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语文”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推进,需要直面审视语文教学理论,对“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汪潮教授提出“素色语文”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一种有文化渊源、有思想内涵、有显著特点的语文教学理念。
一、“素色语文”的理念
“素色语文”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点:
1. “素色语文”是本色的。“素色语文”首先反映语文教学的本色。本色是与彩色对应的。本色反映事物本性、本质。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
2、“素色语文”是本质的,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他有关的属性。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并不仅是上述的众多观点,更重要的是言语性。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要积极倡导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言的魅力在语文里。用语文活动表现生命活力,正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理智的选择。所以,从本色看,“素色语文”姓“语”。
3. “素色语文”是自然的。自然是与人为对应的。素描也好,素食也罢,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自然、天然、原生态。语文教学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体现天然面貌,而不是人为地作秀。那些精心雕琢的课,给人的感觉是课技巧太“过”,简直就像烧了一盘“荤菜”,吃起来时给人的感觉是“浑腥”太多,“油酱”太足,“色彩太浓”,“味道太重”,咽不下口。“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素色语文”是一种必然的回归,它是在多媒体泛滥,课堂被网络、图画、音乐等包装得过度臃肿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4. “素色语文”是简约的。简约是与繁杂对应的。语文教育因素太多,内容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也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学要进行“减法思维”,删繁就简,清晰平淡,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简约的语文课包括五个方面: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捷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评价。
二、“素色语文”的特点
1. 素色:追求自然朴素的课感。
人有精神之气色,课有理念之课感。一堂好的课,首先要有一种好的课感。清淡的素色和浓艳的彩色是课感的两极。尽管课堂上的“彩色”不能少,但它只是起点缀作用。从本质上说,语文课堂应当追寻更多的朴素无华的素色。大教育家老子曾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意思是说朴素在世间万物中具有第一重要的位置。从语文课堂教学看,“素色语文”包括素色的课堂气氛、素色的师生角色、素色的教学内容、素色的教学过程、素色的教学方式和素色的教学效果等。
2. 素面:直接与学情素面相见。
“素面”者,陌生也。语文学习之始,对学习内容应该是陌生而有趣的;语文学习之中,对学习内容也应该是初次而直面的。“素色语文”非常关注学生的原始学习状态,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原始学习状态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初态度,
3. 素读:对课文高频反复地读。
通俗理解“素读”法,是指一种纯粹的读,一种“不求甚解”的读,一种声音琅琅、音韵和谐、抑扬顿挫的读,一种“唱歌”一样的读,一种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着眼于通篇的读。
陌生地读。“素色语文”的初读课文,不宜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之上。因而“素色语文”不主张课前过多的预习和准备,而强调学生读书的“陌生感”,使学生产生“原初体验”,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以他们的眼光、自己的体验,对作品进行陌生化的品读。这样的读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随意地读。我们在教学中,总会在学生接触文本前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或是阅读文本后带着问题去钻研。“素读”要求学生随意地、自主地读,没有什么限制,不要求学生做阅读练习,也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让学生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
4. 素本:按语言原本意思解读。
对语文教学的本位、本体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点问题。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文本”。所以,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直接对话和解读,按语言原本意思去理解课文,学习语文,而不能游离语言之外。
一位老师教《画风》,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而且在这五个环节中,连起码的读、写等语言的基本训练也忽视了。素色语文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包装,而在于内在的文本解读,特别是对语言原本含义、特点的深入理解。
3月18日,学正小学校园春意盎然,正源楼报告厅内专家云集,济济一堂,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主持导师汪潮教授带领的浙江省第三期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学员培训结业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中,高端班5位学员叶小平、石晓云、祝响响、徐良英、余昌文老师分别为大家执教了《守株待兔》、《画家和牧童》、《神笔马良》、《孔明智退司马懿》、《卖木雕的少年》等不同学段、不同文体的课文,展示了汪潮教授所倡导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素课”追求。五位老师的课各有特点,在朗读指导、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语言运用等方面均有引领示范作用,犹如阵阵春风拂面而来,给小语界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我认真聆听学习了每一堂课,听取了汪潮教授的精彩点评,对于“素色语文”这一全新的理念有了一点了解。汪教授提出所谓的“素”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指简单一点,第二层指要揭示语文的本质。“素”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素在内容的选择上,素在整体的设计上,素在学段要求上,素在语言学习上,素在“学本”课堂上。同时他还强调语文教学要为特点而教,为特点而学,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语言表达的特点,掌握学段的特点,注意课时和课堂的特点。
“素色课堂”简约而不简单,是对语文本色的追求,也是对时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是语文教师所应追寻的理想教学之路。此次高端培训结业展示会的活动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为语文教师做了打造“素色语文”的高端引领,让大家对语文课堂有了一点认识,同时也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那么,理论知识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实践呢?这是我们每个人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来我就听了杭州各个学段的语文课,谈谈杭州老师是怎么体现“素色”。例如,低段的识字的课,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其实那个老师大的环节和我们在延安小学听的那节差不多,对于课的设计几乎一样。杭州的老师在识字这一块就是通过多读,读中识字,没有单独认读生字,比如在课中她指导识字:撞,树桩上,窜出来,并且指导读好,读好乐滋滋,给乐滋滋找意思相近的词语,并且把意思相近也记在下面。在理解词句方面,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