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成都东山苏氏家族经济考察_胡开全

合集下载

王叔岷先生的“勤志服知”精神

王叔岷先生的“勤志服知”精神

作者: 胡开全
作者机构: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四川成都610100
出版物刊名: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页码: 41-4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勤志服知 反哺社会 保障机制
摘要:近世蜀中学者王叔岷先生以“勤志服知”为自己的座右铭,一生著述甚丰富,主要成就在文籍校订方面。

代表作《庄子校诠》、《史记料证》与《左传考校》最能体现在校勘古籍的成就,而其《斟雠学》则成一门学问的系统理论。

这些成就使其跻身于国学大师的行列。

文章试图通过回顾其“勤志”求学,之后通过教书和著述来反哺社会。

挖掘其个体圆满人生背后的保障机制,以期重塑成就一位大师所需的正常生存环境。

苏门家风的养成之道

苏门家风的养成之道

苏门家风的养成之道作者:李茜来源:《幸福·悦读》2020年第09期“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

”眉州苏氏,人才辈出,老而发奋的苏洵,经世治国文章天下才的苏轼苏辙,三苏的性格养成背后,有着怎样的家风润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处事必公、为官必廉、敦亲睦族、敬老尊贤……”这些家训中,又有着怎样的家风之道,他们怎样践行齐家治国的大义,又是怎样处理夫妻、亲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怎样平衡忠与孝的两难。

苏门家风,堪作当世圭臬。

读书正业奋厉有当世志宋代,苏家在眉州是三大家族之一,苏氏定居眉山300多年,虽算不上地方豪富,但家风优良,族人淳朴善良、淡泊豁达,孝亲睦邻,乐善好施,且非常重视家法礼制教育,良好的家风代代传续,人人称赞,有口皆碑。

苏家祖辈都无意于置产增富,且将大量钱财用于购置书籍、解困乡邻之上,故而经济状况日渐衰微,到苏洵的父亲苏序这一代时,已是田不满二顷,屋陋不葺,但这位乐观豁达的老爷子依然倾注大量钱财与精力用于子孙的学习教育之上:“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

”苏家的书房中称得上是经史子集,卷帙浩繁,可谓“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环境当中,读书自然乃第一要务。

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十分刻苦,且二哥苏涣天资聪颖,取得进士及第。

苏洵虽然年轻时游荡不学,但也及时悔悟,发奋苦读,尽管事不遂人愿,功名之路倍艰,到老才跻身朝堂,但十载寒窗不僅为自己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两个孩子作出了读书正业、奋厉有当世志的榜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苏洵夫妇在教育孩子方面居功甚伟,苏洵自然是满腹经纶有经世致用之才,他的妻子程夫人也是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深知礼仪,眼界与理念高于旁人。

他们深知身正为范、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

延续苏家一贯的温厚旷达,苏洵对孩子的教育从不强迫、不说教,而是尊重并利用孩子爱玩好奇的天性,挖渠引流,顺势而为,用点有趣的小方法将孩子快乐地引入学习的殿堂。

中古武功苏氏家族郡望与经济略论

中古武功苏氏家族郡望与经济略论

中古武功苏氏家族郡望与经济略论王兰兰【摘要】中古武功苏氏家族,作为一个关中地方士族,发端于两汉,自魏晋至隋唐,以武功为郡望,长期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同时也是农业社会,中古武功苏氏家族的产生、发展、壮大均与其赖以存在的乡村经济基础紧密相关,稳定长期的经济来源、殷实雄厚的经济实力是该家族投身政治舞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后盾,反之,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又为该家族赢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密切了该家族与乡土的联系.【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3)002【总页数】6页(P149-154)【关键词】中古;武功苏氏;郡望;经济【作者】王兰兰【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92.28中古时期,世家大族广泛参与政治,构成了统治阶级的主体。

当然,中古士族有地域之分、大小之别,武功苏氏虽不如江南王谢等侨姓士族权倾一时,也不如崔卢李郑等山东高门声名显赫,但作为关中士族的一分子,该家族始兴于两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历时近千年,与整个中古时期相始终。

虽有盛衰荣枯,但每一时代均有人才出现,特别是在隋唐时期,这一家族达到极盛。

而在这千年历史长河中,又曾有多少家族如昙花一现,盛时极其显赫,衰时寂然无闻,相比之下,苏氏家族长期延续不衰,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深思。

现有正史、其他古籍的记载、近年大量出土的碑志资料及这个家族得到了相对系统整理的族谱,为我们深入研究该家族提供了比较翔实的资料。

一、武功苏氏家族郡望考证顾名思义,郡望乃一郡之中的名门望族。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汉承秦制,魏晋南北朝为州郡县三级制,郡作为一级行政建制,始终存在。

而这一时期正是门阀士族形成发展的时期。

北魏太和年间,将各郡内最有影响的家族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因而形成了郡望的概念。

清代蜀中第一家的兴盛秘诀

清代蜀中第一家的兴盛秘诀

龙源期刊网
清代蜀中第一家的兴盛秘诀
作者:李耘枞
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06期
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达200余年,在中国政治、文学和书画史上都有重要影响的世家望族。

张氏家族先后有7人中进士,22人中
举,22人成贡生,83人为官,9人入乡贤祠,23人受朝廷封赠,堪称清代蜀中第一家。

其中第九代孙张鹏翮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八大清官;第十三代孙张问陶,诗书画三绝,是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之一。

黑柏沟张氏子孙之所以以经济文章焜耀宇内,为巴蜀争光,为江山生色,与张氏代代相传的家风不无关系。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被康熙封贈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张惠,一生乐善好施,对子孙的教育与众不同。

一天,一向喜欢为子孙添置产业的杨孟斗来访,张惠假借教训孙子张烺,对杨孟斗说:“为人祖父的,怎么可以给子孙当奴隶呢?曾经有句古话:‘养子强于我,置业做什么?养子不如我,置业做什么?’古人又说:‘存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消受;存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还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这才是为子孙的长久之计。

’”杨孟斗听了张惠的话,马上悔悟而去。

张惠又跟孙子张烺说:“这个话,你一定要牢记在心。

”。

清代清江商人的经营活动

清代清江商人的经营活动

清代清江商人的经营活动罗辉【摘要】本文以清代时期江西清江地区经济地位突出而史料记载又较充分的清江商人为对象,从经营内容、经营区域、经营方式、行业组织与活动等方面对清代的清江商人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为深入探讨其在社会、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他们与市镇社会经济的变化等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清江;樟树镇;商人;商帮【作者】罗辉【作者单位】吉安县博物馆,江西,吉安,34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9清江,即今之江西省樟树市,南唐时就建立县治,以后虽有军、府或路治的变化,但直到民国以至于新中国,一直辖着今之樟树市。

清江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当浙赣铁路和105国道交叉点,为全省水陆交通枢纽。

东与新干县相邻,西连新余市,北接高安县。

①赣江与赣西主要的河流袁水在境内交汇,为赣江—大庾岭商道的必经之处。

所谓“当南虔吉袁洪之冲,舟车辐凑”,②“扼岭襟潭,掖袁控瑞,通梁粤、带虔吉。

其四会之冲乎”;“清江为四达冲衢,岭粤衡湘,往来取道于是焉”。

③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一个因素,因此研究历史上的商人及其活动,对于探讨和认识古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较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启示作用。

清江商人最初源于何时,还难见诸史籍,但商品交换则可以追溯到很为久远的时期。

而清江樟树镇也很早就成为一商业贸易之地,特别是药材的集散地。

唐朝时樟树镇就有“药圩”④,说明那时清江商人经营药材的就有一定的人数。

宋元时称“药市”⑤,有词云“更与谁题诗药市,沽酒新丰”⑥。

这时樟树已成为一药材集散市场,药材加工业也逐渐兴起,清江商人众多也是必然。

到了明代,清江商人大量出现在各种史料中,甚至在全国形成了一种势力。

志书上也记载明代清江商人“多持空囊而奔走四方”,“逐末者多”。

集腋成裘多财善贾(上)——活跃于清代四川的山陕商资本

集腋成裘多财善贾(上)——活跃于清代四川的山陕商资本

二○二○年·第四期史坛纵论36清代山西、陕西两省商帮因活动范围交错、习俗相近,在外地又有结伙经营的传统,在流通领域往往统称为“西商”。

在清代四川社会经济中,山陕商人是非常活跃的因素。

他们以独特的经营方式,以极具活力的运作手段,致力于重要商品的大宗贸易,或以租赁经营的方式,积累起巨额财富,进而控制和垄断了全川民间金融命脉;同时染指官款出纳、借贷,形成掌控借贷、典当、汇兑等金融活动的强势财团,以大规模占有社会财富。

有清一代,山陕商资本除始终固守金融阵地和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其财富大多流向原籍,置田买地,构筑高房大院,如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以末致财,用本守之”[1];也有相当部分山陕商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比如投资四川井盐业,也促进了局部范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试图对清代山陕商及其资本的形成、积累途径、经营观念和运作方式、以及与四川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衰落的历史原因作一深入探讨。

一、山陕商帮在四川的形成与积累途径山陕商人在四川商业中的活动,可以追溯到明代后期。

日本学者寺田隆信先生的考证表明:活跃于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山西籍的多为晋南平阳府(集中于蒲州、曲沃县、洪洞县)、泽州(集中于高平、沁水二县)、潞安府(集中于长治县)、晋中汾州府张学君——活跃于清代四川的山陕商资本集腋成裘 多财善贾(上)二○二○年·第四期史坛纵论37(集中于汾阳、介休、临县)、晋北大同府等;陕西籍的多为三原县、西安府朝邑县、蒲城县、临潼县、泾阳县、延安府绥德县。

”[2]其初期,资本来源主要是在开中法制度下从事北部边塞地区粮食、棉花、棉布等商品贸易活动所获利润;而后在更为广阔的南北各省开展粮食、食盐、丝绸、棉布贸易,充当运输转贩商人。

特别是参与两淮食盐的运销,使山陕商人成为与徽商并驾齐驱的全国性大商帮。

[3]从现存明代资料看,山陕商人在正统以后已在四川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如山西大商人陈碧山、天观,陕西三原县大商人潘志学、张有功、邓彦怀等,均有在四川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事迹。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
清代四川经学在清代发展迅速,为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清代四川经学以四川府为中心,以活跃的经学研究为主,在四川地区形成了一个经学研究的繁荣景象。

清代四川经学的发展,得益于当时四川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四川府是清朝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有许多经学家聚集在此,他们在四川经学的研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代四川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川府,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经学家,如陈钊、汪若水、林治等。

他们开展了大量的经学研究,涉及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医家等学术领域。

在清代四川经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经学作品,如汪若水的《四川经学》、林治的《四川经学论》、陈钊的《四川经学论》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出当时四川经学的发展状况,也为当时四川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四川经学的发展,为中国经学史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经学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中国经学的视野,也为中国经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客家朝祖单的个案研究r——以成都东山张氏为中心的叙述

客家朝祖单的个案研究r——以成都东山张氏为中心的叙述

客家朝祖单的个案研究r——以成都东山张氏为中心的叙述胡开全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成都东山张氏这支客家移民在清代前期迁徙到西蜀,创业定居后,仍然乡情难忘,历史上有组织地进行了5次回原乡朝拜祖居地.此风
气延续到近代还有两次.回原乡主要目的包括联宗、祭祖、续谱、修祠堂、修祖坟
等事.而且因为使用公款,为了报销费用,行程记载非常清晰,为我们提供了几张难得的线路图.笔者将其与另外几份记载稍略的朝祖单和入川记载进行对比,将"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入川和返乡的路线图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为研究移民史中的"通道"问题提供不可多得的案例.
【总页数】11页(P77-87)
【作者】胡开全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祖源记忆:社会情境与民族认同——《大理喜洲翔龙村张氏族谱》的个案研究 [J], 赵玉中
2.成都中心城区涉农社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成华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中的个案研究 [J], 中共成华区委党校课题组
3.清代成都东山客家先祖创业问题探析--以《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为中心 [J],
郭广辉
4.房产仍是成都投资客佳选;艮泰中心亮相即受热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氏家谱谱续

苏氏家谱谱续

著者居第祖先版本名称苏荣松纂修江西,万载始祖:明代]苏乾清道光11年(1831),木活字本苏氏族谱:六卷:[江西万载](清)苏錞修上海,南汇始迁祖:明]苏应时苏民用清道光抄本之2003年复印本琴川苏氏族谱:一卷:[上海南汇]苏太潮主编湖南,石门,泸溪,桃源,慈得,古丈始祖:明]苏大凯;先祖:苏文科;先祖:苏文选2002年,电脑排印本苏氏族谱:不分卷:[湖南石门、泸溪、桃源、慈得、古丈]苏德音主笔辽宁,鞍山始迁祖:清]苏学孔2002年,电脑排印本辽宁省鞍山市笔管堡苏氏族谱续:不分卷:[辽宁鞍山]苏国荣主编江苏,无锡先:宋]苏轼;始迁祖:元]苏太七苏厚沙1999年,电脑排印本苏氏族谱:二卷:[江苏无锡]苏浩兴主修江苏,江阴先祖:北宋]苏轼元]苏太和;始迁祖:苏新民2001年,电脑排印本苏氏族谱:十二卷:[江苏江阴]苏寿岳修河北,交河始迁祖:明]苏盛;先祖:清]苏荣河2000年,电脑排印本苏氏族谱:一卷:[河北交河]湖南,湘潭始迁祖:明]苏极清乾隆(1736-1795),刻本苏氏三修族谱:[湖南湘潭]苏富隆等修湖南,益阳始迁祖:南宋]苏固营民国37年(1948),木活字本益阳苏氏六修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益阳]苏利才等修江苏,江阴始祖:苏轼;始迁祖:明末清初]苏国珍1999年,1999年铅印本江阴苏氏宗谱:十一卷:[江苏江阴]苏雪林修1999年铅印本苏氏族裔历代名人录:不分卷:苏协年等纂修安徽,颖上先祖:苏大鹏;先祖:苏有声1996年,铅、油印合壁本苏氏家谱:不分卷:[安徽颖上][作者不详] 湖南,醴陵始迁祖:明]苏华二;始迁祖:明]苏华三民国14年(1925),木活字本醴陵苏氏三修族谱:卷:[湖南醴陵]苏晃本等纂修湖南,湘潭始祖:宋]苏洵;先祖:明]苏植;本支祖:民国17年(1928),木活字本苏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湖南湘潭]苏昭镇等纂修湖南,长沙始祖:明]苏义全;始迁祖:明]苏承秀民国15年(1926),木活字本龙塘苏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湖南长沙][作者不详] 湖南,醴陵始祖:明]苏华二;本支祖:清]苏世昇民国,钞本醴北苏氏续修族谱畏分齿录:不分卷:[湖南醴陵][作者不详] 湖南,醴陵始迁祖:明]苏华二;本支祖:清]苏世明清,木活字本醴北苏氏房谱:[湖南醴陵](清)苏运荃纂修湖南,醴陵始迁祖:明]苏华二;始迁祖:明]苏华三清光绪26年(1900),木活字本醴陵苏氏续修族谱:卷:[湖南醴陵][作者不详] 湖南,醴陵始迁祖:明]苏华二;始迁祖:明]苏华三民国14年(1925),木活字本醴陵苏氏三修族谱:卷:[湖南醴陵]苏晋褫纂修浙江,馀姚始祖:宋]苏琛;始迁祖:元]苏河;先祖:民国12年(1923),木活字本苏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浙江馀姚](清)苏殿文等纂修浙江,淳安,遂安始迁祖:宋]苏环;先祖:苏信;本支祖:苏德清乾隆40年(1775),木活字本岩阳苏氏宗谱:十卷:[浙江淳安]苏本瑞等纂修湖南,湘潭始祖:宋]苏洵;先祖:明]苏植;本支祖:民国,木活字本苏氏七修族谱:二十卷:[湖南湘潭]苏晃本等纂修湖南,湘潭始祖:宋]苏洵;先祖:明]苏植;本支祖:民国17年(1928),木活字本苏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湖南湘潭][作者不详] 湖南,湘阴先祖:苏子材民国,木活字本湘阴苏氏族谱:卷:[湖南湘阴]苏辛伯等纂修江苏,常州始祖:宋]苏轼;先祖:宋]苏过;先祖:明民国37年(1948),铅印本苏氏族谱:十八卷:[江苏常州][作者不详] 浙江清宣统2年(1910),木活字本苏氏宗谱:不分卷:[浙江](清)苏瑞等纂修江苏,常州,毗陵始祖:宋]苏轼;始迁祖:明]苏大安清光绪23年(1897),木活字本毗陵前舍苏氏重修宗谱:十二卷:[江苏常州][作者不详] 湖南,茶陵始迁祖:明]苏兴华清,木活字本苏氏重修族谱:[湖南茶陵](清)苏远暘等纂修湖南,长沙始祖:明]苏义全;始迁祖:明]苏承秀清咸丰6年(1856),木活字本苏氏族谱:[湖南长沙]苏昭镇等纂修湖南,长沙始祖:明]苏义全;始迁祖:明]苏承秀民国15年(1926),木活字本龙塘苏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湖南长沙][作者不详] 安徽,黄山,太平,石台,石埭始祖:唐]苏味道;始迁祖:宋]苏继芳;始迁清乾隆28年(1763),刻本眉派苏氏族谱:六卷:[安徽黄山]请需要交流的加入qq群号:235401828 qq:16214628 手机:159******** 下面是俺的谱续请大家将自己的谱续发来分享供大家分享鉴定,有助于梳理宗亲网络关系。

清代成都东山客家先祖创业问题探析———以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为中心

清代成都东山客家先祖创业问题探析———以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为中心

第32卷第5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l.32,No.52012年5月 Jour nal of Xia nning University May.2012文章编号:1006-5342(2012)05-0074-02清代成都东山客家先祖创业问题探析———以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为中心倡栘郭广辉(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摘 要: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大量客家移民迁入东山,创业是其定居和繁衍的首要任务。

创业情况决定着移民到达迁入地后的生存发展情况。

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对成都东山客家创业史有一定研究,但笔者认为,东山客家移民先祖创业问题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推进。

本文通过对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下文简称枟氏族志枠)所辑录的34种族谱中有关信息来研究清前期东山客家入川先祖的创业问题,希冀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清初四川移民的生存状况及地方社会的孕育、发展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客家;族谱;移民创业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 一、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及族谱中的创业书写依照传统做法,采纳族谱作为史料必先辨析其真实度,而刘志伟提醒我们把族谱作为一种史书来读,“把族谱中的历史叙述,视为一种秩序、一种观念以至一种规范的表达”。

我们要追寻“族谱的编纂者的意识结构,以及存在于他们背后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规范”。

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将34部族谱“择其历史文化部分辑录整理而成枟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枠”。

我们先对枟氏族志枠及族谱作一概观。

枟氏族志枠中收录的34部族谱包含27个姓氏。

因其中有8部族谱是在续修清代族谱的基础上编成的,故枟氏族志枠实际涉及42部族谱的内容,统计可知这42部族谱编修年代集中于清末民国时期,即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之间。

修谱者距离始祖入川的时间并不算太远,多采用口述方法记录祖先的活动事迹。

枟氏族志枠中的28种族谱提到了先祖创业的信息,有17种详细阐述了创业方式和历程。

勃兴与途穷:《南部档案》所见晚清金商办矿研究

勃兴与途穷:《南部档案》所见晚清金商办矿研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211期The Marriage Tragedy of Old-Style Ladies and the Dilemma ofModern Marriage—A Juxtaposed Study on the Remorse and Embroidered PillowHE.Xia1 QI.Shigang2(1.Zhou.Youguang.College.of.Literature,.Changzhou.University,.Changzhou,.Jiangsu,.213159;..nguage.and.Literature,.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Abstract:.Lu.Xun'.s.Remorse.and.Ling.Shuhua's.Embroidered Pillow.were.both.published.in.1925,.and.they. have.a.high.degree.of.similarity.in.showing.the.marriage.choices.of.the.particular.group.of."dies"..So.a. juxtaposed.study.on.the.two.novels.can.reveal.the.more.intrinsic,.rich,.and.in-depth.meanings..The.two.novels.are. intertextual.to.a.certain.extent,dies.in.the.1920s.from.the.aspects.of.the. dies'.life.orientation,.the.cramped.space.for.women'.s.activities,.and.the.closed.narrative. structure.in.terms.of.time.and.space..Both.works.have.the.temperament.of."autobiography-like",.imbibing.Lu.Xun. and.Ling.Shuhua'.s.profound.life.experience,.which.is.the.embodiment.of.the.writer'.s.life.rationality.Key words:.Remorse;.Embroidered Pillow;dies1052024年1月总第211期第1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Serial No.211,No.1Jan.2024106矿业一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产业。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

清泉镇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张静一、客家人由来及分布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先民是古代中原地区汉族。

自东晋南北朝、唐末、两宋期间,因战乱(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量中原地区的居民渡过黄河南下,而迁至南方各省,主要分布在闽、粤、赣等省,为有别于当地土著居民,从而称为客家人。

明末清初,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四川人口锐减,而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地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居处山多地少,在清朝政府“湖广填川”移民政策的鼓励下,大规模向川、湘、桂等内地迁移。

清末民初,闽粤许多客家人迫于生存压力,远涉海外谋生。

现在我国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总人口约5000万。

海外约有客家人30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四川客家人主要为赣、粤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时迁入,以成都东山地区最为集中。

成都东山,即成都市区东部龙泉山脉与成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现客家人东山聚居地大致范围为:东三环路以东,老成渝路以北,成环路(赵镇—龙泉)以西,龙赵路(龙潭寺—赵镇)以南。

主要包括龙泉驿区北部,新都区、青白江区毗河以南地区,约20余个乡镇50余万人。

二、客家精神及文化传统客家人的历史实际上是迁徙史,在这种流徙不定的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传统。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创业史打造出来的。

长期的迁徙、颠沛流离,客家人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思想,以及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定信念。

客家人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影响很深,加之背井离乡,长期的流浪生活,更体会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于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观念十分突出,聚族而后、修族谱、修宗祠的宗族意识根深蒂固。

客家人先民在饱尝长期离乡背井痛苦之后,更加戚恋家乡,并深刻体会到家、乡、国命运一体,荣辱与共的关系,使爱国爱乡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在各个方面。

客家精神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四海为家,冒险进取,敬祖睦宗,爱国爱乡”十六个字,其核心为团结奋进。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孙开中严格来说,三苏是唐朝移民在眉山的后代.苏洵《族谱后录上篇》交代得十分清楚:“其子孙遂家于赵郡,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

味道,圣历(698—699)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

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

自是眉始有苏氏。

”到宋真宗大中祥符雨季年(1009)苏洵出生,日渐平民化和土著化的苏氏已扎根眉山土地三百余年了。

三百余年间,苏氏在眉山的业态和生态,按苏轼自己的说法为“余本田家(见《东坡题跋》卷五)和“世农"(见)《题渊明诗二则》).其曾祖父苏杲(găo)”“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与爱,与朋友笃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见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由此可见,苏轼曾祖父苏杲本是当地一位非常讲究儒家孝、悌、信等道德观念的农民,他老实本分,乐于助人,不图虚名和回报,更不贪图意外非分之财,在当地很受人尊敬。

考察三苏的家风,由于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家训家风,始终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而发展和升沉起落.考察一个家庭的家风,既看代表人物的历史,更看现实的表现和社会反响,以及对后人和后世的影响.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民家训》和成书于明末清初之际的《朱子家训》,可作为家风家训著作的代表.三苏的家训家风不同的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相互融合贯通映衬和支撑。

这就决定了三苏家训家风的丰富性和闪光点.兹分述如下:一、家行仁孝早在至和二年(1055)九月之前,三苏父子尚未赴京城参加科考和荐举,苏洵在眉山完成的《苏氏族谱》时族谱的功用说得非常明白:“鸣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几百年间,苏氏先辈和子孙,无论男女老思,都严格奉行了孝悌(tì,同“弟”)之道,这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是尚处于民平阶层的苏氏家族的立身之本,应予充分肯定和传扬.关于苏洵本人的作用,后来苏轼在他著名的诗作《异鹊并序》中高声赞美道:“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清代成都东山苏氏家族经济考察_胡开全

清代成都东山苏氏家族经济考察_胡开全

史坛纵论772014年第5期胡开全成都东山是指成都东门沙河一线以东至龙泉山的浅丘低山区,清代这里主要归属于成都府华阳县及简州。

因这里是中国西部著名的“客家方言岛”,因而被学界长期关注。

该区域虽然邻近“川西坝子”,但农业生产条件在川西坝子中相对较差。

同时,该区域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因靠近成都这个主战场,人口遭受重大损失。

在清代中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接收并容纳了大量来自闽、粤、赣三省的客家移民。

他们因路途较远、来得较晚、已经没有机会“插占”平原大坝,[1]但因其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千方百计要靠近成都这个大市场。

这批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从清康熙中后期开始陆续到来,在清代近200年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立足、创业、人口发展、文教繁荣,先建同乡会馆、再建各姓祠堂的过程。

该区域的家族一方面是基础不够雄厚且发展时间短,另外本地并无很大的商机,导致东山没有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豪门巨贾。

苏氏家族在东山上也非显赫,其在东山上整体规模和影响不及清水沟范氏、清泉镇廖氏,以及在《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契约文书》)的分关约中出现的张氏等。

这里选择论述苏家,仅仅是因为涉及苏家的契约文书多且关联性强。

在《契约文书》中,“共收录与苏氏直接、间接相关的契约近90件,其中地契24件,卖地定金约34件,送讨阴地约21件,掉换田地约1件,佃田地约2件,收据4件,分关1件”[2],此外还有9件捐功名所获政府公文。

其它数据也保存得相对完整,能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一支清代前期移民到此的客家家族经济在东山上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树立一个可供立体触碰的模型。

一、苏氏家族的来源及规模民国23年(1934年)刻本《华阳县志》卷十六、人物第七之十的《耆耇表一》在九十一岁一栏中记有华阳苏氏的代表性人物苏邦贤;[3]卷十七、人物第七之十一《孝义表二》中的“孝友一行”中载有苏邦贤的孝行。

[4]笔者从华阳苏氏入川后第10代子弟苏淘声[5]手中得到并影印了一本《华阳苏氏族谱》,这本族谱是癸卯年(1903年)十一月冬至日苏氏族人致祭于勇公(即苏成勇)时商议续修,只记录了清代苏氏家族入川始祖、第二代及第三代成勇公一脉发展到清代末年的情况。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会综述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化”学术交流会综述

作者: 胡开全[1]
作者机构: [1]龙泉驿区档案局/馆,成都610100
出版物刊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70-17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龙泉驿区;成都市;学术交流会;契约文化;综述;民国时期;契约文书;客家社会
摘要: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珍藏了一批从乾隆十九年(1754)开始,横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195年的契约文书,为复原清代至民国时期成都东山客家社会提供了详尽可靠、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这批馆藏先后有多位学者前来查阅,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校雠名家 洛带乡贤——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先生事略

校雠名家 洛带乡贤——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先生事略

A Famous Textual Critic & the Respected Man in Luodai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Linguist
Wang Shumin
作者: 胡开全
作者机构: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四川成都610100
出版物刊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0-4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王叔岷;洛带镇;校雠学;史记科证;庄子校诠
摘要:王叔岷先生早年师从傅斯年、汤用彤,并留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
作,1948年随史语所迁台。

先生先后在台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大学教书,著述有《史记料证》《庄子校诠》等。

王叔岷先生学术成就开始引起大陆学界、文化界的关注,2007年北京中华书局计划陆续出版《王叔岷著作集》,共十九种三十册,另有回忆录《幕庐忆往》单独发行。

先生1992年往返大陆旅游,2000年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2002年开始长住大陆,2008年8月仙逝于龙泉驿区其长子家中。

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纪念研讨会综述

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纪念研讨会综述

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纪念研讨会综述胡开全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成都市龙泉驿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众多,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支持的“龙泉驿历史文化名人暨纪念王叔岷先生百年华诞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5—17日在成都龙泉驿隆重举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祖武、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讥森研究员莅临大会并致辞,中囝大陆、台湾两地学者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科报》等多家报刊代表共计60余人出席会议,专门就蜚声中外的李安宅、王叔岷、白敦仁进行了热烈研讨。

【总页数】2页(P172-173)
【作者】胡开全
【作者单位】龙泉驿档案局/馆,成都6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教育现代化的继往与开来——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孙明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研讨会综述
2.论王叔岷先生以校雠学为基础的文学史观——以《慕庐论学集》为中心
3.試評王叔岷先生的《斠讎學》
4.我所知道的王叔岷先生——在“紀念王叔岷先生百年華誕研討會”上的視頻致辭
5.闽南泉州多元宗教与社会和谐共处探微——近百年泉州宗教学回顾暨纪念吴文良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坛纵论772014年第5期胡开全成都东山是指成都东门沙河一线以东至龙泉山的浅丘低山区,清代这里主要归属于成都府华阳县及简州。

因这里是中国西部著名的“客家方言岛”,因而被学界长期关注。

该区域虽然邻近“川西坝子”,但农业生产条件在川西坝子中相对较差。

同时,该区域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因靠近成都这个主战场,人口遭受重大损失。

在清代中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接收并容纳了大量来自闽、粤、赣三省的客家移民。

他们因路途较远、来得较晚、已经没有机会“插占”平原大坝,[1]但因其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千方百计要靠近成都这个大市场。

这批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从清康熙中后期开始陆续到来,在清代近200年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立足、创业、人口发展、文教繁荣,先建同乡会馆、再建各姓祠堂的过程。

该区域的家族一方面是基础不够雄厚且发展时间短,另外本地并无很大的商机,导致东山没有出现在全国有影响的豪门巨贾。

苏氏家族在东山上也非显赫,其在东山上整体规模和影响不及清水沟范氏、清泉镇廖氏,以及在《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契约文书》)的分关约中出现的张氏等。

这里选择论述苏家,仅仅是因为涉及苏家的契约文书多且关联性强。

在《契约文书》中,“共收录与苏氏直接、间接相关的契约近90件,其中地契24件,卖地定金约34件,送讨阴地约21件,掉换田地约1件,佃田地约2件,收据4件,分关1件”[2],此外还有9件捐功名所获政府公文。

其它数据也保存得相对完整,能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一支清代前期移民到此的客家家族经济在东山上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树立一个可供立体触碰的模型。

一、苏氏家族的来源及规模民国23年(1934年)刻本《华阳县志》卷十六、人物第七之十的《耆耇表一》在九十一岁一栏中记有华阳苏氏的代表性人物苏邦贤;[3]卷十七、人物第七之十一《孝义表二》中的“孝友一行”中载有苏邦贤的孝行。

[4]笔者从华阳苏氏入川后第10代子弟苏淘声[5]手中得到并影印了一本《华阳苏氏族谱》,这本族谱是癸卯年(1903年)十一月冬至日苏氏族人致祭于勇公(即苏成勇)时商议续修,只记录了清代苏氏家族入川始祖、第二代及第三代成勇公一脉发展到清代末年的情况。

而苏氏的入川始祖苏子盛共有5个儿子,苏成勇本人也是三兄弟,即华阳县苏氏一族的总规模应比《华阳苏氏族谱》所载苏成勇这一脉大很多。

本文叙述及访问都以苏成勇一脉为主。

据《华阳苏氏族谱》载:六世祖苏子盛,字永霏,妣氏廖,二老于雍正三年乙巳岁(1725)十一月十六日,率子孙在广东和平县浰头大浦甲起迁,越雍正四年丙午岁(1726)三月十六日,方至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东门外三甲,地名七根槐,佃丁姓田地,遂兴家立业。

苏氏在清代字辈系“子、元、成、定、邦、国、大、振”八代人,其中《契约文书》所涉及的清代成都东山苏氏家族经济考察摘 要:成都府华阳县苏氏这支客家移民在清代前期迁徙到西蜀,先佃种、再购田定居、灵活运用地契和定金约完成了从小宗到大宗购买田地。

其发展过程中苏邦贤、苏振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修建祠堂、捐功名、办(入)学堂、担任实职官员,苏氏家族入川近200年间由佃户发展成地方望族。

在这段历史进程中苏氏族人热衷于投资不动产和捐功名,并始终保持耕读传家的家族传统。

本文通过对华阳苏氏个案复原性质的描述,试图构建一个清代四川中等规模家族经济发展的模型。

关键词:地契,定金约,家族经济,捐功名史坛纵论782014年第5期人主要集中在“定、邦、国”这三代人。

苏子盛(字永霏)是华阳苏氏在东山立足开基的始祖,其原乡广东和平县浰头(现浰源镇)属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低山区,耕种条件比成都东山还差,因此到达东山后能很快适应。

其孙辈中属苏成勇(1716-1792)一脉发展最好,苏家在青龙埂的祠堂就叫“成勇公祠”。

《契约文书》中没有收录买主为苏成勇的契约,但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档号011地契中的地邻位置有苏成勇,说明当他46岁时,已是某宗田地的所有者。

其早期所买田地可能并入了后世子孙所卖田地之中,或者因后世子孙逐渐向成都城区发展而被置换掉了。

这支苏氏族人以青龙埂、皇坟湾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据族谱记载,清代族人聚居的地方,向东有:两河口、双灵观、老陶沟、大面铺;向南有:涂家堰直至官家堰、罗家山、梁家山、高竹林、簧门铺、洗面桥;向西有赖家店、倒石桥、省城(即成都市区)、温邑(即温江县)板板桥和王家桥;向北有:老鸦林、灯草堰、清水沟等等。

据苏贵声[6]口碑资料,到民国后期,苏家在东山上的产业从西河场向西延伸至赖家店(保和场),绵延约20里。

二、苏氏家族经济的发展历程苏氏家族入川较晚,失去了直接“插占”田地的机会,而自身所带钱财有限,无法直接大量购置房地产。

如民国11年(1922)重修的《冯氏族谱》载,“……第十四世祖其焕公,原居广东嘉应长乐县(今五华县)砖斗寨……雍正初年……由粤来川,在成都府华阳县东柳树湾(今属龙泉驿区)觅一宅场,田地一大段,命仲昌公、叔昌公伙买,以为基业,奠立家室……”于是从佃田开始创业,而“佃农为农业梯阶中之低级者,农民由雇农而佃农,由佃农而半自耕农,由半自耕农而自耕农,正可借此种阶梯关系增长其经验,以为独立经营之预备。

”[7]苏氏家族虽然没有从事雇农的过程,但仍是由佃农开始进入成长阶梯中较为典型的例子。

上文中提到“佃丁姓田地,遂兴家立业”,关于“丁氏”,笔者于2013年5月9日下午对龙泉驿区西河镇卫星村二组现在56岁的丁双喜进行了访谈。

根据他与家人邻里所谈口碑资料及其所提供的《续修丁氏族谱》所载,将丁氏入川始祖创业过程总结如下:丁氏始祖一行几人,于康熙中期由湖广入川。

当丁氏先祖到达时,东山上荒无人烟,遂充分享用了“插占”政策,尽自己的力量插占了十分宽广的范围:东到简华桥,南到现在的跃进村,西到大草坪(十陵镇太平村),北到傅家店,总面积上万亩。

其中有“七根槐”、有以丁姓命名的“丁家大堰”和“丁家岭”,还有《契约文书》几宗田地交易的地点,如“双灵观”和“灯草堰”。

但丁氏历经几代仍然人丁稀少,无力耕种,内部任随大量田地弃荒,外围种植树木和斑竹为主的林盘来划定范围,形成当时著名的“丁家老虎林”——意即林盘宽得里面时有野兽出没。

而双灵观原名丁家庙,后来因为公用,人们以里面供奉两尊“灵观菩萨”而命名。

随着移民的优惠政策时效到期,政府要按田亩收税,丁氏家族内部的人口仍然不足以耕种自家的田地,不得不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出售、招佃、或先租后卖。

先期低价卖给杨家和干家;后来再佃耕,如刘家佃耕不久,又以2000两银子购买其所佃耕的田地。

再后来,丁氏与朱氏两家相约到西河场开展商业活动。

丁氏先开药店,取名“济生堂”;朱氏开“么店子”,后来此处才逐渐形成场镇——以位于西江河以西而命名的西河场,于是丁家有“先有济生堂、后有西河场”的说法。

这方面,《朱氏族谱》能很好地加以佐证。

据《朱氏族谱》,其入川始祖必达公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到达东山,迁徙途中以卖“丁丁糖”为业,后“于康熙年间在西河场作专门给人打斗的斗户”[8]。

在清朝康熙政府中前期,为鼓励外省人入川插占田地,规定了税收优惠期。

据《清实录》记载,开科的年限由三年延长到五年,再到“十年起科”[9]。

而实际由于康熙年间四川人口没有发展到比较理想的数量,地方官员一再向朝廷要求延缓“起科”的时间。

“四川巡抚年羹尧疏报:川省成都等府百姓,自首田地一万五千三百八十顷有奇,照例于康熙五十年起科”[10]。

同时相应的配套政策还有“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川开垦者,准其入籍”[11]。

所有这些政策,对先期到达并插占大面积田地的移民是有利的,但却不等于就会顺理成章地发家致富,丁氏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最终一个家族的经济史坛纵论792014年第5期能不能健康发展,取决于其家族人丁是否兴旺,决策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是否科学,肩负创业或中兴的人员是否健康长寿,是否对功名和财富有不懈追求的精神。

苏氏的入川始祖苏子盛,于雍正四年(1726)“率子孙”移民入川,子辈依次是“元莲、元萼、元德、元苍、元胜”五人。

孙辈此时尚属年幼,有准确记载的是长子元莲(1682-1757)的大儿子成智入川时已经16岁,三儿子成勇10岁,因此推算入川时苏氏家族的总体规模约在30人左右,其中壮劳力约6-7人。

以这个劳动力水平以及要供养这个人口规模的家庭,以苏贵声1948年左右的实际生活经验推算,拥有一个壮劳力的5口之家佃田耕种时在成都平原上需要20亩田生活就过得较好,那这个家庭理论上要佃120亩。

而成都东山上的生产条件要差一些,应该佃种更宽的田地,同时田地上要有完整且规模可观的房屋才能方便苏子盛全家安顿下来。

但“雍正四年”这个时间节点恰好是一个客家移民入川的高峰,民国8年(1919)版《张氏族谱》载“清雍正五年(1727),时值粤地灾荒”,民国5年(1916)三修《范氏族谱》载“雍正四年、五年间,值粤东荒欠”,而此时丁家已过了无人耕种而又必须交税的最困难时期,面对蜂拥而至的客家移民,苏子盛只能以并不便宜的市场价格佃得田地耕种。

但当时的契约无存,只能以《契约文书》中最早的两件佃约作参考来推论。

如:(一)佃水田旱土房屋竹林等项文契人刘一棠,今凭证佃到张奇珠名下双灵观侧近水田一处,约计十五亩零,其田使水照旧规车放灌溉,草房屋一院,门框窗格桁桷草檩俱全。

比日三面言明,限种一季大春为止,刘姓备有无利押租钱七十二千文,实纳租谷十四石四斗,系西河场市斗交杩。

[12](二)佃水田房屋基址文约人,夏德仁,今凭中承佃到谢竹屏名下水田一段,约计九十三亩七分,旱土一段,每年收租一石六斗,田每亩一石九斗。

收租银每百两八石,扣除基内正瓦房一向,连磨角五间,左右瓦厢房二向共十间,瓦龙门一座,脚门一座,粪池、水井俱全。

凭中议取押租纹银二千三百七十两整,以苏坡桥米市平交兑。

[13]上述引文(一)中佃15亩水田及一院草房需押租钱72千文(当时约合白银70两),(二)中佃93.7亩水田加一段旱土,以及一院正瓦房,需押租钱2370两白银。

这两宗佃约距雍正四年已经有100多年,人口数量上、即市场需求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考虑清代中期物价波动不大,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当时的物价水平,这次佃田地可能需要数百两乃至上千两银子作押租银,这说明苏家上川时携带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现金。

苏子盛在入川之始,除了佃田发展生产,还开始少量购买田产,积极鼓励儿子们投入到考取功名的事业当中,这是一项对家族发展影响甚大的决定。

黄仁宇先生对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民读书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

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而逐步上升为地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