。
在经济方面,漳州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四十年前,漳州以传统的渔业为主,而如今,漳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商业城市。
许多知名的企业纷纷落户漳州,给漳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国内市场上,漳州的石化、机械、建材等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漳州的陶瓷、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了著名的特色产业。
而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漳州也没有落后。
四十年来,漳州市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漳州还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十年来,漳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传统的渔村小镇,到今天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漳州用自己的变化诠释了改革开放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漳州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漳州古城小作文
漳州古城小作文
我的家乡在福建漳州,这里是个美丽的古城。
漳州古城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南宋,历经明清两
代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布局完整、风貌统一的古城格局,是中
国著名的八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走进漳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古香古色的小巷,小巷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还有那古色古香的
房子。
小巷里有许多卖小吃的小贩,他们有的推着车叫卖,有的
提着篮子卖菜……小巷里还有许多老人在散步聊天。
漫步在古城中,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物:有四合土楼、
闽南古民居、五虎将楼、关帝庙……其中最有特点就是那七层八
面的古厝。
古厝在漳州古城随处可见。
在漳州古城里还有一条很
长很长的古街:青石古街。
青石古街是由花岗岩铺成,走在上面
滑溜溜的。
古街两旁有许多家商店:有卖小吃的、卖衣服、卖杂货……还有些是卖水果的。
在漳州古城还有一座古老又美丽的桥——金包桥。
它是漳州
古城最古老的桥,也是漳州古城里最大、最雄伟壮观的一座桥。
—— 1 —1 —。
古郡千秋
古郡千秋作者:汪莉莉来源:《福建文学》2015年第05期水,是生命之源。
因而,人类总是择水而居。
我们这座城市的最初,也是从一条河流开始。
常常会有第一次到我们这座城市的朋友问我:这里为什么叫漳州?一个城市的名字往往和它的历史有关。
有人说,城市的最初,是从一条街道开始,人们在街道两旁安居、生活,人来人往中,时间冲刷下,街道变成了城市。
不过,我总认为,一个城市的起源,一定会有某些特定的理由,比如气候,比如地形,比如土地的肥沃贫瘠,甚至某些说不清楚的玄机或奥秘。
我们这座城市存在了一千多年,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漫长的光阴中它能留存下来肯定有什么缘由。
追溯那些有记载的没记载的印记、历史,有些模糊,有些含混。
清晰可辨的,是一条清浊交章的河流,和江边一个叫做西林的村落。
从漳州市区往南,在距云霄县城约三公里处,有一块宽敞的冲积平原地带,这就是西林村。
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苍翠。
村的北面有九座连绵起伏的山峦;走出村口,往东几步就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水流,江水自北向南绕过村边,环顾西北面那些终年花果飘香的小山,然后,恋恋不舍地流向东海。
一条江对北方的眷顾,和一个小村的古早味,就在江水、瓜果和小山各种传说的交织中回旋,千年萦绕不去。
相传,西林村原名“青狮洞”,曾是畲族村落,居住着盘、兰、雷氏的族众,他们居住山洞,捕食野味。
云霄有一种很有名的小吃烧窑鸡,就是用石头烤熟的,想来和这个族群有些渊源。
环抱村庄的几座小山名字也起得古怪,有笔架、龟母,还有畲狗、燕仔、虎、牛,仿佛西游记中的虎怪牛魔龟精雌伏于此,那只凿牙锯齿、声吼若雷、赤眉飘焰的青毛狮子怪呼之欲出。
来自中原的军队收复了村落之后,将“青狮洞”更名为西林。
其中一座形状如覆锅的小山,成了练兵场,后人称之军营山,其他山头则被开发为“军垦农场”。
龟母山盛产龙眼,几百株树干缠满青藤和苔藓的老龙眼树,至今还在开花结果,果实甜润,肉厚核小,据说是北京同仁堂制作名贵中药的首选。
另外几座小山也种满瓜果,当地特有的枇杷、金枣、杨桃,还有一种清甜的桶柑,都能在这里尝到。
漳州:千年水城一梦间
漳州:千年水城一梦间小时候去东桥亭,最喜欢站在天井透窗的栏杆边,看从脚下驶过的小船。
东桥亭是漳州市内的一座观音庙,盖在宋代的濠沟上。
男人或女人,乌黑的头发对着我的眼睛,撑着竹竿划着腿,船便轻轻地从我的眼底滑过。
儿时的早晨,小船把蔬菜瓜果送进城;傍晚,把城里的粪便运出城。
城里城外,水陆相通。
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之间的漳州,原来是一座水城。
我们从清代《漳州府志》的地图看到,水从西闸口进城,经西桥亭北上,过观桥亭、硕仁桥,绕一圈,穿过北桥亭南下,至东铺,经东桥亭,从东闸口出城。
如今,从一些老地名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当年城内水系的发达,比如“渔头庙”,这是一个古代的渔码头。
现在这地方离中山公园直线距离不到300米,人来车往,找不到一点水的足迹。
随着城市的扩大,城里的水一步步地退却,退回九龙江。
1960年6月9日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把平和的漳州人吓着了。
13岁的我看着洪水从水沟里不停地往外冒,涌向院子,漫入街道,惊慌而兴奋。
过后,人们加固闸门,并在江边筑起高高长长的防洪堤。
从此,水被隔绝在城外,锁在江里。
九龙江水在堤外逡巡、徘徊,流连了几十年,我想,她一定为当年的肆虐而忏悔——她失去了与漳州人亲和的机会。
时光不知不觉中进入21世纪。
21世纪的漳州城变得很大。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退休了的我骑自行车闲逛,从西洋坪到吉马家具城,居然用了3个小时。
街道宽畅,高楼林立,花园、广场、小区,树木、花圃、草地。
听说,现在漳州城区面积是改革前的10倍。
有一天,我听说屹立江边40年的防洪堤要拆除了,连忙带着照相机跑到江边,消息慢半拍,拆除工作已经展开,对着挖掘机抢拍几个镜头,镶入心中的是些许沧桑。
而今的九龙江畔,十里江滨公园,把江水与市民亲密相连。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结伴而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聊天的,嬉戏的,唱歌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散步的,谈恋爱的,少女的婀娜与老人的休闲,各成风景。
灯在江面摇曳,风在水上荡漾。
闽南之风,季季迷人,春的温柔,夏的潇洒,秋的清爽,冬的阴凉,宜人以情。
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漳州这个城市,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漳州城市概况导游词,欢迎阅读!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市二区八县,有 120个乡、镇、街道。
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 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
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
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
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潮剧、木偶以及木偶雕刻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年画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漳州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是个依山傍海、有江、有平原的富庶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
漳州历史-漳州历史
土司制度
明朝时期,为了更好地治理边疆地 区,中央政府在漳州实施土司制度, 任命当地土著首领为土司,负责管 理地方事务。
海禁政策
明朝时期,为了维护沿海治安,防 止海盗和外来侵略,漳州地区实行 了海禁政策,限制海上贸易和民众 出海活动。
经济发展
漳州历史上曾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其 经济发展经验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 启示作用,特别是在农业、手工业等 领域。
漳州历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重视文化教育
漳州历史上重视文化教育,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这对现代社会 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强调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创新与传承
漳州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既勇于创新,又注重传承,这种精神 对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蔡襄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他 的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 “端腴”,是“宋四家” 之一。
王审知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后建立闽国,推动了漳州 地区的发展。
近现代历史人物
总结词
近现代漳州历史人物在革 命、建设和文化领域有着 重要的影响。
朱德
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曾 在漳州领导起义,对中国 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漳州的古代经济文化
经济发展
漳州地区在古代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漳州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享誉海内外。
文化交流
漳州在古代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文化。许多文人墨客在漳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教育与科举
郑成功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他 在漳州一带抗清,最终收 复台湾,捍卫了中华民族 的尊严。
漳州地名来源
漳州地名来源漳州地名来源里巷钩沉芗城区近年来的改造旧城,拆旧建新,所谓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名城”,早已面目全非了。
而芗城故老以及海外游子归来,仍念念不忘旧街巷的原名,寻找故里,凭吊遗址,特录以备忘。
其实欧美旧都市古城堡,多以维修,保留原貌,以供旅客观光,成为旅游胜地,绝不自毁也。
1、古漳州城内的九街十三巷根据故老的口碑相传:古漳州城内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树不见天”。
这些景象到底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漳州的历史悠久,自唐贞元二年(786),刺史陈谟把漳州州治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迁移到唐化里登高山下(即芝山下)桂林村(即今芗城区市区)以后,迄今已有1200多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文地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与街道的建设,日新月异,逐渐增多,新旧地名的变迁也时有出现。
要考查历史上的旧有地名,必须借助于古典史志和故老的口碑,互相印证,从中找出较为接近正确的答案。
因此,必须从“古漳州城内”这个方面来探求。
漳州的古城在哪里呢?据现存最早的明万历《漳州府志》和清乾隆的《龙溪县志》的《城池》篇都有记载:“漳州城池,在唐无考,宋初筑为子城,周四里(约2000米)。
咸平二年(999年)浚河环之。
”按府、县志《地舆图》对照,其范围东起东桥亭濠沟,西到西桥亭濠沟,北至北桥亭濠沟,南至南门溪之间。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太守王冕竖木栅为外城,周长一十五里(7500米)。
嗣后,历朝屡有增减,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攻占漳州的郑成功的放弃漳州时,堕毁漳州城。
清军收复漳州之后,复修筑漳州城墙,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5913米),其范围扩大到今之新华南路漳州大桥北端桥头(原八卦楼),沿新华南路、新华北路至马道底体育场北侧,向西转入布政园(巷),过延安北路和北廓顶漳州印刷厂、大通北路到芝山顶上,又转向南,沿芝山西侧直下至龙文塔(在今人民市场西侧,已拆废),又向东沿博爱道回到大桥头。
这就是最后清朝的漳州城墙,也是民国七年(1918)陈炯明下令拆毁的漳州城墙。
漳州的历史文化
漳州市是福建省东南部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26万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81万。 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和 厦门接壤并一同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南部与 广东的汕头、潮州毗邻。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美 誉。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 之乡”的美称。
芝山公园 、红楼 、女排纪念馆 路线图
芝山公园古为胜地, 历史悠久。是市中 心最具自然原生态 的景观公园然情趣与文化内涵并重的 集登高览胜、休闲健身、旅 游观光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 公园、文化型生态“绿肺”。
之 称 。
楼小 ”楼 。 红 砖 砌 墙 , 故 有 “ 红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 城"、"鱼米之乡"的美称。分 为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 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 诏安县、长泰县、华安县、 南靖县、平和县。
乡漳 州
水 仙 花 之 --
旅游篇
漳州海滨火山地质 公园
漳州海滨火山地质 公园
漳州东南花都
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
长泰漂流
长泰百丈崖瀑布
关 大 院 内 , 为 一 座 二 层 红 砖
芝 山 红 楼 位 于 漳 州 市 政 府 机
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 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 居住在这里。 现辟为“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中国女排腾飞馆”为纪 念中国女排荣获“五连冠” 的殊荣而建。1994年3月 5日,“中国女排腾飞馆” 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 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 “中国女排腾飞馆”题写 馆名。
柑橘
芒果
莲雾
菠萝
李子
桃 子
桃杨
青梅之乡—诏安
木瓜
杨 梅 之 乡 龙 海 ---
漳州城市介绍PPT
九侯山
九侯山位于诏安县城以北15公里,九峰并列, 尊若公侯。主峰西山岩海拔1120米,中心景 区25平方公里,总面积226平方公里。据 《漳州图经》记载:“禹贡庶子封于会稽, 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 故名”。九侯山以九侯禅寺为主体,历来有 十八景、二十四奇观,被誉为“万山第一”。
二 特色景点
第一章 历史故事
一 历史故事
龙溪笔战
龙溪笔战是明朝中期的一场学术辩论,以王慎中、 唐顺之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王维桢、杨慎 为代表的“秦汉派”在龙溪书院展开激烈辩论。 这场辩论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吸 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与。最终,“唐宋派”胜出, 对明朝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龙溪笔战因 此成为明朝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漳州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民俗文化
四 民俗文化
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 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 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 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 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歌仔 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 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
三 当地美食
手抓面
手抓面是漳州美食中的一种特色小吃,以碱面饼 裹豆干和五香卷腌制萝卜酸而闻名。它可佐芥辣、 蒜蓉酱、沙茶酱、花生酱等多种调味酱料。手抓 面可佐辣、蒜蓉酱、沙茶酱、花生酱等多种调味 酱料。它的吃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 行选择。手抓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漳州人 民对传统美食的传承和创新。
一 历史故事
朱熹与漳州文化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对 漳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曾在漳 州讲学,传播理学思想,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 生。他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对漳州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漳州文化的代表之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走过一些城市,领略过一些城市的风景,但不可选择的出生和可以选择的落脚点,仍然是这座闽南古城,人们叫她漳州。
一个城市被这样叫了一千多年,大抵是因为她有些历史,所以有些底蕴。
这些,都为城市随想提供一个空间,为她的未来变数隐匿几许可能。
一座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城
这是一座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城,她的整个历史积淀层不仅仅局限于建州后的一千三百年时间。
在她的辖地,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南太武,被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市区莲花池山旧石器石代遗址,使漳州先民活动时间至少推溯到四万年前;华安沙建仙字潭摩崖石刻所传递的远古信息,仿佛是时间的孑遗,这些岁月深处人类的生活烙印,突兀于二十一世纪的日光里,使走着香车宝马的城,成为悬浮于世纪之间的真实存在,过去遥远,未来遥远……而一些历史嗅觉敏锐的人,或可从流荡在城市上空的风,去分辨哪些是上古的,哪些是今天的。
在艳阳高照的盛唐,漳州仍是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叫陈元光的岭南行军总管,带领他的五十八个姓氏近万部属来到这里,成为一座城市的开创者,成为一种文化的缔造者。
带着遥远的河洛印记,那些被盛唐的暖风熏过的诗歌和铁犁,在东南一隅,开放出芬芳的花朵。
这枚花朵,我们称之为闽南文化,它从最初的刀光剑影走向明媚的亚热带日光,强劲成了她的精神特征。
到了暖风徐徐的宋代,一个智者的声音成了城市最恢宏的记忆。
朱子以花甲之年出知漳州,在他衣袂飘飘的身影之后,一座文化昌明的城市,在城南白云山的一声轻叹中,隐隐在望。
作为漳州文明里程碑标志的州学,那被千古诗书吟唱过的宽大屋脊,至今仍然泛着古典的光泽,令人景仰。
当大明王朝枯灯将灭的时候,漳州迎来下一个文化标高。
这是黄道周,一颗和顾炎武、黄宗羲一样在中国文化的星空里灿烂耀眼的巨星。
乾隆皇帝称他是“一代完人”,大地理
学家徐霞客称他“书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追周孔,为古今第一”。
他那回荡于
朝堂之上、村野之间的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想,为世人传颂。
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穿过那些午夜的街,走过那些跨过流水的桥,我们可以聆听智者的声音,穿过幽深的岁月,给我们讲述传承的故事;我们可以探寻圣贤的脚步,留给城市的所有记忆;我们知道,有一种内在,高居于山川草木之
上、城市之上、岁月之上。
当落日的余晖,缓缓地照着城市,那些唐朝的寺庙、宋朝的州学、元朝的老榕、明朝的牌坊、清朝的大厝和民国的老街,影影绰绰地走出我们的记忆之城,我们看到来自岁月深处的沉重的木门一扇一扇咿咿呀呀地开启、关闭,如同一场场演绎千古人生的戏剧,在锣声轻点中开场、闭幕。
于是我们在平庸精致的拜金主义脸庞成为商场最醒目
的摆设,优雅矫情的浪漫主义格调与风韵成为街上新宠,在张扬迷乱的后现代主义表情隆重上市的今天,我们看到一座尚未在岁月中失落的城,我们看到城里低眉下心的那一抹古意、挥洒自如的那一派古风、浅唱低吟的那一脉古韵,我们看到城市在过去时态中那一种令人心动的人文光彩。
移民城市
这是一座移民的城,一座早早接纳中原移民的城市。
当初,陈元光和他的追随者开创这座城市的时候,这里地处蛮荒,他们肯定不曾料到,一千三百年后,这里是一个五百万人口的城市,人们操汉唐古音、着现代服饰、驾机动车辆,北望中原,他们依然是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
这又是一座输出移民的城。
在城市建立大约九百年后,创建者们的后裔成群结队地走出这座城,开始人类历史上一
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三百年间,上百万的漳州子弟,东渡台湾、闯荡南洋、南下广州十三行、北上上海滩……现在二千多万台湾人中,漳州籍的占七百多万;在广州,那些富可敌国的帝国商人,有许多来自漳州,大清国最早的行商首领,就是漳州人潘振承。
漳州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移民行动,一次以漳州为终点,是农耕文明对海滨蛮荒之地的洗礼;一次以漳州为起点,是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的碰撞。
所以,这是一座融合了两种文明、两种性格的城,对祖根文化的认同和与主流意识的若即若离,使城市人群带着那么一种边缘群体的达观、开放的特征。
移民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是历史留给漳州的厚赠,城市的内在是文质的,来自中原的文化传承,使她不同于那些有过殖民经历的城市。
即使人们游走四方、家国万里,留在本土上的繁如星辰的那些街、那些巷、那些散发着旧日沉香的厝,始终保持着闽南文化的显著特征,不媚俗、不夸耀、不守旧,那种表象与生活在此间的人,同生共荣。
典型的“番仔楼”在城市的历史中并不多见。
而洋溢着闽南风情的“五脚居”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
人们把对外来文明的理解,变成一根漂亮的罗马柱,一座巴洛克风格的雕塑,一个哥特式的尖顶,装饰自己的楼面,也装饰自己的梦。
在这样的城市,来自黄土地和来自海洋的两种文明交相
辉映,使她浮游于岁月之上。
少有中产阶级的格调与气质,少有暴发户的浮华与奢侈,她的底色带着老照片式的温暖坚韧的黄。
一些本不相干的人,会十分惊讶地找到共同的源头,他们的祖先,往往来自那支南来的唐朝军队,或作校尉、或作队正、或作伙长、或作兵士,从干燥的北方来到这块水气氤氲的土地,侥幸活下来的,成了一个族系的源头,而后,成了一幅幅时光的作品,照亮城市的记忆。
在这样的城市,你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成功的故事,看到故事里的人笑容灿烂地从那些平庸或精致的老厝里走出来,带着自己的妻小,带着谜一样的过去,然后烟尘一般消失。
现在,那些曾经洋溢着温暖烛光的老屋,住了一些不相干或有点相干的人,那些刻花的窗棂、那些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那些清爽的阳台,在无言中老去,而那些旧日的花坛,有时还能开出一些灿烂的花朵来。
这么一个城市,一个曾经在葡萄牙古航海图上被清晰地标注出来的城市,一个曾被遥远西方航海者视为财富与希望所在群起而至的城市,一个石牌坊上刻着皇帝御书也刻着莎士比亚时代服饰的欧洲人的城市,一个有着失落的英雄情结的城市,她在历史进程中所流露出来的表情,无论是冰冷肃杀,还是达观向上,都将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被对历史有好感的岁月拾荒者仔细翻捡,在某个晴朗的午后,被小心地摊开在21世纪的亚热带日光下。
而人们在许多年以后,
或许将重复那句重复了无数遍的城市话题:“你从何处来?你往何处去?”
林语堂,城市的另一张面孔
林语堂是漳州人,是一个走着看世界的漳州人,他生活的城市包括北京、厦门、上海、纽约、台北、香港和别的一些地方,他行走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漳州滞留的时间,但别人认为他是漳州人,他也乐于认为自己是漳州人。
到了晚年,他还能够如数家珍般向人们描绘九龙江两岸的良辰美景:丹荔、桔园、竹林、蓬船、从水面飘来的笛声,以及能够粘住灶君嘴巴的麻糍、除夕的水仙、好吃的萝卜糕和东门外的小伙计,现在这些依然是漳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失散于太平天国战火的家庭的后裔,一个出生于暗淡年份的婴儿,一个出身于天宝农民牧师家庭的孩子。
生于乱世,有走世界的嗜好,喜欢玩味某些生活细节,不愠不火的调侃,淡淡的幽默,那个年代的战争、死亡、疾病、饥饿也就远了。
这是一个平和闲适的城市,不排外,也不媚外,有点恋旧,不算守旧,不太物质,也不太缺物质,就像一个有过一些经历的中年人,对过往岁月有些感悟,对未来生活有所期待,对身边的变化心存善意,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想法,富
足时不会做出太有钱的样子,不富有时也不会显得太寒酸。
这种城市有时适合作一些精神浮游,比如作大隐隐于市状。
于是,坐在“五脚居”下,坦胸露背,看旧日的玩伴香车宝马,招摇过市,笑笑,兀自喝茶;周日早起,闲坐,看日光一点一滴从窗外移入,在窗台或茶几上留下一片一片的黄,又一点一滴地移出,窃喜,又得半日之闲;盛夏,着一人字拖,在市场提几根葱,提几头蒜,晃晃荡荡,天很热,人亦很热、心里却有丝丝凉意。
禅师说,活在当下,于是许多人果然活在当下。
生活开始物化的时侯,非物质的愉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精神逸出,城市有些发展,城市有些积累,那种精神逸出便容易了许多,既便简单的生活,也总能过出层层叠叠的意思来。
于是,人们在这样的城市里平静地生活,平静地老去。
日光暖暖地照,沟里的水缓缓地流,锦歌一直有人在唱,茶店小姐筛茶时一直很温婉地笑,跑了五十年的三轮车也一直在跑,麻糍天天有人在吃,电视节目也天天在播放,看累了电视的猫有时会懒懒地睡在老式的厝顶,醒来了揉眼就见到午夜残留的霓光还在装点着高楼的梦……
生活闲适,但并不苍老。
城市在过去与现代间浮游,城市自身也在裂变,城市生活有时是个温柔的陷井,把喜欢她的人困在其中,欲罢不能。
一些心气高的人不得不借助高空摄影技术,来绘制一张精致的城市地图。
人们有时会自家门
口迷失方向,仅仅因为盛夏蝉鸣、因为天降大雨、因为街心跑过一只牧羊犬……但是,生活终归是生活,人们在此间醒着、睡着、站着、躺着……风与建筑物摩擦发出的声音象一首飘缈的音乐,提示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夜,城西南十二里,圆山。
鸟瞰这座城,千年的城,轻盈如荧火飞舞,飘摇于亘古的幻境,于梦醒后的清冷时分,于风起,于云舒……隐匿于这城下的前世今生,如琴声,渐稀;如丽影,渐缈,只留下城市的万家灯火染红的天空,如浸润过岁月的古宣纸,平铺直叙于大千万有,任过往的时间旅人,去完成对城市未来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