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红外光谱法-20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聚氨酯
醇酸树脂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3.2.4 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1. 基团频率区(官能团区或特征区) (4000~1300cm-1) (1)不同分子同一类型官能团的振动频率非 常接近,都在窄的频率区间出现吸收谱带,称 为基团频率; • (2)所有基团频率所在的频率范围称为官能 团区或基团频率区,是官能团伸缩振动产生的 吸收带; • (3)稀疏,易于辩认,对基团鉴定最有价值。
环境仪器分析
第 三 章 红外光谱法
第 三 章 红外光谱法
• 掌握: • 1. 产生红外光谱吸收的条件。 • 2. 分子振动的自由度计算方法,分子振动 自由度与基频峰数的关系。 • 3.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的含义及表达的信息。 • 4.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 5. 红外光谱仪结构, 常用的光源和检测器。 • 6.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缺点: • (1)采用了狭缝,使光能受到限制,对弱的信号吸收和痕量测 定受到限制; • (2)扫描速率慢,使得一些动态的研究以及和其他仪器如色谱 的联用发生困难。
•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3.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4. 检测器 • (1)高真空热电偶:根据热电偶的两端点由 于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电势,热电偶是密封在一 个高真空的玻璃容器内。 • (2)气体检测器(高莱池):是一个灵敏度 较高的气胀式检测器。 • (3)测热辐射计 • 上述三个都是热检测器,基于辐射的热效应。 • (4)光电导池 • (5)热释电检测器 • (6)碲镉汞检测器(MCT检测器)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 • • • •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1)诱导效应(I效应) (2)中介效应(M效应) (3)共轭效应(C效应) (4)氢键的影响 (5)环张力 (6)费米共振 (7)振动偶合 2. 外部因素(物质聚集状态,溶剂,温度,浓度)
• • • •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 1. 内部因素 • (3)共轭效应(C效应):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键 的力常数下降,吸收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 1. 内部因素 • (4)氢键的影响: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键的力常数下降, 吸收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 • • • 3.2.2 分子振动方式 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1)简正振动 分子质心保持不变, 整体不转动, 每个原子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 其振动频率和相位都相同, 分子中任何一个复杂振动都可以看成这些简正振 动的线性组合。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1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 2. 分子偶极矩的改变
• 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 极矩μ=r×q。 • 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负电荷中心指向正电荷中心。 • 偶极矩的单位是D(德拜)。 • 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 极矩。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2 分子振动方式
• • • • • • • • • • 1. 双原子分子振动方式 υ=(1/2π)(k/μ)1/2, k为键的力常数: 单键5N/cm, 双键10 N/cm, 叁键15 N/cm 原子折合质量:μ=m1m2/(m1+m2) 基频峰频率(波数cm-1)=1307(k/μ)1/2 例如:S=C=S,μ=m1m2/(m1+m2)= 12.0×32.06/(12.0+32.06)=8.737 振动频率=1307(k/μ)1/2 =1307(10/8.737)1/2=1392cm-1
• 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法后得到。
• 如果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与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 频率相等,二者就会产生共振,此时光的能量通 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而传递给分子,产生红外吸 收。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3.2.2 分子振动方式 1. 双原子分子振动方式 将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看成是简谐振动(物体在受到大小跟位 移成正比,而方向恒相反的合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简谐振动。 )
3.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1. 光源 • 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用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 的连续红外辐射。 • (2)硅碳棒:由碳化硅烧结而成,工作温度 在1200~1500℃,在低波数区发光较强,因此 使用波数范围宽,可以低至200波数。此外, 坚固、发光面积大,寿命长。
3.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3.2.4 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 2. 指纹区(1800、1300~400 cm-1) • (3)1300~900 cm-1 : • 是单键的伸缩振动和某些双键的伸缩振动吸 收产生的吸收带。 • C-O、C-N、C-F、C-P、C-S、P-O、 Si-O、C=S、S=O、P=O • (4)900~400 cm-1 : • -(CH2)n-,平面摇摆振动,可以区分顺反构 型。
• • •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6)费米共振: 当弱的倍频或合频峰位于某强的基频吸收峰附 近时,吸收峰强度随之增加或发生峰的分裂。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 1. 内部因素 • (7)振动偶合:指两个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近或相等 并共用同一原子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 另一个键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一个键的振动频率增加, 另一个键的振动频率下降。
• 2. 偶极矩变化的大小 • 振动的对称性越高,偶极矩变化越小,谱带强 度越弱。 • 极性较强的基团振动吸收强度较大,极性较弱 的基团振动吸收较弱。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4 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 1. 基团频率区 • (官能团区或特征区) -1 • (4000~1300cm ) • 2. 指纹区 • (1800、1300~400 cm-1)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1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 1.辐射光子能量与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 相等 • 振动能级Ev=(v+1/2)hυ • υ为分子振动频率; • v为振动量子数,0,1,2,3……;在常温下绝 大多数分子处于基态(v=0),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1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 1.辐射光子能量与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相等 • (1)基频峰: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的强吸 收峰,称为基频峰(强度大); • (2)倍频峰:由基态直接跃迁到第二、第三等激发态, 产生弱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v=0~2,3,…;) • (3)合频峰(两个基频峰频率相加的峰):v1+v2、 2v1+v2; • (4)差频峰(两个基频峰频率差减的峰)v1-v2、2v1-v2; • (5)泛频峰:倍频峰、合频峰、差频峰的统称,谱带 较弱。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 1. 内部因素 • (1)诱导效应(I效应):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 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分子电子分布的 变化,从而改变了键力常数。
• 化合物: RCOR′、RCOCl、ClCOCl、FCOF • C=O/cm-1:1715 1800 1828 1928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2 分子振动方式 • 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 (4)理论计算得到的振动自由度数与实际基频 率峰数目不相等的原因 • ①无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 • ②相同频率的振动简并 • ③仪器分辨能力和检测能力有限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3 吸收谱带强度的影响因素 • 1. 振动跃迁的几率 • 跃迁几率越大则吸收强度越大。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2. 外部因素 (1)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状态:分子间作用力小,有振-转光谱的精细结构; 液体或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有极性基团存在时 可能发生分子间的缔合或形成氢键,导致特征吸收带 频率、强度和形状有较大改变 • (2)溶剂效应 • 溶剂的种类、极性都有影响,所以应采用非极性溶剂。 • (3)溶液的温度和浓度等外界因素
3.1红外光谱分区、表示方法和特点
• 1.红外光谱区(0.76~500μm (1000μm) ) • (1)近红外光谱区 • 含氢原子团的伸缩振动,低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 0.75~2.5μm(13333~4000cm-1) • (2)中红外区 • 分子振-转能级跃迁,该区光谱仪成熟,积累了大 量的资料数据,适于定性定量分析。2.5~25μm (4000~400 cm-1) • (3)远红外区 • 低频骨架振动区25~1000/500μm(400~10/20 cm-1)
3.1红外光谱分区、表示方法和特点
• 2.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 以透光率T为纵坐标,以波数为横坐标的谱图。
3.1红外光谱分区、表示方法和特点
• 3.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 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比 • (1)定性分析特征显著:谱图吸收峰数目多, 强度低,图复杂,每种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 显示了丰富的结构信息; • (2)测定对象广泛,气固液均可直接测定; • (3)样品用量少,测定速度快,不破坏样 品; • (4)吸收强度低,定量分析灵敏度不高。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 •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5)环张力效应: 环己酮(ν C=O,1714cm-1) 环戊酮(ν C=O,1746cm-1) 环丁酮(ν C=O,1783cm-1) 由于键角变化所引起环张力的结果。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3.2.4 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 2. 指纹区(1800、1300~400 cm-1) • (1) 单键和某些双键的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产生 的复杂光谱区。
• (2) 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 微的差异。可以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3.2.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2)中介效应(M效应): 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如O、N、S等与具有多重 键的原子相连时,孤对电子与π键重叠,电子云 密度平均化,使键的力常数下降,吸收频率向低 波数移动。
RCOOR′ (诱导效应大于中介效应, C=O/cm-1:1735 ) RCOSR′ (诱导效应小于中介效应,C=O/cm-1:1690 )
• 2. 吸收池
• 因玻璃、石英等材料不能透过红外光,红外吸 收池要用可透过红外光的氯化钠、溴化钾、碘 化铯等材料制成窗片,要注意防潮。 • (1)气体试样 • (2)液体或溶液 • (3)固体试样
3.3 红外光谱仪
• 3.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3. 单色器: 光栅、准直镜、狭缝 • 色散元件:闪耀光栅 • 狭缝:宽度可控制单色光的纯度和强度。
3.3
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
3.3
• 红外光谱仪类型:
红外光谱仪
•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 Fourier
3.3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
红外光谱仪
3.3.1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光源→样品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 1. 光源 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用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的连续 红外辐射。 • (1)Nernst灯:主要由混合的稀土氧化物如氧化锆、 氧化钇或氧化钍烧结而成的中空或实心棒,工作温度 1700℃,在此高温下导电并发射红外线。 • 优点:发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 • 缺点:价格比硅碳棒贵,机械强度差,且操作不如硅碳 棒方便。
• • • • • • • • • 3.2.2 分子振动方式 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2)简正振动的基本形式: ①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 反对称伸缩; ②变形振动: 面内变形(剪式和摇摆), 面外变形(非平面摇摆和扭曲)
3.2 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
• • • • • 3.2.2 分子振动方式 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3)基本振动的理论数(峰数): 简正振动的数目等于振动自由度; 每个振动自由度相应于红外光谱图上一个基频吸 收带; • 非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3N-6; • 线型分子振动自由度=3N-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