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五余弦定理(一)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1节12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1节12余弦定理

∴2B=2A 或 2B+2A=π,
即 A=B 或 A+B=π2. ∴△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应围绕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思考,可用正、余弦定 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方式得出边的相应关系, 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也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角与角之间 的关系,通过三角变换,得出三角形各内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形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在△ABC 中,a=7,b=4 3,c= 13,则△ABC 的最小角为( )
πππ A.3 B.6 C.4
又 A+B+C=π,
所以 sin C=2sin A,
所以ssiinn CA=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由(1)知ssiinn CA=2,由正弦定理得ac=ssiinn CA=2, 即 c=2a. 又因为△ABC 的周长为 5, 所以 b=5-3a. 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 B, 即(5-3a)2=a2+(2a)2-4a2×14, 解得 a=1,a=5(舍去), 所以 b=5-3×1=2.
a,b,c.已知cos
A-2cos cos B
C=
2c-a b.
【导学号:05920004】
(1)求ssiinn CA的值;
(2)若 cos B=14,△ABC 的周长为 5,求 b 的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 (1)由正弦定理得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其中 R 为
探究 1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 a2=b2+c2, 则 sin2A=sin2B+sin2C 成立吗?反之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1.1.2余弦定理(一)

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课件1.1.2余弦定理(一)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两点间距离公式,三角形方法.
思考2: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 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 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推论: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
C
aB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1.1.2余弦定理(一)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A C
B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A 与其中一边
的对角.
C B
情境设置
问题1: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
A
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 C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c
C
aB
探索探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 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一)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一)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一)教学目标: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能够应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关系的相互转化,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式;通过正、余弦定理在边角互换时所发挥的桥梁作用来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来反映事物外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而内在实质的不变性.教学重点: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换.教学难点:1.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换时的转化方向;2.三角恒等式证明中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寻求.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并且接触了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有关题型.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正、余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实质上反映了三角形内的边角关系,运用定理可以进行边与角之间的转换,这一节,我们将通过例题分析来学习正、余弦定理的边角转换功能在证明三角恒等式及判断三角形形状时的应用.Ⅱ.讲授新课[例1]已知△ABC ,BD 为B 的平分线,求证:AB ∶BC =AD ∶DC分析:前面大家所接触的解三角形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研究问题,而 B 的平分线BD 将△ABC 分成了两个三角形:△ABD 与△CBD ,故要证结论成立,可证明它的等价形式:AB ∶AD =BC ∶DC ,从而把问题转化到两个三角形内,而在三角形内边的比等于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故可利用正弦定理将所证继续转化为AB sin ∠ADB =AD sin ∠ABD ,BC sin ∠BDC =DCsin ∠DBC,再根据相等角正弦值相等,互补角正弦值也相等即可证明结论.证明:在△ABD 内,利用正弦定理得:AB sin ∠ADB =AD sin ∠ABD ,即AB AD =sin ∠ADB sin ∠ABD在△BCD 内,利用正弦定理得:BC sin ∠BDC =DC sin ∠DBC ,即BC DC =sin ∠BDC sin ∠DBC. ∵BD 是B 的平分线.∴∠ABD =∠DBC ,∴sin ABD =sin DBC .∵∠ADB +∠BDC =180°,∴sin ADB =sin (180°-∠BDC )=sin BDC∴AB AD =sin ∠ADB sin ∠ABD =sin ∠BDC sin ∠DBC =BC DC ,∴AB BC =AD DC评述:此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正弦定理将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并且注意互补角的正弦值相等这一特殊关系式的应用.[例2]在△ABC 中,求证:a 2sin2B +b 2sin2A =2ab sin C分析:此题所证结论包含关于△ABC 的边角关系,证明时可以考虑两种途径:一是把角的关系通过正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若是余弦形式则通过余弦定理;二是把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一般是通过正弦定理.另外,此题要求学生熟悉相关的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如sin2B =2sin B ·cos B 等,以便在化为角的关系时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证明一:(化为三角函数)a 2sin2B +b 2sin2A=(2R sin A )2·2sin B ·cos B +(2R sin B )2·2sin A ·cos A=8R 2sin A ·sin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8R 2sin A sin B sin C=2·2R sin A ·2R sin B ·sin C =2ab sin C所以原式得证.证明二:(化为边的式子)左边=a 2·2sin B cos B +b 2·2sin A ·cos A=a 2·2b k ·a 2+c 2-b 22ac +b 2·2a k ·b 2+c 2-a 22bc=ab kc(a 2+c 2-b 2+b 2+c 2-a 2) =ab kc ·2c 2=2ab ·c k =2ab sin C 评述:由边向角转化,通常利用正弦定理的变形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在转化为角的关系式后,要注意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在此题用到了正弦二倍角公式sin2A =2sin A ·cos A ,正弦两角和公式sin (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由角向边转化,要结合正弦定理变形式以及余弦定理形式二.三角形的有关证明问题,主要围绕三角形的边和角的三角函数展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类问题就是有了目标的含边和角的式子的化简问题.[例3]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且满足(sin A +sin B )2-sin 2C =3sin A sin B求证:A +B =120°分析:要证A +B =120°,由于A +B +C =180°,只要证明C =60°,而已知条件为三角函数关系,故应考虑向三角函数的转化,又在0°~180°之间,余弦值所对应角唯一,故可证明cos C =12 ,而由余弦定理cos C =a 2+b 2-c 22ab,所以应考虑把已知的角的关系式转化为边的关系.证明:由(sin A +sin B )2-sin 2C =3sin A ·sin B可得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A ·sin B又∵sin A =a k ,sin B =b k,sin C =c k, ∴a 2k 2 +b 2k 2 -c 2k 2 =a k ·b k整理得a 2+b 2-c 2=ab∴cos C =a 2+b 2-c 22ab =12又0°<C <180°,∴C =60°∴A +B =180°-C =120° 评述:(1)有关三角形内角的证明,选择余弦值与正弦值相比较,要省去取舍的麻烦.但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应先确定角的范围;(2)在将已知条件中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时,运用了正弦定理的变形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这一转化技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例4]在△ABC 中,b cos A =a cos B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分析: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可以根据角的关系,也可根据边的关系,所以在已知条件的运用上,可以考虑两种途径:将边转化为角,将角转化为边,下面,我们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解法一: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b cos A =a cos B∴b ·b 2+c 2-a 22bc =a ·a 2+c 2-b 22ac∴b 2+c 2-a 2=a 2+c 2-b 2∴a 2=b 2 ∴a =b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解法二: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b cos A =a cos B又b =2R sin B ,a =2R sin A∴2R sin B cos A =2R sin A cos B∴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sin (A -B )=0∵0<A ,B <π,∴-π<A -B <π∴A -B =0,即A =B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评述:(1)在判定三角形形状时,一般考虑两个方向进行变形,一个方向是边,走代数变形之路,通常是正、余弦定理结合使用;另一个方向是角,走三角变形之路.通常是运用正弦定理.要求学生要注重边角转化的桥梁——正、余弦定理;(2)解法二中用到了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但应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一定要先确定角的范围.另外,也可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在等式sin B ·cos A =sin A cos B 两端同除以sin A sin B 得cot A =cot B ,再由0<A ,B <π,而得A =B .为巩固本节所学的解题方法,下面我们进行课堂练习.Ⅲ.课堂练习1.在△ABC 中,证明下列各式:(1)(a 2-b 2-c 2)tan A +(a 2-b 2+c 2)tan B =0(2)cos2A a 2 -cos2B b 2 =1a 2 -1b 2 . 证明:(1)左边=(a 2-b 2-c 2)sin A cos A +(a 2-b 2+c 2)sin B cos B=(a 2-b 2-c 2)·a k ·2bc b 2+c 2-a 2 +(a 2-b 2+c 2)·b k ·2ac a 2+c 2-b 2=2abc k [-(b 2+c 2-a 2)b 2+c 2-a 2 +a 2+c 2-b 2a 2+c 2-b 2] =2abc k(-1+1)=0=右边 故原命题得证.(2)左边=1-2sin 2A a 2 -1-2sin 2B b 2 =(1a 2 -1b 2 )-2sin 2A k 2 sin 2A +2sin 2B k 2 sin 2B=1a 2 -1b 2 -2k 2 +2k 2 =1a 2 -1b 2 =右边 故原命题得证.评述:(1)在(1)题证明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切化弦的思路,二是结合正、余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2)(2)题证明过程中用到了余弦二倍角的公式,而此公式有三种形式cos2A =cos 2A -sin 2A =2cos 2A -1=1-2sin 2A ,由于考虑到等式右端为边的关系,故选用第三种形式,在转化为边的关系时较为简便.2.在△ABC 中,已知sin B ·sin C =cos 2A 2,试判断此三角形的类型. 解:∵sin B ·sin C =cos 2A 2 ,∴sin B ·sin C =1+cos A 2∴2sin B ·sin C =1+cos [180°-(B +C )]将cos (B +C )=cos B cos C -sin B sin C 代入上式得cos B cos C +sin B sin C =1∴cos(B-C)=1又0<B,C<π,∴-π<B-C<π∴B-C=0,∴B=C故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评述:(1)此题在证明过程中,要用到余弦二倍角公式cos A=2cos2A2-1的逆用,要求学生注意;(2)由于已知条件就是三角函数关系式,故无需向边的关系转化,而是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Ⅳ.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熟悉了正、余弦定理在进行边角关系转换时的桥梁作用,并利用正、余弦定理对三角恒等式进行证明以及对三角形形状进行判断.其中,要求大家重点体会正、余弦定理的边角转换功能.Ⅴ.课后作业补充作业:1.在△ABC中,已知sin Asin C=sin(A-B)sin(B-C),求证:2b2=a2+c2.证明:由已知得sin(B+C)sin(B-C)=sin(A+B)·sin(A-B)cos2B-cos2C=cos2A-cos2B2cos2B=cos2A+cos2C2·1-cos2B2=1-cos2A2+1-cos2B2∴2sin2B=sin2A+sin2C由正弦定理可得2b2=a2+c2.2.在△ABC中,A=30°,cos B=2sin B- 3 sin C.(1)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提示B=C=75°)(2)设D为△ABC外接圆的直径BE与AC的交点,且AB=2,求AD∶DC的值. 答案:(1)略(2)1∶ 3。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1.1.2 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课件:1.1.2 余弦定理

解方程 sin A=m,A∈(0,π) y=sin x 在(0,π)内先增后减,解方 程所得的解不一定唯一,有时需 分类讨论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题型一 已知两边及夹角解三角形
【例 1】 在△ABC 中,已知 a=2,b=2 2,C=15° ,解此三角形.
分析:思路一:可先用余弦定理求边c,再用正弦定理求角A,最后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B. 思路二:可先用余弦定理求边c,再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角A,最后 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B.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五
【变式训练 3】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A= π ,a= 3,b=1,则 c 等于( ). 3 A.1 B.2 C.2 或-1 D. 3
解析: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 A,得c2-c-2=0,解得c=2或c=1(舍去). 答案:B
2������������
������2 +������ -������2 ������2 +������2 -������ =2bc· · , 2������������ 2������������ 2 2 [(������2 +������ -������2 )+(������2 +������2 -������ )]2 2 即 b +c2 = . 4������2
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C=
∵0° <C<180° ,∴C=60° 或 C=120° .
������sin������
������sin������ ������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ppt课件 公开课精品课件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ppt课件  公开课精品课件

2
3+1 4.
根据正弦定理,得 a=cssiinnCA=2ssiinn7650°°
= 22×3+23 1= 6( 3-1), 4
b=cssiinnCB=2ssiinn7455°°= 22×3+221=2( 3-1). 4
[方法总结] (1)已知任意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步骤: ①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②由正弦定理公式的变形,求另外的两边. (2)注意事项: 已知内角不是特殊角时,往往先求出其正弦值,再根据以 上步骤求解.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正弦定理的向量法证明: 证明:(向量法)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所示, 过点 A 作单位 向量 i 垂直于 AB,因为A→C=A→B+B→C,所以 i·A→C=i·A→B+i·B→C, 所以 b·cos(90°-A)=c·cos90°+a·cos(90°-B),即 bsinA=asinB, 得sianA=sibnB.同理可得sianA=sincC,所以sianA=sibnB=sincC.
1.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_;三条边满足:两边之 和_____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___第三边,并且大边对 ________,小边对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斜边)满足________定 理,即________.
[答案] 1.180° 大于 小于 大角 小角 2.勾股 a2 +b2=c2
运用正弦定理求有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已知在△ABC 中,c=2 2,a>b,C=π4,tanA·tanB =6,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 本题可先求 tanA,tanB 的值,由此求出 sinA 及 sinB, 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a,b 及三角形的面积.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1.1.2余弦定理(1).pptx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1.1.2余弦定理(1).pptx

②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思考:余弦定理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则余弦定理的表达式有怎样的变化?
△ABC是直角角三角形 a 2 b 2 c 2
思考:若三角形ABC为锐(钝)角三角形时,
有类似的结论吗?
△ABC是锐角三角形 a 2 b 2 c 2
△ABC是钝角三角形 a 2 b 2 c 2
a2 c2 b2 cos B
2ac cos C a 2 b 2 c 2
2ab
应用:已知三条边求角度.
问隧题道:工程设计,经常要测算山脚的长度,工程
技术人员先在地面上选一适当的位置A,量出A到山
脚B、C的距离,再利用经纬仪测出A对山脚BC(即
线段BC的张角),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山脚的长度BC。
三角形任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 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 b2 c 2 2bc cos A
b2 a 2 c 2 2ac cos B
c 2 a 2 b2 2ab cos C
应用:已知两边和一个夹角,求第三边.
由余弦定理变型得:
cos A b 2 c 2 a 2 2bc
(2)解:
cos
A
b2
c2 2bc
a2
=
1 2
cos B
a2
c2 2ac
b2
=
2 2
A= 600 ,B= 450
则 C=1800 A B 750
课后作业
《启迪》1.1.2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1.2余弦定理(1)
知识回顾
A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 A sin B sinC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余弦定理(一)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余弦定理(一)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 精心整理制作)1.1.2 余弦定理(一) 课时目标 1.熟记余弦定理及其推论.2.能够初步运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______等于其他两边的______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____的余弦的积的______.即a 2=______________,b 2=__________________,c 2=_______.2.余弦定理的推论cos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cos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cos C =______.3.在△ABC 中:(1)若a 2+b 2-c 2=0,则C =______;(2)若c 2=a 2+b 2-ab ,则C =______;(3)若c 2=a 2+b 2+2ab ,则C =______.一、选择题1.在△ABC 中,已知a =1,b =2,C =60°,则c 等于( )A. 3 B .3C. 5 D .52.在△ABC 中,a =7,b =43,c =13,则△ABC 的最小角为( ) A.π3 B.π6C.π4D.π123.在△ABC 中,已知a =2,则b cos C +c cos B 等于( )A .1 B. 2 C .2 D .44.在△ABC 中,已知b 2=ac 且c =2a ,则cos B 等于( ) A.14 B.34 C.24 D.235.在△ABC 中,sin 2A 2=c -b 2c(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应边),则△ABC 的形状为( )A .正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6.在△ABC 中,已知面积S =14(a 2+b 2-c 2),则角C 的度数为( )A .135°B .45°C .60°D .120°二、填空题7.在△ABC 中,若a 2-b 2-c 2=bc ,则A =________.8.△ABC 中,已知a =2,b =4,C =60°,则A =________.9.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a 2+ab +b 2 (a >0,b >0),则最大角为________.10.在△ABC 中,BC =1,B =π3,当△ABC 的面积等于3时,tan C =________.三、解答题11.在△ABC 中,已知CB =7,AC =8,AB =9,试求AC 边上的中线长.12.在△ABC 中,BC =a ,AC =b ,且a ,b 是方程x 2-23x +2=0的两根,2cos(A +B )=1.(1)求角C 的度数;(2)求AB 的长;(3)求△ABC 的面积.能力提升 13.在△ABC 中,AB =2,AC =6,BC =1+3,AD 为边BC 上的高,则AD 的长是________.14.在△ABC 中,a cos A +b cos B =c cos C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解三角形.(2)已知三边求三角形的任意一角.2.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可以看作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可以看作是余弦定理的特例.1.1.2 余弦定理(一)答案知识梳理1.平方 平方 夹角 两倍 b 2+c 2-2bc cos A a 2+c 2-2ac cos B a 2+b 2-2ab cos C 2.b 2+c 2-a 22bc c 2+a 2-b 22ca a 2+b 2-c 22ab3.(1)90° (2)60° (3)135°作业设计1.A2.B [∵a >b >c ,∴C 为最小角,由余弦定理cos C =a 2+b 2-c 22ab=72+32-1322×7×43=32. ∴C =π6.] 3.C [b cos C +c cos B =b ·a 2+b 2-c 22ab +c ·c 2+a 2-b 22ac =2a 22a=a =2.]4.B [∵b 2=ac ,c =2a ,∴b 2=2a 2,b =2a ,∴cos B =a 2+c 2-b 22ac =a 2+4a 2-2a 22a ·2a =34.] 5.B [∵sin 2A 2=1-cos A 2=c -b 2c ,∴cos A =b c =b 2+c 2-a 22bc a 2+b 2=c 2, 符合勾股定理.故△ABC 为直角三角形.]6.B [∵S =14(a 2+b 2-c 2)=12ab sin C ,∴a 2+b 2-c 2=2ab sin C ,∴c 2=a 2+b 2-2ab sin C .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sin C =cos C ,∴C =45° .]7.120°8.30°解析 ∵c 2=a 2+b 2-2ab cos C =22+42-2×2×4×cos 60°=12,∴c =2 3.由正弦定理a sin A =c sin C 得,sin A =12. ∵a <c ,∴A <60°,A =30°.9.120°解析 易知:a 2+ab +b 2>a ,a 2+ab +b 2>b ,设最大角为θ,则cos θ=a 2+b 2-a 2+ab +b 222ab =-12,∴θ=120°.10.-2 3解析 S △ABC =12ac sin B =3, ∴c =4.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13,∴cos C =a 2+b 2-c 22ab =-113,sin C =1213, ∴tan C =-12=-2 3.11.解 由条件知:cos A =AB 2+AC 2-BC 22·AB ·AC =92+82-722×9×8=23,设中线长为x ,由余弦定理知:x 2=⎝⎛⎭⎫AC 22+AB 2-2·AC 2·AB cos A =42+92-2×4×9×23=49, ∴x =7.所以所求中线长为7.12.解 (1)cos C =cos[π-(A +B )]=-cos(A +B )=-12, 又∵C ∈(0°,180°),∴C =120°.(2)∵a ,b 是方程x 2-23x +2=0的两根,∴⎩⎨⎧a +b =23,ab =2. ∴AB 2=b 2+a 2-2ab cos 120°=(a +b )2-ab =10,∴AB =10.(3)S △ABC =12ab sin C =32. 13. 3解析 ∵cos C =BC 2+AC 2-AB 22×BC ×AC =22, ∴sin C =22. ∴AD =AC ·sin C = 3.14.解 由余弦定理知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a 2+b 2-c 22ab, 代入已知条件得a ·b 2+c 2-a 22bc +b ·a 2+c 2-b 22ac +c ·c 2-a 2-b 22ab=0, 通分得a 2(b 2+c 2-a 2)+b 2(a 2+c 2-b 2)+c 2(c 2-a 2-b 2)=0,展开整理得(a 2-b 2)2=c 4.∴a 2-b 2=±c 2,即a 2=b 2+c 2或b 2=a 2+c 2.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余弦定理实用课件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余弦定理实用课件
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数学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已知a=5,b=4,
∠C=120°,求c.
A
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120
C
a
B
c 2 a 2 b 2 2 a b c o s 1 2 0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集体探究学习活动二:
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两类解斜三 角形的问题? 2.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能用 余弦定理求解吗?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1.1.2 余弦定理 实用课件(共36张PPT)
变式训练:
已知在Δ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b)3c,33,B3;0
(2a)2b ,22,c62
解 : ( 1 ) 法 2 由 余 弦 定 理 , 得 b 2 a 2 c 2 2 a c c o s B 当 解 a 得 a 6 时 6 , 由 o r 正 a 弦 定 3 理 , 得 sinAasinB=61 21 b3 A 190,C 160 当 a 3 时 , a b 3 , A B C 为 等 腰 三 角 形 A 2 3 0 , C 2 1 2 0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 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2b2c22 b c c os A b2a2c22accosB c2a2b22 a b c os C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余弦定理

【例】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
求证:a2 b2
c2
sin A B
. sin C
【规范解答】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a2-b2=b2-a2-2bccosA+2accosB.
整理得:a2 b2
c2
a cos B bcos A, c
【解析】∵c4-2(a2+b2)c2+a4+a2b2+b4=0,
∴[c2-(a2+b2)]2-a2b2=0,∴c2-(a2+b2)=±ab,
cos C a2 b2 ∴cC2=1210°或60°.
2ab
2
角形中最大内角,
由余弦定理
∴C=120°. cos C a2 b2 c2 1,
2ab
2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名师指津】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揭示的都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要解 三角形,必须已知三角形的一边的长,对于两个定理,根据实 际情况可以选择性地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要注意以下关系 式的运用:
【例3】在△ABC中,若sinA-2sinBcosC=0,试判断△ABC的 形状.
【规范解答】方法一:∵sinA-2sinBcosC=0,∴由正弦定
理知a=2bcosC,再由余弦定理得 a a2 b2 c2 ,
2b
2ab
∴b2=c2,b=c,.故△ABC为等腰三角形.
方法二:由sinA=sin(B+C),∴有sinBcosC+cosBsinC2sinBcosC=0,即sinCcosB-cosCsinB=0,sin(CB)=0,∴C-B=0,即C=B.故△ABC为等腰三角形.

人教版必修五1.1.1正弦、余弦定理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1.1.1正弦、余弦定理课件

B. acos A bcos B
C. asin B bsin A
D. acos B bcos A
(2)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则
sinA+sinB__>__sinC.
(3)在ABC中,C 2B,则sin 3B 等于(B) sin B
A.b/a
B.a/b
C.a/c
D.c/a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例题讲授
例1,在ABC中,已知A 32.0, B 81.8, a 42.9cm,解三角形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 180 ( A B) 180 (32.0 81.8 ) 66.2 根据正弦定理,b asin B 42.9sin 81.8 80.1(cm)
c a sin C 20sin 24 13(cm). sin A sin 40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例题讲授
例3 在 ABC 中,B 45,C 60,a 2( 3 1) ,求
ABC的面积S.
解: A 180 (B C ) 75
A
∴由正弦定理得 b a sin B 2(
3
1)(
练习:
(1)在 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C )
A. asin A bsinB
B. acos A bcos B
C. asin B bsin A
D. acos B bcos A
(2)在 ABC中,若
a cos
A
b cos B
c cos C
,则 ABC 是(
D)
2
2
2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sin A sin 32.0 根据正弦定理,c asin C 42.9sin 66.2 74.1(cm)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2 余弦定理》示范课课件_5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2 余弦定理》示范课课件_5
(边角互化,求角,判别角)
问题一:三角形中的边角运算 问题二: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问题三: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例1 A,B两地之间隔着一个水塘,先选择另一点C,测得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m). 解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168m.
例2 在长江某渡口处,江水以5的速度向东流.一渡船在江南岸的码头 出发,预定要在后到达江北岸码头.设为正北方向,已知码头在码头的 北偏东,并与码头相距.该渡船应按什么方向航行?速度是多少(角度 精确到,速度精确到)?
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1)在△ABC中,acosA=bcosB,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思路:转化成单一的角关系或边长的关系
(2)在△ABC中,a=5,b=6,c=8,△ABC的形状是( C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cos C a2 b2 c2 25 36 64 1 0
2ab
256
20
三角形的面积求解
SABC

1 底高 2
SABC

1 2
absin C

1 bcsin 2
A

1 2
ac sin
B
SABC

1 2
(a
b

c)r(r是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在ABC中,A 1200, AB 5, BC 7, 求ABC的面积。
1、在△ABC中,已知sinA:sinB:sinC=5:7:8,
则B=
2.长7m的梯子靠在斜壁上,梯脚与壁基相距 m,梯顶在沿着壁向上6m的地方,求壁面和 地面所成的角(精确到).
3.在中,已知,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4.在中,设=a,=b,且|a|=2,|b|=,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2 第1课时余弦定理及其直接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1.2 第1课时余弦定理及其直接应用

1.1.2 余弦定理第1课时 余弦定理及其直接应用学习目标 1.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2.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知识点一 余弦定理思考1 根据勾股定理,在△ABC 中,C =90°,则c 2=a 2+b 2=a 2+b 2-2ab cos C .① 试验证①式对等边三角形还成立吗?你有什么猜想? 答案 当a =b =c 时,C =60°,a 2+b 2-2ab cos C =c 2+c 2-2c ·c cos 60°=c 2,即①式仍成立,据此猜想,对一般△ABC ,都有c 2=a 2+b 2-2ab cos C .思考2 在c 2=a 2+b 2-2ab cos C 中,ab cos C 能解释为哪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你能由此证明思考1的猜想吗? 答案 ab cos C =|CB →||CA→CB →,CA →=CB →·CA →.∴a 2+b 2-2ab cos C =CB →2+CA →2-2CB →·CA →=(CB →-CA →)2=AB →2=c 2. 猜想得证.梳理 余弦定理的公式表达及语言叙述特别提醒:余弦定理的特点(1)适用范围:余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2)揭示的规律:余弦定理指的是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与其中一个角的余弦之间的关系,它含有四个不同的量,知道其中的三个量,就可求得第四个量. 知识点二 适宜用余弦定理解决的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思考1 观察知识点一梳理表格第一行中的公式结构,其中等号右边涉及几个量?你认为可用来解哪类三角形?答案 每个公式右边都涉及三个量,两边及其夹角.故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可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思考2 观察知识点一梳理表格第三行中的公式结构,其中等号右边涉及几个量?你认为可用来解哪类三角形?答案 每个公式右边都涉及三个量,即三角形的三条边,故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也可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梳理 余弦定理适合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2)已知三边,解三角形.1.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2.余弦定理每个公式中均涉及三角形的四个元素.(√)3.在△ABC 中,已知两边及夹角时,△ABC 不一定唯一.(×)类型一 余弦定理的证明例1 已知△ABC ,BC =a ,AC =b 和角C ,求c 的值.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理解解 如图,设CB →=a ,CA →=b ,AB →=c ,由AB →=CB →-CA →,知c =a -b , 则|c |2=c ·c =(a -b )·(a -b ) =a ·a +b ·b -2a ·b =a 2+b 2-2|a ||b |cos C . 所以c 2=a 2+b 2-2ab cos C , 即c =a 2+b 2-2ab cos C .反思与感悟 所谓证明,就是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桥梁架在哪儿,要勘探地形,证明一个公式,要观察公式两边的结构特征,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看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跟踪训练1 例1涉及线段长度,能不能用解析几何的两点间距离公式来研究这个问题?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理解解 如图,以A 为原点,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0,0),B (c ,0), C (b cos A ,b sin A ),∴BC 2=b 2cos 2A -2bc cos A +c 2+b 2sin 2A , 即a 2=b 2+c 2-2bc cos A . 同理可证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类型二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命题角度1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例2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2,cos(A +B )=13,则c 等于( ) A.4 B.15 C.3D.17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 cos C =-cos(A +B )=-13,又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9+4-2×3×2×⎝⎛⎭⎫-13=17, 所以c =17.反思与感悟 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时,应先从余弦定理入手求出第三边,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其余的角.跟踪训练2 在△ABC 中,已知a =2,b =22,C =15°,求A .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解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8-43, 所以c =6- 2.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C c =12,因为b >a ,所以B >A , 所以A 为锐角,所以A =30°. 命题角度2 已知三边例3 在△ABC 中,已知a =26,b =6+23,c =43,求A ,B ,C .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解形解 根据余弦定理,cos A =b 2+c 2-a 22bc=(6+23)2+(43)2-(26)22×(6+23)×(43)=32. ∵A ∈(0,π),∴A =π6,cos C =a 2+b 2-c 22ab=(26)2+(6+23)2-(43)22×26×(6+23)=22, ∵C ∈(0,π),∴C =π4.∴B =π-A -C =π-π6-π4=7π12,∴A =π6,B =7π12,C =π4.反思与感悟 已知三边求三角,可利用余弦定理的变形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b 2+a 2-c 22ba 先求一个角,求其余角时,可用余弦定理也可用正弦定理.跟踪训练3 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2∶4∶5,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解 因为a ∶b ∶c =sin A ∶sin B ∶sin C =2∶4∶5, 所以可令a =2k ,b =4k ,c =5k (k >0). c 最大,cos C =(2k )2+(4k )2-(5k )22×2k ×4k <0,所以C 为钝角,从而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3,它们夹角的余弦值是-35,则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52B.213C.16D.4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设第三边长为x ,则x 2=52+32-2×5×3×⎝⎛⎭⎫-35=52,∴x =213. 2.在△ABC 中,a =7,b =43,c =13,则△ABC 的最小角为( ) A.π3 B.π6 C.π4 D.π12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答案 B解析 ∵a >b >c ,∴C 为最小角且C 为锐角,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72+(43)2-(13)22×7×43=32. 又∵C 为锐角,∴C =π6.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底边长的5倍,那么它的顶角的余弦值为( ) A.518 B.34 C.32 D.78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设顶角为C ,周长为l ,因为l =5c ,所以a =b =2c ,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4c 2+4c 2-c 22×2c ×2c =78.4.在△ABC 中,a =32,b =23,cos C =13,则c 2=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答案 30-4 6解析 c 2=a 2+b 2-2ab cos C =(32)2+(23)2-2×32×23×13=30-4 6.5.在△ABC 中,若b =1,c =3,C =2π3,则a =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用余弦定理求边或角的取值范围 答案 1解析 ∵c 2=a 2+b 2-2ab cos C , ∴(3)2=a 2+12-2a ×1×cos 2π3,∴a 2+a -2=0,即(a +2)(a -1)=0.∴a =1或a =-2(舍去).∴a =1.1.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边和夹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三边求三角形的任意一角.2.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关系:余弦定理可以看作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可以看作是余弦定理的特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一、选择题1.在△ABC 中,已知a =2,则b cos C +c cos B 等于( ) A.1 B. 2 C.2 D.4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C解析 b cos C +c cos B =b ·a 2+b 2-c 22ab +c ·c 2+a 2-b 22ca =2a 22a =a =2.2.在△ABC 中,已知B =120°,a =3,c =5,则b 等于( ) A.4 3 B.7 C.7 D.5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答案 C解析 ∵b 2=a 2+c 2-2ac cos B =32+52-2×3×5×cos 120°=49,∴b =7. 3.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 ) A.90° B.120° C.135° D.150°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答案 B解析 设中间角为θ,则θ为锐角,cos θ=52+82-722×5×8=12,θ=60°,180°-60°=120°为所求.4.在△ABC 中,已知b 2=ac 且c =2a ,则cos B 等于( ) A.14 B.34 C.24 D.23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B解析 ∵b 2=ac ,c =2a ,∴b 2=2a 2, ∴cos B =a 2+c 2-b 22ac =a 2+4a 2-2a 22a ×2a=34.5.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7,BC =5,CA =6,则AB →·BC →的值为( ) A.19 B.14 C.-18 D.-19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D解析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 依题意得,a =5,b =6,c =7.∴AB →·BC →=|AB →|·|BC →|·cos(π-B )=-ac ·cos B . 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ac ·cos B =12(b 2-a 2-c 2)=12(62-52-72)=-19,∴AB →·BC →=-19.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4,b =5,c =6,则sin 2A sin C 等于( )A.1B.2C.12D.34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答案 A解析 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 22bc =25+36-162×5×6=34,所以sin 2A sin C =2sin A cos A sin C =2a cos Ac=4cos A3=1.7.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 ,C 是该小区的一个出入口,小区里有一条平行于AO 的小路CD .已知某人从点O 沿OD 走到点D 用了2 min ,从点D 沿DC 走到点C 用了3 min.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50 m/min ,则该扇形的半径为( ) A.50 m B.45 m C.507 m D.47 m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答案 C解析 依题意得OD =100 m , CD =150 m , 连接OC ,易知∠ODC =180°-∠AOB =60°, 因此由余弦定理,得OC 2=OD 2+CD 2-2OD ×CD ×cos ∠ODC , 即OC 2=1002+1502-2×100×150×12,解得OC =507(m).8.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的值为( )A.43B.8-4 3C.1D.23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A解析 (a +b )2-c 2=a 2+b 2-c 2+2ab =4, 又c 2=a 2+b 2-2ab cos C =a 2+b 2-ab ∴a 2+b 2-c 2=ab ,∴3ab =4,∴ab =43.二、填空题9.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c 2,且sin C =32,则C =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用余弦定理求边或角的取值范围 答案2π3解析 因为a 2+b 2<c 2,所以cos C =a 2+b 2-c 22ab <0,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且C >π2.又因为sin C =32,所以C =2π3. 10.在△ABC 中,A =60°,最大边长与最小边长是方程x 2-9x +8=0的两个实根,则边BC 的长为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题点 余弦定理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问题 答案57解析 设内角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b ,c .∵A =60°,∴可设最大边与最小边分别为b ,c .由条件可知b +c =9,bc =8,∴BC 2=b 2+c 2-2bc cos A =(b +c )2-2bc -2bc cos A =92-2×8-2×8×cos 60°=57,∴BC =57.11.在△ABC 中,AB =2,AC =6,BC =1+3,AD 为边BC 上的高,则AD 的长是 . 考点 余弦定理解三解形 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答案3解析 ∵cos C =BC 2+AC 2-AB 22×BC ×AC=22,∵C ∈⎝⎛⎭⎫0,π2,∴sin C =22.∴AD =AC ·sin C =3. 三、解答题12.在△ABC 中,已知A =120°,a =7,b +c =8,求b ,c . 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解 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b +c )2-2bc (1+cos A ),所以49=64-2bc ⎝⎛⎭⎫1-12,即bc =15, 由⎩⎪⎨⎪⎧ b +c =8,bc =15,解得⎩⎪⎨⎪⎧ b =3,c =5或⎩⎪⎨⎪⎧ b =5,c =3. 13.在△ABC 中,a 2+c 2=b 2+2ac .(1)求B 的大小;(2)求2cos A +cos C 的最大值.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问题解 (1)由a 2+c 2=b 2+2ac 得a 2+c 2-b 2=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2ac 2ac =22. 又0<B <π,所以B =π4. (2)A +C =π-B =π-π4=3π4,所以C =3π4-A,0<A <3π4. 所以2cos A +cos C =2cos A +cos ⎝⎛⎭⎫3π4-A=2cos A +cos3π4cos A +sin 3π4sin A =2cos A -22cos A +22sin A =22sin A +22cos A =sin ⎝⎛⎭⎫A +π4. ∵0<A <3π4,∴π4<A +π4<π, 故当A +π4=π2, 即A =π4时,2cos A +cos C 取得最大值1. 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若直线ax +by +c =0与圆x 2+y 2=1无公共点,则△ABC 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考点 判断三角形形状 题点 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答案 B解析 ∵直线ax +by +c =0与圆x 2+y 2=1无公共点,∴圆心(0,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d =|c |a 2+b2>1,即a 2+b 2-c 2<0,∴cos C =a 2+b 2-c 22ab <0, 又C ∈(0,π),∴C 为钝角.故△ABC 为钝角三角形.15.在△ABC 中,已知BC =7,AC =8,AB =9,则AC 边上的中线长为 . 考点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答案 7解析 由条件知cos A =AB 2+AC 2-BC 22×AB ×AC =92+82-722×9×8=23, 设中线长为x ,由余弦定理,知x 2=⎝⎛⎭⎫AC 22+AB 2-2×AC 2×AB cos A =42+92-2×4×9×23=49, 所以x =7.所以AC 边上的中线长为7.。

高一必修五余弦定理(一)

高一必修五余弦定理(一)

已知两边及夹角:余弦定理;
已知两边及对角:正弦定理;
已知三边:余弦定理.
ASA,AAS,SAS,SSS
例3、已知在△ABC中,a=8,b=7,B=60o,求c.
解:由余弦定理得
练习:已知在△ABC中,a=1,b= ,B=60o,求c.
c=3
解方程思想
解题小结:
先求第三角,再用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一解
无解
无解
一解
两解
a≥b
一解
二、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的三角形的解的情况:
A
b
a
A
b
a
bsinA
三、掌握“边角互化”的解题思想
相关知识复习: 1.向量的数量积: 2.勾股定理:a2+b2=c2. 用向量方法证明: 好处:不用做辅助线

A
B
b
a
c
A
B
C
c=?
a
b
问题: (1)已知A,B,b,求a 用正弦定理 (2)已知A,a,b,求B,C 用正弦定理 (3)已知a,b,C两边一夹角
D
思路2:作AD⊥BC于D ∵在Rt△ADC中,CD=bcosC ∴BD=a-bcosC 又∵AD=bsinC ∴在Rt△ADB中, c2=(bsinC)2+(a-bcosC)2 =b2sin2C+a2-2abcosC+b2cos2C =a2+b2-2abcosC
解:∵∠B=60o,∠ADC=150o ∴∠BDA=30o,∠BAD=90o,
A
B
C
D
4
a
添加标题
5
b
添加标题
6
余弦定理:
用法:知三边求三角形 的三个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LI
11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其它的边和角; (2)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练习:在△ABC中 (1)已知b=8,c=3,A=60o,求a; 7 (2)已知a= 3 3 ,c=2,B=150o,求b; 7 (3)已知a=2,b= 2 ,c= 3 1 ,求A. 45o
CHENLI
6
探究:如图,在△ABC中,BC=a,AC=b,边BC与AC的 夹角为C,试求AB边的长c.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B的坐标分别是
什么?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什么结论?
y
A A(bcosC,bsinC)
b
C
a
x
B B(a,0)
c2 a 2 b2 2 a bco sC
CHENLI
CHENLI
1
复习 一、正弦定理可解决两类三角问题:
1、知两角及一边,求其它的边和角;
2、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的边和角.
注意:第二种类型的问题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三种情况.
二、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的三角形的解的情况:
A的范围 A为钝角或直角
a,b关系 a>b
a≤b a<bsinA
解的情况 一解 无解 无解
已知一边两角:正弦定理; 已知两边及对角:正弦定理; 已知两边及夹角:余弦定理;
已知三边:余弦定理.
CHENLI
15
例3、已知在△ABC中,a=8,b=7,B=60o,求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2 a 2 c2 2 a cc o sB 7 2 8 2 c 2 2 8 c c o s 6 0 整 理 得 c2 8 c 1 50 解方程思想 解 得c3或 c5
0 .5 5 4 3
2 b c
2 8 7 .8 1 6 1 .7
∴A≈56°20′
c 2 a 2 b 2 1 3 4 .6 2 1 6 1 .7 2 8 7 .8 2
c o s B
0 .8 3 9 8
2 c a 2 1 3 4 .6 1 6 1 .7
∴B≈32°53′
C 1 8 0 ( A B ) 1 8 0 ( 5 6 2 0 ' 3 2 5 3 ' ) 9 0 4 7 '
用正弦定理 (2)已知A,a,b,求B,C
a b
用正弦定理
(3)已知a,b,C两边一夹角 A
c=?
B
CHENLI
3
确定三角形方法? ASA, AAS, SAS, SSS
CHENLI
4
探究:如图,在△ABC中,BC=a,AC=b,边BC与AC的 夹角为C,试求AB边的长c.
思路1:依条件可知,|C B | a , |C A | b , A B C B C A
∴B=180o-(A+C)=180o-(41o+33o)=106°
CHENLI
10
例2、在△ABC中,已知a=134.6cm,b=87.8cm,
c=161.7cm,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
解:
b 2 c 2 a 2 8 7 .8 2 1 6 1 .7 2 1 3 4 .6 2
c o s A
2bc
b2 a2 c2 2ac cos B c o s B a 2 c 2 b 2
2ac
c2 a2 b2 2abcosC
a2 b2 c2 cosC
2ab
用法:知两边及其夹角求 用法:知三边求三角形
三角形的第三条边.
的三个角.
CHENLI
9
例1、在△ABC中,已知b=60cm,c=34cm,A=41o, 解该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7
C
c2a 2b 22 a bco sC
a
同 理 可 得 a2b2c22bccosA b
b2a2c22accosB
A
c=?
B
CHENLI
8
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
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b2 c2 a2 cos A
a2 b2 c2 2bc cos A
a
b A
A为锐角
a=bsinA bsinA<a<b
a≥b
一解 两解 一解
a b
bsinA
A
三、掌握“边角互化”的解CHE题NLI 思想
2
相关知识复习: 1.向量的数量积:
a b a b cos
A
2.勾股定理:a2+b2=c2. 用向量方法证明:
c b
好处:不用做辅助线 问题:
C
C
a
B
(1)已知A,B,b,求a
|A B |2 |C B C A |2
C
22
C B C A 2 C B C A
a
b
|C B | 2 |C A | 2 2 |C B | |C A |c o s C
c 2 a 2 b 2 2 a b c o sC
ca2b22abcosC
A
c=?
B
CHENLI
5
探究:如图,在△ABC中,BC=a,AC=b,边BC与AC的 夹角为C,试求AB边的长c.
解:∵a²=b²+c²-2bccosA =60²+34²-2×60×34×cos41o≈1676.82
∴a≈41(cm)
故由正弦定理可得
sC i n c sA i n 3s4 4 i n 1 3 0 4 .6 5 0 .5 64 . 4 a 41 41
∵c<a,故C是锐角
∴利用计算器可求得 C≈33°
思路2:作AD⊥BC于D
∵在Rt△ADC中,CD=bcosC ∴BD=a-bcosC 又∵AD=bsinC ∴在Rt△ADB中,
C Da
b
c2=(bsinC)2+(a-bcosC)2
=b2sin2C+a2-2abcosC+b2cos2C A
c=?
B
=a2+b2-2abcosC
ca2b22abcosC
CHENLI
12
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
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2b2c22 bcco
C
b2a2c22acco Bs c2a2b22 acbo Cs
b
a
余弦定理好处: 不用判断解个数
Ac
B
在ABC中,
与勾股定理联系?P6
b2c2 a2 A为直角
coAsb2 c2 a2 b2c2 a2 A为锐角
2bc
b2c2 a2 A为钝角
CHENLI
13
在△ABC中,若a=5、b=7、c=9,判断 △ABC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算最大角的余弦值
学案P38达标2
CHENLI
14
在三角形的六个基本元素中,已知哪三个 元素可以解三角形?
ASA,AAS,SAS,SSS 针对上述类型,分别用哪个定理求解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