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作业
第5章气体动理论作业答案
9. 一定量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T1与T2时分子最
可几速率分别为VP1和VP2,分子速率分布函数最
大值分别为f(VP1)和f(VP2) 若T1>T2,则
A. VP1>VP2,f(VP1)>f(VP2)
f ( ) T2
B. VP1>VP2,f(VP1)<f(VP2)
T1
C. VP1<VP2,f(VP1)>f(VP2)
3.27×104 K。
10.在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氮气分子数密度与 氧气分子数密度的比值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
三、计算题
1.设某系统由 N 个粒子组成,粒子速率分布 如图所示.求
(1)分布函数 f ( ) 表达式;
(2)常数
a
以
0
表示式;
(3)速率0~ 0之间、1.50 ~ 20 之间的粒子数;
1 3
N
1.设某系统由 N 个粒子组成,粒子速率分布 如图所示.求
(4)速率在0~
0
之间粒子的平均速率。
0
0
dN
0 dN 0
0 0
Nf
(
)d
0 0
Nf
(
)d
0 0
a
N 0
d
0 0
a
N
d
2
30
0
2.某气体的温度T=273K,压强P=1.00×103Pa 密度ρ=1.24×10-2kg•m-3。 (1) 求气体的摩尔质量; (2) 求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3) 容器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总平动动能。
(4)速率在0~
0
之间粒子的平均速率。
解(1)由速率分布图可知,在 0 0
Nf k
0, Nf a
a k
第五、六章作业解答
4.0
x(m)
0.10 0.05
P
B
t (s)
P
4.0
O
o0
B
AB
O
AO
o0
B
t (s)
1
由比例关系求振动的周期T
(2) 画出P点对应的旋转矢量AP,可知P点相位: P
0
t BO BO 5 6 5 T 2 2 12
T
PO P O 0 ( 3) 3 OP两点的相位差:
2
(1) 由振动曲线可知振动的振幅: 解: A 0.10m
BO B O 2 ( 3) 5 6
画出t =0时刻的旋转矢量AO,可知振动的初相:
OB两点的时间间隔:t BO 4.0s
x(m)
AO
x(m)
0.10 0.05
O 5 3 或 3
Ex5-20
3 2k 1 2k 0.75
x2+x3振幅最小的条件是: 32 3 2 ( 2k 1)
两个同频率简谐运动1和2的振动曲线如图 所示,求:(1)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2) 在同一图中画出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 (3) 若两简谐运动叠加,求合振动方程。
o0
t (s)
2 rad s 1 T
2
画出两个简谐运动在初始时刻的旋转矢量A1和A2。 由矢量图可知两个简谐运动的初相分别为: 1 2 因此两简谐运动方程分别为:
2
两简谐运动的相位差: 21 2 1 合振动振幅: A
2 1 2 2
第五章 作业分析
第五章 作业分析5.1 作业分析概述 5.1.1作业分析的基本概念作业分析是研究如何使工人的操作以及工人和机器的配合达到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程度。
这种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作地的工人(一人或多人)使用机器或不使用机器的各个操作活动。
它与程序分析的区别是: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制造的运动过程,分析到工序为止;作业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动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1.操作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 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独立完整的劳动活动,是加工工序或作业的再分解,同时操作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动作。
2)分类 基本操作、辅助操作 2.作业分析的含义及目的 1)含义作业分析是指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2)目的作业分析的总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疲劳,使操作者能高效、舒适的工作。
具体有以下几点:(1)使作业内结构合理,删除多余无效的操作,使操作最有效,总数最少; (2)使人和机器能很好的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能; (3)改进操作方法和工作地布置,减轻操作者的疲劳。
3.作业分析的方法作业分析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作业分析可分为人机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和双手作业分析三种。
(1)在使用机器的作业中用人机作业分析,研究人和机器在作业过程时间上的协调配合关系,尽量减少人和机器的空闲时间,使人和机器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2)在有多个操作者共同完成的作业中用联合作业分析,目的是为了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使共同工作中的每一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趋于平衡,以获得更好的较低的人工成本。
减少周期(程)时间。
(3)在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作业中用双手作业分析,研究双手的动作及其平衡,左、右手5.1作业分析概述 5.2人机作业分析 5.3联合作业分析 5.4双手作业分析本章学习要点 理解人机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的定义及主要用途;掌握人机作业分析图、双手操作分析图、联合作业分析图的基本结构及分析改进重点。
第5章 作业空间设计
第5章作业空间设计5.1 作业空间概述人与作业器具共同完成任务是在一定的作业空间进行的。
人、机所占的空间称为作业空间。
按作业空间包含的范围,可把它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场所和总体作业空间。
(1)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状态下,其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
近身作业空间包括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①在规定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②人体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③为了保证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传动部位等)直接接触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2)作业场所指操作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如汽车驾驶室。
在作业场所的设计中,除了要保证近身作业空间外,还要考虑到信息显示器、操纵控制器的安排设置,以使操纵者能够适宜地获取信息、进行操作。
(3)总体作业空间不同的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反映的是多个作业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条生产线、一间办公室等。
作业空间设计,从大的范围来讲,就是组织生产、生活现场,把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按照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人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
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效工作。
5.2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5.2.1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1)作业特点人们所从有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别。
性质和内容不同的工作,对作业空间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体力作业比脑力作业的作业空间大;动态作业比静态作业的作业空间大;高温作业比常温作业的作业空间大。
例如,车床操作工作所要求的作业空间应比汽车、飞机驾驶员的作业空间大得多。
总之,作业空间的大小尺寸与构成特点,都必须首先服从工作需要,要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相适应。
微观经济第五章作业(附答案)
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32921L L L Q -+=。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边际产量L MP 函数;(2)分别计算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最大值;(3)证明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解:(1) 根据32921L L L TP L -+=可得:2921L L L TP AP L L -+== 231821L L dQdTP MP L L -+==(2)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即 0318212=-+L L解得 7=L (1-=L 不合题意)代入24592132=-+=L L L TP L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2921L L AP L -+=L AP dLd L 29-= 令 0=L AP dLd 即 029=-L 得 5.4=L(5.4=L 也可用L L MP AP =,即 2231821921L L L L -+=-+求得)又因为 02<-=⎪⎭⎫ ⎝⎛L AP dL d dL d 所以5.4=L 为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代入 2921L L AP L -+= 得平均产量AP L 的最大值为41.25 。
同样,对于231821L L MP L -+= L MP dLd L 618-= 令 0=L MP dLd 即 0618=-L 得 3=L又因为 06<-=⎪⎭⎫ ⎝⎛L MP dL d dL d 所以3=L 为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将3=L 代入231821L L MP L -+=得到边际产量MP L 的最大值为48。
(3)证明:从(2)中可知:当5.4=L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为41.25而当5.4=L 时,劳动的边际产量25.41318212=-+=L L MP L所以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2、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 )与产出(Q )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2X -23X ,当X 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解:TP=1000X+10002X -23X MP=1000+2000X-62X AP=1000+1000X-22X X=200 MP=161000 AP= 121000X=300 MP=61000 AP= 121000X=400 MP= -159000 AP= 81000MP= AP, X=250MP=0,1000+2000X-62X =0,610060001000+=X =334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X =250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334因此,X=200处于第一阶段,X=300处于第二阶段;X=400处于第三阶段。
第5章 作业分析
四、双手作业分析图
⑶图的右上角画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如工 作台上的布置),表示操作对象、操作工具的 名称。
⑷图的中间分别纪录左右手动作。便观察,便 记录,一次观察一只手的动作。先右后左。注 意:左右手的同时动作应画在同一水平位置, 并左右多次核对。
⑸记录完成后,应将左右手的动作分别进行统 计,统计资料可放在右方或右下方。
切割 35
卸料 7
空闲 3
18
四、实例分析
人
时间 时间
机1
时间
机2
操作人的35秒的
从料箱取材料 3 将材料装上车床 1
空闲 3 装料
切割 20
空闲时间足可以
10 开动车床 1 2
12
在操作另一台车
到车床 2 5 停止车床 2 2
切割 35
卸料
床,如右图:
卸下成品
7
5
两种方法的工作
放下成品箱 3 从料箱取材料 3
2、联合操作分析实例 例5-4 某工厂成品用小木箱包装,堆放在
工厂的库内,老张、老王两人每天用两 小时将小木箱放在搬运板上。在由堆高 机送到储运库(待运出厂)。 一人装满一块运板需6分钟,堆高机来回 一次需3分钟,采用如下布置,分析如下:
31
五、联合作业分析实例
堆高机 老张 老王
老张 ①
堆 库
时间
人
机器
根据“ECRS”四大原则 0
中的取消空闲与等待时
1 2
间的分析原则,分析如 3
2 准备下一工件 空闲 1 装上工件 被装上工件
2 1
下:
4 54
空闲
加工 4
⑴如右图所示: 总周程为10个单位。
6 7 1 卸下工件 被卸下工件 1 8 9 2 完成件放箱内 空闲
第五章作业答案
二 选择题
1 D
2 A
3 CE 4 B 5 D
6 D 7 B
11 A
8 B
9 AB 10 A
三. 填空 1. 缩聚反应中是以(1) 反应程度 来衡量聚合的进行 情况,主要原因是(2) 缩聚反应的本质是官能团之 间的反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才能形成大分子 。 线型缩聚反应机理具有逐步和平衡两个特点,其中逐步 是指(3) 大分子逐步形成 ,平衡是指(4) 缩聚 反应存在可逆平衡 。 2. 尼龙1010的合成分为1010盐的配制和缩聚两阶段, 1010盐不溶于水,尼龙1010盐的熔点为194℃,缩聚反应 在240-250℃下进行,故该反应自始至终属于(5)熔融 缩聚,其聚合反应式为(6) 3. 合成环氧树脂的单体是(7)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 方便起见,常以(8)环氧 值来表示其分子量的大小, 其定义为100克树脂中所含的以摩尔计的环氧基团。环氧 树脂的预聚物属于具有特定活性端基或侧基的结构比较 清楚的热固性聚合物。故也称为(9) 结构 预聚物。
合的进行情况,主要原因是(16)缩聚反应是官能团之间的反
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了才能形成大分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 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进行端基封锁)
7. 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 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20 (20)。 8.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21);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预测及控制(22)所 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23) 9.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_溶液缩聚 (24)、 固相缩聚 (25)、 界面缩聚 (26)等四种。 10、合成涤纶聚酯的单体主要为(27)对苯二甲酸(28)乙二 醇。 11、运用酯交换法合成涤纶聚酯的步骤为甲酯化(29)、__ 酯交换(30)、终缩聚(31)。 12、涤纶的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2),它是 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33)经 线性缩聚 (34)聚合制 得的。工业上生产涤纶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先使对苯二甲酸 甲酯化(35)、然后酯交换(36),最后缩聚。
第5章——作业分析
1什么叫作业分析作业分析与程序分析有什么区别答: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作业分析。
区别: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生产的运行过程,分析到工序为止,而作业分析则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2、什么叫人-机作业分析人-机作业分析有何用途人-机作业分析图由哪三部分组成答:人-机作业分析是应用于机械作业的一种分析技术,通过对某一项作业的现场观察,记录操作者和机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并加以分析,寻求合理的操作方法,使人和机器的配合更加协调,以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
人-机作业分析的用途:1.发现影响人-机作业效率的原因。
发现产生无效时间的原因。
2.判断操作者能够同时操作机器的台数,充分发挥闲余能力的作用。
3.判定操作者和机器两方面哪一方对提高工效更为有利。
4.进行安全性研究,如何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问题。
5.设备改造、实现自动化及改善作业区的布置。
人-机作业图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表头部分2.图表部分 3.统计部分3、什么叫闲余能力如何发现闲余能力答:闲余能力就是工人或者机器的空闲时间闲余能力的调查手段与方法有:1. 作业测定;2. 联合作业分析;3. 人—机作业分析。
4、什么叫联合作业分析其有何用途答:联合作业分析是指当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联合作业分析的用途:1.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
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可将那些不明显的空闲与等待时间完全显现出来。
同时还可发现和改善耗时最长的作业。
2.使工作平衡,以获得更好的较低的人工成本。
3.减少周期(程)时间。
改善最耗费时间的作业,缩短作业总时间量,降低(减少)周期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效益。
生物药物分析第五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酶分析法要求的条件是1/79A.待测物质应是酶的底物B.待测物质是酶的抑制剂C.待测物质是活化剂D.待测物质是酶底物复合物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底物复合物是酶与底物相结合产生的中间产物。
所以答案为D。
2、酶终点法测量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不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哪类物质的含量来获得2/79A.产物的含量B.底物复合物的含量C.底物残余量D.物的产量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终点法的原理: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反应,使待测物质发生转化,然后测定产物产量或底物产量或底物残余量,通过定量分析,从而明确待测物质的含量。
所以答案为B。
3、下列不属于终点法进行药物分析的注意事项是3/79A.反应产物的促进性B.酶促反应的平衡性C.反应液中加入的酶量和酶促反应时间D.酶对底物的特异性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采用终点法进行生物药物分析的注意事项:(1)酶对底物的特异性;(2)酶促反应的平衡性;(3)反应液中加入的酶量和酶促反应时间;(4)反应产物的抑制。
所以答案为A。
4、下列属于酶免疫测定法中常用的标记物是4/79A.胰蛋白酶B.甲状腺素C.辣根过氧化物酶D.H2O2-邻联甲苯胺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在酶免疫测定法中最常用的标记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
所以答案为C。
5、单酶反应测定法无须测量下列哪种物质的含量5/79A.底物B.产物C.辅酶D.中间产物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单酶反应定量法需测量底物减少量、产物增加量和辅酶变化量。
所以答案为D。
6、还原性辅酶I和还原性辅酶II的特征性吸收峰为6/79A.360nmC.340nmD.260nm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还原型辅酶I(NADH)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在340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所以答案为C。
7、下列不可用作酶指示剂的是7/79A.NADB.NADPC.氧化型色素DD.氧化型色素H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除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类被广泛用作指示剂以外,还有些酶可用作指示剂。
第5章 作业 练习题
作业教材198页复习题1、 2 、3、4、5、6、7、9、10200页习题3、4、5、5、7、8、9、10、11226页复习题1、2 、3、4、5、6、7、9、11227页习题1、3、4、5、6、7吸收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系数和压强单位相同的是()A.亨利系数B. 溶解度系数C. 相平衡系数m2.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率,提高吸收效率,则要()A.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B.减少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C.增加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3.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CO2的含量将()A.增加B.减少C.不变4. 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气相总传质系数K Y将()A.增加B.减少C.不变5.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A.回收率趋向最高B.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于无穷大。
6.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A.上方B.下方C.重合线上7.( )对吸收操作有利。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D.温度高,气体分压小8.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A.塔内填料总表面积B.塔的截面积C.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9.传质单元数N OG(N OL)()A.取决与物系、设备、填料几何特性和气、液流率等操作条件B.与设备形状无关,只与物系相平衡和进出口浓度有关10.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A.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11气体的享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
A. 越易溶解B. 越难溶解C. 溶解度适中1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K 近似等于()。
A. 气膜;B. k ;C. 气液膜同时;D. k ;E. 液膜;F. K ;13.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于液泛速度。
第5章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程序接口
• 访管指令主要功能为: (1)传递用户的资源请求,实现从目态到管 态的转换; (2)在管态下,由操作系统根据用户请求, 代替用户完成相应任务; (3)操作系统工作完成后由管态返回目态。
5-23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就是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某些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用户在程序中可以调用操作系统 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以完成特定的功能。 • 系统调用是一种特殊的功能调用,它通过访管指 令或软中断的方式,中断现行程序的执行,转去 执行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子程序,完成特定的系统 功能,然后控制又返回到系统调用命令之后的一 条指令处,被中断的程序将继续执行。
第5章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Chapter 5 Job Management and Patch Operation
教学要求
• 本章目的:
– 主要讨论操作系统如何组织作业,如何控制作系统接口、作业的概念;了解作业管理的功能及状态转 换;掌握批处理作业的程序接口、作业组织、作业控制和调度。
5-15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5.4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 在批处理系统中,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 需要经过提交、收容、执行和完成四个阶段。作业在这四 个阶段中分别处于提交状态、后备状态、执行状态和完成 状态。
5-16
5-17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5.4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 提交状态。用户在上机解题前事先准备好作业,包括 程序、数据及作业说明书,将它们制成卡片或纸带信 息,然后提交给计算中心。此时,作业处于提交状态 。 – 后备状态。作业提交后,系统操作员将用户的作业卡 片或纸带,通过脱机输入或SPOOLing系统输入到系 统磁盘的相应盘区(即输入井)中,系统为这些作业 建立作业控制块JCB,以便对作业进行管理。此时, 这些作业被插入到后备作业队列中,并等待被调度执 行,处于后备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收容阶段,也称为 作业注册。
第5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5 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1.对文法G[S]S→a|∧|(T)T→T,S|S(1) 给出(a,(a,a))和(((a,a),∧,(a)),a)的最左推导。
(2) 对文法G,进行改写,然后对每个非终结符写出不带回溯的递归子程序。
(3) 经改写后的文法是否是LL(1)的?给出它的预测分析表。
(4) 给出输入串(a,a)#的分析过程,并说明该串是否为G 的句子。
答案:(1) 对(a,(a,a)的最左推导为:S=>(T)=> (T,S)=> (S,S)=> (a,S)=> (a,(T))=> (a,(T,S))=> (a,(S,S))=> (a,(a,S))=> (a,(a,a)) 对(((a,a),∧,(a)),a) 的最左推导为:S => (T)=> (T,S)=> (S,S)=> ((T),S)=> ((T,S),S)=> ((T,S,S),S)=> ((S,S,S),S)=> (((T),S,S),S) => (((T,S),S,S),S)=> (((S,S),S,S),S)=> (((a,S),S,S),S)=> (((a,a),S,S),S)=> (((a,a),∧,S),S) => (((a,a),∧,(T)),S)=> (((a,a),∧,(S)),S) => (((a,a),∧,(a)),S)=> (((a,a),∧,(a)),a)(2) 改写文法为:S→a|∧|(T)T→S NN→,S N| ε非终结符FIRST 集FOLLOW 集S {a,∧,(} {#,,,)}T {a,∧,(} {)}N {,,ε} {)}对左部为S 的产生式可知:Select(S→a)∩Select(S→∧)∩Select(S→(T))={a}∩{∧}∩{(}= φ对左部为N 的产生式可知:FIRST (,S N)={,}FIRST (ε)={ε}FOLLOW (N)={)}由于SELECT(N →, S N)∩SELECT(N →ε) ={,}∩ { )}= φ所以文法是LL(1)的。
操作系统第五章作业答案
第5章习题答案3、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移动技术有什么优点移动一道作业时操作系统要做哪些工作答:消除外部碎片.经过一段时间的分配回收后,会产生很多碎片,这些碎片都很小,不足以满足程序分配重内存的要求,但总和可以满足程序的分配要求.通过移动技术,在适当的时候,在内存中移动程序,把所有空闲碎片合并成一个连续的大空闲空间放在内存一端,就可以满足分配的要求移动一道作业时,操作系统需要修改被移动进程的地址信息,还要复制进程空间;而且在移动时必须停止所有其他程序的运行。
4、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时,假定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空闲区的大小依次为32K,10K,5K,228K,100K。
现有五个作业J1,J2,J3,J4和J5。
它们各需主存1K,10K,108K,28K和115K。
若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吗你认为按怎样的次序装入这五个作业可使主存空间利用率最高。
答:(1)不行。
列表模拟J1~J5进入内存情况如下:(2)以J1,J2,J3,J5,J4的次序装入这五个作业可使主存空间利用率最高。
这样可以将五个作业全部装入内存,使得内存利用率最高。
6、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是如何实现存储保护的答:因为段是按逻辑意义来划分的,可以按段名访问所以段式存储管理可以方便地实现内存信息的共享并进行有效的内存保护。
段式管理的保护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地址越界保护法,另一种是存取方式控制保护法。
具体措施有:(1)利用段表及段长来实现段的保护,防止程序执行时地址越界。
(2)存取权限保护法:在段表中设有“存取权”一项,可对程序的保护权限进行各种必要的限制。
(3)存储保护键保护:由于I/O通道对存储器访问是不经过段表的,因此有的机器还采用存储保护键保护。
地址越界保护是利用表中的段长项与虚拟地址中的段内相对地址比较进行的。
若段内相对地址大于段长,系统就会产生保护中断。
不过,在允许段动态增长的系统中,段内相对地址大于段长是允许的。
第5章销售业务作业
第五章销售业务作业
资料:某公司2010年7月份发生下列销售业务:
1.向万利公司出售A产品500件,每件售价60元,货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2.向五粮公司出售B产品300件,每件售价150元,货款尚未收到。
3.按出售的两种产品的实际销售成本转账(A产品每件45元,B产品每件115元)。
4.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A、B两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800元,包装费200元。
5.结算本月份销售机构职工工资1 000元。
6.按规定计算和登记B产品应缴纳的消费税(按销售收入的5%计算)。
7.销售给向阳工厂A产品100件,单位售价70元;B产品50件,单位售价150元。
原来已预收货款10000元,其余部分尚未收回。
A产品的实际成本每件45元,B产
品每件115元。
要求:根据上述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操作系统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1.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
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
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1)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2)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一种方案,使得所花的总处理时间减少,且计算出这个方案所花的总时间。
答:定位第1个记录需10ms。
读出第1个记录,处理花2ms,这时已到了第4个记录,再转过18个记录(花18ms)才能找到记录2,所以,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1+2+18)×19=13+21×19=412ms如果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方案为:1,8,15,2,9,16,3,10,17,4,11,18,5,12,19,6,13,20,7,14。
当读出第1个记录,花2ms 处理后,恰好就可以处理记录2,省去了寻找下一个记录的时间,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3×19=13+247=260ms2.现有如下请求队列:8,18,27,129,110,186,78,147,41,10,64,12;试用查找时间最短优先算法计算处理所有请求移动的总柱面数。
假设磁头当前位置下在磁道100。
答:处理次序为:100-110-129-147-186-78-64-41-27-18-12-10-8。
移动的总柱面数:264。
4.某文件为连接文件,由5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字节,并依次存放在50、121、75、80、63号磁盘块上。
现要读出文件的1569字节,问访问哪一个磁盘块?答:80号磁盘块7.假定磁盘有200个柱面,编号0~199,当前存取臂的位置在143号柱面上,并刚刚完成了125号柱面的服务请求,如果请求队列的先后顺序是:86,147,91,177,94,150,102,175,130;试问:为完成上述请求,下列算法存取臂移动的总量是多少?并算出存取臂移动的顺序。
第5章 作业分析
右手
1 右手至螺帽
1 抓住一螺帽 2
移至作业位置
把螺栓与螺帽组装 2 2 把螺帽与螺栓组装
持住螺栓 1 把组件放进组件箱 3
3 转动螺帽
3 松开手回到初始位置
41
❖ 作业 ❖ P130 6,7 ❖ 某工人同时操作两台铣床,其操作流程如下:停机,松开夹
具,取出工件(0.2分);打毛刺并测量工件尺寸(0.2分); 将工件放入箱内,取下一个工件(0.2分);清洁夹具,将 工件装入夹具内,夹紧(0.2分);开机,进刀,拨动自动 走刀,观察(0.2分);步行到另一台机器(0.2分),操作 另一台机器。机器自动运行时间1.6分。试画出该工人操作 两台机床的单人多机程序图。
❖ 在这些情况下,每个工件的最小总成本通常是衡量 人机关系是否优化的标准。
23
5.3 联合作业分析
❖ 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一 项工作)进行操作,即为联合操作作业
❖ 目的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使工作平衡 减少周期时间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 一般用于分析1人操作1台机器或1人操作多台机器的情况 ❖ 人机程序图是记录在同一时间坐标上,表明作业者与机器的协调和配合
关系的一种图表
6
7
例1
❖ 一人工人操作一台机器,内容是:把装在模子的液 体材料(稍有粘性)投入机器后开始操作,经过一 定时间从机器取出模子,再从模子中取出成品,然 后再装入液体材料等反复性的作业。
• 加工
90秒
• 停止机器 8秒
• 取出模子(取模)12秒
• 等待放入模子——
9
10
❖ 现状:
周期时间为257秒,机器等待为118秒,因此,一 周期中的机器作业率为:(257-118)/257=54.09%
第5章作业答案
第5 章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在用一个液压泵驱动一个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使泵卸荷,应选用( A ) A.“M" B .‘‘Y" C .“P" D .“O” 2.某三位四通电液动换向阀由一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做导阀和一个三位四通流动换向阀做主阀,当电磁铁断电后,导阀回到中位,然后主阀在弹簧作用下回到中位,导阀的中位机能应选( B )A. “0”B.“ 丫”C.“ M D .“ H A 3用三位四通换向阀组成的卸荷回路,要求液压缸停止时两腔不通油,该换向阀中位机能应选取( A )A“M” B“Y” C “P” D “0“4.直动式溢流阀不适于做高压大流量溢流阀是因为:( D )A 压力调不高B 压力损失太大c 阀开口太小容易堵塞D 调压偏差太大5先导式溢流阀的压力损失和卸荷压力,在数值上的关系应是( D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关系不确定6若先导式溢流阀阻尼堵塞,该阀将产生( C )A 没有溢流量B 进口压力为无穷大C 进口压力随负载增加而增加D 进口压力调不上去7把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接了回油箱,将会发生( D ) 问题A 没有溢流量B 进口压力为无穷大C 进口压力随负载增加而增加D 进口压力调不上去8如果把先导式减压阀弹簧腔回油口堵死,将会发生( A ) 问题:A 压力调不高B 压力为无穷大c 调压手柄转不动D 调压手柄转动轻快9减压阀进口压力基本恒定时,若通过的流量增大,则使出油口压力( B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D 不确定10通过减压阀的流量不变而进口压力增大时,减压阀出口压力( D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D 不确定11把减压阀的进、出油口反接,会发生( A )A 先导阀打开,主阀口关小,最终关死,使输出流量为零B 先导阀关闭,主阀口开到最小,不起减压作用12在用一个液压泵驱动一个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中,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使泵卸荷应选用( A ) 型中位机能。
第5章作业答案
;输出 ;为0AH?
JNZ AGAIN
;不是继续输出
HLT
三、简答题
3.1 什么叫I/O端口?微机中通常有哪几类I/O端口?试编写从 端口3E2H 输入8位数据68H的8086程序段。
解:在接口的内部外,包含一组程序可访问的寄存器,这些寄存 器可以具有相互独立的地址;也可以几个一组,共用一个地 址。这样的寄存器或寄存器组称为输入/输出端口(I/O 端口)。 微机中通常有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 MOV DX, 3E2H MOV AL, 68H IN AL, DX
C. INTR为高电平
D. 一条指令结束
2.9 在DMA数据传送方式中,实现地址的修改与传送字节数技术 的主要功能部件是 。 (D)
A. CPU
B. 运算器
C. 存储器
D. DMAC
三、简答题
[例1] 为什么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 能,而输出接口却不一定需要?
答: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的输出端是直接连在数据总 线上的,如果数据寄存器没有三态输出功能,则无论数据寄 存器被选中还是未被选中,其数据都会被送上数据总线,若 此时总线上真正要传送的数据与该输入缓冲器的内容不一致 时,就会发生总线冲突。所以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必 须有三态输出功能,一旦接口未被选中时,其输出端处于高 阻态而与总线隔离。对于输出接口来说,是输入端与数据总 线相连,而输出端是与外设相连,因此其输出端不影响总线 状态。一个外设一般只与一个输出数据缓冲器相连,所以输 出接口的数据缓冲器不一定需要有三态输出功能。
2.5 I/O口与主机信息的交换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B)
A. CPU与设备串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B. CPU与设备并行工作,传送与主程序串行工作
第五章作业
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1. 是非判断题1-1 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1-2 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必随之改变。
1-3 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1-4 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5 将10mL 0.1 mol ·L -1NH 3·H 2O 溶液稀释至100mL ,则NH 3·H 2O 的解离度增大,OH -离子浓度也增大。
1-6 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1-7 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1-8 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 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 -)越大,溶液pH 值越大。
1-10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2. 选择题2-1 将2.500g 纯一元弱酸HA 溶于水并稀释至500.0mL.已知该溶液的pH 值为3.15,计算弱酸HA 的离解常数K a θ。
[M(HA)=50.0g ·mol -1]A. 4.0×10-6B. 5.0×10-7 C 7.0×10-5 D. 5.0×10-6 2-2 C 6H 5NH 3+(aq)⇔ C 6H 5NH 2(aq) + H +,C 6H 5NH 3+的起始浓度为c ,解离度为α,则C 6H 5NH 3+的a K θ值是 A.21c αα- B.()21c αα- C.21c αα+ D.()21c αα+ 2-3 已知0.01 mol ·L -1某弱酸HA 有1%解离,它的解离常数为A.1×10-6B.1×10-5C.1×10-4D.1×10-32-4 对于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B.溶液的浓度越大,达平衡时解离出的离子浓度越高,它的解离度越大C.两弱酸,解离常数越小的,达平衡时其pH值越大酸性越弱D.一元弱电解质的任何系统均可利用稀释定律计算其解离度2-5 已知313K时,水的K =3.8×10-14,此时c(H+)=1.0×10-7 mol·L-1的溶液是wA.酸性B.中性C.碱性D.缓冲溶液2-6 下列化合物中,同浓度在水溶液,pH值最高的是A.NaClB.NaHCO3C.Na2CO3D.NH4Cl2-7 1升0.8 mol·L-1HNO2溶液,要使解离度增加1倍,若不考虑活度变化,应将原溶液稀释到多少升?A. 2B. 3C. 4D. 4.52-8 要使0.5升0.6 mol·L-1HF溶液中的HF的解离度增加到原先的3倍,应将原溶液稀释到多少升?A. 2B. 3C. 3D. 4.52-9 使0.05 mol·L-1HCl溶液的浓度变为0.1 mol·L-1,则A.解离常数增大B.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减小C.解离度增大D.不是以上情况2-10 0.05 mol·L-1HAc溶液中添加溶质,使溶液浓度变为0.1 mol·L-1,则A.解离常数增大B.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减小C.单位体积离子增多D.解离度增大3. 填空题3-1 在0.10 mol·L-1NH3·H2O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物种是,浓度最小的物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与习题
2.试编写一段对中断系统初始化的程序,使之允许/INT0,/INT1,T0和串行口
中断,且使T0中断为高优先级中断。
中断允许控制器IE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初始化程序:
MOV IP,#00000010B
MOV IE,#B
或
SETB PT0
SETB ES
SETB EX1
SETB ET0
SETB EX0
SETB EA
4.89C51共有哪些中断源对其中断请求如何进行控制
答:89C51共有5个中断源,分别是2个外部中断INT0、INT1请求源,2个定时器T0、T1溢出中断请求源,1个串行口数据发送、接收结束中断请求源。
通过对中断允许控制器IE设置,实现5个中断源的开中与关中控制。
9.在89C51 Flash ROM中,应如何安排程序区
答:在89C51 Flash ROM中,地址0000H是复位入口地址,地址0003H~0023H 是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
上述入口地址通常安排转跳指令实现相应的转跳,主程序一般从0030H开始存放,子程序与中断服务程序安排在主程序之后。
12.89C51单片机外部中断源有几种触发中断请求的方法如何实现中断请求
答:两种触发中断请求的方式:
外部中断触发方式选择位:IT0、IT1
=1:负边沿触发中断请求;= 0:低电平触发中断请求。
实现中断请求:EA=1,EX1=1,EX0=1
14.89C51各中断源的中断标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清0的CPU响应中断时,
中断入口地址各是多少
答:两个外部中断源的中断标志IE0和IE1是通过各自外部引脚/INT0、INT1的触发产生的,中断一旦被响应后标志由硬件自动清0。
两个定时器中断源的中断标志IT0和IT1是通过各自计数器计数溢出产生的,中断一旦被响应后标志由硬件自动清0。
一个串口中断源的中断标志TI和RI是分别通过发送完和接收完产生的,中断一旦被响应后标志需通过软件清0。
5个中断入口地址各是:
16.中断响应过程中,为什么通常要保护现场如何保护
答:中断响应过程中保护现场的目的是不破坏现场数据,保护现场通常用PUSH 指令将现场数据压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