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5节 隋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发展。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职能:中书—起草;门下—审议;尚书—
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三省之间互相牵制、相互补充、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省六部制
特点: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三省之间是程序性分权;
科举考试
二、唐朝的政治
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间
和国力强盛朝代。626年,传位李世民(唐
太宗)。
“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玄宗前期疆域
北庭都护府
突厥
新 罗
安西都护府
吐蕃 边镇军:49万
唐
中央军:9万
玄Fra Baidu bibliotek门之变
1.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四十 税一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以庸代役 保证农时
轻徭薄赋
2.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吐蕃,今西藏)联姻,带 去手工艺品、生产技术、医药书籍,有利于吐蕃 经济、文化发展。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3.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奖励农耕,经济持续发展; 2)破格选拔人才,狄仁杰、姚崇; 弊端:重用武氏,大肆崇佛教等。
户部 户 度 金 仓
六部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以国事分工
吏 封 勋 考
礼 祠 主 膳
兵 职 驾 库
刑 都 比 门
工 屯 虞 水
3、科举制
选官: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 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 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 举 制
产生: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隋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 所以名为“科举”。 依据:才学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 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 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 唐玄宗 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 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靠运河转动的东南财赋支持。 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 (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 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 “万商所聚,百货所殖……
国事家事分开;
内侍变为正职;
权力回归政府,制约皇权,属于开明政治;
以尚书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
秦:三公九卿“领袖制”
唐:三省六部“委员制”
分相权
内侍变正职 以尚书为核心的 中央官僚体制
皇
帝
程序制衡,减 少政策失误
中书省 中书令
政事堂
尚书省 尚书令
礼部 兵部
门下省 侍中 刑部 工部
吏部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第五节 隋、唐
时间: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隋朝统一,唐朝繁盛)
历史阶段总特征: 封建社会繁荣发展
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隋:581—618 唐:618—907) 阶段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
一、隋朝政治
黄巢起义
三、隋唐的经济
1.大运河: 全长5000余里,纵贯南北,是古代世界上 最长的运河。
北到涿郡(今北京)
以洛阳为中心
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北京) 南到:余杭(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广通渠:连接长安和洛阳
南到余杭(今杭州)
隋朝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作用: 1)沟通了南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便利的交通运输; 2)带动了运河两岸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南 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4)为后世的运河奠定了基础。
中
西 周 世 卿 世 禄 秦
国
汉
古
代
魏晋
选
官
隋唐
皇 帝 任 免
察 举 制
才能
九 品 中 正 制
品行 孝廉 乡举里选 皇帝征召 封建贵族 世族 官僚政治 主观 出身
科 举 制
才学
标准:血缘
方式:世袭
选拔
地方 推荐
中央选拔
中央
权力:贵族 皇帝 范围: 血缘贵族
认识: 贵族政治
世家大族(贵族地主)
庶族寒门 客观
4.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 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唐朝全 盛时期。
唐玄宗
5.安史之乱(755-763)
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唐高祖—李渊618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后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唐少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 713--756
安史之乱(755-763)--由盛转衰
影响:安史之乱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削
弱了中央集权。
6.黄巢起义
原因:唐朝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 水旱灾害频繁。 历史意义: 1)唐代历史上最大规模农民起义; 2)直接打击了唐朝腐败政治,加速唐朝灭 亡; 3)沉重打击地主阶级; 4)首次提出平均思想,均产、均田要求。
读图,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 朝发挥作用(8分) 为京师转运粮食财富,对维持唐朝后期的统治发挥了 重要作用;
1.隋朝的统一
隋朝建立:581年——618年,北周隋
国公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今陕 西西安)。其子杨广灭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杨坚
统一条件:
(1)各民族融合,统一条件成熟; (2)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3)隋文帝重视军队建设; (4)江南经济发展,为统一创造条件。
统一影响:
(1)结束分裂局面,社会秩序的安定;
主要政绩: ①“存百姓”治国思想(民本): 政治清明: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完善三省六 部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经济恢复: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以庸代 役)调制 思想文化繁荣:完善科举;制定《唐律》 ②开明的民族政策;发展外交;“天可汗” ③地方行政:道(监察区)、府(长安、洛阳)、 州、县和节度使(藩镇割据) ④评价: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人员:商人不得参加科举
内容: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 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 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发展:唐朝——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科 举 制
积极作用: 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 的发展。 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 C、促成了文化的繁荣。 D、打击了世族地主的统治地位,庶族地主地位 上升。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缺 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职能:中书—起草;门下—审议;尚书—
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三省之间互相牵制、相互补充、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 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省六部制
特点: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三省之间是程序性分权;
科举考试
二、唐朝的政治
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间
和国力强盛朝代。626年,传位李世民(唐
太宗)。
“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玄宗前期疆域
北庭都护府
突厥
新 罗
安西都护府
吐蕃 边镇军:49万
唐
中央军:9万
玄Fra Baidu bibliotek门之变
1.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四十 税一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以庸代役 保证农时
轻徭薄赋
2.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吐蕃,今西藏)联姻,带 去手工艺品、生产技术、医药书籍,有利于吐蕃 经济、文化发展。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3.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奖励农耕,经济持续发展; 2)破格选拔人才,狄仁杰、姚崇; 弊端:重用武氏,大肆崇佛教等。
户部 户 度 金 仓
六部分工明确 提高办事效率 以国事分工
吏 封 勋 考
礼 祠 主 膳
兵 职 驾 库
刑 都 比 门
工 屯 虞 水
3、科举制
选官: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 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 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 举 制
产生: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隋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 所以名为“科举”。 依据:才学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 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 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 唐玄宗 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 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靠运河转动的东南财赋支持。 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 (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 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 “万商所聚,百货所殖……
国事家事分开;
内侍变为正职;
权力回归政府,制约皇权,属于开明政治;
以尚书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
秦:三公九卿“领袖制”
唐:三省六部“委员制”
分相权
内侍变正职 以尚书为核心的 中央官僚体制
皇
帝
程序制衡,减 少政策失误
中书省 中书令
政事堂
尚书省 尚书令
礼部 兵部
门下省 侍中 刑部 工部
吏部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第五节 隋、唐
时间: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隋朝统一,唐朝繁盛)
历史阶段总特征: 封建社会繁荣发展
隋唐时期: 581年——907年(隋:581—618 唐:618—907) 阶段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
一、隋朝政治
黄巢起义
三、隋唐的经济
1.大运河: 全长5000余里,纵贯南北,是古代世界上 最长的运河。
北到涿郡(今北京)
以洛阳为中心
中心:洛阳 北达:涿郡(北京) 南到:余杭(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广通渠:连接长安和洛阳
南到余杭(今杭州)
隋朝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作用: 1)沟通了南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便利的交通运输; 2)带动了运河两岸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南 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4)为后世的运河奠定了基础。
中
西 周 世 卿 世 禄 秦
国
汉
古
代
魏晋
选
官
隋唐
皇 帝 任 免
察 举 制
才能
九 品 中 正 制
品行 孝廉 乡举里选 皇帝征召 封建贵族 世族 官僚政治 主观 出身
科 举 制
才学
标准:血缘
方式:世袭
选拔
地方 推荐
中央选拔
中央
权力:贵族 皇帝 范围: 血缘贵族
认识: 贵族政治
世家大族(贵族地主)
庶族寒门 客观
4.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 发展迅速,政治清明、天下大治,唐朝全 盛时期。
唐玄宗
5.安史之乱(755-763)
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唐高祖—李渊618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后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唐少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 713--756
安史之乱(755-763)--由盛转衰
影响:安史之乱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削
弱了中央集权。
6.黄巢起义
原因:唐朝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 水旱灾害频繁。 历史意义: 1)唐代历史上最大规模农民起义; 2)直接打击了唐朝腐败政治,加速唐朝灭 亡; 3)沉重打击地主阶级; 4)首次提出平均思想,均产、均田要求。
读图,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 朝发挥作用(8分) 为京师转运粮食财富,对维持唐朝后期的统治发挥了 重要作用;
1.隋朝的统一
隋朝建立:581年——618年,北周隋
国公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今陕 西西安)。其子杨广灭陈,统一南北。
隋文帝杨坚
统一条件:
(1)各民族融合,统一条件成熟; (2)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3)隋文帝重视军队建设; (4)江南经济发展,为统一创造条件。
统一影响:
(1)结束分裂局面,社会秩序的安定;
主要政绩: ①“存百姓”治国思想(民本): 政治清明: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完善三省六 部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经济恢复: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以庸代 役)调制 思想文化繁荣:完善科举;制定《唐律》 ②开明的民族政策;发展外交;“天可汗” ③地方行政:道(监察区)、府(长安、洛阳)、 州、县和节度使(藩镇割据) ④评价: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人员:商人不得参加科举
内容: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 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 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发展:唐朝——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
科 举 制
积极作用: 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 的发展。 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 C、促成了文化的繁荣。 D、打击了世族地主的统治地位,庶族地主地位 上升。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缺 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