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a544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品牌管理二、课程类型专业必修/选修三、授课对象[专业名称]专业[年级]学生四、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五、教学目标1.了解品牌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掌握品牌策略制定和品牌传播的技巧;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品牌管理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管理素养。
六、教学内容1.品牌管理概述-品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品牌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品牌管理的流程和方法2.品牌策略-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组合策略3.品牌传播-品牌传播的概念和作用-品牌传播的工具和技巧-品牌传播的效果评估4.品牌资产管理-品牌资产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品牌资产的评估方法-品牌资产的管理和维护5.品牌危机管理-品牌危机的类型和原因-品牌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品牌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6.品牌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的概念和意义-品牌国际化的挑战和策略-品牌国际化的案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品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实践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品牌管理的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要求1.学生需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2.学生需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实践项目;3.学生需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
九、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采用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品牌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材料1.教材:《品牌管理:原理与实务》(第X 版),[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2.参考资料:[列出相关参考书籍、期刊、网站等]十一、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共[总课时数]课时,每周[课时数]课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品牌ip教学大纲
![品牌ip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8c166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2.png)
品牌ip教学大纲一、品牌IP的基本概念1. 品牌IP的定义2. 品牌IP与普通IP的区别3. 品牌IP的特点二、品牌IP的形成与发展1. 品牌IP的形成过程2. 品牌IP的发展历程3. 品牌IP的发展策略三、品牌IP的营销策略1. 品牌IP的定位策略2. 品牌IP的传播策略3. 品牌IP的推广策略四、品牌IP运营与管理1. 品牌IP的运营模式2. 品牌IP的管理体系3. 品牌IP的维护与更新五、品牌IP案例分析1. 国内外品牌IP典型案例2. 品牌IP案例分析方法3. 品牌IP案例分析实例六、品牌IP未来发展趋势1. 品牌IP的未来发展趋势2. 品牌IP的发展方向与机遇3. 品牌IP的应对策略七、品牌IP的评估方法1. 品牌IP的价值评估方法2. 品牌IP的市场价值评估方法3. 品牌IP的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八、品牌IP教学案例设计1. 品牌IP教学案例设计思路2. 品牌IP教学案例设计实例3. 品牌IP教学案例实施效果评估方法九、品牌IP教学资源整合1. 品牌IP教学资源整合方法2. 品牌IP教学资源整合实例3. 品牌IP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十、品牌IP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1. 品牌IP教学评估方法2. 品牌IP教学质量保障措施3. 品牌IP教学改进建议十一、品牌IP教学实践与创新1. 品牌IP教学实践方法2. 品牌IP教学创新实践3. 品牌IP教学实践效果评估方法十二、品牌IP教学培训与发展1. 品牌IP教学培训内容与形式2. 品牌IP教学师资队伍建设3. 品牌IP教学发展机制与政策支持。
品牌营销与策划课程设计
![品牌营销与策划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a826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f.png)
品牌营销与策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品牌营销与策划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品牌策划、推广和评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提高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下:1.品牌营销与策划基本概念:介绍品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分析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的关系。
2.品牌策划与推广策略:讲解品牌策划的基本步骤,包括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设计等;探讨品牌推广的策略,如广告、公关、线上线下活动等。
3.品牌评估与管理:介绍品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分析品牌管理的内涵和任务,探讨品牌危机的处理策略。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品牌营销与策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讨论法:学生针对品牌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品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品牌营销与策划的实践操作。
4.实验法:学生进行品牌策划与推广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外权威的 brand marketing and planning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品牌营销与策划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收集与品牌营销与策划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品牌策略学教学大纲
![品牌策略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2d1b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c.png)
品牌策略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品牌概念
1.1 品牌的定义和重要性
1.2 品牌与产品的区别
1.3 品牌资产的构成
第二部分:品牌战略规划
2.1 品牌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
2.2 品牌定位与差异化
2.3 品牌战略的层次结构
第三部分:品牌建设与传播
3.1 品牌识别系统设计
3.2 品牌体验管理
3.3 品牌传播渠道与策略
第四部分:品牌维护与危机管理
4.1 品牌声誉管理
4.2 品牌危机应对策略
4.3 品牌价值评估与监控
第五部分:品牌策略案例分析
5.1 成功品牌案例解析
5.2 失败品牌案例分析
5.3 案例教学与讨论
结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品牌策略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
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品牌管理和营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牌策略学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品牌
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优秀品牌专家。
《品牌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968c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b.png)
《品牌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品牌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品牌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品牌管理和设计领域的综合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学生将能够理解品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品牌基本原理和策略,以及学习如何运用设计技术和工具进行品牌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品牌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品牌规划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能够进行市场分析和品牌定位;4.能够制定品牌理念和品牌形象;5.掌握品牌设计的基本技术和工具;6.能够进行品牌传播和推广。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品牌规划与设计基础1.1品牌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与定义1.2品牌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1.3品牌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品牌规划与设计步骤与方法2.1品牌规划与设计的步骤2.2市场分析与品牌定位2.3目标群体和竞争对手分析2.4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确定2.5品牌策略的制定第三章:品牌理念与品牌形象3.1品牌理念的构建3.2品牌文化的塑造3.3品牌形象的设计3.4品牌标识和口号的设计第四章:品牌设计的基本技术和工具4.1色彩和形象设计4.2字体和排版设计4.3图形和符号设计4.4包装和展示设计第五章:品牌传播与推广5.1品牌传播渠道的选择5.2媒体和广告策略5.3线下和线上推广活动5.4品牌口碑和形象管理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介绍品牌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品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品牌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项目的合作完成品牌设计作品;4.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品牌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向全班进行报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于品牌规划与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3.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操作要求,完成品牌设计作品;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综合能力。
品牌教学大纲
![品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3b313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6.png)
品牌教学大纲品牌教学大纲品牌教学大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品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的一套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品牌教学大纲的编制对于培养学生的品牌意识、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品牌教学大纲的必要性、编制原则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品牌教学大纲的必要性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具备一支懂得品牌管理的人才队伍。
品牌教学大纲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品牌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品牌管理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品牌思维和品牌意识,提高他们的品牌管理能力。
二、品牌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1. 系统性原则:品牌教学大纲应该具有系统性,全面涵盖品牌知识的各个方面。
从品牌的定义、特点、分类到品牌策略、品牌传播等,都应该有所涉及。
2. 渐进性原则:品牌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编排。
逐步引导学生从对品牌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对品牌管理的深入理解。
3. 实践性原则:品牌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品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品牌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品牌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重要原理等。
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记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品牌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成功品牌案例和失败品牌案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从而提高他们的品牌管理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品牌管理中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实践项目: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品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新品牌的品牌策略,或者对一个现有品牌进行品牌传播策划等。
品牌策划与管理课程设计
![品牌策划与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6400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3.png)
品牌策划与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品牌策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及重要性;2. 掌握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推广等核心策略;3. 了解我国品牌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品牌策划与管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品牌策划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品牌策划与管理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品牌策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对品牌策划与管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品牌策划与管理概述- 品牌基本概念- 品牌策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品牌策划与管理的基本流程2. 品牌定位与战略规划- 品牌定位理论- 品牌定位策略- 品牌战略规划方法3. 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品牌听觉识别系统- 品牌形象传播策略4. 品牌推广与营销传播- 品牌推广策略- 营销传播工具- 品牌推广案例分析5. 品牌管理与维护- 品牌管理组织与制度- 品牌维护策略- 品牌危机管理6. 我国品牌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品牌发展历程- 我国品牌现状分析- 我国品牌发展趋势预测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系统组织品牌策划与管理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品牌策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教材章节与内容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品牌策划与管理知识体系。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3c511bff00bed5b9f31ded.png)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4学分:3开课对象:工商管理、艺术设计等本科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量大面广的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商务策划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品牌管理方向、品牌传播方向、品牌策划方向、品牌与形象策划方向、品牌设计与管理方向、品牌设计与策划方向、品牌学方向、广告传播设计方向或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专业方向课程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
同时,还是人文、法学、应用心理、农经、艺术类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品牌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品牌管理的经典与现代知识,学会品牌环境的分析和品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运作与管理、衡量、维护与改进,并通过案例、实验、实训或实习教学,将品牌管理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为六篇十六章,其教学要求、重难点及学时分配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难点及学时分配简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学时安排知识模块一:品牌管理基础第一章品牌管理基础 6 第一节品牌本质 A ▲第二节中外品牌发展史 D第三节品牌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 ★第四节品牌管理的过程及操作模型 B ▲知识模块二:品牌环境分析第二章品牌环境分析 3 第一节品牌环境概述 D第二节品牌宏观环境 D ★第三节品牌微观环境 D ★第四节品牌内部环境 B ▲知识模块三:品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第三章品牌展望与承诺 4 第一节品牌展望与承诺概述 C第二节品牌目的与愿景 D ▲★第三节品牌伦理与文化 B ▲★第四节品牌目标与任务 C ▲第四章品牌战略与组织 3 第一节品牌战略体系与决策 C ▲第二节品牌定位 A ▲★第三节品牌开发路线的战略选择 C ▲第四节品牌规划 B ★第五节品牌管理的组织 A ▲第五章品牌创意与设计 2 第一节品牌创意与设计概述 D第二节品牌故事 D ▲第三节品牌设计 B ▲★知识模块四:品牌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第六章品牌计划管理 1 第一节品牌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D第二节品牌计划的类型 C第三节品牌计划编制过程 B ▲第四节品牌利益相关者价值需求预测及处理策略 D ★第五节品牌管理大纲的编制 D第七章雇主品牌管理 2 第一节品牌-员工关系管理概述 D第二节雇主品牌 D第三节品牌领导与文化 C ▲第四节基于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 B ▲★第五节品牌信息系统管理 D第八章品牌运营管理 3 第一节品牌-供应链关系管理概述 D第二节以品牌为核心的精益敏捷供应链 B ▲★第三节贴牌生产监管 D第四节服务品牌管理 C第九章品牌营销管理第一节品牌-顾客关系管理概述 D 6 第二节设计营销方案 B ▲第三节品牌体验营销 C ★第四节品牌整合传播 B ▲第五节品牌口碑营销 D ★第六节品牌策划与创意 A ▲第十章品牌资产管理 6 第一节品牌资产管理概述 D第二节品牌组合 D ★第三节品牌延伸 D ★第四节品牌授权与特许 A ▲第五节品牌国际化 B ▲第六节其它次级品牌联想杠杆 C第十一章不同类型的品牌管理1第一节不同类型的品牌管理概述 C第二节新兴产业的品牌管理 D ▲第三节成熟产业的品牌管理 D ▲第四节全球性产业的品牌管理 D ★第五节其它不同类型的品牌管理 D知识模块五:品牌系统的衡量第十二章品牌平衡计分卡 1 第一节品牌衡量概述 D第二节品牌平衡计分卡原理与框架 C ▲第十三章品牌评估方法5第一节品牌资产价值评估 B ▲第二节品牌竞争力评价 B ▲第三节品牌形象力评价 B ▲第四节业务流程绩效衡量 D第五节学习与成长评价 D第六节品牌价值综合测量与评估 B ★知识模块六:品牌系统的维护与改进第十四章品牌预警3第一节品牌预警概述 D第二节品牌检测 D ★第三节品牌诊断 D ▲★第十五章品牌维护 5 第一节品牌维护概述 C第二节品牌调控 D ★第三节品牌保护 A ▲第四节品牌危机管理 A ▲第十六章品牌创新 1 第一节品牌老化问题 D第二节品牌创新概述 D第三节品牌创新源泉 D第四节品牌创新环境 D ★第五节品牌创新维度与方法 C ▲第六节品牌创新失误防范 D(教学要求:A——应用;B——掌握;C——区分;D——了解)(四)教学时数分配讲课54学时(学时分配详见上表1所示)。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9173cb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2.png)
品牌管理教学⼤纲《品牌管理》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0课程英⽂名称:Brand Management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市场营销⼤纲编写(修订)时间:⼀、⼤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品牌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标是使学⽣掌握科学系统的品牌管理理论,掌握品牌管理的内容、程序和⽅法,使学⽣在未来的营销⼯作实践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好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发展⼯作,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提⾼我国企业的竞争⼒,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品牌的基本知识,如品牌的概念、特征、作⽤、分类等。
2.基本理论和⽅法:掌握品牌决策的内容和⽅法、品牌建设和品牌塑造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品牌推⼴、发展和维护等。
3.基本技能:具备品牌管理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和解决能⼒。
(三)实施说明部分章节可根据学⽣先修课的情况酌情增减。
另外,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织案例教学,并组织学⽣进⾏课堂讨论和⽅案设计活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品牌管理以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的⼀门独⽴学科,主要先修课程有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课教师定期审阅。
2.实践部分成绩可以纳⼊期末总成绩,并要求学⽣提交完整的⽅案或⽂案,并向学⽣反馈。
(六)课程考核⽅式1.考核⽅式:考试2.考试⽬标: 在考核学⽣理解和掌握品牌管理基础概念、基础知识和⽅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理论运⽤的技能。
重点考核学⽣的分析能⼒和解决问题的能⼒。
3.课程总成绩: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平时成绩由任课⽼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
(七)参考书⽬《品牌管理学》,余明阳、姜炜编,复旦⼤学出版社,2006《品牌管理》,周志民编,南开⼤学出版社,2009《品牌学教程》,余明阳、杨芳平编,复旦⼤学出版社,2009《战略品牌管理》,[美]凯⽂.莱恩.凯勒著,中国⼈民⼤学出版社,2009《品牌管理》,万后芬、周建设编,清华⼤学出版社,2009⼆、中⽂摘要品牌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的⼀门的必修课程。
品牌学-教学大纲
![品牌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584586f376baf1ffc4fada5.png)
《品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68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班)先修课程:商业经济、市场营销、零售学一、教学目标品牌学是一门高层次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是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可以选修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开设对培养企业高层次的品牌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品牌越来越重要,如何树立品牌经营的思维经营和管理品牌,如何运营品牌要素打造品牌,如何运用各种战略营销工具打造品牌以及如何通过品牌资产的测量与评估管理和积累品牌资产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后续课程的理解。
目标1:掌握品牌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具备操作品牌要素和管理品牌要素的技能。
目标2:能够对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实生活中的品牌现象作出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主要讲授品牌与品牌资产、品牌要素的选择、品牌营销、品牌管理、品牌资产的测量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从本科层次上来讲,对品牌与品牌资产的内涵、品牌与产品的关系、品牌与商标的关系、品牌的类别、品牌的重要性、品牌的基本作用、品牌要素的内涵、品牌要素选择的标准、品牌命名的思路、品牌标识的设计、品牌广告语的设计、品牌包装的设计、品牌的产品营销策略、品牌的价格策略、品牌的渠道策略、品牌的传播策略等内容应该细讲、精讲,对品牌识别的规划和管理、品牌组合管理、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的体验营销与管理、品牌资产的评估等内容可以粗讲或选讲。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采取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与专家讲座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可以多播放一些生动的影音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后可以多布置一些案例资料与阅读材料,让同学们认真学习,领会有关理论。
品牌营销教学大纲(一)2024
![品牌营销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7ac51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c.png)
品牌营销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
品牌营销是现代商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创业公司,都需要有效地进行品牌营销来吸引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得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品牌营销教学的大纲,帮助学习者了解品牌营销的基本概念、策略和方法。
一、品牌定位与市场分析
1. 品牌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市场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3. 竞争对手分析和差异化定位
4. 目标市场的选择和细分
5. 市场定位策略的制定
二、品牌传播与推广
1. 品牌传播的基本原则
2. 媒体选择和整合营销传播
3. 品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
4. 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与执行
5. 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的利用
三、品牌管理与维护
1. 品牌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2. 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递
3. 品牌扩张与多元化发展
4. 品牌危机管理和公关策略
5. 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和提升
四、品牌创新与新产品开发
1. 品牌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创新与品牌定位的关系
3. 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和步骤
4. 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定位
5. 品牌创新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五、品牌评估与绩效分析
1. 品牌价值评估的概念和方法
2. 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的衡量
3. 品牌忠诚度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
4. 品牌绩效评估和数据分析
5. 品牌策略的优化和调整
总结
本文档介绍了品牌营销教学的大纲,涵盖了品牌定位与市场分析、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管理与维护、品牌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以及品牌评估与绩效分析等五个大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习者将能够掌握品牌营销的基本原则、策略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品牌营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品牌管理英文名称:Brand Management 学分:2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旨在使学生了解品牌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品牌管理过程经常遇到的问题及阻碍。
该课程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品牌管理意识,强化学生对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及品牌个性、品牌发展策略、品牌资产概述、品牌延伸等管理技能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了解品牌管理的基本理论、品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熟悉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与品牌个性;掌握品牌发展策略、品牌延伸等相关管理技能;能力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品牌管理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开展工作,强化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沈铖,刘晓峰编著,《品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参考书:1. 万后芬周建设主编,《品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邓明新编著,《品牌营销技能案例训练手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崔校宁编著,《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 丁桂兰编著,《品牌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六、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议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核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因此,为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进行课堂讲授,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品牌管理理论知识,同时传授笨学科最前沿的新知识。
2.案例法。
通过课堂关于案例的讨论,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企业了解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学生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直观可视的了解品牌的想象知识及学习品牌管理技能。
教学手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该课程属于考查课程,采用开卷形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具体的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70%。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第一章品牌的基本理论(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的概念及分类。
熟悉品牌的构成要素。
掌握品牌文化的内涵。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的概念、分类及构成要素本章难点内容:品牌文化的内涵二、教学内容1.品牌的概念及分类:要求学生了解品牌的起源及发展阶段及品牌的定义。
熟悉品牌的特征及种类、品牌的效用和价值。
2.品牌的构成要素: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要素的五标准、品牌要素的概念、品牌要素构成的三个成分(名称、标识和标记、色彩)。
3.品牌文化:要求学生了解品牌文化的内涵、品牌文化的功能、品牌文化的构成。
第二章品牌形象(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形象的概念。
熟悉品牌形象的塑造。
掌握品牌形象的测量模型的应用。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形象的概念本章难点内容:品牌形象的测量模型的应用二、教学内容1.品牌形象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形象的定义与特点及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
同时要求学生熟悉品牌形象的误区。
2.品牌形象的塑造:要求学生熟悉品牌形象的塑造途径、塑造品牌性的原则、塑造品牌形象的程序。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品牌形象策略。
3.品牌形象的测量模型:要求学生了解艾克模型、凯勒模型、克里斯南模型、贝尔模型、品牌形象测评体系分析及马谋超的品牌形象理论。
第三章品牌定位于品牌个性(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定位与品牌定位。
熟悉品牌个性特征。
掌握品牌定位过程与定位策略。
本章重点内容:定位与品牌定位、品牌个性特征本章难点内容:品牌定位过程与定位策略二、教学内容1.定位与品牌定位:要求学生了解定位理论及品牌定位的概念。
2.品牌个性特征:要求学生了解个性及品牌个性的含义、品牌个性的来源、品牌个性的结构及品牌个性化的意义。
同时要求学生熟悉品牌个性的维度,掌握品牌个性的塑造原则。
3.品牌定位过程与定位策略:要求学生掌握品牌定位与定位策略、品牌定位策略。
第四章品牌发展策略(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单一品牌策略。
熟悉品牌延伸策略和多品牌策略。
掌握品牌特许经营策略。
本章重点内容:单一品牌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和多品牌策略本章难点内容:品牌特许经营策略二、教学内容1.单一品牌策略:要求学生熟悉单一品牌策略的概念、类型,掌握应用单一品牌策略应遵循的规律。
2.品牌延伸策略:要求学生熟悉品牌延伸的概念及类型、品牌延伸的利弊、品牌延伸的有效策略。
3.多品牌策略:要求学生了解多品牌策略的概述。
熟悉应用多品牌策略应具备的条件。
掌多品牌策略的优缺点分析、多品牌策略的实施以及应用多品牌策略的误区。
4.品牌特许经营策略:要求学生熟悉特许经营的概念及特点、特许经营的类型、品牌特许经营的溯源。
了解品牌特许经营的优缺点及双方权利与义务分析及品牌特许经营与品牌连锁经营的区别。
第五章品牌传播策略(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传播的概念。
熟悉品牌传播的具体策略。
掌握品牌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传播的概念、品牌传播的具体策略本章难点内容:品牌传播效果的评估二、教学内容1.品牌传播的概念:要求学生熟悉品牌传播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了解品牌传播的过程及品牌传播的标准。
2.品牌传播的具体策略:要求学生掌握品牌传播的策略(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传播以及人际传播等方式)。
3.品牌传播效果的评估:要求学生熟悉品牌知晓、品牌态度、品牌接受、品牌偏好、品牌购买、重复购买、品牌满意及品牌忠诚。
,第六章品牌资产概述(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资产的概念。
熟悉品牌资产的来源。
掌握品牌资产的评估。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资产的概念、品牌资产的来源本章难点内容:品牌资产的评估二、教学内容1.品牌资产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资产的界定,熟悉品牌资产的价值。
2.品牌资产的来源:要求学生熟悉凯文·凯勒的品牌资产模型、艾克的品牌资产模型及提升品牌资产的手段。
3.品牌资产的评估:要求学生熟悉品牌资产评估的标准、品牌资产评估的种类。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品牌资产财物价值评估、品牌资产来源测评、品牌资产评估的步骤。
第七章产品的感知质量(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顾客感知质量的概念。
熟悉产品感知质量的测量。
掌握服务感知质量。
本章重点内容:顾客感知质量的概念、产品感知质量的测量本章难点内容:服务感知质量二、教学内容1.顾客感知质量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顾客感知质量的定义及顾客感知质量的意义。
同时要求学生熟悉顾客感知质量与产品实际质量的比较及影响顾客感知质量的因素。
2.产品感知质量的测量:要求学生了解顾客感知质量的测量方法和狩野测量模型。
3.服务感知质量:要求学生了解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维度划分、服务感知质量的测量模型;及关于服务感知质量的共识。
第八章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知名度的概念。
熟悉品牌忠诚的概念。
掌握品牌忠诚度的测量。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知名度的概念、品牌忠诚的概念本章难点内容:品牌忠诚度的测量二、教学内容1.品牌知名度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知名度的定义,熟悉建立品牌知名度的原则,掌握建立品牌知名度的策略。
2.品牌忠诚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忠诚的内涵、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的价值,掌握提高品牌忠诚度策略。
3.品牌忠诚度的测量:要求学生熟悉品牌忠诚度的测量的一般方法及品牌忠诚度测量模型。
第九章品牌联想及其测量(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联想的概念。
熟悉品牌联想的测量。
掌握提高品牌联想效果的途径。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联想的概念、品牌联想的测量本章难点内容:提高品牌联想效果的途径二、教学内容1.品牌联想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联想的定义、品牌联想的特点,掌握品牌联想对于品牌资产提升的重要作用。
2.品牌联想的测量: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联想元素测量方法;品牌联想图谱化测量方法。
3.提高品牌联想效果的途径: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联想的来源、消费者品牌联想的建立,掌握提高品牌联想效果的措施。
第十章品牌延伸(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延伸分类及品牌延伸的关联性。
熟悉延伸产品的消费者评价了解影响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品牌延伸反馈效应。
掌握品牌延伸的原则和步骤。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延伸分类、品牌延伸的关联性、延伸产品的消费者评价了解影响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品牌延伸反馈效应本章难点内容:品牌延伸的原则和步骤二、教学内容1.品牌延伸分类:要求学生了解品牌延伸内涵的界定、品牌延伸的类型,熟悉品牌延伸的动因与风险。
2.品牌延伸的关联性:要求学生了解关联性感知的特性及关联性感知形成的基础。
3.延伸产品的消费者评价:要求学生了解消费者特征、母品牌特征、延伸产品因素、营销因素。
4.品牌延伸反馈效应:要求学生了解早期研究、后续研究、凯勒和苏德的品牌资产稀释模型、管理借鉴。
5.品牌延伸的原则和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品牌延伸的原则及品牌延伸的步骤。
第十一章品牌联合(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联合的概念。
熟悉品牌联合的前置条件。
掌握品牌联合的效应分析。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联合的概念、品牌联合的前置条件本章难点内容:品牌联合的效应分析二、教学内容1.品牌联合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联合的定义、品牌联合的类型、品牌联合的优势和风险及品牌联合的原则。
2.品牌联合的前置条件:要求学生熟悉品牌联合的可行性分析、产品契合度、品牌契合度。
3.品牌联合的效应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品牌联合的溢出效应及品牌联合的市场效应分析。
第十二章品牌组合(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组合管理的概念。
熟悉品牌组合决策的管理。
掌握品牌组合的协同。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组合管理的概念、品牌组合决策的管理本章难点内容:品牌组合的协同二、教学内容1.品牌组合管理的概念:要求学生了解品牌组合的含义、品牌构架、品牌组合及构架的工具。
2.品牌组合决策的管理:要求学生掌握品牌组合决策的实施和品牌组合管理的法则。
3.品牌组合的协同:要求学生了解品牌结构协同及品牌结构协同的平衡与实施。
第十三章品牌创新(2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品牌的生命周期。
熟悉品牌的创新。
掌握品牌创新的方法和维度。
本章重点内容:品牌的生命周期、品牌的创新本章难点内容:品牌创新的方法和维度二、教学内容1.品牌的生命周期:要求学生了解品牌的生命周期的含义,熟悉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掌握衰退期的退出策略及品牌生命周期的变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