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数学建模 第一次作业 入门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学建模入门作业

1、贷款问题

小王夫妇计划贷款20万元购买一套房子,他们打算用20年的时间还清贷款。目前,银行的利率是0.6%/月。他们采用等额还款的方式(即每月的还款额相同)偿还贷款。

(1)在上述条件下,小王夫妇每月的还款额是多少?共计付了多少利息?

(2)在贷款满5年后,他们认为他们有经济能力还完余下的款额,打算提前还贷,那么他们在第6年初,应一次付给银行多少钱,才能将余下全部的贷款还清?(3)如果在第6年初,银行的贷款利率由0.6%/月调到0.8%/月,他们仍然采用等额还款的方式,在余下的15年内将贷款还清,那么在第6年后,每月的还款额应是多少?

(4)某借贷公司的广告称,对于贷款期在20年以上的客户,他们帮你提前三

年还清贷款。但条件是:

(i)每半个月付款一次,但付款额不增加,即一次付款额是原付给银行还款

额的1/2;

(ii)因为增加必要的档案、文书等管理工作,因此要预付给借贷公司贷款总

额10%的佣金。

试分析,小王夫妇是否要请这家借贷公司帮助还款。

解答:

(1)根据题意设A k为第k个月的欠款额,r为月利率,x为每个月的还款额

则有,第k个月的欠款额=第k-1个月的欠款额×月利率+第k-1个月的欠款额-每个月的还款额

即第k个月的欠款额:A k= A k-1(1+r)-x,k=1,2,……,N (1)

其中N为贷款的总月数,A0为最初贷款额;

由方程(1)容易推出

A1 = A0(1 + r ) x;

A2 = A1(1 + r ) x = A0(1 + r )2- x[(1 + r ) + 1];

第k 个月的还款金额为

A k = A 0(1+r )k -x[(1+r)k-1+…+(1+r)+1] = 0(1)1(1)(1)1k k

r A r x r +-+-+- (2) 贷款总月数为N ,也就是说,第N 个月的欠款额为0,即A N =0,在方程(2)中令N=k ,导出每月的还款额

00(1)(1)1

n n A r r x A r r +=>⋅+-,可见每个月的还款额一定大于贷款额×月利率。 综上所述

将r =0.006,n =240,A 0=2×105代入可计算出每月还款额x=1574.70元,共还款1574.70×240=377928.00元,共计付利息177928.00元。

(2)在贷款满5年后,根据题意有k =5×12=60,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到则一次付款额A 60=173034.90元。

(3)根据题意从银行调整利率后算起,A 0=173034.90,n=15×12=180,r =0.008,由此可以得到x =1817.33元,即每月的还款额应为1817.33元。

(4)根据题意,提前3年还完贷款则为17年还完贷款。

如果小王夫妇不请请这家借贷公司帮助还款,则每月的还款额约为1574.7元,则总共的还款额为1574.7×12×20=377928元。

如果小王夫妇请这家借贷公司帮助还款,根据题意,每半个月付款一次,即每月付款2次,一次付款额是原付给银行还款额的1/2,还需考虑付给借贷公司的佣金,因此总的还款额是1574.699×0.5×17×12×2+200000×10%=341238.60元。 因此,小王夫妇应该请这家借贷公司帮助还款。

2、冷却定律与破案

按照Newton 冷却定律,温度为T 的物体在温度为To (To

时内均为21.1℃,由案情分析得知张某是此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但张某矢口否认,并有证人说:“下午张某一直在办公室,下午5时打一个电话后才离开办公室”。从办公室到案发现场步行需要5分钟,问张某是否能被排除在犯罪嫌疑人之外?

解答:

首先根据Newton 冷却定律列出其方程:

)(0T T k dt

dT -=, (1) 式中T 为系统的温度,0T 为环境的温度,t 为客观时间,k 为散热系数。

若尸体温度按照牛顿的冷却定律来变化,设)(t T 表示t 时刻尸体的温度,并记晚上8点20分为t=0时刻。则根据实测数据有

C T C T 4.31)1(,6.32)0(==, (2)

推理一下:假设受害者死亡时体温是正常的,即C T 37)0(=,如果知道C t T .37)(=的解,则可以知道t 0。

由方程(1)得其通解

kt e C T t T +=0)(, (3)

式中C T 1.210=为被害者家的温度,即环境温度。根据方程(2)确定常数C 和散热系数k ,于是有

6.321.21)0(0=+=⨯k e C T ,

4.311.21)1(1=+=⨯k e C T ,

解方程组得,5.11=C ,11.0103ln 115ln ≈-=k ,代入方程(3)

t e t T 11.05.111.21)(+=, (4)

当C t T

.37)(=时,该方程的解为 95.20-≈t h 2-≈h 57min

所以,被害者的死亡时间约为:

8:20- 2:57 =5:23;

这也就是说,被害人的死亡时间约为5:23,张某有足够长的时间可以作案,因

此张某不能被排除在嫌疑犯之外。

3、锻炼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的问题(只简单回答出理由即可)

(1)某人早8时从山下旅店出发沿一条山路上山,下午5时到达山顶并留宿,次日8时沿同一路径下山,下午5时回到旅店。该人必在两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路径中的同一地点,为什么?

解答:

可以将两个过程叠加在一起,看作两个人同时从起点和终点出发,,所以必在中间某一时间两人相遇,相遇点即为同一时刻经过路径中的同一地点。

(2)甲乙两站之间有汽车相通,每隔10分钟甲乙两站相互发一趟车,但发车时刻不一定相同,甲乙两站之间有一中间站丙,某人每天在随机时刻到达丙站,并搭乘最先经过丙站的那趟车。结果发现100天中约有90天到达甲站,大约10天到达乙站。问开往甲乙两站的汽车经过丙站的时刻表是如何安徘的?

解答:

此人100天中约有90天到达甲站,仅约10天到达乙站,也就意味着他有90%的可能是乘了“乙到甲”车次,10%的可能是乘了“甲到乙”车次。如果他在十分钟的前一分钟之间的任意时刻到达丙站,那么他将乘坐到达的“甲到乙”车,如果他在十分钟的后九分钟之间的任意时刻到达丙站,那么他将乘坐达到的“乙到甲”车。也就是说,“乙到甲”比“甲到乙”要迟9分钟这样的分配在全天时刻表中都是如此,可以实现“100天中约有90天到达甲站,仅约10天到达乙站”的结果。

(3)张先生家住在A市,在B市工作,每天下班后他乘城际火车于18:00抵达A 市火车站,他妻子驾车至火车站接他回家。一日他提前下班,乘早一班火车于17:30抵达A市火车站,随即步行回家,他妻子像往常一样驾车前来,在半路相遇将他接回家。到家时张先生发现比往常提前了10分钟,问张先生步行了多长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