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信的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研究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分析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92ed6f31b765ce0508149c.png)
课程: 媒体策划与营销班级:13级广告班标题:2关于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学号 **********姓名尹梦洁微信 (WeChat)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超过 20 种语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 800 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 85000 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 4 亿左右。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信”通过其最具特色的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白的文字叙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时借助网络传送,突破距离的限制。
除此之外,“微信”运用最新的位置基础服务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够基于原有QQ,人人等交际圈保持与旧友的联系,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好友”,还能“摇一摇”,搜索到附近陌生用户,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基于微信在促进人际交流和沟通方面的优势和独具一格的特点,我们组着重调查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情况,分析微信这一网络聊天工具的功能和在促进人际关系交流方面的作用,并对微信中个别功能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
三、调查方法采用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346f2d10661ed9ad51f333.png)
课题名称: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班级:起机151203班组员:陈世杰201512180602张洋洋201512180733宋少强201512180720张鑫201512181331指导老师:王新燕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摘要】:微信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社交工具之一,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微信适用群体相对广泛,对社会着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微信对社会的各种影响做出的报告,通过这一报告使大家了解到微信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一、调研背景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工作平台“、”语音笔记本“等服务插件。
“微信”通过其最具特色的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白的文字叙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时借助网络传送,突破距离的限制,甚至能与国外好友使用微信对讲。
除此之外,“微信”运用最新的公众平台服务功能,在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分享最新的消息和资源。
这一系列的发展,受到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网友青睐,他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改变每一个人的一个思维和生活方式,从老到少,而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从日常的生活到学习工作,微信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频繁的出现。
二、调研目的我们的课题调研主要目的是:1.通过问卷了解我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2.分析大学生对微信常用功能的实际运用及其需求满足程度;3.结合数据,分析归纳微信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调查对象、方法与工具(一)调查对象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我们选择大三14个班级共490人进行抽样调查,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二)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网络问卷调查为主。
由于实际操作的条件限制问题,本次调查实际调查问卷86份。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159d6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d.png)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随着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在大学校园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程度、用途及可能的问题和影响。
首先,通过对全国208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使用微信。
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使用微信进行日常沟通,其中90%的受访者每天使用微信超过2小时。
这表明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很高,将其作为主要的社交工具。
对于大学生来说,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与同学和朋友聊天交流,占据了大多数的使用时间。
近80%的受访者使用微信与同学和朋友保持联系,约70%的受访者使用微信进行群聊和组织活动。
另外,微信支付和微信公众号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帮助他们方便地进行日常消费和获取信息。
然而,尽管微信的使用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
首先,由于大学生长时间使用微信,导致他们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书籍或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
其次,一些大学生将微信作为主要的社交方式,导致他们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降低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此外,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社交媒体,忽视了课堂和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为了改善大学生微信使用的问题和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大学生应意识到微信是一种工具,不能过度依赖和滥用。
合理安排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其次,大学生应主动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课堂讨论等方式拓展社交圈子。
同时,学校和家长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引导和监督,提供正确的使用指导和资源。
最后,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设置屏蔽时间、设定学习模式等功能来合理管理微信使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普遍且高度依赖,主要用于日常沟通和社交。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手机QQ、微博、微信的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会交往影响的调查方案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手机QQ、微博、微信的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会交往影响的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f904869eae009581bec87.png)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手机QQ、微博、微信的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会交往影响的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由于其轻巧、携带的方便性等优点一跃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0亿,网民中74.5%的人用手机上网;《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青少年上网人群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的是在校大学生,大概91.4%的大学生网民都使用手机来上网。
经统计,常见的社交手机应用软件有腾讯QQ、MSN、飞信、E—mail、微信、微博、陌陌、博客等。
由于其免费、绿色、方便等特征,深受大学生青昧。
而作为具有960万的(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高职在校生,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学业及年龄特点,智能手机以其特有的便捷性成为高职生上网聊天最为重要的工具。
同时,对他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交往是其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于2011年3月发布的《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结题报告》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孤独感。
优秀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自信的必备条件,而不良的社会交往是降低大学生自信水平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高职学生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学习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差,网络聊天所带来的问题及影响在他们身上表现得还十分明显。
为了更好地让高职学生文明上网,正确看待网络聊天给他们带来的利弊及对对他们社会交往的影响,特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根据在校高职大学生智能手机常用的社交软件QQ、微博、微信等使用的现状,分析是否对他们的社会交往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微信使用调查报告
![微信使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78df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6.png)
微信使用调查报告微信使用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信使用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信使用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及概况目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大放异彩,其中以微信的发展尤为明显,拥有几亿的用户,自然掌握了不少流量入口。
而且,微信在不同年龄段普及程度比QQ更好。
于是,我们小组将微信作为调查的对象,由于微信各类功能不少我,我们选取了公众账号平台这一个方面来调查,主要希望了解到人们对各类公众账号的使用与接受情况,以及根据数据分析一下公众平台的未来前景及发展方向。
概况:本次调查在网上发布问卷,一共收到有效答卷124份。
由于调查群体多数集中于15-25岁之间,样本数据反映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可能有些出入,但是大体上可以做一定的分析。
比较好的是,样本男女比例比较合理。
二、调查情况1、80%的人来自15-25岁之间的年龄段,相对比较集中。
超过70%的人有使用微信,但是只有一半左右的人有关注公众账号。
2、绝大部分人查看公众账号的推送消息时没有固定的时间,有空就会看,而不是分成早上、中午等固定的时间。
3、关于关注公众号的类型,基本上我们给出的选项都有人关注,学习类、科技类和奇闻趣事类关注的人比较多。
由于公众账号的数量很多,里面龙蛇混杂,类型也很多,只能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4、大部分认为推送消息一天一条比较合理。
5、推送消息的类型:超过80%的人都愿意接受图文形式的推送。
而视频、纯文字、语音推送等不受欢迎。
6、人们关注公众号的原因主要为获得最新的消息和学习知识,很少有人是因为无聊才去关注公众号。
7、如果公众账号推送的内容符合人们的兴趣的话,他们愿意进行一些与公众账号的互动。
8、互动的主要内容为查询信息或者打发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用来投诉建议的人数比例极其少。
9,会不会推荐喜欢的公众账号给好友的选项旗鼓相当。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fa9aca551810a6f4248610.png)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作者:张帆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3期摘要 2011年1月24日,腾讯公司在智能手机终端上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软件——微信。
微信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免费发送语音短信、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同时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还有朋友圈、摇一摇、小程序、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
微信一经推出,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微信的粉丝。
分析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对探讨大学生社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截至2017年3月31日,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9亿,第一次超过了QQ用户。
微信用户覆盖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各种品牌微信公众号的数量超过了800万,微信与出租车、医疗、酒店、零售百货、学校、物流等各个行业连接在一起,构建一个新型的生活方式,微信支付用户超过了4亿,日平均支付笔数超过了6亿。
微信是建立在熟人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微信上各类虚假信息和广告比较多。
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如今微信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如何理性的使用微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对某市六所高校8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一共发放8500份调查问卷,一共收回有效问卷8280分,其中男生4460份,占总数的52.5%,女生4040份,占总数的47.7%。
其中大一学生一共发放2260名份调查问卷,占总数的26.6%,大二学生一共发放2050份调查分卷,占总数的24.1%,大三学生一共发放2150份调查问卷,大四学生一共发放2040份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各大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微信使用时间地点、微信功能行为偏好等。
2 问卷调查结构分析2.1 大学使用微信的时间将收回的8280份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人占总调查数量的83.4%,每天使用多次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42.7%,两到三天使用一次的占整个调查问卷的20%,每月使用一次微信的人数仅占4.1%.其中每天使用微信一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3.7%,1—2小时的人数占34%,3—5小时的人数占6.7%,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
大学生微信的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研究_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 精品
![大学生微信的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研究_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ed62339482fb4daa58d4ba3.pn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信息调研大赛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及其影响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目录序:什么是“微信” (3)一、调研背景 (4)二、调研意义 (5)三、调研目的 (6)四、可行性分析 (6)1.课题可行性分析 (6)2.调研可行性分析 (7)五、调研实施情况 (7)1.调研流程 (7)2.问卷设计方案 (7)3.调研实施过程 (8)4.调研小组分工 (10)六、问卷分析 (11)(一)封闭式调查分析 (11)(二)开放式调查分析 (18)七、对比分析 (19)(一)网络问卷分析 (19)(二)纸质问卷分析 (31)1.基本使用情况分析 (31)2.影响分析 (36)八、结论及建议 (36)九、结束语 (40)附录:访谈实录 (41)调查问卷 (43)序:什么是“微信”1支持多平台智能手机2支持多人语音群聊3查看附近的好友4摇一摇,发现周围陌生人5注册简单方便 6手机、QQ通讯录匹配1、社交形式发展,通讯方式多元化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涌现出诸如QQ、人人网主页、博客、微博等新的社交形式。
伴随着社交网络载体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打电话与发短信,而有了更多更新颖的选择。
2、微信应运而生,功能强大,发展速度迅猛2011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
该应用程序不仅支持在线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满足了多人手机群聊的消费需求。
“微信”通过其最具特色的语音聊天方式成功传递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白的文字叙述衍生的生疏感,同时借助网络传送,突破距离的限制,甚至能与国外好友使用微信对讲。
除此之外,“微信”运用最新的位置基础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够基于原有QQ,人人等交际圈保持与旧友的联系,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好友”,还能“摇一摇”,搜索到附近陌生用户,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
![《2024年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c1de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7.png)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篇一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着重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为高校教育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社交媒体已深入大学生生活,其作为信息交流、生活分享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消费观念乃至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详细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成因。
二、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及大学生消费行为概述1. 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深受大学生喜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三、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1. 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品牌、时尚和消费观念的传播,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从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2. 过度追求流行与时尚: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产品和趋势往往迅速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目标,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而过度消费。
3. 消费决策的易受影响:社交媒体上的广告、网红推荐等对大学生的消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部分学生因缺乏独立判断而做出非理性消费决策。
四、影响成因分析1. 心理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对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和观点时,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2. 家庭环境与教育缺失: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不足,也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
3. 社交媒体平台的商业性质: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为追求商业利益,过度宣传和推广某些产品,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
五、对策与建议1. 加强高校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2. 家庭参与:家庭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消费观念培养,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2612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c.png)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探讨了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的态度、微信使用对大学生满足感的影响以及不同背景因素对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微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且微信使用会提高他们的社交满足感。
研究还发现了一些不同背景因素对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如性别、年级和专业等。
结论部分强调了微信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有一些局限性,但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满足感、态度、影响、背景因素、偏好、重要性、建议、展望、局限性、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微信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
了解大学生们的微信使用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沟通习惯、社交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
深入研究大学生们对于微信的态度以及微信使用对他们满足感的影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和学习。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的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对于微信的态度、微信使用对他们满足感的影响,以及不同背景因素对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从而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大学生在微信使用行为中的动机和特点,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于微信使用的态度以及微信使用对他们满足感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的影响,希望能够揭示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并为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偏好和习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交和学习体验,并为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发展和社会融合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的态度、使用习惯及满足感,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57c8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6.png)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社交媒体使用的普及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转变如今,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已成为他们日常交流、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
同时,随着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新兴消费方式的兴起,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1. 攀比心理的滋生社交媒体上,各种消费信息、奢侈品展示以及他人生活方式的信息不断涌现。
这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为了追求与他人相同的“高品质”生活,他们可能产生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欲望。
2. 盲目跟风与从众心理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趋势和热门产品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学生的追捧和模仿。
部分大学生在缺乏充分了解和判断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购买,从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3. 过度消费与借贷消费社交媒体上的各种促销活动、打折信息以及网络借贷平台的便捷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容易陷入过度消费和借贷消费的陷阱。
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和“潮流”,不惜借债消费,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四、原因分析1. 心理因素:包括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和追求认同感等。
2. 媒介因素: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以及其所倡导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3. 家庭和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等。
五、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2. 提升媒介素养: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辨别和筛选社交媒体上的信息。
3. 规范社交媒体平台: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规范其信息传播和行为。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cdf1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2.png)
使用与满足: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作为活跃的社交群体,其对微信的使用可能涉及到社交关系的维护、信息获取、获取帮助与支持等方面,因此了解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满足度,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分析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频率和满足度,以及探讨微信使用行为与心理满足感之间的关系,最终探讨影响大学生微信使用满足度的因素,为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大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满足感,以探讨微信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微信使用满足度的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微信使用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微信平台,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本研究也旨在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大学生微信使用背后的潜在规律,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和支持。
2. 正文2.1 微信使用行为调查微信使用行为调查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进行调查可以更深入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这一社交媒体工具。
调查内容涵盖了微信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好友互动情况、关注内容等多个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并且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
他们主要通过微信与朋友互动、阅读朋友圈动态、参与群聊等方式进行社交活动。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他们对微信的使用感到非常便利和愉快,认为微信可以带来很多乐趣和便利。
通过对微信使用行为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微信作为主要的社交媒体工具,并且对其使用方式和频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调查结果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揭示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行为及满足感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88c494680203d8ce2f2489.png)
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分析张帆(山东大学山东·威海264209)摘要2011年1月24日,腾讯公司在智能手机终端上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软件——微信。
微信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免费发送语音短信、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同时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还有朋友圈、摇一摇、小程序、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
微信一经推出,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微信的粉丝。
分析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对探讨大学生社交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微信平台使用情况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0引言截至2017年3月31日,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9亿,第一次超过了QQ用户。
微信用户覆盖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各种品牌微信公众号的数量超过了800万,微信与出租车、医疗、酒店、零售百货、学校、物流等各个行业连接在一起,构建一个新型的生活方式,微信支付用户超过了4亿,日平均支付笔数超过了6亿。
微信是建立在熟人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微信上各类虚假信息和广告比较多。
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如今微信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如何理性的使用微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对某市六所高校8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一共发放8500份调查问卷,一共收回有效问卷8280分,其中男生4460份,占总数的52.5%,女生4040份,占总数的47.7%。
其中大一学生一共发放2260名份调查问卷,占总数的26.6%,大二学生一共发放2050份调查分卷,占总数的24.1%,大三学生一共发放2150份调查问卷,大四学生一共发放2040份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各大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微信使用时间地点、微信功能行为偏好等。
2问卷调查结构分析2.1大学使用微信的时间将收回的8280份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人占总调查数量的83.4%,每天使用多次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42.7%,两到三天使用一次的占整个调查问卷的20%,每月使用一次微信的人数仅占4.1%.其中每天使用微信一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3.7%,1—2小时的人数占34%,3—5小时的人数占6.7%,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
微信在大学生中影响的调查
![微信在大学生中影响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ea91094e3c1ec5da50e270b6.png)
微信在大学生中影响的调查组员:曹振乾安朋邢鹏顾浩田吴晨林江玲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
微博、IPTV、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也深入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微信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正在被校园内大学生广泛使用,这一新兴的新媒体正逐渐的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并逐步的改变他们的交往习惯,但是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就像一把双刃剑,便利了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何正确运用微信功能,从而趋利避害值得我们探究。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报告将调查大学生微信的使用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分析其积极面与消极面,使得我们可以趋利避害,寻找有效策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积极建设健康、和谐的新媒体环境。
我们的课题调研主要目的是:1.通过问卷了解我校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2.分析大学生对微信常用功能的实际运用及其需求满足程度;3.结合数据,分析归纳微信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要内容:1、多数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时间2、大学生如何评价自己对于微信的运用3、微信对于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等等方面带来的影响4、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的方法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纸质、网上)、查阅文献(纸质、网上)、对比、数据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访谈调查对象:主要以上海杉达学院学生为目标,同时囊括一些其他大学的学生。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对其人际交往的影响,我们开展此次调查。
我们调查是匿名式的,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且问卷结果仅作为研究之用,不会对您的个人隐私造成影响,请您放心填写。
您的答案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谢谢!一、使用微信基本信息1、您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2、您的性别:A、男 B、女3、您更喜欢哪个聊天工具: A、微信 B、飞信 C、QQ D、其他4、您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A、小于1小时 B、1-2小时 C、2-3小时 D、大于3小时5、您一般什么时候/场所使用微信:(多选)A、起床后 B、睡觉前 C、排队等候时D、乘坐交通工具时E、下课F、上课G、其他6、你现在使用的app都会使用微信登录吗?A、会B、不会C、有些会7、您使用微信得的目的:多选A、聊天B、看微信公众号C、看新闻D、玩微信游戏E、刷朋友圈F、其他二、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8、微信上有陌生人想要加您为好友您是否会同意:A、会 B、不会 C、看心情9、通过微信结交的朋友(本来是陌生人)占您微信好友的比列:A、小于20%B、20-50%C、50-80%D、80%以上10、请问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微信平台:(多选)A、出于好奇,喜欢结交朋友B、身边的朋友都在使用,认为使用微信可以加强联系C、支持离线接受信息,功能多D、纯粹无聊,用来打发时间E、可以节约花费F、其他您认为微信上的消息质量怎么样:A、非常可靠B、大部分可靠C、真假参半D、大部分是假的E、基本不可信11、您认为微信最大优势是:(多选)A、个人空间和大众空间的良好结合B、扩大我们的交友圈C、虚拟世界的友谊可以发展到现实生活D、现实的友谊可以得到增强E、其他12、您认为微信的不足或消极影响有哪些:(多选)A、微信上的资料与现实存在出入B、隐私得不到保护C、有人使用虚假信息,不安全D、沉溺于网络世界,现实缺少与人交流E、虚拟世界的友谊难以延续到现实生活F、交流内容较为娱乐化,缺少思想深度G、其他13、您觉得微信对您的影响是: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相当14、您觉得微信安全吗?A、很安全B、比较安全C、一般D、不太安全、E,很不安全15、您觉得您是否还离得开微信吗?A、离得开B、离不开C、可有可无三、使用微信的原因及主要用途16、您经常使用的微信功能:(多选) A、发图文消息 B、语音功能 C、视频功能D、朋友圈E、游戏平台F、微信支付G、接受公众账号发布的信息H、查找附近的人,结交朋友I、摇一摇J、扫一扫K、收发QQ离线信息、邮件L、微信网页版M、其他17、您玩朋友圈的主要原因:(多选)A、记录我的生活B、与朋友们分享C、朋友圈比较私密,可以设置权限D、可以了解朋友们的近况E、朋友们玩跟着玩F、打发时间G、其他18、您主要关注哪些公共账号:(多选) A、新闻与评论(时事、热点、评论)B、名人明星(言论、近闻、八卦)C、专业阅读(职场、科技、财经、文学)D、时尚服饰(化妆、服饰、鞋服)E、生活服务(美食、购物、旅游、健康、娱乐)F、体育健身(体育频道、健身教程G、其他19.有了微信,您觉得现在面对面交流还重要吗?A、很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E、可以省略第三小组。
浅谈微信对学生的影响及引导
![浅谈微信对学生的影响及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b7fe290b0b4e767f5acfced5.png)
三、 运用动车组原理建构区域
主题问题合作探究教学探究活动实
施策略
1. 组内分工合作、 探究讨论。 要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组内必须要有明确分工。 由组长 负责统一协调, 组织组员就问题进 行探究讨论, 并负责控制讨论音 量, 不至于影响其他组的讨论; 书 写员负责记录讨论要点, 对讨论要 点进行整理, 形成小组讨论成果;
此基础上把握热带雨林气候的成 因、 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3. 问 题 设 置 的 难 度 要 适 中 , 要呈现一定梯度。
问题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探 究的动机、 欲望。 问题过难, 学生 无从下手, 丧失探究价值; 问题过 易, 举手即可解决, 激发不了学生 的探究欲望。 因此, 问题的设置要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 知水平, 又要考虑学生的 “最近发 展区”, 让学生经过努力享受到成 功的喜悦。 另外, 专题性问题的设 计还要体现一定梯度, 要引导学生 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 并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艺术类学生因其在文化学习上 的缺陷往往成为老师批评的对象,
其内心非常渴望老师的鼓励和赞 扬。 适时进行评价, 肯定学生的探 究成果, 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 满足和精神上的激励, 从而提升对 文化课学习的热情。 因此, 应本着 “重过程, 轻标准” 的原则去评价 学生的探究活动, 不能把答案的正 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准则, 而应 该多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知、 情感、 态度、 方法等方面的真实体 验, 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鼓励、 赞 扬, 促进学生的发展, 激励学生把 探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
生可以在微信沟通中进一步增强感 情粘度。 更吸引人的是, “摇一 摇” 与 “漂流瓶” 的功能设定, 使 得用户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 达到 匿名交友的目的, 这些方式很好地 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友圈。
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新)
![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新)](https://img.taocdn.com/s3/m/794b2909a300a6c30c229f3d.png)
大学生“微信”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惠州学院为例13思政1班陈妃六1303030503103黄文斌1303030503114李泽丰1303030503115周桂锋1303030503135(组长)调查时间:2016/3/27--2016/4/25小组成员分工:陈妃六:问卷设计发放问卷调查建议黄文斌:问卷设计发放问卷调查分析李泽丰:问卷设计发放问卷调查分析 PPT结题报告周桂锋:问卷设计发放整理问卷报告 PPT开题报告、制作一、调查目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微信成功集成了现有通讯方式的众多优点,突破了单一通讯工具的局限性,很快为大学生所接受。
与此同时,“微信”的娱乐性等功能又具双刃剑性质,可能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状况,了解“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生活的影响,可以为大学生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提供借鉴,并为相关方面的管理和引导提供基础。
1、帮助惠大学生及早规避风险微信因其处于新兴状态因而其很多特点不能及时突出的显现。
鉴于这一原因,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会对使用者造成什么影响。
因此很有必要及早去调研探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它的优缺点,以对其发展作出预测,使大学生能够尽早认识到微信的优缺点,进而及时趋利避害,以免其对自己造成更坏的影响。
2、有助于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时应如何趋利避害然而每个的通讯媒介都有其利弊,微信虽然是基于现实的QQ好友、手机通讯录建立起的人际关系网络实现即时通讯,但其本身具有强烈娱乐性,这难免会吸引使用者过度投入和沉浸而不觉,对其现实生活产生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
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相对较为活跃的社会消费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能够较快速地接受新兴事物,对“微信”这一携带着娱乐因子的新生事物,有可能因为众多原因而不能恰当对待,对其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陌生人好友所传递的信息,如不能提高警惕,加以甄别而轻易取信,即便是极少数的个体,其造成的危害也可能是极其严重的。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分析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87fd1676c66137ee061988.png)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状况,了解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况并分析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生活,以便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发挥微信的正能量,弱化其负面影响。
方法:采取网络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011 2012 2013级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每个年级投放200份,共回收535份其中有效份数为520份。
结果:(1)在校大学生开通微信数为532占88.7%(2)大学生最常的使用软件中微信以45.2%的百分率超越了QQ 38.5% 及其他软件的使用率(3)微信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在用占41.0%;其次是节省通话费用29.5%;结交好友18.0%;玩游戏打发时间的占11.5%(4)在校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微信在线时间,其中少于1小时的占55.0%;2~3小时占30.2%;3小时以上占14.8%。
其中以在课余休息时间使用微信人数最多43.7%,晚上睡觉前同样高达32.8%,上课时间玩的占13.1%,其他约10.4%。
在玩微信的时间里47.0%的学生总会去看朋友圈的分享,45.9的人偶尔回去看,而7.1%从不会去关注。
(5)大学生微信好友主来来源为QQ和通讯录分别为36.6%和41.0% 其他途径为23.4%,也就是约77.6%为从认识的人中获得;微信交流中和认识人互动多的占57.9%和陌生人交流多的占15.3%,二者差不多为26.8%。
(6)对于朋友圈的分享10.9%人认为都有益处,37.7%认为大部分有益处,认为部分有益处的为46.4,几乎没有益处的占4.9%。
(7)浏览公共平台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感悟24.0%,科学教育23.0%,新闻社会评论19.1%。
(8)对于微信给大学生带来的方便或益处认为很大和较大分别占14.2%和27.3%,认为一般的占44.8%,认为很小和几乎没有的分别占9.8%和3.8%。
结论:(1)大学生中微信使用率很高(2)大家都在用和节省通话费用,是排在前两位的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机。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03dc3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1.png)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软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微信作为国内最主流的社交软件之一,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便捷的交流方式微信的便捷性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无论是文字、语音、图片还是视频,微信都提供了多种交流方式,使得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们通常有很多课业和社交活动,微信的便捷交流方式使得他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并与朋友们保持联系。
三、社交焦虑现象微信也为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社交焦虑现象。
随着微信使用的普及,大学生们可能会陷入“朋友圈焦虑”,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和关注度,导致自身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在一些微信社交群中,大学生们可能因人际关系问题、言辞冲突等问题而产生焦虑和压力,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四、信息过载微信的信息过载也让大学生感到困扰。
在微信上,大学生除了与好友交流,还可能收到大量的广告、推销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涌入可能会让大学生感到疲惫和焦虑,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微信上的信息可能也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干扰,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五、社交障碍微信的普及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交障碍。
在微信上,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交流,但这种沟通方式也有可能削弱他们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能会感到与现实社交的距离和困难,导致出现一些社交障碍。
六、社交价值观的扭曲微信的火爆也可能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交价值观。
在微信上,一些大学生可能追求过多的关注和点赞,关注社交账号的粉丝数量和曝光度,导致他们的社交价值观出现偏差。
在追求曝光和关注的他们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友谊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使得社交行为变得功利化和虚假化。
大学生调查报告朋友圈
![大学生调查报告朋友圈](https://img.taocdn.com/s3/m/bea626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b.png)
大学生调查报告朋友圈朋友圈对大学生来说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我们展示生活、分享喜悦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这篇调查报告中,我将探讨大学生在朋友圈中的使用习惯、动机和心理需求,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学生使用朋友圈的频率非常高。
约82%的受访者每天都会登录朋友圈,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
这说明朋友圈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大学生使用朋友圈的主要原因是分享生活。
大约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发布朋友圈的主要目的是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旅行、美食、活动等。
此外,大部分受访者还表示通过朋友圈了解他人的生活是他们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朋友圈还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渠道。
约75%的受访者认为朋友圈是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地方。
他们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表达过程既能满足他们的自我展示需求,也能获得朋友们的支持和反馈。
然而,朋友圈使用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调查中,约45%的受访者承认他们曾经受到过朋友圈中的“刷存在感”现象的影响。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朋友圈中发布与他人竞争和比较的内容,以获得更多关注和赞赏。
同时,一些受访者还表示朋友圈中的舆论压力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朋友圈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通过它们可以分享生活、表达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朋友圈使用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并提醒大学生们要保持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真实性。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b0cb0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d.png)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
丁卓菁;朱菲菲;孙佳伟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笔者为了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微信使用现状及微信对大学生群体社交生活
的影响,以随机抽样、填写问卷、SPSS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了调研。
笔者对所在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访问,样本中男生占41%,女生占59%。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9份。
大学生手机上网概况调查显示,目前94%的大学生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以触摸屏操作为主(90.74%)。
键盘操作等传统手机已从大学生群体中退出。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丁卓菁;朱菲菲;孙佳伟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
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西藏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其影响调查研究 [J], 孙晓铜;张春妹
2.大学生微信订阅号使用现状及思考 [J], 吴韵曦;俞羚
3.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影响研究 [J], 宋琳琳
4.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辅助学习的现状及效果研究 [J], 尹士玉
5.大学生学习型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现状及对策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市部分高校师生的调查 [J], 曹思远;邓武红;陈维茹;邱智燕;翁士珺;苏谋;赵若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