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专家解读)解析

合集下载

汶川大地震特别专辑讲解

汶川大地震特别专辑讲解

有一种瞬间,叫震撼
伤者的右腿被整个压了进去,后 面是他的父母。孩子啊,你就是父母 的一切,你一定要坚持住,不要放弃, 父母是你的坚强后盾,安慰,鼓励,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一种瞬间,叫震撼
两个刚被救出的孩子,一个眼神很 迷茫,似乎对地震还心有余悸;另一 个好像已经进入了梦乡,也好像是受 伤昏了过去。他们的父母呢?是不是 还没有音信?让我们一起携手设法抚 平地震对孩子们的心灵创伤。
伸出双手,救助每一个生命
孩子调皮的笑容,是对亲人才有的
道路不通,步行前往救援。中国军人英勇无畏!
只要祖国需要,义无反顾!
有一种微笑,叫坚强
• 一个女学生,从废墟 中挖出来时双腿都 断了,她的双手也被 砸伤,她从被挖出来 到救助站都没哭, 在大家挪动她的时 候她也只是咬了咬 嘴唇!这个女学生 还一边微笑,一边 对大家说“要勇
老爷爷,我一定把您背到安全地带!
再陡的山坡,阻挡不了军人的脚步
此时此刻,救人是军人心目中最神圣的职责
让我们手拉手,Βιβλιοθήκη 过打滑的斜坡救援的军人太疲惫了,他们露宿街头,和衣 而卧,随时待命出发
每一个伤者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累了,安心睡一会吧。向军人致敬!
呼唤生命
“不用下来,我们不累。”
时间就是生命
双腿被卡强忍巨痛 坚强女童废墟中唱儿歌
• 昨日下午1点左右,救援队员在北川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 发现了一名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 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 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 你们不要担心。”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 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 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 着巨痛的折磨。 •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 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 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自己叫任思雨。

汶川地震玄学解释

汶川地震玄学解释

汶川地震是一场致命的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这场地震是由玄学因素导致的。

一种玄学解释是,汶川地震是由“地脉”所造成的。

在这种说法中,地脉是地球内部的一种神秘力量,它会影响地球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汶川地震是由地脉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并且这种不平衡可能是由人类的行为所引起的。

另一种玄学解释是,汶川地震是由“气势”所造成的。

在这种说法中,气势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地球的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汶川地震是由某种气势的积聚所导致的,并且这种气势可能是由人类的行为所引起的。

然而,这些玄学解释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且也没有得到专业地质学家的认可。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变化所导致的,并不是由任何玄学因素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这些无科学根据的玄学解释,而是以科学的观点来理解地震现象。

正确的解释是,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地质构造的变化导致的。

地球是由许多岩石层组成的,这些岩石层是由不同种类的岩石构成的。

当这些岩石层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地震。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压力的变化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层移动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玄学解释,而是以科学的观点来理解地震现象。

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地震的本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汶川地震震源

汶川地震震源

汶川地震震源引言汶川地震,也被称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是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地区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

该地震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震级达到了8.0级。

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源地位于鲜水河断裂带。

本文将对汶川地震的震源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形成原因。

汶川地震震源位置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四川省汶川县的小金县境内,具体的震中坐标为北纬31.02°,东经103.36°。

这个地区正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地带,所以地质构造相对复杂。

震中附近有多个主要断裂带,其中最重要的是鲜水河断裂带,震源正好位于该断裂带上。

震源深度和震级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4千米。

根据国际通用的矩震级计算方法,汶川地震的矩震级为8.0级。

这个震级代表了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一个用于衡量地震破坏能力的指标。

8.0级地震属于大型地震,具有毁灭性破坏力。

震源形成原因汶川地震的震源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的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年轻和最大的高原,其隆升和崩坍造成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而四川盆地则是一个地下的盆地,盆地内部存在着众多沉积物。

汶川地震的震源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上。

断裂带是地壳中岩石裂缝和断裂面的集合,是地震最常发生的地方。

鲜水河断裂带作为汶川地震的震源带,其构造活动造成了地壳的位移和应力积累,最终引起了地震的发生。

地震灾害与预防汶川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了约8.7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几乎所有房屋倒塌。

此外,道路、桥梁、管道等基础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地震灾害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预防类似的地震灾害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发现并预警地震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地震科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演化机制。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抗震设施的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地震案例分析与总结

地震案例分析与总结

地震案例分析与总结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发生于四川省汶川一带的里氏8.0级大地震,是沿龙门山构造带的浅源逆冲型地震[1],断裂带长达240km,宽约30km。

断层错动持时达100s~120s。

国家地震局公布的本次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

9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

超越6度区的面积合计达44万平方公里[2]。

导致震区桥梁损毁的因素很多,有桥位处的烈度、地面运动加速度、强震持时、频域特征、距震源的距离、断裂带情况、场地土特征、桥梁自身的结构特性等。

但在本次地震中,地震诱发的地质次生灾害,如滑坡、落石、地基液化等也给震区桥梁造成不小的损害。

本文结合5·12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及相关资料,选择了断裂带附近的3座梁桥和3座拱桥,详细地描述了其桥位、结构及震害情况,初步分析了桥梁倒塌或损伤的原因。

最后,对震区桥梁的一般破坏形式进行了总结,从抗震设防标准、结构的易损性、构造细节及设计理念等方面,讨论了汶川地震对桥梁工程的启示。

桥梁震害案例分析汶川大地震共造成24条高速公路受损,161条国省干线受损,8618条乡村公路受损,6140座桥梁受损(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2008年6月19日)。

震区桥梁的破坏形式多样,这里结合现场考察并参考相关报道,对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中6座严重损毁的桥梁进行破坏形态描述和简要分析。

其中都江堰市庙子坪大桥、汶川县百花大桥和绵竹市回澜立交桥为混凝土梁桥;彭州市小鱼洞大桥、什邡市红东大桥和青川县井田坝大桥为混凝土拱桥。

其桥位见图1。

庙子坪大桥庙子坪岷江大桥位于建设中的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上(国道317线),跨越紫坪铺水库,为东南-西北走向。

2003年动工.地震发生时已接近完工。

桥梁全长1436m,主跨为(125+220+125)m连续刚构,墩顶梁高13.5m,跨中及边跨直线段梁高4m。

汶川地震过程的分析解说

汶川地震过程的分析解说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 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 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 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 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 多种因素有关。
汶川7.8级地震的震中位置 在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度, 东经103.4度),余震沿映 秀—北川—青川断裂带及相 邻区域分布,呈北东30度方 向。主震及余震分布的长度 约为240公里,其最严重的 破坏区域也是沿映秀—北 川—青川断裂。表明这次地 震是龙门山中间的一条主断 裂活动的结果。
汶川7.8级地震强余震时序图
地壳
地幔
外核
内核
刚性 塑性
地幔对流带动刚性板块运动 在板块边界上产生地震
Thermochemical convection
?
地幔热对流示意图
大洋与大洋板块碰撞
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
印度板块插入青藏高原
地震波传播示意图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Receiver Array (seismometers)
发生地震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把地球分为地 壳、地幔和地核等部分。其中地幔又分为岩石圈、软流圈以及下地幔部分。由于 温度的差异,地幔发生大规模的对流,带动了上覆的岩石圈运动,板块产生大规 模的漂移运动。在各板块的缝接部位或张裂部位,产生岩块的碰撞、挤压和强烈 变形,应力在某些部位高度集中,在超过岩块强度极限的时候,产生突然破裂, 引起大地剧烈振动,地震波向四周发射。产生地面变形、开裂和建筑物的严重破 坏。
Source (Earthquake)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

汶川地震调查报告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了一场破坏性极大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汶川地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地震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1. 地震背景汶川地震是一次里氏7.9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汶川县附近。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4:28,造成了近7.9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成千上万的房屋被毁。

2. 地震原因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汶川地震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引起的。

这种板块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应力积累,最终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3. 地震影响汶川地震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人员伤亡:近8万人丧生,成千上万人受伤。

- 经济损失:数以十亿计的财产损失,包括房屋、基础设施和农田等。

- 生态环境破坏:大面积山体滑坡和地质灾害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4. 应对措施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并为灾区的重建提供支持。

主要的应对措施包括: - 救援行动: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派遣医疗人员和救援物资到灾区,尽力挽救生命。

- 紧急救助:提供紧急救助金和物资,满足灾民的基本需求。

- 重建工作: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重建被毁的房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防灾减灾: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

5. 教训与启示汶川地震是一次巨大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 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 加大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力度,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加强重建工作,使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结论汶川地震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事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通过政府的应对措施和社会的支持,灾区正在逐渐重建和恢复。

我们应该从这次地震中吸取教训,不断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解析汶川8.0级地震成因

解析汶川8.0级地震成因

y R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并综合多个研究机构得到的汶川8.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地震破裂面南段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该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县开始破裂,并且破裂以3公里每秒的平均速度向北偏东°方向传播,破裂长度约300km ,破裂过程总持续时间近120秒,地震的主要能量于前80秒内释放,最大错动量达9米,震源深度约23公里左右,矩震级7.9,面波震级8.0。

地震破裂为单侧破裂,由西南的汶川映秀镇往东北方向的北川县、青川县扩展,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吻合。

我国大陆处于印度板块和太平、菲律宾板块的双重作用之下。

按活动地块理论,我国大陆又可划分为5个一级活动地块区和若干活动地块。

(见图)历史地震显示,我国大陆%以上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一级和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构造带上。

汶川地震震中位置在青藏地块区和华南地块区的边界构造,龙门山断裂带上。

具体而言,其西北为向东南运动的巴颜喀喇地块,其东南为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

(见图2)三叠纪(约2.3亿年)开始发育的龙门构造带,一直强烈活动,造就了与其伴生的四川前陆盆地。

经过长期的构造演化,形成至今仍在活动的龙门山推覆构造,主要由山前隐伏断裂、前山断裂、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组成。

断裂带解析汶川8.0级地震成因4C hi na E m er genc escue.1491905y R 在走向上还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

(见图3)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地壳缩短、隆升,同时伴随地壳物质向东流动。

具体表现为由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0m m /a 的昆仑断裂和玉树-甘孜-鲜水河断裂为边界的巴颜喀拉地块的向东南运动,受到四川盆地(华南地块)的阻挡,导致应力积累,突发破裂,汶川地震发生。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相关推荐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地震特点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地震能量巨大,震级大,烈度超强,震源深度较浅,破裂长度大,地震持续时间长,这是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篇11 引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M8.0级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震级大,余震也很多,地表破裂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建国以来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震害严重的特大地震。

我国处于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交汇地区,是个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然而我国对地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对房屋抗震研究也是十分缓慢。

而且对地震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室内试验着手,但室内试验却很难模拟出现实的地震作用,再加上地震发生本身的复杂性,地震作用很难预测。

所以地震的作用机制及震害还很难准确确定。

因此对地震特点及震害分析就十分必要,这对我们研究地震作用机理,进行抗震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汶川地震特点根据房屋的破坏特征和实地研究,我们发现汶川地震具有以下特点:1、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7级地震的32倍,本次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023.7尔格,有专家称相当于当年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的能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汶川卧龙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9g(地震烈度10度强),在江油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7g(地震烈度接近10度)。

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烈度9度)的区域尺度达到350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到11度。

2、震源深度浅、破裂长度大。

汶川地震震源发生在地表以下19千米处,所产生的地面运动十分剧烈,地震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开始向北偏东49度方向传播,破裂长度达240千米。

3、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专家解读汶川大地震

专家解读汶川大地震


那 无 疑 是 由映 秀 至

什 么 地 方 发 生 了 罕 见 的强 烈地 震 钟 在 四 川 大学 校 园 里


下午 3 点多

I 北 川 这 个 东 北 方 向延 伸 的 地 带
相 比较 而 言



位学生骑车过来说

汶 川还 不 是 遭 受破 坏 最 严 重 的地 区
I 虑 到这 场 大 地 震 在 四 川 大 范 同 区 域
维普资讯

j




\ ’
h

; ●
^

么么么殄彩刃 钐钐钐钐钐钐勿 钐 勿钐钐钐 , / / / /
汶 川 大地
震撼 动 大 半个亚 洲


们要 问

这场
毁 灭 性 的 大 地 震 究 竞是 怎 样 发 生 的 ?
维普资讯
人 受 伤 , 失 踪 1 5 人 , 累 计 受 灾 人 数 4 2 . 0 8万 人 。 5 7 1 6494 主 震 区 已 累 计 监 , 余 震 1 1 4次 。 这 场 大 地 震 还 引 发 了 多 NN 9 1 种 与 地 震 相 关 的 次 生 自 然 灾 害 。 这 次 地 震 灾 害 造 成 的 人 员 伤
由此



I 汶川

7 8




这 是 我最 初 得 到 的信息

特别是 龙
门 山 地 区 造 成 了 极 其严 重 的破 坏


笔 者 以 为将

反 常态 的龙 门 山 地 震 带

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成因分析

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成因分析

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成因分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东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附近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

此次地震不仅在震中区附近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且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大范围造成破坏,其影响更是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

该构造带是青藏高原内部巴颜喀喇地块和中国东部华南地块的边界构造带,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和构造。

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灌县-江油断裂(前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和汶川-茂县(后山断裂)及其相关褶皱之上,这次8级强震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之上,是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向东南方向推挤并伴随顺时针剪切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和2)。

图1 龙门山断裂带及强震分布映秀-北川断裂全新世(10000年)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性,其长期地质滑动速率小于每年1毫米。

GPS观测表明龙门山构造带的现今构造变形也是以逆冲和右旋剪切为特征,但变形速度不大(图2)。

因而,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

图2 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地壳运动速度场汶川地震的发生及龙门山向东南方向推覆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这一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大规模的构造变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地貌隆升和向东挤出(图3)。

由于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高度积累,以至于沿映秀-北川断裂突然发生错动,产生8.0级强烈地震(图3)。

图3 青藏高原向北和向南运动对龙门山构造带形成的挤压构造示意图。

综合多个研究机构得到的汶川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地震破裂面南段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该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县开始破裂,并且破裂以3.1公里每秒的平均速度向北偏东49°方向传播,破裂长度约300km,破裂过程总持续时间近120秒,地震的主要能量于前80秒内释放,最大错动量达9米,震源深度约10多公里,矩震级7.9,面波震级8.0。

汶川地震震害分析及建议

汶川地震震害分析及建议

2008年 5月 12日 14时 28分, 四川汶川县 发生里氏8. 0级地震, 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 镇 (东经 103.4 北纬31.07), 震源深度 14km。 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 次地震, 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 10万平方公里, 包括震中 50km 范围内的县城和 200km范围 内的大中城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震 感, 泰国首都曼谷, 越南首都河内, 菲律宾、 日本等地也有震感。截至 6月 24日, 地震 已 造成 69185 人遇 难, 18467 人 失踪

若合理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砖混结构也能有效 抵御地震破坏, 在震害调查中也发现基本没有受到 破坏的砖混结构。因此, 对于砌体结构, 如何保证 结构的整体性和侧向承载力是抗震设计的关键。
2. 3 框架 -砌体混合结构
• 这类结构形式有多种, 如底框砖混结构 (底部框架 上部砖混, 竖向混合 ), 底层部分框架、部分砌体 上部砖混, 以及部分框架 -部分砖混 (水平混合 )。 这类结构的体系大多比较混乱, 由于经济原因, 大 多尽可能少用混凝土框架, 框架和砌体承重墙抗侧 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很不协调, 平面抗侧刚 度极不均匀。这类结构的震害现象主要为底部框 架由于变形集中而破坏, 或上部砌体结构破坏。下 图为框架 -砌体混合结构的震害情况。
典型震害图片及防治措施来自• • 摘自网•
thanks
• • • •
1 建筑震害等级划分 2 各类结构形式的震害 3结论和建议 4典型震害及防治
1 建筑震害等级划分 • ( 1)可以使用, 即结构的承重结构基本保持完好, 少量非结 构构件损伤, 继续使用不会引起承重结构的破坏, 损伤的非 结构构件不会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 ( 2)加固后使用, 即承重结构发生一定的损伤, 部分非结构 构件破坏, 继续使用可能将会引起承重结构的损伤加大, 或 是剩余的非结构构件不稳定, 对生命和财产产生威胁; • ( 3)停止使用, 即承重结构发生严重损伤, 仅能保持自身结 构稳定, 不能继续使用; • ( 4)立即拆除, 即承重结构发生非常严重的损伤, 随时可能 发生倒塌。

汶川地震分析

汶川地震分析

在映秀镇,实际地 震烈度高达11度, 多层砌体结构办公 楼房屋,由于合理 地设置了构造柱和 圈梁,在竖向和水 平地震作用下,砖墙 砌体严重开裂,主体 结构裂而不倒(见图 2)。
►德阳市第一幼儿园为
三层外廊式砌体结构, 建于1985年, 6度设 防,于 2005年花费 60万元进行加固。具 体做法是: 加大底部 二层外廊砖柱(由 400mm×400mm加大至 800mm×800mm), 增 设小牛腿;拆除第3层 屋盖,增设圈梁,外廊 砖柱改为钢筋混凝土 柱如图所示。地震时, 承重砖墙开裂,楼面 大梁出现裂缝,但整 体结构不倒,加固效 果很好。
震害与抗震设计基本要求之对比:
►抗震规范[2]第3.5.2
规定,结构体系“应具 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 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 径”;第 3.5.3条规定, 结构体系“宜具有合 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 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 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 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 塑性变形集中”。右 图则是转角墙体不正 交咬砌所导致的破坏 (绵竹工行框架结构 转角圆弧墙破坏 ( 7/8))。
►抗震规范[2]第3.3.4规
定,“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 合下列要求:(1)同一结构 单元的基础不宜设臵在性 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 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 基”。右图所示为距北川 极震区直线距离仅为10km 的安县某工厂,3个车间分 别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振动 碎石地基两种性质不同的 基础,所造成的结果是采用 振动碎石地基的厂房在地 震前就已发生沉降,地震 (达到大震作用)时沉降差 达到300mm,主体排架结构 遭到严重破坏,局部倒塌。
பைடு நூலகம்
04秒,震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 镇与漩口镇交界处,里氏震级8.0级。地震成因是印 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导致地震,属构造地震。震源深 度为10~20km,为浅源地震。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 高达11度,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 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k㎡。地震波及大 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 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 坦均有震感。

《川汶川大地震》课件

《川汶川大地震》课件
《川汶川大地震》
事件背景和概述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规模为8.0的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境内的北川县。 这场地震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地震之一,也是全球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地震的原因和影响
汶川大地震的原因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推进,导致了板块边界的应力积累和释放。 这场地震造成了近8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座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
汶川大地震提醒我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研究和预防地震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和改进地震预警系统和建筑抗震技术,以降低地震造成 的损失。

教训和对策
汶川大地震教训了全国人民和政府,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地震防灾工作。 中国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推广了地震应急演练和救援培训。
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事迹
在灾难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事迹,如护士蔡琴在紧急情况下成功接 生了一个婴儿。 这些故事和事迹展示了人们在极端困难下的坚韧和勇气。
研究和预防地震的重要性
震灾救援和重建工作
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救援行动,派遣了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到灾区。 随后展开了一系列重建工作,包括修建临时住房、医疗设施、学校和基础设施。
灾后心理援助和社会影响
在震后,专业心理援助团队提供了支持和咨询,帮助受灾者度过心理创伤。 这场地震对灾区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价值 观和生活方式。

汶川地震分析

汶川地震分析

受损情况
根据调查评估,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8451亿元人民币。遇难者大约8万7千人。其中四川省损 失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
%,陕西占总损失的2.9%。 在这些损失中,房屋的损失相当大,民房和城市居民
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
承重墙(横墙)的破坏
主要为十字交叉裂缝(“X”形裂缝),也可见单向斜裂 缝和水平裂缝 、垂直裂缝。 斜向裂缝主要由墙体受到的剪力大于其所能承受的抗
剪承载力引起,而墙体在反复的剪力作用下则出现了十 字交叉裂缝;横向裂缝主要出现在墙体的上部,接近楼
面板(圈梁底部),主要由于圈梁(楼板)对墙体的约
束不足引起;内外墙交接处咬槎不好的情况下容易产生

能量,汶川地震的能量相当于 5600颗原子 弹,而每一颗原子弹的当量是2000万吨标准 炸药。而烈度是形容地震破坏程度的名词, 一般来讲,烈度为Ⅵ度,东西要倒,房屋出 现一些轻微的裂缝;到了Ⅶ度,房屋被破坏, 地面出现裂缝;到了Ⅸ度、Ⅹ度,房屋倒塌, 地面破坏严重,路变形,无法通行。汶川地 震IX度以上的地区将近300公里,
照片较少,震害有局部倒塌。
楼梯间损伤较重,几乎均出现十字形裂缝, 也有出现水平裂缝的,部分局部坍塌,主 要是由于楼梯间纵墙受约束较小 。
如楼梯口正对的内纵墙,由于一般在该 段墙上设有厕所小窗,有的还在墙内凿洞装 设配电盒及管线,致使该位臵墙体普遍受到 削弱,震害也较严重。
另外,局部存在楼梯的破坏,如休息平 台与平台梁间存在裂缝,楼梯板出现裂缝 等。
体育场馆与空旷房屋
在四川灾区的体育场馆分布较多,除了成都市以外,其余各地的 体育场馆大都采用空间网格结构(网架、网壳结构)。空间网 格结构具有屋盖重量轻、结构整体性好等特点,其优异的抗震 性能在本次地震中得到检验。这次地震中,一些体育场馆等空 间网格结构(包括简易的场馆)基本没有受损,成为灾民紧急 避难场所。空间网格结构中受损的震例是都江堰市金叶宾馆水 疗中心,其支座处内斜撑杆压屈,外斜撑杆拉断,礼堂类房屋

中国四川大地震

中国四川大地震

中国四川大地震中国四川大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的一次毁灭性地震。

这次地震被认为是自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地震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这次地震的原因、影响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

一、地震的原因中国四川大地震是由中国在亚欧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活动引起的。

这一地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导致其与欧亚板块碰撞,这种板块运动引发了地震活动。

二、地震造成的影响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绵阳市附近,而震中周边的四川、重庆和湖北等省份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地震造成了超过6.5万人死亡,数以十万计的人受伤。

大量建筑物倒塌,包括学校、住宅和工厂等。

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多次山体滑坡和土石流,导致了进一步的灾害。

此外,电力、交通和通信网络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三、救援和援助工作中国政府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救援行动。

数万名救援人员迅速赶往灾区,包括医生、护士、消防员和志愿者等。

政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物资输送,为受灾地区提供食品、水源和急需的药品。

同时,国际社会也伸出援助之手,包括紧急救援队伍和物资的提供。

随着救援工作的进行,被困的人们逐渐被救出,伤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此外,临时避难所和医疗设施也得到了建设和投入使用,以提供基本的住宿和医疗条件。

这些救助措施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受灾群众。

四、灾后重建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任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灾区进行重建工作。

首先,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重建基础设施,包括住房、学校、道路和水电设施等。

其次,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受灾人民的生计和经济恢复。

这些措施包括提供贷款和补贴,鼓励农民重新种植农作物和发展新的产业等。

最后,重建工作还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和资金,用于帮助灾区的重建。

这些资源和专业知识对于恢复受灾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中国四川大地震是一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

四川地震评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2008年5月12日,汶川之地的天空突然撕裂,大地疯狂地颤抖。

那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数万生命在瞬间消逝,无数房屋化为废墟,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汶川地震不仅是对四川地区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国抗震救灾能力的一次检验。

然而,正是这场灾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团结,磨砺出了新中国的抗震能力。

一、汶川地震概况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其震中烈度高达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灾难中的人民力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灾难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成为救援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寻找生命。

他们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救出那些被困的同胞。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

三、救援与重建的努力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全国力量进行救援。

解放军、武警官兵、医疗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救援力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这些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也为灾区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地震对社会的启示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无情,但人有情。

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应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抵御灾难的侵袭。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会的抗震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也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同时,这场地震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展现了新中国的抗震救灾能力。

六、灾后重建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512汶川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

512汶川大地震一、背景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即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严重地震。

该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地震事件之一。

二、地震概况1. 规模和震中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8.0级,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2. 灾情统计根据官方统计,该次地震共造成超过6.8万人死亡、37.2万人受伤、17.39万人失踪。

灾区受灾面积达到10万平方千米,累计倒塌房屋3.3万间,受损房屋超过50万间。

伴随着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大地震也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 影响范围除了汶川县,地震还波及到了四川省和附近地区的其他县市。

此次地震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余震,这给救援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地震也为中国的应急救援机制提出了一定的考验。

三、救援和重建工作1. 救援行动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了救援行动。

政府派出了大量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务人员、工程救援人员等,协助救援受灾群众。

2. 国际援助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国际社会也向中国伸出了援手。

许多国家纷纷提供了援助物资和经济支持,帮助中国应对灾情。

3. 重建工作在救援工作结束后,中国政府展开了重建工作。

重建工作包括重建受损的房屋、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社会秩序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地震预警和防灾意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

四、教训与反思512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地震暴露出了中国社会应对重大灾害的薄弱环节,包括救援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等。

另一方面,这一次地震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地震的严重性,加强了人们的防灾意识。

五、结论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事件。

这场地震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伤痛,但也促使中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重大灾害的威胁和防范的重要性。

通过救援和重建工作,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地震的教训和反思仍然是中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使之成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动力。

512地震知识点

512地震知识点

512地震知识点512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严重地震,也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整个中国乃至全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512地震的相关知识点。

一、地震的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地壳运动引起。

512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而引起的。

地球的外部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地壳运动的力量下不断发生着相互碰撞、俯冲和脱离的过程。

512地震正是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导致地壳发生断裂和滑动,从而释放了巨大的能量,引发了地震。

二、地震的影响512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官方统计,这次地震造成了约8.7万人死亡、37.2万人受伤、17.5万人失踪,给近5000万人口的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和基础设施破坏,给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此外,地震还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灾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三、地震的应对措施面对512地震的严重后果,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力求减少地震对人民群众的伤害。

首先,政府立即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调动了大量的救援力量和物资,全力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其次,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紧急救援行动,包括救援队伍的调动、医疗救治的组织、灾区交通的恢复等,力图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地震预警体系的建设、加强了灾后重建工作、提高了抗震设防标准等,以减少地震对社会的影响。

总结:512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地震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是512地震的直接原因。

地震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影响非常大,给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

浅谈汶川地震

浅谈汶川地震

浅谈汶川地震1引言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大地震在90s时间内完成了主要能量的释放,相当于400多颗原子弹同时爆炸所释放的能量,造成人员伤亡超过10万,近1。

9万人失踪,此次地震危害之大,历史罕见。

地震主灾区位于四川西部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属于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

此次地震不仅直接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还进一步引发了堰塞湖和泥石流等链式灾害。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由其诱发的各种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影响范围巨大。

此次地震,严重受灾区主要包括汶川、北川、青川、安县等市县。

从灾害面积来看,汶川县受灾面积最大为131.55km2,其次为北川县,为45。

57km2,其余地区均介于6-17km2。

2汶川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形地貌:受灾区主要包括龙门山区和成都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地形上处于我国第一梯级青藏高原向第二梯级四川盆地过渡地段,地形变化剧烈。

以龙门山大断裂为界,西部山高谷深,犹如屏障拔地而起,东部则为平坦的成都平原。

地貌反差极其强烈。

整个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

其西南段南部山顶海拔高度为2500-3500m,最高为4000m左右;东北段海拔高度1500-2500m左右,最高3000m,成都平原则在800m以下。

地层岩性:受灾区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区内上三叠统广泛出露。

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发育的中三叠世—侏罗纪地层最全。

三叠纪以后的主要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包括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地质构造:受灾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活动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上,活动构造发育,断裂总体走向NE40°左右。

本区著名的活动断裂有江油—都江堰断裂,北川—映秀断裂,雪山—青川断裂(见图1),由图可知所有的次生灾害整体分部成带性,与本区著名活动断裂分布几乎一致。

本区地震历史记载以来7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的即为此次汶川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地震局 •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国新华社 •華夏地理雜誌 •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MIT Webpage on May 12, 2008 China Earthquake •/college/geo/egeo/an imations/ch8.htm
汶川大地震震度分布图
P波传播时间理论图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
龙门山断层带
图片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近年来中国西部GPS测量地表移动结果
龙门山断层带(为逆断层)
地震規模8.0 汶川 震源深度約12公里 龍門山
汶川-茂汶斷層 北川-映秀斷層 安縣-灌縣斷層 图片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断层也有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地震后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附近地表移动分布
破裂时间80秒 破裂长度216km 倾角为32度。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局
汶川大地震主震及余震央位置统计图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局
汶川大地震余震分布图(截至5月21 日止)
图片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图片来源:中国新华社
四川龙门山断层附近GPS测量之位移量
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后发生地震统计图
生死一线间
地震来时要躲在哪里?
生死一线间— 地震来时要躲在哪里?
921地震灾害现场一
921地震灾害现场二
921地震灾害现场三
921地震灾害现场四
921地震灾害现场五
921地震灾害现场六
参考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