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光体形成温度的不同,决 定了它的层片厚薄就不一样。常 常把它们分为粗片珠光体、细片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由于 珠光体层片间距的不同,它们的 硬度也不一样。
T10 退火 粗片状珠光体
T10 正火 细片状珠光体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 以下中温区的转变产物,由鉄素 体和渗碳体组成。贝氏体一般分 为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和颗粒状 贝氏体三类。
实验一 珠光体、贝氏体、马氏 体组织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熟悉光学显微镜下珠光体、贝氏 体、马氏体的组织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概述
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组织 都是高温奥氏体过冷到A1以下不同 温度转变得到的产物。由于转变温 度不同,转变的机理也就不同,因 而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也不一样。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
共析成分的奥氏体过冷至大约A1~550℃, 分解出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珠光体型组织, 一般认为首先是在奥氏体的晶界附近生成一片 渗碳体,随即在渗碳体薄片的两旁出现两片鉄 素体,而鉄素体旁又生出渗碳体薄片,这些相 间片层状的薄片一起向前长大.一个奥氏体晶 粒内形成若干个珠光体小区域,称为珠光体团. 同一珠光体团内渗碳体和鉄素体大体上相互平 行和连续。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下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 的下部转变的产物。在光学显微镜 下,呈针片状,片与片间有较大的夹 角。下贝氏体容易侵蚀呈黑色,类似 回火马氏体。
下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
颗粒状贝氏体的形态特征是: 在尖角块状鉄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 碳化物和若干孤立的奥氏体小岛。 这些岛状奥氏体由于碳及其它元素 间内部扩散而使其稳定化,最后可 能转变为马氏体、鉄素体或渗碳体 的混合物等。
粒状贝氏体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马氏体的形态按含碳量高低分 为板条马氏体和片状氏体两种基本 形态。两者无论在金相组织形态、 微细结构、结晶学位向关系还是在 转变方式上都不尽相同。
板条马氏体
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 板条马氏体组织,在一个原来奥氏体 晶粒内形成几个马氏体块,一个马氏 体块又由几个马氏体束所组成,一个 马氏体束又包含有许多马氏体板条。 在一个马氏体块内马氏体的板条几乎 都是平行。
片状马氏体
实际热处理工件金相检验时,马 氏体组织形态就不那么明显和易于鉴 别,因为实际使用要求的马氏体极细 小,某些材料的马氏体难于侵蚀显 示,同时组织成分又不均匀。
45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60℃加热,水淬混合马氏体
T10 800℃加热,水淬
隐晶马氏体
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2.正确地画出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 板条马氏体及混和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图, 并注明材料、状态、组织、放大倍数以 及腐蚀剂。 3.正确说明上、下贝氏体地组织形态特征, 并分析说明上贝氏体与珠光体、板条马氏 体的区别;下贝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的区别。
上贝氏体
上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上 部形成的,在奥氏体晶界由相互激发的 成核作用形成一组组并排向奥氏体生长 的鉄素体片。而鉄素体也向厚度方向推 移,鉄素体片间的奥氏体由于碳浓度的 增高而析出短杆状碳化物平行于鉄素体 长轴方向。在光学显微镜子下分辨不清 鉄素体片间的渗碳体,而鉄素体片则具 有典型的羽毛状特征。
板条马氏体
片状马氏体
高碳钢淬火得到呈针状、透镜状、竹 叶状等片状马氏体,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 第一片形成的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贯整 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加以分割,使以 后形成的马氏体大小不断受到限制,因此 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律,有 时按一定方位,呈60°和120°等一定角度 ,或呈闪电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