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内镜治疗中配合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消化道早期癌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消化道早期癌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潘丽云;李秀梅;陈进忠【摘要】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消化道早期癌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通过对65例行ME-NBI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健康指导等全方位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27例患者为良性病例,38例患者为早期癌,有29例患者在内镜下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构建良好的观察视野,充分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护理配合和正确的操作,术后健康教育指导,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不但提高了阳性率,同时为阳性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心理支持.【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1【总页数】3页(P133-135)【关键词】放大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消化道早期癌;护理配合【作者】潘丽云;李秀梅;陈进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福建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福建厦门 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福建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成像技术不断成熟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已经成为内镜医学的主要研究方面。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narrow band imaging,ME-NBI)可提高内镜的分辨率,放大内镜(ME)能够清晰显示黏膜表层的细微结构(如腺管开口形态),窄带成像技术(NBI)能够突出显示黏膜浅层的毛细血管网(微血管形态),将两者结合能够使得黏膜表层的细微结构显示得更为清晰可辨[1],从而发现一些在普通内镜下难以发现的病变,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以提高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活检阳性率。
早期癌大部分可通过内镜切除获得根治,5年生存率超过90%,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有利于患者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同时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NBI内镜无需使用色素染色,避免了色素过敏等潜在风险,且操作 更为简便。
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比较
NBI内镜在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上略逊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但后 者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 诊断中应用价值
设备准备
确保NBI内镜设备完好,光源、图 像处理器等部件工作正常。准备 好必要的附件,如活检钳、注射 针等。
检查室准备
保持检查室清洁、安静,调节适 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电源插座 正常工作,以防设备故障。
操作过程规范
插入内镜
经口或经肛插入内镜,根据患者情况和 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方向。
活检与标记
提高早癌检出率
增强黏膜表面微血管和黏膜结构的可视化
01
NBI内镜通过窄带光照射,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的
微血管和黏膜结构,从而提高早癌的检出率。
突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02
NBI内镜能够增强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使得
病变区域更加突出,易于观察和识别。
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早癌
ANALYSIS
SUMMAR Y
05
临床实践案例分享与讨 论
案例一:食管早癌诊断与治疗
患者情况
一名50岁男性,因进食哽噎感就诊,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局部充 血、糜烂。
NBI内镜表现
在NBI模式下,病变处呈现茶褐色改变,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考虑 食管早癌可能。
诊断与治疗
结合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食管早癌。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超声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赵东强,E m a i :h b z d q1998@163.c o m 超声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杨婕琳1,彭 娜2,赵东强2(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17) 摘 要:超声内镜(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E U S )具有内镜及超声探查的双重功能,随着E U S 相关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为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分期带来了新的方法㊂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超声内镜中图分类号:R 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7)11-0925-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7.11.002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d i a g n o s i s o f e a r l y 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r c i n o m a Y a n g J i e l i n 1,P e n g N a 1,Z h a oD o n g q i a n g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N o r t hU n i v e r s i t y ,Z h a n g j i a k o u 075000,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oD o n g q i a n g ,h b z d q1998@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h a sd u a l f u n c t i o n so fe n d o s c o p i ca n du l t r a s o n i ce x pl o r a t i o n .W i t h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e m e r g e n c e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U Sr e l a t e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h a s b r o u g h tn e w m e t h o d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s t a g i n g o f e a r l y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n c e r .K E Y W O R D S :d i g e s t i v e s y s t e mn e o p l a s m s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赵东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胆胰专业主任㊂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㊁N O T E S 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㊁秘书,青年学组组长,石家庄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委㊂对消化系各种常见疾病及重症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能熟练进行消化内镜的各项诊治工作,包括E R C P 对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治㊁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套扎㊁硬化及组织胶注射㊁各种消化道支架的置入术㊁黏膜病变的E M R /E S D ㊁P E G /P E G J ㊁超声内镜下的胰腺囊肿穿刺引流术㊁E U S -F N A ㊁贲门失迟缓症的P O E M 等㊂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2部,承担省科技厅㊁教育厅㊁卫生厅重点课题各1项㊂超声内镜(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E U S )是一种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它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消化道管腔后,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黏膜表面的形态结构和病变,又可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㊁病变起源和浸润范围,以及周围邻近脏器组织结构及其病变的超声图[1]㊂体内超声探测克服了体表超声探测易受脂肪㊁骨骼㊁气体等干扰的局限性,能获得更清晰㊁准确的超声图像㊂目前,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全消化道系统疾病,尤其是在消化道早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㊂消化道早癌为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恶性肿瘤㊂因其起病隐匿,早期病变常不典型,患者就诊时多为疾病中晚期㊂目前内镜检查几乎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2]㊂普通白光内镜只能探测到肿瘤表面,而E U S不但可以在超声探测下初步判断病变的起源㊁性质㊁浸润深度及生长范围,并且在其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可以获得初步的病理结果,极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确诊率,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3]㊂我们就超声内镜技术在常见的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㊂1 食管癌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㊂早期食管癌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㊂因此,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对于降低病死率㊁提高生存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㊂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E U S 技术的日益成熟,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得到大幅提高㊂早期食管癌是指来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㊂早期食管㊃529㊃‘临床荟萃“ 2017年11月5日第32卷第1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N o v e m b e r 5,2017,V o l 32,N o .1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癌在E U S下的典型表现:管壁黏膜层增厚,层次紊乱㊁中断以及各层次分界消失,局限于黏膜层且不超过黏膜下层的不规则低回声病灶㊂食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㊂E U S不仅能清晰显示食管壁黏膜层㊁黏膜肌层㊁黏膜下层㊁固有肌层㊁外膜层5层结构,亦可清晰显示大部分纵隔淋巴结㊁腹腔淋巴结㊂因此,E U S在食管癌的T NM 分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用于确定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㊂准确的T NM分期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㊂E U S下食管癌T分期可概括为:T x期: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期:无原发肿瘤证据;T i s期:原位癌;T1期:肿瘤侵及黏膜层或部分黏膜下层;T2期:肿瘤侵及固有肌层;T3期:肿瘤侵及浆膜层,累及食管全层;T4期:肿瘤侵及食管壁全层并突破食管外膜,侵犯主动脉,管壁外周可见肿大淋巴结㊂据报道,E U S通过显示食管壁的层次结构判断食管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食管癌T分期的准确性可达79%~92%[4],其对于诊断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也较为敏感[5]㊂国外研究表明,E U S对食管N分期敏感度范围为59.5%~100%,特异度范围为40%~100%㊂E U S 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 U S-F N A)的使用大大提高了E U S对N分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从85%~97%和85%~96%,并发症发生率低,从0%~2.3%不等[6]㊂E U S-F N A主要用于确定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对诊断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㊂当E U S发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时,应行E U S-F N A确诊㊂判断N分期时,E U S-F N A 的准确率优于普通E U S检查所得结果㊂但由于超声穿透范围有限及受到肺内气体的影响,E U S对远处转移的诊断价值有效,判断食管癌M分期的准确性不高,这也是E U S的局限性之一㊂C T㊁M R I和P E T-C T扫描在评价远处转移方面优于E U S[7]㊂虽然,E U S对于食管癌的评估已明显优于普通内镜检查㊂但E U S对于食管癌分期的诊断价值存在一定的争议㊂多项研究表明,E U S评估早期食管癌的可靠性与病变类型㊁位置㊁术者经验㊁超声探头频率以及其他影像学辅助检查有关,病例异质性亦可造成E U S评估差异㊂因此,有学者认为,超声内镜不足以作为判断食管T NM分期唯一有效的方法,不推荐单独使用,应联合其他内镜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综合评断,以达到提高准确率的目的[8]㊂目前,E U S已广泛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㊁分期以及手术方式选择等多个环节㊂根据T分期,若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多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 n d o s c o p i c m u c o s a l r e s e c t i o n,E M 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 n d o s c o p i cs u b m u c o s a ld i s s e c t i o n,E S D),其余则多以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为主㊂在N分期中,应结合C T和P E T-C T判断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必要时结合F N A以获取组织学标本㊂随着对早期食管癌诊断和治疗的不断认识㊁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内镜医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㊂相信不久的将来,食管癌早期诊断㊁早期治疗水平会得到显著提高㊂2胃癌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㊂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9]㊂胃癌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㊂进展期胃癌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50%,早期胃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90%[10]㊂因此,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㊂E U S兼具内镜和超声的双重功能,既可通过内镜观察胃黏膜表面情况,亦可获得胃壁层次以及邻近器官㊁周围淋巴结的超声影像㊂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对胃癌的早期诊断㊁术前分期㊁可切除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极大的价值㊂早期胃癌指癌肿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㊂E U S评判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依据:黏膜内癌表现为局限于黏膜肌层以内低回声灶,胃壁1~2层结构模糊㊁增厚,层次模糊消失㊁欠规则㊁变薄或缺损,黏膜下层结构完整㊂黏膜下层癌表现为累及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灶,胃壁1~3层结构增厚㊁层次模糊消失中断,黏膜下层强回声带变薄㊁缺损㊁模糊,第4层肌层结构完整㊂近年来超声内镜应用于判断消化道早癌术前分期的报道较多㊂T s u z u k i等[11]采用超声内镜对104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对病灶浸润深度进行评估,以术后活检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㊂一项针对E U S判断胃早癌浸润深度的荟萃分析指出[12]:E U S诊断黏膜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6%和72%;E U S诊断黏膜下层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2%和78%㊂虽然,早期胃癌只强调了肿瘤的浸润深度,而未突出淋巴结转移这一重要特征,但是,有研究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㊂以往传统的胃镜检查并不能判断癌肿是否发生了淋巴结转移,C T检查㊃629㊃‘临床荟萃“2017年11月5日第32卷第1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N o v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也只能扫描出直径>1c m的肿大淋巴结,准确率较低,而E U S可探查出直径>0.3c m的淋巴结,并且能探测出淋巴结直径㊁边界清晰度㊁形态㊁内部回声高低㊁回声均质性等指标,诊断准确率较高㊂大量研究表明,超声内镜有助于胃癌的检出和术前分期,可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㊂尽管如此,E U S亦有不足之处,如E U S不能鉴别低回声区是肿瘤还是纤维化病变,仍需病理活检确诊[13-14]㊂另外,由于受到扫描范围等因素的影响,E U S亦无法对肿瘤进行可靠的M分期[15]㊂而P E T-C T㊁C T㊁M R I等在这方面的准确性优于E U S[16]㊂因此,要获得准确的胃癌术前T NM分期来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必要联合P E T-C T㊁C T㊁M R I等影像学检查㊂E M R和E S 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早期胃癌的方法㊂作为判断浸润深度的有力手段,E U S 对评估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可切除性具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 C C 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认为[17],治疗前行E U S检查对胃癌的初始临床分期十分重要,尤其对于考虑行E M R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㊂E U S辅助下的E M R与E S D安全㊁有效㊂E U S亦有助于E M R和E S D术后的随访㊂3结直肠癌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恶性疾病㊂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 i g h g r a d e i n t r a e p i t h e l i a l n e o p l a s i a, H I G N)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㊂H I G N与癌的关键区别在于病变有无通过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㊂普通肠镜只能观察病灶表面,且肠镜活检的病理组织取材受限,对病灶的起源㊁范围㊁性质㊁浸润深度及有无大血管滋养不能做出准确判断㊂许多研究表明,大部分结肠镜病理结果诊断为结直肠H I G N的患者已存在癌变[18]㊂而E U S检查能准确㊁清晰地分辨肠壁各层结构和周围组织器官,不仅能够发现早期癌变,并且对H I G N患者在进行术前诊断㊁分期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19]㊂正常结直肠壁组织学结构分为4层,由肠腔内至外分别为黏膜层㊁黏膜下层㊁固有肌层和浆膜层㊂超声探测下,正常结直肠壁由腔内至腔外表现为5层结构,分别为高回声层(黏膜界面及浅表的黏膜)㊁低回声层(黏膜层),高回声层(黏膜下层)㊁低回声层(固有肌层)㊁高回声层(浆膜层及与周围脂肪间的界面波)㊂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准确评价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最主要的指标㊂E U S可同时对结直肠癌进行T 分期和N分期,成为目前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主要方法[20]㊂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的E U S分期标准:①黏膜内癌(m癌):病变局限在第1㊁2层内,第3层以下看不到异常改变;②黏膜下层癌(S m 期):病变破坏管壁第l㊁2层,使其断裂并向下浸润达黏膜下层;③固有肌层癌(p m癌):第3层中断,第4层不齐㊁断裂,而第5层看不到变化;④浆膜层癌(S 癌):癌浸润达浆膜,但还没有浸润到其他脏器㊂黄健等[21]应用E U S对86例H I G N患者进行研究,单纯H I G N患者4例,早期癌20例,62例为进展期癌, E U S的诊断阳性预测值为87.5%,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符[22-23],特别对固有肌层癌㊁浆膜层癌诊断准确率最高㊂陈炳芳等[24]通过对5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术前E U S和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发现,E U S检查对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96%(48/49)㊁83.33%(5/6),超声内镜下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为80.00%(4/5)㊂E U S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为:①直径>10mm;②圆形;③边界清楚锐利;④内部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特征㊂E U S可准确探查出直径>3mm的淋巴结,且根据淋巴结直径大小㊁形态㊁边界清晰度㊁内部回声的高低等多个声像学特征㊂对于结直肠癌的N分期而言,主要用于判断邻近淋巴结有无转移,而远处转移淋巴结,由于超出换能器的探测范围不能被发现,故其准确率低于T分期㊂据报道,E U S的术前使用使得直肠癌的漏诊率由21%降到3%㊂与C T㊁P E T-C T㊁M R等其他影像学检测相比,在决定T期上更准确(E U S:87%,C T:76%,M R I:77%)㊂在N分期中,它也有优势,但差异不明显,研究的准确性也不太明显(E U S63%~85%,C T56%~79%,M R I 57%~85%)㊂而C T和P E T-C T更多用于远处转移的诊断,E U S对M分期的作用不如C T㊁M R㊁P E T-C T的价值高[6]㊂目前,E U S已成为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确定系统治疗方案㊁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及监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㊂总之,E U S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高了早癌的诊断率,通过肿瘤术前T NM分期的判断,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意义㊂随着内镜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E U S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E U S领域内会有更多更好的新㊃729㊃‘临床荟萃“2017年11月5日第32卷第1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N o v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得到应用和普及㊂参考文献:[1] N a s i r B S,E d w a r d s M,T i f f a u l t V,e t a l.T r a n s e s o p h a g e a lp u l m o n a r y n o d u l e b i o p s y u s i n g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J].JT h o r a c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2014,148(3):850-855.[2] F u s a r o l i P,K y p r a i o sD,E l o u b e i d iMA,e t a l.L e v e l s o f e v i d e n c ei n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D i g D i sS c i,2012,57(3):602-609.[3]吴爱荣,李锐,史冬涛,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1(8):1136-1138.[4]王忠霞,杨小松.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评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8):11605-11607. [5] T a n g o k uA,Y a m a m o t o Y,F u r u k i t aY,e ta l.T h en e we r ao fs t a g i n g a sak e y f o ra na p p r o p r i a t et r e a t m e n t f o re s o p h a g e a lc a n c e r[J].A n nT h o r a cC a rd i o v a s c S u r g,2012,18(3):190-199.[6] V a l e r o M,R o b l e s-M e d r a n d a C.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 i no n c o l o g y:a n u p d a t e o f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t h e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r a c t[J].W o r l d J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2017,9(6):243-254.[7] A l l u m WH,B l a z e b y J M,G r i f f i nS M,e t a l.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o e s o p h a g e a l a n d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G u t,2011, 60(11):1449-1472.[8]张志宏,李良平,刘晓岗,等.不同内镜方式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准确性的对比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43-48.[9] T o r r eL A,B r a y F,S i e g e lR L,e ta l.G l o b a l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J].C AC a n c e r JC l i n,2015,65(2):87-108.[10]S a r a g o n iL.U p g r a d i n g 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e a r l yg a s t r i cc a n c e r:b e t t e r s t a g i n g m e a n s m o r ea p p r o p r i a t et r e a t m e n t[J].C a nc e rB i o lM e d,2015,12(4):355-361.[11] T s u z u k iT,O k a d a H,K a w a h a r a Y,e ta l.U s e f u l n e s s a n dp r o b l e m so f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 p r e d i c t i o no ft h ed e p t ho f t u m o r i n v a s i o n i ne a r l y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A c t a M e dO k a y a m a,2011,65(2):105-112.[12] P e iQ,W a n g L,P a nJ,e t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s t a g i n g d e p t h o fi n v a s i o ni n e a r l y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 e p a t o l,2015,30(11):1566-1573.[13] P a r kJ S,K i m H,B a n g B,e t a l.A c c u r a c y o f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 d i a g n o s i n g u l c e r a t i v e e a r l y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s[J].M e d i c i n e(B a l t i m o r e),2016,95(30):e3955. [14] L e eJ Y,C h o iI J,K i m C G,e t a l.T h e r a p e u t i c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u s i n g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i ne n d o s c o p i ct r e a t m e n to fe a r l y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G u tL i v e r,2016,10(1):42-50.[15] L iB,Z h e n g P,Z h u Q,e l a l.A c c u r a t e p r e p e r a t i v e s t a g i n g o f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w i t hc o m b i n e d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a n dp e t-c t[J].T p h o k u JE x p M e d,2012,228(1):9-16.[16] K i m J W,S h i n S S,H e o S H,e t a l.T h e r o l e o ft h r e e-d i me n s i o n a lm u l t i d e t e c t o rC T g a s t r o g r a p h y i n t h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i m a g i n g o f s t o m a c h c a n c e r:e m p h a s i s o n d e t e c t i o n a n dl o c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 t u m o r[J].K o r e a n JR a d i o l,2015,16(1):80-89.[17] A j a n i J A,D A m i c o T A,A l m h a n n a K,e ta l.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v e r s i o n3.2016,N C C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i no n c o l o g y[J].JN a t l C o m p rC a n cN e t w,2016,14(10):1286-1312. [18]卫旭彪,高显华,王颢,等.肠镜活检诊断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治疗对策[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51-54.[19] H a j iA,A d a m s K,B j a r n a s o nI,e ta l.H i g hf r e q u e n c y m i n ip r o b e u l t r a s o u n d b e f o r e e n d o s c o p i c r e s e c t i o n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p o l y p s-i s i t u s e f u l[J].D i sC o l o nR e c t u m,2014,57(3):378-382.[20] Câr tân췍E T,G h e o n e aD I,S췍f t o i uA.A d v a n c e s i n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 i m a g i n g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d i s e a s e s[J].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6,22(5):1756-1766.[21]黄健,钟清连,夏韶华,等.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J].临床消化杂志,2016,28(37): 230-232.[22] M u k a e M,K o b a y a s h i K,S a d a M,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E U S 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i n v a s i o nd e p t ho f e a r l y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d o s c,2015,81(3):682-690.[23] R u k iS,K o b a y a s h i K,Y o k o y a m a K,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ie s of v a r i o u s e n d o s c o p i c e x a m i n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f o r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i n v a s i o n d e p t h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t u m o r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R e sP r a c t,2012:621512. [24]陈炳芳,陈建平,孙克文,等.超声内镜在结直肠息肉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8):561-562.收稿日期:2017-11-09编辑:张卫国㊃829㊃‘临床荟萃“2017年11月5日第32卷第1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N o v e m b e r5,2017,V o l32,N o.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价值分析
2021年11月 第23期临床研究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价值分析王霞,刘三红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31【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方法:纳入研究病例数60例,纳入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消化道早癌。
随机分组诊断治疗n=30。
对照组常规影像检查+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消化内镜检查+消化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影像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消化内镜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058-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精神长期在紧张状态,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消化道早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肠胃等,将消化道癌初期归于消化道早癌的范畴,不及时实施治疗,随着病变进展,癌症扩展到黏膜下层,就会使治疗难度加大,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1]。
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诊断技术的日益完善,在临床疾病诊断准确率上也明显提高。
消化道早癌发生在消化道早期恶性肿瘤疾病,影响口腔、食管、胃肠道等组织,在发病早期,由于缺乏特异性表现,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2]。
通过消化内镜技术确诊消化道早癌,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以此为患者制定科学治疗计划,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对纳入筛查的经病理确诊消化道早癌的60例患者分组诊断治疗,通过对比结果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的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病例数60例,病例搜集时间段在2016年6月~2019年6月,纳入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消化内镜的发展消化内镜从硬质内镜到纤维内镜最后发展到电子内镜。
目前电子内镜新技术层出不穷。
超声内镜系统。
1980年美国首次报道应用超声与普通内镜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开创了超声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此后超声内镜器械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超声内镜检查以及镜下介入治疗是消化内镜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胶囊内镜。
最早由以色列开发研制,形如胶囊,属一次性用品,含有闪光装置和摄像传感器。
吞服后通过整个消化道,所拍摄的图像经腹部的遥控接收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
胶囊内镜则随粪便排出。
胶囊内镜对小肠检查价值较大,患者痛苦少,由中国学者发明的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实现全消化道的观察、诊断。
放大内镜。
1990年代,日本Olypus公司和Fujinon公司先后开发出放大内镜。
其工作原理是在内镜头端接近目镜的地方安装可以移动的凸镜,能将局部病变黏膜放大10~100倍,可观察到胃小凹和结肠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特征。
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小癌灶、微小癌灶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其他还有例如小肠内镜、磁控胶囊内镜、放大内镜等;不管是哪一种内镜,其主要的诊断价值在于: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内镜等。
消化道肿瘤及早癌临床定义是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大肠癌,胃癌,食道癌,早期的这些肿瘤。
对于不同的消化道早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早期的食道癌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一个微创的切除,在内镜下把黏膜切除,从而避免切伤患者的食道,创伤比较小,也可以重建上消化道,这是早癌的处理方法。
上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术前准备很重要,术前常用药有:祛粘剂:得佑(链霉蛋白酶颗粒),比较贵。
一般用2支糜蛋白酶加5ml西甲硅油加1克碳酸氢钠配成50ml,检查前15-30分钟口服加在床上不停地变换体位,比德佑便宜,效果很好。
也可以用来检查中冲洗。
局麻除泡剂:达克罗宁。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术中配合体会
消除 口腔 内异味和不适感 ,防止感染 。 2 4 并 发 症 的 护 理
营养支持方式 ,有助于胃肠 功能和形 态的恢复 ,减少肠源性感染 ,有助于营养 液被肠 道直接利用 ,促 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和肺的修 复,改善呼吸肌结构功能 ,使呼 吸肌收缩
2.4.1 腹泻 :最 常见 的并发症 。与输注速 度过快 、营养 液过 多、机体代 谢紊 力早 日恢复 ,早 日顺 利脱机 ,缩短机 械通气 的时 间,对 病人 的康复起 到积极 重要 的
【摘 要】 目的 :探 讨内镜 下黏膜 剥离术的护理 效果 。消化道疾 病的 内镜下 治疗也越来越 普及 。 内镜下黏膜 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 l dissection,ESD)用 于治疗
消化道 早期癌 ,使更 多的消化道病变能够 一次性地在 内镜下大块 的切除。它可 以免去手术治疗 的风 险,具 有创伤 小、治疗好 、费用低 、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 点,因而对护 理
优点 、营养液 的选择及对疾病恢复的益处 ,取得理解 与配合 。
2.5 监 测 护 理
2.2 营养液输注 的护理 :输 注肠 内营养 液应严 格掌握 “三度”,即适宜 的浓 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如生命体征 ,腹痛 、腹 胀 、腹 泻 、呕吐等情 况 ,及 时留取各
度 、温度 、速度 ,并遵循循序渐进 的原则 ,速度由 20—40ml/h开始 ,每 24小时增加 lO 种标本以监测血糖 、血 电解质 ,准确记录 24小 时出入量 ,准确判 断病人 出入量是否
过多 ,防止 胃潴 留,减少残 留量,以降低 胃内压和食道返流。卧床病人鼻饲 时应抬高
2 护 理
床头 30—45度 ,病情许可 ,可采取半卧位。 当出现呛 咳、呼吸 困难 ,立即停止 鼻饲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
前 准备 , 中与 术 者 密切 配 合 、 强 患 者病 情监 护 , 术 加 术后 加 强 病 情 观 察 及 健 康 教 育 等 有 效 的 护 理 配 合 , 助 于 顺 利 完成 术 中操 作 , 有
减 少并发症 , 进 患者术后康复 。 促 关键 词 : 内镜 下黏 膜 剥 离术 ; 上 消化 道 肿 瘤 ; 内镜 检 查 ; 护理 配合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1 2 2 1 ) 7 0 1 2 D : 0 3 7 / lz . 0 2 0 . 4 R 7 . B 1 0 —4 5 ( 0 2 0 —0 4 —0 OI 1 . 8 0 hx z 2 1 . 7 0 1
治 疗 效 果 及 患 者 预 后 情 况 。结 果 6 2例 患 者 经 治 疗 和 密切 的 护 理 配 合 ,9例 成 功 , 5 3例 未成 功 , 功 率 为 9 . ; 均 住 院 日 6 2 成 51 平 . d 。1 于 术 后 2周 出现 迟 发 性 出血 经 转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 无 其 他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结 论 E D 术 前 做 好 患 者 心 理 护 理 及 完 善 术 例 均 S
摘 要 : 的 总 结 内镜 下黏 膜 剥 离术 ( S ) 疗 上 消化 道 肿 瘤 的 护 理 配 合 方 法 。 方 法 对. 2例 上 消 化 道 肿 瘤 患 者 行 E D 治 疗 , 目 E D 治 6 S 术 中护 士按 标 记 、 膜 下 注射 、 缘 切 开 、 离 、 面 处 理 5个 步 骤 配合 术 者 完 成 手 术 过 程 , 加 强 术 前 、 中及 术 后 护 理 , 察 随 访 黏 边 剥 创 并 术 观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护理配合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
方法 200例消化道早期癌住院患者在内镜下行ESD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ESD术:在胃镜下予病变的息肉四周黏膜注射甘油果糖250ml+肾上腺素1mg+靛胭脂2.5ml。
抬举后给于电刀剥离,粘膜剥离后创面用氩气或止血钳电凝止血。
结果188例患者全部治疗有效。
2例并发症、10例穿孔但经尼龙套扎闭合创面后预后均良好。
结论ESD术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标准微创手术方法,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周密的指导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内镜粘膜下剥离(ESD)术前;术中的准备和配合;护理配合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也越来越普及。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以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内镜切除胃肠黏膜病变的方法,主要是对大且平坦的黏膜早期癌变或平坦的息肉类病变进行一次性切除。
ESD治疗早期胃癌可实现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8]。
结直肠ESD的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2.8%和75.5%[8],可使患者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只有具备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有学者建议完成EMR600例以上者)才能进行ESD的操作,而且必须有一个熟练配合的护理、麻醉团队合作完成,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因而对护理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配合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手术的全过程,还要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并与术者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 适应症1.1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直径≥2cm广基平坦息肉。
1.2局限于黏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层早期癌以及癌前病变。
1.3 EUS诊断来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肿瘤。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应用
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NBI内镜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完善,其 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 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临床需求大
消化道早癌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NBI内镜 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 方法,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政策支持
政府对消化道早癌的 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 未来可能会出台相关 政策支持NBI内镜技 术的推广和应用。
NBI内镜通过高分辨率的电子摄像系统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以便医生 进行观察和分析。
NBI内镜的特点
高对比度
NBI内镜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图像,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血管和微细结构,
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
操作简便
NBI内镜的操作相对简单,医生经过 培训后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技巧。
快速诊断
由于NBI内镜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 的血管和微细结构,医生可以快速准 确地诊断消化道早癌和其他病变。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可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早 癌筛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具
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操作简便
NBI内镜技术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 特殊设备,医生经过培训后即可熟练 掌握。
安全性好
NBI内镜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身体无害,安 全性较高。
NBI内镜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普及程度低
适用范围广
NBI内镜适用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检 查,如食管、胃、结直肠等。
NBI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
02
中的应用
食管癌的诊断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NBI内镜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能够发现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消化道早癌是指发生于消化道黏膜上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如果及时发现并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都较高。
内镜诊断和治疗是消化道早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进行科普介绍。
一、消化道早癌的分类和分布消化道早癌包括食管早癌、胃早癌和结直肠早癌,其中以胃早癌最为常见。
根据组织学类型,消化道早癌可分为腺癌、粘液癌、平滑肌瘤等。
根据病变形态,消化道早癌可分为隆起型、扁平型和凹陷型。
不同形态的早癌治疗方案也略有不同。
二、内镜诊断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是消化道早癌的首选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深度,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
内镜检查还可以同时进行活检、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等治疗操作,一次检查既可以明确病变,又可以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内镜检查前的准备内镜检查前,患者应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空腹检查,患者应在检查前6小时内禁食,并在检查前2小时内禁止饮水。
其次是肠道准备,如果是结肠镜检查,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是采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液进行清洗。
最后是心理准备,内镜检查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患者应做好心理准备。
2.内镜检查操作步骤内镜检查包括进口镜检查和出口镜检查,进口镜检查是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胃、十二指肠进行检查,出口镜检查是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进行检查。
下面以胃镜检查为例介绍内镜检查的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
(2)给患者喉部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喷雾,减轻喉咙疼痛感。
(3)将内镜插入口腔,顺着食管进入胃部。
(4)检查胃黏膜表面,观察病变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和颜色等。
(5)如发现疑似病变,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6)根据病变的形态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三、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内镜治疗是消化道早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切除术(ESR)等。
内镜下EMR术的配合要点
原理: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效应使组织
发生凝固、坏死,以达到息肉切除、止血
等治疗目的。
精选ppt
2
基本概念及分类-息肉
息肉:
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 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zui生物统称为息肉。
分类(根据形态学分类)
采用日本山田分类法将胃肠息肉分为四型:
山田Ⅰ型:息肉基底广、平滑,与周围粘膜界限 不清楚;
精选ppt
24
术前准备
器械:注射针,圈套器,钛夹及释放器,氩气管,电刀及大电极
精选ppt
25
EMR术的常见并发症
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 (一)出血 其发生率为0.05%一3.4%,多以即刻出血为主。 常见原因: 1、圈套器收缩过紧,用力过猛形成机械勒除; 2、电流功率选择较弱,凝固不完全,致使息肉
3一旦疑为穿孔,就立即终止检查,严密观察,必要 时可考虑手术探查。
4、对老年人,腹部多次手术,炎症性肠病较重者尤 应慎重;
精选ppt
2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1同无痛胃肠镜一样,胃息肉切除前需禁食 6h以上;大肠息肉切除前,需清洁肠道。 2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 50岁及以上患心电图 3签定术前知情同意书 4建立静脉通路 5取左侧卧位 6询问是否服用抗凝剂
emremr步骤分解步骤分解圈套圈套动作分解动作分解11释放套圈完全套入病灶释放套圈完全套入病灶22匀速收小套圈的过程中轻推外鞘管紧贴匀速收小套圈的过程中轻推外鞘管紧贴病灶根部病灶根部33轻轻上提外鞘管观察是否套全是否松紧轻轻上提外鞘管观察是否套全是否松紧适宜是否套入太多适宜是否套入太多圈套圈套效果图效果图emremr步骤分解步骤分解创面处理创面处理钛夹缝合钛夹缝合氩气冷凝氩气冷凝emremr步骤分解步骤分解创面处理创面处理标本切除后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据情况选标本切除后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据情况选择相应措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的护理配合
的麻 醉包 内 的用 物 分 类 处 置 ,做 好 麻 醉 记 录 与 登 记 工 作 。密 切 观 察 产 妇 分 娩 镇 痛 期 间 的生 命 体 征 、宫 缩 情 况 及 镇 痛 效 果 ,若 发 现 问题 如 硬 膜 外 导 管 打 折 、镇 痛 泵 故 障 及 时 处 理 。产 妇 分 娩 结 束 离 开 产 房 前 协 助 麻 醉 医 生 拔 除 硬 膜 外 导 管 ,并 注 意 穿 刺 点 的 保 护 ,用 创 可 贴 覆 盖 针 眼 ,防 止 感 染 。指 导 产 妇 产 后 休 息 、营 养 饮 食 、尽 早 活 动 。 4 小 结
(7):718—72O.
E2] 戴连 珠 .心 理 疗 法 配 合 无 痛 分 娩 仪 用 于 分 娩 镇 痛 效 果 观 察 [J].浙 江预 防 医学 ,2009,21(8):53.
[3] 姚 莉 ,邓 妮 惠 .麻 醉 护 士 的 素 质 要求 探 讨 [J].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03,
18(5):470 — 471.
[4] 吴 敬 波 ,吕红 俊 .人 性 化 护 理 在 无痛 分 娩 中 的应 用 [J].内 蒙 古 中 医 药 ,2008,27(11):171—172.
作 者 简 介 陈 丽 丽 ,护 师 ,本 科 ,单 位 :210004,南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 妇 幼 保 健 院 。
产 房 是 医疗 高 风 险 区 ,产 妇 及 家 属 对 产 房 医 务 人 员 寄 予 高 期 望 值 ,所 以麻 醉 护 士 应具 有 扎 实 的 临床 护理 经验 、熟 练 的 技 能 操 作 、灵 活 机 警 的 应 变 能 力 及 对 危 重 病 人 的 抢 救 能 力 。 分 娩 镇 痛 工 作 有 了麻 醉 护 士 的参 与 ,不仅 完善 了麻 醉工 作 ,还 保 证 了 护 理 的 连 续 性 与 完 整 性 ,体 现 了 以人 为 中 心 的护 理 模 式 ,使 产 妇 能 以 积 极 的 心 态 配 合 分 娩 ,迎 接 新 生 命 的诞 生 ,提 高 了 产 妇 对 医 护 人 员 的 满 意 度 和 信 任 度 。 参 考 文 献 : [1] Camann W .Pain relief during tabor[J].N Engl J Med 2005,352
消化道早癌诊治规范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规范(议论版)一、诊疗规范:(一)消化内镜检查:检查前准备:1)胃镜:患者禁饮食8小时以上,检查前惯例服用咽部麻醉剂及消泡剂(二甲基硅油),假如行染色内镜术前同时口服去黏液剂(链霉蛋白酶)。
如无上述产品检查时若有泡沫、粘液必定要用二甲基硅油生理盐水冲刷洁净。
介绍有条件单位推行无痛胃镜检查,不单减少患者难过,还可以提升检查质量。
2)结肠镜:检查前一天少渣饮食,检查当天口服泻药,介绍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或硫酸镁做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时间为4小时,多让患者活动。
如检查时肠腔内残余粪质和泡沫,尽量用二甲基硅油生理盐水冲刷洁净。
检查前如无禁忌症惯例应用解痉剂如丁溴东莨菪碱。
2.胃镜检查规范:进镜前检查内镜能否正常,能否翻动工作站,查对患者信息。
若有NBI 功能,用NBI 进镜,察看咽部、食管,至贲门调为白光,如患者反响较大,进镜察看咽部困难,可在检查结束退镜至咽部时察看,惯例留取咽部声门照片。
胃镜检查时充足注气,手法柔和,防止盲区,特别是胃体小弯侧近贲门、贲门粘膜嵴、胃体中部小弯、胃角前后壁等,十二指肠注意球部后壁及降段乳头。
胃镜起码要收集35张左右白光照片,包含口咽部1张、食管4张、贲门胃底 4张、胃体 14张、胃角 3张、胃窦 5张、十二指肠球部 2张、降段2张、取活检部位2张。
拥有NBI 功能胃镜加咽部及食管5张。
结肠镜检查规范:进镜前检查内镜能否正常,能否翻动工作站,查对患者信息。
结肠镜检查介绍单人操作,进镜至盲肠后充足注气,洁净视线,迟缓退镜察看,碰到曲折时迟缓经过,必需时对同一部位频频进镜、退镜察看,退镜察看时间许多于6分钟。
如进镜过程中发现小于5毫米息肉,可先行活检后再连续进镜。
结肠镜照片数目无严格限制,但应当在 20张以上,对每段结肠都应留取照片,如回肠尾端、阑尾张口、回盲瓣、回盲部远景、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管及直肠倒镜。
可疑病变内镜检查规范:1)白光内镜:假如发现可疑早癌病变,先用白光内镜把病变的远景、近景、直视、侧视、充气状态、吸气后照片留取,照片图像要求清楚,病变部位位于图像中央,内镜前端与察看部位距离适合。
内镜下切除食管早癌的护理配合
切 除术 ( E P MR) 。[ 结果] 3 0例 病人 行 E MR整体切除病 变, 5例 采用 E P MR分 次切 除病 灶, 手 术时 间短 、 出血 少, 无 穿孔 等并发 症 ;
术 后 4周 复 查 胃镜 均 愈 合 良好 , 半 年 复 查 胃镜 , 无 一例 复 发 。[ 结论 ] 加 强 内镜 下切 除 食 管早 癌 的护 理 配合 是 手 术成 功 的保 证 。
凝集药物 、 抗凝 剂、 活血药物等 , 术 前 1周应 停 用 抗凝 药 物 。
1 . 4 . 4 评 估 病 人 了解 病 人 病 史 , 有无安装 心脏起搏器 , 如 有 起 搏 器 则 无 法 进 行 单 机 电 刀 切 除 术 。检 查 身 上 有 无 佩 戴 手 表 、 金属首饰等 , 有 无 活 动性 义齿 , 如有应摘下交予家属保管 。 1 . 4 . 5 签 署 手 术 同意 书 让 病 人 和家 属 对 手术 必要 性 的 认 同 ,
关键词 : 内镜 ; 食 管早癌 ; 内镜 下黏 膜 切 除 术 ; 内镜 下 分 次 黏 膜 切 除 术 ; 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7 4 8 . 2 0 1 3 . 2 8 . 0 3 9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3 ) 1 0 A一 2 6 4 5 — 0 2
全科护理 2 0 1 3年 1 O月 第 1 1 卷第 l O 期 上句 版 ( 总第 3 0 1期 ) ・2 6 Nhomakorabea4 5・
内镜 下 切 除食 管早 癌 的护 理 配合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上消化道早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较难发现,易被忽视。
因此,内镜检查成为早期发现上消化道早癌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对上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内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上消化道早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颜色、边缘、溃疡面、出血、分泌等情况,进而判断肿瘤的性质、大小和深度。
同时,内镜下可进行多种组织活检、切除术等操作,以便精确定位、诊断和治疗。
这些操作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和误治率,提高病灶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其次,临床病理诊断是上消化道早癌诊断的重要依据。
病理诊断通过对活检、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和描述癌细胞的形态、生长、分化和浸润特征,以及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进而判断癌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
病理诊断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预测疗效、评价复发和转移风险,以及制定随访计划。
最后,内镜检查和临床病理诊断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互相印证。
首先,内镜检查未必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型,有时需要通过病理诊断来进行鉴别诊断。
比如,内镜下病变呈现浅表性溃疡、平坦型、隆起性或囊状,可能是癌前病变、早癌或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其恶性程度和组织分型。
其次,病理诊断未必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深度和扩散程度,有时需要通过内镜检查来进行进一步定位和测量,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比如,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或肌层,但未能说明其浸润范围和深度,需要通过内镜超声、光子学等技术来进行补充检查。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早癌内镜检查和临床病理诊断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印证。
内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进行定位和切除,病理诊断可以确定病变性质和评价预后。
只有结合两者的检查结果,才能对上消化道早癌进行准确诊断、恰当治疗和有效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 较粗的粘膜下层血管—热活检钳钳夹血管止血 冲洗创面,保持视野清晰至关重要
术中止血
穿孔
❖ 穿孔发生率约为1%--4%,大多为术中穿孔,偶有 术后迟发型穿孔
处理措施: ❖ 应用止血夹夹闭穿孔部位,可保守治疗 ❖ 术中监测患者腹部体征和生命体征,腹腔穿刺
200+APC300或 VIO200D工作站 ❖ CO2送气装置 ❖ 副送水装置
•2020/7/13
电刀的选择
术前准备 ❖ 器械准备
术前准备
配置粘膜下注射液备用 1.生理盐水250ml+亚甲蓝0.2ml+盐酸肾上
腺1mI混合液+玻璃酸钠10ml 2. 3.
术前准备 ▪ 铺无菌台
术前准备 ❖ 将透明帽固定于胃镜前端
消化道早癌内镜治疗中的 配合及护理
主要内容
1.ESD概述 2.ESD术中配合技巧
一、概况
消化内镜的出现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飞跃,近年来除了 诊断方便进步之外,治疗领域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许多疾病可以通过内镜介入治疗来完成,部分取代了外 科手术,确立了消化内镜介于内、外科之间的特殊地位。
二、ESD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 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 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 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二、ESD术
❖ 适应症
癌前病变及早期消化道癌 巨大平坦息肉:直径>2cm的平坦型息肉
护理 要点
标本拉开 展平固定
病理: 早期胃癌 高分化腺癌 局限于粘膜内 切缘未见癌累及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术后1月复查內镜: EUS见一溃疡疤痕 病理示溃疡改变
ESD操作流程
❖ 病变部位
标记
粘膜下注射
早期癌内镜治疗
ESD ❖
内镜下固有肌层间质瘤挖除术
间质瘤内镜治疗
出血
❖ 出血发生率为1.7%-7.0%,约75%发生在治疗过程 中和治疗后12小时之内
LOGO
放气 ❖ 术后持续行胃肠减压,做腹部X线、CT检查等,
小穿孔可自行闭合
穿孔处理
胃穿孔后腹壁放气
小结
优秀的内镜护士需熟练操作器械,具备专科知 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沟通利于医护间的默契配合 合理的建议 内镜手术的成功是合作的结果 优秀的内镜护士可增加内镜室效率和安全,可
帮助内镜医生更好的完成操作
扩大适应症:粘膜下肿瘤:直径<3cm起源于黏膜肌
❖ 早癌 已侵及深部的
❖
多发的
❖ 转移 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
有远处转移的
❖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大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 凝剂的、血液病的
二、ESD术
❖ 优点:
1.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 2.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患者依从性高; 3.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治疗,同时一次也可进行多部位治疗; 4.可在不手术情况下获得完整组织标本,提供肿瘤精确的
护理 要点
Step4 剥离 根据病变部位及术中
情况选择不同的电 刀
采用IT刀进行粘膜下分离,分离过程中出血可用IT刀或热活 检钳止血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Step5 创面处理
护理 要点
对可见血管出血用电热活检钳夹钳提起止血 根据医生要求调整热活检钳方向时 保持张开状态,旋转手柄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Step6 标本处理
组织学诊断;
内镜的选择 ❖ 内镜的种类
内镜的选择
病变种类 粘膜下 粘膜 胃底、贲门 肠道
内镜选择 J系列 H260Z
双弯
PCF
❖ESD术中配合技巧
术前准备
麻醉的准备 1.呼吸机、气管插管、吸引器 2.心电监护 3.急救药品 4.丙泊酚
设备 ❖ GIF-Q260J电子胃镜 ❖ERBD ICC
护理 要点
Dual刀递送注意勿折
Step2 粘膜下注射
•病灶抬起,与肌肉分离
保持针头处于鞘管内, 见鞘出针 均匀推注,及时回针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护理 要点
Step3 边缘切开
沿标记外侧用Dual刀切开病变粘膜
根据医生要求调整出刀方向,先将推出的勾 刀回收向左或向右小幅度的旋转手柄调整后 再出勾刀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透明帽介绍
型号
类型
样式 使用的代表内镜
特点
术前准备
❖ 患者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至少6小时 口服除泡剂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 签署手术同意书 心里护理
术中配合
操作配合流程 染色 标记
粘膜下注射 边缘切开 切圆 剥离 创面处理 标本固定
4
1
2
3
4
5
6
7
8
病例分析及护理配合
Step1 标记 边缘欠清晰进行粘膜染色 病变外缘2-5mm标记 标记间隔约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