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么”“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生于吾乎? (《师说》) 3.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可译为 “啊”“呀”“呢”“吧”,有时不译。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 孟子》) ②圣人之 为圣,愚人之 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表停顿语气, 不译或译为“呢”。 ①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表示假设。多用于发誓。 ①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 传•僖公二年》翻译:假如不和舅氏同 心,河神鉴之。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 移)
4.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复音虚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 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 表》)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在】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 也。(《石钟山记》)
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 推进一层。)尚且,还,即使。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即使) 4.并列关系: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5、表承接:那么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6、表转折: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定)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 概”、“可能”。 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 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开国何茫然
③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 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3.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 哪里”“什么”. 1.豫州今欲何至?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这)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作副词 1、祈使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可”、”一定”“还 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可要)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还是)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三)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无知,悲不几时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①赂秦而力亏。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8.表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9、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①而翁归。 ②而母立于兹。
③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10、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 舍。
(前 “乎”:在;后 “乎”:比。)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沂水春风》) 4、表示 对象,可译为“向、对”或不译。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归纳”乃”字的用 (一)作副词 法
1.于是,就.例: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良乃入,具告沛公。 //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2.才.例: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活用为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 些”“那里”。 ①则移其民于河东(那里)②哀斯 墓之徒有其石也(那)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 些) 5. 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 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3)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的、你们”。
若入前为寿 。// 吾儿,久不见若影 (4) 这么;那么。同“偌” 。如:老太太若大年纪。 (5)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3.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2表选择,相当于“或者”。 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若夫、若乃(像那、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另起 一事) 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1、通“能”或“耐”。能够;才能。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2、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 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②不抑耗其实而已

①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 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1.徐公何能及君也 2.何可胜道也哉?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4.众人皆醉,何不餔起糟而啜其醴?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可译为 “在”“从”“到”。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⒉表示动作 的处所,可译为“在”“于”。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表示比较 ,可译为“比”。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个虚词的用法
归纳”而”字的用法
(一)作连词
1.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 “却”。①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②朝济而夕设版 焉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2.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谓,译为“如果”“假 使”。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⑧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 ⑨何乃 1.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2.何况。《史记》:“将军尚不知人,何 乃家监也。” 3.何故,为什么。《汉纪· 高后纪》: “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
“乎”字的用法
(一)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 宴》)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然后是非乃定。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只、仅仅。例: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
4、却、竟然。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今君乃亡赵走燕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二)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表判断,译为“是、就是”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四)有时与其他词连用,如无乃……乎 (与)?译为:恐怕……吧。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无乃尔是过与?
4、作助词
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 于“貌”、“样子” 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所”的用法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 人(事物、情况等)"。 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 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我所 拜访的屠夫朱亥。)
3.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 “着”、“地” 或不译。
①墙往往而是。 ②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朝而往,暮而归 4.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 或不译。①小学而大遗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蟹六跪而二螯
5.表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 “就”或 不译。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③觉而起,起 而归。 ④去今之墓而葬焉。 6.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彼且奚适也。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将近。) 2.暂且,姑且。 ①故且从俗(随着一般人)浮沉,与时俯仰 ②且放白鹿青崖间。

1.作动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 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6、用于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地”或不译。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 壁赋》)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同上) 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 记》)
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2) 如同,像 .例:天涯若比邻。 (3)同,相当 .例: 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 (4)及,到. 病未若死。——《国语》 (5)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例:以为莫己若者
2.作代词
(1) 表近指,相当于“如此、这个、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 若人(这个人); 若时(此时);若辈(这些人) (2) 表疑问,相当于“怎么”、“哪里” 。如:若个 (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为什么);若何(怎样, 怎么办;怎 么,为什么);若为(怎能)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四)作助词, 1.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②佩缤纷 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2.放在疑问代词的前后,起强调作用
曷其有极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 ①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⑤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什么”” 哪”; 1.何人能忘情耶?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⑥动词,通”呵”,责问。 如:信臣精卒陈 利兵而谁何。 ⑦何如,固定结构,表示疑问或反问,可 译为“怎么样”。奈何(为什么)、若 何(怎么办)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 哉?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归纳“其”的用法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 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使六国各爱其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它的,指晋) 2、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 失其所与,不知 //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 则不知其所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