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4 化学: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2.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H2(g)+1/2O2(g)==H2O(g)△H1=-241.8kJ/mol不是,因为当水为液态时反应热才是燃烧热。
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已知:H2O(g)==H2O(l)△H2=-44kJ/mol)H2(g)+1/2O2(g)==H2O(l)△H=△H1+△H2=-285.8kJ/mol请谈一谈将上述两个变化的反应热相加作为H2燃烧热的理由。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盖斯(出生于瑞士)是俄国化学家,早年从事分析化学研究,1830年专门从事化学热效应测定方法的改进,曾改进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热计,从而较准确地测定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1836年经过多次试验,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1840年以热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形式发表。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标要求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课标解读1.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
2.掌握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地位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这是本章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新课导入建议瑞士化学家盖斯“异曲同工”是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热化学奠基人盖斯总结出一条规律:在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不论该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步进行的,其总热量变化是相同的。
该规律被命名为“盖斯定律”。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11~1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盖斯定律”,并完成【思考交流1】。
(2)看教材P13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反应热的计算”,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的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1、2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反应热的计算”,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建议教师除【例2】外,再变换一下⇓步骤7:教师通过【例2】和教材P13页讲解研析,对“探究2”进行总结。
1.3.2《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与能量》教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共二课时:反应热的计算)将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①-②,C 2H 4(g)—C 2H 5OH(l)===-H 2O(l) ΔH =-1 411.0 kJ ·mol -1+1 366.8 kJ ·mol -1=-44.2 kJ ·mol -1,整理得:C 2H 4(g)+H 2O(l)===C 2H 5OH(l) ΔH =-44.2 kJ ·mol -1,答案为A 。
【小结】1.运用盖斯定律解答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1)虚拟路径法:如C(s)+O 2(g)===CO 2(g),可设置如图:ΔH 1=ΔH 2+ΔH 3 (2)加合(或叠加)法:即运用所给方程式就可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新化学方程式。
2.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步骤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由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 (含“+”“-”)相加或相减而得到。
其一般步骤是: ①确定待求的反应方程式;②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的什么位置;③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和位置的需要对已知方程式进行处理,或调整计量数,或调整反应方向;④实施叠加并检验上述分析的正确与否。
【变式3】用H 2O 2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
已知:Cu(s)+2H +(aq)===Cu 2+(aq)+H 2(g) ΔH =+64.39 kJ·mol -12H 2O 2(l)===2H 2O(l)+O 2(g) ΔH =-196.46 kJ·mol -1H 2(g)+12O 2(g)===H 2O(l) ΔH =-285.84 kJ·mol -1在H 2SO 4溶液中,1 mol Cu 与1 mol H 2O 2完全反应生成Cu 2+(aq)和H 2O(l)的反应热ΔH 等于( ) A.-417.91 kJ·mol -1 B.-319.68 kJ·mol -1 B.+546.69 kJ·mol -1D.-448.46 kJ·mol -1A.A →F ,ΔH =-ΔH 6B.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1C.C →F ,|ΔH |=|ΔH 1+ΔH 2+ΔH 6|D.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 【答案】 B【解析】 A 项,F →A ,ΔH =ΔH 6,则A →F ,ΔH =-ΔH 6,A 项正确。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人教版选修)

《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案 4〔人教版选修 4〕选修 4 化学反响与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响热的计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关系,通过试验感受到了反响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响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根底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生疏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伴随的热效应。
本节内容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介绍了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阅历“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响的反响热进展形象的比方,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
最终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争论中的重要意义。
其次局部,利用反响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展有关反响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呈现。
帮助学生进一步稳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局部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白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
最终用 co 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
学生在把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根底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展简洁的热化学计算。
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把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表达了课标的精神。
(2)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模块学习要求》了解反响热和含变得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展有关反响热的计算1.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展简洁计算2.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展有关反响热的简洁计算(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物质根底,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争论帮助学生生疏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争论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1.3《反应热的计算》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2课时)【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能通过定量计算推出合理的结论并构建模型,能够说明模型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学习目标】1.掌握反应热计算的几种常见方法。
2.了解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
【学习重点】掌握有关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盖斯定律。
【学习难点】盖斯定律;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常见反应热计算有几种方法?2、盖斯定律的内容?使用方法?二、反应热计算的常见题型【题型一】: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例一: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4.5 g水蒸气放出60.45 kJ的热量,则反应:2H2(g)+O2(g)===2H2O(g)的ΔH为()A.-483.6 kJ·mol-1B.-241.8 kJ·mol-1C.-120.6 kJ·mol-1D.+241.8 kJ·mol-1归纳总结:练习1: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已知H2O(l)=H2O(g) △H=+44kJ·mol-1,则11.2L标准状况下的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kJ。
【题型二】:利用燃烧热数据,求算燃烧反应中的其它物理量例二: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 1 kg CH4在25℃,101 kPa时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约为()A.-5.56×104 kJ·mol-1B.5.56×104 kJ·mol-1C.5.56×104 kJ D.-5.56×104 kJ归纳总结:练习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ΔH=-2 840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 g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题型三】: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重点)例三: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 -870.3KJ/mol(2)C(s)+O2(g)=CO2(g) △H2 = -393.5KJ/mol1O2(g)=H2O(l) △H3 = -285.8KJ/mol(3) H2(g)+2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 + 2H2(g) + O2(g) = CH3COOH(l)归纳总结:练习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6.7 kJ·mol-1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50.75 kJ·mol-1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3=-36.5 kJ·mol-1则反应FeO(s)+CO(g)===Fe(s)+CO2(g)的焓变为()A.+7.28 kJ·mol-1B.-7.28 kJ·mol-1C.+43.68 kJ·mol-1D.-43.68 kJ·mol-1练习4:已知:H2O(g)===H2O(l)ΔH=Q1 kJ·mol-1。
高中化学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3、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读、讲、议、练,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引入】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但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那么如何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知识回顾】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讲解】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不能省去。
【思考】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 -92.38kJ/mol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将达到平衡状态,1 mol N2(g)和3 mol H2(g)不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g),因而放出的热量总小于92.38kJ。
【思考】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ΔH1=?【学生回答】不能测量,因为C燃烧很难使其完全生成CO而没有CO2.【过渡】既然不能测量,那应如何才能知道该反应的反应热呢?【学生回答】通过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指导阅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盖斯定律?(2)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3)认真思考教材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的道理,深刻理解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强化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应热的正负判断,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热现象。
2. 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阐述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反应热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动画,用于直观展示反应热现象。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反应热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开发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新材料合成、药物设计等。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理解、掌握盖斯定律,并学会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进一步巩固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归纳,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入: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C(s)+1/2O2(g)==CO(g) ΔH1=?”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1.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H2(g)+1/2O2(g)==H2O(g) △H1=-241.8kJ/mol已知: H2O(g)==H2O(l) △H2=-44kJ/molH2(g)+1/2O2(g)==H2O(l) △H=△H1+△H2=-285.8kJ/mol2.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ΔH1=?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① + ② = ③,则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 =ΔH3-ΔH2 =-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应用了什么原理?二、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讲述盖斯的生平事迹。
三、对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分析请观察思考: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ΔH=ΔH1+ΔH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四、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石墨能直接变成金刚石吗?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说明:(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练习巩固,知道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例分析、练习巩固,能根据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索总结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温馨提示】盖斯定律的应用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3.2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78 kJ热量,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g)+1/2O2(g)==H2O(g) △H1= -241.8kJ/mol,求H2的燃烧热△H(已知:H2O(g)==H2O(l) △H2= -44kJ/mol)(写出计算过程)。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11-13,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2.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同步学习】情境导入:我们很难控制C与O2反应,使其只生成CO而无CO2,因此不能直接测出C(s)+1/2O2(g)==CO(g)的ΔH。
这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活动一:认识盖斯定律1.交流:“新知预习1”。
2.小结:(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或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无关。
(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________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为主。
如果物质没有变化,能量变化。
(3)意义:对于进行得________的反应,不容易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即有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2.了解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3.掌握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从S →L ,ΔH 1<0,体系放热;从L →S ,ΔH 2>0,体系吸热;根据能量守恒:ΔH 1+ΔH 2=0。
3.应用 (1)科学意义因为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无法或较难通过实验测定这些反应的反应热,而应用盖斯定律可间接地计算出反应热。
(2)计算方法根据如下两个反应,选用两种方法,计算出C(s)+12O 2(g)===CO(g)的反应热ΔH 。
Ⅰ.C(s)+O 2(g)===CO 2(g)ΔH 1=-393.5 kJ·mol -1Ⅱ.CO(g)+12O 2(g)===CO 2(g)ΔH 2=-283.0 kJ·mol -1①虚拟路径法反应C(s)+O 2(g)===CO 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则ΔH =ΔH 1-ΔH 2=-110.5 kJ·mol -1。
②加合法a .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已知反应中的位置: C(s)+12O 2(g)===CO(g)。
b .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变形,得反应Ⅲ:CO 2(g)===CO(g)+12O 2(g)ΔH 3=+283.0 kJ·mol -1;c .将相应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 也相加:Ⅰ+Ⅲ得C(s)+12O 2(g)===CO(g)__ΔH =ΔH 1+ΔH 3,则ΔH =-110.5 kJ ·mol -1。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 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一个反应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两者相比,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2)化学反应过程既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由C(金刚石,s)===C(石墨,s) ΔH =-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2)√(3)× 该反应放热,石墨的能量低,更稳定2.一定量固态碳在炉膛内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Q 1 kJ ;向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会产生水煤气,水煤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放出热量为Q 2 kJ 。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测试:在课程结束后,我会安排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测试结果,我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发现他们的薄弱环节,并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强化。
6.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到每个知识点,学生将能够:
1.明确化学反应热的定义,知道它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理解化学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关系。
3.掌握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4.能够应用所学的化学反应热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它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能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2.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3.了解化学反应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能源转换和储存等。
4.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反应热计算方法的理解。
5.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作为引导者,感觉自己的提问和引导还不够到位,有些学生讨论的方向有点偏题。未来我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更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讨论。
总的来说,虽然这次教学过程中有些地方不尽人意,但我觉得这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我的观察,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希望能在未来的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
1.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堂评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一课时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3.教学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四. 盖斯定律1. 内容2. 意义3. 应用方法:(1)方程式消元法(2)模拟路径法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一.△H=E(生成物)-E(反应物)△H 0,放热;△H 0,吸热思考与讨论: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2)已知S(s)+O2(g)=SO2(g)△H1 0,S(g)+O2(g)=SO2(g)△H2 0。
△H1等于△H2吗?通过对反应热概念的辨析,规避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板书]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即△H的大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教材12页例1)2. 2H2(g)+ O2(g) =2H2O(g)△H1=-483.6kJ/mol 能表示2个H2(g)分子与1个O2(g)分子反应放出483.6kJ热量吗?1mol H2(g)完全燃烧发生该反应,放出多少热量?阅读教材12页例1通过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辨析,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及燃烧热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以及活化能的角度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几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盖斯定律。
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在必修化学2与选择性必修一中,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
教学目标:1.能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活动,了解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常见类型,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 能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典例剖析等,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掌握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 能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微课视频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反应热与内能的关系讲解吸热放热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能量的变化,得出结论:Δ H=E1(生成物的总能量)-E2(反应物的总能量)并点明注意事项:由于物质的能量是一个难以测定的物理量,所以该式为定义式,仅用来概念判断,无法用来进行数据计算。
化学: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反应热的计算
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题型一:已知一定量的物质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又已知:H2O(g)=H2O(l);△H2=-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教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授课班级
课时
1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盖斯定律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运用盖斯定律求有关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情感Βιβλιοθήκη 态度价值观通过实例感受盖斯定律,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
盖斯定律
难点
盖斯定律的涵义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计算
一、盖斯定律
[投影]
[讲]根据图示从山山的高度与上山途径无关及能量守衡定律来例证盖斯定律。
[活动]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后讲解
[板书]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讲]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
教学回顾:
教案
课题: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二) ---典型题专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教学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教学方法: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
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学习目标: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二学习过程1.引入: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①C(s)+1/2O2(g)==CO(g) ΔH1=?②CO(g)+1/2O2(g)== CO2(g) ΔH2=-283.0kJ/mol③C(s)+O2(g)==CO2(g) ΔH3=-393.5kJ/mol① + ② = ③,则ΔH1 + ΔH2 =ΔH3所以,ΔH1=ΔH3-ΔH2 ΔH1=-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2.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如何理解盖斯定律?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
[来源:] 2)盖斯定律有哪些用途?4.例题1)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ΔH = -2983.2 kJ/mol[来源:] P(s、红磷)+5/4O2(g)=1/4P4O10(s);ΔH = -738.5 kJ/mol[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B )[来源:学科网] A.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 =-Q2B.C(s)+1/2O2(g)=CO (g); △H= -Q1C(s)+O2(g)=CO2 (g); △H= -Q2C.2H2(g)+O2(g)=2H2O(l); △H= -Q12H2(g)+O2(g)=2H2O(g); △H= -Q2D. S(g)+O2(g)=SO2 (g); △H= -Q1S(s)+O2(g)=SO2 (g); △H= -Q23、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92.38kJ/mol。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原理;3.掌握通过平衡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热的方法;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热的定义;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热力学计量和平衡方程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引入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40分钟)1.化学反应热的定义(10分钟)讲解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化学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由于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而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15分钟)a.常压条件下的反应热:讲解常压条件下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热量差。
b.常常温度下的反应热:讲解常常温度下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反应熵的变化和反应焓的变化计算反应热。
c.常压常温下的反应热:讲解常压常温下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即根据热力学计量计算反应热。
3.热力学计量和平衡方程式(15分钟)a.热力学计量:讲解热力学计量的概念和原理,即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热,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平衡方程式:讲解平衡方程式的概念和原理,即通过化学平衡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热。
三、实例演练(3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例子,供学生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化学反应热。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和点评。
四、拓展延伸(10分钟)延伸讲解更复杂的化学反应热计算方法,如利用恒压热容、标准生成焓等进行计算,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五、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同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与示范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2.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实例演练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反应的途径、反应体系。
2、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重点难点】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教学过程】一、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理解(1)途径角度:以登山为例。
以图1—9所示,某人要从山下A点到达山顶B点,无论他用何种途径到达B点,他所处的位置的海拔相对于起点A来说,都高了300米,即山的高度与起点A和终点B 的海拔有关,而与A点到达B点的途径无关。
A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点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能量守恒角度我们先从S变化到L,这时体系放出热量(△H1<0),然后从L变回到S,这时体系吸收热量(△H1>0)。
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处于S态,所有的反应物和反应前完全一样,如果△H1和△H1之和不等于零,那么在物质丝毫末损的情况下体系能量就发生了改变,这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的。
即物质没有变,就不能引发能量的变化。
3、盖斯定律的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反应 C(S)+1/2 O2(g)===CO(g)的△H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述两个两个反应的△H,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C(S)+ O2(g)===CO2(g)△H1=—393.5KJ·mol-1CO(g)+1/2 O2(g)===CO2(g)△H2=—283.0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H。
△123△H3=△H1-△H2=—393.5KJ·mol-1-(—283.0KJ·mol-1)=-110.5 KJ·mol-1则:C(S)+1/2 O2(g)===CO(g)△H3=-110.5 KJ·mol-1说明:得用盖斯定律结合已知反应热在求解一些相关反应的反应热时,其关键是设计出合理的反应过程,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可进行“+”、“-”等数学运算,适当加减已知方程式及反应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
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
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
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
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
的化石燃料。
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
(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
(3)计算准确
(4)反思解题关键处(燃烧热的标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错误易发处
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知识铺垫: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
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
H2(g)+1/2O2(g)==H2O △H1=-241.8kJ/mol,
H2O(g)==H2O(l) △H2=-44kJ/mol
那么,H2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
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环节二创设情景: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C(s)+1/2O2(g)==CO(g) ΔH1=?
引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①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环节三盖斯定律
的引出分析教材中的插图1-9,在进行类比,得出盖
斯定律,并从能量守恒角度加以理解
环节四盖斯定律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练习,的应用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盖斯定律和加强概念的
应用。
环节五小结盖斯定律、作业
(2)教学过程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及其应用。
盖斯其人简介:盖斯,俄国化学家,1802年8月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市一位
画家家庭,三岁时随父亲定居俄国莫斯科,因而在俄国上学和工作。
1825年毕业于多尔帕特大学医学系,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826年弃医专攻化学,并到瑞典斯德哥尔摩柏济力阿斯实验室进修化学,从此与柏济力阿斯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回国后到乌拉尔作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后又到伊尔库茨克研究矿物。
1828年由于在化学上的卓越贡献被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旋即被聘为圣彼得堡工艺学院理论化学教授兼中央师范学院和矿业学院教授。
1838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1850年12月13日盖斯卒于圣彼得堡。
课后作业:
1、书写盖斯定律内容:
2、教材P14第6题
3、补充作业: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 2
TiCl 4−−
−−→−Ar
C /800/0
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393.5 kJ ·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566 kJ ·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141 kJ ·mol -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学习过程反思与评价
1.在今天的探讨活动过程中,你觉得自己
A.很喜欢这种探讨学习的方式、感到这样学到的知识更不容易忘却
B.不喜欢这种方式,还是老师讲授的好,感到这样上课浪费时间,处理习题少。
C.能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D.仍然不知所措,被动接受和记录老师和同学得出的结论
E.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2.今天这节课你感到快乐吗?什么时候最快乐?
3.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遗憾吗?
第二课时
(重点在反应热的计算上;包括盖斯定律的应用;进行不同类型习题的巩固练习上;注意计算格式,书写规范性-计算过程带入单位)[复习]盖斯定律的内涵、燃烧热的定义。
[例1] 在 101 kPa时,1。
6g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CH4(g)+2O2(g)= CO2(g)+ 2H2O(l);ΔH=-890 kJ/mol
即CH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
1000 L CH4 (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
n(CH4)=V (CH4) / V m=1000L / 22.4L·mol-1 = 44.6mol
1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 890 kJ的热量,44.6 mol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4.6 mol×890 kJ/mol=3.97×104kJ
答:CH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1000 L CH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3.97×104kJ。
[例2]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 6CO2(g)+6H2O(l);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
计算(1) 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2)生成18g水时,放出的热量;
[解] 根据题意,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00kJ/mol。
100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n(C6H12O6)= m(C6H12O6 )/M(C6H12O6 )
=100g/180g·mol-1=0.556mol。
1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 2 800 kJ 的热量,0.556 mol C6H12O6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0.556 mol×2800 kJ/mol=1560 kJ。
(2)18g水为1mol,生成6mol水放热为2800kJ,生成1mol水放热为2800kJ×1/6=466.67kJ.
答:(1)100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产生1560 kJ的热量。
(2)466.67kJ.
[例3]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殊反应的热效应。
(1)(s,白磷) +
(2)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依题意求:
据盖斯定律有:
214H H H ∆-∆=∆=(-2983.2+4×738.5)kJ/mol=-29.2kJ/mol ,
即 。
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反应,稳定性比红磷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课堂练习:
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 水蒸汽放热241.8kJ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 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 ,则反应H 2(g)+1/2 O 2(g)=H 2O(l)的△H= kJ/mol 。
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
2.已知CH 4(g)+2O 2==CO 2(g)+2H 2O(l);△H=-890kJ/mol ,现有CH 4和CO 的混合气体共0.75mol ,完全燃烧后,生成CO 2气体和18g 液态水,并放出515kJ 热量,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求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