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说课
城市经济学说课PPT教案
3、 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其他 专业和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 对外贸易学、运输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土地经 济学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经济学也是城市 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同城市社会学、城市 政治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 城市环境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等也有密 切的联系。
城市经济学说课
会计学
1
1.课程介绍
课时:本学期第1~16周,共32学时。 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针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学生需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 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 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 具有解决城市经济学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生产者是土地所有者和手工业者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中主要阶
层是资本家和工人,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第三阶段:后工业时代,城市中主要以服
务业为主
正在发生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聚然后再向郊 区扩散的一个过程。
上海:2000年人口密度为2588人/每平方公里 内环线以内: 4.01万人/每平方公里 内外环线之间: 2.04万人/每平方公里 近郊区: 0.32万人/每平方公里 远郊区: 0.09万人/每平方公里
其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 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 部落分离开了。商品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 为经常性了,因此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 后来,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再次,当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手工 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 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 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手 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最后,这些市集用 石墙、城楼围绕起来,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掌握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4. 能够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4. 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城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核心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
五、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解释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等2.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介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解析城市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如城市规模效应、交通运输成本等2.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 城市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规划等- 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等3. 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具体的案例,讨论城市经济学的应用,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结论—— • 1.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
入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 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 • 2.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 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市场)的位置 ,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 到贸易者的青睐
庭进行分工 • 北部家庭专门生产毛料,南部家庭专门
生产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小麦(公斤) 毛料(码)
• 北部家庭
8
1
• 南部家庭
12
6
• 运用机会成本,找出北部家庭和南部家庭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 北部家庭 • 南部家庭
• 486: Number of UAs
• 3,087: Number of UCs
• 249,253,271—— Total urban population
• 219,922,123: UAs population
• 29,331,148: UCs population
• 59,492,276—— Total rural population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4公斤小麦 = 1码毛料 • 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码毛料 • 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2公斤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考虑运输成本 • 北部家庭行走2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负数 • 北部家庭行走0.5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正数
• 80.7%——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城市经济学》课件
城市劳动力市场是区域劳动力市场的 核心,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市 场信息流通快,劳动力流动性强。
结构
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包括产业结构、 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等,这些结构决 定了城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就业结 构。
城市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
就业规模
城市就业规模是指城市中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数量,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平和人口规模。
总结词
城市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详细描述
城市产业布局是指城市内部各产业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业 集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众多企 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产业集聚可以 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创新。
城市产业转移与升级
VS
详细描述
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城市经济活动,包括 城市发展、城市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 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它旨在揭示城市经济 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 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结词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经济活动,包括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土地利用、城市财政与税收 等方面。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要点一
总结词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规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 软化、产业结构服务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等。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服务化 和生态化方向演化,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城市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
城市住宅市场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城市住宅市场特点 城市住宅市场运行机制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 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 理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如城市中心理论、城市增长理论等)
3. 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4.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如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
5. 城市经济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
三、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
-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城市经济问题;
-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实证研究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城市经济问题的解决思路。
四、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问题提出能力;
- 作业和报告:分析城市经济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 教材:选用相关的城市经济学教材;
- 影音资料:结合城市经济案例,使用相关的影音资料;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经济现象。
以上是《城市经济学教案》的内容。
通过该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培养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分析课件
国民生产总值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 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 最终成果。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 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 位,但也城市有经一济学部—分区域以经劳济分动析者课件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 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
技术水平指数= 地区工业劳动生 地产 区率 资金产出率 全国工业劳动生 全产 国率 资金产出率
⑧城市化水平:由下列公式算出
城市化水平=
区域城市市区人 区口 域城市市区工业产值 区域总人口 区域工业总产值
⑨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
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1.UNRISD的指标体系。
UNRISD是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英文缩写(United 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该机构在1970年出版的《社会经济 发展的内容和衡量标准》一书中,提出了包括15个指标在内的区域发展衡量指 标体系。其中包括9项社会指标,6项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 寿命;人口中在2万人以上居民点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人均每天动物蛋白消 费;中小学入学人数总和;职业教育入学人数;每千人中报纸发行份数;每一 居室平均居住人数;职业人口中有电、水、煤气的人的比例;工薪收入者在整 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每个男性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量;人均 电力消费;人均钢材消费;人均能源消费;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人均外贸额。
第一章 城市集聚经济 《城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二 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的发展通 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作出贡献。它既可以通过一个行业的地区集中 化,进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即不平衡发展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同时 平衡发展的方式实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五】城市集聚经济的度量
对于城市集聚经济的测度通常基于以下城市生产函数:
Q=G(N)F(L,K)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四】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
三 知识信息的外溢
马歇尔--“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具有各种不同技能的劳动力由于相互的接触产生了知识外溢。 而正是这种不受限制的知识溢出推动着经济增长”。
雅各布斯(Jacobs)和卢卡斯(Lucas)--当地化信息和知识溢出既是经济活动之所以在城市 集聚的原因,也是促使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研究与开发以及其他知识溢出不仅会产生 外部性,而且也有证据表明企业倾向于在新知识产生的地区集聚。”。
米尔斯和汉密尔顿认为,假如规模经济存在于某种 经济活动中,那么从事这种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为 了获得规模经济就必须在某地(具体的区位选择取 决于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大规模生产,这 就是经济活动的地方化(localization)过程。这 个经济主体的雇员为了避免通勤成本而在附近定 居,这样就引起了人口(需求)的集中,在需求指向 下,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从业人员也就近选址 (克服运输成本和通勤成本)。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又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即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甚至吸引了那些与最初活动无关的人口 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从而开始了城市化 (urbanization)过程。
城市经济学讲义 (北京工业大学)
二、城市的经济学解释
城市是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 空间集中 。
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可以 解释为“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 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 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 织在一起的”并与域外相互联系 的网状系统。
三、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 2.经济上的非农业性 3.构成上的异质性
2.城市聚集的实现过程
–
城市的成长与聚集过程是通过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的推 动来实现的。
五、城市化过程中聚集机制的 运行条件和作用方式
1.城市聚集机制的运行条件 (1)完备的微观聚集主体 (2)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 (3)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 (4)最低程度的聚集障碍
(一)城市的界定
在中国,“城市“一词源于“城” 和“市”的基本内涵。“城”的出现早 于“市”,它是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永久 性防御设施而存在的,系指因生产发展 和防御需要而产生的大规模居民点。而 “市”则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它是人 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有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之后的产物。
专题一:城市聚集经济
一、聚集经济及其性质
1.聚集经济的内涵
聚集经济(economy of agglomeration)
就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和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的
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进一步说,聚集经济是分层次的。
城市经济学概论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 学科。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至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因而至今它仍 是经济学之林中的“少数民族”,知名 度并不高。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实践意 义和理论意义却是重大的。
《城市经济学》教案
2
•
• • • • •
•
•
地理学者认为,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 区 域性和综合性; 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 和结合点。 建筑学者认为,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 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 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生态学者认为,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 态系统。 统计学者认为,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 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政治学,如:城市是一个团体的人构成一个在政治上有组织的共同体;城市是 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经济学,如:城市是商业、工业、金融、信息、旅游文化和各种服务业等非农 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是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消费等经济中心和经 济发展的龙头, 在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城市是人口集中、 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城市是物质生产的分配空间;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和龙头;城市是一片经济空间;城市是与高密度和经济行为专业化及其 统一制度的条件为特征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活动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密集性——物质和文化的密集,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性 – 人口密集 – 物质和资产密集 – 文化密集 2、高效性——高效率和高效益 – 高效率:采购、运输、流通、人才、获取信息等便捷 – 高效益:投入产出的高效益性 3、中心性——吸引力和辐射力 – 吸引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辐射力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二、城市的本质
《城市经济学》教案
1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
目标要求:懂得城市的内涵与功能,理解城市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城市的内涵、 城市的基本类型、城市的作用等;了解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状况,掌握 城市形成机制。 理解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经济机制及其他制约因素, 了解城市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掌握何为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的特征、 本质、外部环境等。通过学习具备对当地城市的发展现状等进行调查 或分析等能力,能对当地城市的基本模式。 核心概念:城市、城市形成、城市经济、集聚经济 内容提要: 1.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3.城市经济 4.城市集聚经济 本章重点:掌握城市的内涵,城市的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难点:理解城市经济及集聚经济。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152P)
……
2.现代城市和经济
2.1 2.2 2.3 2.4 2.5 2.6
现代城市 决定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 决定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 现代城市的特征 现代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城市经济的特点
2.1 现代城市
城市的定义——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 城市的本质——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的特点——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城市的特征——各部门的相对独立 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城市化
1.关于城市经济学
1.1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1.2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 1.3 城市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4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1.5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1.6 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1.7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8 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1.9 城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1.10 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
密集经济中的外部效益是大量存在的,并且通常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法加以 妥善解决。
城市经济学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的要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
……
1.6 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极”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从实际出发,发展城市基础产业,避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创造城市最佳效益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 市 经 济 学
参考书目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 馆,1984年版 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东北财大1991年版 赫希:《城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1998年 ……
讲授提纲
《城市经济学》教案
《城市经济学》教案教案:《城市经济学》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城市经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重要场所。
因此,学习和了解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2. 掌握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现象;3. 了解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和对经济的影响;4. 分析城市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5. 探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城市化概念和定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城市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城市化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演变和各阶段特点 - 城市人口增长和流动性的影响- 城市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3.城市发展模式与经济影响- 不同城市类型及其特点- 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4.城市经济中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贫困与社会不平等问题- 城市交通与拥堵问题- 城市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5.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使学生对城市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研究,让学生了解城市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网络资源利用: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扩展,了解城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课程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和交流能力。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城市经济学》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城市经济学》:课程建设“三融合”,培养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秀人才《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大三学生的必修课程,3学分。
一、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该课程长期坚持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到全课程,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祖国、德才兼备、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高度责任心、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复合型高质量城市管理人才。
二、课程融入思政理念的内容与目标1.从城市经济学视角探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入到城市发展规律的解析之中;2.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会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认识城市和解释城市;3.感知实践。
课堂安排了充分的思政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和访谈,感知我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对城市发展的期待;4.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需要,开辟“首都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相关专题实践教学,带领学生深入实践考察研究“如何建设好首都”等重大学术问题。
三、课程思政“N种打开方式”(一)课程建设“三个融合”课程坚持探索创新思政建设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案例式教学与调研实践式教学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阅读城市,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和祖国的忠诚热爱,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二)完善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该课程与西方的《城市经济学》教材体系比,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化、城乡融合、新二元结构等的内容;与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学》教材相比,减少了晦涩的高难数学推理,增加了用理论分析中国实践的系统性案例。
(三)把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主义建设大课堂。
城市经济学课件讲义
新加坡通过实施拥车证制度、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以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成功治理了交通拥堵问题。其公 共交通系统便捷高效,吸引了大量市民选择公共出行。
东京
东京采用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全城,同时配合发达的公交系统和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交通出 行体系。此外,东京还通过实施拥堵收费政策和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等手段缓解交通压力。
加速。
经济发展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02 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如城市中心的商
业区向郊区扩散,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等。
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03
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改善城
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03
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及特点
集中型城市空间结构
政策执行情况
通过环境监测、排污收费、环保 督察等手段,加强对污染企业的 监管和处罚力度。
成效与不足
环境保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如空气质量改善、水质提升等, 但仍存在执行不力、监管漏洞等 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中应用前景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优化城市 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新加坡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实现了城市绿化、交通便捷和居住舒适等
目标,成为全球知名的花园城市。
02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规划
巴塞罗那通过打破传统街区模式,实施超级街区规划,提高了城市交通
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03
纽约市高密度城市规划
纽约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了高密度城市发展,通过优化交通布局、
提高建筑密度和增加公共设施等措施,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 会综合的边缘科学。西方城市经济学主要包 括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微观城市问题和城 市政府三个部分的内容。
4.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路径
国内把城市经济学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
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 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的发展 趋势极其预测,城市化的机制、道路和进程 等方面的内容。微观城市经济学则侧重于研 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 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 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 的内容。
上海:2000年人口密度为2588人/每平方公里 内环线以内: 4.01万人/每平方公里 内外环线之间: 2.04万人/每平方公里 近郊区: 0.32万人/每平方公里 远郊区: 0.09万人/每平方公里 近年来,上海开始出现郊区化的趋势:工业区、大 学城外迁,开始有更多人在郊区购买住房。
城市形成的原因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3-20 第二篇 城市形成与发展 的经济学解释 城市的意义与形成 城市经济及产业
城市化 城市规模 城市发展周期 区位与选址 竞租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城市体系
3.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
周次
9
日期
大纲
主要内 容 城市区域 城市区域的全球化进程
10
11 12 13 14 15 16
3.城市在发展中内部结构的变化
西方城市发展中的三种阶段性类型: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前,城市中居住的主要生 产者是土地所有者和手工业者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中主要阶层 是资本家和工人,城市以制造业为主 第三阶段:后工业时代,城市中主要以服务 业为主
正在发生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聚然后再向郊 区扩散的一个过程。
教学形式举例
案例与知识点相互呼应
第一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十讲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及产业 城市化 城市空间结构(10.1)
“花园城市”新加坡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日本汽车产业发展 绵阳、芜湖等中小城镇快速发展 “反规划”台州城市空间布局
第一讲案例
新加坡公 共住宅与 新镇模式
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路径主要
有两个: 1.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或者说侧 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 城市内部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
2.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
在这里,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 现在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城市 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繁荣和萧条问题。
5、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流派
方法论:规范主义与实证主义
规范主义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实证主义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主义研究框架的几个步骤:
(1)收集相关资料 (2)收据修正和整理 (3)建立模型 (4)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5)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城市经济学主要流派:
首先,原始人类打猎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畜牧
业的产生。在种植植物中形成了原始农业。 随着人们利用牲畜来耕田和金属工具,农业 生产率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巩固的基 础。从此,村落逐渐发展成为乡村,并且随 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许多新的村庄。
其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 分离开了。商品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 性了,因此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后来,这 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
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出光
和热。
——西奥多•帕克
我情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呆,也不愿居住在世
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 ——斯蒂夫•麦奎因
什么是城市?
城市如何产生? 城市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从词源上说,城市是由“城”和“市”
新加坡城 市遗产保 护与更新
15 ABC(Active, Beautiful and Clean)水资源整合工程使 得城市活动和环境提升工程结合起来
16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鸟瞰来自17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的自然生态
新加坡环 境规划管 理
第一节: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什么是城市?
什么是城市?在我看来它就是正方形长方 形条子状连接而成的格式化的人造世界,当 我们登高鸟瞰,在几百米几千米的高空展望 这个人间的造物,它们均是由无数方形聚集 而成的图样。 ——浦捷
市经济学是研究厂商和家庭区位选择的学科。而国 内代表性学者则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 的微观系统、宏观系统和管理系统协调发展的科学。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西方学者也有着各 自不同的看法。本书将其概括为:一门研究城市范 围内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
4.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路径
城市经济学既是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
2.选用教材
栾峰:城市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张琦: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2012
3.课程内容及时间安排
周次
1
日期
3-6
大纲
第一篇 导论
主要内 容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概念常识
2 3
4 5 6 7 8 4-10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经 济学解释
1970年代初的大巴窖新镇中心部位
建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公共住宅社区
达 士 岭 祖 屋 (1990 年 建 成)
典型的80年代 和90年代的镇 中心景观(步 行环境特别明 显,类似传统 的镇中心)
住宅组团之间的开放空间
新加坡新镇结构模式示意图
新加坡城 镇结构模 式
中国广场新旧结合的发展策略
牛车水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
主流城市经济学派:市场机制+政府干预 在既定的资源(土地、资本和时间等)约束下最大 化城市主体的效用。 条件:产品或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边际成本=边际收 益 市场机制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竞争的市场 会带来帕雷托最优。 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性、公共品) 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
组成的。“城”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都邑 四周用作防御的墙 ;“市”则是指进行交 易的场所。“日中为市”就是对这种交换 场所的形象描绘。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成为 “城市”,它既反映了城市的起源,又反 映了早期城市的基本功能。 从历史上看,城市一般都是一定地区的贸 易市场和货物集散地。
近现代城市更多地成为社会经济综合体,
新古典主义自由市场学说
经济活动的目标:保护社会成员在从事经济
活动时具有从分的自由。 原则:最小的政府干预,限制政府行为 原因:政府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垄断力量。其 低效率的类似于合谋性质的管制政策会带了 垄断。
第二节 城市经济学理论演进
1.发展脉络
(1)城市为什么会存在?
1926年,黑格借助纽约城市的统计数据,第 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于城市形成的影响。 到1970年代,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精密的计量 工具老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1983年,蒙玛瓦对这些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是在一定地域内集中的经济实体、社会实 体和物质实体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 体,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发展的中心。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 ——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大的人口规模的地带
对于城市经济学家来说,如果一个地理区域
城市经济学 说课
1.课程介绍
课时:本学期第1~16周,共32学时。 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针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学生需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 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 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 具有解决城市经济学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5-8
城市部门经济问题
城市土地与住房
城市交通 城市基础设施
5-29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经 济学解释
城市环境 城市财政 城市开发
6-19
闭卷考试
4.教学形式与考核形式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案例与知识点相互
呼应、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相辅相成 考核形式: 出勤(20%)+课程论文(20%)+期末闭 卷考试(50%)
再次,当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
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交 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交 换日益繁荣和扩大,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 和商业的集中地。最后,这些市集用石墙、 城楼围绕起来,市集逐步成为城市。
结论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在其
中,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它为城市经济 提供资金、劳动力、生产原料、市场。而在工业革 命之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使城 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在城市的形成中还伴随着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 地理位置、水源分布、生态环境、战略地位。当然 更重要的还必须包括王权制度和商业流通。
(3)、城市中心的土地利用问题
距离城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便宜
图能(1909)最早提出了这一理论,农业区
位论。 阿隆索(1960)、穆斯(1969)和米尔斯 (1972)发展了图能的理论,并逐渐形成了 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中心城市的居民被理解为在上班费用(通勤 成本)和住房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美
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 洲等五处。 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春秋、战国 时期;秦汉至宋时期;元、明、清时期;鸦 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新中国 成立以来等几个历史时期。
4、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关于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国外代表性学者认为,城
美国:1800年,城市化水平为5%,1950年为60%,目前77% 欧洲:1850年,城市化水平为20%,1900年38%, 目前75% 全世界: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20%,1995年45%,目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