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工艺规程】一、工艺准备1.确定零件的材料、图纸和工艺要求。

2.对零件的结构、尺寸及加工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

3.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

4.检查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状态,确保设备和工具能够正常运转。

二、夹具设计1.根据加工工艺和工件的特点,确定夹具的类型和结构。

2.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定位、夹持点和夹紧方式。

3.确定夹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4.绘制夹具的设计图纸,并进行评审。

三、工艺操作1.根据工艺路线,进行工艺操作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工件、校对设备和夹具等。

2.进行工艺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启、夹具的安装、工件的定位和夹持、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工件的加工等。

3.对工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确保工件的质量。

四、质量控制1.进行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测,并与图纸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件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等要求满足。

3.对工件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硬度、密度等方面的检测。

4.对工艺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五、安全措施1.根据工艺操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做好夹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夹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培训工艺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案:一、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板式夹具、块式夹具、组合夹具等。

二、夹具结构1.定位方式: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包括基准面、位置销、支撑块等。

2.夹持方式:确定夹具的夹持点和夹持方式,包括卡盘、螺纹刀等。

3.夹紧方式:选用合适的夹紧方式,包括手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4.支撑方式:确定夹具的支撑方式,包括支撑块、支撑杆等。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成绩__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1)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2.3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2)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3.4工序顺序安排 (3)3.5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4)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 (4)3.7工艺装备的选择 (5)第四章xxx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5)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5)4.2工序余量的确定 (6)4.3工序尺寸的确定 (6)4.4切削用量的确定 (6)4.5时间定额估算 (8)第五章 xxx 专用夹具设计 (8)5.1 夹具设计任务 (8)5.2 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9)5.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0)5.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0)5.5 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0)第六章 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输出轴的设计

输出轴的设计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院 系专 业姓 名指导教师2010年10月5 日 输出轴工艺与工装设输出轴机电工程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孙德贵 杨杰 (副教授)输出轴设计摘要:第一,本人设计的零件为输出轴,它的作用是传动作用,传动力的方向和轴力。

轴的样式很多,应用的也很普遍,只是本人关于自己设计的轴通过了解,依照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采纳多工序,机床加工。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轴要求精度高,工序适当集中,要求滑腻,因此选用的工具和尺寸要量得准。

对输出轴的夹具设计也要求也高,因为精度和公差要求高,表面更要采纳磨床钻磨。

最后对零件进行校核。

以便达到零件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传动作用、轴力、普遍、工序、磨床、夹具、校核、目录前言:----------------------------------------------------------------------------------------------5 一、绪言---------------------------------------------------------------------------------------6 、毕业设计的目的-------------------------------------------------6 2、毕业设计工艺要求的大体任务和要求---------------------------------6、大体任务-------------------------------------------------------6、工艺设计的大体任务----------------------------------------------------------------6 、夹具设计的大体任务----------------------------------------------------------------6 、设计要求--------------------------------------------------------6 、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6 、夹具设计的设计要求----------------------------------------------------------------6 3、毕业设计工艺课程设计的方式和步骤-----------------------------------------7 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信------------------------------------------7 零件材料的分析-------------------------------------------------------------------------7 分析零件图--------------------------------------------------------------------------------8 确信毛坯------------------------------------------------------------------------------------8 加工工艺线路------------------------------------------------------------------------------9 确信工序尺寸及其公差-----------------------------------------------------------------11 确信切削用量----------------------------------------------------------------------------11 零件的程序编制--------------------------------------------------------------------------12 4、夹具设计----------------------------------------------------------------------------15 夹具设计的目的-------------------------------------------------------------------------15 夹具设计的步骤-------------------------------------------------------------------------15 夹具机构方案----------------------------------------------------------------------------15 、导向装置设计------------------------------------------------------------------------15 、夹紧力和夹紧装置的计算---------------------------------------------------------16 、确信工件的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的结构---------------------------------------16 总图设计---------------------------------------------------------------------------------17精度的校核----------------------------------------------------------------------------18 总结:-------------------------------------------------------------------------------------------20 致谢:-------------------------------------------------------------------------------------------20 参考文献--------------------------------------------------------------------------------------21前言本设计的课题,不仅让咱们系统全面的巩固了以前学的理论知识,还让咱们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CA6140车床输出轴工艺及钻2-φ8斜孔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输出轴工艺及钻2-φ8斜孔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设计者何剑峰指导教师方淳台州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9月20日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生产类型:中批量生产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1份5、夹具装配图1套6、夹具零件图若干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06机械自动化2班姓名何剑峰学号0610210222指导教师方淳目录前言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2基准的选择2.3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2.5确定孔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三、专用夹具的设计3.1问题的提出3.2夹具设计四、总结五、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通过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车床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1.2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55、φ60、φ65、φ75、φ176的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IT6级;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左端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00HBW,保持均匀。

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成绩:指导老师:宾光富设计人:周宏业专业及班级:12级车辆工程一班学号:1203060124时间:2015年6月7日--2015年6月12日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减速箱输出轴(批量20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学生姓名:周宏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12级车辆工程一班学号: 1203060124指导教师:宾光富2015年6月10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1.减速器输出轴的用途和工作原理2.减速箱输出轴的技术要求3.审查减速器输出轴的工艺性三.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1.生产类型的确定2.生产纲领的计算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毛坯的选择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加工阶段的划分4.工序的合理组合5.加工顺序的安排6.零件的工艺路线的确定六.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七.工序设计(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1.选择加工设备2.选择工艺设备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1.背吃刀量的确定2.进给速度的确定3.切削速度的确定九. 填写工艺过程卡和主要工序的工序卡十.设计体会十一.参考文献十二.附录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把理论只是和课内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解决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最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基本意识和技能,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3.锻炼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的能力,能够熟练地依据给定的任务而查找相关的资料、手册及图表并掌握其中的设计信息用于设计参数的确定。

毕业设计输出轴的工艺工装设计

毕业设计输出轴的工艺工装设计

输出轴的工艺工装设计The output shaft craft work clothes design系名:________机械工程系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 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姓名:_____ __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 讲师____________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目录引言 (3)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4)零件的作用 (4)零件的工艺分析 (5)第二章确信毛坯,画毛坯图 (5)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6)定位基准的选择 (7)制定工艺线路 (7)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8)加工工序设计 (8)第四章夹具设计 (10)夹具设计方案 (10)第1套夹具设计 (11)第2套夹具设计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15输出轴的工艺工装设计班级:机营031 学生姓名:奚华年指导教师:殷晓中职称:讲师摘要:现代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转变,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相关企业生存和进展的必要条件。

动力装置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在新经济时期,这一行业呈现了新的进展趋势,由此对其动力装置的质量、性能产生了新的转变。

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要紧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阻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第一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第二确信毛坯尺寸,然后进行了工艺规程设计,最后对第70道工序和第80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The design of the output shaft technical frockAbstract The modern machine-finishing profession is having the profound constitutive change, the craft work clothes design and the Improvement has become the correlation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condition. The power unit profession takes a tradition but the rich vigor profession, in the recent several years has obtained the development which progresses by leaps and bounds. In the new economical time, this profession has present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endency, from this to its power unit quality; the performance has had the new change.The output shaft took the power unit the major parts, the craft work clothes design and the improvement directly is affecting its quality and the performance.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output shaft function and the craft analysis, next the definit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size, then has carried on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finally has carried on the jig design to the 70th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80th working procedure.Key words technical analyze the technical rules plan modular design引言制造业的历史可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98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说明书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98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指导教师:二0一四年五月输出轴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摘要输出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零件和传递动力。

这篇论文是以一典型输出轴零件为例来讲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

对于工艺规程的加工和设计,在分析了输出轴零件的作用和加工工艺性后,先稳定两种工艺方案,再甄选出最佳方案。

输出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比较高哦,一般情况下是选择锻件作为毛坯。

对于专用夹具的设计,这篇论文选取其中钻斜孔工序来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工序要求进行分析后,本人呢决定采用一面两孔定位,双螺母加紧。

导套我是选用可换的特殊钻套。

关键词:输出轴;工艺规程;夹具设计AbstractThe main role is to support the part of the output shaft part, and to realize the rotary motion transmitted torque and power. In this paper, an example of a typical output shaft parts discussed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of parts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For process planning, analyzing the role of the output shaft part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first two processes proposed program, and then select the best solution. Comprehensive high mechan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output shaft parts, usually selected as rough forgings. For fixture design, the paper select one holing process to design special fixtures. After the analysis of process requirements, using two holes positioned side, turn the platen intensify. Using a special drill guide sleeve interchangeable.KEYWORDS: OUTPUT SHAFT; PROCESS PLANNING; FIXTURE DESIGN.目录1 引言 (4)2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5)2.1.1 零件的作用 (5)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6)2.2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6)2.2.1 选择毛坯种类 (6)2.2.2 尺寸的确定 (6)2.3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7)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2.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2.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8)2.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2.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8)2.3.6 确定工艺路线 (8)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9)2.3.8 工序间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0)2.3.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3)3 专用夹具设计 (26)3.1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 (26)3.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27)3.2.1 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27)3.2.2 确定导向装置 (27)3.2.3 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28)3.2.4 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30)总结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1 引言我毕业设计的题目是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输出轴加工工艺及2Xφ8孔钻削夹具设计

输出轴加工工艺及2Xφ8孔钻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输出轴加工工艺及2Xφ8孔钻削夹具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输出轴加工工艺及2XΦ8孔钻削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输出轴2*Φ8斜孔,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工件的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主要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钻孔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输出轴(CA6140车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输出轴(CA6140车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业毕《写撰须必生学� 》定规行 暂作工)文论(计设业毕《校学据根�1


制处务教院学业工天航华北

3
年 授教 91
2
间 时 成 完 称职师教导指 名姓师教导指 号 学 者 作 名 姓 者 作 级班在所者作
化动自其及造制计设械机 系械机 计设具夹及艺工 工加�床车 0416AC�轴出输
业专在所者作 别系在所者作 目题)计设(文论
�等 件条作协及境 环计设、备设器 仪要主有现�础 基作工究研、习 学去过括包�
件条的备 具已和标目期 预目项本现实
。势趋展发艺工工轴出输、1 �标目期预



�名签任主室研教
见 意 室 研 教



�名签师教导指 见 意 师 教 导 指
�人录记
要 摘 况 情 证 论
制处务教院学业工天航华北
月 3 授教副 年 间 时 成 完
。置装制控寸尺带�床镗密精高和床磨控数用采工加精超�工加床磨控 数用采工加精�床钻和床铣通普用使是艺工工加粗的行流为较�前目 。列前界世居上能 性、量质在�件部能功种各、统系控数、量测、具刀、光、气、液、电 、机其�用实进先之件套配及机主床机控数视重其尤。植扶力大面方多 在�位地略战要重的业工床机视重贯一府政国德。研科础基重注�”新 创“和”率效“究讲别特�才人界世罗网且�费经的足充供提且并,务 任研科、向方展发的床机出提断不而求需的面方事军其因门部等部防国 国美�业工床机视重府政国美。好性靠可�长命寿着味意就高度精件零
告报题开�文论�计设业毕生科本
类科工理
位单作工 0B 级 班
授教副
化动自其及计设械机
称 职 业 专
名姓师教导指 名姓生学

380输出轴课程设计

380输出轴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设计工作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应交的资料)1.绘制零件图一张(手绘A4或者机绘)。

2.绘制毛坯-零件合图一张(计算机绘图A4或者手绘)。

3.设计说明书1份(手写20页左右--采用“A4纸”)。

4.说明书中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张以上。

5.重要工序的夹具设计。

设计"********"零件(图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年产5000件。

3、输出轴,毛坯为Φ90棒料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28~32HRC。

3.未注圆角R1。

2.材料45。

4、保留中心孔。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1份5、夹具装配图1套6、夹具零件图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学生指导教师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序言 (3)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3)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基面的选择 (4)2.3制定工艺路线 (4)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三、夹具设计 (35)四、总结 (35)五、参考文献 (36)二、设计任务分析输出轴的技术要求,并绘制零件图。

设计零件技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件。

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三.输出轴零件的工艺分析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车床的输出轴,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2.零件的图样分析(1)两个0.0240.01160++∅mm 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 。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轴是指机械设备中主要用于传递动力的轴。

在进行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选择
输出轴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在保证输出轴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常用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二、加工方法
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其中车削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

铣削适用于需进行复杂轮廓和曲面加工的输出轴。

磨削则可实现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

三、工艺流程
输出轴的工艺流程包括数控编程、夹具设计和加工顺序等。

数控编程应根据输出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编写,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夹具设计应考虑到输出轴的形状和尺寸,确保稳定夹持和加工精度。

加工顺序应根据输出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确定,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四、表面处理
输出轴的表面处理包括热处理、表面喷涂和镀层等。

热处理可以提高输出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喷涂可以提高输出轴的防腐性和耐蚀性。

镀层可以提高输出轴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以上是对输出轴加工工艺设计的简要介绍,针对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输出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机床夹具设计

输出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下表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指定关键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2、设计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选),独立完成(1)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3或4号图)(2)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张(4号图)(3)指定工序夹具装配图一张(2或3号图)(4)夹具部分零件图1~2张(图幅自定)(5)设计说明书(一份)(6)夹具3D效果图一张(4号图)以上均需输出,以书面交作业,不收软盘。

3、原始资料:零件图样一张(参见《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Page52~66);生产纲领为6000件/年。

所使用机床等根据需要自选,以通用机床为主。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理论课程之后,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工艺设计一. 零件图的分析、研究根据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题目,所设计的题目是输出轴的夹具设计,所提供的输出轴的零件图如下:(一) 零件性能、用途、工作条件及所在部件中的作用输出轴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扭矩,把动力源的动力及转矩传递给执行原件或减速机构。

通过 042.0012.080++φmm 孔与动力源配合起定心作用。

用10x 20φmm 孔通过螺栓将动力源的动力传给输出轴,再由023.0003.055++Φmm 处通过键将动力输出。

输出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输出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材料选择:根据输出轴的用途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质量检测:对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加工质量 质量保证:对加工后的输出轴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输出轴加工工艺 流程设计
输出轴毛坯准备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材料
毛坯尺寸: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毛坯尺寸
毛坯加工:进行毛坯加工, 如车削、铣削等
毛坯检验:对毛坯进行检 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输出轴粗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材料选择:选择 合适的材料进行
粗加工
加工设备:选择 合适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设备
进行粗加工
加工方法:选择 合适的加工方法
进行粗加工
加工精度:确定 粗加工的精度要

加工时间:确定 粗加工的时间要
熟悉输出轴加工工 艺的设备和工具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和安全规定,确保 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
实验设备:数控车床、铣床、磨床等 工具准备:量具、刀具、夹具等 安全防护: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
实验材料:输出轴毛坯、加工材料等
实验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实验流程:熟悉设备、准备材料、操作设备、 记录数据、整理报告
刀具几何形状:影响加工精度和刀具磨 损,需要合理设计
切削液的使用和选择
切削液的作用:冷却、润滑、清洗、防锈 切削液的分类:水基切削液、油基切削液、乳化液、合成液 切削液的选择原则:根据加工材料、加工方式、加工精度、加工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削液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根据加工要求,合理控制切削液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加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钻孔专用夹具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起止日期《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钻孔专用夹具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起止日期新余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设计题目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钻孔专用夹具设计设计技术参数如图所示是输出轴简图。

毛坯材料为45钢中批量生产,采用通用机床进行加工。

热处理方式为调质,处理后硬度要求为200-230HBW。

试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10— 20孔钻床夹具设计。

设计要求一、设计者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禁止抄袭他人成果,不允许雷同。

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流,每一进展阶段至少与指导教师交流二次。

二、设计成果:1、夹具装配图一张,A1;2、设计说明书一份;3、工艺规程卡一套,工序卡3-5张。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目录(3)摘要和关键词、(4)设计任务书(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1)零件的结构分析说明:此表一式叁份,学生、指导教师、二级学院各一份。

年月日目录前言 (1)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技术要求分析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2)2.毛坯尺寸的确定 (2)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加工方法的选择 (3)四.工序设计 (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5)2.选用夹具 (5)3.选用刀具 (5)4.选择量具 (5)5.确定工序尺寸 (6)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1.切削用量 (8)2.基本时间 (15)六.夹具设计 (15)1.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15)2.确定导向装置 (16)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16)4.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16)5.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17)6.夹具使用说明 (17)七.结论 (18)八.参考文献 (18)输出轴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摘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工作。

本文论述的是输出轴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着重于几个重要表面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位置要求,还有一些强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等,然而这些都会在文中得以体现。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也相信通过课程设计能将零碎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系统而全面的做好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

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技术要求分析题目所给定的零件车床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综合技术要求等文件,选用铸件。

2.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55、φ60、φ65、φ75、φ176的外圆柱面,φ50、φ80、φ104的内圆柱表面,10个φ20的通孔,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高,大部分是IT6级;粗糙度方面表现在键槽两侧面、φ80内圆柱表面为Ra3.2um,大端端面为Ra3.2um,其余为Ra12.5um,要求不高;位置要求较严格,表现在φ55的左端面、φ80内孔圆柱面对φ75、φ60外圆轴线的跳动量为0.04mm, φ20孔的轴线对φ80内孔轴线的位置度为φ0.05mm,键槽对φ55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为.0.08mm;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00HBW,保持均匀。

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型材2、锻造3、铸造4、焊接5、其他毛坯。

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锻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和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常用于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

本零件生产批量为中批量,所以综上所叙选择锻件中的模锻。

2.毛坯尺寸的确定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知精车-半精车-粗车各余量,从而可得毛坯余量<或查表得到>。

铸件的外圆角半径按表5-12确定,内圆角半径按5-13确定。

结果为:外圆角半径:2=r ;内圆角半径:3=R 。

按表5-11,外模锻斜度︒=5α,内模锻斜度︒=7α。

下图为本零件的毛坯图毛坯图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零件为带孔的轴类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回转轴线为定位基准,即遵守“基准重合”的孔及一端面作为精基准。

由于本零件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原则。

具体而言,即选48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进行加工,因此应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2.加工方法的选择⑴回转体表面面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本零件主要是加工外圆面和端面。

φ55、φ60外圆面的加工精度采用7级精度可以满足要求,故可采取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式。

φ65、φ75外圆面的加工精度要采用6级精度才能达到要求,故采用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的加工方式。

⑵孔的加工:孔的加工方式有钻、扩、镗、拉、磨等。

对于内孔采取在车床上镗孔的方式。

原因是结构紧凑,重量不大,适用于车削加工。

通孔10×φ20采用在车床上镗孔的方式,斜孔2×φ8在钻床床钻孔。

⑶键槽的加工:零件上的键槽在铣床上铣。

其公差等级为IT7,两侧的粗糙度为Ra3.2μm,槽底面的粗糙度为Ra6.3μm。

可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式。

⑷两端面的加工:端面的加工在铣床上进行,其公差等级为IT7,粗糙度的要求分别为Ra25μm,Ra,12.5μm。

3.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规程最重要的工作,也体现了工艺师工艺水平的重要方面。

其原则是,在保证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工艺路线的确定:⑴基准先行原则该零件加工时应该先φ55端面为粗基准加工φ176外圆面及其端面,再以φ176为基准加工φ55端面及其外圆面。

⑵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粗加工将在较短时间内将工件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切掉,一方面提高金属切削效率,另一方面满足精车的余量均匀性要求,若粗加工后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时,则要安排半精加工。

⑶先面后孔原则对该零件应该先加工圆柱表面,后加工孔,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是利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⑷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这里的主要表面是指基准面,主要工作面。

次要表面是指键槽、内孔等其他表面。

次要表面和主要表面之间往往有相互位置要求。

因此,在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度之后,再以主要表面定位加工次要表面。

工艺路线安排如下:⒈工序05备料、模锻。

⒉工序10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粗车φ176外圆和粗铣φ176端面。

⒊工序15用三爪卡盘定位φ176回转体表面,并且粗铣φ55端面和粗车φ55、φ60、φ65、φ75的回转体表面。

⒋工序20 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半精车φ55、φ60、φ65、φ75、φ176的外圆。

⒌工序25 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粗磨φ65、φ75的外圆表面。

⒍工序30 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粗车、半精车过度锥面。

⒎工序35 以轴的回转轴线为基准,粗镗内孔φ50、φ80、φ104。

⒏工序40 以轴的回转轴线为基准,半精镗内孔φ50、φ80、φ104。

⒐工序45 以φ80孔的中心线为基准,钻、扩、铰孔10×φ20。

⒑工序50 钻斜孔2×φ8。

⒒工序55 以轴的回转轴线为基准,粗铣键槽。

⒓工序60 热处理:调质处理硬度为200-230HBW。

⒔工序65 精车φ65、φ75的外圆及锥面。

⒕工序70 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精磨φ65、φ75的外圆表面。

⒖工序75 以轴的回转轴线为基准,精铣键槽,用三爪卡盘定位φ55回转体表面,精铣φ176端面;用三爪卡盘定位φ176回转体表面, 精铣φ55端面。

⒗工序80 去毛刺、清洗、检验。

四.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选择机床根据工序选择机床选择加工设备及选择机床类型。

由于已经根据零件的形状、精度特点,选择了加工方式,机床的类型也随之确定。

至于机床的型号,取决于现场的设备情况。

最终选择的机床,其经济精度应与零件表面的设计要求相适应,初步选定的机床如下:工序10、15、60、80中进行的操作分别是粗铣φ176端面、铣φ55端面、粗铣键槽、精铣键槽,精铣φ176端面,精铣φ55端面,用的设备是X53T立式铣床。

工序50中钻、扩、铰孔10×φ20,工序55中钻斜孔2×φ8,选用Z3025摇臂钻床。

其余工序如加工端面和外圆,都可以在CA6140卧式车床进行。

2.选用夹具本零件除铣销,钻小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前车销工序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心轴。

3.选用刀具由于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直接影响着生产率,工件的加工精度,已加工表面质量,刀具的磨损和加工成本,所以正确的选择刀具材料是加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刀具应具有高刚度,足够的强度和韧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抗粘接性,化学稳定性。

由于零件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推荐用硬质合金中的YT15类刀具,因为加工该类零件时摩擦严重,切削温度高,而YT类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尤其具有高的耐热性,在高速切削钢料时刀具磨损小寿命长,所以加工45钢这种材料时采用硬质合金的刀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