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2008-66√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融合了文学、艺术、哲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以空间为载体,以叙事为手段,探索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空间在叙事中的构建和解读。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基础和运用实践,揭示其在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和城市文化研究等领域的重要价值。
二、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基础空间叙事学强调空间在叙事中的核心地位,通过研究空间的构成、功能和意义,以及空间与时间的互动关系,来揭示叙事的本质和特点。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与时间的互动关系:空间叙事学认为,空间与时间在叙事中相互影响、相互构建。
时间通过空间的变换和重组来呈现,而空间则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展现其意义。
2. 空间的构成与功能:空间的构成包括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多个层面。
不同层面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通过叙事手段来呈现和解读。
3. 空间的符号性和文化性: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叙事中,空间可以传达文化信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
三、空间叙事学的运用实践空间叙事学在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和城市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文学创作: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描绘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等不同层面的空间,来构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叙事世界。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对城市街道、建筑、自然景观等空间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传达文化信息等。
2. 影视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空间作为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镜头语言、场景设计、画面构图等手段来呈现和解读。
空间叙事学可以帮助影视创作者更好地运用这些手段,来构建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的叙事世界。
3. 城市文化研究: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空间叙事学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方面,来解读城市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隐喻与悖论_空间_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
二、 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的联系 程锡麟与王安的文章都认为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 “空间叙事理 论属于空间叙事学, 是空间叙事学的先驱。
’% ) “自约瑟 论的出现首先归功于弗兰克的开拓性贡献。 ”
《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 》 夫・弗兰克的 发表以来, 空间
“空间 ” 术作比较, 借用莱辛的 来思考他的新问题, 从而 “空间形式 ” “空间 ” 提出了 理论。但弗兰克的 与莱辛的
!"
!"#$%"
隐喻与悖论: 空间、 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学
形式的形成方式有很多种, 如: 省略、 重复、 引用、 对比、 “描写 ” 多重视角、 断裂、 拼贴、 多情节、 蒙太奇等, 只是其 中之一。场景的描写具有延缓、 中断叙事顺序的作用, 弗 《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 》 “农 兰克在 中所用的福楼拜的 “这个场景小规模地说 展会 ” 的例子, 就属于这一类型。 明了我所说的小说中的形式空间化。就场景的持续来 说,叙述的时间流至少是被终止了;注意力在有限的时
! " # $ %& ’ 间范围内被固定在诸种联系的交互作用之中。 ” 他
“视域 ” 说明, 这就是左伦的 概念。左伦认为: 视域不同于 绘画中的 “ 视角 ” ,在视域中不仅包括当下阅读中的信 息,还通过记忆综合的作用联系到前面已经读过的信
!. # “视域就是当下的阅读与记忆综合的联结。 ” “记忆 息,
“空间形式 ” 论在当下理论更新的大潮中, 可算是一 个比较老的理论,从弗兰克最初给它命名到现在,已经 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英语世界, 在 #$ 有 !" 年的历史了。 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一度掀起波澜,引起不少争论,现在 在西方学术界对这一理论也存在不少分歧。空间形式理 论早在 %&&% 年由秦林芳编译的 《 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 式》 被介绍到中国, 但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引起重视, 直到 “空间形式 ” 才逐步升温, 一词才屡屡出现在理 #% 世纪, 论文章中。究其原因,空间形式论的兴起是与空间叙事 学热有关。空间叙事学的倡导源于人文社科理论中的 “空间转向 ” 潮流, 但由于空间叙事学本身尚处于理论的 起步阶段,它自身的理论积累不充分,因而需要从其他 “拿来 ” 理论中 一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 空间形式很容 易被纳入到空间叙事学的范围之内,因为它们都有“空 间” 二字。但我们需要谨慎地思考一下, 一个 !$ 多年前 产生于不同语境中的理论,是否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种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在叙事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学科。
它不仅涵盖了文学领域中的空间描写与叙述,还涉及到艺术、电影、游戏等多媒体领域的空间表达与叙事手法。
本文旨在探讨空间叙事学的定义、发展及其在文学与艺术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空间叙事学视角。
二、空间叙事学的定义与发展空间叙事学源于文学领域,关注于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与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学科逐渐扩展到其他艺术领域,如电影、绘画、游戏等。
空间叙事学强调空间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关注空间如何塑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意义。
空间叙事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学者们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描写,探讨其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
随着研究的深入,空间叙事学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空间观念,以及不同媒介中空间的表达方式。
如今,空间叙事学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艺术、心理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三、文学中的空间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空间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描绘不同地域、场景的空间特征,作家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命运。
同时,空间也可以作为故事情节的转折点或高潮,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深层含义。
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例,作品通过描绘农村的空间环境,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作品中的人物在红高粱地中活动,这个特定的空间环境既塑造了人物形象,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此外,《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白鹿原》中的白鹿原等空间描写,也都体现了空间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四、艺术中的空间叙事在艺术领域,空间叙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空间;电影则通过镜头、场景的切换展现空间的转换;游戏则通过虚拟的三维空间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这些艺术形式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空间的形态和意义。
以电影为例,导演通过镜头语言表现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分恶慧拦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程锡麟等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问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问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空问形式;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11一0025—11程锡麟(1947一),男,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四川成都610064)本文是四川大学英文系博士课程“叙事空间理论”研讨班的集体成果,除了笔者之外,参与本文写作的博士生有:王安、孙薇、王欣、张新军、秦苏珏、李权文。
长时期里,多数批评理论著作都有着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
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下面先就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做一简要介绍,然后将依据国外的相关论著着重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观点分别加以梳理、概述。
一、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前期论著和学术背景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
此文结合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讨论,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中的空间形式问题。
此文的基本观点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包括T.S.艾略特、庞德、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是“空间的”,它们用“同在性”取代“顺序”。
现代主义的作家“试图让读者在时间上的一瞬间从空间上而不是从顺序上理解他们的作品”【1】‘嘲’。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特别是对叙事空间理论进行全面概述。
我们将从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叙事空间理论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如何运用空间元素来构建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意义,以及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文还将探讨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发展,以期对未来的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叙事学领域,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时间、情节和人物等要素,而空间往往被视为背景或场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空间转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空间不仅是叙事作品的背景,更是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关键因素。
因此,叙事空间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向进行概述,包括空间与情节的关系、空间与人物塑造、空间与主题表达等方面。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来阐述叙事空间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也将对叙事空间理论在不同文学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叙事空间理论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叙事作品的空间魅力。
二、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传统的叙事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维度的叙事研究,即事件的顺序、节奏、时长等。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空间在叙事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种从时间到空间的转向,是叙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首先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重新认识上。
叙事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意义的重要因素。
空间在叙事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能够影响叙事的结构、节奏和氛围。
空间转向还体现在对叙事空间的多维度探索上。
除了物理空间外,叙事空间还包括心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个层面。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1、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叙事理论,作为研究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叙事意义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跨越了多个学科领域。
从古至今,叙事理论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阶段的发展。
古典修辞学时期,叙事理论主要关注修辞技巧和说服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叙事手段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观点和情感。
这一时期的理论家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叙事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后来的叙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进入现代语言学阶段,叙事理论开始关注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叙事结构的内在逻辑。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如普罗普通过对民间故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叙事结构的普适性模式,如“功能”和“行动元”等概念。
这一时期的理论对叙事文本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生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随着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叙事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视野。
文学批评家如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叙事话语”的概念,深入探讨了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核心问题。
同时,文化研究学者如福柯通过对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分析,将叙事理论与社会文化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叙事在构建社会认同和权力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叙事空间理论强调叙事文本中的空间元素和空间结构对叙事意义生成的重要影响。
这一转向不仅拓宽了叙事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文学、电影、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
叙事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以及空间转向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理论家都在不断地探索和深化对叙事的理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地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文学批评、电影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的意义与影响空间转向在叙事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空间转向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叙事的基本结构。
空间叙事学
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Spatial Narratology)是一个涉及空间与叙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与人们对于空间和位置在叙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有着密切关系。
空间与叙事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文学、影视、建筑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讨论。
本文将从空间概念、叙事理论与空间叙事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探寻空间叙事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空间概念与叙事理论在理论层面上,空间与叙事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关系。
空间既是叙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叙事也能够赋予空间以意义。
空间的不同构成方式和形态对于叙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叙事提供背景、舞台和场景等等。
空间的概念是多元和复杂的,它可以是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等等。
不同的叙事方式和目的可能要求不同类型的空间。
如同心理学家谢丽尔·赫克(Cheryl Herr)所言,心理空间可以提供给叙事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叙事更贴近于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叙事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空间叙事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疆域理论(Territoriality Theory)认为,人的行动与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通过对空间的界定和控制,人们可以将空间变成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并通过空间的限制和扩展来激发叙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能动性理论(Agency Theory)也将空间视为一种能动的实体,它能够与人物互动,对叙事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二、空间叙事的意义与方法空间叙事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叙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空间能够赋予叙事以情感和感知的维度。
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与情感经验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叙事的理解和接受。
空间作为一种情感载体,能够极大地丰富和深化叙事内容。
其次,空间叙事还能够为叙事赋予特定的主题和意义。
不同的空间布局与组织方式可能会突出不同的主题,例如,城市空间可能与现代生活的匆忙和冷漠相联系,乡村空间则可能与宁静和传统价值观相关。
通过对于空间的设计与控制,叙事者能够创造出独特而深刻的叙事体验。
叙事学之叙事空间
八.空间信息的提供方式
❖ 空间对人物所完成的每一个行动都潜在地是 必不可少的。如果人物正骑着自行车,我们 知道那是在室外一条路上。人物如果睡觉, 我们知道是在床上。
❖ 2.动态空间
❖ 人物的运动可以构成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 的过渡。一个空间常常成为另一个空间的对立 面。
❖ 比如,旅行者从否定的空间来到肯定的空间, 这一空间无需成为那一行动的目标。朝一个目 的地行进的人物不一定总到达另一个空间。在 许多旅行者的故事中,行动本身就是目的。
七.空间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也可被看作自然主义的。 斯蒂芬.代达罗斯明显地是穷困环境下的产物。他的生活方式、 他的可怜的饮食、他那因虱子面不停地抓挠、他的家庭不断 地与更落魄的人为邻,全都与他所生活的空间完全吻合。
❖ 人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在一定时候常常影响到 他们的情绪。一个高高在上空间,有时也使 得情绪高涨,人物因而志得意满。(司汤达)
❖ 当单独的叙述部分仅仅致力于空间信息的描 述时,我们称其为描写(description)。这 样,空间就不是简单地被附带提及,而是成 为明确的描述对象。
❖ 我经过一个楼梯平台,走近他说的那个房间。那里也是不见一线天光, 屋子里空气浑浊,一股味儿叫人喘不过气来。超市的旧式壁炉里刚刚生 了火,看上去是熄灭的份儿多,旺起来的份儿少。弥漫在屋子里迟迟不 散的烟,看起来真比清新的空气还冷——很像我们沼地里的雾.....最惹眼 的是一张铺着桌布的长桌,仿佛盛宴刚要开始,忽然举宅上下,满屋钟 表,都统统停住不动了...我还记得,我当时仿佛觉得那玩意儿像一个黑 蘑菇,在泛黄的桌布上愈长愈大。顺着长长的桌布望去,看见一些腿上 长满斑纹、身上花花点点的蜘蛛都以这里为家,纷纷奔进奔出,好像蜘 蛛界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似得。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
论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一、概述空间叙事学,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叙事作品中空间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它突破了传统叙事学对时间线性的过度关注,将空间维度纳入叙事分析的核心地位,从而深化了我们对叙事结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理解。
空间叙事学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文学批评和理论对叙事作品多维度解读的追求,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认知的不断深化。
从早期的空间被视为故事发生的静态背景,到逐渐认识到空间在构建叙事意义、塑造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空间叙事学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叙事作品的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解读和批评视角。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空间叙事学开始吸收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其研究领域和深度。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不仅丰富了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内涵,也使其在研究实践中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回顾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探索和突破中逐步走向成熟。
未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拓展,空间叙事学有望在文学批评、创作实践乃至人类文化认知等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简要介绍空间叙事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空间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传统叙事学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叙事学经典理论,提炼各种空间叙事现象,经过融会贯通而形成的。
空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是利用空间作为叙事的载体,通过空间的构造和组织来讲述故事。
在空间叙事学中,空间不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成为叙事的主体,通过空间的布局、结构以及其中的人物行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空间叙事学在叙事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
记忆和想象这两种最重要的创作心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这使得作家们在创作叙事作品时,会从心理来源上赋予作品某种空间性。
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家在其小说文本中打破了因果、线性的常规结构,而创造出了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能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龙迪勇【摘要】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首先,记忆和想象这两种最重要的创作心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这种空间特性会使作家们创造出来的叙事作品从心理来源上就具有某种空间性.其次,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家在其小说文本中打破了因果、线性的常规结构,而创造出了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再次,在不少优秀的叙事作品中,作家们通过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并使之成为人物形象的具体表征,从而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新方法——“空间表征法”.除了文字叙事和小说叙事,空间在跨媒介、跨学科叙事学研究中,也有着相当的重要性.【期刊名称】江西社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11【关键词】[关键词]空间;叙事学研究;创作心理;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一、引论:叙事学的发展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然而,把叙事这一重要现象正式纳入研究的视野,却是非常晚近的事。
20世纪60年代末,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正式诞生。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局限于文学,主张对叙事虚构作品(主要是小说)进行内在性和抽象性的研究。
首先,结构主义叙事学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主张将叙事作品视为一个内在自足的体系,它不受任何外部规定性的制约。
其次,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强调研究对象的静态、共时性,它分析、描述的并不是个别的、具体的叙事作品,而是存在于这些作品之中的抽象的叙述结构。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使用的方法是语言学方法,他们把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确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出唯有叙事作品才具有的独特的“语言形式”。
由于结构主义叙事学打破了传统批评过分依赖社会、心理因素和主观臆断的倾向,强调叙事作品的内在性和独立性,恢复了作品作为文本的中心地位,使人们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取得了比以往远为深刻的认识。
应该承认,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建立的理论模式,使人们能够对叙事作品复杂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准确的解析,而不至于像以前那样因缺乏分析工具而只能流于对情节、人物等大范畴作粗糙的描写。
论空间叙事兴起和发展
论空间叙事的兴起和发展摘要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
但在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者,也使自己陷入了难以解决的叙事困境。
本文从叙事的困境出发,探讨了空间叙事产生的文化背景、理论探索、时空关系以及创作实践中的空间叙事,并指出空间为叙事提供情节发展的境域、依托或铺垫。
倡导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结合是叙事发展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叙事学空间叙事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两个重要的维度,但是长期以来多数批评理论著作都有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
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空间问题也逐渐成为叙事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空间叙事的兴起和发展展开讨论。
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阿莱夫》以形象的方式提出了叙事的困境问题——语言的描述有先后顺序,我们记录事件也总是以时间或因果规律来组织事件的,但是现实世界的事件常常是同时发生的,线性叙事或是对于事件完整性的舍弃,或是体现对于事件真实性的遮蔽和人为的痕迹。
美国学者爱德华·w·苏贾在其论著《第三空间》里指出:“20世纪末叶,学界多多少少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而此一转向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最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
”约瑟夫·弗兰克于1945年提出了“小说空间形式”的理论,他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具有的线性结构、外部视角和经验定位妨碍了对于人内心世界的关注,加上后浪漫主义对创造性的要求,导致了“空间形式”对现实主义小说的背离。
弗兰克初步建立起一个现代小说艺术分析的理论范式,“空间形式”逐渐成为一种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分析模式和判断标准。
20世纪70年代之后,空间理论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阐释和导引之下实现了以社会建构论为标志的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作为一门研究空间与叙事相互关系的学科,近年来在文学、电影、游戏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它旨在通过研究空间结构、空间与故事的相互作用,来探索叙事的空间性和空间建构叙事的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出发,探讨空间叙事学的概念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二、空间叙事学理论概述空间叙事学将空间视为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认为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环境。
这种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心理空间和认知空间。
通过空间的描绘、组织与构建,叙事得以丰富、多样,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叙事学中,空间的呈现往往伴随着时间线索的串联。
而空间叙事学则更加注重空间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强调空间与时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它还关注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空间与人物、情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空间叙事学在文学中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空间叙事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家通过描绘场景、环境、建筑等元素,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丰富的空间世界。
这些空间不仅为故事提供了背景,还参与了故事的构建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例如,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为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故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还可以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如《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居住的庄园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象征着家族的命运和历史的变迁。
四、空间叙事学在电影与影视艺术中的应用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自然也离不开空间叙事学的应用。
电影中的镜头语言、画面构图、场景设置等都是构建空间的手段。
通过镜头和画面的切换,电影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空间世界。
同时,电影还通过空间与人物的关系、空间的运动与变化等手法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和塑造人物性格。
在电影《霸王别姬》中,京剧舞台的空间布局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
而电影《泰坦尼克号》则通过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的空间设置和人物在其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
论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空间叙事学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3 — 1 1
作者 简介 :李静 ( 1 9 9 3 一 ),女 ,湖 南岳 阳人 ,湖 南师范大学 中文 系研 究生,研 究方向为文 艺学和古代文论 。
叙事 学 的发展 与叙 事时 间的研 究 叙事 的历 史 和人 类 的历 史几 乎 同时 发端 , 自有人 类 起 ,就 有 叙 事 的痕 迹 。叙 事 是 人类 与 生 俱来 的一 种基 本 人 性 冲动 ,一部 史诗 、一首 歌 曲、一 部 电影 、一 段 舞蹈 、一组 画作 、一段 对 白、一 个 眼 神等 ,都 是在 叙 说某 段故 事 ,它 涉 及 到人 类 生 活 的方 方 面面 。叙 事 同说 理 、 抒 情 一样 ,都 是人类 表达 自我 的一 种方 式 。 在 西 方 ,叙 事 学研 究可 追 溯 到 古希 腊 时期 的柏 拉 图和 亚 里 士 多德 ,他们 揭 示 叙 事 的原 初 原 因 ,提升 叙 事 概念 的基 本要 素 ,探 讨 的对 象 主 要 是 戏剧 与 史 诗 。文 艺 复 兴 时期 关 于叙 事 学 的研 究 则着 眼于 小 说 ,滥 觞 于对 西 班 牙流 浪 汉 小 说 的研 究 。然 而 ,叙 事 这 一现 象 被 正 式纳 入 研 究视野 ,历 时 却并 不久远 。1 9 6 9年 ,法 国学 者 托 多诺 夫 的著 作 《 十 日谈 语法 》 中第 一 次提 到“ Na r r a t o l o g y ' ’ ,译 为“ 关 于 叙 事 的 学 问” ,简 称“ 叙 事 学” 或“ 叙 述 学” 。经 典叙 事 学 受 结构 主 义影 响 ,主 要研 究对 象是 文 学 ,主 张 对 叙事 虚 构作品 ( 主 要 是小 说 )进 行 内在性 和;时问维度 。
中图 分 类 号 : 1 0 4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1 1 1 4( 2 0 1 6 )0 2 - 0 0 8 0 - 0 4
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_龙迪勇
2008年11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v.,2008第37卷第6期 J ou rnal of Sh anghaiNor m alUn i vers i ty(Ph ilosophy &S ocial Sci en ces E d i ti on )Vol .37,N o .6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6-0064-(08)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龙迪勇(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
如果说,理论家的概括宣布了/空间转向0时代真正到来的话,那么,小说家的探索则昭示着这一/转向0其实早就开始。
事实上,在空间思想方面,理论家们正是从作家们对/空间性0的探索中,获得了无穷的启示。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0,作为一门学科的空间叙事学正在目前叙事学研究热潮中悄然兴起。
关键词: 空间性;空间转向;空间叙事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叙事的空间维度研究0(07C W Z007)收稿日期:2008-11-03作者简介:龙迪勇(1972-),男,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0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伴随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时间和历史这些困扰现代人的概念开始受到后现代空间概念的挑战,于是有人根据有关迹象和研究现状,宣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空间转向0。
¹诚如有论者所指出的:/20世纪末叶,学界多多少少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而此一转向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最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是一种探究空间与叙事关系、探讨空间在叙事艺术中作用的学科。
它不仅仅关注空间本身的物理属性,更深入地挖掘空间在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构建情节、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空间叙事学的内涵及其在文学、电影、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二、空间叙事学的内涵空间叙事学以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叙事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它突破了传统叙事学以时间为轴的局限性,将空间元素引入到叙事分析中,使叙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空间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包括心理空间、文化空间等多种维度。
空间叙事学通过分析这些空间的构造、变化以及与人物、情节的互动关系,揭示出空间在叙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空间叙事学在文学中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空间往往通过环境描写、场景转换等方式呈现。
空间叙事学通过分析这些空间元素,揭示出它们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通过场景的转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些空间元素的存在和变化,使得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和立体。
四、空间叙事学在电影中的应用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空间元素的运用尤为丰富。
空间叙事学在电影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镜头语言、场景设计、画面构图等方面。
镜头语言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和视角,呈现不同的空间感受;场景设计则通过精心布置的场景,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画面构图则通过运用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具有表现力的视觉空间。
这些空间元素共同作用,使得电影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叙事艺术。
五、空间叙事学的意义空间叙事学的出现,为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叙事学以时间为轴的局限性,将空间元素引入到叙事分析中,使叙事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同时,空间叙事学在文学、电影、艺术等领域的应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通过分析空间在叙事中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是一种研究空间与叙事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空间元素来构建和传达故事。
随着文学、电影、游戏等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空间叙事学在各类叙事作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其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二、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基础空间叙事学是叙事学和空间理论相互交融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概念的多维度性:传统的线性时间叙事往往忽视空间的复杂性,而空间叙事学则关注多维度空间的构建。
这种多维度性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涉及到文化、心理等层面的空间。
2. 空间与叙事的互动关系:在叙事作品中,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力量。
空间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影响情节发展,甚至改变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3. 空间叙事的表现手法:空间叙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地理空间、建筑空间、心理空间等。
这些手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构建和传达故事,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三、空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空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
具体如下: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空间叙事学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证研究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叙事作品,如小说、电影、游戏等,探讨其中空间元素的运用和效果,验证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假设。
3. 跨学科研究法:空间叙事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文学、电影学、建筑学、心理学等。
因此,跨学科研究法在空间叙事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共同探讨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空间叙事学在文学中的应用文学是空间叙事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描述地理环境、建筑景观等物理空间来构建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此外,心理空间的刻画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手法之一。
例如,小说《红楼梦》中通过描述贾府的建筑布局和人物关系来展现家族的兴衰和人物命运;而《百年孤独》则通过描绘布恩迪亚家族的居住环境和家族成员的心理变化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奈。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作为一个涵盖文学、电影、视觉艺术和媒体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概念,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空间进行叙述,表达以及构建故事。
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环境,它同时具有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的内涵,成为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工具。
本篇范文旨在解析空间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实例,以此更好地探索其在当代叙事艺术中的作用。
二、空间叙事学基本理论空间叙事学源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综合性的空间分析。
它强调在故事叙述中,空间不仅是背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空间可以承载信息,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甚至构建整个故事的主题和结构。
三、空间叙事学的应用实例1. 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绘不同的地理环境、建筑空间以及心理空间来构建故事。
例如,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布局和设计就象征着贾府的兴衰和人物命运。
再如,在《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家族的居住地不仅是故事发生的物理空间,更是家族命运和历史变迁的象征。
2. 电影中的空间叙事在电影中,空间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常常通过镜头语言来呈现。
电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和视角的切换,展示出不同空间的关系和变化。
例如,《霸王别姬》中通过戏曲舞台和现实场景的切换,构建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和互动。
再如,《鸟人》中,通过镜头展示城市天际线和高楼大厦的拥挤,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四、空间叙事学的现代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空间叙事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
在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中,空间的构建更加复杂多元。
比如,《半条命》游戏中的虚幻现实实验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玩家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到不同于现实的空间感。
此外,随着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领域的兴起,空间叙事学也开始应用于这些领域中,成为城市文化和景观建设的重要工具。
五、结论综上所述,空间叙事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理论,它在文学、电影、媒体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024年空间叙事学》范文
《空间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空间叙事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文学作品中对空间环境的构建和塑造以及这种构建对情节发展和角色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论的不断拓展,空间叙事学也正在发展出一种多元化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叙事作品的空本文尝试深入分析空间叙事学,讨论其在叙事艺术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带来的独特价值。
二、空间叙事学的定义与重要性空间叙事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空间环境与故事情节、角色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在文本中构建一个具有逻辑性和深度的空间环境,并如何通过这个空间环境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塑造角色的行为。
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
三、空间叙事学的应用1. 城市空间与故事情节城市空间是空间叙事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社会氛围等都会对故事情节产生影响。
例如,在小说中,城市的不同区域可以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繁华的商业区可能象征着社会的繁华和浮躁,而安静的住宅区则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些不同的空间环境不仅为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 地理空间与角色塑造地理空间也是空间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文学作品中,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变化往往对角色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一个生活在山区的角色可能会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形成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
此外,地理空间的转移也可以揭示角色的成长和变化,以及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四、空间叙事学的独特价值首先,空间叙事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通过关注作品中的空间环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行为。
其次,空间叙事学有助于揭示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不同空间环境及其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空间叙事学对于创作具有启发性的价值。
通过对空间环境的构建和塑造,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具深度和丰富性的作品。
论空间叙事的兴起
作者: 周和军[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文坛
页码: 66-68页
主题词: 空间叙事;时间维度;经典叙事学;人文社会学科;历史决定论;社会存在;行为理性;19世纪
摘要: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知、把握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由于受历史决定论将意义和行为理性地还原为社会存在的时间建构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时间的高扬与空间的沉寂。
时间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发展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空间问题在19世纪之前遭到了漠视和贬损。
间样,小说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
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新叙事学都强调叙事在时间序列中的建构,长期以来忽视了叙事中空间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1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 v .,2008第37卷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V o l .37,N o .6中图分类号:I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6-0064-(08)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龙迪勇(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
如果说,理论家的概括宣布了“空间转向”时代真正到来的话,那么,小说家的探索则昭示着这一“转向”其实早就开始。
事实上,在空间思想方面,理论家们正是从作家们对“空间性”的探索中,获得了无穷的启示。
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的空间叙事学正在目前叙事学研究热潮中悄然兴起。
关键词: 空间性;空间转向;空间叙事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叙事的空间维度研究”(07C WZ 007)收稿日期:2008-11-03作者简介:龙迪勇(1972-),男,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研究。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伴随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时间和历史这些困扰现代人的概念开始受到后现代空间概念的挑战,于是有人根据有关迹象和研究现状,宣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空间转向”。
①诚如有论者所指出的:“20世纪末叶,学界多多少少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而此一转向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最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
”[1](P 19)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讨论主要还是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
可事实上,“`空间问题'自现代一开始就存在”,“早期现代世界是同空间感和空间概念中的革命一同诞生的,是同哥白尼转向一同诞生的。
”[2](P 256)只是,由于“空间在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
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3](P 15)所以现代世界看重时间,与此相关的现代性理论亦着重探讨时间和历史。
众所周知,时间总是有先后并在序列中展开。
“以序列方式展开的叙事所反映出的固定格式,易使读者以历史的方式思维,如此这般,若要将文本看作一幅地图———通过空间逻辑而不是时间逻辑扭结在一起的具有诸种同存性(s i m u l t a n e i t y )关系和同存性意义的地理,那是十分困难的。
”[3](P 1)与此相适应的叙事文本(如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亦注重时间、序列和线性叙事。
上述忽视空间、看重时间的情况,多半发生在19世纪。
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64DOI :10.13852/j .cn ki .jshn u .2008.06.005情况有变。
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谈到的:“19世纪最重要的着魔(o b s e s s i o n),一如我们所知,乃是历史:以它不同主题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过去不断累积的主题,以逝者的优势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19世纪把它本质神话的根源,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上。
而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
我们身处同时性的时代中,处在一个并置的年代,这是远近的年代、比肩的年代、星罗棋布的年代。
我确信,我们处在这么一刻,其中由时间发展出来的世界经验,远少于联系着不同点与点之间的混乱网络所形成的世界经验。
或许我们可以说:特定意识形态的冲突,推动了当前时间之虔诚继承者与被空间决定之居民的两极化对峙。
”[4](P18)在对19世纪和“当今的时代”进行了一番对比之后,福柯指出:“我们时代的焦虑与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比之与时间的关系更甚。
时间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许多个元素散布在空间中的不同分配运作之一。
”[4](P20)除了指出上述空间性问题的凸显以及空间化的趋势之外,福柯在《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一文中,还着重探讨了空间中的“异托邦”(或译做“异位”或“差异地点”)问题。
总之,“今天,遮挡我们视线以致辨识不清诸种结果的,是空间而不是时间;表现最能发人深思而诡谲多变的理论世界的,是`地理学的创造',而不是`历史的创造'。
”[3](P1)不只是一个福柯,很多目光犀利的理论家其实都看到了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问题的凸显。
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从现象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家屋”等空间意象进行了场所分析和原型分析。
巴什拉认为,家屋、阁楼、地窖、抽屉、匣盒、橱柜、介壳、窝巢、角落等,都属于一系列空间方面的原型意象,它们都具有某种私密感、浩瀚感、巨大感、内外感、圆整感。
人类对于这些空间意象的感悟或接受有大体类似的模式,但也存在个体面貌殊异的心灵反应。
这种心灵反应归结于“住居空间作用之实感”中,而实体的房舍、家具与空间使用的需求,反而要在这些心灵反应的脉络下,经过巴什拉所谓的“场所分析”,才会显现其现实意义的来源。
譬如,当我们在阅读中体验到家屋的正面意象时,我们大多数人会将想像联结到童年时自己诞生的家屋,并体验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宁静感。
这一点,犹如墨西哥诗人帕斯所谈到的:只要他知道有世界大战以前存在的童年时光,整个世界和宇宙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这种体验,就像是在一个圆实的原初窝巢里,体验到对世界的原初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让蒙昧无知的小孩也会产生一种对于整个宇宙完全信赖的冲动。
当然,对于家屋,我们也不是没有负面、暴力、恐怖与不信任的感受,但家屋意象之为家屋意象,其原初感受不可能不建立在一种“受庇护”或“渴望在其中受庇护”的私密的心理反应上。
我们在家屋的地窖、阴暗角落中所经常体会到的恐怖,童年时对家屋附近的公共厕所在阴雨、天黑时分所感受到的畏惧,其实是一种对于黑暗、密谋、暴力或威胁的不信任感。
小孩子对于这些空间的强烈畏惧,不一定跟个人过去的创伤性经验或记忆有关,而是跟一种恐怖的空间体验息息相关。
[5]巴什拉所开辟的对空间原型的现象学分析道路,对后来者影响颇大,而且巴氏的分析偏重“诗学”方面,对文学理论尤其启示良多。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力图纠正传统的社会政治理论对空间的简单、错误看法。
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平台”,相反,当今的许多社会空间往往充满矛盾性地相互重叠、彼此渗透。
“我们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社会空间。
确实,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无限的多样性或不可胜数的社会空间……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空间消失。
”[6](P8)在列斐伏尔看来,整个20世纪的世界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以区域国家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容器”的历史,而空间的重组则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他认为空间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并随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构和转化。
[7](P16)“社会空间并非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亦非众多产品中的一种……它是连续的和一系列操作的结果,因而不能降格为某种简单的物体……它本身是过去行为的结果,社会空间允许某些行为发生,暗示另一些行为,但同时禁止其他一些行为。
”[6](P10)事实上,对空间的征服和整合,已经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
因为空间带有消费主义的特征,所以空间把消费主义关系(如个人主义、商品化等)投射到全65龙迪勇: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部的日常生活之中。
与此同时,消费主义也开启了生产“全球化空间”的可能性,于是,对于差异性的压制成为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
[6](P10)除了论及社会空间之“生产性”问题,列斐伏尔还谈到了表达空间时的“符号性”问题。
“各种表达空间的方式都包含着一切符号和含义、代码和知识,它们使得这些物质实践能被谈论和理解,无论是按照日常的常识,还是通过处理空间实践的学术上的学科(工程学、建筑学、地理学、统筹学、社会生态学一类学科)有时候神秘的专业术语。
”[8](P275~276)而且,“表达各种空间是内心的创造(代码、符号、`空间话语'、乌托邦计划、想像的景色,甚至物质构造,如象征性空间、特别建造的环境、绘画、博物馆及类似的东西),它们为空间实践想像出了各种新的意义或者可能性。
”[8](P276)应该承认,列斐伏尔对于社会空间的“生产性”以及表达空间时的“符号性”的理论洞见,给了许多思想家无穷的启示,开拓了他们的理论空间。
除了上述理论家专门谈到过“空间问题”之外,丹尼尔·贝尔、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等人亦在他们的著作或论文中涉及“空间结构”和“空间范畴”问题。
丹尼尔·贝尔指出:空间的结构已经“随着时间问题(在柏格森、普鲁斯特和乔伊斯那里)成为这个世纪头几十年里主要的美学问题而成为20世纪中叶文化中主要的美学问题”。
[8](P25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则“把后现代的转移归因于我们对空间和时间之体验中的危机,在这种危机中,各种空间范畴终于支配了时间范畴”。
[8](P251)这里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以戴维·哈维、爱德华·W·苏贾等人为代表的一些地理学者所做出的努力:他们以地理学为中心,通过对空间问题的强调,对“现代”社会只重视时间和历史的倾向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从而直接导致了“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或叫地理学转向)。
比如说,为了批评一种“去空间化的历史决定论”,并打破一种“时间性的万能叙事”,爱德华·W·苏贾“借用了米歇尔·福柯、约翰·伯杰、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欧内斯特·曼德尔和亨利·勒菲弗(即列斐伏尔)的洞见,试图使传统的叙事空间化”,[3](P5)其《后现代地理学》一书的核心,“就是试图解构和重构刻板的历史叙事,从时间的语言牢房中解脱出来,摆脱传统批判理论类乎于监狱式的历史决定论的羁绊,借此给阐释性人文地理学的深刻思想(一种空间阐释学)留下空间。
因而,序列性流动常常被撇在一边,以便对诸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和侧面图绘作偶然性的描述,这样,才有可能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叙事而又不失却总体目标这一主线:建立更具批判性的能说明问题的方式,观察时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时段与区域、序列与同存性等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