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肝病治疗秘方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乙型肝炎——乙肝汤(陈伯咸方)(组成)醋柴胡10g,全当归10g,杭白芍15g,云茯苓10g,生白术10g,鸡内金10g,大砂仁6g,血丹参15g,炒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绵茵陈20g,广陈皮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

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症见胁痛酸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乏力便溏,情志抑郁,肝功反复异常。

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弦等症。

(方解)乙型肝炎其病毒深入营血,潜隐定位于肝,往往木郁土虚,代谢滞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不胜邪,故肝功能反复异常,多呈慢性化发展。

方中柴胡辛苦微寒,独能疏木化土,调和肝脾;当归、白芍乃动静相配,甘酸化阴,补血和营,养肝补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集砂仁、白术、云茯苓、鸡内金、陈皮、谷芽等多种益气健脾和中之药,庶得脾土健运,化食谷为精微以养肝;乙肝者气滞血瘀乃是必然,使用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枳壳宣通气血而贯穿始终;茵陈苦平疏利,清肝利胆,促进代谢。

诸药协同,养血疏肝,健脾和中,理气活血兼清湿热,俾肝得脾养,脾得肝助,藏泄并举,运化升降自如,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康复之目的。

(加减)肝郁化热者加牡丹皮;神倦乏力甚者加黄芪;不寐者加酸枣仁、焦远志。

(按语)乙肝病毒并非人体之所有,一旦感染,也应视为异常。

当劳倦过度,体质虚弱时便会发病。

用本方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收转阴之效,不妨一试。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即可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垂盆草方(丁济民方)(组成)干垂盆草60g(鲜者250g),当归10g,红枣5枚。

(用法)水煎2次,每次煎4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可连续服数月之久;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以内,一般仍需再服数周为宜。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和肝健脾。

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

中医大师们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腹水26个方剂

中医大师们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腹水26个方剂

中医大师们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腹水26个方剂北京王大夫 2021-08-13肝炎、肝硬化中医大师的方剂这26个都是现代中医的大师级人物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经验方剂,很有参考价值。

它们方解、加减以及这些中医名师的介绍都省略,整理和保留干货部分。

供你参考。

1,柴胡解毒汤(刘渡舟)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

疏肝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总以病邪为主,正邪斗争激烈,故应以祛邪为主。

2,柴胡三石解毒汤(刘渡舟)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蒿12克,土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草河车6克,滑石12克,寒水石6克,生石膏6克,竹叶10克,双花6克。

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急、慢性肝炎证属湿毒凝结不开者。

临床表现为口苦、口粘,胁胀痛,小便短赤,面色熏黑兼带有油垢,体重不减反增,臂背时发酸胀,舌苔白腻或黄腻而厚,脉弦缓。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面色黛黑而有油垢为湿毒凝结蕴蒸于上之征;臂背酸胀为湿郁少阳经脉不利之征。

百谷厚腻,难以脱落乃湿毒有根难拨之兆。

刘老指出:服此方后以舌苔褪落为病减,臂背酸胀不发为病愈。

3,加味柴胡汤(刘渡舟)柴胡12克,黄芩6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红花9克,茜草9克。

流通气血,软坚消痞。

主治肝炎邪衰、气病及血,证见面色青只不华,有胁作痛如针刺,尤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腹胀,体乏无力,肝脾肿大,百暗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弦而涩者。

亦可用治早期肝硬化。

水煎服,日一剂,以10剂为1个疗程;轻者2个疗程,重者4个疗程,即可明显收效。

4,柴胡鳖甲汤(刘渡舟)柴胡6克,鳖甲15克,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白药12克,红花9克,茜草9克,土元6克。

千古名方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六味中药清肝、泄肝

千古名方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六味中药清肝、泄肝

千古名方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六味中药清肝、泄肝老话常说“养肝等于养命”,这是因为人体最容易形成滞郁的地方。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毒素无法排出体外,那么消化功能、分泌功能和排毒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主导情志肝主疏泄的意思是,比如说人长时间生气,导致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变差,有很多人一生气就不想吃饭,就是这个道理。

肝主藏血,但是肝脏不只管藏血,还负责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比如说人在运动的时间,肝脏就把血液分配到四肢。

肝主导意志,肝养好了,情绪也会变好,很多女性朋友月经期间脾气会变得很大,这就是因为肝脏血液分配出去,肝脏的血液减少了。

关于养肝、护肝的提倡,一直从古代延续到今天。

清代名医魏之琇曾提出“疏肝”“泄肝”的说法,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改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症状。

他创立的名方【一贯煎】,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临床肝脏疾病的治疗,对因肝阴不足导致的各类肝脏疾病具有不错疗效。

这个方剂,我曾在一位免疫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当时这位患者因四肢乏力、恶心去往医院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后来被诊断为免疫性肝功能损害。

坚持服用西药半年,复查肝功能多项数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虽然检查结果没有异常,但是乏力、恶心、口苦等症状依旧存在,每天晚上都感到燥热,难以入睡,再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出具体原因。

我根据患者的以往病史进行辨证,发现他舌苔黄腻,舌尖暗红、有裂纹,脉弦滑。

考虑是肝肾阴伤,导致体内湿热淤堵,因此在【一贯煎】的基础上加入苦参、合欢皮、银柴胡、苍耳草等药材进行加减治疗。

二诊:患者口苦口干现象明显好转,大小便恢复通畅,但是仍有盗汗的现象出现。

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知母、夜交藤,嘱咐继续服用。

三诊:四肢乏力的感觉基本消失,舌苔裂纹消失,舌苔黄腻明显减轻,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贯煎】这个方剂的组成全方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六味中药组成。

『消化系统』民间老中医三招治肝病

『消化系统』民间老中医三招治肝病

『消化系统』民间老中医三招治肝病肝脏疾病的病理,变化多端,极其复杂,有充血、淤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在症状上,有的来势汹汹,有的缠绵反复,有的困顿日甚,有的无明显体征,非检查不能自知;在病程上,长度不同,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

每个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治疗措施也各不相同,实难一概而论。

而且陈老简洁简洁地概括为肝病三治,以几个自拟经验方加减而应用于临症,仍能丝丝入扣,应手而效的人比比皆是,确可以说是执简驭繁之道。

陈老中医的肝病治疗三则如下:一、清肝疗法急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作为一种“致病因子”侵入了人体,由此而引起了机体的对抗行为,于是出现了各种病证。

当肝炎病毒正在猖獗发展时,肝脏发炎充血,肝组织受到弥漫性破坏。

因此,应用针对病因之疗法,清除病理产物,勿令“助纣为虐”。

这时应着重用抗病毒之有效中药,以直折其锐气。

各家对于这一方面的报道,虽然方名不同,其清热解毒的宗旨则如出一辙。

不论是新病还是旧病复燃,只要是邪毒亢进,尝用此法,总是有积极意义的。

已故名医姜春华先生针对肝炎的治疗问题曾说:“病本于毒,应在治本。

”这个“本”,就是指病原、病毒,所以要用清热解毒为主的清肝疗法。

其具体内容如下。

清热:所谓“热”,在中医学中的含义包括体温升高、机能亢进、组织充血,有时是人体机能的反应,有时是外邪直接造成。

清热药中有些药具有若干抗菌、抗病毒作用,在体内能协助肝脏解毒或抑制过亢之反应。

解毒:中医对一切外来或内在之邪,凡能损害人体者,均曰“毒”。

对于各种传染病,我们的祖先未能直接了解其为何种细菌、病毒,于是便名之为“邪毒”,如疯狗毒、瘟毒等。

解毒者,除解除毒素如蛇毒、砒毒等外,亦包括杀灭传染之细菌、病毒、病原体。

这一点,有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如银花、连翘等便是广谱抗菌药,并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柴胡抗虐;板蓝根提取物对腮腺病毒、肝炎病毒有作用;土茯苓对梅毒螺旋体有效等。

利胆:肝胆相连,肝病时肝脏分泌胆汁功能亦生障碍,胆汁郁滞不能畅流,溢入血液则为黄疸。

治疗肝癌的中药药方17则

治疗肝癌的中药药方17则

治疗肝癌的中药药⽅17则治疗肝癌的中药药⽅17则中医在治疗肝癌⽅⾯有这独到的配⽅与见解,中医讲究分型辩证去治疗,从整体来使⾝体内部机能处于协调的状态之后再进⾏治疗。

以下向⼤家介绍17个中药治疗肝癌的药⽅。

1.益⽓养⾎,活⾎化瘀,软坚消癥治肝癌组成:党参12g,当归9g,黄芪12g,⽩芍9g,三棱9g,莪术9g,醋柴胡9g,桃仁9g,炙穿⼭甲⽚9g,⽊⾹9g,⽣鳖甲12g,青⽪9g,陈⽪9g,炙⽢草6g,⽔红花⼦30g,川楝⼦9g,⾹附9g,枳壳9g,⽔蛭6g,半枝莲30g,蜀⽺泉30g,⽯打穿30g,,主治:肝癌。

⽅解:本⽅以党参、当归、黄芪、陈⽪、⽩芍益⽓养⾎;三棱、莪术、柴胡、桃仁、⽊⾹、⽔红花⼦、川楝⼦、⾹附、枳壳、⽔蛭、青⽪等⾏⽓活⾎化瘀;炙穿⼭甲⽚、⽣鳖甲、半枝莲、蜀⽺泉、⽯打穿等解毒消癥软坚;炙⽢草调和诸药。

2.加减参赭培⽓汤治⽓滞⾎瘀型肝癌组成:⽣赭⽯15g,太⼦参10g,⽣怀⼭药15g,天花粉10g,天门冬10g,鳖甲15g,⾚芍药10g,桃仁10g,红花10g,夏枯草15g,⽣黄芪30g,枸杞⼦30g,焦⼭楂30g,泽泻15g,猪苓15g,龙葵15g,⽩英15g,⽩芍10g,焦六曲30g,三七粉3g。

主治:肝癌。

有调⽓、化瘀、利⽔等功效。

⽅解:⽣赭⽯⽣新凉⾎、降⽓镇逆、祛痰⽌呕、通便引瘀下⾏;太⼦参、怀⼭药培中养胃,天门冬、天花粉滋养胃阴,防⽤开破之药损伤肠胃;桃仁、红花、鳖甲、⾚芍药活⾎化瘀,消肿⽌痛兼以通络;泽泻、猪苓利⽔、化瘀;⽣黄芪、枸杞⼦益⽓滋补肝肾;焦⼭楂、焦六曲健脾和胃;龙葵、⽩英清热解毒,凉⾎利尿。

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蒿30g;有腹⽔者加商陆10g,⽜膝10g,⼤腹⽪10g;痛剧者加郁⾦10g,延胡索10g,凌霄花15g,⼋⽉札10g;腹胀甚者加⼤腹⽪6g,⽊⾹6g,厚朴10g;呃逆加旋覆花10g,柿蒂10g;⼝⼲渴甚者加沙参10g,麦门冬10g;⼤便⼲燥,数⽇不便者加全⽠蒌20g,郁李仁12g。

中药土方调理肝脏功能的秘方

中药土方调理肝脏功能的秘方

中药土方调理肝脏功能的秘方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之一,它对身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会对肝脏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甚至疾病发生。

中医学认为,通过中药土方的合理应用,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增强其健康状况。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中药土方调理肝脏功能的秘方。

一、桑螵蛸壳调肝方【方剂组成】桑叶10克、螵蛸壳10克、茯苓10克、山楂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方药功效】本方中的桑叶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螵蛸壳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作用,茯苓具有利尿消肿、舒肝除湿的功效,山楂疏肝解郁、促进胆汁分泌,金银花和连翘有清热解毒、清肝泄火的作用。

通过这些中药的共同作用,可以调理肝脏功能,改善肝气郁滞、湿热胆脂的症状。

【方药用法】将上述中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取汁液温服,每日2次。

二、当归养肝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甘草6克、地黄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

【方药功效】本方中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养肝的作用,白芍和川芎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甘草可以调和各药的作用,地黄具有滋阴养肝的功效,白术和茯苓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通过这些中药的配合应用,可以改善肝气不舒、血虚肝瘀的症状,调理肝脏功能。

【方药用法】将上述中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取汁液温服,每日2次。

三、黄连清肝方【方剂组成】黄连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山楂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

【方药功效】本方中的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清肝火的作用,栀子和柴胡有疏肝利胆、解郁的功效,山楂可以消食化滞、促进胆汁分泌,泽泻有利尿消肿、舒肝除湿的作用,白术则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通过这些中药的综合应用,可以调理肝脏功能,改善肝气郁结、湿热胆脂的症状。

将上述中药材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取汁液温服,每日2次。

四、柴胡调肝散【方剂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青皮6克、白术10克、乌药6克、丹皮10克。

肝病的中医因人而异治疗方案有哪些

肝病的中医因人而异治疗方案有哪些

肝病的中医因人而异治疗方案有哪些肝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多种类型。

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强调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肝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病邪等。

不同的病因和个体体质,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表现,因此治疗方案也需有所不同。

对于肝气郁结型的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抑郁、胸胁胀痛、善太息等。

治疗上应以疏肝理气为主。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其中柴胡、枳壳、白芍、川芎等药物相互配伍,起到疏解肝郁、行气止痛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对于肝火上炎型的患者,表现为头痛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

治疗重点在于清肝泻火。

龙胆泻肝汤是常用的方剂,其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物能够有效地清泻肝火。

此类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肝火。

肝阴不足型的患者,多有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治疗需滋阴养肝。

一贯煎是常用的方子,包含生地、枸杞、沙参等滋阴药物。

这类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甲鱼等。

对于肝血虚型的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

治疗以养血柔肝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

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等。

在中医治疗肝病的过程中,除了使用中药方剂,还会采用针灸疗法。

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比如,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可以针刺太冲、期门等穴位;对于肝阴不足的患者,可以艾灸三阴交、肝俞等穴位。

此外,中医还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

肝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在饮食方面,要做到饮食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

中医特效处方集连载│肝炎处方3首

中医特效处方集连载│肝炎处方3首

中医特效处方集连载│肝炎处方3首处方一:甘草绿豆汤组成:生甘草30克,绿豆5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药物中毒性肝炎。

服药12-30天,8例患者症状消除,谷丙转氨酶全部正常,病获痊愈。

医案:徐某,男,61岁。

因多年失眠,彻夜不寐,医院用冬眠灵50毫克,日服3次,共用22天,之后自觉纳差,乏力,厌油恶心,腹胀,查谷丙转氨酶增高为550单位,会诊为“药物中毒性肝炎”。

约中医会诊,见患者目黄染,纳少腹胀,尿黄赤,舌苔黄腻而垢,脉弱而数。

证为药毒伤肝,肝阴受损,治宜养肝解毒。

投甘草绿豆汤治疗,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服药7剂后,患者诸症减轻,再服7剂,谷丙转氨酶正常,食纳、精神好转,目黄、尿黄消失。

嘱其原方再服7剂,巩固疗效。

注意:长期过量服用生甘草,会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

按语:甘草解毒,早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都有记载“解百药毒”。

绿豆解毒在《开宝本草》中载有绿豆“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叶天士说:“解百毒,甘草二两,绿豆一升,水煎服,立效。

”在民间,早有甘草、绿豆用来解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的广泛应用。

处方二:舒肝汤组成:柴胡12克,连翘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板蓝根12克,红花6克。

加减:湿重舌苔腻者加茵陈、车前草各18克;大便干结加大黄9克;发热者加黄芩、栀子各12克;食欲不振加焦楂15克,炒谷芽、炒麦芽各10克;谷丙转氨酶较高加大黄6克,车前草18克,人参叶18克。

功效:主治药物中毒性肝炎。

治疗多例,服药1-3个月,谷丙转氨酶均降至正常,各项症状消失病愈(其中有伴结核病者,停抗结核药,待谷丙转氨酶正常,再与抗结核药同服)。

处方三:疗伤降酶汤组成:生黄芪15克(10-15克),太子参30克,当归30克,生地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佩兰10克,苏梗10克,赤芍20克(10-20克),丹参30克,五味子30克,山豆根15克(10-15克),垂盆草20克(10-20克),猪苓10克,大黄10克(6-10克,后下),炒苡仁30克。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偏方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偏方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偏方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脏结构的广泛纤维化和结节再生。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一些偏方在民间广为流传。

以下是几种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偏方:
1. 丹参红花汤:丹参、红花、桃仁、川芎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肝硬化伴有肝区疼痛的患者。

2. 茵陈蒿汤:茵陈蒿、栀子、大黄等药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的作用。

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

3.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等药材,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肝硬化患者。

4. 鳖甲煎丸:鳖甲、地黄、当归、白芍等药材,具有滋阴养血,软坚散结的作用。

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肝硬化患者。

5. 五味子散:五味子、茯苓、白术、甘草等药材,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湿困型肝硬化患者。

6. 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山药、莲子等食材,具有健脾益胃,利湿止泻的作用。

适用于脾虚湿困型肝硬化患者。

7. 山楂茶:山楂、陈皮、决明子等药材,具有消食去脂,降脂减肥的功效。

适用于伴有高血脂的肝硬化患者。

8. 枸杞菊花茶:枸杞子、菊花、甘草等药材,具有滋阴明目,清热解
毒的作用。

适用于肝火上炎型肝硬化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偏方在民间有一定的疗效,但肝硬化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祖传秘方中医草药疗法改善糖病肝病

祖传秘方中医草药疗法改善糖病肝病

祖传秘方中医草药疗法改善糖病肝病糖尿病和肝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在传统中医草药疗法中,有许多祖传秘方被广泛用于改善这两种疾病。

这些中草药疗法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能量平衡和促进器官的功能恢复,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减轻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草药疗法,以及它们在改善糖病和肝病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一、石菖蒲石菖蒲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改善糖尿病和肝病。

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此外,石菖蒲还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黄芪黄芪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草药疗法的药材,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的功效,被认为是改善糖尿病和肝病的理想选择之一。

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于糖尿病和肝病的康复非常有帮助。

此外,黄芪还能够调节血糖水平,增强肝脏功能,对肝病患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苦瓜苦瓜在中医草药疗法中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糖尿病。

苦瓜含有一种被称为“苦瓜素”的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苦瓜还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四、柴胡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抗炎、解郁、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在改善糖尿病和肝病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柴胡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

同时,柴胡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大枣大枣是一种常见的食材,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养血安神、调理胃肠、补益脾胃的功效。

在中医草药疗法中,大枣被广泛应用于补养糖尿病患者的虚弱体质和调理肝脏功能。

大枣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于改善糖尿病和肝病的康复非常有效。

总结:中医草药疗法在改善糖尿病和肝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使用一些具有降糖、调节肝脏功能的中草药,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国医大师张琪治肝病三验方

▲国医大师张琪治肝病三验方

▲国医大师张琪治肝病三验方首届国医大师张琪先生治疗肝病的常用验方有三个,分别称为“肝一方”、“肝二方”和“肝三方”,今天一并介绍给大家。

1、肝一方----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白术、茯苓。

【功用】柔肝止痛,疏肝健脾。

【主治】迁延性或慢性肝炎。

【症见】肝区(右季肋部)隐痛(或胀痛、刺痛),腹胀满,食纳不佳,全身疲乏,头昏心烦,目干,手足心热,小溲色黄,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滑数。

肝肿大(少数病人有脾肿大),触之痛,肝功能有改变(或无改变)。

有蜘蛛痣及肝掌。

【方解】从临床观察,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一般都出现肝气亢盛,肝睥不和之证候,如头昏、目干,五心烦热,烦躁易怒、胁痛、腹胀、疲乏无力等。

肝藏血,体阴而用阳。

肝气亢逆,则化热而伤血,血热外溢,故出现蜘蛛痣、肝掌。

少数病人还出现鼻衄、齿衄等。

故在治疗本症时,必以柔肝、止痛、敛阴、养血的白芍为主;方中柴胡----疏肝,枳实----理气,协同芍药以平肝气之横逆;和以甘草敛肝阴缓肝急。

肝气偏亢横逆犯脾出现胃脘痛、腹胀便溏等消化机能紊乱症状,用白术、茯苓以健脾。

【加减】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可加龙胆草、板蓝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加白花蛇舌草、公英以清热解毒;舌质红,小溲黄赤,手足热之热于湿者----可加金银花、败茜草、大青叶;食纳不佳----可加山楂、麦芽、神曲;腹泻----除加重茯苓、白术用饊外,可选加扁豆、山药;脘腹胀满----加厚朴、木香、槟榔;体弱气虚----酌加人参、黄芪。

【按语】临床上运用本方的增减化裁頗为重要。

如肝气亢盛化热和脾虚停湿同见,在治疗中须分清主次:如以肝气热为主----应加清肝平肝药物;以脾虚为主----必须加健脾之药,否则均产生不良作用。

2、肝二方----淤血体征之慢性延迟性肝炎【组成】当归、赤芍、生地、丹参、丹皮、桃仁、柴胡、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疏肝止痛。

【主治】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

【症见】肝区、脾区(左、右季肋部)有顶、胀、热、痛之感,心烦易怒,掌心热红紫,目干,视物不清,有时齿衄、鼻衄,面色黧黑;妇女月经异常,多在早期,经行发热。

章次公治肝病方剂

章次公治肝病方剂

章次公治肝病方剂章老诊脉辩证,认为是肝郁气滞,适合疏肝解郁健脾通络。

处方:糖瓜蒌50克,丝瓜络30克,橘络15克,青皮10克,鸡内金20克,车前子20克(包)。

水煎服,每日两次。

七剂。

服药之后各种症状明显减轻了,只有胸胁苦满仍在,复诊的时候,章老说:有效不更方,对顽症、痼疾贵在守方。

丝瓜络增加至50克。

余药照旧,再用七剂。

此外,又开一料散剂。

处方:土鳖、郁金、酒制赤芍、酒制丹参、土炒白术各30克。

为极细末,每日3次,每次2克。

温开水送服。

以上一日服汤药,一日进散剂,交替使用。

经过一个多月,各种症状基本都消失了。

再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接近正常范围,腹部触诊也肝肿大也明显减小。

再找章老复诊,章老说:停服汤剂,因为汤者汤(草字头汤)也,有效不宜常给。

继续服用散剂三个月再说。

建议我治养结合,巩固疗效。

我按照章老的教导,坚持服散剂,同时,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气功,注意精神愉快,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荤油。

半年下来,饮食正常,体重增加,可以继续学业了,直到毕业。

现在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在医学教育领域,虽然繁忙,但精力充沛,确实感谢章老妙手。

章老治疗肝病用药精简,但药量比较大。

参阅古人记载,方药认识如下:糖瓜蒌:李时珍称其能“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

”医名别录记载,“治胸痹,悦泽人面。

”本草备要也有类似文字。

章老取其治疗胸胁苦满,消除肝肿大的作用。

丝瓜络:朱震亨称其“主治痘疮不快,枯者烧灰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甚妙。

”李时珍说,“煮食,除热,利肠。

老者烧灰存性服,祛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

”章老取其以络通络的功效。

橘络:李时珍评价,“橘瓤上筋膜即橘络,主治口渴,吐酒,炒熟煎汤饮甚效。

”章老取其去痰化滞,治胁痛,除肝浊的作用。

青皮:青皮气味苦温,无毒,其性可升可降,能补能泻,能破能宣,李时珍说,“青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

中医治疗肝病的16大千古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肝病的16大千古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肝病的16大千古经典方剂中医治疗肝病的16大千古经典方剂打开想看资讯查看更多精彩图片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组成:黄连栀子黄芩黄柏功用: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组成:葛根甘草黄芩黄连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3.左金丸(《丹溪心法》)组成:黄连吴茱萸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

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4.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咣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5.六君子汤(《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大枣生姜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

6.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生姜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7.逍遥散(《和剂局方》)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烧生姜功用:滋阴收涩,化瘀止带。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8.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牡丹皮山栀甘草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生热证。

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9.四逆散(《伤寒论》)组成: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功用:滋阴收涩,化瘀止带。

主治: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肝病科方剂方歌

肝病科方剂方歌

〃肝病科常用方剂1.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2.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3.茵陈五苓散茵陈+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4.平胃散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5.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6.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7.栀子柏皮汤栀子黄柏甘草功用:清热利湿主治:伤寒身热发黄8.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痰饮9.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10.二妙散黄柏苍术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11.三妙丸黄柏苍术川牛膝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两脚麻木12.四妙丸黄柏苍术川牛膝薏苡仁功用:清热利湿舒筋壮骨主治:湿热痿证。

13.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风痰上扰14.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15.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16.碧玉散六一散+青黛功用:清解暑热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证17.六一散滑石甘草功用:清暑利湿主治:暑湿证19.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平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20.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功用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牙痛21.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22.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23.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24.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名中医治慢性肝炎十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慢性肝炎十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慢性肝炎十八个秘方治慢性肝炎秘方(18首)44.1二甲调肝汤【来源】何炎燊,《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田基黄各30克,太子参、茯苓、黄芪各18克,白芍、女贞子各15克,糯稻根须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方解】此方经长期临床实践、多次修订而成,乃“奇之不去则偶之”,所谓复方是也。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多是迁延日久,病机错综复杂,既有邪毒深入血络,久郁成症之实证,又兼见肝阴暗耗、脾气受损之虚证,故用药宜各方照顾。

且久病虚羸,不耐猛峻之剂,过寒过温,偏攻偏补,皆足致变。

本方取山甲、鳖甲血肉有情之品,入肝络以通其瘀滞,以缓消其症;三七、丹参活血而不伤正,以通其瘀滞;茵陈、田基黄善能清肝搜邪,且清而不克,此六者所以治其实也。

益脾气选用太子参、茯苓之甘平,以济黄芪之温;养肝阴选用白芍、女贞之中和,而避归、地之柔腻;又用糯稻根须,既是稼稻养脾之品,又“得水土之气最全,能清阴分燔灼之热”者(语见《叶案存真》),参与其间,此六者所以护其虚也。

本方特点是性质和平,利于久服,无不良副作用。

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颇有实效。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加减】内热盛、口苦便秘者,去黄芪,加虎杖、栀子各12克;里湿盛、便溏、腹满痛者,去女贞子,加苍术9克,厚朴6克;胁痛隐隐,痞闷不舒者,加柴胡12克,郁金9克;胁痛阵发,如刺如锥者,加川楝子、元胡各9克;气分偏虚、面黄、倦怠、短气,纳差者,加白术12克,怀山药24克;阴分偏虚,口干、舌燥、虚烦火升者,加玉竹24克,麦冬12克;有腹水者,茯苓增至30克(用皮肉各半),加车前子15克,砂仁6克,茅根30克。

【疗效】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44.2燮枢汤【来源】焦树德,《中医杂志》(4)1984年【组成】北柴胡9~15克,炒黄芩、炒川楝子各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2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2.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或黄草)9~10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

肝病100个方剂

肝病100个方剂

中医医院肝病科常用方剂目录1.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腹微满,口中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数等。

2.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组成: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

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等,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

并主水土不服。

3.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组成:茵陈蒿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

4.胃苓汤(《丹溪心法》)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5.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组成:龙胆草柴胡泽泻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生甘草功用: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

症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6.栀子柏皮汤(《伤寒论》)组成:栀子甘草黄柏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伤寒身热发黄。

7.苓桂术甘汤(《伤寒论》)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牌。

主治:痰饮。

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8.二陈汤(《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湿痰咳嗽。

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9.二妙散(《丹溪心法》)组成:黄柏苍术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

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10.三妙丸(《医学正传》)组成:黄柏苍术川牛膝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国家级名医,治疗纤维化、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配方,收藏起来!

国家级名医,治疗纤维化、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配方,收藏起来!

国家级名医,治疗纤维化、肝硬化、肝腹水的中药配方,收藏起来!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中药配方龙柴方(金实)龙葵、柴胡、黄芩、半夏、郁金、蛇舌草、茜草、夏枯草、女贞子、白术、甘草。

(杨宏志)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各20g,当归、黄芪、白术各12g,丹参、赤芍各15g,三七2g(冲服),炙甘草、柴胡各9g,海藻30g,蜈蚣2条,陈皮9g,茜草、白花蛇舌草各30g。

软坚护肝方(张云鹏)鳖甲10g,穿山甲片10g,莪术10g,生黄芪15g,石见穿15g,当归10g。

(李佃贵)方1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丁茶、黄连、黄芩、蒲黄、五灵脂、丹参、威灵仙。

治疗肝纤维化伴有面色晦黯,胁肋刺痛,黄疸,鼻子出血或牙龈出血,眼睛痛,腹壁血管曲张等症状者。

(李佃贵)方2百合、鳖甲、山茱萸、茯苓、当归、生地黄、白术、姜黄、积实、陈皮。

治疗肝纤维化伴有乏力,胃部不适,消化能力差,睡眠障碍,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面色无华,大便稀,耳鸣等症状者。

治疗“乙肝肝硬化”中药配方软肝煎(邓铁涛)太子参、白术、茯苓、萆薢、楮实子、菟丝子、鳖甲、土鳖虫、丹参、甘草。

(徐景藩)当归、丹参、三棱、莪术、鳖甲各10g,杭白芍、淮山药各15g,炒党参(或太子参)10~15g,茯苓15~20g。

(常占杰)黄芪30g,柴胡10g,黄芩8g,赤芍20g,丹参20g,升麻6g,葛根15g,牛膝15g,猪苓15g,汉防己15g,神曲30g,炒薏米15g。

(金洪元)北沙参、郁金、内金、生麦芽、丹参、茵陈各12g,麦冬、枸杞、炒白术、枳实、黄精各9g,赤芍、白芍、香附各10g,陈皮6g。

(刘平)方1黄芪、白术、女贞子、旱莲草、白芍药、丹参、桃仁、姜黄、泽兰、泽泻、茯苓、生牡蛎。

治疗乙肝肝硬化伴有乏力,易疲劳,面色暗,失眠多梦,口干,或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者。

(刘平)方2茵陈、栀予、制大黄、黄岑、连翘、田基黄、虎杖、碧玉散、金钱草、白术、茯苓、泽兰、泽泻、生牡蛎。

治疗乙肝肝硬化伴有胁下胀痛,口干口苦,口黏腻,或有黄疸,进食少,乏力,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等症状者。

基层老中医治肝病验方(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基层老中医治肝病验方(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基层老中医治肝病验方(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小编导读治疗肝区疼痛的经验1977.12.25柴胡疏肝散为治疗肝区疼痛的主方,然而在患者有热象或有阴虚证候时,此方的作用往往受限。

余近治乙肝患者之肝痛,用此方与杨氏家藏方合方,加金铃子散、丹参饮,获显效,可见此方可与寒凉药相配而提高疗效。

具体组成:柴胡15g,枳壳12g,白芍15g,郁金6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龙胆12g,茵陈12g,山栀9g,当归12g,佛手6g,黄精6g,牡蛎12g,红花3g,延胡索6g,川楝子6g,丹参9g,木香3g,草豆蔻3g,焦白术6g,金银花15g,陈皮6g。

查黄文东医案,其治疗胃脘胀痛的方剂中总不离当归、白芍、延胡索、郁金、青皮、柴胡、枳壳之类,可见气分之痛需加血分之药,才能奏效。

血分之药常用当归、白芍、延胡索、郁金;气分之药常用青皮、柴胡、枳壳之类。

另外,白蒺藜辛苦微温,入肝经,对肝郁气结之痛甚为有效,故肝区疼痛的患者多可用之。

肝炎一得1978.2.10广东省中医院的岑鹤龄老中医善治肝病闻名于大江以南,他治肝病的论点谓:肝属木,主相火,火易伤阴,故肝病多阴虚,治肝宜以补阴为上法。

然补阴之品多矣,用何者焉?《金匮要略》谓:“夫肝之病,补用酸。

”根据此条经文,治肝之药应不忘酸收之品,酸甘化阴为中医常理。

鉴于此,岑氏主张用枳实、五味子、女贞子、酸枣仁、白芍、何首乌、枸杞子、山茱萸、当归、柴胡、蒲公英、麦芽、丹参。

口诀:实五女儿枣白首,杞山胡公归麦参。

肝癌去痛方1985.2.20组成:当归10g,白芍3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枸杞子10g,菊花10g,龟甲30g,牡蛎30g,土鳖虫12g,全蝎末6g。

水煎服,每日1剂。

(上海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胡安邦)余以此方治疗肝癌患者之肝痛有效,故而记之。

口诀:桃红四物三对药,服用肝痛暂可歇。

慢性肝炎又一方1985.9.6苍术12g,黄柏30g,牛膝12g,生薏苡仁30g。

传世奇效药方之千金养肝方

传世奇效药方之千金养肝方

传世奇效药方之千金养肝方治疗B肝的方子,每天煮份当茶喝。

连续喝两个月,治好陈立夫的B肝,陈立夫感激之余便赠送中医师台币一千万元。

于是此中医师用一千万元创办了中国医药学院。

此方平和,没事煮来当茶喝,可以整肠健胃,肠胃好了,自然身体健康。

服此方注意事项:忌吃冰品、乳制品(如牛奶、养乐多),碳酸饮料,人工食物。

方子:白术、黄耆、红枣、生姜、获苓、白扁豆、白芍、甘草各两钱,水约1500cc,煮开后小火再煮约30分钟(此方约20元)。

查看上列药材,都是中医常用,不具毒性的中药成分。

其中主要是针对脾胃的药,其次是针对肺、心的药,只有一味白芍是针对肝来的,这就是中医强调五行生克的用药原理。

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土旺则不怕水克;木生火,火(心)旺可泄木实;肺属金,肺金克木,可制肝火。

简单一方药,竞能治疗西方医学花费数百亿无法治疗的B 肝(大陆称乙肝)。

提示: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傳世神效方之“无忧散”凡男女老少、病家、未病者,全都可服此方,则正气得充,气血通畅,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近身。

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凡我自己门诊的所有人员,亲属及朋友等,我都要求他们每日早晚各服1杯,不间断服用,慢慢地可以使周身暖和,手足不冷,精力健旺,气血通畅而百病不生。

劳累,疲乏后更可服之,可立补精神,益气充脉。

另外,如果中年妇女更年期见下肢疲软,精力衰退,易于发脾气,心烦失眠诸症也都可以服此方。

如果有流感来袭,先服此方以预防。

如果已经有感冒,发烧,鼻塞,身痛等症状,也还都可以无忧散解之。

如果以上病症非常明显,单纯服散剂可能力量不足,还可以原方半量为剂,水煎服,日一剂。

连服数剂,则其效必大增。

组方:防风45克,天麻45克,白芷60克,猪苓30克,白术30克,制附片60克,炒千姜240克,泽泻30克,陈皮30克,肉桂30克,川芎45克,茯苓30克,生半夏(先开水洗七次,再晒干备用)30克,麻黄45克,细辛30克,酒制大黄20克,生黄芪90克,当归6 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肝病治疗秘方一零九、通治方(10)109.1 加味逍遥散【来源】程爵棠,《浙江中经学院学报》(1)1982年【组成】柴胡6克,制香附15克,广郁金、枳壳、广木香、当归、白芍各9克,白术、茯苓各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疏肝解郁,调理肝脾。

【方解】盖肝为气血调节之枢,主疏泄而喜条达舒畅。

若七情失调,怒惊忧愁,必使肝失条达之性,而导致肝气郁结,久郁不解,必变证蜂起,如清代华岫在《临证指南》按语中说:“不知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畅,故气之升降开阖枢机不利,继而诸郁随作。

诸郁之起必以气郁为先导,气郁者,肝郁也。

肝气一郁,诸郁必相因而起。

”然肝郁之为病,非止一端,故前人有“气郁为百病之源”,“万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之说。

其治之要,正如清·赵养葵云:“惟其相因,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诸郁皆因而愈,逍遥散是也。

”治宜疏肝解郁,或随证加入一二味对证之品。

然逍遥散为肝脾同治之方,其疏肝解郁之力不足,故加入制香附、广郁金等味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效。

故方中君以柴胡、疏肝解郁;臣以制香附、广郁金、炒枳壳、广木香、薄荷解气郁、散血瘀,助君药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以复肝用;佐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充肝体;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脾健以拒肝郁之欺侮,此即道“上工治未病”之旨。

又甘草能协调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疏肝解郁、调理肝脾之功。

从而使肝郁得解,肝体得养,脾胃得实,诸病向愈。

【主治】可用于因肝气郁结所致的慢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咽喉病,目疾和妇科病等诸病。

症见胁痛、胸闷、头晕、体倦、纳呆或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或咽中似有异物梗塞,吞不下,吐不出等症。

【加减】若气郁上焦,加木蝴蝶,苏梗各9克,桔梗3克,白蒺藜9克;气郁中焦,加佛手、婆罗子各9克;气郁下焦,加乌药、小茴香各9克;气逆于上,加沉香3克,苏子、刀豆壳各9克。

同时再随证加减,例如:(1)兼痰郁(痰气交结):结于咽中,症见咽中不适,或似有异物梗塞者,本方去当归、白术、薄荷、甘草,加法半夏、川厚朴,木蝴蝶各9克;结于颈项,症见颈前下方一侧或两侧肿大(即瘿气),胸闷者,本方去当归、白芍、白术、甘草、薄荷,加青、陈皮、浙贝母、海蛤壳、法半夏各9克;结于经络,症见肢体麻木憋胀,眩晕者,本方加天麻、钩藤、陈皮、法半夏各9克。

(2)兼湿郁(肝郁湿阻):症兼腹部填胀,按其空空,食后胀甚,嗳气稍减,或下肢浮肿者,本方去当归、白芍、广郁金、广木香,加苍术、泽泻、川厚朴各9克。

(3)兼血郁(气滞血凝):症见胸闷不舒,或旧咳、低热者,本方去广木香、广郁金、薄荷、甘草,加苏子、法半夏、丝瓜络、旋覆花、制乳香、川芎各9克;若面色暗、胸闷疼痛、胁痛,肝脾肿大,或脘胁胀满,食欲不振,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者,本方去茯苓、白术,薄荷、甘草,加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各9克。

(4)兼脾虚(肝郁脾虚):症见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四肢倦怠者,本方去广郁金、广木香、薄荷,加党参、焦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

(5)兼食滞:症见胸腹胀满,恶食嗳腐,纳呆,食入则胀甚者,本方去当归、广郁金,加陈皮、谷麦芽、鸡内金各9克,或再加少量大黄。

(6)兼火郁(肝郁化火):症见颜面烘热,心神烦扰,胁痛,目赤耳鸣,口干苦,急躁易怒,小便黄赤,或咳血、吐血、衄血者,本方去香附、广木香、广郁金、枳壳,加黄芩、龙胆草、黑山栀、生地各9克,木通6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系根据《和剂局方》逍遥散加味而成。

现为笔者临床常用之方。

据临床观察:本方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因肝郁,或因肝郁而致诸郁所引起的各种诸多疾病均可用之。

医者执方,贵在化裁,疗效始著。

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颇多,疗效显著。

但本方不可久用,若肝郁一解(舒)即止,或更方调治,不可过剂。

109.2 养肝汤【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组成】熟地30克,当归、白芍、黄芪、何首乌、山萸肉各15克,川芎5克,鸡血藤9克,阿胶10克(烊化兑入)。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补血养肝。

【方解】人之血液,静则归心,动则在肝,故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其一身之筋脉发,目和四肢关节器官必须依赖肝血的不断充养,功用始能自如;若肝血不足,必致筋、发、目及四肢关节等器官组织得不到肝血的充分濡养而导致种种病症的发生,同时肝血不足,又能导致阴阳失调,肝用失常,种种变证,为病非止一端。

治宜补血养肝。

故方用四物汤为君,四物汤是治血虚证之祖方,用以补血养肝;臣以何首乌、阿胶补血养血,助君药及增强补血养肝之功;血无气不生,入黄芪益气,合当归则补血之功尤著。

阴血同源,血虚及阴,故佐以熟地、山萸肉滋阴养肝,合白芍养阴其功尤著。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则气行不畅,气滞则血凝。

故入鸡血藤配川芎养血活血,故兼之为使。

诸药合用,达到补而不滞,生化有源,而共奏补血养肝之功。

【主治】可用于因肝血不足所致的慢性肝炎,慢性贫血,肝硬化,动脉硬化症,更年期综合征,脱发、干脚气,痿症,青光眼,白内障,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及喉科等诸病。

症见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头晕目眩,偏头痛,两眼昏花,视物模糊,或两目干涩或夜盲,耳鸣耳聋,肌肤粗糙,肌肤或四肢麻木,皮肤搔痒,肌肉跳动,或筋脉拘急,挛缩,或角弓反张,胸肌痛,或小腹痛,痛连前阴,按之则止,或善怒、易疲劳,或惊恐如人将捕之,遗溺,口唇及爪甲色淡,甚则干枯,女子则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愆期,甚则闭经、崩漏等。

舌质淡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涩,或细数。

【加减】若气滞甚者,加制香附15克,柴胡6克,苏梗、砂仁各9克;血凝甚者,加丹参,赤芍各9克,或再加广郁金、泽兰;兼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各9克;兼阴虚血凝,加丹参、麦冬、鲜石斛各9~15克;肝风为动,加钩藤、杭菊花、夏枯草各9克;发黄加茵陈9克;降谷丙转氨酶者加人参叶、怀牛膝各9克,五味子6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据临床观察,本方应用范围广泛,凡因肝血虚所致的各科多种疾病均可应用。

医不执方,贵在化裁,疗效始著。

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疗上述各病甚多,无论何种疾病,凡证属肝血虚者,投之无不立验。

病非一日,贵在坚持守方,加减用药,灵活应用,多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09.3 滋阴煎【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组成】熟地30克,山萸肉、何首乌、珍珠母各15克,茯苓、丹皮、当归、枸杞子,二至丸(中成药)各9克,陈皮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滋阴柔肝。

【方解】肝藏血而主疏泄,体阴而用阳。

血属阴、气属阳,故血虚可累及于阴,阴虚可以累及于阳,互为因果,各有侧重。

又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在生理上肾与肝属母子关系;在病理上必然母子相累。

若肝阴不足,必致肾阴亦虚;反之亦然。

又因肝阴虚易耗,故临床肝阴虚见证尤多。

阴虚而阳无所制,肝阳必亢;水亏则不能涵木,而致内风升扰,阴虚为本,风阳为标;又“阴虚生风热”,所以肝阴一虚,变证蜂起,为病非止一端。

诸症之作,皆阴虚为患。

治宜虚则补其母,以滋阴柔肝为法。

方中君以熟地合山萸肉、二至丸以滋补肝肾;臣以何首乌、当归养血以滋阴;珍珠母、枸杞子滋阴以潜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丹皮凉血以清泄肝肾之虚火;入陈皮为使以疏畅气机,使之补而不滞,补中有泻,寓泻于补。

诸药配伍为用,则有相辅相成之妙,共奏滋阴柔肝之功。

【主治】可用于因肝阴虚所致的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动脉硬化症,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早期肝硬化,脱发,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其他眼病,妇科病等。

症见颜面烘热、泛红,头痛绵绵,眩晕欲仆,急躁易怒,胁隐痛,或头昏眼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低热或潮热,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盗汗,虚烦不安,健忘,或肌肤、四肢麻木、震颤,或面色苍白无华,两目干涩,夜盲,遗溺,口唇爪甲色淡,甚则枯萎,或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或愆期、经闭,舌质淡红少津,少苔,脉细数而弱。

【加减】若失眠,加夜交藤15克,合欢花、茯神各9克;盗汗加麻黄根5克,浮小麦9克,或加煅龙牡各15克;肝脾区疼痛,加柴胡9克,元胡、五灵脂各15克;食欲不振,加砂仁、蔻仁、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肝风内动,加杭菊花、钩藤、夏枯草各9克;阴虚火旺,加黄柏、知母各9克,夏枯草15克,或加玄参15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据临床观察,凡证属肝阴虚所致的各科诸多疾病,用之多验。

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总有效率达90%以上。

古谓“阴虚难复”,所以临证应用,一要坚持用药,徐徐调之,切忌操之过急;二要随证加减,灵活应用,务必药切病机。

这样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109.4 益肝煎【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组成】黄芪30克,党参、白术、当归各15克,茯苓、炒白芍、制香附、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补肝。

【方解】肝主疏泄,以阳为用,然肝之疏泄功能,其肝用有太过或不及之病理变化。

后者(不及)则属肝气肝阳不足之故。

肝气肝阳不足,古人很少论及,其实临床所见肝气肝阳虚证亦复不少,尤其在久病虚证中尤为多见。

正如近代名医蒲辅周所说:“五脏皆有阴阳气血之虚,肝脏亦不例外。

”肝气虚证,为病非止一端。

其治以益气补肝为法,此即“异病同治”之谓也。

四君子汤为治气虚之祖方,故方中取四君子汤合黄芪以补肝脏生化之气,且黄芪性升,与肝气弱而补者最宜,重用则气化这功尤著,故合用力君;阳虚则阴盛而脾失健运,故用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无阳则阴无以化,气弱血必虚,故又用当归、白芍,养肝体以助肝用,阴中求阳以增强益气补肝之功,故用之为臣;佐以香附疏肝解郁。

因肝虚用怯,疏泄无权,故入香附调畅气机,以复肝用;白芍合甘草缓急止痛;又炙甘草温中健脾,且能调和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肝之功。

【主治】可用于因肝气虚所致的慢性肝炎,早晚期肝硬化,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营养不良和眼、妇科病等。

症见胸胁满闷,四肢乏力,手足常青、懈怠,不耐疲劳,易怒懒言,遇事多忧,精神不振,喜悲恐,善太息,腹胀,不思食,入食则胀甚,嗳气吞酸,口干苦,不欲饮,时时战震,目昏暗,视力减退,筋脉拘急,筋疲,头痛昏重,巩膜微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细,或弦细而数。

【疗效】临床反复验证,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

根临床观察,凡因肝气虚所致的各科诸多疾病,用之无不立验。

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总有效率达96%以上,临证应用,宜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疗效始著。

109.5 温肝汤【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组成】黄芪30克,党参、肉苁蓉、菟丝子各15克,制附子、炒白芍、山萸肉、炒白术各9克,炮干姜、茯苓各6克,枳实5克,炙甘草3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