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论第二章
建筑概论第二章

符号为M,即1M=100mm。 4.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3M,6M,12M,15M,30M,60M. 5.分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1/10M,1/5M,1/2M. 6.模数协调: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基础上的尺度协调,其目的是: 减少构配件的尺度变化,并使房屋设计者在排列构配件时有更大的灵 活性。
二、民用建筑分类
★ 居住建筑:生活起居
公共建筑:社会活动
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
(一)设计内容
建筑设计:一般由建筑师来完成。
结构设计:一般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
设备设计:由水、电、暖工程师来完成。
(二)设计依据
(1)人体工程学的有关要求。
(2)地形地貌。
(3)气象。
★
(4)地形、地质、地震烈度等。重点防护:6度至9度烈度地区。
满足视听条件下的几种教室平面形状
3.房间的尺寸(平面尺寸、层高)
1)平面尺寸 确定房间平面尺寸是使房间设计的内容进一步量化,对于民 用建筑常用的矩形平面来讲就是确定宽与长的尺寸,在建筑 设计上用开间和进深表示。 开间就是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所占的宽度,进深是垂直于开 间的深度尺寸。
★ 常用开间、长宽比(1:1-1:2,最佳2:3)
2.2 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的空间构成: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尽管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在结构组成及 功能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就其空间构成来 讲,不同类型的各类建筑物都是有下列基本部分所组成。 (1)主要使用部分 直接为这种建筑物使用的生产.生活和 工作空间。 (2)辅助使用部分及附属部分 保证基本的使用目的而需 要的辅助房间及设备用房。 (3)交通使用部分 联系上述各个房间及供人流.货流来往 联系的交通部分,包括门厅、走道及楼梯间、电梯间。
建筑工程概论

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概论第一章中外建筑学科与建筑技术发展概况第一节基本与基本知识概念1、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课本P12、建筑工程通常是指:房屋建设工程,是房屋建设中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的总称。
课本P1页3、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
课本P1页4、建筑工程:属于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建筑工程相对建设工程来说范围相对较窄,专指各类房屋建筑机器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故此,桥梁、水利枢纽、铁路、港口、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属于建筑工程的范畴。
课本P1页5、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课本P2页6、建筑经济学是以建筑业的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建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关系,以及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运动定律。
课本P2页7、建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建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b、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c、建筑产品的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d、建筑产品的生产;e、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特点;f、建筑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g、建筑设计经济;h、建筑施工经济;i、建筑业劳动结构;j、建筑业分配体质;k、建筑业物资技术供应;l、建筑业资金运动;m、建筑产品价格;n、建筑企业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o、建筑工业化、现代化的理论p、国际建筑市场等。
课本P2页8、建筑构造学: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
课本P2页9、建筑设计学: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活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
课本P2页10、建筑设计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2章精选全文

(二)楼梯
主要根据人流量和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的规定来确定 民用建筑楼梯按其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 梯、消防楼梯等。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 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小于1100mm,住宅 内部楼梯为850~900mm。所有楼梯梯段净宽的总和 应满足防火规范。
应用:剧院、体育馆等。
图3-13 大厅式组合建筑平面
4. 单元式组合
特点: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 独立的单元,用水平或垂直交通联系各个单元。
应用:住宅、学校、医院等。
图3-14 住宅单元式组合平面示例
5. 混合式组合
特点:以一种组合形式为主,两种或多种类型的 混合式组合形式。
(2)房间的高度(层高)
① 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一般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m。 卧室使用人数少、面积不大,常取2.7~3.0m;
教室使用人数多,一般取3. 3~3. 6m
② 采光、通风要求
当房间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 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的1/2。当房间允许两侧开 窗时,房间的净高不小于总深度的1/4。
配及使用要求 (3)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土建费用以及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
的分配明细 (4)建设基地状况,大小、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等,附地
形测量图 (5)供水、供电、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要求,附水源,电
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6)设计期限及项目进度安排等
2.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资料和数据
(1)气象资料
温度、湿度、日照、风雪、风向和风速,冻土深度等。
建筑工程概论第二章

建筑工程概论第二章第二章建筑结构与构造1.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与柱、楼层与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组成,这些部分在建筑上通常被称为建筑构件或建筑配件。
2.建筑构建指与结构设计相关的梁、柱、板等;建筑配件指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门窗、电气设备、管线等。
3.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a)建筑功能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建筑形象4.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标准的影响5.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主要应保证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美观大方。
6.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
其中基本模数为100mm,表示符号位M。
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a)基本模数:1M=100mb)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c)分模数:1/2M,1/5M,1/10M7.按照结构的空间形态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大跨度结构;按照承重结构传力系统分为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等。
、8.墙体的类型及其划分a)框架结构。
指一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梁、柱、板,使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做隔墙,起维护和分割作用。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整体性较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
主要应用与厂房或20层以下多、高层建筑。
b)全剪力墙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简体结构e)无梁楼盖结构9.建筑荷载通常是指直接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也称为直接作用荷载。
还有一类可以引起结构受力变形的因素,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震等。
由于他们不是以力的形式直接作用在结构上,所以称为间接作用荷载。
10.建筑荷载分类a)恒载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b)活荷载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c)动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的荷载。
建筑概论-第二章

(1)基础 (2)墙(或柱) (3)楼板和地面 (4)楼梯 (5)屋顶 (6)门窗
房屋的组成
2.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
(1)建筑施工图(简称建施)
主要表示房屋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 主要表示房屋承重结构的布置、构件类型、数量、大小及做法等。 它包括结构布置图和构件详图。 (3)设备施工图(简称设施) 主要表示各种设备、管道和线路的布置、走向以及安装施工要求 等。设备施工图又分为给水排水施工图(水施)、供暖施工图(暖施)、 通风与空调施工图(通施)、电气施工图(电施)等。设备施工图一般包 括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
②标高数值以米为单位,一般注至小数点 后三位。(总平面图中标至小数点后两 位)
③在建筑施工图中,标高数字表示其完成 面的数值。 6.300 3 45º
B.绝对标高 我国把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其它各地都以它 为基准。在总平面图中的室外整平地面标高中常采用绝对标高。
2.45
C.相对标高 在建筑施工图中,除总平面图外,一般都采用相对标高。即以首层室 内地面高度为相对标高的零点。写作如图,读作“正负零”。高于它 的为正,低于的为负,必须加“-”号,当一位置表示不同标高时,也 可按此注(几层楼板)。 (6.000) (3.000) ±0.000
2.2.3 建筑设计依据
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 确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门洞、窗台及栏 杆的高宽,踏步的高度,家具设备的大小、高低,以及建筑内部使用 空间的尺度等都与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有关。
我国中等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70mm,女子为1560mm。
4.地形、水文地质及地震烈度
各设备专业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建筑工程概论

建筑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课程编号:X学时:24学分:1.5开课学期:5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选课对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民用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原理及构造做法,城市工程管线规划的任务及城市管线工程综合等内容,概要介绍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的特点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构造设计、工程管线规划及综合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综合协调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营造安全规范、健康舒适的室内、室外空间环境的专业设计能力。
建议选用教材:《建筑概论》,张亮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建筑构造》上、下册,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1-9)第2版,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实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1。
《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1《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孙建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8-1。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2.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获得全面的、多样化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
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构造设计、工程管线规划及综合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综合协调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建筑设计专业之间的关系,提高营造安全规范、健康舒适的室内、室外空间环境的专业设计能力。
3.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介绍民用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原理及构造做法,城市工程管线规划的任务及城市管线工程综合等内容,概要介绍工业化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的特点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建筑工程概论》课程主要介绍民用建筑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2014年10月建筑工程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10%)1、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2、建筑工程通常是指房屋建设工程,是房屋建设中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的总称3、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4、建筑构造学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5、建筑按建筑使用性质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6、按建筑物层数分: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4-6层、中高层建筑7-9层、高层建筑10层或10层以上及高度超过28米的建筑物、超高层100米以上7、按承重结构材料分: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8、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是指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9、中国古代建筑建造特色:1、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2、木质结构承重,3、庭院式的组群布局,4、优美的大屋顶造型,5、色彩装饰的“雕梁画栋”,6、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10、中国建筑门类中,园林建筑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追求自然是中国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所在11、欧洲园林分为法国古典式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其发展的主要阶段有:1、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2、美国加州园林,3、巴洛克园林,4、英国园林12、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13、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大工业城市,其次是住宅问题严重,第三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新建筑类型的出现等,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产生了新的矛盾。
因此,在这个时期,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求建筑中的新技术和新形式。
14、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1、古典复兴建筑2、浪漫主义建筑3、折衷主义建筑15、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钢铁、混凝土与玻璃):1、初期的生铁结构2、钢铁框架结构3、新材料、新技术在标志性建筑中的使用a、伦敦水晶宫b、巴黎埃菲尔铁塔16、纽约帝国州大厦被称为高楼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摩天楼的代表之一,20世纪30~70年代间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建筑工程概论2建筑设计

2.2 民用建筑设计
2.2.1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依据
2.2.1.1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建筑房屋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居住、教育、 办公、文化和娱乐等使用要求,满足物质和精神的 需求,同时建筑物首先保障人身安全,保障人体健 康的卫生条件,不影响公众利益,不破坏周围环境 ,同时还要符合节约能源等基本国策。
⑥详图 在建筑详图、立面图、剖面图中未能 表示清楚的一些局部构造、建筑装饰做法应绘制详 图,表明该局部构造尺寸及详细做法。主要有墙身、 檐口、楼梯、门窗以及各构件的连接节点和各部分 的装饰等详图。常用比例为1∶1、1∶2、1∶5、 1∶10、1∶20或1∶50
⑦各专业工种的施工图 各专业工种的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图、楼板及屋顶平面图和详图、结构 构造节点详图,以及给排水、电气照明、暖气空调、 上下水等设备施工图。
③各层平面图 包括底层平面图、楼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常用比例为1∶50、1∶100或1∶200。
④立面图 立面图上画出两端轴线及其编号, 建筑物各部分建筑材料与色彩或节点详图索引,标 注各剖面图上表示不出的各部位标高和高度,常用
⑤剖面图 剖面图的剖切位置要选择在层高不 同、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 部位,要注明墙柱轴线及编号,剖视方向可见的所 有建筑物配件的内容,标明建筑物配件的高度尺寸、
(3)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使用要求、材料
2.1.2.2 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两个阶段。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初步设 计前,应进行设计方案优选。小型和简单的建筑工 程,可由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技术复杂的建设项目,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 可以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00174建筑工程概论整理

00174建筑工程概论第一章中外建筑学科与建筑技术发展概况1、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提供场所的建筑,如住宅、医院、学校、办公楼、厂房等;人们不在其中活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井架等。
(P3)2、建筑的类别,按照建筑使用性质分类(P3)(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影剧院等。
(2)工业建筑包含各种生产和生产辅助用房,如生产车间、更衣室、仓库、动力设施等。
(3)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的用房,包括饲养牲畜、贮存农具和生产品的用房,以及农业机械用房等。
3、建筑的类别,按建筑物层数分类(P3)①低层建筑:为1-3层②多层建筑:为4-6层③中高层建筑:为7-9层④高层建筑: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⑤超高层建筑:指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4、建筑的类别,按照承重结构材料分类(P4)①木结构②砖混结构③钢筋混凝土结构④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⑤钢结构构砖混结构—也称混合结构。
以砖墙(柱)、钢筋砼楼板及屋面板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属于墙承重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居住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中大量采用。
5、按照建筑结构形式分类(P4)(1)墙承重体系:由墙体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并把荷载传递给基础的承重体系。
这种承重体系适用于内部空间较小、建筑高度较小的建筑。
(2)骨架承重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或型钢组成的梁柱体系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墙体只起维护和分隔作用的承重体系。
这种承重体系适用于跨度大、荷载大、高度大的建筑。
(3)内骨架承重体系建筑内部由梁柱体系承重,四周用外墙承重。
这种承重体系适用于局部设有较大空间的建筑。
(4)空间结构承重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或型钢组成空间结构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如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等。
这种承重体系适用于大空间建筑。
6、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是指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
(P4)7、中国古代建筑建造特色,如下:(P5)(1)具有地域性与名族性。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工程概论》课程(课程代码00174)讲义

附件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工程概论》课程(课程代码:00174)考试大纲目录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二章建筑材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三章建筑工程识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四章建筑构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五章建筑结构形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六章建筑施工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七章购买商品房必备常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附录:题型举例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建筑工程概论是非土木建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建筑材料,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和结构基本形式,施工概述和购买商品房必备常识七个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熟悉建筑材料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掌握建筑各类工程图的识别,熟悉各类结构形式的特点,熟悉主要的施工技术,并有一定的房地产买卖常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常识为参加工程实践提供框架指导2.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选用适当的材料3.掌握建筑,结构已及水电等设备工程制图的一般表示方法和内容为阅读和绘制施工图打下一定的基础4.掌握构造设计的原则;熟悉基础地下室、墙体、楼地层、阳台与雨篷、楼梯、台阶与坡道、门与窗、屋顶和变形缝等民用建筑基本构造。
建筑结构概论第2章_-_荷载

根据荷载的作用位置分类
集中荷载- 集中荷载-作用的范围相对于结构尺度是点的作用 均布荷载- 均布荷载-作用的范围相对于结构尺度是线或面的作用
2011-1-15 10
第2章 荷载的基本概念 章
2.2.3 荷载的取值
1. 荷载取值的前提范围
• 功能范围 - 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所承担的荷载是 不一样的,同一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所承担的荷载也是不 一样的。 • 重要程度 - 同样的建筑物由于特定的功能差异,重要程 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安全等级也不一样。 • 时间范围 - 对于荷载的测算时间长度,测算时间越长, 建筑物所面临的荷载峰值越大。 • 空间范围 - 建筑物所在的特定荷载发生区,不同的区域 与自然环境,荷载发生的状况不同。
2011-1-15 16
中 低 层 建 筑
建筑变形
等效力的 作用
地震作用 建筑变形 等效力的 作用
层 建 筑
上一页
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等效原理示意图
公寓建筑因断层经 过所造成的破坏
因坡地滑动而被 拉开的建筑
第2 章 震 带
环 太 平 洋 地 震 带
常 见
地震
的 偶 然 荷 载
上三页
下一页
第2章 荷载的基本概念 章
2.2.2 荷载的分类
根据荷载作用量值短期变化特征分类
静荷载-人群荷载、自重 静荷载-人群荷载、自重… 动荷载-车辆、 设备运行… 动荷载-车辆、风、设备运行
根据荷载作用方向分类
竖向荷载-雪荷载、楼面荷载… 竖向荷载-雪荷载、楼面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吊车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吊车水平荷载…
大连地区基本 风压为0.60 风压为
2011-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建筑结构与构造1.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与柱、楼层与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组成,这些部分在建筑上通常被称为建筑构件或建筑配件。
2.建筑构建指与结构设计相关的梁、柱、板等;建筑配件指与建筑设计相关的门窗、电气设备、管线等。
3.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a)建筑功能b)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c)建筑形象4.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标准的影响5.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主要应保证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美观大方。
6.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
其中基本模数为100mm,表示符号位M。
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a)基本模数:1M=100mb)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c)分模数:1/2M,1/5M,1/10M7.按照结构的空间形态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大跨度结构;按照承重结构传力系统分为水平分体系和竖向分体系等。
、8.墙体的类型及其划分a)框架结构。
指一以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梁、柱、板,使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做隔墙,起维护和分割作用。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整体性较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
主要应用与厂房或20层以下多、高层建筑。
b)全剪力墙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简体结构e)无梁楼盖结构9.建筑荷载通常是指直接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也称为直接作用荷载。
还有一类可以引起结构受力变形的因素,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震等。
由于他们不是以力的形式直接作用在结构上,所以称为间接作用荷载。
10.建筑荷载分类a)恒载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b)活荷载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
c)动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的荷载。
d)地震荷载偶然荷载的一种。
偶然荷载只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11.地震震级震级是地震强弱的级别,以震源处释放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12.地震烈度烈度是某地区各类建筑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或者直接理解为建筑无得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许多烈度区。
13.结构内力有许多种温差引起的内力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内力地震引起的内力14.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a)平衡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发生运动。
b)强度指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c)刚度指子啊外力作用下建筑物的材料、构件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d)稳定指建筑物抵抗倾斜倒塌、滑移和抗颠覆的能力。
e)耐久性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的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性和可接受的外观的能力。
15.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1)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2)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3)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4)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16.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方法,根据构件的耐火极限确定,即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到失掉支持能力或者发生穿透缝,或背火一面温度达到220℃为止的这段时间,以小时数表示。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分为a)一级:耐火极限1.50小时b)二级:耐火极限1.00小时c)三级:耐火极限0.50小时d)四级:耐火极限0.25小时17.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及耐久年限分为以下四级:a)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b)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c)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d)四级:耐久年限在15年以下18.结构失效有以下几种现象a)破坏。
拉断、压碎等b)失稳。
弯曲、扭曲等c)变形。
挠度、裂缝、侧移、倾斜、晃动等d)倾覆。
指结构全部或部分失去平衡而倾倒。
e)丧失耐久性。
受腐蚀、生锈、冻融、虫蛀等。
19.建筑节能: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0.我国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
21.对于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a)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耗热量。
b)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22.体型系数。
在建筑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不变条件下,热量指标随体型系数呈直线上升。
低层和少单元住户对节能不利。
23.朝向。
多层住宅东西向的比南北向的,其耗热量指标约增加5.5%。
24.新风量的控制,是采用在窗子上部、阳台门上部和外墙上都有不太显眼的进风器,通过对通风量的控制,形成室内外正负压差,让新鲜的空气进入主要居室,然后经过卫生间和厨房,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这个建筑新风系统,技术简单,却有效达到了房屋呼吸的目的。
25.建筑防护a)建筑防火b)建筑防震c)建筑隔声26.地基。
是指直接承受建筑物、构筑物荷载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土分为持力层和下卧层,持力层是指在基础之下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
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减小,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持力层之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27.地基设计的要点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
在地基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强度。
地基需要足够的承载力。
变形。
建筑物允许有沉降,但不允许有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稳定。
地基要有防止产生倾覆、失稳方面的能力。
其他。
在进行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结构的基础设计。
建筑物基础宜埋臵在沙土或黏性土上,埋臵深度至少在土的冰冻线以下。
28.人工地基加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a)压实法b)换土法c)打桩法29.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
30.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之为基础的埋臵深度。
31.基础按埋臵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m的为浅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加大埋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型式,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这样的基础为深基础。
32.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础尽量浅埋,但通常不浅于0.5m33.基础底面要尽量设臵在冰冻线之下。
34.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a)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称为刚性角b)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臵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收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35.墙下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承重墙基础的主要形式,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条形基础。
36.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当地基较弱而荷载较大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并降低造价,可做成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7.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38.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础。
39.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
40.桩基础根据受力形式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和爆扩桩。
41.民用建筑中墙体的作用a)承重建筑墙体承受自重以及屋顶楼板(梁)传给它的风荷载b)维护作用墙体遮挡了风、雨、学的侵袭,防止太阳辐射、噪音干扰及室内热量的散失,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
c)分隔作用通过墙体将房屋内划分为若干个房间和使用空间。
42.墙体设计要求a)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b)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c)满足防火要求d)满足防震要求43.砖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按形状分为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
44.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45.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46.过梁指为支承门窗洞口上部墙体荷载,并将其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所设臵的横梁。
目前常用的有a)钢筋砖过梁在门窗洞口上部砂浆层内配臵钢筋的平砌砖过梁b)钢筋混凝土过梁。
47.圈梁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及部分横墙设臵的连续而封闭的梁。
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8.构造柱多层普通砖房按规范要求设臵构造柱。
其构造要求为:先砌墙后浇钢筋混凝土柱,构造柱与墙的连接处宜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2 6水平拉结钢筋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得少于1000mm;柱截面应不小于180mm×24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15;构造柱下端应锚固于基础或基础圈梁内;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
49.暖沟用于敷设各种管线(上下水、暖气等)的预留沟,通常设臵于外墙内侧地面之下。
50.墙体的保温措施a)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b)增加墙体的厚度c)避免热桥d)防潮防水e)防止冷风渗透51.变形缝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为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分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这种就是变形缝:a)伸缩缝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建筑的竖向b)沉降缝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的垂直预留缝称之为沉降缝。
c)抗震缝(防震缝)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臵的垂直预留缝52.下列应设沉降缝a)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地耐力相差很大而又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b)当同一建筑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时c)当同一建筑各部分相邻的基础类型不同或埋臵深度相差很大时d)新建、、扩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紧相毗连时e)当建筑平面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
53.下列应设防震缝a)建筑物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开,使成为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b)建筑物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c)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须度用防震缝分开d)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54.变形缝处理的原则a)满足变形缝力学方面的要求b)满足空间使用的基本功能需要c)满足缝的防火方面的要求d)满足缝的防水要求55.楼板层是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件,他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