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随着国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传统村落作为活化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建筑美学和社会发展轨迹,而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正是反映了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思想等因素。

所以本文就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村落的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最后提及研究不足与展望发展趋势,以期待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态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综述近30年的时间,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范围较广,21世纪之前,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总体数量相对较少,且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进入21世纪,传统村落的研究迅速增长,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也大幅增加。

在研究內容上,更注重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和传统村落更新、开发及保护机制的研究;其次传统村落与现代文化、城镇化等课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1 村落空间形成因素温君的《试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中提到影响少数民族村落分布的的两个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地质、生物等对村落形成及分布的影响,其次就是人文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生活、工业与交通、家族制度、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等阐述我国少数民族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影响村落形成的因素,总结得出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民族文化,合理规划布局民族村落,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992年彭一刚在《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中也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对传统村落形成因素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贺玮玲提到行为与聚落形态的关系可以推演到:需求—功能—需求的关系模式,聚落形态在人们的不同需求下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也提到了历史性与地域性影响聚落发展的重要因素。

黄忠怀的博士论文以“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为题,探讨河北平原村落空间分布过程,提到移民对村落发展的重要作用,移民形成新的村落,也相应的改变原来土著村落结构,同时谈到村落在规模都经历从零星聚落到饱和性聚落的演变。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导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进步历程,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空间层次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演变过程,以期加深对中国传统聚落的理解。

一、聚落的定义和分类传统聚落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社交需求,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起的地区。

依据聚落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传统聚落分为农业聚落、工业聚落、商业聚落等。

本文主要关注农业聚落,因为农业聚落在中国传统聚落中占据了重要塞位。

二、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整体布局、建筑群落和单元空间。

这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空间的特点。

1. 整体布局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是指聚落的总体规划和空间组织方式。

中国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紧凑布局:传统聚落基本上是呈现出“三合一”布局,即乡村、田地和水系的紧密结合。

这种紧凑的布局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沟通,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2)中轴线布局:浩繁中国传统聚落都接受了中轴线布局,即乡村的中心轴线上有主要的建筑和道路。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思想。

(3)环境适应性:传统聚落通常会思量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来规划布局,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和丰水状况。

依据不同地域的特点,聚落的布局也有所不同。

2. 建筑群落建筑群落是指传统聚落中由许多建筑物组成的聚居区域。

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形式多样性: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形式多样,既有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也有砖石结构的府邸和寺庙。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传统聚落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

(2)分层建筑布局: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通常接受分层建筑布局,即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

(3)公共空间的重视:中国传统聚落分外重视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利用。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或严重破坏的危险。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形状和结构,也包括村落的整体布局和相关的地理环境。

这些空间形态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还可以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和特色,探索其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为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独特之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和理解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演变过程,拓展文化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所取代,传统空间形态面临消失和破坏的威胁。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和传承的依据和参考,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继承。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作者:刘大均等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04期摘要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突出,存在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4个明显的集聚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②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云南、贵州2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8%,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辽宁等10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

此外,全国传统村落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明显,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游地区次之。

③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而是传统村落分布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④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由南向北的梯度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中国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157-06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等价值。

传统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历史、延存至今、且保留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形式,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外对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较早,且主要从传统村落文化[2]、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4,5]等方面开展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村的重要存在形态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空间分布特征1. 区域分布特征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

北方地区的传统村落多集中于平原和河谷地带,布局紧凑,背靠山峦或者水域。

南方地区的传统村落则多位于丘陵和山地之间,因地势起伏较大,村落布局相对分散。

此外,西南山区和西北干旱带的传统村落,其分布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更加独特。

2. 建筑形态特征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也是其空间分布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四合院”,“院落”和“坊巷”等。

四合院是中国农村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以四合为基本单元,四面周廊,中心庭院。

院落是建筑群体的集合体,多个四合院组合而成,形成一片完整的空间系统。

坊巷则是村落内的街巷网络,起到连接不同院落和功能区域的作用。

三、形成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分布的形成有很大的历史背景。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中国农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村落组织形态。

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国家政权的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农村社会处在封建农地制度的框架下,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布局与地主、地主家族有关。

2. 地理原因中国庞大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也为传统村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差异很大,正是因为地理因素的影响。

北方地区一般为平原,地形相对平坦,传统村落更多是集中于平地。

南方地区地势起伏,山多水域也多,传统村落更多分布于山间和水旁。

3. 文化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对村落的形成和空间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统一的思想,传统村落的布局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摘要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生态、技术等方面的价值。

空间分布格局是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基于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探讨,从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一、引言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反映传统村落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其内部结构、布局和空间组织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性格。

本文将从地域性、生态性、功能性、社会性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并结合现代文化对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和展望。

二、地域性的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地域性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的地域环境对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局面。

在地理环境方面,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和水文情况密切相关。

山区和平原地区的传统村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山区的村落多以丘陵地带和山谷为主要的空间组织区域,大多遵循山势的起伏和水流的汇集,形成类似于阶梯状、串珠状或圈舍状的村落空间模式。

而平原地区则主要以水系和道路为主导,形成类似于网状、线状、方状等的村落空间模式。

这种空间分布格局为村落内部的交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寻求安居、共同建设和民主自治方面的思路和实践。

三、生态性的表现生态环境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格局往往与生态环境条件有关。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村落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第二是各个村落之间生态联系密切。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
摘要: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案例与成效
四、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正文: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了普查、评审和保护,各地也相继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和实践。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传统村落的认定、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发展模式等。

其中,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研究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

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践案例与成效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如整体保护、部分改造、风貌整治等。

这些实践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传承
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村民参与度不高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五、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针对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挑战,未来需要在政策制定、保护规划、技术支持、村民参与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范文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范文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古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保护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分析其保护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1. 古村落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古村落的形成多受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初期的空间形态多呈团状或带状分布。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村落逐渐扩大,形成初步的空间结构。

2. 古村落的扩张与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村落的扩张,新的建筑和设施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和空间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在扩张中寻求平衡。

3. 现代古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现代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征。

一方面,传统建筑和空间得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建筑和设施与古村落的空间形态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古村落景观。

三、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必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保护古村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古村落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通过开发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3. 维护生态平衡古村落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保护古村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古村落保护发展的策略与措施1.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制定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保护范围、重点和发展目标,科学布局空间形态,确保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传承文化,弘扬特色加强传统建筑和空间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提升古村落的文化价值。

3. 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开发古村落的旅游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从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来看各省市及自治区都有村 落分布但是数量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呈现出分布极不均衡 的局面 其中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数量最多占到全国的百分之 十以上$ 在其他各省市中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地区除此之外云贵高原以及晋冀平原一带也有较多数量的 村落分布 而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少比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村落分布的密度极低这主要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 除此之外我国 不 同 地 区 之 间 也 呈 现 出 分 布 不 均 的 现 象 就区域分布情况来看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是中国传统村落的 主要分布区这两个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占全部的一半以上 以西南地区的数量最多而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布数量较 少在分布密度方面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平均 分布水平最低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以上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村落 在空间分布上非常不平衡主要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局面并且 以长江以南地区为主要分布区传统村落在大多数地区都主要 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出现这种分布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 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 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环境是影响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的主 要因素中国具有西高东低的地理特性其中地势最高之处为 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那里空气稀薄并且地形复 杂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村落发展过程中这些地区由 于地理位置不具有优势因此在传统村落分布上并不占据优 势) 相比之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东部地区自然环境 优越适合农作物生长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已经成为最适宜居 住的环境并且逐渐成为稳定的传统村落聚集带而东北地区 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来说也不是很好平原和低山地带也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加之气候条件寒冷因此传统 村落的分布也相对较少 )&) 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 在传统村落分布的影响因素中人口分布也是一个十分重 要的原因 受地理位置分布条件的影响不同地理位置的生存 环境都是不相同的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而西部高 原则人口较少(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著名的学者曾 经提出过一个人口地理分界线说在该分界线以东就是气候 温润的人类适宜居住区百分之三十多的面积却集中了全国将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而分界线以西则为干燥的畜牧养殖区

我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近今进展

我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近今进展

我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近今进展陈晓华;赵婉艺【摘要】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近年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本文基于城乡规划学科视角梳理近年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形态重构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背景、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形态演变特征、影响因素、重构模式与体系等方面,归纳总结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及其研究内容框架,并对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池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进展;中国【作者】陈晓华;赵婉艺【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的最基本的空间单元,是乡村地区人口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乡村聚落空间是聚落的物质形态[1],可以具体为乡村聚落的规模、职能及空间分布结构[2]。

空间重构是系统各要素通过优化配置实现重新组合的过程。

聚落重构包括经济重构、社会重构和空间重构,聚落空间重构类型包括政策性的村落重构和自发性的村落重构[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4]。

本文基于城乡规划学科视角,从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影响因素、重构模式与体系等方面对近年我国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以期归纳总结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研究的近今进展和趋向。

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背景1.1乡村转型发展乡村转型与乡村重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村镇和产业布局调整等改造传统农村,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优化城乡空间格局都属于乡村转型与重构的范畴。

我国正处在乡村转型发展驱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理性重构阶段[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转型的深化,乡村人口向大城市、县城及周围镇区流动,经济上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聚落从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空间从分散向集聚转变、乡村文化发生转型,深刻影响着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分布。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它们不仅是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的重要代表。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特点及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村庄的布局、建筑的形态和风格、村落环境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1.村庄的布局中国传统村落的布局多以“人”字型或“品”字型为主,即村中心是村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周围分布着村民的居住建筑和田地。

集体活动场所可以是村庄的中心广场,也可以是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布局紧凑而有序,体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性和亲密性。

2.建筑的形态和风格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和风格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它们受到当地资源、气候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建筑的材料多为当地的土、木、石等自然材料,结构多采用木质或石质,风格上有广式、闽式、徽派等多种特色。

3.村落环境的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的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田园和村庄的位置、规模、层次等特点,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

二、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1.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空间规划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对于当代乡村空间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可以为当代乡村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3.旅游开发中国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中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集中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

一、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1、初期空间格局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由历史沉淀、地理环境、宗族制度、农业特点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中国西南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也不例外。

初期的传统村落一般采用环山、绕水的布局形式,呈环形或半月形,村落内部一般布局为人房以及家庭生产用房,形成一种简单而紧密的社会生活方式。

村落的功能分工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家庭生产和家庭经营占据规划的不同位置。

因此,建筑密度较高,建筑规模一般不大,主要由木材和泥土等天然材料构成。

2、中期空间格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种族交往的增加,传统村落空间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交往。

村落的布局由原来的环形和半月形,逐渐发展为沿山而建和沿水而建的形态,同时又出现了几个主要的交叉点,形成了以中心广场为核心的格局。

这些变化显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同时显示了传统文化理念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如大家的地位和家庭财富的发展,以及社会阶层分化。

3、现代化空间格局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化社会的来临,很多传统村落空间格局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城市化并在管理上对旧城区进行改造。

另外,由于农业结构的改变,也会导致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进一步演变。

现代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一般是由传统村落和现代建筑结合形成的,以保持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发展出了新的村落空间格局。

二、驱动因子1、经济驱动经济因素是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利于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演变。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因素之一。包括政策法规、土地制 度、社会组织等。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 重要影响。此外,不同地区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模式也会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影 响。
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自然因素 是影响乡村聚落用地时空演变的基础,人文和社会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乡村聚落用地的变化。
在时间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用地产生了影 响。例如,明末清初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了乡村聚落用地的废弃和迁移,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则促进了乡村聚落用地的恢复和发展。
在空间上,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差异等也对乡村聚 落用地产生了影响。例如,黄土高原的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农业条件较好,成 为了乡村聚落用地的主要分布区,而城市和工矿区附近则成为了乡村聚落用地 的重要扩展区。
2、加强黄土高原不同地域乡村聚落用地的比较研究,深入探讨不同地域之间 乡村聚落用地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3、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等手段,开展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空间分 析和模拟,为优化土地利用和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谢谢观看
2、政府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整土地政策、 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和调控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避免不良现象的 发生。
3、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活力。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 论:
1、黄土高原乡村聚落用地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其时空演变过程受到 自然、人文、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空间形态,其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更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乡村社会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入手,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其特点和价值,旨在为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学术支持。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较强的地域、民族和历史特色,总体呈现出“集中式”、“开敞式”、“有序式”等共同特征。

1. 集中式传统村落多呈现出核心集聚的空间形态,其核心是以庙宇、祠堂、公共广场等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民居、店铺等建筑,形成了明显的中心集聚空间。

这种集中式的空间形态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意识,又为居民提供了交流、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对村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开敞式中国传统村落的开敞式空间形态主要体现在村落周围的田园风景,主体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景观。

这种开敞式的空间形态既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是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魅力所在。

3. 有序式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多以规整、对称、通风和利于采光的原则为基础,建筑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有序,形成了独特的有序式空间形态。

这种有序式的空间布局不仅体现了居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提高居住舒适度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古村落空间布局的分析、村落建筑的形态特征、村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等内容,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1. 空间布局的分析学者们通过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中国古代村落的空间布局具有规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并从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探讨。

2. 建筑形态的特征通过对传统村落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色,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等方面的特征。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二、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
3、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利用:兰溪村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 艺、地方戏曲等。在转型发展中,通过将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与利用,不仅可 以提升村庄的吸引力,还能促进村民的社区参与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 动力机制
三、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
引言
引言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乡村聚落。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域环境,包括居住、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 转型发展是指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过程,人居环境的转型发 展则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本次演示将从政策、经济、 人口、技术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具体路径、 成果与挑战。
人居环转型发展的路径
1、政策引导
1、政策引导
政府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 划,引导和推动传统村落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还需加大对传统村落的 保护力度,确保其在转型过程中不失去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推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的基础。只有经济实力得到提升,才 有可能引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等 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进而促进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二、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 系统特征
二、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
1、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兰溪村的人居环境转型发展中,尊重和保 护自然环境是首要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是兰溪村转型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兰溪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

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深刻变革,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单元,其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路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对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的城乡发展策略、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国内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展望,对于理解乡村社会的变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乡村聚落的类型划分、空间分布、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功能转型等方面。

然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乡村聚落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基于大数据和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基于多源数据的乡村聚落动态监测、基于社会网络的乡村聚落联系研究、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深入探讨了乡村聚落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困难、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

本文展望了未来乡村聚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深化对乡村聚落演变机制的理解、以及关注乡村聚落的多元化和异质性等。

本文旨在为国内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研究视角和参考框架,以推动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乡村聚落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乡村聚落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空间分布、乡村聚落的演变机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乡村聚落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空间分布研究,主要探讨乡村聚落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特征、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规模结构、形态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组织规律和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国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进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近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首先,学者们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传统村落与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的紧密联系。

其次,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策略,如精准保护、生态保护、创意利用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一些学者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艺术特色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对于传统村落的定义和范围尚不清晰,有时容易将乡村景区和仿古村落与真正的传统村落混淆。

其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依然严峻,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困境、人口外流等问题。

另外,尽管学者们已经有了一些保护策略和措施,但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

最后,目前研究多以单一村落为研究对象,缺少整体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未来的研究应该予以更多关注的问题是:首先,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定义和评价标准的研究,明确传统村落的内涵和外延,防止概念上的混淆和偏差。

其次,深入开展传统村落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传统村落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同时,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研究,探索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策略和措施,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

此外,拓展传统村落研究的范围,开展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比较研究,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总之,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内容\发展历程及其评述摘要:论文首先界定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定居点,因其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的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

继而梳理村落空间结构相关研究内容,分三大类:现状研究、演化研究、优化重组研究。

认为村落空间结构研究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未来对于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将成为重点与难点。

最终提出3点村落空间结构研究展望:1、积极关注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重组类研究;2、将村落看作为复杂巨系统,引入系统论观点分析村落空间结构各要素间相互关系;3、加强村落空间结构定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村落;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村落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界定1.1村落空间结构概念村落空间结构在建筑学科和地理学科中通常指村落空间的物质形态、组成关系。

1994年范少言发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论文,文中对村落和村落空间结构做了定义,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农业地域中居民点的组织构成和变化移动的特点,以及村庄分布、农业土地利用和网络组织构成的空间形态及其构成要素间的数量关系。

2009年罗雅丽发表《村镇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将村镇空间结构定义为村镇地域范围内各空间经济单元间具有相对稳定而又包含变化的空间分布和等级规模关系。

村落空间结构具有广泛内涵与外延概念。

狭义概念: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包括村落形态和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村落空间结构按组织规则将村落形态和各子系统连接,整合为村落复合系统。

广义村落空间结构:除村落内部空间结构外,还包括村落体系间空间结构和村落社会、产业空间结构等内涵。

本文认为村落空间结构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地域范围的定居点,因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诸类要素间稳定状态而在空间层面表现出的形态和组成关系。

1.2村落空间结构内涵1.2.1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村落空间结构构成要素包括:村庄地域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家族血脉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文化结构等。

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入手分析,可将诸类要素分类为自然环境类要素、人文社会类要素、经济产业类要素。

1.2.2村落空间结构的层次关系村落空间结构层次分为:1区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总体上反映乡村聚落特征的区域差异、组织和空间分布;2群体村落空间结构,即中心乡村聚落与其周边村庄相互作用形成地域关系;3单体村落空间结构,即单个聚落发展所遵循的空间模式,主要内容有规模、用地组织、区位、社会结构与文化特征、自然特征及景观构成。

(范少言、陈宗兴, 1995)2、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研究经历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空间到过程。

研究内容概括为:影响因素研究、分类和形态研究、土地结构利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构演变研究等。

研究对象繁杂,彼此重叠,无法明确掌握研究内容和开展研究各方面的比较工作。

然而从哲学层面分析事物自身发展序列看来,任何实体事物都处于时间维度中,故也必然包含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时间维度分析可全面了解事物本身。

通过阅读归类有关村落空间结构论文,依时间序列研究分为:1现状空间结构研究;2空间结构演化研究;3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

村落现状结构研究指:分析现状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人文、经济相互关系,而其中并不涉及历史或是未来。

村落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指:以关键时期点村落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历史发展过程和原因,回答村落从形成之初到现今空间结构变迁因果关系。

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指:以村落空间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方式为研究内容,探讨构架理想村落空间结构的问题。

2.1村落现状空间结构研究19世纪40年代以德国地理学家科尔(johann georg kohl)为代表的地理学者开始针对农村居住方式和村落住宅研究。

1920-1960年欧美因两次世界大战引发城市重建和城市化浪潮迅猛推动城市聚落相关研究,而村落研究处于衰退状态。

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研究村落的热潮,这一时期理论著作颇丰,主要涉及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土地利用研究。

1930年国内学者对村落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单体建筑测绘与保护。

80年代地理学者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学》一书对村落建筑形式、规模、区位论述,将我国村落按地域划分11个聚落类型区,分析其特征。

1992年彭一刚先生编著《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拓展了村落空间研究范围,提出影响民居聚落形态因素是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的,梳理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社会诸要素关系。

之后村落空间结构研究虽受该文影响,但多集中于分析表层村落空间结构类型、构成、组合关系等,少有村落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

村落现状结构研究视角从个别到整体。

研究内容包括:规模与形态、区位选址、土地利用、空间构成、组成要素等。

纵观学界对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彭一刚先生《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作为转折点,为学界提出了新研究视角,即从整体出发研究村落空间结构与自然、人文、经济诸要素间相互关系。

面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诸多方法论研究,但少有其方法论的实证类研究出现。

2.2村落空间结构演化研究90年代国内乡村空间演变、发展、转型研究增多。

因村落空间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受改革开放影响村落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新村建设不断开展,引起村落空间结构迅速更替和发展。

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其中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成为当下研究主流与重点。

村落结构演化研究包含:演化过程研究;演化动力机制研究。

演化过程研究从村落历史角度出发,探求村落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演化动力机制研究从村落发展角度出发,分析村落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试图得到村落未来建设指导建议。

2.2.1演化过程研究1939年法国人德芒戎发表《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一文,对不同村落类型演化与社会、自然、人口、产业间关系研究。

1964年美国地理学教授geoge w.hoffman从自然条件、政策、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保加利亚村落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

80年代后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于空间结构与模式演变、乡村聚落变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方向多元化。

近年来研究内容扩展至人口密度变化对村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城郊乡村结构变迁中的社区;种族与阶层等。

1979年侯仁之先生出版《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北京早期聚落形成及环境间关系,对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进行探讨。

(侯仁之, 1979)1999年张小林编著《乡村空间系统以及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一书,从空间结构、关系、动力机制等方面研究,认为乡村空间由经济、社会、聚落三部分组成,指出乡村演变必然带来乡村经济重组、社会重构和聚落重新分布。

2007年南京大学邢谷锐等发表《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出城市化对村落空间演化影响因素包括:城市扩张、城乡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观念转变。

2.2.2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我国学界单纯对村落空间结构演进机制的研究较少。

1994年范少言发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论文,阐述生产力是演进动力;集中与分散是演进形式;螺旋式上升是演进模式,强调人文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对于村落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

(范少言, 1994)2001年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通过经济人类学研究法分析农村经济体系与村落自然环境关系,分析乡村社会经济变迁驱动力因素问题。

(费孝通, 2001)同济大学刘晓星于2007年发表《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有机演进途径及其启示》论文就城市形态演变动力分析认为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共同塑造了城市具体形态,并就不同演变形式提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不同作用。

目前,我国对于村落空间结构演化的多学科协同研究较少,对于演化动力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研究内容多停留于方法论探讨,且在整个研究体系中还未形成主导的研究方法论。

2.3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我国农村面临空废化、城镇化问题,国家提出新农村政策使得村落结构优化重组研究逐渐被人关注。

村落结构优化重组研究包含:模式研究和措施研究。

随村落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结合生态学思想,出现了生态村、乡村聚落生态系统、乡村人居环境等概念,学界开始关注村落生态体统、生态村建设等方面。

我国学界对于村落空间结构的优化实证研究,研究对象多为有历史文化价值村落,研究内容侧重尊重原村落空间结构,探讨保护与延续问题,研究成果为政策性建议和具体建设规划。

因研究对象特殊化造成研究成果对于大多数村落而言缺乏指导意义。

在相关研究中也少有对于村落空间结构优化重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

随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急需对新农村如何建设、如何优化等问题解答,因此对于村落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将是未来村落研究的重点方面。

4、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评述和展望4.1研究评述从我国乡土聚落研究深度与广度都在加强。

90年代后大批学者关注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利于该课题研究深化。

随村落空间结构研究转向,天然要求研究方法的改变来加以适应。

村落空间结构研究内容转向可概括为从村落现状空间结构研究转向村落空间结构演变和优化重组研究。

具体说,学界对于村落构成、形态、类型分类等从基于点、线、面及图底关系的形态研究转向深层次要素关系、相互作用、动力节制、演变过程、优化重组研究,研究方法突破单一学科、描述性、定性研究,转为多学科视角、分析性、定量定性研究。

当下村落空间结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1村落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2村落空间结构演化和优化重组类实证研究对象选择多为历史名村,对象特殊性使得指导新农村建设缺乏现实意义;3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这些不同学科背景的成果统筹、整合的研究工作未展开,重复性研究造成学术资源浪费;4村落空间结构人口老龄化、经济产业转型、村落空心化、城镇化等人文社科类研究关注不足。

4.2研究展望随村落空间结构研究深化和具体,其的变和优化重组必会成为未来研究热点和难点。

同时随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哲学系统论与村落空间结构的交叉研究,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指导将变得日渐重要。

本文通过以上分析总结3点对于未来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看法:1未来村落空间结构研究会更加关注于演变与发展,以及其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2将村落认同为复杂巨系统,从系统论和整体论角度研究形态演变机制,通过自然、人文、经济要素方面分析村落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3通过不同学科交叉研究,引进地理学、生态学先进分析工具,构建村落模型,对于村落空间结构量化分析,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法)徳芒戎. 1999. 人文地理学问题.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页 7.陈坤宏. 客家农村聚落之空间结构分析. 思与言. 卷 33,第2期, 页 262.陈桥驿. 1980. 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报. 1980年, 卷 35,第1期, 页 14—23.范少言. 1994.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08月, 卷 24,第4期, 页 265-304.范少言、陈宗兴. 1995. 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 1995年06月, 卷 15,第2期, 页 44—45.费孝通. 2001. 江村经济.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侯仁之. 1979.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胡振洲. 1975. 聚落地理学. 台北: 三民印书局, 1975.黄忠怀. 2005. 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月, 卷 37,第2期, 页 110.贾志强、葛剑强. 2008. 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 山西建筑. 2008年09月, 卷 34,第27期, 页 74.李晓峰. 2005. 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页 2.吕晶、蓝祧彪、黄佳. 2012. 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城镇规划. 2012年04月, 页 71.宋金平. 2001. 聚落地理专题.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页 1.宋金平、谭勇剑、李利峰. 1999. 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型式及动力机制. 人文地理. 1999年, 卷 14,第3期, 页 41-45.王建革. 2000. 华北平原内聚型村落形成中的地理与社会影响因素. 历史地理. 2000年, 卷 16, 页 89—96.邢谷锐、徐逸伦. 2007.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07月, 卷 35,第7期.杨懋春. 2001. 山东台头——一个中国村庄.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岳邦瑞. 2011. 绿洲建筑论——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页 32.张广智. 2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张小林. 1999.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作者简介:左臣(1987—),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地域景观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