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树林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

树林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

树林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姓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0分)1、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著名人物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建国以来,我国开始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是在之后。

( )A、中共八大B、文化大革命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广大农民赞扬的歌谣。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股份制改革C、私有化改革D、包工包料包销4、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的是:(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B、超音速客机C、生物工程和电讯技术D、终身学习5、下列不属于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恢复高考C、高等院校扩招D、设立学位制度6、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句话是说的。

( )A、毛泽东B、叶剑英C、邓小平D、江泽民7、“一国两制”的构想首相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

( )A、台湾B、香港C、澳门D、钓鱼岛8、1997年7月1日零时,英国国旗降下,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缓缓升起,这标志着:( )A、中国最终完成了祖国的统一B、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香港独立D、中国和英国共同管制香港9、在两岸实现统一前,中央人民政府主张以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A、相互尊重、互利互补B、和平统一、互通有无C、武力统一、以打促统D、不统不独、维持现状10、年通过的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 )A、1954B、1973C、1982D、200211、上海市民张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王某在争吵中突发脑出血导致偏瘫。

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促进朝鲜统一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为了保家卫国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4.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的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迷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6.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7.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B.它是由全国人民制定的C.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D.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9. 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10.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

海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海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4)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2.阅读下列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间、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3)该法律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校八年级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两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 ①“大跃进”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两张图片:(1)请将两张图片的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序号①②(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倡导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如何追逐这一梦想?二、选择题1.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八年级第二次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次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测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2.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3.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B.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C.“汪辜会谈”的举行D.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提出4.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西藏问题D.台湾问题5.我国能够成功实现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根本的原因是()A.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C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心愿 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所接受6.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同时也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是()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西藏的和平解放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7.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何时建立的()A.建国前夕B.建国后C.1951年D.1971年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空军在战斗中经受考验,它使美国的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

”这一场战争()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9.新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A.相互尊重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平等互利10. 1960年尼克松在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口的政府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

四川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

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A.谷物B.棉纱C.鸦片D.茶叶2.《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3.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湾4.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5.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A.黄海大战B.辽东战役C.威海卫战役D.廊坊之战6.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下列哪个地区设立行省()A.台湾B.青海C.甘肃D.新疆7.《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8.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2024-2025学年沪教版(上海)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45

2024-2025学年沪教版(上海)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45

2024-2025学年沪教版(上海)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 新中国成立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土地改革完成D. 改革开放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撰写主要针对()A. “浮夸风”B. “共产风”C. 以阶级斗争为纲D. “两个凡是”的方针3、“他伸开两条胳膊,向敌人的火力猛扑过去,用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火舌的敌人机枪口,最后壮烈牺牲。

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上述文字描述的战斗英雄是()A. 毛岸英B. 邱少云C. 黄继光D. 罗盛教4、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 从瑞金出发B. 渡过金沙江C. 四渡赤水河D. 会宁会师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A. .中共一大B. .南昌起义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 遵义会议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1911年10月10日由武昌起义引起的推翻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称。

7、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取得伟大成就。

(1)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2)2001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1997年7月1日,___________进驻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B.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众多的时代模范。

(1)在平凡的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____________(2)1960年4月,铁人_________ 带领钻井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分)1.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表达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2.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兖的白话教林《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

圆明园,放火烧。

”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剑子手是()A.英美盟军B.反法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战后因为大片领土被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这个变化与哪个国家相关?()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日本4. 一文关于某文献写道:它明确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

这个文献是()A.《变法通议》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朝田亩制度》5. 1872年至1875,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绝大部分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成为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学校校长,这反映了洋务运动()A.掀起了近代国人赴美留学的热潮B.抵制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C.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D.使中国实现了教育近代化6.中国的近代化在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签订《南京条约》7.《马关条约》中,最能表达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转变的条款是()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的、澎湖列岛给日本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8.《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这说明()A.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B.中国已经完全成为外国的殖民地C.外国公使协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论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9.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殉国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洪秀全C.邓世昌D.谭嗣同10.在某一条约签订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初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初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只交答题卡)1.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2.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的代表()A.顽固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3.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 B.梁启超C.谭嗣同 D.光绪帝5.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是()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6.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

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C.南京 D.武昌8.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9.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10.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1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2.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13.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①创办人是陈独秀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江西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

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封建变为半殖半封)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4.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禁烟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④⑤⑥5.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6.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7.“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是台湾人民因为哪个条约的签订而集会示威()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8.“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

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

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16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16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1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56年,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A.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B. 推陈出新,百花齐放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百家争鸣,创作自由2、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 关天培战死炮台B. 圆明园惨遭洗劫C. 邓世昌殉国黄海D. 义和团火烧教堂3、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护国战争②“二次革命”③宋教仁遇刺④袁世凯称帝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C. ②④③①D. ③②④①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虎门销烟B. 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D. 鸦片走私5、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 “文化大革命”的进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在社会主义艰辛探索阶段,哪三个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A. 新型的电子工业B. 原子能工业C. 航天工业D. 信息工业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大批模范人物,油田、干部、解放军代表是()A. 王进喜B. 焦裕禄C. 雷锋D. 袁隆平8、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A. 鸦片战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抗美援朝战争D. 大跃进运动9、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A. 香港岛为英国管辖B. 外国商人在重庆、杭州开设工厂C. 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D. 北京东交民巷允许中国人居住10、周恩来是我国外交家,关于他的事迹展选取的素材是()A.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 领导南昌起义C. 领导秋收起义D. 出席万隆会议11、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2、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A. 全方位B. 多层次C. 宽领域D. 立体化13、在社会主义艰辛探索阶段,哪三个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A. 新型的电子工业B. 原子能工业C. 航天工业D. 信息工业14、周恩来是我国外交家,关于他的事迹展选取的素材是()A.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B. 领导南昌起义C. 领导秋收起义D. 出席万隆会议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

8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

8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西方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A.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族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2、我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集体所有B、归农民所有C、归乡镇所有D、归国家所有3、下列哪句话说出了援朝与中国自救的关系()A国际主义 B唇齿相依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打倒美帝国主义4、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并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C.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行5、“一五计划的时间是()A 1949——1953B 1952——1957C 1953——1957D 1953——19586、1956年1月上海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7、下面的漫画反映的是时期的现象()A.“大跃进”B.大炼钢铁C.人民公社化D.社会主义改造8、“我们是保卫红色政权的红卫兵,党中央毛主席是我们的靠山,解放全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名为“红卫兵”的组织迅猛发展是在()A.中共八大后B.“文化大革命”后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D.五届全国人大后9、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原因是()A.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对当时的形势作了错误估计D.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10、下列历史人物,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12、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 历 史 试 题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重要的历史文献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是A B C D 2、我国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的情景出现在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A B C D3、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 、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 D 、新中国的成立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这副对联反映了建国后哪一时期的状况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5、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6、“小球转动打球”这一说法中,小球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大球”是指A 、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握手B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 、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7、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是①广州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⑤厦门⑥ 湛江 A .①②③④ B 、① ②③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8、新中国成立后,在体育事业上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我国运动员最早走出国门及最早取得奥运冠军的两种体育项目,分别是A 、 羽毛球、射击B 、乒乓球、射击C 、羽毛球、举重D 、乒乓球、举重9、下列哪些流行于老百姓中的歌谣是属于改革开放前的A 、吃不愁,住无忧,无事花钱去旅游B 、吃安全,重营养,绿色食品重健康C 、乘火车,坐飞机,出门办事不发愁D 、中山装,铁饭碗,粮食布匹凭票买 10、右图拍摄于1953年7月。

八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1.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A.五四运动B.抗日战争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通过了《临时约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A.黄鼠狼给鸡拜年B.飞蛾扑火C.狗拿耗子D.唇亡齿寒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6、“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第一个“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合作化道路7、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A.王进喜 B .焦裕禄 C.钱学森 D.雷锋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10、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②③④11、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12、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A.中程导弹B.核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13、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A.重庆B.浦东C.珠海D.满洲里14、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胜利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5、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两个凡是”思想⑤对外开放⑥农业生产合作化()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16、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农业发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8分)(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3分)“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作用?(6分)2.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注: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材料二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材料二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3)分析材料三,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二、选择题1.2014年3月28日,搭载着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

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和平解放西藏B.北伐战争C.“九一八”事变D.抗美援朝2.兴趣小组开设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网站,收录的人物中正确的是()①王进喜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焦裕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实现着伟大复兴,其中的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抗日战争胜利B.新中国诞生与十一届三中全会C.抗日战争胜利与新中国成立D.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中国诞生4.“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式,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八下1——10课)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八下1——10课)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过()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A.1949年9月.北平 B.1949年10月、北平C.1949年9月.北京 D.1949年10月.北京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这表明中国人民()A.已经推翻了三座大山 B.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C.已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4.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1956),党提出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好比是一只鸟,既有一个主体,又有一双翅膀。

“一双翅膀”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么“一个主体”应该指的是()A.进行抗美援朝,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 B.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实施“一五”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制定共和国宪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在()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8.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9.“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98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98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派的目的是:()A. 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抵抗侵略B. 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 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D. 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题文】右图是原国民党政府总统办公室的一张日历。

日历上的显示的时间应是公元哪一年?A. 1938年B. 1948年C. 1949年D. 1950年3、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A. 人民陆军B. 人民空军C. 人民海军D. 导弹部队4、下列人物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范围的是A. 邓世昌B. 董存瑞C. 黄继光D. 左权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BB. AC. CD. D6、改革开放后;我国新的劳动就业模式是()①劳动者自主就业②市场调节就业③政府促进就业④免费提供就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7、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里的“贵国”是指()A. 荷兰B. 日本C. 沙俄D. 葡萄牙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火烧圆明园发生在战争中(2分)【题文】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10、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着”的历史事件。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建立人民公社2.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3.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哪十年?()A.1949-1959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61-1971年5.“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叶剑英D.华国锋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实际最长、危害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7.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

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D.以军事战争为中心8.我国逐渐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后C.文化大革命之后D.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颁布和实施后9.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在()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制度改革全面启动11.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C.实行资产私有制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12.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13.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A.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14.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励和祝福深圳人民。

2024年上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最有可能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瑷珲条约》的签订C. 《马关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3、“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

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4、“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

”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A. 起草《人权宣言》B. 实现种族平等C. 赢得民族独立D. 消除南北差异5、八年级(1)班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主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A. 思想解放运动B. 民主革命运动C. 政治改革运动D. 中国近代化历程6、“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A. 隋文帝B. 唐玄宗C. 唐太宗D. 宋太祖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甲骨文是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8、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其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③采用公元纪年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A.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刑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5.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6.发扬高度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军队是:()A.朝鲜人民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C.中国人民志愿军D.国民革命军7.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的战斗英雄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8.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②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③消灭了地主阶级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基础B.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努力发展核军事工业D.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10.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1.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A.1953年──1957年B.1952年──1956年C.1949年──1953年D.1956年──1960年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实行股份制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土地改革的完成1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南通市八年级下册2023-2024第二次月考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1.()—Would you please not speak so loudly in _________ public?—Sorry. I will remember to speak in _________ lower voice.A. the; aB. /; aC. the; theD. /; /2. ( ) — Was it necessary _______ Mike ________ some pictures before helping the old?— I think so. In this way, he could help himself later.A. of; takingB. for; takingC. of; to takeD. for; to take3. ( ) — Mum,I feel like ______ some milk.— Oh,dear,there is none _______. What about some water?A. drinking; to leaveB. to drink; left;B. drinking;left D. to drink;to be left4. ( ) — I find _______ difficult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 want to drop it.— Never _______.A. that; give up itB. that ; give it upB. it; give up it D. it; give it up5. ( ) — Wow,a HUAWEI Mate 60 pro , ______ big surprise! Thanks, Darling!— It's your birthday present. But please read the ______ carefully before you use it.A. what a;instructionB. what a;informationC.how; invitationD. how; instrument6. ( )The students came_______and stopped to look at the exhibits _______.A.close;closelyB.closely;closeC.close;closeD.closely;closely7. ( ) —How long did you stay outside last night?—_______the concert in the square was over.A.Not untilB.SinceC.WhenD.Till8. ( )Jack’s father is too busy _______housework_______him with his homework.A.doing;to helpB.to do;to helpC.doing;helpingD.to do;helping9. ( )Tommy was ill two days ago. But he is ________to go to work today.A.well enoughB.enough wellC.enough goodD.good enough10. ( )—Let's do more exercises for the coming Chinese examination.—Good idea. Just as an old saying goes,“________.”A.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B.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C.Practice makes perfectD.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二、完形填空A group of tourists walked into a local pub.One of the tourists said in a loud voice, “I 1 you locals think you're great drinkers. I’ll bet 5,000 euros that 2 here can drink 40 cups in 30 minutes.”The bar was 3 . The tourist 4 one small local slipping out(溜出去) of the bar, but no one 5 the bet. Nobody said anything.About 40 minutes later the local man who left 6 and said, “Hey, is the bet still7 ?” “ 8 ,”said the tourist.“Great!" replied the local. “Pour the wine and 9 the clock.”It was very 10 but the local finished the last drop with 30 seconds left.“OK, 11 ,”said the local.“Tm 12 to pay. Here's your money,”said the tourist.“But tell me, when I first 13 the wager (赌注) I noticed you left. Where did you go?”The local replied, “Well sir, 5,000 euros 14 be a lot of money to a man like me, 15 I went to the pub across the road to make sure I could do it first.”( )1.A.sound B.look C.sense D.hear( )2.A.no one B.some one C.any one D.every one( )3.A.silent B.excited C.noisy D.burning( )4.A.remembered B.noticed C.followed D.searched( )5.A.looked up B.gave up C.kept up D.took up( )6.A.recalled B.happened C.returned D.expressed( )7.A.in B.within C.on D.off( )8.A.Of course B.Not yet C.Bless you D.No worries( )9.A.open B.set C.fix D.put( )10.A.far B.deep C.free D.close( )11.A.pay up B.knock ou C.show up D.die out( )12.A.angry B.afraid C.happy D.sick( )13.A.won B.lost C.accepted D.offered( )14.A.should B.have to C.would D.need to( )15.A.as B.so C.for D.or三、阅读理解AOur bodies use energy all the time.We use energy as we work and as we play.We even use energy as we sleep. As you sleep, your body may look still from the outside. But inside, your heart, brain and lungs are working.When you run and play, your body uses more energy than when you are at rest.Your bones and muscles help you move.Your heart beats faster.We get energy from the things we eat. Fruits and vegetables give us energy. Bread and pasta give us energy too. Dairy food can give us energy and also help our teeth and bones grow strong. Eggs, meats, and nuts give us energy and also help our bodies grow. When we eat healthy food, we have a healthy energy level.Foods such as cookies and cake are loaded with sugar. They may give us a quick energy boost, but leave us feeling tired and worn out within an hour.Try to eat healthy food so you have enough energy to enjoy your day!()1.We use energy _______.A.as we playB.as we workC.as we sleepD.all of the above( )2.Foods such as cookies and cake_______.A.are loaded with sugarB.help our teeth grow strongC.give us energy that lasts all dayD.none of the above( )3.Dairy foods can_______.A.help our bones growB.give us energyC.help our teeth grow strongD.all of the above( )4.The author wrote this mainly to_______.A.help kids swim fasterB.make us laughC.help us understand our need for energyD.tell us where to buy good foodBMany years ago, the Pandetti family lived in the mountains. Grandpa Pandetti traveled into the village to trade his goods. While he was there, he looked for a special gift for his family. After a long search, he found a lovely mirror. No one in his family had ever seen a mirror. Grandpa Pandetti bought the mirror and hurried home to his family.It was late when Grandpa arrived home. He hung the mirror on the wall and then fell fast asleep. Early in the morning, little Paul Pandetti awoke. As he walked into the room, he saw a young boy looking back at him."Papa, Papa, someone has broken into our house," Paul cried.Papa hurried down. He glanced at the mirror and saw a strong man looking back at him. He glared at the man.The man glared back. He pounded his hand on the table and watched as the man pounded his hand on the table. Mama Pandetti came into the room. She stopped in her tracks when she saw a young woman looking at her. Mama Pandetti smiled and waved at the woman. The woman smiled and waved back at Mama.Papa watched her with curiosity and then stepped up to themirror with a smile.The strong man appeared once again in the mirror,but this time he wore a smile upon his face. From that day forward, the Pandetti family smiled as they walked through the room. They were always greeted by a smile in return.( )5. Why did Grandpa Pandetti go to town?A.To learn about mirrorsB.To trade his goodsC.To visit his familyD.All of the above( )6.What did Grandpa Pandetti do when he got home?A.He told his family about the mirror.B.He hung the mirror on the wall.C.He made dinner for himself.D.None of the above.( )7. The author most likely wrote this story to______.A.teach the reader about mirrorsB.teach the reader about life in the mountainsC.teach the reader to smile at lifeD.show the reader how to hang a mirror( )8. How did the Pandettis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story?A.They took the mirror off the wall.B.They smiled whenever they looked in the mirror.C.They made friends with their visitors.D.All of the above.CToday let me tell you a true story. Last July, my 12-year-old car died on California's Santa Ana Freeway. It was an hour before sunset, and I was 25 miles from home. Icouldn't reach anyone to pick me up, so I decided to take a bus. Not knowing the routes, Ifigured I'd just head east.A bus pulled up, and I asked the driver how far she was going. "Four more lights,"she said. There was another bus I could take from here. This clearly was going to be along night.She dropped me off at the end of her route and told me which bus to look for. After waiting 30minutes, I began to think about a very expensive taxi ride home. Then a buspulled up. There was no lighted number above its windshield. It was out of service. Butthe door opened, and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it was the same driver.“I just can't leave you here," she said. "This isn't the nicest place. I'll give you a ridehome.” “You'll drive me home on the bus?” I asked, puzzled. “No, I'll take you in my car,” she said with a smile. “It's a long way from here,” I protested.“Come on,” she said. “I have nothing else to do now.”As we drove from the station in her car, she began telling me a story. A few days earlier, her brother had run out of gas. A good Samaritan(善人) picked him up, took him to a services and then back to his car. “I'm just passing the favor along,” she said.When I offered her money as a thank-you, she wouldn't hear of it. "That wouldn't make it a favor," she said. “Just do something nice for somebody. Pass it along."( )9.Why did the writer say that he would have a long night?A.No driver would give him a ride.B.He wondered how long he had to wait for the next bus.C.He didn't know the routes.D.He perhaps would have to take a taxi.( )10.Judging from the passage the place where the writer waited for the second bus may be______.A.very quiet and peacefulB.dark without street lightsC.neither clean nor beautifulD.a little unsafe( )11.The writer changed his mind after waiting for 30 minutes at the end of the route because________.A.no bus would come at the timeB.a taxi ride would be more comfortableC.he became impatient and a bit worriedD.he knew the driver would never return( )12.The bus driver drove the writer home later because_______.A.she happened to go in the same directionB.she wanted to do something good for other peopleC.her brother told her to do soD.she wanted to earn more money( )13.The bus driver hoped that the writer_______.A.would do as she didB.would keep her in memoryC.would give the money to othersD.would do her a favorDLong ago, three rascals tricked Simon out of his family's only cow. The very next day, Simon and his Mama set out to teach those rascals a lesson. In the morning, Mama walked to town to set the stage. Then she returned home, gave Simon a tarnished old ring, and told him exactly what to do. Simon set out for town that afternoon. He arrived at an inn where the three rascals were planning their next heist .Simon joined them and offered to buy their drinks. When it came time to pay the bill, Simon held up his hand and slowlytwisted the ring on his finger three times. Then he asked the innkeeper, "How much do l owe?""Nothing,"said the innkeeper. "It's taken care of."The three rascals looked at one another, but said nothing. They walked with Simon to the next inn, where Simon offered to treat them to a fine dinner. After dinner, Simon held up his hand and slowly twisted the ring three times. The innkeeper came to the table, thanked them for coming and announced that the bill was covered.The rascals asked Simon where the ring had come from.Simon replied, "Mama found it buried in the sand.She said it is worth a fortune.""We'll give you one hundred silver coins for it!" said the first rascal."It's a deal," Simon replied. He took the coins straight home.Mama was pleased."Now we have one hundred silver coins," she said. "Fifty coins will pay for the cow. Twenty coins will cover the food and drink and the final thirty coins will teach those rascals a lesson."The three rascals never bothered Simon again.( )14.Why did Mama want to teach the rascals a lesson?A.The rascals did not pay for their dinner.B.The rascals tricked Simon out of his family's cow.C.The rascals took Simon's horse.D.She was very helpful.( )15.Why did Mama most likely go to town?A.To find the rascals.B.To give the innkeepers money for the food and drinks.C.To find the cow Simon sold and get it back.D.To pay for the cow.( )16.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rascals bought the ring?A.The rascals tricked Simon out of his family's cow.B.Simon held up his hand and slowly twisted the ring.C.Simon offered to treat the rascals to dinner.D.All of the above.( )17. How many silver coins did Simon and his Mama teach those rascals a lesson?A. One hundred.B. Fifty.C. Thirty.D. Twenty.( )18.The author most likely wrote this story to______.A.teach the reader about HollandB.teach the reader about magic ringsC.entertain the readerD.help the reader make money四、信息还原(六选五)Frogs can breathe both in water and on land. When they are underwater, they breathe through their skin.1. Tadpoles hatch from the eggs. When they first hatch, tadpoles have tails and look a lot like tiny fish. As they get bigger, they grow legs and their tails disappear.Frogs eat insects, spiders and worms. 2.Many frogs are green, but they can also be other colors. Tree frogs can be red, blue or yellow. 3.Toads are a type of frog. Most toads are gray or brown. Unlike other frogs, most toads have bumpy skin. Some frogs, such as the Little Grass Frog, are less than an inch long. 4. The Goliath Frog is the largest frog in the world. It can grow up to 13 inches long and can weigh as much as 8 pounds.A. Other frogs can be very large.B. Frogs lay their eggs in the water.Many snakes eat frogs. Little frogs jump as far as they can to try to get away from snakes.The Goliath frog is so big that it can eat little snakes. 5.五、语法填空Pantone chose Peach Fuzz (柔和桃) as the color of the Year for 2024. It's 1 soft peachy shade between pink and orange. It can make people 2 (feel ) kindness and togetherness. With different 3 (time ) in the past year, we all need a break and some peace. Peach Fuzz can bring us 5 (warm ). It 5 (help )us think 6 soft peaches, bird feathers and silk. Pantone's specialist,Leatrice Eiseman, says it's cozy and tactile 7 that is very important. It means we should care for 8 (we). Time magazine says Peach Fuzz brings a mix of the past and modernity. Although we usually see peach as a nostalgic (怀旧的), 9 (girl ) color, it's breaking into 10 (man )clothes, showing its modernness.1. 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9._______ 10._______六、首字母填空How do we know about things that happen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when there were no videos or photos? One answer is written records. 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文明) are known a 1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甲骨文).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people in the Shang Dynasty (16th – 11th century BC) l 2 to ask fortune tellers (占卜师) about the future. For example,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next week? Where should I go to make money? W 3 my wife give birth to a boy or a girl? From work to love, people asked questions about many t 4 . The fortune teller would write theC. Frogs are important to human beings.D.Most frogs have smooth skin.E.They only like to eat animals that are alive.F.Little snakes slither away from the Goliath frog as fast as they can!question on an oracle bone, heat it up, and then read the cracks (裂纹) in it to f 5 an answer.Tens of thousands of oracle bones have been found so far. They can tell us a great deal about how people lived during the Shang Dynasty. “They help us underst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philosophy (哲学) and thought, and figure out w 6 our culture comes from,” Song Zhenhao, a leading oracle bone expert.In addition to telling us about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oracle bones are also key to u 7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ritten form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any of the characters we use today are similar to t 8 that were used 3,000 years ago.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s the earliest-known mature (成熟的) form of Chinese c 9 , represent the beauty and uniqueness of a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consistently (持续地),” said Chen Nan, a professor at Tsinghua University.In 2017, UNESCO adde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o its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 (“世界记忆”名录). They are indeed a v 10 memory of ancient China.1. 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9._______ 10._______七、任务型阅读In need of some rest? You can now climb down 419 meters to have the deepest sleep below ground. The hotel called Deep Sleep, located beneath the mountains of Snowdonia in Wales, is officially the world's deepest hotel. Guests must journey down through a slate mine(板岩矿)to reach the hotel.The hotel has four private twin-bed cabins(小木屋) and a romantic grotto(洞穴) with a double bed. A single night stay for two in a private cabin costs £350 while the price for two in the grotto is £550. And if you're a single guest, you will have to pay the price of two, too.You can only book the hotel for a Saturday night through to Sunday morning and getting to your room is far from relaxing. You will have to complete a 45-minute walk into the mountains and at the end you'll get a helmet, light, harness (安全带) and boots before going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and deepest slate mine.The trip down into the mine includes ancient miner stairwells(楼梯井), old bridges and ascramble(攀爬). It takes about 60 minutes, and once you complete the trip, you'll arrive at a set of large steel doors. Welcome to Deep Sleep!Then, try and relax for the evening with a free meal to enjoy at the picnic table. After that just head off to bed.It's also important to note it's not exactly warm down there. It's about 10℃, so it will feel the same as if you were camping outside. Be sure to pack warm clothes.All guests must get up before 8 am for a hot drink and breakfast before starting the trip back up to ground level. And going up is always harder than coming down. Whatever, it certainly sounds unique.1. Where is the hotel called Deep Sle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How much do you have to pay if you sleep in the grotto for one nigh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ow long will it take you to get to the hote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What should you bring before going into the min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ip to the Deep Sle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句子翻译1. 你最好把门开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题
金中南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2004年2月24日,美国太平洋的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抵达上海,开始为期5天的访问。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和美国第七舰队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5、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这是因为,1956年()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6、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年“二月逆流”
C、1968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邓小平被评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9、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10、有人说:“当年,为了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而如今,我们打开国门,把他们请进来,这不是引狼入室吗?革命先辈的血不就白流了吗?”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杜绝与外界的一切往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坚持改革开放,学人之长,为己所用
D、与国外经济交流的同时,学习外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2、到1965年我国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由此你认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民族平等
C、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D、促进共同发展
13、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
A、主权归属不同
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政策不同
14、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15、下面是海峡两岸母子重逢的场面。

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们分离至少有38年了
B、近年来他们可以通过电话交流
C、儿子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
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16、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17、新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建立了新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B、主持设计武汉长江大桥
C、成功地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D、领导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实验
18、汶川大地震中海事卫星、遥感卫星在灾区救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请问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州五号
B、神州六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一号
19、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爱好和平,但仍要研制原子弹,主要是为了()
A、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B、为世界核战争的到来做准备
C、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D、加强我国的军事力量,还击帝国主义的核进攻
20、863计划首批列为发展重点的高科技有七个领域,1996年又出现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指的是()
A、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21、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庄”的是()
A、超音速客机
B、生物工程和电讯技术
C、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D、终身学习
21、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其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灵活的外交策略
D、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
22、将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尼克松访华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惠
D、互不使用核武器
24、下列与周恩来总理有关的外交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出席万隆会议③出席APEC会议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一位非常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是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却不知道“大球”是指什么。

请你为他指出()
A、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握手
B、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6、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在制定国家政策时()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C、没有必要区分敌人和朋友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7、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在这面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人民思想大解放,中华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理论的精髓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8、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是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不使人民蒙受损失”。

对上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确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中国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政府采取不干涉台湾内政外交的政策
D、中国政府承诺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金中南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第二次月考初二历史答卷
二、综合题:(每题12分,共24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图一) 1999年12月20日(图二)材料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说:“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摘自1984年7月7日《团结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片,说说我国在新时期祖国统一大业上取得的成就是什么?(2分)
(2)为材料一图片内容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他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
(3)目前祖国大陆和台湾处于什么状态?(2分)
(4)结合材料二,说说你认为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如何?(2分)为什么?(4分)
30、观察下图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年代尺,回答问题:(12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谈判场景出现在哪次战争后?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2)图B反映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2分)
(3)哪一次外交成就让图C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分)
(4)你认为哪一项外交成就的图片可以放在D处?(2分)
(5)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4分)
金中南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29、(1)香港、澳门回归
(2)邓小平;一国两制
(3)分离状态
(4)前景: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原因:实现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30、(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3)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中国承办了APEC会议/中国正式加入WTO/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5)①弱国无外交;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