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化学课题申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目前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 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厌倦了学习,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即从学生的成绩表现和能力的发展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理论依据:1、先进的教育思想(1)大众教育思想: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以前高中都是精英教育。

这个转型有很多问题。

根本的转变是: 从学生适应学校到学校适应学生。

(2)终身教育的思想: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

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没有到位。

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在去关注学生的未来, 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应试教育已经猖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教育观, 要从科学主义转向人文主义, 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怀。

3、课程观, 从制度型转向创生型, 从课程表到包含学生等因素。

4、学习观, 从知识学习转向生命发展, 学习是生命内涵的充实和扩展。

意义:1、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 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和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 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马陆育才联合中学王雅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背景1.客观层面(1)有效问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恰当地提问并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不但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的场所,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而且还能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促使教学进入教学相长的境界。

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有效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设计有效问题的策略,创设教学对话的空间,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2)学习是建立在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的。

要使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必须懂得有效问题并自觉实践有效设问。

因为有效问题不仅与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且方向与终点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相长。

(3)初中化学属于一门启蒙学科,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学习的。

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两极分化等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激活不够。

精心设计充满思想的、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持续推进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能让学生获得动脑、动嘴、动手等体验。

回答问题的过程,学生既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还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长期保持这种刺激,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令人快乐的、好玩的事,从而乐学、爱学、善学。

2.现实层面(1)现在的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如能把握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二期课改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同时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把认知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就要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桥梁和阶梯。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笔:曹军亭)一、问题的提出(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

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

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

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2. 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通过实践验证研究结果,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3.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主要发现如下:1. 实验课时安排不足,部分学校实验教学得不到充分重视;2. 实验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3.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4.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3.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讨针对现状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1. 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实验教学地位;2. 加强实验设施和器材建设,保障实验教学条件;3.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4.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验证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我们在某高中开展了实验教学实践。

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改进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亟待改进;2. 提出的改进策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实验教学实践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改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案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基本情况随着教案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基础知识越少讲或不讲、设计的探究问题越多、课堂上越热闹、运用的教案手段越多、提供的资料素材越丰富,也就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

显然,这样的教案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课程”,在教案工作中也就出现了大量的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案。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案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这是课改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我校教案实际、学生实际和化学学科特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特提出《初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旨在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案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案的有效性,形成我校地方特色的教案框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案操作策略及课堂有效教案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有效教案的评价体系。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分析等。

如观察法主要用于观察教师教案行为的表现,并以此分析、反思教师行为本身行为背后观念的合理性。

①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寻促进课堂有效教案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实施有效教案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②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及时了解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目前教师教案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案效率症结所在,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浙江省长兴中学课题组**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省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课堂表现活泼多了,变得敢于质疑,敢于当堂发表不同见解。

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教师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沿用人教版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虽已有了“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提法,但研究非常少。

更谈不上深入。

到了80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说法慢慢多了起来,直到整个20世纪90年代,“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说法才占主流,并且有了不少研究成果。

然而,有效课堂研究在方法上还是以文献和经验分析为主,实验为辅,做实证研究的更不多,专门针对具体学科的实例研究更是少之甚少。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化学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为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界定2.1理论依据2.1.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重新建构的。

2.1.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较为时尚的两种课堂模式:一是“自主创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是“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转化,有效地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多元建构。

它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突出学科课程要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与感受,以多元互动促进不同差异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建构。

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气氛异常活跃,这就涉及较为实质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哪些新知识,整合哪些旧知识,提升哪些技能,陶冶哪些性情、升华怎样的世界观,即学生收获是三维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

学生是多个个体组成,使学生有更多收获。

实效是结果,是教学过程决定的)。

本课题就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学习现状),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将教法、学法、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媒体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地优化整合,完善并推广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该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多方位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就是享受,每天都在享受快乐,享受生活。

本课题成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都能终生学习,终生发展,促进了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还能凝聚教师的向心力,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由学科研究带动了学校校本研究,扎实了学校整体的教学力量,最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创设出优秀的学校品牌,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南丰二中王其才课题级别:省级教研课题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教学最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类别:学科教学方法课题组组成:本课题由校化学组王其才老师设计和组织,全校化学组成员共同参加,课题组成员共5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省骨干教师1人)。

课题提出过程:近年来,全国教学研究的总动向是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我校化学学科对课堂教学优化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老师教学的优化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我们着手对教师教学的各种因素的内涵、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于2013年成立了“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组。

在“化学教学最优化”课题研究过程中,重点从教学设计方法的优化上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研究各种教学方式的最优化,期望得出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九年级学生。

课题研究时间:2013年8月—2016年3月。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

它既有教师和学生的人的因素,又有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班风、学风、学习结果等因素。

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输入、输出过程,教学活动是在这些因素不断由异步、无序到同步、有序的循环中前进和发展的。

在这些因素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他因素都是其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优化是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教师设计的优化,使学生自身因素得到最优化的学习情境和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过程是以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仅有一定的认知过程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系列的意向过程中的条件(非智力因素)配合,使其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学生自主行为的充分表现。

在诸多的情境因素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习反应输出信息的接收者。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一、课题基本情况二、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分析等。

如观察法主要用于观察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并以此分析、反思教师行为本身行为背后观念的合理性。

①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寻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目前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症结所在,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④个案研究法:对探索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研究效果。

⑤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操作:①观察记录。

有意识地对教学对象进行观察,为教学研究采集数据或客观描述事件的事实、场景、过程、原因、结果。

②研究课和批评课。

有计划地开展主动接受批评指点的研究课、批评课,给听课者提出任务,交待素材,以批评为主,进行批判性思考,自觉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与行为。

③案例分析。

⑤问卷调查。

⑥访谈。

三、申报、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科研信心思想通则百事通。

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实施,首先要看课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为此,课题组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申报单位:立项时间: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2009年3月确立了《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X年X 月被重庆市鱼嘴职业高级中学科研室正式立项,本研究从X年X月至2010年5月周期近X 年,现已完成准备阶段,进入实验探索阶段,在本年度,我校课题组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将本年度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本课题研究意义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强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会并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第一篇: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2013XKT立项号 ZXHX087 负责人结题报告化学教学关键词廖战军所在单位课题名称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西安经发学校校本研修编写校本教材小课题的研究,使得我校化学教学工作在研究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既增强了理论的指导性,又增多了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既是一次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也是一次实践与总结的过程。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每个参与者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技结题能,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更使我校化学备课组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报告力,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摘要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全组的努力,我们成功的编写并使用了中考复习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资料》,探索并实践了高效课堂模式。

因此,这次小课题的研究是成功的、及时的、必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是高效的。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探索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结实践,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学策略在提题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作用。

在学校教研处的指导下,在全体备课组教师的共报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学校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告作用。

现将课题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5、文献研究法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6~2013.8)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堂互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发现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成果。

2. 观察法: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过程和问题。

3. 访谈法: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研究过程1. 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框架。

2.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3. 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分析访谈和观察结果,总结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5.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6.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当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存在以下问题:师生互动不够充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教师对课堂互动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误区等。

2.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策略和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考;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等。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目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章、著作、研究比比皆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仍存在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于发展和深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以应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尤其进入毕业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强化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言堂,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单一思维的现象依然严重。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取而代之,教师费尽心思、费尽精力,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这些问题根深蒂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

在规范办学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

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一是在教师,二是在学生,三是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上。

但关键在教师,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参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落实,相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中化学教师角色的扮演。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化学教师自身角色上应实现哪些变化。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师的引导和帮扶作用。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容和时机的选择。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交流讨论、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精美的彩色插图等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如何利用新课程资源优势,或创设有效性学习情景,多为学生创造参与有效性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报告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报告总结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01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0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03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发展
02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设计问卷,收集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分析问卷结果,了解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需求和期望
教学改革需要
关注学生的需
求和发展,以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专业发展
是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的关
键,需要加强
教师培训和激

课程改革需要
落实到课堂教
学中,以实现
培养目标
01
02
03初Βιβλιοθήκη 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展望01继续关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02
推广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03
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案例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 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 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三:混合式教学模式
• 教师讲解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 课堂教学氛围良好,学生参与度适中
•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分析观察结果,了解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观察结果,为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和建议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精选合集)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精选合集)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精选合集)第一篇: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

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

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

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高效的教与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研修课题结题报告课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研组:化学负责人:王春荣2016年12 月19 日《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其判断依据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更是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能获得高分的“书呆子” 。

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余文森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中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

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课堂有效教学作为当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贯穿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中。

但山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值得探讨的空间。

笔者到各乡镇学校调研,听了不同课型的初中化学课,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了;多媒体“整合”多了,单一枯燥的活动少了;课堂气氛活了,不再死气沉沉。

整体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但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具体表现是教师只单一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二是教学设计粗,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且以讲解式为主。

三是教学过程虚,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初中生活动时间较少或者教学活动设计单一。

四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课堂上存在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

五是学生参与演示有效太少,学生有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六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

七是缺少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实践。

如此种种存在与教学当中的问题,一方面对课堂有效性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的宣传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让部分人对有效性教学的概念认识愈加模糊。

另一方面,似是而非或者说是浅尝辄止的“四不像”有效教学已经影响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最重要的是极少的实践运用已经削弱了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魅力,更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1、厘清学术概念。

初中化学概念对化学的现象,化学的事实经过进行一定比较并综合分析,归纳出事实,类比要点,抽象相关的理性科学知识,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主要针对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

化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

化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化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化学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1. 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化学高效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施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数据。

三、研究内容:1. 课堂设计:在化学高效课堂中,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师生互动:鼓励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探究:注重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尽可能提供实验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4.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鼓励他们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研究结果:通过实施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我们发现以下几点结果: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课堂设计,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提升,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加。

2. 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升了: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方式。

3.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了:通过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得到了提升。

五、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化学高效课堂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研究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应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化学高效课堂的实施水平;2. 增加实验和实践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3. 鼓励学生多样化学习:学校可以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

嘉鱼县蓝天中学毛红卫、宋伟强
《化学学科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探索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学策略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作用。

在县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学校的教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将课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
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文献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自2009年10月份承担课题后,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人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实验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学习相关理论,体会教育理论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等。

(二)研究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2月)
1、加强“学案导学”模式探索
学案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有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学案导学、促学、领学的作用,我们课题组精心编制学案,反复尝试各种“有效学案”编写模式,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课题组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共同研究上个模块所编写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改进建议。

在安排下一模块的编写时,教师就要注意相关问题,并将自己的设想供组员讨论决定,以此编写新的学案。

学案导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合力。

专题训练部分的学案,由课代表公布答案,统计并填写“问题反馈卡”显示重难点问题,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备课,准备下节课或自习时间讲评,必要时加一节课完成。

这样做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法指导”部
分的学案,由教师讲述清楚,再由学生根据学案,自行理解,必要时教师点拨。

习题训练部分的学案,我们按照限时限量的原则进行有效设计,学案上的习题均当堂训练,学生自我批改,教师当堂讲评。

2、定期开展讲评课活动。

按照课题组的安排,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相关学科的课,对每一位参加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的教师所讲的课都要进行反思、总结,然后共同研究和策划,就授课教师教材处理策略、教学方法选用、相应的学案及教案设计等提出改进性意见。

在评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人人发言,做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度评价,以此来加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

本学期我们先后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集中听课活动,一方面督促授课教师、备课组精心研究“高效课堂”的有益做法,另一方面激励听课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的成功做法并为我所用。

3、进行理论学习与论文交流
根据安排,课题小组成员每人都要在一个学期内要发表一篇论文或一个案例。

在写作的过程我们可以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取长补短,让这些论文或案例成为课题延伸的足迹,并供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理论为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会误入歧途。

因此我们鼓励小组成员必须利用课余、闲暇时间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有效教学的信息,并将之融会贯通,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我们的执教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研活动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听讲,全身心投入教研过程,做好教研记录和理论学习笔记。

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都要求课题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

在反思中找差距、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反思中找出路,教师的灵感往往存在于反思的过程当中。

一个个好的做法在教师的反思中涌现并成功进入操作层面。

4、问卷调查,及时改进并完善有效教学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和感受最深,为掌握有效教学的进展情况,我们精心设计问卷调查表,让学生谈问题、进建议。

同时学校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课题小组,敦促小组成员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情况进行关注,激发做好本课题的信心和决心。

课题小组成员可以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梳理整合,使教学效果优质化、高效化。

(三)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0月)
1、做好课题验收的准备工作,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有关资料,收集整理有价值的论文、反思。

2、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探索,课题组已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模式,作为对教学模式的展示,我校从2011年4月开展青年教师有效课堂展示课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我们在研究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这一目标,通过运用大量的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然后再进行反思,再进行课堂实践,再对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探索,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了随意性、盲目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共撰写了五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分别获得了省、市、县的各级奖励。

获奖情况如下:
毛红卫、宋伟强《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省三等奖
毛红卫、宋伟强的《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获市级一等奖
宋伟强、毛红卫《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获市三等奖
骆训阔、陈名汉的《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均获县一等奖
宋伟强、毛红卫《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获县一等奖
获奖的案例:毛红卫、宋伟强《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市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