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习题精练:第13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合集下载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10.(05江苏29)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 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 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 事实?请具体说明。(4分) 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 保卫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汉匈和平交往.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 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 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 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 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 地区的开发和少数民族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扩大祖 国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展.
返回
2.结合史实说明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空前的主要表现。 表现一:交通空前畅: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到朝鲜, 向西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等国;海路从登州扬州 到日本韩国,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 表现二:范围空前广阔:除东亚日本新罗,西亚波斯大食, 南亚印度外,和欧洲东罗马 ,甚至非洲也有联系交往. 表现三:交流空前密切形式多样-不仅有政治遣使,经济 相互交流,文化相互吸收,还有留学等. 表现四:影响空前深-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日本新罗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模仿唐朝制度,中国的造纸术外 传,十进位等技术外传.中华文化圈扩大.
返回
7.(04全国四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 的主要内容是 ①政治经济制度 ②建筑样式 ③中国姓氏 ④儒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05北京12)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 的是: A 佛教传入中国 B 法显游历天竺 C 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 鉴真渡海传播佛法 9.(05全国三16)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 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课件--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交流 加强与流求的接 触,曾三次派人 抵达流求
3.唐朝的边疆民族和民族交融
唐朝与边疆地区的 突厥、回纥、吐蕃、 南诏、渤海等保持 密切联系,边疆、 内地各民族呈现出 前所未有的大交融 局面。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 兼收并 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 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 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 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 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都 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 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 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三、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隋唐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
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
鸿
礼部 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
胪 寺

鸿胪寺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罗高 民
马丽 族
使使 使
节节 节
含光门,使节进入长安必经之地, 鸿胪寺与鸿胪客馆位于门东侧
《礼宾图》
唐朝——羁縻统治
“羁”——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 “縻”——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从太宗开始,在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了羁縻府 州。以部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子孙相袭,不列入 “编户齐民”,不承担赋役,仍沿用当地民族原有统治方式 和生活习俗。

【大纲版】2013高中历史总复习考题随堂集训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大纲版】2013高中历史总复习考题随堂集训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1.(2011重庆高考)周濆《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

这里所描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A.汉朝B.南朝C.唐朝D.宋朝解析:女装的盛行反映了比较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的女装流行袒胸窄袖,反映了唐代较为开放的社会风尚,故选择C项。

汉朝、南朝、宋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内敛,不可能出现题目中女装的形式,因此排除A、B、D三项。

答案:C2.(2011广东高考)“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三教(儒、佛、道)融合的趋势,材料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在唐朝,B、C两项时间错误;陶渊明等都属于文人,文人画的特点是“写意”,因此,D项错误。

答案:A3.(2010上海高考)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解析:新罗(属于朝鲜)和日本都不在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上,可以直接排除含这两个国家的选项。

答案:A4.(2009安徽高考)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郑板桥解析:图中所示的第一个高峰期位于公元600~公元800年之间,为隋唐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为吴道子,顾恺之是东晋人,张择端是北宋人,郑板桥是清朝人。

答案:B5.(2009上海高考)中国古代艺术精彩纷呈,享誉世界,其中集彩塑、壁画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是()A.麦积山石窟B.敦煌莫高窟C.大足石刻D.云冈石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3-9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名师解析):3-9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第三单元第九讲1.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而对此宋代历史学家认为,“太宗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不足为后世法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①唐太宗执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确的民族政策②唐太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③宋代史学家民族观过于狭隘,认识比较肤浅④宋代史学家观点虽有点片面,但基本正确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A2.右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5世纪景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

唐代管辖此地区的机构应是()A.西域都护B.北庭都护府C.安西都护府D.黑水都督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高昌古城在今天新疆地区,唐太宗曾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答案:C3.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的标志是() A.唐太宗时,向唐纳贡B.8世纪前期,唐设黑水都督府C.大祚荣建立政权D.大祚荣被册封为渤海郡王解析:教科书对这一问题有明确叙述: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答案:B4.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下图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这幅地图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①边疆各族进一步发展,有的建立了自己的政权②边疆各族完全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③唐朝后期北部疆域已达长城以北地区④边疆各族一些政权是与唐朝中央政权并立的友好政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吐蕃所在的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元朝时期。

图示中的“政权部族界”说明,唐朝时期的边疆各族政权如吐蕃等虽然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密切、友好,但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答案:B5.唐朝对外交往频繁,远远超过了以往各代。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4.7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4.7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西经陆上 可通往今天的 、 、 和欧非 、 。

可达 。

、 、和中国人 。

”“ ”,接待新罗商旅。

,设立 、教授 。

术和高超的 、 技艺。

、 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十多次。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的 。

为蓝本。

城的样式。

和中国的高僧 等。

,交来唐,送来 、 。

和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 等特产。

”。

①传人中国,唐的 、 大量运往欧洲。

非洲:中国史书记载 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以佛教为纽带[课堂练习]:1.隋唐时期陆路、海路都可到达的国家是A.朝鲜、日本B.朝鲜、印度C.印度、日本D.印度、南洋2.对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高僧是A.吉备真备B.空海C.鉴真D.玄奘3.与唐和东南亚、西亚、欧洲的交流相比,唐朝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政治制度B.手工技术C.宗教D.建筑4.在汉唐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是A.丝绸B.瓷器C.纸张D.荼叶5.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做出重要贡献,他们是①义净②空海③玄奘④鉴真⑤一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6.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方面贡献最突出的是A.印度B.波斯C.大食D.日本7.唐朝和天竺的友好往来主要表现在①天竺一再遣使唐朝②两国交往以佛教为纽带③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天竺数学发展④天竺各级学校教授儒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表现为①鼓励外商来华贸易②任用外国人在唐朝做官③同意外国人与中国人通婚④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唐朝开展对外交往的积极作用不包括A.促进了手工技术的提高B.使唐朝经济文化更加繁荣C.扩大了唐文化在世界影响D.使唐朝的统治发生危机10.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政治制度领先世界各国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11.阅读下面关于唐文化圈的几段论述:材料1: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案:考点13 隋唐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教案:考点13  隋唐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考点13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报告:本考点民族关系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年高考多次涉及。

重点掌握: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同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的关系;隋唐的对外交通及同新罗、日本、天竺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1、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其中属于中央王朝直接作用下的①北方及西南各族,先后建立政权②唐前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④统治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管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唐朝同历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充分表明A、唐朝国力强大B、唐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D、唐政府的目的在于保卫边疆3、以下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厥族在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B、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C、唐太宗在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D、武则天时,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4、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所做的努力是A、设置旅馆,修筑驿站B、派玄奘西游,重新打通东西要道C、加强同欧洲之间的使团往来D、征服高昌,大败西突厥,设立机构管理5、唐朝时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6、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B、突厥C、回纥D、吐蕃7、唐朝时期管天山以南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安西都督府D、北庭都督府8、设立机构、册封与和亲是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唐朝对下列哪个民族先后实行过上述三种举措A、突厥B、回纥C、靺鞨D、吐蕃9、下列对回纥族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维吾尔族的祖先②9世纪中期回纥汗国瓦解③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④曾受突厥汗国奴役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第十三课时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关系考点13

第十三课时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关系考点13

第十三课时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关系(考点13)基础网络设都督府管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

授入朝的首领以官职;归还颉利可汗家属,赐其良田美宅。

9世纪中期汗国瓦解,西迁渊源: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渔猎、放牧为生。

7世纪中期后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

世纪前期正式划入唐版图,唐设黑水都督府,任期首领做都督。

7世纪末建政权。

开元初,受唐为渤海郡王,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从此,栗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松赞干布向唐遣使。

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公主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史称“长庆会盟”。

②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达波斯湾。

“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

①西迁至今新疆的——维吾尔族的祖先。

②西迁至今甘肃的——裕固族的祖先。

③还有的西迁至中亚。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

以佛教为纽带①隋时已互遣使节。

重点、难点、考点1、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唐朝时期边疆地区发展的条件: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这是三国以来民族大融合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以前的民族融合,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唐太宗能采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

(2)要正确理解唐中央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四种和平方式——设机构、册封、和亲和会盟。

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

注意,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很多,不只是书上提到的这些。

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

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

应该说,唐中央这样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

高考历史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考点解析考点精讲一、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1)特点①唐朝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开明、灵活。

②唐朝与各民族、各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其中唐朝居主体地位。

③交往范围广、交往程度深和双方影响程度深。

④各民族的发展促成边疆的开发,也促成了唐朝疆域的扩大。

⑤和平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

(2)具体民族政策①安定边疆、击败东突厥。

②加强管辖、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西域设安西都护府等。

③接受纳贡。

④和亲通婚。

(3)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民族和睦,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减轻了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赢得了各民族尊敬,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4)原因①唐朝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对周边民族和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②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对外政策,创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

③发达的海路和陆路交通为相互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认识:这些盛况主要出现在唐朝前期,说明了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是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2.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实、特点和原因、影响分析唐朝和新罗、日本、印度、中亚、西亚各国如波斯、大食等发生过友好往来关系。

特点是:①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②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

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

③唐朝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

原因:①唐朝政权的强大,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

②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④唐朝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

⑤唐朝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影响: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亚、欧、非洲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课时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练习 人教版.doc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课时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练习 人教版.doc

第三课时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历史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情景,它一直被看作是汉藏两族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对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患难相恤,暴掠不作”B.使得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C.唐朝加强了对吐蕃的管辖D.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A、B两项反映的是唐与吐蕃会盟的积极作用;而加强对吐蕃管辖应是元朝设立的宣政院,当时吐蕃是与唐朝并立的民族政权,排除C项。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书籍,还有工匠、种子、农具等,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答案:D2.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决。

其中饮茶之风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盛行,而甘薯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因此②③都不符合。

排除带有②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C3.(2010·试题调研)史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

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

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

材料正确反映了( )A.回纥强大的原因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C.回纥衰落的原因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应注意材料中的“筑宫殿”“粉黛文绣”和“虏俗亦坏”的实质是中原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播。

答案:B4.(2010·改编)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句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时“胡”人很多B.“胡”指非汉族,如波斯胡人C.唐代皇帝对胡风没有限制D.“胡”是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如“五胡内迁”答案:B5.(2010·试题调研)下图为一幅时政漫画《千年一叹》,图中的公主感慨道:“想当年我来和亲,整整走了三年,如今的人们真是方便多了。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课时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课件 人教版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3课时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课件 人教版

到达地区

丝路

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______;向 西可通往今天的印_度_______、伊朗、阿拉__伯______以
及欧非许多国家
之 路


韩__国______、日
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 _波__斯__湾___
拓展提示:
2.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崔致远
遣唐使
吉备真备
鉴真
思考2 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悲悲戚戚”,唐朝与吐蕃的和亲 “喜气洋洋”,二者为何不同?
答案:(1)西汉是在国力有限的背景下屈尊而“和亲”。 (2)唐朝是在国力强盛的背景下,为加强民族交往而“和亲”, 没有被迫因素。
思考3 唐太宗民族政策有何特点?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 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畜牧
机构 外兴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库页岛
咸海 南海
阿尔泰山 突厥
颉利可汗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提示:唐和突厥的关系
色楞格河
瀚海都督府 骨力裴罗
回鹘
维吾尔 裕固族
督府
黑水
粟末 都
渤海
皮罗阁 云南王
松赞干布 逻些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长庆会盟
归纳提示:唐朝和回纥、吐蕃、南诏的关系
1.对外交通
路 线
答案:(1)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鼓 励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2)主要不同:汉武帝以战争政策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 心)为主。
思考4 唐朝时,中国进一步走向海洋,其突出表现是什么?唐 朝对外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案:(1)中国商船到达波斯湾;制造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 称。

隋唐民族关系 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民族关系 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隋唐民族关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1.(2023·山东省滨州市·模拟题)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

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

据此可知唐朝()A. 社会分工日益细密B. 阶层流动逐渐加剧C.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D. 中外交流日益频繁2.(2022·山东省东营市·月考试卷)唐太宗在论述民族关系时说:“夷秋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据此推知,唐太宗时期()A. 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得以强化B. 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 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D. 朝廷实现了对周边的有效治理3.(2023·全国·同步练习)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A. 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 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 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4.(2023·广东省·模拟题)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

据此推断,辽东地区()A. 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 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C. 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D. 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5.(2023·江苏省盐城市·模拟题)宝相花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样纹样之一,意寓吉祥平安、如意美满、繁荣昌盛等。

【免费下载】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免费下载】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习题精练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习题精练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习题精练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巩固篇1.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颉利可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B2.下图中,生活在①②③处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靺鞨、西突厥、吐蕃B.渤海、回纥、吐蕃C.靺鞨、回纥、吐蕃D.渤海、西突厥、南诏解析: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境比较新颖,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把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与地图结合起来考虑,就能作出准确选择。

答案:A3.唐太宗时期,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B.突厥C.回纥D.吐蕃解析:注意两个限制条件“唐太宗时期”和“蒙古高原一带”,即从存在时间和区域上着手选择。

答案:C4.“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因为()A.唐朝统治开明,重视对外贸易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D.唐朝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解析:“从根本上”就不能从表面上看,A、C、D三项可以说都是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切都以国家的繁盛为基础。

答案:B5.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是因为()A.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城市B.唐朝人思想开放、兼收并蓄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C.唐朝科技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经济的发展D.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帝国,其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答案:D6.隋唐时期与印度联系的主要纽带是()A.佛教B.土特产品C.婚姻关系D.科学技术答案:A7.朝鲜与汉唐关系的相同点是()A.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B.政治制度深受中国影响C.引进中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D.多次通使于中国,双方交流相当频繁解析:通过比较朝鲜与汉朝、唐朝友好往来的史实,可以排除A、B、C三项。

答案:D8.在政治制度方面深受唐朝影响的是()A.日本、朝鲜B.波斯、大食C.越南、印度D.日本、印度解析:注意“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限制,唐朝与西亚、东南亚等地的往来以民间交流、政府使节互访为主,而与东亚的朝鲜、日本交往密切,在各个方面对它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51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51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基本线索)4.隋唐(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一、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原因及方式1、特点:⑴与相结合,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

⑵民族间交流繁盛。

⑶边疆各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⑷主要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原因: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创造了前提。

(吸引力、威慑力)⑵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⑶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来往便利,如“参天可汗道”的开辟,促成了边疆各族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原的联系和发展。

⑷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融合的发展,使民族交往有了良好的基础。

各民族互相交流、融合;边疆各族先后建立政权,仿照唐朝政治、军事制度,创制文字,积极采用中原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派来中原学习,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主动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明。

⑸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为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感召力)[来源:]3、方式:①册封;②设立机构;③和亲;④会盟。

⑴册封:是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其民族的联系和管理。

如:唐玄宗先后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靺鞨首领为、首领为云南王等。

⑵设立机构:唐在少数民族区域设置管理机构的两种情况:一是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如:唐初,在东突厥旧地建,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地区分别设立都护府和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8世纪前期唐建立都督府。

⑶和亲:唐同吐蕃和亲与汉同匈奴和亲不同,它没有被迫因素,旨在加强汉藏联系。

如:开始,几次同和亲;公主、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⑷会盟: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

应该说,唐中央这样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从而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时规范练《课时规范练》P400一、选择题1.(2022天津一模)《汉书·西域传》载:“(龟兹王)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

”上述材料表明( )A.中原生产方式推动西域经济发展B.中原的和亲政策推动民族交融C.西域民族仰慕并学习中原的文化D.西域民族与汉朝进行朝贡贸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龟兹王仿照中原的制度进行治理,说明西域民族仰慕并学习中原的文化,故选C项;材料中只说明西域民族仿效并学习中原文化,并未反映推动西域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中原与西域和亲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无信息说明进行朝贡贸易,排除D项。

2.(2022安徽阜阳质测)《史记》首创民族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

这一叙史方式( )A.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B.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C.顺应了当时多民族统一的时代潮流D.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将周边少数民族也列入书中,这符合秦汉以来多民族统一的背景下,各族人民不断交融的客观现实,故选C项;华夏认同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 项;司马迁在记史的过程中给予少数民族充分的尊重,排除B项;材料中司马迁并未将西汉时期所有民族的地位予以评价,排除D项。

3.(2022辽宁沈阳三模)唐王朝因羁縻州区域广大,内部情况复杂,并不全面推行内地行政制度,但是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行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

这强调了唐代羁縻州制( )A.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C.兼具特殊性与共同性D.实施有效的集权统治答案C解析唐王朝在羁縻州“并不全面推行内地行政制度”,体现了唐王朝看到羁縻州与内地州县的不同之处,“原则上又要不同程度地推行统一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现了唐王朝也注意加强对羁縻州的管理,故选C项。

第3课时_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

第3课时_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安成为世界 性的城市。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此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 在步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的情景。此图提供的信息,从表面上 看,反映唐太宗接见使者的情景,唐代皇帝、官员、侍女、吐 蕃使者的衣着服饰情况,反映了阎立本的绘画艺术风格。深层 信息反映了唐和吐蕃的密切关系,反映了松赞干布对唐文化的 爱慕。
阅读下列材料:“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
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
性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
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
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
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根据材料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
)
A. 西汉 答案:B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思维启示:历史地图、图片、表格等是史料的重要载体,利用不同
的史料设置问题,不仅丰富了试卷的形式和信息量,也能够更加全
面地检测学生获取各种类型信息,综合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研究预测
1.从历史地理学科知识角度命题。 2.从社会热点角度命题。 研究1 关于下列图示 )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对加强唐蕃的 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4)言之成理即可,如查找史书《资治通鉴》,赴西藏实地考察 文成公主入藏的文物遗迹,等等。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主要表现在: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和朝鲜、日 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及西亚的波斯、大食都有通 好关系。唐朝时期也开始了与欧洲、非洲的交往。

2011年高考历史课时训练:七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1

2011年高考历史课时训练:七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1

课时训练7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当时突厥、回纥、南诏及吐蕃等各族与中原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巩固并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完成1—6题。

1.公元630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

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

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唐朝打败东突厥后如何安抚其降众的问题。

材料并没表明唐朝对其他少数民族放弃用兵,也没有体现册封。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的是()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册封皮罗阁的是唐玄宗,渤海政权的建立时间是在7世纪末期,所以不是唐太宗时期的举措。

3.新疆地区民族众多,水草丰美。

西汉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中原地区连成一个整体。

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下列哪一组机构是唐朝设立的…()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伊犁将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置的机构。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祖国边疆各少数民族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促进了这些民族自身的发展,他们各自的杰出首领对历史的贡献非常大。

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的相同点有()①统一本民族各部②都曾与汉族和亲③受过皇帝的册封④接受唐中央政府的领导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这几个少数民族,只有回纥与汉族和亲,并且和亲者不是骨力裴罗。

高考历史 隋唐的民族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 隋唐的民族练习 新人教版

隋唐的民族、对外关系及文化繁荣一、选择题1.史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

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

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

〞材料正确反映了 ( )A.回纥强大的原因B.唐文化对回纥的深刻影响C.回纥衰落的原因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2.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时赠诗:“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以下对渤海国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7世纪末黑水靺鞨部首领建立渤海政权B.在经济和文化上一直保持着独立性C.唐与渤海国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D.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授忽汗州都督3.以下印章或图片能够表达出民族融合的有 (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4.韩愈说:广州“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

形成这种繁华景象的原因是,唐朝 ( )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普遍使用指南针C.城乡畅销海外货物D.对外政策开明5.唐朝时,中日之间友好交往频繁。

以下图片中,能反映当时中日两国文明交融状况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6.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

以卿学术,善以讲论,应选使充此。

〞这反映了 ( )①新罗文化兴旺②新罗和唐朝关系密切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④新罗已学会印刷术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7.(2022·河南实验中学模拟)对以下图的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A.丝绸之路路线B.玄奘西行路线C.张骞通西域路线D.郑和下西洋航线8.(2022·衡阳模拟)由于我国古代农业的兴旺,天文和历法的研究常常结合在一起。

以下历法中比拟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并说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的是A.?夏小正?B.?大衍历?C.“太初历〞D.?授时历?9.唐朝在医书的编撰方面有突出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巩固篇
1.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颉利可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B
2.下图中,生活在①②③处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靺鞨、西突厥、吐蕃
B.渤海、回纥、吐蕃
C.靺鞨、回纥、吐蕃
D.渤海、西突厥、南诏
解析:以地图的形式考查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境比较新颖,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把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与地图结合起来考虑,就能作出准确选择。

答案:A
3.唐太宗时期,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解析:注意两个限制条件“唐太宗时期”和“蒙古高原一带”,即从存在时间和区域上着手选择。

答案:C
4.“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是因为()
A.唐朝统治开明,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D.唐朝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
解析:“从根本上”就不能从表面上看,A、C、D三项可以说都是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但这一切都以国家的繁盛为基础。

答案:B
5.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是因为()
A.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城市
B.唐朝人思想开放、兼收并蓄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C.唐朝科技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经济的发展
D.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封建帝国,其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答案:D
6.隋唐时期与印度联系的主要纽带是()
A.佛教
B.土特产品
C.婚姻关系
D.科学技术
答案:A
7.朝鲜与汉唐关系的相同点是()
A.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来留学
B.政治制度深受中国影响
C.引进中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
D.多次通使于中国,双方交流相当频繁
解析:通过比较朝鲜与汉朝、唐朝友好往来的史实,可以排除A、B、C三项。

答案:D
8.在政治制度方面深受唐朝影响的是()
A.日本、朝鲜
B.波斯、大食
C.越南、印度
D.日本、印度
解析:注意“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限制,唐朝与西亚、东南亚等地的往来以民间交流、政府使节互访为主,而与东亚的朝鲜、日本交往密切,在各个方面对它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A
9.为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友人有( )
①崔致远②义净③吉备真备④玄奘⑤皮罗阁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注意“外国友人”的限制,排除中国的。

“崔致远”在教材的小字中有介绍。

答案:D
提高篇
10.与唐朝和东南亚、西亚、欧洲交流相比,唐朝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技术
C.宗教信仰
D.建筑艺术
解析:本题与第8题考查范围、方式接近,角度略有差异,解题方法可参照第8题。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比较图1和图2,分析这两个时期对外关系的不同特征,并说明唐朝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图1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解析:“不同特征”要概括全面,既要联系教材知识,又要结合地图分析。

从路线上看,汉朝《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主要是陆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则是海陆兼有;从交往的范围看,唐朝的范围比汉朝更广阔;从交流看,唐朝不只是物品和技术的交流,还有政治制度的对外传播。

“原因”分析要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政府的政策等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特征:①交通:西汉的对外交通以陆路为主,唐朝的水陆交通都很发达。

②范围:西汉主要与周边国家交往,特别是东亚国家,形成东亚文化圈;唐朝还和阿拉伯、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交往,形成中华文化圈。

③交流领域:西汉主要是以经济为主,物品多以丝绸为主;而唐朝除了丝绸外,还有纸张、药物、瓷器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

④西汉多为单向交流,多是周边国家主动前来;唐朝中外交流更为频繁,表现为双向交流,多边关系。

原因: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②经济繁荣。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造船技术发达,交通发达。

③民族关系融洽。

④文化灿烂辉煌。

⑤开放的对外政策。

12.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上述言论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唐太宗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请列举重要史实说明。

你认为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正确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设问较多,各问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即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一问要从唐太宗的两句话中解读出“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方法”等有效信息;第二、三问的“基本政策”及相关史实,要结合教材归纳总结,强调以开明政策为主;第四问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

参考答案:(1)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2)基本政策:一是治安中国,中原封建王朝强大,少数民族就会向往和服从。

二是“绥之以德”,与少数民族交往要以德服人,采取开明政策。

(3)史实:一方面,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其统治
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逐步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周边少数民族向往,表示愿意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

另一方面,唐太宗在打败东突厥后,在其旧地设立都督府;设立安西督护府,由突厥贵族任长官;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关系。

(4)不完全正确。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虽然用兵耗费巨大,但使西汉北部边疆得到安定,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