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017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2017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7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daf535d5bbfd0a78567317.png)
2017 级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照答案1.A 【分析】本考学生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目,第一要,明确干的要求,如本“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剖析, 正确的一”,要求出的是“正确的一”,而后的内容,而后到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最后行辨析。
C ,本中, B ,“只有非需要新” ,文中并未不需要新。
“ 化示范区既能影响, 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混杂观点,是在化示范区基上推的企集群,能影响,也能在科技与价中示其作用。
D ,“ 的集群雷同、品位不高、无序争” ,信息于文无据。
故A。
2.D 【分析】本考学生剖析文章构,掌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掌握文章的点、据,注意剖析文章的思路,中心点和分点的关系,点和据之的关系,方法的型,重点查核点能否正确,据明的是什么点和的方法。
本中,D ,“ 述了村宜居的必需性” ,从文中来看,是述通社会管理新村宜居。
故 D 。
3.C 【分析】本考学生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并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点度的能力。
解答此目,先,明确干的要求,再辨明索区,确立句;系上下文领会,要字眼;的解要抓住本,将解的含意放在被解的,看上下文能否、适合;求称代与称代内容的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系全文的向性,解能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中, C ,“中介、非政府不参加村社区建 , 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生改” ,“⋯⋯,就不会⋯⋯”的法太,此外,村管理格局和方式生改的原由不是中介、非政府参加村社区建。
故 C 。
4.C 【分析】本考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通技手段采集人、各交通工具所留下的印迹信息没多大价” 法,资料三中“以在的技手段⋯些数据聚起来,其实不必定生有价或许价高的信息”;此外保留它,意不大”剖析,依据资料四中“利用大数剖析采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入用”的信息能够看出,只需理适当,采集的些信息是有作用的,保留它并不是“ 意不大”。
新疆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新疆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8a71d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e.png)
新疆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2017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707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3.png)
2017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年的语文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阅读理解、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型和参考答案。
# 一、阅读理解(共40分)题目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此处假设文章内容为一段关于环保的议论文)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环保措施有哪些?(10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环保措施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等。
问题2:作者对于环保的态度是什么?(10分)答案:作者对于环保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问题3: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认为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答案:作者认为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二、古文翻译(共20分)题目2: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题目3: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问题。
文章:(此处假设文章内容为一篇关于科技与人类生活的议论文)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10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娱乐方式、改变了交流模式等。
问题2:作者对于科技的态度是什么?(10分)答案:作者对于科技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 四、作文(共20分)题目4:以“我与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示例:在这篇作文中,学生可以描述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如何通过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现象等方式,体会到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 五、附加题(共10分)题目5:请列举出至少三种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017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2017语文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feb9165ce0508763213f9.png)
语文期末考试答案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把握文中信息和要点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C.以偏概全。
原文队“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的表述外,后文还有“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等。
只有C选项不正确,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把握文中信息及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一遍文本,然后阅读题干和各选项,再根据各选项表述在文本中找出相应部分,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文字仔细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B.张冠李戴。
原文是“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不是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奠定了基础。
只有B选项不正确,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这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无中生有,且“一直具备”这一说法缺乏依据。
B.扩大范围,原文在第7段,是“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
D.过于绝对,而且少了一个条件“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在文章最后1段。
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
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以下一些具体方法:找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
本题划线句的意思是:如今经费开支不足,确实不能忽视,但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陛下自己应当节俭,削减费用,为天下人做出榜样,不耽误农时,不损害商人,这样国家自然会富裕。
据此断句,故选C。
5、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宁波市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宁波市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23340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8.png)
宁波市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言语文字运用(共20分)1.A(B凫读第二声fú,“隐密”应写成“隐蔽”;C“镰柄bìng”读第三声bǐng,“摩砺”应为“磨砺”;D“憎zèng恶”读第一声“憎(zēng)恶”,“恭行理论”应为“躬行理论”。
)2.C(“尽管”应改成“不管”或“不管”)3.C(《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一个句子内部普通不应套用冒号。
在这个长句内连续运用了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4.D(A项宾语残缺,“作业”后面应补上“总量”或“数量”之类的词语;B句式杂糅,“新的动力”应删去;C项介词多余,可删去“对于”)5.答案参考(1)譬如苏轼,贬谪黄州,他能尽享夜游赤壁之乐;贬谪惠州,他能体验日啖荔枝之乐。
答案示例(2)譬如杰克▪伦敦,沙漠淘金,他挥洒着冒险的拓荒豪情;孤身远航,他汲取着磨难的艺术灵感。
(此题次要考察先生能否有本人特别熟习的作家。
先生所列作家符合乐观主义特质的给1分,所写现实与作家身份符合给2分,文彩给1分。
如果所列作家明显不具备乐主义气质或所列事项明显属于杜撰或张冠李戴,最多给1分。
)6.答案示例“妈妈,我听同学说东钱湖边上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这几天正在搞特价活动呢。
我们可以先到东钱湖边上散散心,舒解学习工作的压力,再去商场买衣服,好不好?”(这道试题次要考察先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我”的对话要针对父母亲的矛盾辩论而发,只需言之成理,有必然的压服力即可。
教师根据先生对话内容的恰切性和言语表达的流畅、精确酌情给分。
)二、古代文浏览(共30分)7.C(A.原文是说有“一部分”存在于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控制说话、动作和对言语的理解的区域)。
B.原文只说“推理模型”和“顿悟模型”是两种认知模型,没有触及哪个更高级。
D.原文: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于它与镜像神经元的直接联系,变成了一种“理性器官”。
)8.D(如果没有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每一个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烫一下后才长了记性;而有了镜像神经元,猴子们看见同伴的经历,本人就能明白该怎样做)9.(1)镜像神经元的发现;(2)镜像神经元的认知价值;(3)镜像神经元的教育价值。
南开大学 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开大学 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f64f60975f46527d3e1a1.png)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2018.1) 大学语文考试形式:当堂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4、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名著是《史记》。
5、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 )A.《诗经》B.《楚辞》C.《离骚》D.《乐府诗集》2.《诗经••卫风••氓》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比兴手法的有( D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3.《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C )A.《周南》B.《卫风》C.《秦风》D.《郑风》4.《天狗》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这个作品选自( A )A.《女神》B.《神曲》C.《燃烧的天空》D.《再别康桥》5.《兰亭集序》对生死的看法是( C )A.一死生B.齐彭殇C.死生亦大矣D.淡漠生死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风格特色有( ABC )A.质朴真率B.平淡自然C.自然之趣D.绚丽语言2. 下列作品属于“临川四梦”的有( AB )A.《紫钗记》B.《牡丹亭》C.《蝴蝶梦》D.《红楼梦》3. 柳永词对词体开拓的贡献有( ABC )A.大力提倡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B.变雅为俗,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市民化的生活情调;C.创造性的运用了白描和铺叙的手法;D.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4.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形式是( AC )A.志怪小说B.章回小说C.志人小说D.话本小说5. 下面哪项符合《兰亭集序》一文表达方式的特色( AB )A.前半部分叙集会之事时,便描述了一幅纯净、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
B.后半部分将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大自然之中,由有限之情及无限之宇宙。
2017年度大学语文尔雅课后习题集标准答案全对
![2017年度大学语文尔雅课后习题集标准答案全对](https://img.taocdn.com/s3/m/49a631a5aeaad1f346933fc5.png)
B、有趣味
C、无个性
D、无主题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在中国中的文化记忆中,猪是懒惰、贪吃、懦弱和没有理想的象征,()这部名著就塑造了这样一个关于猪的经典形象。
A、《隋唐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封神演义》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其语法意义而言,这是一句假话。就其修辞意义而言,这是一句真话。
D、老舍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真话与假话掺在一起,这是一种文学叙事手法。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一个语词的修辞意义和语法意义常常不一致,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金庸小说虽然讲的是荒诞不经的武侠故事,但其开头十分类似()的写法。
4
【判断题】金圣叹《不亦快哉》一文有许多历代文人的仿作,即使到了现当代也不例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先生曾批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方式。
A、鲁迅
B、蔡元培
C、胡适
D、梁实秋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苏东坡晚年模仿()写作诗歌。
我的答案:×得分:0.0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是古希腊()城邦对人们生活的设计。
A、特洛伊
B、雅典
C、奥利匹亚
D、斯巴达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017-18年超星大学语文期末测试
![2017-18年超星大学语文期末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bea193e4b35eefdc8d33353.png)
得分:99 已完成一.单选题(50题,50.0分)1、在罗大佑模式的分化中,其中有一类是对现代城市主体的迷茫与失落。
下列的音乐,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A.《笨小孩》B.《阴天》C.《红日》D.《她来听我的演唱会》1.0 分我的答案:C2、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死是怎样的看法?()A.是因为怀念晚清王朝B.具有政治意义C.为了跟政府对抗D.追求独立的自由的学术人格1.0 分我的答案:D3、按照情感主题对《古诗十九首》进行划分,不包括以下()项。
A.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B.失意的感情C.离别之情D.淡泊人生的豁然之情1.0 分我的答案:D4、诗人群体性自杀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在上世纪()。
A.八十年代末期B.七十年代末期C.六十年代末期D.五十年代末期1.0 分我的答案:A5、“中庸”是典型的中国()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思维方式。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1.0 分我的答案:B6、在中国古代的正史中,常看到皇帝“北狩”、“西狩”等类似记载,这里的“狩”往往是指皇帝()。
A.打猎游玩B.逃亡被俘C.微服私访D.地方视察1.0 分我的答案:B7、《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行文风格奇特,很难将其归为某一类体裁的文学作品,但最接近于()文体。
A.小说B.寓言C.童话D.自传1.0 分我的答案:A8、()先生曾批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方式。
A.鲁迅B.蔡元培C.胡适D.梁实秋1.0 分我的答案:C9、除了邓丽君以外,()也构成了中国新石器情感启蒙的最早流行文化版本。
A.罗大佑B.张爱玲C.三毛D.琼瑶1.0 分我的答案:D10、庄子文学体现了中国古典式的()。
A.唯美主义B.超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1.0 分我的答案:D1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关于本体的经典讲法,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庄子》C.《易经》D.《道德经》1.0 分我的答案:C12、根据《庄子·秋水》篇的记载,庄子曾在()处垂钓。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3d45b1f8c75fbfc77db285.png)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期末作业考核《大学语文》满分100分一、文言文翻译(每题10分,共20分)1.试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祭欧阳文忠公文》)答:现今全国上下的人士,都在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伫立风中怀念,情感上不能忘却,就是因为想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着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答: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二、简答与默写(每题10分,共20分)1.简答老舍作品“京味”文学的特点。
答:老舍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写北京的,人们把老舍的小说和戏剧称为“京味”文学,就是因为老舍的创作多取材于北京,有突出的地方色彩,用京腔京韵去描写北京的人、事以及风俗掌故。
老舍写北京都是写中下层市民社会的小人物,所以选择故事的环境背景一般都是大杂院、小胡同和各式各样的茶馆。
老舍曾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的作品中心在人,功夫在把“话”写活。
2017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卷答案全国卷2_语文期末试题
![2017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卷答案全国卷2_语文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61f82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7.png)
2017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卷答案全国卷2_语文期末试题2017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卷答案全国卷2_语文期末试题在高考考场上除了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外,答题一定要规范。
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真题卷语文试卷全国卷2,仅供大家参考!语文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贾政在《红楼梦》中并不处于一个中心位置,作者对他的态度是隐藏的,作者没有以简单的是非评判、送来分析代替对艺术描绘。
作者把贾政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来塑造,是把他看成了生活中的“这一个”,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封建卫道士,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性人物。
贾政更多的时候是社会性的贾政,他被“文化”化了,被“封建”化了,被“理性”化了。
“文化”得像是不食人间烟火,“封建”得像是冥顽不化的冬烘先生,“理性”得像是天外来客,没有一点生活的趣味。
他的性格是古板的,僵硬的。
读书造成了贾政的文化性格中的理性内容——忠君孝亲、服膺传统、循规蹈矩。
可是这样的一个正人君子却在生活中处处遭遇难堪和尴尬,和社会的感性生活格格不入。
知人论世,空谈大道,可以左右逢源、滔滔不绝。
可一到现实中,他就捉襟见肘、难以裕如了。
在第九十九回,有贾政外出为官的一段描写:贾政只是遵守条例制度,苦了手下人。
引起强烈不满后,又放任自流。
最终被胡作非为的奴才李十儿钳制,酿成丢官降级的大祸。
贾政是生活中一类读书人的代表,读得不会生活,读得不能明辨是非,读得人生、幽默、情趣全无,读得只认“读书”。
贾政的悲剧是不懂得“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的道理,是封建文人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悲剧。
贾政的读书不化,造成了他性格和命运的深刻悲剧。
貌似满腹经纶,实则无半分能力。
为父严则严矣,却方法失当。
为官清且廉矣,却毫无作为。
自己终生所捍卫的、追求的事业和目标,只能看着如东逝之水,无力挽回,徒唤奈何。
与贾府中的其他“爷们”形象相比,贾政有着与众不同的品行、个性、文化修养和处世态度。
2017年尔雅《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新]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7年尔雅《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新]参考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31fb142af90242a895e57d.png)
2016尔雅《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新)参考答案1倘若说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可能隐含着佛理,亦说得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A、“一霎”与“一刹”基本相同,而后者在佛教思想中又表示世事无常变化,∙B、这一思路与王国维的现实信仰一致,因而与算作有证可考∙C、按照这种思路,那么上下阕的对比就变成是俗谛和圣谛的对比∙D、“尘”字亦与佛家的有关思想相契,它代表的是人世的劳烦与困顿,我的答案:B2周杰伦歌曲的歌词特点是()。
1.0 分∙A、追求时尚感∙B、无意义的拼凑∙C、日常叙事∙D、以字成诗我的答案:D3周杰伦的歌曲呈现的是()景观。
1.0 分∙A、先锋时尚与古典主义想象的融合∙B、对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C、对青春的无限怀想∙D、对个体解放的无言诉说我的答案:A4在蒙哥马利市爆发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总共持续了()。
1.0 分∙A、10个月∙B、381天∙C、374天∙D、一年我的答案:B5诗人群体性自杀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在上世纪()年代末期。
1.0 分∙A、五十∙B、六十∙C、七十∙D、八十我的答案:D6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中所提到的关于李鸿章的许多故事,故事来源于()。
1.0 分∙A、道听途说∙B、正史记载∙C、掌故书∙D、海外资料我的答案:C7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
1.0 分∙A、《半生缘》∙B、《小团圆》∙C、《倾城之恋》∙D、《金锁记》我的答案:C8《庄子·秋水》中所谓的“一曲之士”指的是()一类的人。
1.0 分∙A、道德低下∙B、见识狭隘∙C、容貌丑陋∙D、地位低贱我的答案:B9以下()这部作品不在金圣叹所称赞的“六才子书”之列。
1.0 分∙A、《庄子》∙B、《水浒传》∙C、《史记》∙D、《红楼梦》我的答案:D10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
1.0 分∙A、王国维∙B、傅雷∙C、老舍∙D、梁漱溟我的答案:D11从艺术手法来看,《踏莎行(郴州旅舍)》混融了写境与造境两种手法,通过这种手法,在这一首词中未表现出的情感是()。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ce61004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4.png)
高考卷语文真题解析2017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二 )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女冠子•元夕蒋捷①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③。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
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 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
D.“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
E.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
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
15.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1分)(1)《诗经•氓》中以“ ,”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答案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ff87b2cc175527072208b2.png)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期末作业考核《大学语文》满分100分一、文言文翻译(每题10分,共20分)1.试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祭欧阳文忠公文》)答:现今全国上下的人士,都在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伫立风中怀念,情感上不能忘却,就是因为想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着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答: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二、简答与默写(每题10分,共20分)1.简答老舍作品“京味”文学的特点。
答:老舍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写北京的,人们把老舍的小说和戏剧称为“京味”文学,就是因为老舍的创作多取材于北京,有突出的地方色彩,用京腔京韵去描写北京的人、事以及风俗掌故。
?老舍写北京都是写中下层市民社会的小人物,所以选择故事的环境背景一般都是大杂院、小胡同和各式各样的茶馆。
老舍曾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的作品中心在人,功夫在把“话”写活。
2017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2017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7ea712af45b307e871974f.png)
2017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秋水》(节选)语句中,被用作例证而非比喻的是 ( )A 礨空之在大泽B 中国之在海内C 梯米之在大仓D 毫末之在于马体答案:B解析:在《秋水》中,为了阐发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庄子连续列举了"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等事物,同时又列举了"礨空之在大泽""梯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等事物。
但对论点来说,前者是事例,用的是例证法;后者是比喻,用的是类比法。
2. 下列《论毅力》提及的正反对举中,既在"人生历程"中,又出现于"譬诸操舟"中的是 ( )A 顺与逆B 成与败C 强与弱D 幸与蹇答案:A解析:作者在对人生历程的论说中,提出人生的顺境与逆境是交替呈现的("盖人生历程……相间以迭乘")。
在以操舟作比时,又提出行船也是根据风向的转变而或逆或顺("譬诸操舟……常相参伍")。
因此A项正确。
3. 《吃饭》提及的古人中,被作者认为"早已明白""音乐的道理可通于烹饪"的是 ( )A 伊尹B 老子C 孔子D 孟子答案:C4.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 ( )A 出有车B 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 食有鱼D 满意孟尝君的宽容答案:D解析:《冯谖客孟尝君》中,在孟尝君分别满足了冯谖"食有鱼""出有车"的要求后,冯谖依旧弹铗而歌,A、C选项不正确。
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试探孟尝君的为人是否值得自己效力,当他了解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与待人宽容后,便不再试探。
(大学语文)试卷A
![(大学语文)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bec04621ad51f01dc381f19a.png)
文山学院2016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通识必修课程(本科)《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任课教师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诗经》的“、、”与“赋、比、兴”合称“诗六义".2。
《史记》的体例分为本纪、表、书、和五个部分.3.《左传》、《》、《谷梁传》,俗称“春秋三传”。
4.梅贻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曾连任17年清华大学的校长。
在他的就职演讲中,他对大学的性质作了很好的定位,他认为,“所谓大学者,非高楼大厦之谓也, ”。
5。
“临川四梦”是指《牡丹亭》、《》、《》和《紫钗记》。
6.《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的作者是当代台湾女作家 .二、名句默写(每题2分,共10分)1.,皎皎空中孤月轮.2。
,举杯浇愁愁更愁。
3。
在天愿作比翼鸟,.4。
无边落木萧萧下,。
5、,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翻译题(每题4分,共20分)1.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3.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4.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四、作品分析题(共20分)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三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2.上片中的“江南游子”指的是谁?(2分)3.下片中共用了几个典故?各个典故的含义分别是什么?(9分)4、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写作背景,请作详细分析。
2017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7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1345e1fe4733687e21aabe.png)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以四言为主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楚辞》B.《乐府诗集》C.《玉台新咏》D.《诗经》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A.《国殇》B.《离骚》C.《古诗十九首》D《弹歌》3.杜甫的《兵车行》属于( )A.沿袭乐府旧题B.自创乐府新题C.借用李白旧题D.沿用高适旧题4.“非攻”思想来自战国时期的(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5.《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王粲B.孔融C.杨修D.曹操6.下列属于皇帝下令编修的历史著作是( )A.《史记》B.《汉书》C.《论语》D.《法言》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A.韩愈、孟郊B.孟郊、韩湘C.韩愈、柳宗元D.柳宗元、韩湘8.中唐古文运动主要反对( )A.先秦的古文B.两汉的古文C.唐代古文D.六朝的骈文9.诗歌风格属于豪迈奔放、飘逸自然的诗人是( )A.白居易B.杜甫C.杨炯D.李白10.“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出自( )A.周邦彦之手B.辛弃疾之手C.吴文英之手D.晏几道之手11.晋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是( )A.陶渊明B.嵇康C.鲍照D.阮籍12.王昌龄“不破(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是( )A.楼之栏杆B.桅杆C.城墙D.敌人13.下面属于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是( )A.高适、杜牧B.高适、岑参。
C.高棅、岑参D.杜牧、岑参14.女主人公德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A.欧·亨利《麦琪的礼物》B.契诃夫《变色龙》C.高尔基《母亲》D.列夫·托尔斯泰《复活》15.宗臣反映明代官场现形记的著名散文是(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B.《登泰山记》C.《西湖七月半》D.《报刘一丈书》16.柳永对宋词最大的贡献是( )A.大量制作婉约词B.大量制作豪放词C.大量制作慢词D.大量制作风雅词17.《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 )A.唐传奇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D.元杂剧18.梁启超强调做事要有毅力不要被失败所吓倒,这种思想体现在( )A.《少年中国说》一文B.《答康有为书》一文C.《论毅力》一文D.《康梁变法》一文1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 )A.马致远《汉宫秋》B.洪昇《长生殿》C.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D.关汉卿《救风尘》20.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的“背影”代指( )A.父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B.作者对母亲的怀念C.作者对兄长的思念D.作者对社会的留恋21.茅盾表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农村庙会情况的记事散文是( )A.《月牙儿》B.《林家铺子》C.《香市》D.《子夜》22.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那辽远的一角”代指( )A.沦陷区B.解放区C.东北山区D.东南海边23.莫泊桑《米龙老爹》描写了一位( )A.自觉的医生形象B.落后的农民形象C.由不自觉到觉醒的农民英雄形象D.商人形象24.九斤老太的形象出自鲁迅的( )A.《阿Q正传》B.《灯下漫笔》C.《故乡》D.《风波》25.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贾宝玉与丫鬟厮混B.追求自由者与封建卫道者的矛盾C.贾宝玉与林黛玉相爱D.贾宝玉与蒋玉函来往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山不厌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中,针对“闲中数尽行人小”一句中的“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C
21
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桃源”指的是()。
(1.0分)1.0分
《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王国维先生的墓志铭。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
市场社会的代表语言就是官方语言。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5
百家争鸣时期,按照地理上可划分为北方学派和南方学派,北方学派以儒家为主,南方学派以道家为主。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6
《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一句,被王国维认为是“无我之境”的代表。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7
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异主要在于其透明的程度不同。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8
任何时候言过其实都会让人反感,要尽量避免言过其实。
()(1.0分)
我的答案:×
9
中国的史料中,只有正史的史料才是绝对准确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0
校园民谣的出现,实质上是以另一种形式对崔健式摇滚和理想主义的延续。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11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70年代在中国大陆传播,是与当时人们寻求感情的解放密切相关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2
苏东坡曾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3
20世纪流行音乐的声音部充满了道德对抗的能量。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决裂》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影片,极好的图解了毛泽东对“年轻人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观点。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5
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都表达了出世和入世的观点。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6
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治国”,其所指的“国”和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家观念非常相似。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7
金圣叹是因为反抗清廷统治者拒绝执行剃发令而被当局处死。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8
语言的形式可以决定语言的容。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9
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是古典派的主要成员。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0
作家写作都是事先在脑子里构思好情节大纲才开始写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1
《我家的门前是太平洋》一曲所反映的是对乡土中国的浪漫想象。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2
中国人辨别色彩的能力强于欧洲人,是因为汉语中表示色彩的词汇非常丰富。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23
传统的悼亡诗,更多着墨于描写逝去的人对诗人有深刻影响的方面,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4
学术界大多数认为屈原相当一部分作品就是最早的剧本。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5
金圣叹《不亦快哉》一文有许多历代文人的仿作,即使到了现当代也不例外。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26
发刊词是期刊媒介独有的体裁。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7
“一霎”与“一刹”在一般使用中基本等义,皆表示时之极少。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8
齐秦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主义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29
语言可以催生感情,即使是哈哈大笑也可能传递悲凉的情绪。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0
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思想十分一致,没有任何不同。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1
秦观的《踏莎行》的最后两句词,依稀表达了作者对做官后,与自然人生脱离之状的无奈。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2
《不亦快哉》中记录的33个故事,最后都以“不亦快哉”四字结束。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3
语言来源于生活,不能脱离现实。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4
一般来说,表达诗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则立象尽意,一则是直言其意。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35
“出山”即出仕,说“出山为小草”,表达的是官场中对原有的官员精神世界的限制,“小草”则是与国家机器,或者说国家这个体制相比而言的渺小个体价值。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6
在《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被文学语言神化了的英雄形象。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7
蔡元培认为学术上的主和分歧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8
在道家看来,只有“道”才是绝对的,其他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9
在中国的文学书写传统中,当描写一个女子站在窗前时,往往是写该女子心向外的渴求,是寻求外界关注和认可的情怀。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0
在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里,言论自由是社会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石,正是因为倡导言论自由,因而也就排除了贵族或特权阶层的存在可能,毕竟言论自由不等于言论特权。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口占”是现代文学的词语。
所谓“口占”,就是指口头的,后经过其他人整理成文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2
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遭遇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噪音的时代,进入到诗情的时代。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3
鸿章当外交官时,正值大清帝国衰落之际。
因此,鸿章处理外交事务时,不得不对外国人卑躬屈膝。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4
作为外交官,鸿章并不擅长写作文言文。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5
王蒙提出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是语言。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罗大佑被看做是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即私人絮语阶段的代表人物。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7
晏殊的《山亭柳》和《西北有高楼》中,都表达的是作者向外追寻的精神诉求。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48
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长夜漫漫”的出自《史记》的“长夜漫漫何时旦”。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9
道家“无为以至于无不为”的人生观是非常消极、保守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50
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地位。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