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74f27a9e31433239689397.png)
利用矿产资源
发冶电炼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气候资源
光照时间长,降 水少,有利于糖 份的积累,葡萄 自然就很甜啦!
新疆的甜葡萄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小游戏:
每组选出两名学生。一人面对黑板,一人背对 黑板,要求面对黑板的同学用口头或肢体语言描
述该词的含义,可以从用途、使用范围、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但不能说出该
词中的字或汉译英,背对黑板的同学猜出该词。 每一组限时1分钟,超过时间或游戏中违反规则 的不给分。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水能资源
发电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土地资源
耕放地牧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森林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木纸材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第六组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版 •••湖海地瀑冰河泊 洋下布川水水
发冶电炼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气候资源
光照时间长,降 水少,有利于糖 份的积累,葡萄 自然就很甜啦!
新疆的甜葡萄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小游戏:
每组选出两名学生。一人面对黑板,一人背对 黑板,要求面对黑板的同学用口头或肢体语言描
述该词的含义,可以从用途、使用范围、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但不能说出该
词中的字或汉译英,背对黑板的同学猜出该词。 每一组限时1分钟,超过时间或游戏中违反规则 的不给分。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水能资源
发电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土地资源
耕放地牧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利用森林资源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木纸材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 版
第六组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PPT-完美版 •••湖海地瀑冰河泊 洋下布川水水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415ac7767f5acfa1c7cde4.png)
产物。它的内涵与外延并非是一成不变 的,它随技术经济的提高而不断扩展、 深化。
.
总结
资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 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 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 相对稀缺性,而两者均依人类的需要而成立,从而构 成人口与资源这一对地理学的重要范畴。
海南乐东腰果林
.海南亚Biblioteka 湾海滨自然资源的分类(3)
可再生资源指不会因使用而发生数量上的减少的资源,如太
阳辐射、风、水力、潮汐等。
可更新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资源。多数情况下指生物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可
以繁殖更新从而保持资源数量的不减少。
不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
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
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
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
快。
.
6、人文地理学的资源观
.
目前,在“资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 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把资源当作广义的资源。 (2)把资源当作自然资源的代名词。 (3)把资源当作生产资源。 (4)把资源等同于产品即原料。
.
正确理解资源含义
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 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
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资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又是社会的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自然资源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一第节三人节文自地然理资学源的的自永然续资利源用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
总结
资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 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 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 相对稀缺性,而两者均依人类的需要而成立,从而构 成人口与资源这一对地理学的重要范畴。
海南乐东腰果林
.海南亚Biblioteka 湾海滨自然资源的分类(3)
可再生资源指不会因使用而发生数量上的减少的资源,如太
阳辐射、风、水力、潮汐等。
可更新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资源。多数情况下指生物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可
以繁殖更新从而保持资源数量的不减少。
不可再生资源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
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
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
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
快。
.
6、人文地理学的资源观
.
目前,在“资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 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把资源当作广义的资源。 (2)把资源当作自然资源的代名词。 (3)把资源当作生产资源。 (4)把资源等同于产品即原料。
.
正确理解资源含义
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 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
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资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又是社会的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自然资源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一第节三人节文自地然理资学源的的自永然续资利源用观 第二节 世界资源问题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五章自然资源保护法ppt课件
![五章自然资源保护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0b24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f.png)
2.特性资源法。
将各部门资源法中相互间所具有的共同自然特 性的部分进行分类,一类是可再生和发展资源, 它包括生物资源法(如有关森林、草原、渔业、 自然保护区及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珍稀植物方面 的法律、法规等)和非生物资源法(如有关土地、 水资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类是不可更 新但可再生的资源。它包括诸如有关矿产资源等 方面的法律、法规。
困扰,而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二、陆地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法律是1988年1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此外与保护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立法还有:《河道 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防 汛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水污 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我国水资源保护的主 要法律制度包括:
1.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 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 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 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 地的义务。
《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 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珍稀植物保护 法》、《自然保护区法》等。
3.科学技术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律的影响十分广泛和
深远。人们对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许多新 的课题,采取更科学、更先进的措施,保护管理各 种自然资源。 4.国际共同性。
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 一般是由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 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水法和渔业法、海洋法、 空间法等法律、法规组成。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幻灯片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2911f16edb6f1aff001ffb.png)
4经济物种异常丰富: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纤维类植物 有440余种,淀粉原料植物150余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植 物260种,油脂植物370余种,香料类植物900余种,药用 植物5300余种,用材树种300多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果树起源中心之一,共有670多种。世界栽培的农作物有 237种起源于我国,不少农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 为我国所特有。我国还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之母。我国具有 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在500种以上。
• 1.施用化肥、农药 • 2.垃圾、废渣、污水以土壤作为处理场所 • 3.污染物通过大气、水的迁移转化进入土壤
主 要土 壤 污 染 物
• 1.有机物质-农药、除莠剂、酚、油类 • 2. N、P化肥 • 3.重金属-汞、镉、砷、铜 • 4.放射性元素-锶、铯 • 5污泥、矿渣、粉煤灰 • 6.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结核杆菌
提供评价的准那么。 • ④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展连续、系统的
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 ⑤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区中的局部地域可
以开展旅游活动。 • ⑥能在修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区类型
•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
•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 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 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 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 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 缓冲区: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 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开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 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展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 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 1.施用化肥、农药 • 2.垃圾、废渣、污水以土壤作为处理场所 • 3.污染物通过大气、水的迁移转化进入土壤
主 要土 壤 污 染 物
• 1.有机物质-农药、除莠剂、酚、油类 • 2. N、P化肥 • 3.重金属-汞、镉、砷、铜 • 4.放射性元素-锶、铯 • 5污泥、矿渣、粉煤灰 • 6.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结核杆菌
提供评价的准那么。 • ④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展连续、系统的
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 ⑤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区中的局部地域可
以开展旅游活动。 • ⑥能在修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保护区类型
•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
•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 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 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 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 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 缓冲区: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 科研基地,如饲养、繁殖和开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对各生 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进展研究的地区;也是保护 区的主要设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课件(16张PPT)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课件(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2c83b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c.png)
)。
A.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
B.实施回收与再利用
C.实行保护性开采
D.以上做法都正确
这三次大开垦让当时的人民获得了大面积的农田进行种植,进而获得了大量粮食,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但同时森林遭到砍伐、破坏,地表植被损失严重,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空气污染对我们的健康有 哪些危害?它是怎样造成的?搜集有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力所 能及的举措?以垃圾分类 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 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壳等。 (3)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或 潜在危害的垃圾,如荧光灯管、干电池、药瓶等。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四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 回收的废弃物。
黄土高原在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 70%,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黄土厚50~80米,是世界上最大黄土覆 盖区。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
上
15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铁矿石是生 产钢铁的主 要原料。
铁矿是否可以永远开采下去? 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铁矿石是生产钢铁的原料。矿产除了铁矿石,还有很 多其他种类的矿石,这些矿石大多数都埋在地下。我们用 夹层蛋糕或奶昔模拟采矿过程。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fa5a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4.png)
利用
将获取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各 种产品。
节约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减少浪费。
开发与利用的监管
法律法规监管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然资源开 发与利用行为。
行政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监 管,确保其合法、合规。
社会监督
公众、媒体等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监 督,促进其公开透明。
教育宣传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教育,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来自保护成效评估01
02
03
04
资源状况监测
定期对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和监测,掌握资源动态变化。
生态效益评估
评估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 响,包括物种数量、生物多样
性等指标。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分析保护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就业
运用税收、价格、财政等经济手段, 调节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促进资源的 节约和有效利用。
技术手段
推广应用先进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管理绩效评价
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
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分析资源 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评价自然资源管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 析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和改善程度。
机会等。
综合效益评估
综合评估保护措施的生态、经 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改进建议
。
03
CHAPTER
自然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与政策
01
02
03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 效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58690a2161479171128e8.png)
西 半 球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东 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
部 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北方) 中国 的分布 西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格尔三
油页岩是由生物的残体混同泥沙变成的,所以可以用来炼油。
石油的成因,一直存在多种理论或假说,主要包括无机成因论、 有机成因论和混合成因论.有机成因论为石油地质学的主导思想
27
石油的生产链示意图
石油开采——炼油石燃料的分布
29
新疆
化石燃料的分布
乌鲁木齐
内蒙古 霍林河
18
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耕地资源的现状 及解决措施
现状
中国依靠8.6% 的耕地养活世 界19%的人口
耕地面积减 少或耕地质 量下降
耕地不足 人口增加 不合理利用 耕地质量低
加剧耕地资 源的短缺
中、低产田 比重大
19
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耕地资源的现 状及解决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 耕地总量不减少
少,年际降水变率大 (2)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差 (3)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4)水土流失沙尘暴引发一系列水环境问题 (5)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急剧增长
9
10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1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
2.解决措施
解 开源 决 措 施
节流
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水 海水淡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
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制约着经济发展 影响着粮食产量 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直接损害人体健康 一些地区为争夺水资源引发国际冲突
8
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优质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e8135f6c175f0e7cd137b6.png)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三组: 潮 空雨地阳汐气风水热光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四组: 龙 煤羊铅电砖卷气毛笔脑风衫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五组
林海土沙耕草地滩壤漠 地原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新疆的甜葡萄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小游戏:
每组选出两名学生。一人面对黑板,一人背对 黑板,要求面对黑板的同学用口头或肢体语言描
述该词的含义,可以从用途、使用范围、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但不能说出该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办公用纸重复利用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已 蔚然成风,即使在行政长官办公室也不 例外。香港政府规定,公务员办公用纸 的正反面必须得到充分利用之后,方能 被当作垃圾扔掉进行回收。这种行为使 得香港政府的办公用纸消耗减少了近1/3。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六组
•••湖海地瀑冰河泊 洋下布川水水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一组:树木、鱼、大熊猫、鲜花、金丝猴、企鹅 第二组:煤炭、石油、铁、黄金、铜、金刚石 第第四三组组::阳羊光毛、衫风、、龙空卷气风、、潮煤汐气、、雨砖水、、电地脑热、铅笔 第四组:羊毛衫、龙卷风、煤气、砖、电脑、铅笔 第五组:土壤、草原、沙漠、耕地、林地、海滩 第六组:河水、冰川、地下水、湖泊、瀑布、海洋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_PPT
第六章--自然资源管理ppt课件(全)
![第六章--自然资源管理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12fef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b.png)
第一节 概述
四、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二)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4.资源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 (1)资源开发项目可能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对生物栖息环境 的影响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2)资源开发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 响,防范和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 (3)资源开发对周围地区其它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防 范和减少这类影响的措施; (4)资源开发对周围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 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防范和减少这类影响的措施;
第一节 概述
四、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由于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复杂性、潜在性和长期 性,因此,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难度很大。但是它 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克服开发中的盲目性和破坏性,保 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开发的持续、稳定、协调 发展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一节 概述
四、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二)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 活动产生经济价值,增益造福的那部分自然环境的总和,也可 以说是能被人们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衣食之 源。如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矿物、生物以及其它可以被 人类利用和消耗的物质。
自然资源在人与环境构成的大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 用,它是自然环境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 会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 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用最强烈的地方。自然资源不但有地域 性,而且有强烈的国家属性。
第一节 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三)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财富的 主要来源。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具有以下4方面特点:①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②各类 资源总体组合较好;③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④自然资 源质量差别悬殊。
《自然资源的保护》课件
![《自然资源的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ee44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8.png)
自然资源的危机
1 过度开采
2 污染
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 衡,造成环境问题。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引发的污染,对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 自然灾害
4 全球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对自然 资源的破坏和损失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冰川融化等现 象,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自然资源的价值
生态价值
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物种多样性,提供生 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 要基础,为产业和就业提 供支持。
人文价值
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休闲 娱乐、文化遗产和心灵寄 托的场所。
结语
自然资源保护是人类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环保意识,采取行 动,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资源的保护》PPT 课件
# 自然资源的保护
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提供食物、水源、能源等生活所需。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资源的获取、利用和保护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自然资源的类型
1 土地资源
包括农田、森林和草原 等,可用于农业、林业 和畜牧业等。
2 水资源
3 矿产资源
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 和海洋等,是人类生活 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水源。
包括煤炭、石油和金属 矿等,是工业生产和能 源供应的重要物质。
4 植被资源
5 动物资源
包括森林、草地和植物等,对于维持生态 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包括陆地和海洋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物、 药材和其他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的保护
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长6083千米。
印度的国土面积有328万平方公里(水域率佔有9.5%),居世界第7位 。
卡拉姆(印度总统)在第二届国际植物生理学会议开幕式上说,到2020年,印度的可耕地
面积将由现在的 1.7亿 公顷减少到1亿公顷.(2003)
阿根廷:面积278万平方公里,牧场面积9 084. 7 万公顷。耕
地面积2 600 万公顷,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
首先,是自然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界面。P223
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 用最强烈的地方。自然资源不但有地域性(不同的组配)而且有 强烈的国家属性。P223
2
一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P224
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 资源。
11
(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27
1、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农、 林、牧等基本用地不被挤占。
8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 后。 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 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 ,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
我国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 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
3、土地盐渍化
土地中易溶盐分含量增高,超过作物的耐盐限度时,作物不能生长,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我国盐渍化土地 有81.8×104hm2。
4、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是由于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水分和空气不协调的结果。
5、土壤污染
我国受污染的耕地土壤近2000×104hm2。
6、城乡建设用地大逐年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一些土地类型,成为自然和人文景观。
5
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5
1.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平均海拔50m以下的东部平原,到海拔4000 m以上的西部高原,平 原、盆地、丘陵、山地、南北距离长达5500km,跨越49个纬度,东西 距离长达5200公里,跨越了62个经度。
2km2,约占亚洲大陆面积的22%,为全球陆
1、土地资源概念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 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 岩石及共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3
2、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4
土地资源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和存在的。土地资源占据 着一定的空间,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并与其特定的周围环境相互 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八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
概 述 P223
广义地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词;狭义地说,是自 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118 自然资源在人与环境构成的大 系统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P223
可以被农林牧副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 90%以上的农业用地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5.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农业历史发展悠久,较好的土地后备资源已为数不多。
7
印度:土地面积 297.47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
陆最大的国家。印度南北长3119千米(伸入印度洋部分约长1600千米),东西宽2977千米,海岸
土地资源基本用途和功能不能用其他任何自然资源来替代。 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不变的。 土地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过程中,其状态和价值可以被提升 ,也可能下降。
4
3、土地资源功能与作用 P225
土地具备供所有动植物滋生繁衍的营养力,生产出人 类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立足 的载体。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 生产资料。
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 第三位。 人均占有 土地只有 1.01hm2, 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3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 0. 1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4 。
6
3.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而平原、盆地只占31%。
4.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
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 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 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 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 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 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 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 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 等。
再有,水土流失后,地表径流将中冲走大量泥沙,并在河流、 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并使一些河流缩短通航里程,一些 水库库容减少,导致泥石流和滑坡,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 和生活。 。 (河床上升/水位抬高/长江洪水……)
10
2、土地沙化
指地表在失去植被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我国沙漠化土 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9%。
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
9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25
----土地资源的退化 1、水土流失
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 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3×104km2发展 至 9 0 年 代 的 1 7 9 . 6 × 1 0 4 km2, 其 中 耕 地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达 45.4×104km2。
印度的国土面积有328万平方公里(水域率佔有9.5%),居世界第7位 。
卡拉姆(印度总统)在第二届国际植物生理学会议开幕式上说,到2020年,印度的可耕地
面积将由现在的 1.7亿 公顷减少到1亿公顷.(2003)
阿根廷:面积278万平方公里,牧场面积9 084. 7 万公顷。耕
地面积2 600 万公顷,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
首先,是自然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界面。P223
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 用最强烈的地方。自然资源不但有地域性(不同的组配)而且有 强烈的国家属性。P223
2
一 、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P224
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 资源。
11
(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27
1、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农、 林、牧等基本用地不被挤占。
8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 后。 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 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 ,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
我国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 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
3、土地盐渍化
土地中易溶盐分含量增高,超过作物的耐盐限度时,作物不能生长,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我国盐渍化土地 有81.8×104hm2。
4、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是由于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水分和空气不协调的结果。
5、土壤污染
我国受污染的耕地土壤近2000×104hm2。
6、城乡建设用地大逐年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一些土地类型,成为自然和人文景观。
5
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5
1.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平均海拔50m以下的东部平原,到海拔4000 m以上的西部高原,平 原、盆地、丘陵、山地、南北距离长达5500km,跨越49个纬度,东西 距离长达5200公里,跨越了62个经度。
2km2,约占亚洲大陆面积的22%,为全球陆
1、土地资源概念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 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 岩石及共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3
2、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4
土地资源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和存在的。土地资源占据 着一定的空间,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并与其特定的周围环境相互 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八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
概 述 P223
广义地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词;狭义地说,是自 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118 自然资源在人与环境构成的大 系统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P223
可以被农林牧副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 90%以上的农业用地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
5.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农业历史发展悠久,较好的土地后备资源已为数不多。
7
印度:土地面积 297.47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
陆最大的国家。印度南北长3119千米(伸入印度洋部分约长1600千米),东西宽2977千米,海岸
土地资源基本用途和功能不能用其他任何自然资源来替代。 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不变的。 土地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过程中,其状态和价值可以被提升 ,也可能下降。
4
3、土地资源功能与作用 P225
土地具备供所有动植物滋生繁衍的营养力,生产出人 类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立足 的载体。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 生产资料。
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 第三位。 人均占有 土地只有 1.01hm2, 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3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 0. 1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4 。
6
3.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而平原、盆地只占31%。
4.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
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 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 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 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 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 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 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 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 等。
再有,水土流失后,地表径流将中冲走大量泥沙,并在河流、 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并使一些河流缩短通航里程,一些 水库库容减少,导致泥石流和滑坡,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 和生活。 。 (河床上升/水位抬高/长江洪水……)
10
2、土地沙化
指地表在失去植被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我国沙漠化土 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9%。
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
9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25
----土地资源的退化 1、水土流失
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 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3×104km2发展 至 9 0 年 代 的 1 7 9 . 6 × 1 0 4 km2, 其 中 耕 地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达 45.4×104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