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成人脑电图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定
• 正常成人在觉醒、安静闭目时,由α波和快波构成,有少量 θ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 α波连续在枕部优势出现 • 波幅两侧对称,可有轻度的波幅差,多数为非优势半球侧较 高,但不应超过20%,在枕部不超过50% • 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β波小于50微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 等异常波形。
2.肌电伪差
常见的肌电伪差来源包括咀嚼、 吞咽、额肌活动、面部肌肉痉挛或 震颤。

肌电伪差
肌电伪差(1)
咀嚼所致伪差(1)

动作伪差:描图中患儿抽泣,脑电图呈现类似癫痫样放电的尖样波。技术员对于记录同时动 作的描述能够帮助鉴别。
3.电极质量不佳及与头皮接触 不良所致的伪差
电极完全或将要离断 头皮部脱脂不完全,致电极的电 阻增高。
参考电极:一般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 等相对零电位点的电极作为。
地电极:一般放置在前额正中或颅顶,另一端 接入仪器头盒的接地(ground或G)端口。
EEG临床意义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CT,MRI DSA MRA,MRV CTA SPECT PET EEG MEG EPs EMG 反映脑和脊髓形态 反映脑脊髓的血管形态 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 脑代谢 脑功能 周围神经和肌肉病
NREM睡眠Ⅱ期(浅睡期):顶尖波逐渐减少主要标志是出现 14Hz左右(12.5-15.5)的睡眠纺锤。此期还可出现比较多的K综合波。
• •
正常成人睡眠图(2期NREM) 可以见到中央、顶部为著的顶部尖波、K综合波以及14—16Hz的睡眠纺锤,双侧同步对称。
NREM睡眠Ⅲ期(中睡期):浅睡期逐渐过渡而来,没有明显的 标志性波。随着睡眠加深,0.75-3Hz高波幅δ波逐渐增多,一 般将δ数量占25%-50%作为NREM睡眠Ⅲ期。

闪光刺激:正常反应为节律同步化反应,图为 12Hz闪光刺激诱发的光驱动反应,显示为双侧 枕部电极12Hz的低波幅正相尖波节律。
睡眠诱发试验
自然睡眠 药物诱导睡眠
一般癫痫患者中,棘波或棘慢波等爆发异常波大多数在 清醒时不清楚,进入睡眠期即开始明显出现。
睡眠脑电图
正常成人睡眠期脑电图
正常睡眠周期分两个主要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 眼动睡眠(REM)。 NREM根据睡眠深度进一步分为I-IV期。 NREM睡眠1期(思睡期):α波逐渐解体,慢波渐增多,双侧顶 部出现顶尖波(最重要标志)。
20% 20%
C4
20% 10%
T4
A2
T6
P3 O1
Pz
P4 O2
Oz
枕外粗隆点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Pz=顶中线(parietal midline point) Oz=枕中线(occipital midline point)
脑电图判读的基本内容
波形
1 单型波 正弦样波,棘波,尖波,三相波,λ波 2 复合波 复形波 复合波: 棘(尖)慢波综合,多棘慢波综合, K-综合波,手套型波,梳型节律
脑电图判读的基本内容
出现方式
波:单个形式出现的波 活动:数个相似的波 节律:三个以上相同波连续出现。按出现时限区分为 短程:小于1
秒;中程:大于1 秒,小于3秒;长程:大于3秒
散在出现:单个出现,无规则 偶见:仅见1-2次 周期性:有规则的反复出现,呈现相对固定的周期 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固定的位相关系和相同的频率出现 非同步性:双侧脑电变化以非固定的位相关系和非相同的频率出现 阵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差别不是很大 爆发性出现:出现波形相对于背景活动有明显差别 高度失律:波幅、波率、波形不对称、不同步
眼动伪差(1)
5.出汗所致的伪差
基线缓慢漂移;多见于额、颞部 等易出汗的部位。
动态脑电图(AECG)
将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磁带记录盒或微 型数字磁盘,可以连续记录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 而后重放分析。 优点:观察到的是自然活动及自然睡眠状态的 长时间记录,对于发作性异常的捕捉有意义。 缺点:在脑电图有变化时看不到当时患者的行 为或病情变化伪差较多是其缺点。
荧光屏或 记录纸
电能转 化为机 械能
头皮EEG是脑电活动的间接图像。
记录方法
电极:柱状电极(短程普通脑电图)、 盘状电极(长程记录)、针电极(多用 于特殊部位如蝶骨电极记录)。
电极安放位置:国际电极放置法(1020电极放置法)
鼻根点
Fp1
Ppz
Fp2
F7
F3
Fz
F4
F8
20%
T3
A1
T5
C3
Cz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
•脑电图是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借助电子放大技术, 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100万倍并 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
检查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
微弱电流
电磁感应作用
多极放大
脉冲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α波泛化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 基本节律为8c/s以下或14c/s以上的快节律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 混入 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50%。或两侧波幅相差10% 超过正常量的慢波活动,特别是局灶性出现时 觉醒和睡眠描记中有肯定的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高波幅的慢波、快波爆发出现。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上 的爆发性活动 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称
脑电图判读
脑电图判读基本内容
•频率 •波幅 •波形 •出现方式 •出现部位
脑电图判读基本内容
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钟内重复出现 的次数。表示方法 -周波/秒,C/S,CPS,Hertz (Hz) 常规走纸速度 3cm = 1秒
根据频率脑波的分类
慢波 α波 快波
0.5~3.5Hz(不足4Hz)→δ波 4~7.5Hz(不足8Hz)→ θ波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出现部位
广泛性:相同时间内在脑的各个区域、两侧半球出现,基本对称 弥散性:两侧半球各区出现,不对称 对称性: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时相、时限基本相同 非对称性:两侧电活动波形、波幅、时相、时限不相同 一侧性:异常电活动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或者一侧半球为主 限局性:异常电活动出现于局部区域

正常成人的清醒期脑电:波形整齐,波幅中等,枕部α节律呈现正弦样,双侧对称,调节调幅良 好,快波和慢波都为少量。没有局灶或者全面性的棘/尖波、慢波活动。
• α波泛化:α波不仅在枕部,而且在额、中央、顶、颞部等 全导联部位都持续出现。
• 多见于头部外伤及其后遗症、脑肿瘤、去皮质综合征等,机 制不明,可能与脑干或丘脑节律起搏点功能异常有关,也可 能与额叶功能紊乱有关。
常用诱发试验
睁闭眼试验
在脑电图记录中指示 被检者睁眼,再让其闭眼。 正常表现为α波抑制。 背景脑电活动中的慢波、 局灶性棘波等常不被抑制。
视觉通路完整情况下, 闭眼无视觉刺激,枕区视觉皮质α 节律,睁眼视觉刺激传入 枕叶皮质 活动增强,α节律收到阻滞,代之 去同步化低波幅快波。 意义:睁眼1秒-闭眼1.5秒,潜伏期 延迟,非特异性轻度异常,无确切 意义。α阻滞不完全或完全不抑制, 见于视力障碍或枕叶病变,一侧改 变更有意义。
常见伪差的识别
1.心电伪差
多见于肥胖患者。若改为双极导 联记录,此伪差往往消失。变换体位可 使其出现或消失。因此长程脑电图记录 中多为间断出现。

心电伪差:某些个体,尤其是肥胖和短颈 者,在头部有较大的EKG电场。在EEG记录 上可出现心电图样改变,其中,QRS综 合波中的R波最为突出
心电伪差
• • • • •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异常脑电图对临床的提示
(一)异常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单纯的界限性脑电图和轻度不正常脑电图临床意义不大,中度不 正常以上的脑电异常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二)一些特征性的异常电活动,往往对相关的临床状态有所提示。 高度失律——婴儿痉挛症 双侧性慢棘慢波综合(1-2.5CPS)——Lennox-Gastaut 综合症 双侧性3CPS棘慢波综合——失神发作、失神癫痫 双侧性规则/不规则多棘波多棘慢——肌阵挛发作、肌阵挛癫痫 局灶性尖/棘波及尖/棘慢波综合——部分性(局灶性)癫痫 三相波——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及缺氧等 周期性放电——病毒性脑炎、CJD等 中央中颞尖波双向尖波——罗兰多区癫痫 慢波睡眠中持续放电——ESES 局限于额颞区周期复合波——单纯疱疹脑炎 持续性电静息:脑死亡
•电极伪差
电极与头皮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
改为双极导联

在单极导联,睁眼时出现负相(向 上),闭眼时出现正相(向下)的电位 变化。 在额极、额部最为明显。

眼动伪差:眼球旋转时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电场的极性发生改变所致, 可在额部导联引起节律性活 动。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种与额颞慢活动相似的伪差。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让被检者闭眼,以20~30次/分的速率进行3min过度换气。 多数小儿及一部分成人可见脑电图慢波增多、波幅增高, 通常在过度换气结束后30秒内恢复背景。 该试验对于癫痫失神发作是最为有效的诱发试验,可诱发 出典型的3Hz棘慢波。
引起改变的直接原因是低碳酸血症。 过度换气—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1.反射性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 状态-糖原供应减少-神经细胞功能下降-慢活动增多 2.低碳酸血症使血浆游离钙浓度 降低-口周或四肢麻木、手足抽搐 3.神经元在缺氧、低钙影响下兴奋性增高、惊厥阈 值降低-易引起痫样放电
NREM睡眠Ⅳ期(深睡期):以高波幅δ波为主,数量超过50%, 睡眠纺锤波逐渐消失。
• •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NREM 4期) 以δ 节律占50%以上为特征,睡眠纺锤消失。
REM睡眠期,可由NREM睡眠Ⅱ、Ⅲ或Ⅳ期突然转变而来。主要为 θ波和低波幅δ波,类似NREM睡眠I、Ⅱ期,但是没有顶尖波、 睡眠纺锤或K-综合波,波幅比较平稳。准确的分析应有EOG作参 考。此期肌张力明显下降,被唤醒后多诉在做梦。
8~13Hz 不足14Hz
14~30Hz(不足35Hz)→β波 >30Hz →γ波
脑电图判读的基本内容
波幅:代表一个波的高度
• 表示方法
-用µV 表示
• 按波幅大小分为: • 成人:低波幅 <25 µV ㎶,中波幅25~75 µV ㎶,
高波幅75~150 ㎶,极高波幅 >150 ㎶。
• 小儿:低波幅 <50 µV ㎶,中波幅50~150 ㎶,高波幅150~300 ㎶,极高波幅 > ㎶。

过度换气反应:正常反应为随着深呼吸的进行,脑波波率逐渐变慢,波幅逐渐增高,出现双侧性频率在 1.5-4Hz左右的δ活动节律性慢波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将闪光灯置于被检者眼前20~30cm处,给予不同频率的 间断闪光刺激,观察脑波有无变化。一般由低频逐渐转换至 高频。对光敏性癫痫具有重要价值。
节律性的间断散光刺激直接兴奋枕叶初级视觉皮质。当刺激频率接近枕区本身的频率 时,视觉皮质的神经元可在刺激的作用下同步兴奋,导致节律性同化现象。 光癫痫性反应(光惊厥反应):为节律性闪光刺激诱发出广泛性不规则棘波,棘慢复 合波或多棘慢复合波,并伴有临床癫痫发作,多见于光敏性癫痫或儿童及青少年特发 性全身性癫痫。
录像脑电监测(Video-EEG, VEE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