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共15张PPT)
康有为在此讲“中外之故救国之法”,广招 弟子,意欲改革清朝的政治与教育制度,并培养 了梁启超、韩文举、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 变法人才,因此草堂被视作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2:49: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梁启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冲击了封建社会腐朽沉闷的思想文化, 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 国家命运的热情,调动了人们探索救国之道 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做了有力 的铺垫。
二、百日维新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 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 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六课 戊戌变法
教学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历的史失败八,使年先级进的上中册国人R认J识到,单
凭引进外国器物以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 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 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课 简单介绍严复其人。解。来自复及其观严复与点。
《天演
论》
光绪帝于 1898 年 6 月 11 日,
亲自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又称
“戊戌变法”,至此,维新变法运
动达到高潮。从变法开始一直到 9
了解戊戌
月 21 日变法失败,仅仅过去了 103
变法的具
讲授新 课
百日维 新
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在这百 天时间里光绪帝根据维新派的建 议,发布了 100 多道法令,主要 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 讲解和介绍,在课本上 标画相关内容。
通过教师 的讲解和 介绍,使 学生知道 公车上书 这一历史 事件。
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的序幕。
介绍严复和其翻译的著作
通过教师
《天演论》,并介绍其观点:“物
的讲解,
3
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
学生更容
讲授新 后胜于今。”
学生倾听教师的讲 易了解严
学生在课本上标画出 相关内容,认真倾听教 师的讲解。
体内容, 深刻理解 其内容的 实质是要
教育四个方面。
变革政治
⑴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制度。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
维新人士;
⑵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
企业;
4
⑶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⑷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
析 因此,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新的救国之路。本课中会介绍到维新人士通
过改良的方式,寻求制度方面的变革来挽救民族危亡,然而这种变革
触及了封建势力的利益,因此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宣告失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0张PPT)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 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是行不通的。 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在中国 行不通!
材料分析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 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推动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
决心变法原因
“不甘作亡国之君”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
戊戌变法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容
裁撤冗官冗员,允 许官民上书言事
政治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
文化
军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1898 年 9 月 21 日 ,慈禧太后等发 顽固派的利益 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 士,废除变法诏令。
史称“戊戌政变”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 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戊戌六君子
自此,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
“百日维新”
材料分析 材料二: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 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 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四: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
答: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 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 的影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精品课件
哉!”“他” 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醒国人,“他” 是(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邓世昌 D.谭嗣同
第6课 戊戌变法
4.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 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
提出向仇敌学习。B他们的意图是( )
A.汲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第6课 戊戌变法
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B)
A、火烧圆明园
B、公车上书
C、谭嗣同殉难
D、八国联军侵华
2.“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临刑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第6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
2、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第6课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 行不通的。
第6课 戊戌变法
两年后,也就是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写了一篇传世杂文《少年中国说》。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京师大学堂门额
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北京大学
第6课 戊戌变法
结果
戊戊戌戌政变
政变
囚禁光绪帝的瀛台
戊
谭嗣同、刘光弟、
戌 林旭、杨锐、杨深秀、
六 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tūn) 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98年参与 戊戌变法,9月28日,被杀害于宣武门外 菜市口,时年23岁,遗著有《晚翠轩集》。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汉族,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清末维新派的著 名爱国诗人,光绪年(1883年)中进士, 同年五月,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入保国会,维新变法失败后, 被处斩。
2.目的: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 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 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时期
地点
创办人
万木草堂
1891年
广州
康有为
《万国公报》(原名) 1895年 《中外纪闻》
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 1927),字广厦、号 长素广东南海人,维 新派领袖。1895年发 起“公车上书”,由 此揭开了资产阶级维 新运动的序幕。1898 年参与“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逃亡日 本。著有《康子篇 》
戊戌变法
1.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影响,了解维 新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2.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内容 及结果。
3.理解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1.想一想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 2.找一找 公车上书的原因及目的 3.谈一谈 公车上书的影响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汉族,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清末维新派的著 名爱国诗人,光绪年(1883年)中进士, 同年五月,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入保国会,维新变法失败后, 被处斩。
2.目的: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 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 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时期
地点
创办人
万木草堂
1891年
广州
康有为
《万国公报》(原名) 1895年 《中外纪闻》
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
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 1927),字广厦、号 长素广东南海人,维 新派领袖。1895年发 起“公车上书”,由 此揭开了资产阶级维 新运动的序幕。1898 年参与“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逃亡日 本。著有《康子篇 》
戊戌变法
1.知道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影响,了解维 新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2.掌握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内容 及结果。
3.理解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1.想一想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 2.找一找 公车上书的原因及目的 3.谈一谈 公车上书的影响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共17张PPT)精选课件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 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 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 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 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 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一次思 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 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 人民的觉醒。
探究二 探究三 戊戌变法的性质
阅读教材,以表格形式归纳百日维新的内容。并引
导学生探讨: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变 政治
法 内
经济
容 文化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
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1895年春,《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 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 人,上书光绪帝,请求 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 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 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2.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 的《 时务报 》和天津的《 国闻报 》。
( A)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
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B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 )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25张PPT)
当 堂
检 测
A 1.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C 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时务报》的创办
B.强学会的成立
C.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 D.保国会的成立
B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比较戊戌变法失败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你认为 我们今天如何更好的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补充材料-----光绪帝书目
• <日本宪法说明><<欧洲新政史>.><<英国宪法论 >>,<万国国力比较><政治学>><<孟德斯鸠法意>等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一等奖优秀课件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军事强大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二、百日维新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 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 故称为“公车上书”。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公车上书失败后,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
织学会,创办报刊。
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群情激愤,想要反抗, 爆发了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的签订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 公车上书 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经过: 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康启超等,联合各 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 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 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二、百日维新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军事强大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二、百日维新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 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 故称为“公车上书”。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公车上书失败后,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
织学会,创办报刊。
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群情激愤,想要反抗, 爆发了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的签订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 公车上书 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经过: 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康启超等,联合各 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 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 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二、百日维新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19张PPT)精选课件
间 1898年6月11日 称 戊戌变法
开
始 标
光绪皇帝颁布诏书
结 果
失败
志
(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
政治 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
上书等;
经济政治设产企主立总业农局等张工,;:商鼓总励主制局私张度和人铁兴学。路办(习、工君矿矿西主方立兴各先宪办种轮新进制船式的)、民铁用政路工治电业报等
1895年﹒获悉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 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5年﹒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成立强学会
梁启超(1873—1929)
执笔《时务报》
1897年﹒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时务学堂旧址
时务学堂功课,分为 两种:一曰普通学, 其目有四:‘一曰经 学,二曰诸子学,三 曰公理学,四曰中外 史志及格算诸学之粗 浅者’。二曰专门学, 其目有三:‘一曰公 法学,二曰掌故学, 三曰格算学’。
军维事新训队变练等法新;式是海一陆军场,资裁剪产旧阶军 级创训改办练良新新式式运军海动事陆工军。业;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 教育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派人出国留学等;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 译、军事等人才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资料一
探究失败的原因
由于事先未对大批被裁官员的出路作适当安置, 所以矛盾空前激化,守旧派对维新派更加切齿 痛恨,加速了政变的到来。
本报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译文,介 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 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
——《万国公报》
资料二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康有 为《上清帝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2018年6月9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慈 禧
光 绪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所著《慈禧 外纪》记载,慈禧对请示的光绪皇帝表明 了她的态度:“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 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项目
内容
作用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教训:它证明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在 革 半殖民地半封 命
建社会的中国 行不通。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 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 “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 意局义《:中戊国戌近变代法史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施少而空洞
阅读课文P30,试着填一填,并讨论作用。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规模太广, 志气太锐,包揽 太多,同志太孤, 西方报刊绘制的"慈禧与光绪" 而举行太大。”
--康广仁
历史的瞬间
谭嗣同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说一说: “贼”指的是谁?
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
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
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
绪帝表光示绪帝“,不18甘75 作亡国之君”,决心
变法。年-1908年在
“若不及时
位。 即位时年
图治,数年
仅四岁,由慈 禧太后“垂帘 听政”。1887 年亲政,但仍 由慈禧太后 “训政”。
之后,四邻 交逼,不能 立国。”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2018年6月9日 《新京报·书评周刊
慈 禧
光 绪
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所著《慈禧 外纪》记载,慈禧对请示的光绪皇帝表明 了她的态度:“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 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
项目
内容
作用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教训:它证明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在 革 半殖民地半封 命
建社会的中国 行不通。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 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 “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 意局义《:中戊国戌近变代法史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施少而空洞
阅读课文P30,试着填一填,并讨论作用。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规模太广, 志气太锐,包揽 太多,同志太孤, 西方报刊绘制的"慈禧与光绪" 而举行太大。”
--康广仁
历史的瞬间
谭嗣同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说一说: “贼”指的是谁?
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
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
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
绪帝表光示绪帝“,不18甘75 作亡国之君”,决心
变法。年-1908年在
“若不及时
位。 即位时年
图治,数年
仅四岁,由慈 禧太后“垂帘 听政”。1887 年亲政,但仍 由慈禧太后 “训政”。
之后,四邻 交逼,不能 立国。”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2.百日维新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人物)按照维新派(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百日维新”。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1.戊戌变法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人物)按照维新派(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百日维新”。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1.戊戌变法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失败的?
维新变法终究还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而且没有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也不适合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且维新变法的领导者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且即使没有袁世凯的告密变法也不会成功,因为当时的变法领导者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能执行变法,再加上当时的殖民者也干涉这次变法,导致最后变法的失败,所以说这场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第6课 戊戌变法(25张PPT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
制“1揭.脱竿斩离木广”大之“人忧民危群”,众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
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
因一此贯2他宣. 们扬依把的靠变设法议没的院有希、实望立寄宪权于法的没等皇有君实主帝权立;的宪光制绪主皇张帝却软妥身未弱协上敢性性。提而及对。于
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权,有利于传播资产阶 级思想
③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京改师大试学策堂论门额,开办有新利式于学军事堂强。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大
北京大学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 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第二单元
新课讲解
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 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序幕
新课讲解
康有为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 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 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 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 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 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 顽固派的阻挠。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 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学生有梁启超等。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新课讲解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新课讲解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新课讲解
“法者,天下之公器一也;变者,天下之公 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新课讲解
康有为与顽固派论战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
制“1揭.脱竿斩离木广”大之“人忧民危群”,众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
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
因一此贯2他宣. 们扬依把的靠变设法议没的院有希、实望立寄宪权于法的没等皇有君实主帝权立;的宪光制绪主皇张帝却软妥身未弱协上敢性性。提而及对。于
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权,有利于传播资产阶 级思想
③ (文化教育)废除八股,京改师大试学策堂论门额,开办有新利式于学军事堂强。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大
北京大学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 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第二单元
新课讲解
公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 拒和、迁都、变法 影响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序幕
新课讲解
康有为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 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 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 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 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 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 顽固派的阻挠。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 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学生有梁启超等。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新课讲解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新课讲解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新课讲解
“法者,天下之公器一也;变者,天下之公 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新课讲解
康有为与顽固派论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9张PPT)
谭 嗣 同
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 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 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 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 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严 复
《史记· 东方朔传》: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 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署《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剧。 2.经过: 1895年春,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
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络各省参加科考的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反
对议和(目的),历史上称这次行动为“公车上书” 。 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折 扣,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 备,内变法度哉!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背景)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思潮。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挽救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理论著作:
《新学伪经考》把封建主义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成为打击守 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把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主张变法的先驱,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 念的人。 (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
3、思想特点:
托古改制。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精品课件
( A ) 8.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相同的内容是 A.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裁撤政府多余人员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A ) 9.下列历史人物中,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 为变法献身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光绪帝
(C
)10.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 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 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 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
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
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加快”主要表现
在( B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3.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 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 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能力提升
(B
) 1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D
)1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 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 步。……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 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 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康有为认为:“东西 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 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精品课件
效忠于她……协助皇帝作出重要决策的高级官员大部分是皇太后
的人。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新政诏书连篇颁发……地方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比较得力
。各部堂官和各省督抚都观望、延宕、抵制。
——范士华:《戊戌维新——近代中国的一次改革
》
光绪皇帝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各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几年吃
第6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1895 年
康有为 梁启超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拉开维新变法序幕
传播维新变法思 想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 国……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897.12 )
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1897年11月)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通览维新思潮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 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 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据张元济记载,其乡有年逾七旬素称守旧者,读梁启超文且慕之,且赞 之。
》元张以之示洞支读持《。时公务开报表》彰后《,时致务信报邀》请见梁识启正超大前,往增湖—广北—见,马闻随勇,信《下捐戊令助戌湖《政北时变全务的省报台公》前费5幕订00后阅银 。
的东西不顾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
力量对比 变法策略
感悟变法成败
数据整理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 数据整理自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书变法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 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 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 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 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 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 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 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 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 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 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 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 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 代奏。
兴起:公车上书
维
组织学会 发展
新
创办报刊
变 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法 结果: 失败
变法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历史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课后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
C.“公车上书”
C
D.保国会的成立
2.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中外纪闻 强学会 励学斋
国闻报
蜀学堂
南学会
兴儒会
强学会 时务报
农学会
福建侯官人 曾就读于福州船政局 留学英国 发表过一系列政论文章 翻译《天演论》
严复
(1854_192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天演论》
3、与顽固派论战
“守旧之致 祸败,则非 尽变旧法与 之维新不能 自强!”
“莠(yǒu) 言乱政! 祖宗之法 不可变!”
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了事,并不实行。
2、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
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
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戊戌变法的意义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三、实施变法
1.时间: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2.开始标志 :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内容:
“国是”则指国家大 计,国家的指导方针、 理论基础、方针政策。
3.内容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
府效率
B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32
材控料制一的:朝廷变外法,遭各到省守督旧抚势大力多的持强观烈慈望抵禧态制太度和后。反为对首,的顽除固慈派禧势力强大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 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袁世凯的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依个靠傀没儡有实呀权!的”皇帝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 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 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南学会 实务学堂
时务报
万木草堂
1、组织学会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南学会 农学会 兴儒会 励学斋 蜀学会
地点
北京 上海 长沙 广州 瑞安 西安 成都
强学会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 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的成立标志 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的形 成。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 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 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 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 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 织会社。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维新派
项目 政治
经济
内容
影响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 事。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有利于具有资产阶级 参与政治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
预算。
的发展
文化 军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 学堂
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1873_1929)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在中国实行君主立 宪,发展资本主义。
2.公车上书的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意义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鼓吹变法
中外纪闻 保国会 强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旧址
2、创办报刊
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 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 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 报发行。
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 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 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 计达300多所。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 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 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 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 即位时年 仅四岁,由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1887年 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 “训政”。1889年,太 (1871—1908)后“撤帘归政”。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 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 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在思想 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小结 领导阶级和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京师大学堂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京事师。大学堂门额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经济方面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北京大学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军事方面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经过、结果、影响和维新派的 主要活动。
2.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时间、内容等。 3.了解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 4.正确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 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虽然仅持续103天,但它促进 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 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让我们一 起感受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政治变革吧!
日慈禧太后发动 政变囚禁光绪帝 ,搜捕维新派, 废除新政诏令, 仅保留“京师大 学堂”
光绪帝
瀛台
中南海瀛台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中国未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 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 一人——谭嗣同
“有心杀贼,无力 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是为了抵制 “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
1.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材料二:慈禧在变法刚开始就迫使光绪帝连下了三道上
谕,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严密监
控变法……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
1. 运动的背景
(1) 、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被 列强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康有为
(1858_1927)
广东南海人 熟读经史 两次游历 宣传维新变法 创办万木草堂
广东新会人 “神童”之誉 11岁中秀才 16岁中举人 18岁入万木草堂 梁启超 任《时务报》主笔
焦点三: 要不要废八股、兴学校
研读材料: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 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梁启超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 号召变法图强。
——《国闻报》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 么影响?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四、献身变法
1、戊戌政变
变法内容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 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 打击维新派人士。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 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 、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慈禧太后发动戊 戌政变
1898年9月21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军事的强大。
变法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 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 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 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 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泰西讲求 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 之众,变法二年可以自立,以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