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
初三化学选择题练习题带答案
![初三化学选择题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1c3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d.png)
初三化学选择题练习题带答案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氨B) 脱氢雪山石C) 葡萄糖D) 丙烯酸钠答案:B) 脱氢雪山石2.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气体的是:A) 氢B) 氖C) 碳D) 氧答案:C) 碳3. 关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的化学性质逐渐改变B)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质量有序排列C) 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 周期表中的元素只有一种形态存在答案:C) 同一周期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 电子对中上方有一孤电子的形状是:A) 三角锥B) 正四面体C) 三角双锥D) 八面体答案:B) 正四面体5. 下面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配对错误的是:A) Cu——铜B) Hg——汞C) Ag——银D) Pb——铅答案:D) Pb——铅6. 下面关于氨气(NH3)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酸性红色石蕊试剂变蓝B) 氨气可以溶于水,形成强碱性溶液C) 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与其他物质反应D) 氨气可以通过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答案:B) 氨气可以溶于水,形成强碱性溶液7. 关于氧化反应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氧化反应常伴随着物质的燃烧B) 氧化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数增加C) 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D) 氧化反应是一种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变化答案:A) 氧化反应常伴随着物质的燃烧8.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B) 金属的化合物多为离子化合物C)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金属在常温下都呈现固体状态答案:D) 金属在常温下都呈现固体状态9. 关于酸和碱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具有酸味,可以溶解金属产生氢气B) 碱具有苦味,可以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C) 酸和碱能够溶解油脂D) 酸和碱都属于化学物质答案:C) 酸和碱能够溶解油脂10.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HClB) CH3COOHC) H2SO3D) H3PO4答案:A) HCl总结:初三化学选择题练习题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基础化学知识的问题,并提供了对应的答案。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82eec29581b6bd97f19eae1.png)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班级姓名座号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水蒸气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A.30LB.20LC.10LD.8.4L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⑤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稍有黑烟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能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1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C.红磷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雾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19.“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变为红色后颜色不再改变B.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色C.先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A.碳酸钠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高温煅烧石灰石D.大理石和稀硫酸21.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最终达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它是史上第一份全体缔约方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做法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是()A.开发研制氢能源,光伏电池等新能源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弥补能源不足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D.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22.“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2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Z n+H2SO4═Z n SO4+H2↑C.2H2O2H2↑+O2↑D.2KOH+M g C l2═M g(OH)2+2KC l24.下列气体中,能显著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5.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26.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碳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仍是大会的核心议题.碳排放中的“碳”指的是()A.元素B.单质C.原子D.CO227.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2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分子的能量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C.水的化学性质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29.在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低的是()A.过滤B.沉淀C.吸附D.蒸馏30.如图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A.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B.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C.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D.待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31.下列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无色澄清是硬水B.静置后看到沉淀是硬水C.过滤后没有得到滤渣的是软水D.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没有浮渣的是软水3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3.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3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的是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C.大力开发地下水,环解家庭用水压力D.完善基础水利设施网络,助推民生水利发展35.滔滔赣江水,滋润赣鄱地.赣江的河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氧气B.水C.二氧化硅D.氯化钠36.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吸附37.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D.往江河里倾倒垃圾38.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是5月10日到5月16日,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39.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A.岷江水B.矿泉水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盐的水40.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④活性炭吸附池,处理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41.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节水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③利用太阳能、离子交换树脂、半透膜等技术,使海水淡化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42.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煮沸C.沉淀D.过滤43.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细沙的作用是()A.沉淀B.吸附C.过滤D.消毒4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4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46.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B.烧杯、漏斗、玻璃棒C.烧瓶、漏斗、玻璃棒D.试管、试管夹、烧杯47.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A.明矾B.石蕊C.活性炭D.肥皂水48.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电解1g的水可以得到2g的氢气和1g的氧气③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9.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沉淀B.煮沸C.蒸馏D.吸附50.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B.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D.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51.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52.今年漫长的雨期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农村饮用的地下水浑浊,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A.沉淀B.过滤C.蒸馏D.吸附53.除去污水中臭味的最有效方法是()A.搅拌B.过滤C.静置D.吸附54.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A.加肥皂水B.煮沸C.蒸馏D.加活性炭55.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A.蒸馏B.过滤C.吸附D.沉淀56.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层“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严禁使用国建命令禁止使用的淘汰型用水器B.张大婶洗菜时总是把泥土先抖干净后再清洗C.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57.下列操作中,与水净化无关的是()A.过滤B.电解C.吸附D.蒸馏58.常见的净化水方法有: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现要将黄色浑浊的河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59.根据电解水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支电极管中均有气泡产生B.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C.负极气体具有可燃性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0.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1.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由水分子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2.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B.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C.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D.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相等6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中存在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原子C.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用淘米水浇花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6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66.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6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酒精挥发C.木炭吸附D.食物腐烂68.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橘子榨汁B.铁锅生锈C.雪融化D.汽油挥发6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液态氧C.食醋D.水泥砂浆70.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汽油挥发7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干冰C.钢D.澄清石灰水72.厨房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切黄瓜B.拉面条C.酿米酒D.榨橙汁7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厨房的食用盐B.铝合金门窗C.食品袋里的氮气D.康师傅矿泉水74.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7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白磷自燃B.桂花飘香钢铁生锈C.粮食酿酒生铁炼钢D.粉碎石块盐酸挥发76.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燃烧B.久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失去了吸水性C.白磷自燃D.灯泡通电发光、放热7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 闻气体气味C. 塞进橡皮塞D. 量筒读数78.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7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未见大量气泡产生两者不反应B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C 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能被氧气氧化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显碱性A.AB.BC.CD.D8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取用固体药品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的验满读出液体的体积8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升高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分子8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8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85.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目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C.用磁铁鉴别生铁和钢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8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化水程度依次由低到高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为防止水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8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9.人们曾把氧气叫作“养气”,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不易溶于水C.具有可燃性D.化学性质活泼9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91.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常用到的一种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92.下列固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不是固体的是()A.铁丝B.镁条C.硫磺D.红磷9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D.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9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Zn+H2SO4═ZnSO4+H2↑C.2H2O2H2↑+O2↑D.2KOH+MgCl2═Mg(OH)2+2KCl。
初中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初中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b1427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初中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制取什么物质?
A. 氢氧化钙
B. 硫酸钙
C. 氧化铁
D. 游离氧气
2.下列物质中,不是稀释醋酸溶液的是?
A. 甲醛
B. 甲醇
C. 乙烯
D. 丙酮
二、填空题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________。
2.锌在玻璃瓶中放置一段时间,会逐渐变白,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3.蓝色的新斯瓦特试液用来检验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T/F) 溴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2.(T/F) 金属铁可以产生氧化。
3.(T/F) 氧、氮、氢是化学元素。
四、综合题
某化学实验室养了一种植物,需要定期施加氮肥进行养护。
以下是该化学实验
室准备的三种氮肥: - A氮肥含有较高的氨基氮,适合早期生长期使用; - B氮肥
含有较高的亚硝基氮,适合中期生长期使用; - C氮肥含有较高的硝酸基氮,适合
后期生长期使用。
A、B、C三种氮肥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在植物的哪个生长期最重要?为什么?
以上题目为本文提供初中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高化
学知识水平。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9ca0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粗盐溶液 B) 水杨酸溶液C) 铁粉混合物 D) 醋酸溶液答案:B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含任何杂质的物质。
选项B 中的水杨酸溶液是纯净物,其他选项均为混合物。
2. 燃烧是一种: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C) 不可逆变化 D) 可逆变化答案:B解析: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A) 锂、钠、铝 B) 碳、氧、氯C) 铁、铜、银 D) 铂、金、铜答案:B解析: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碳、氧、氯等,选项B中的元素均为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固体的是:A) 饮用水 B) 溶液C) 空气 D) 铁粉答案:D解析: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在常温下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选项D中的铁粉为固体物质。
5. 纯净水的沸点为:A) 0℃ B) 100℃C) 20℃ D) 80℃答案:B解析:纯净水的沸点为100℃,在常压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二、填空题1. 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_______分离。
答案:油水分离器解析: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分离器利用了油和水的密度差异,让油浮在水上,从而分离。
2.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后的产物称为_______。
答案:盐解析: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
3. 燃烧过程中需要的三要素是_______。
答案:燃料、氧气、着火点解析:燃烧过程需要的三要素是燃料、氧气和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4. 酸性溶液通常具有酸味和_______性。
答案:腐蚀解析: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和腐蚀性,可以腐蚀金属和有机物质。
5.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水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而导致的。
三、解答题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解析: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502f976a20029bd642d8a.png)
选择题专项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含有酸根的物质一定是酸C.盐中一定含有酸根离子D.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一定是碱2、某酸一个酸分子能电离出n个H+,则该酸的酸根的化合价为()A.+n B.-n C.n D.无法判断3、下列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固体食盐B.氯化钾溶液C.液态氯化氢D.氯酸钾溶液4、某盐电离出两种离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3,则金属的化合价为( )A.+2 B.+3 C.+1 D.+45、下列试剂中能把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石蕊试液D.硝酸银溶液6、常温下下列稀酸中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的是( )A.盐酸B.硫酸C.硝酸D.磷酸7、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盐酸,可以选用( )A.氢氧化钠溶液B.足量硝酸银溶液C.氯化钡溶液D.适量硝酸银溶液8、下列物质可以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有( )A.FeCl3B.AlCl3C.CuCl2D.AgCl9、下列物质中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生成沉淀的是( )A.Na2CO3B.BaCl2C.NaOH D.Ba(OH)210、下列物质中能与烧碱反应的是( )A.生石灰B.二氧化碳C.氯化钠D.氢氧化钾11、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 )A.变为红色B.变为蓝色C.不变色D.变为无色12、下列固体物质中放入足量盐酸仍不消失的是( )A.铜B.石灰石C.生石灰D.烧碱13、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左盘上放一张纸,再放上氢氧化钠B.右盘上放一张纸,再放上氢氧化钠C.右盘上放一烧杯,再放上氢氧化钠D.左盘上放一烧杯,再放上氢氧化钠14、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的是( )A.Cu B.BaCl2C.CuO D.CO215、下列物质中可以与盐酸反应,但是不生成气体的是( )A.Ag B.MgCO3C.Al(OH)3D.Fe16、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B.使紫色石蕊不变色的溶液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17、酸具有通性的本质是( )A.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酸溶液可以导电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D.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18、下列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CaCO3B.H2SO4→H2C.Cu→Cu(OH)2D.Ca(OH)2→NaOH19、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Al + 6HNO3 = 2Al(NO3)3 + 3H2↑B.CaCO3 + 2NaOH = Ca(OH)2 + Na2CO3C.FeO + 2HCl=FeCl2 + H2OD.2Fe + 6HCl=2FeCl3 + 3H2↑20、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 )A.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21、向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0克36.5%的盐酸,溶液的pH值将( )A.由>7变为<7 B.由<7变为>7 C.由>7变为=7 D.不变22、将10克20%的稀硫酸和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变红B.石蕊不变色C.无色酚酞变红D.无法判断二、下列各题有1~2个答案正确:23、下列物质中不溶于稀硝酸的是( )A.Fe(OH)3B.BaCO3C.AgCl D.BaSO42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 X M = XH+ + M X-B.M(NO3)X = M+X + NO3-C.M(OH)X = M X+ + (OH)X X-D.H2MO3 = 2H+ + M4+ + 3O2-25、现有一pH为5的溶液,欲使其pH值变为9,则应加入( )A.水B.pH值为8的溶液C.pH值为9的溶液D.pH值为10的溶液2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生石灰B.浓盐酸C.浓硫酸D.浓硝酸27、在足量盐酸中放入7克含杂质的锌,得到0.2克氢气,则所含杂质可能为( )A.Al B.CaCO3C.Cu D.Fe28、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此溶液中( )A.一定有Ag+B.一定有SO42-C.一定有CO32-D.一定有Ag+或SO42-中一种或两种29、下列物质中放入水中后能得到OH-的是( )A.CO2B.Na2O C.SO2D.CaO30、将一瓶稀硫酸均分为三等份,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锌、氧化锌、氢氧化锌反应,得到的硫酸锌溶液中最浓的是( )A.加入足量锌的B.加入足量氧化锌的C.加入足量氢氧化锌的D.一样浓三、填空题:31、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质量会增加,原因有两点:(1)吸收空气中的水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的方程式为。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3b9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4.png)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氧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的是()A. 碳+氧气→ 二氧化碳B.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C. 镁+氧气→ 氧化镁D. 氢气+氧气→ 水3.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铁B. 氧气C. 水D. 氢气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A. 碳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剂的是()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6.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铁B. 氧气C. 氧化铁D. 氢气7.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8.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9.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铁C. 氧化铁D. 氢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各物质的______。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______不变。
3.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______,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______。
5. 盐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______。
6.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______。
7.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氢气等。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9a1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8.png)
初三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果汁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以上都正确3. 以下关于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 所有金属都易溶于水C.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 金属的密度都比水大4.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气D. 氧气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硝酸7. 根据燃烧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B. 燃烧必须有可燃物C. 燃烧必须有氧气和可燃物D. 燃烧必须有氧气、可燃物和点火源8. 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氯化钠D. 氧气9. 根据溶液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C.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D.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可以相互转化10.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B.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无关C.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接触面积有关D.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接触面积无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
2.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_。
3.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4. 根据化学式CO2,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d26e8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6.png)
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氧气C. 水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因此属于混合物。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的种类B. 分子的数目C. 分子的种类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 以下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B解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4.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5.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空气答案:C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6. 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解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硫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
7.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B解析: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8. 以下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D解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9. 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二氧化碳C. 水D. 氧气答案:A解析: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专项综合全练(一、二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提优精练:专项综合全练(一、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5d3edf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2.png)
专项综合全练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附近B.随意丢弃实验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2.玻璃的磨砂一般能增加玻璃间接触处的密封性,实验室下列仪器需要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A.量筒B.蒸发皿C.锥形瓶D.集气瓶3.某实验中,老师请同学们用试管取稀盐酸做性质实验(没有告诉用量),下面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A.向试管中滴入2滴稀盐酸B.向试管中注入约2mL稀盐酸C.向试管中注入10mL稀盐酸D.注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试管容积的1/34.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8.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量取7.2mL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一般先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里;取用时,瓶塞应________放在实验台上,目的是防止________,然后试剂瓶口与试管口要________,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
㈡实验室制备氧气综合探究〔第二单元〕1.关于利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专项训练87题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专项训练87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3cc3e4dd36a32d7275814d.png)
初三(上)选择题专项训练 87 题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磨杵成针B .滴水成冰C .蜡炬成灰D .聚沙成塔...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B.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并有黑色固体生成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生成D. 硫粉在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维生素 C (化学式 C 6H 8O 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 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 C 还有抗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 C 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C 是氧化物B .维生素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克C .维生素 C 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组成D .维生素 C 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 1:12 5.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据此推断, 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 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它一定是放射了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该原子的原子核 6. 下列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 N 2 B.N2O C.NH4Cl D.AgNO 37.2005 年 10 月 17 日凌晨,神州六号飞船成功着陆,举国欢庆,全球瞩目。
发射神州六 号飞船时 , 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汇合便会剧 烈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2O 4+R===3N 2+2CO 2+4H 2O ,则 R 的化学式是 (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的下端要紧贴试管的内壁B.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干燥的固体可以直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D. 使用试管夹时, 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初三化学1~5单元专项测试
![初三化学1~5单元专项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6bbe512a8114431b90dd8c5.png)
初三化学第1-5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④将海水淡化A.①②④B. ②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③④3、用二氧化碳溶液浇灌盐碱地植物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4P+5O22P2O5B.Fe+CuSO4=== FeSO4+CuC.CaCO3 CaO+CO2↑D.Na2CO3+Ca(OH)2=== CaCO3↓+2NaOH5、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6、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7、20世纪20年代,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 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后合物8、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A .熄灭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火柴熄灭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B.液氧C.碘酒D.食醋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 .用50 mL 量筒量取5.26 mL 水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色固体C .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 硝酸钾固体D .燃着的镁条伸到充满O 2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1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化学试题及答案初三
![化学试题及答案初三](https://img.taocdn.com/s3/m/12d992e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6.png)
化学试题及答案初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水答案:A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加热、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面B. 装药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面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加热、将导管移出水面D. 装药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面答案:B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的种类不变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A5.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6.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7.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8.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9.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10.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氧气B. 木炭C. 酒精D. 铁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发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最终依据。
判断化学变化的最终依据是在变化中有没有______生成。
答案:新物质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______不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cb5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7.png)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食盐水C. 铁D. 纯净水2. 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质量守恒3. 以下哪个选项是纯净物?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河水D. 果汁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会改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会减少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变5. 根据物质的分类,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空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纯净物由一种________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
7.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8.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9. 单质是由同种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10.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12.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13.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
()14. 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15.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17. 请举例说明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已知化学反应式:2H2 + O2 → 2H2O,若反应物中有8g氢气和32g氧气,问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19.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20.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5352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2.png)
初三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B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生成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碳酸氢铵B. 碳酸钠C. 碳酸钙D. 碳酸氢铵和碳酸钠答案:B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答案:C5.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水答案:C6.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B. 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C. 可燃物必须具有可燃性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水答案:B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硫酸B. 盐酸C. 硝酸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钾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氯化钠B. 碳酸钠C. 硝酸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客观事实12.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1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______。
答案:原子数目1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______。
答案:种类1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专项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f8d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0.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专项测试卷-附答案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2.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②③④⑤⑥⑦B.④⑤⑥⑦⑨C.①③④⑤⑧⑨D.②④⑥⑦⑨3.“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4.下列符号中的“2”与O2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A.H2O B.2ZnC.2CO D.SO42-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6.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中,广泛使用了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对公共场所、家用物品、医疗器械及传染病房进行杀菌消毒。
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的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2∶4∶3D.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因而能够用来杀菌消毒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酸钾B.臭氧C.硫化氢D.五氧化二磷①CO2②Fe3+③KMnO4④⑤+122 8+102 8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0.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选择题集锦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选择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e24575b26fff705cc170a95.png)
初三化学选择题集锦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 B.冰雪融化 C.动植物腐败 D.山体滑坡2.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炼油厂引起周边地区普降酸雨,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较多的A.氮气 B.二氧化硫 C.氧气 D.一氧化碳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属于伪科学的是A.用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B.电解水制氧气 C.用液氢发射火箭 D.用液化剂将水变成汽油4.下列情况下,常使铁制品锈迹斑斑的是A.表面浮油 B.任其风吹雨淋 C.表面镀锌 D.保持表面干燥5.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于在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是化合物 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8:6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偏食6.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五氧化二磷B.蓝色胆矾晶体变热后,变成白色粉未C.充分加热碱式碳酸铜,粉未由绿变黑D.电解水时,产生H2是O2体积的二倍7.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Cl2 B.HCl C.HClO3 D.KClO48.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 B.CO C.NO2 D.NH39.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和OH- B.碱不一定使酚酞试液变红C.酸不一定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 D.酸碱各具有不同的通性10.在①KClO3 ②MnO2 ③白磷④浓H2SO4 ⑤液化石油气⑥爆竹等六种物质中,严禁旅行时带上车船的是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⑥C.③⑤⑥D.全部11.现有下列仪器,实验室配制50g10% 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是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量筒④烧杯⑤滴管⑥药匙⑦托盘天平⑧玻璃棒等。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d64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e.png)
九年级化学1-3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蜡烛燃烧D. 矿石粉碎解析:选项A: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B: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选项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2.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溶解性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选项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选项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测定,属于物理性质。
选项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选项D:溶解性是物质溶解于溶剂中的能力,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答案:B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C.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D. 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解析:选项A: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否则可能引起火灾。
选项B: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的操作。
选项C: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应该放在纸上或玻璃器皿中,防止腐蚀托盘。
选项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
答案:B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解析:选项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可作燃料。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选择题精选100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选择题精选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43942f0066f5335a81219e.png)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B.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上千万种物质C.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4.化学是研究物质的()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组成、④结构。
A. ①②B.③②C.③④D.③④①②5.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的制取与性质研究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7.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8.在化学发展史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9.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10.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1.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计算机新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班级姓名座号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水蒸气C.五氧化二磷D.二氧化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A.30LB.20LC.10LD.8.4L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⑤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稍有黑烟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能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1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C.红磷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雾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19.“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变为红色后颜色不再改变B.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色C.先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A.碳酸钠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高温煅烧石灰石D.大理石和稀硫酸21.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最终达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它是史上第一份全体缔约方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做法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是()A.开发研制氢能源,光伏电池等新能源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弥补能源不足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D.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22.“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2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Z n+H2SO4═Z n SO4+H2↑C.2H2O2H2↑+O2↑D.2KOH+M g C l2═M g(OH)2+2KC l24.下列气体中,能显著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5.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26.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碳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仍是大会的核心议题.碳排放中的“碳”指的是()A.元素B.单质C.原子D.CO227.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2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分子的能量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C.水的化学性质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29.在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低的是()A.过滤B.沉淀C.吸附D.蒸馏30.如图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A.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B.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C.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D.待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31.下列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无色澄清是硬水B.静置后看到沉淀是硬水C.过滤后没有得到滤渣的是软水D.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没有浮渣的是软水3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3.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3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的是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C.大力开发地下水,环解家庭用水压力D.完善基础水利设施网络,助推民生水利发展35.滔滔赣江水,滋润赣鄱地.赣江的河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氧气B.水C.二氧化硅D.氯化钠36.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吸附37.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D.往江河里倾倒垃圾38.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是5月10日到5月16日,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39.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A.岷江水B.矿泉水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盐的水40.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④活性炭吸附池,处理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41.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节水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③利用太阳能、离子交换树脂、半透膜等技术,使海水淡化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42.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煮沸C.沉淀D.过滤43.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细沙的作用是()A.沉淀B.吸附C.过滤D.消毒4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4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B.煮沸C.过滤D.吸附46.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B.烧杯、漏斗、玻璃棒C.烧瓶、漏斗、玻璃棒D.试管、试管夹、烧杯47.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A.明矾B.石蕊C.活性炭D.肥皂水48.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电解1g的水可以得到2g的氢气和1g的氧气③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9.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A.沉淀B.煮沸C.蒸馏D.吸附50.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B.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D.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51.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52.今年漫长的雨期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农村饮用的地下水浑浊,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A.沉淀B.过滤C.蒸馏D.吸附53.除去污水中臭味的最有效方法是()A.搅拌B.过滤C.静置D.吸附54.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A.加肥皂水B.煮沸C.蒸馏D.加活性炭55.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A.蒸馏B.过滤C.吸附D.沉淀56.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层“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严禁使用国建命令禁止使用的淘汰型用水器B.张大婶洗菜时总是把泥土先抖干净后再清洗C.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57.下列操作中,与水净化无关的是()A.过滤B.电解C.吸附D.蒸馏58.常见的净化水方法有: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现要将黄色浑浊的河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59.根据电解水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支电极管中均有气泡产生B.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C.负极气体具有可燃性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60.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1.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由水分子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62.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B.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C.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D.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相等6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中存在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原子C.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用淘米水浇花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6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66.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6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酒精挥发C.木炭吸附D.食物腐烂68.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橘子榨汁B.铁锅生锈C.雪融化D.汽油挥发6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B.液态氧C.食醋D.水泥砂浆70.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甲烷燃烧B.干冰升华C.西瓜榨汁D.汽油挥发7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干冰C.钢D.澄清石灰水72.厨房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切黄瓜B.拉面条C.酿米酒D.榨橙汁7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厨房的食用盐B.铝合金门窗C.食品袋里的氮气D.康师傅矿泉水74.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7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白磷自燃B.桂花飘香钢铁生锈C.粮食酿酒生铁炼钢D.粉碎石块盐酸挥发76.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燃烧B.久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失去了吸水性C.白磷自燃D.灯泡通电发光、放热7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 闻气体气味C. 塞进橡皮塞D. 量筒读数78.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7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未见大量气泡产生两者不反应B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C 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能被氧气氧化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显碱性A.AB.BC.CD.D8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取用固体药品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的验满读出液体的体积8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升高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分子8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8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85.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目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C.用磁铁鉴别生铁和钢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8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化水程度依次由低到高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为防止水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8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9.人们曾把氧气叫作“养气”,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不易溶于水C.具有可燃性D.化学性质活泼9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91.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常用到的一种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92.下列固体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不是固体的是()A.铁丝B.镁条C.硫磺D.红磷9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D.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9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Zn+H2SO4═ZnSO4+H2↑C.2H2O2H2↑+O2↑D.2KOH+MgCl2═Mg(OH)2+2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