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损伤残疾鉴定标准2005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单侧下肢膝下缺失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单侧下肢膝下缺失](https://img.taocdn.com/s3/m/554bcd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4.png)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单侧下肢膝下缺失
针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的鉴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对于单侧下肢膝下缺失的情况,可以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评估和判定:
1. 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评估被评估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脱衣物、洗漱、进食、如厕等活动的独立完成程度。
2. 动作功能:评估被评估人员进行站立、行走、跳跃、爬行等动作的能力,包括肢体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等方面。
3. 功用障碍:评估被评估人员在下肢膝下缺失情况下,是否出现功能障碍,比如行走困难、跑步受限、爬楼梯困难等。
4. 社会参与能力:评估被评估人员在下肢膝下缺失情况下,对社会参与的影响程度,比如工作、学习、交通出行、社交等方面。
根据以上评估指标和具体情况,通过专业的康复医学鉴定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确定人体损伤致残程度的等级和具体鉴定结论。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ca7e7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c.png)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是指对人体受到的损伤和伤残进行鉴定和评定的过程。
在司法、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下面将介绍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要点。
首先,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损伤的程度、伤残的程度、损伤与伤残的因果关系、鉴定的程序和方法等。
其中,损伤的程度是指受害人身体受到的伤害的轻重程度,通常通过医学检查和诊断来确定。
伤残的程度是指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能力减损的程度,也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鉴定来确认。
而损伤与伤残的因果关系,则需要综合考虑损伤的性质、时间和空间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次,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程序和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鉴定时,需要充分收集受害人的病史资料、临床资料和相关的检查报告等,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
同时,鉴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损伤和伤残的特点和表现有深入的了解。
鉴定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最后,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鉴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鉴定能力,确保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保障受害人权益和社会公正的重要工作。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和公正的鉴定标准,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f990b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全文)伤残分类:一级伤残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2. 意识消失;3.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3. 不能工作;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3. 明显职业受限;4.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3. 职业种类受限;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4.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2. 各种活动降低;3. 不能胜任原工作;4.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2.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3.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4.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2. 远距离流动受限;3. 断续工作;4.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3.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级伤残1.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中国的伤残鉴定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
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以下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实用的五种鉴定标准,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鉴定标准。
[1]工伤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适用范围】工伤职业病【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06年5月1日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适用范围】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074c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9.png)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是指根据被鉴定人的身体损伤情况,结合医学知识和法律规定,进行的一项专业鉴定工作。
在司法、医疗、保险等领域,人体损伤伤残鉴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鉴定对象的身体损伤情况,包括外伤、疾病、功能障碍等;二是鉴定对象的身体伤残程度,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进行评定;三是鉴定对象的伤残等级,将身体损伤的程度进行分类,确定伤残等级。
其次,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鉴定对象的身体损伤类型,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神经损伤等;二是鉴定对象的身体损伤部位,对身体不同部位的损伤进行分析;三是鉴定对象的身体损伤程度,包括轻伤、重伤、致残等级;四是鉴定对象的身体功能障碍情况,评估身体功能受损的程度。
再次,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具体操作包括,一是进行身体损伤的临床检查,包括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方面的专业检查;二是进行身体损伤的功能评
估,对受损功能进行量化评估;三是进行身体损伤的伤残等级评定,根据损伤情况确定伤残等级。
最后,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一是司法领域,对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案件中的身体损伤伤残进行鉴定;二是
医疗领域,对于疾病、外伤等导致的身体损伤进行鉴定;三是保险
领域,对于保险理赔中的身体损伤伤残进行鉴定。
总之,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专业工作,它涉及
到司法、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对于保障个体权益、维护社会公
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确保人体损伤伤残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人体伤害的残疾评级鉴定标准
![人体伤害的残疾评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4d2c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人体伤害的残疾评级鉴定标准1. 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人体伤害的残疾评级鉴定标准,以便为相关医疗机构、鉴定机构和法律机构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残疾评级鉴定标准是根据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人体损伤程度分类和评定标准》等相关法规制定的,用于评估人体伤害导致的残疾程度,以便为伤残者提供相应的关怀和支持。
2. 残疾评级鉴定标准根据我国现行的残疾评级鉴定标准,人体伤害导致的残疾分为十个等级,具体如下:2.1 一级残疾一级残疾为最严重等级,表现为:- 意识丧失,持续植物状态;- 意识存在,但持续昏迷;- 意识存在,但大脑功能完全丧失,如严重智力障碍;- 意识存在,但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持续他人照料。
2.2 二级残疾二级残疾表现为:- 意识存在,但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他人照料;- 意识存在,但丧失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力;- 重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如器官移植后;- 严重智力障碍,需持续他人照料。
2.3 三级残疾三级残疾表现为:- 意识存在,但日常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偶需他人照料;- 意识存在,但丧失部分日常生活能力;- 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如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等功能部分丧失;- 中度智力障碍,生活能基本自理。
2.4 四级残疾四级残疾表现为:- 意识存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轻度智力障碍;- 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丧失,如肢体功能轻度障碍;- 轻度视力、听力、言语障碍。
3. 鉴定程序残疾评级鉴定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申请申请人(伤者或其代理人)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残疾人联合会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2 受理县级人民政府残疾人联合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参加鉴定。
3.3 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医疗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鉴定过程中,申请人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受伤情况和相关证明材料。
3.4 出具鉴定意见医疗机构在鉴定结束后,出具残疾评级鉴定意见书,明确鉴定结果。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d032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5.png)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是为了评估受伤人员的残疾程度,从而确定其享受相应权益的依据。
以下是常见的人体损伤残疾等级
的鉴定标准:
一、肢体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1. 一级:完全丧失四肢或者四肢丧失七成以上功能,或者完全
丧失一肢,同时丧失双眼功能。
2. 二级:一肢完全丧失或者四肢丧失五成以上功能。
3. 三级:四肢功能丧失三成以上,但未达到五成。
4. 四级:四肢功能丧失一成以上,但未达到三成。
二、视力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1. 一级:双眼完全失明。
2. 二级:双眼裸视力低于0.02。
3. 三级:双眼裸视力低于0.05,但高于0.02。
4. 四级:双眼裸视力低于0.1,但高于0.05。
三、听力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1. 一级:双耳完全失聪。
2. 二级:听力障碍程度达到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3. 三级:听力障碍程度达到工作受影响的程度。
4. 四级:听力障碍程度达到生活受影响的程度。
四、言语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1. 一级: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2. 二级:丧失语言能力,但保留少量语言表达能力。
3. 三级:语言表达能力严重受限,但能进行简单交流。
4. 四级:语言表达能力受限,但能满足日常交流需求。
根据以上鉴定标准,对受伤人员的残疾等级进行评估,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医疗、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确保公正和准确地评估受伤人员的残疾程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最高法送审稿)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最高法送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433cd976a20029bd642dc8.png)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最高法送审稿)1 总则1.1 鉴定依据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有关残疾的鉴定提供依据。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伤害案件和民事、行政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
由工伤与职业病以及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残疾程度的鉴定,可以参照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
1.3 鉴定原则鉴定应当依据人体损伤的后果或结局,结合受伤当时的伤情,分析残疾同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进行。
1.4 鉴定时机鉴定应在损伤及其所致并发症经治疗后,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稳定状态(包括医疗期满和医疗依赖)后进行。
1.5 等级划分本标准依据伤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稳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丧失程度及其对医疗和护理依赖的程度,适当考虑残疾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将残疾分为至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对于本标准中未列载的个别残疾情况,可根据残疾等级划分原则,参照本标准中的相应等级进行鉴定。
残疾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1.6 多部位、多器官损伤的残疾鉴定被鉴定人有2处部位或2个器官以上的损伤,应分别进行评残,并以最重的残疾等级作为最终鉴定结论。
相同的最重等级达2项以上的,最多晋升一级。
1.7 原有残疾和疾病的评价受伤器官原有残疾或疾病的,应以本次损伤后实际致残后果或结局为依据进行鉴定,但须说明原有残疾的等级或伤病(残)比。
1.8 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本标准所指鉴定人是指接受人民法院委托,具有法医学专业鉴定人资格和临床法医学实践经验的专门性人员。
鉴定人有权了解与损伤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和病历,勘验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
对于鉴定材料不足或鉴定事项超出鉴定人专业和能力的,鉴定人有权拒绝鉴定。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1ac0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7.png)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险理赔、工伤认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人体损伤程度来确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其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分类。
根据人体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人体损伤伤残鉴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伤损伤,主要包括创伤、烧伤、冻伤等;二是内伤损伤,主要包括脑损伤、脊髓损伤、内脏损伤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损伤,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二、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标准。
1. 外伤损伤鉴定标准。
外伤损伤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等方面。
损伤部位的鉴定需要明确损伤的位置、范围和深度;损伤程度的鉴定需要根据损伤的面积、深度和影响范围来确定;功能障碍的鉴定需要根据损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2. 内伤损伤鉴定标准。
内伤损伤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损伤器官、损伤程度、功能障碍等方面。
损伤器官的鉴定需要明确受损的器官和组织;损伤程度的鉴定需要根据损伤的范围、程度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来确定;功能障碍的鉴定需要根据损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三、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程序。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接诊和询问,了解患者的伤情和病史;二是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外伤和内伤的检查;三是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X光、CT、MRI等辅助检查;四是鉴定结论,根据伤情鉴定出伤残等级和损伤程度;五是出具鉴定报告,将鉴定结论书面化并出具鉴定报告。
四、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意义。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司法公正提供依据,根据损伤程度确定责任和赔偿;二是为保险理赔提供依据,确定保险赔偿的范围和金额;三是为工伤认定提供依据,确定工伤程度和赔偿标准;四是为伤残人士提供依据,确定残疾等级和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是司法鉴定中的重要内容,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271865a45177232f60a21d.png)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首先我们应了解一下伤残评定标准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大致有以下几种:刑事伤害伤残鉴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鉴定、人身保险伤残鉴定、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残疾人残疾程度评定、其他意外伤害伤残鉴定等。
相应地,国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分别适用不同的对象。
各种伤残评定标准(包括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犯罪等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及适用范围如下:1.《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发布,1997年1月1日实施)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
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布,1990年7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3.《人体重伤鉴定标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1990年7月1日实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
4.《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5.《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发布,2002年9月1日实施);本标准列举的情形是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本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
6.《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国家标准/gbt15499-1995)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
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3月14日批准,1996年10月1日实施已经被GB/T16180-2006代替);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适用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052a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9.png)
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是指通过对人体受伤后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其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的过程。
在司法、医学、社会保障等领域,人体损伤伤残鉴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障被损伤者的合法权益,人体损伤伤残鉴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一、人体损伤鉴定标准。
1. 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外伤程度、内伤程度、功能障碍、伤残程度等方面。
外伤程度是指外伤对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程度,包括轻微、一般、严重等级别。
内伤程度是指内部器官和组织受到的损伤程度,包括轻微、中度、重度等级别。
功能障碍是指损伤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包括轻微、一般、严重等级别。
伤残程度是指受伤后对身体功能和外貌造成的永久性损害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等级别。
2.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还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对损伤的影响,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应有相应的特殊标准和评定方法。
二、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程序。
1. 收集资料,首先需要收集被损伤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受伤经过、医疗记录、影像资料等。
2. 身体检查,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外伤部位的观察、体征检查、功能障碍评估等。
3. 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X光、CT、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以确定内部损伤程度。
4. 专家评定,由专业的法医、骨科、神经科等专家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
5. 编制鉴定报告,根据评定结果编制鉴定报告,注明受伤者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
6. 鉴定结果确认,鉴定结果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确认,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三、人体损伤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
1. 鉴定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有违规操作和人为干扰。
2. 鉴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医学、法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公正。
3. 鉴定结果应当尽可能详细和全面,对受伤者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进行准确描述和评定。
4.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应当采用相应的特殊标准和评定方法,确保评定结果的科学合理。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d0bf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关于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一、前言为了保障工伤事故中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科学、公正地评价人体损伤程度,合理确定工伤保险待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等相关法规,本文档详细阐述了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
二、鉴定标准概述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是根据工伤事故对人体功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划分的。
鉴定标准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至十级依次递减,等级越高,损害程度越严重。
三、鉴定标准内容1. 一级伤残一级伤残是指工伤事故导致人体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需要特别依赖他人护理。
具体判定标准包括:- 双重全肺切除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永久性人工肾(肾移植)术;-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系统治疗后仍残留严重精神障碍,需长期住院治疗。
2. 二级伤残二级伤残是指工伤事故导致人体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需较大程度依赖他人护理。
具体判定标准包括:- 丧失一眼视力(矫正视力不足0.3);- 丧失一只手臂或一条腿;- 丧失听觉一只耳朵;- 丧失言语能力。
3. 三级伤残三级伤残是指工伤事故导致人体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可基本自理。
具体判定标准包括:- 丧失一眼视力(矫正视力0.3-0.6);- 丧失一只手臂或一条腿的功能(如手指或足趾缺失);- 丧失听觉一只耳朵(听力损失大于40分贝);- 丧失言语能力部分。
4. 四级至十级伤残四级至十级伤残是指工伤事故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
具体判定标准根据伤情具体情况划分,包括:- 骨折、关节脱位、器官损伤等;- 功能障碍、疼痛、麻木等;- 需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四、鉴定程序1. 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鉴定申请;2. 单位审核通过后,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3.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将资料提交给鉴定机构;4. 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5.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鉴定结论确定工伤待遇。
五、结论人体损伤残疾等级的鉴定标准是保障工伤事故中受害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身体残疾鉴定标准
![身体残疾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8c2c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6.png)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规定伤残程度鉴定标准有:一、一级伤残标准(一)、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植物状态;2、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二)、头面部损伤致:1、双侧眼球缺失;2、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三)、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四)、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五)、胸部损伤致:1、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2、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六)、腹部损伤致:1、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七)、肢体损伤致:1、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2、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3、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4、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5、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6、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八)、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二、二级伤残标准(一)、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1、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2、完全性失语;3、双眼盲目5级4、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5、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二)、头面部损伤致:1、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2、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4级以上,另一眼盲目5级;3、双眼盲目5级;4、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5、全面部瘢痕形成。
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
![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3f0db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嘿,说起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呀,我可得跟你唠唠我一亲戚的事儿。
我那亲戚老张,有一回不小心出了车祸,腿给伤得挺严重的。
等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就涉及到要做人体损伤残疾鉴定了,这事儿可重要啦,关系到后续好多赔偿啥的呢。
当时呀,我陪着老张去做鉴定。
一到那地方,就看到好多人,各种受伤情况的都有。
工作人员就跟我们讲了讲这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的大概情况。
比如说吧,要是眼睛受伤了,那得看伤到啥程度。
要是只是轻微的擦伤,那肯定不算残疾啦,可能养养就好了。
但要是眼睛视力下降得特别厉害,像那种视力只剩下一点点,几乎都看不清东西了,那就可能达到一定的残疾等级了。
我就瞅见有个大叔,眼睛蒙着纱布,走路都得让人扶着,听说是眼睛受伤后视力基本没了,看着挺可怜的,这种情况估计鉴定下来等级就不低呢。
再说说老张的腿伤吧。
他这腿呀,骨折得挺严重,做完手术虽然接上了,但医生说可能会影响以后走路,会有点瘸。
工作人员就说啦,像这种肢体损伤的,要看恢复后的功能情况。
要是腿瘸得很明显,走路一拐一拐的,而且活动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比如说正常腿能弯到啥程度,他这伤腿只能弯一点点,那这就可能符合残疾鉴定的某个程度标准啦。
还有像手受伤的,如果手的抓握功能基本丧失了,拿个东西都拿不稳,或者手指缺了好几根,那也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鉴定残疾程度的。
老张后来经过详细的检查、评估啥的,按照那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确定了他的残疾等级。
这标准虽然听起来挺复杂的,但其实就是很细致地去衡量身体各个部位受伤后对人正常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程度啦。
从那以后呀,我就对这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知道这对受伤的人来说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儿呢。
嘿嘿,这就是我知道的人体损伤残疾鉴定程度标准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人体损伤残疾鉴定标准2005
![人体损伤残疾鉴定标准2005](https://img.taocdn.com/s3/m/0c79ec52a8956bec0975e394.png)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1总则1.1制定依据1.1.1为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特制定本标准。
1.1.2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案件的实际,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科学划分残疾等级。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属于工作与职业病和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残疾程度的鉴定,不适用本标准。
1.3鉴定原则1.3.1 鉴定应在伤及并发症经治疗达到临床治疗终结或状态稳定后进行。
1.3.2 鉴定应依据人体损伤后果或结局、残疾与损伤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
1.3.3 鉴定涉及原有伤病(残)时,应当说明与现有后果或结局的关系。
1.3.4 鉴定同一部位损伤涉及多项条款规定或两个部位以上损伤的,应分别鉴定残疾等级,以最高等级定级,两项等级相同者,最多晋升一级。
1.3.5 鉴定涉及未列入本标准的损伤类型,按照残疾等级划分依据,比照本标准中最相类似的条款进行鉴定。
1.4 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1.4.1 鉴定人是指具有法医学鉴定人资格和法医临床学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1.4.2鉴定人有权了解与损伤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和病历,对被鉴定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鉴定材料不全或超出鉴定专业范围,鉴定人有权拒绝鉴定。
1.4.3 鉴定人应当科学、公正地进行鉴定,依法执行鉴定出庭和回避制度。
1.5残疾等级依据被鉴定人治疗后遗留的组织器官损害及功能障碍,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丧失的程度,参照医疗和护理依赖的状况,将残疾分为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2.9九级残疾2.9.1单肢瘫(肌力4级)。
2.9.2颅盖骨缺损25cm2以上。
2.9.3轻度外伤性癫痫。
2.9.4脑组织疻发切除术。
2.9.5颅内异物经手术治疗。
人体损伤程度伤残鉴定评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伤残鉴定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249a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8.png)
人体损伤程度伤残鉴定评定标准
人体损伤程度伤残鉴定评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进行确定的。
具体评定标准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划分为以下级别:
一级伤残:人体的主要器官或者多个器官完全丧失功能的,或者因病或者损伤造成终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其他综合丧失能力,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
二级伤残:因病或者损伤造成终身丧失一项劳动能力的,或者其他综合丧失能力,有满意自理能力或者参与社会生活的。
三级伤残:因病或者损伤造成终身重度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级伤残:因病或者损伤造成终身中度丧失劳动能力的。
五级伤残:因病或者损伤造成终身轻度丧失劳动能力的。
具体的评定标准包括了身体功能丧失程度、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社会参与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伤残鉴定评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阅。
人体伤害后的残疾程度鉴定准则
![人体伤害后的残疾程度鉴定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95cd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7.png)
人体伤害后的残疾程度鉴定准则1. 引言本准则旨在为人体伤害后的残疾程度鉴定提供统一的参考标准,以便于相关机构、专业人士和参与者能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人体伤害案件,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工伤、医疗事故等。
2. 残疾程度分类根据人体伤害后的功能障碍程度,残疾程度分为以下十级:1. 一级:极重度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全天候护理。
2. 二级:重度残疾,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需经常性护理。
3. 三级:中度残疾,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间歇性护理。
4. 四级:轻度残疾,生活基本能自理,但有一定困难。
5. 五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需特殊医疗护理。
6. 六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需一般医疗护理。
7. 七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生活能自理。
8. 八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生活能自理。
9. 九级:器官缺失或功能丧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生活能自理。
10. 十级:无残疾,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鉴定依据残疾程度的鉴定依据主要包括:1. 病历资料:包括受伤者的就诊记录、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
2. 临床表现:受伤者受伤部位的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活动受限程度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等。
4. 心理评估:评估受伤者心理创伤程度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社会功能评估:评估受伤者受伤前后的社会功能状态。
4. 鉴定程序1. 受伤者向具有鉴定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2. 医疗机构对受伤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3. 鉴定专家根据检查结果和评估数据,出具残疾程度鉴定意见。
4. 受伤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查阅鉴定意见,如有异议,可申请复鉴定。
5. 复鉴定程序与初次鉴定相同。
5. 鉴定注意事项1. 鉴定过程中,应确保受伤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
2. 鉴定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人员。
3. 鉴定意见应客观、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虚假记载。
残疾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的标准
![残疾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a8ba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png)
残疾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的标准1. 引言本文档主要阐述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鉴定标准,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权威、专业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工伤、医疗事故等。
2. 鉴定标准概述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 一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二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重度损害,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3. 三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中度损害,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4. 四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5. 五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6. 六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7. 七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8. 八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9. 九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10. 十级伤残: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损害,不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3. 鉴定标准详述3.1 一级伤残- 器官缺失:脑、心、肝、肾、肺等主要器官缺失。
- 功能完全丧失:四肢瘫痪、植物人状态、严重智力障碍等。
- 特殊医疗依赖:需长期依赖呼吸机、透析器等特殊医疗设备。
-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全面照顾,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
3.2 二级伤残- 器官缺失:眼、耳、鼻、舌、生殖器等部分器官缺失。
- 功能重度损害:截瘫、重度智力障碍、严重肺功能损害等。
- 特殊医疗依赖:需长期依赖轮椅、拐杖等辅助设备。
-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需部分照顾,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
3.3 三级伤残- 器官缺失或功能中度损害:手指、足趾、耳朵等部分器官缺失,或器官功能中度损害。
-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部分照顾,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
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b868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0.png)
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人体损伤后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伤残等级鉴
定是评估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1. 一级伤残:指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无影响,能
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2. 二级伤残:指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有轻微影响,但不影响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3. 三级伤残:指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有一定影响,但仍能够进行部分日常生活和工作。
4. 四级伤残:指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影响,只能进行有限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5. 五级伤残:指人体损伤后对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有严重影响,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注意事项
- 伤残等级鉴定应由专业医生或鉴定机构进行。
- 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应依据详细的医学检查和评估数据进行确定。
- 伤残等级鉴定结果应在法律范围内得到承认和应用。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伤残等级鉴定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伤残等级鉴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人体损伤造成的残疾等级鉴定标准
![人体损伤造成的残疾等级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ecbcc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2.png)
人体损伤造成的残疾等级鉴定标准一、前言为了保障因工致残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人体损伤造成的残疾等级鉴定标准》。
本标准旨在客观、公正地对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人体损伤所导致的残疾程度进行鉴定,以便为工伤保险待遇的确定提供依据。
二、总则1. 本标准适用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体损伤所造成的残疾等级鉴定。
2. 残疾等级鉴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3. 残疾等级鉴定由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按照本标准进行。
三、残疾等级划分本标准将残疾等级划分为十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至十级。
一级残疾1.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导致生命维持困难。
2.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级残疾1. 器官缺失或功能重度受限,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重度受限。
2. 存在严重并发症,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重度受限。
三级残疾1. 器官缺失或功能中度受限,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中度受限。
2. 存在较严重并发症,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中度受限。
四级残疾1. 器官缺失或功能轻度受限,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轻度受限。
2. 存在较轻并发症,导致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轻度受限。
五级至十级残疾根据器官缺失或功能受限程度、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程度由高到低进行划分。
四、鉴定程序1. 申请:由用人单位、伤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向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2. 鉴定:医疗机构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3. 出具鉴定意见:医疗机构根据鉴定结果,出具残疾等级鉴定意见。
4. 公示:医疗机构将鉴定意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5. 送达:公示结束后,医疗机构将鉴定意见送达申请方。
五、鉴定依据1. 病历资料:包括受伤人员的病历、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等。
2. 影像学资料:包括受伤人员的X光片、CT片、MRI片等。
3. 临床检查:包括受伤人员的体格检查、功能检查等。
4. 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受伤人员的工作年限、职务、工资标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1总则1.1制定依据1.1.1为解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特制定本标准。
1.1.2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案件的实际,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为基础,科学划分残疾等级。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属于工作与职业病和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残疾程度的鉴定,不适用本标准。
1.3鉴定原则1.3.1 鉴定应在伤及并发症经治疗达到临床治疗终结或状态稳定后进行。
1.3.2 鉴定应依据人体损伤后果或结局、残疾与损伤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
1.3.3 鉴定涉及原有伤病(残)时,应当说明与现有后果或结局的关系。
1.3.4 鉴定同一部位损伤涉及多项条款规定或两个部位以上损伤的,应分别鉴定残疾等级,以最高等级定级,两项等级相同者,最多晋升一级。
1.3.5 鉴定涉及未列入本标准的损伤类型,按照残疾等级划分依据,比照本标准中最相类似的条款进行鉴定。
1.4 鉴定人及其权利、义务1.4.1 鉴定人是指具有法医学鉴定人资格和法医临床学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1.4.2鉴定人有权了解与损伤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和病历,对被鉴定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鉴定材料不全或超出鉴定专业范围,鉴定人有权拒绝鉴定。
1.4.3 鉴定人应当科学、公正地进行鉴定,依法执行鉴定出庭和回避制度。
1.5残疾等级依据被鉴定人治疗后遗留的组织器官损害及功能障碍,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丧失的程度,参照医疗和护理依赖的状况,将残疾分为十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2.9九级残疾2.9.1单肢瘫(肌力4级)。
2.9.2颅盖骨缺损25cm2以上。
2.9.3轻度外伤性癫痫。
2.9.4脑组织疻发切除术。
2.9.5颅内异物经手术治疗。
2.9.6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麻痹。
2.9.7轻度尿崩症。
2.9.8瘢痕性秃以达头皮面积50%以上。
2.9.9面部瘢痕15cm2以上,影响容貌。
2.9.10面部细小斑痕或色素明显改变25%以上,影响容貌。
2.9.11双侧眉毛完全瘢痕性缺失。
2.9.12一侧鼻翼缺失或严重畸形。
2.9.13上唇或下唇缺损1/3以上,或上、下唇缺损累计超过上唇的1/2以上。
2.9.14一眼低视力2级。
2.9.15一侧眼睑下垂遮盖全部瞳孔。
2.9.16双眼睑部分遮盖瞳孔或畸形,影响容貌或功能。
2.9.17复视伴一眼位偏斜20以上,或眼球内陷5mm以上。
2.9.18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高眼压。
2.9.19一耳缺失或畸形80%以上,或双侧耳廓缺失或畸形40%以上。
2.9.20一耳听力损失≥71dBHL,或双耳听力损失≥41dBHL。
2.9.21牙齿脱落7枚以上。
2.9.22舌体缺失13以上。
2.9.23器质性声音嘶哑。
2.9.24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50%以上。
2.9.265根以上肋骨骨折。
2.9.27呼吸困难Ⅱ级。
2.9.28心脏、大血管修补术。
2.9.29心脏异物经手术治疗。
2.9.30食道部分切除术后不影响进食。
2.9.31胃部分切除。
2.9.32肝切除13以上。
2.9.33胆道修补术。
2.9.34胆囊切除。
2.9.35胰修补术。
2.9.36脾脏部分切除。
2.9.37小肠切除小于13。
2.9.38腹壁缺损10cm2以上。
2.9.39轻度肛门失禁。
2.9.40一侧肾部分切除。
2.9.41输尿管修补术。
2.9.42膀胱部分切除。
2.9.43尿道修补术。
2.9.44一侧睾丸切除。
2.9.45女性一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
2.9.46一侧输卵管切除,或一侧卵巢切除。
2.9.48脊柱骨折、脱位经手术治疗。
2.9.49颈椎骨折、脱位,遗有颈椎失稳,X线片示椎体水平位移>3.5mm、角度位移>11°。
2.9.50腰椎骨折、脱位,遗有腰椎失稳,X线片示椎体水平位移>3mm、角度位移>10°,或第五腰椎与骶椎发生水平位移>4mm、角度位移>12°。
2.9.51椎体压缩性骨折,前缘高度压缩23以上。
2.9.52骨盆环、髋臼骨折,遗有两下肢相对长度相差4cm以上。
2.9.53骨盆骨折、脱位,遗有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2.9.54双手指缺失10%或功能丧失20%以上。
2.9.55双手掌缺失10%以上。
2.9.56上肢骨折,遗有6cm以上短缩畸形。
2.9.57肩、肘、腕关节中一关节功能丧失50%以上。
2.9.58前臂旋转功能丧失75%以上。
2.9.59股骨、胫骨干骨折遗有畸形,成角>20°或旋转>20°。
2.9.60下肢骨折,遗有4cm以上短缩畸形。
2.9.61一侧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遗有膝关节不稳。
2.9.62髋、膝、踝关节中之一关节功能丧失50%以上。
2.9.63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9.64四肢大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2.9.65双足十趾缺失25%或功能丧失50%以上。
2.9.66一侧足弓结构破坏。
2.9.67皮肤损伤导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20%以上。
2.10十级残疾2.10.1边缘智能状态。
2.10.2人格改变。
2.10.3颅骨缺失6cm2以上。
2.10.4颅脑损伤经开颅手术治疗(单纯减压术除外)。
2.10.5脑脊液漏修补术后。
2.10.6双侧前庭功能障碍。
2.10.7颅内异物。
2.10.8头皮损伤瘢痕形成或无毛发,面积达40cm2以上。
2.10.9面部瘢痕6cm2以上,或面部条索状瘢痕10cm以上。
2.10.10面部细小斑痕或色素明显改变10cm2以上。
2.10.11一侧面神经不完全性麻痹。
2.10.12一侧眉毛完全瘢痕性缺失。
2.10.13鼻尖缺损(或畸形),最长径线1cm以上,影响容貌。
2.10.14唇部分缺损显露2牙宽度,12牙冠以上。
2.10.15面颅骨部分缺失或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容貌。
2.10.16一眼低视力1级,或视野半径≤20°。
2.10.17一侧上睑下垂遮盖部分瞳孔。
2.10.18一侧眼睑畸形,影响容貌及功能。
2.10.19双眼同向性象限性偏盲。
2.10.20外伤性复视伴眼球运动受限或内陷2mm以上,或外伤性斜视15°以上。
2.10.21一眼角膜移植术,或外伤后无虹膜,或睫状体脱离术后低眼压。
2.10.22一眼外伤性白内障,须手术治疗。
2.10.23外伤性青光眼,需药物维持治疗。
2.10.24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善溢泪。
2.10.25一耳缺失(或畸形)10%以上,或双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以上。
2.10.26一耳听力损失≥56 dBHL。
2.10.27颞下颌关节损失,张口困难Ⅰ级。
2.10.28牙齿脱落4枚以上。
2.10.29颈部损伤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25%以上。
2.10.302根以上肋骨骨折,畸形愈合。
2.10.312肋以上缺失。
2.10.32胸导管损伤。
2.10.33肺修补术或异物经手术治疗。
2.10.34膈肌修补术。
2.10.35食道、胃、肠修补术。
2.10.36肝、脾修补术。
2.10.37肾修补术。
2.10.38轻度排尿障碍。
2.10.39膀胱修补术。
2.10.40一侧输精管缺失不能修复。
2.10.41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
2.10.42子宫、卵巢、输卵管修补术。
2.10.43枢椎齿突骨折。
2.10.44颈椎骨折后遗有后纵韧带骨化。
2.10.45脊椎压缩性骨折,前缘高度压缩12以上。
2.10.46椎体骨折(压缩性、撕脱性骨折除外)。
2.10.47骨盆骨折畸形愈合。
2.10.48双手十指缺失5%或功能丧失5%以上。
2.10.49一手掌缺失5%以上。
2.10.50上肢骨折,遗有2cm以上短缩畸形。
2.10.51肩、肘、腕关节中一关节功能丧失25%以上。
2.10.52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
2.10.53股骨、胫骨干骨折,遗有畸形成角>10°或旋转>10°。
2.10.54下肢骨折遗有短缩畸形。
2.10.55一侧髌骨切除。
2.10.56一侧半月板切除。
2.10.57一侧膝关节附韧带完全断裂。
2.10.58膝关节内或外翻畸形>10°,或反屈畸形。
2.10.59未成年人长骨骨骺骨折。
2.10.60髋、膝、踝关节中一关节功能丧失25%以上。
2.10.61双足十趾缺失10%或功能丧失25%以上。
2.10.62体内大量异物存留。
2.10.63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5%以上。
3、附则3.1本标准所指幼女是指年龄为满14周岁的女性自然人,未成年人是指实足年龄未满18周岁自然人,青年人是指年龄范围在18—35周岁自然人,成年人是指实足年龄在35周岁以上自然人。
3.2 本标准所说的“以上”、“超过”、“以下”,均含本数. 人身受伤害,赔偿项目、标准很多人在自己及亲人的人身或者说身体受到伤害的时候不知道可以获得哪些赔偿,看了上面的归纳你应该明白了吧。
我们主张以和为贵,有理有据,不去盲目索赔。
注意: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为一年,如果和解不成,请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便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