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知识点练习三十四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572037a45177232f60a2df.png)
一本一本,轻拿轻放; 对准中心,防止倾倒; 压坏纸筒,本数减一; 一次使用,不可重复; 完成记录,整理器材。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三角形纸筒 四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筒形纸筒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怎么折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测试方法: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 周围的事物,去探索发现身 边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也 可以和同学一起试着设计有 关实验来验证,好吗?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①
②③④⑤来自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折形状时要求: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4)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1da9ab955ef7ba0d4a733bb1.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形状结构,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来改变形状增加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周围事物、关心社会的意识。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如何解决一张纸承受一支笔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研究的欲望。
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纸筒、纸梁,先预测,再实测,从而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B5打印纸。
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梁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
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是《搭支架》、《建桥梁》……的基础,有了一砖一瓦才能《造房子》,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9)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9)](https://img.taocdn.com/s3/m/e2c16c9e6294dd88d0d26b8d.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形状结构,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来改变形状增加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周围事物、关心社会的意识。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如何解决一张纸承受一支笔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研究的欲望。
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纸筒、纸梁,先预测,再实测,从而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B5打印纸。
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梁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
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是《搭支架》、《建桥梁》……的基础,有了一砖一瓦才能《造房子》,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3229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3.png)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1、物体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效果不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
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
6、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7、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它是空心的。
其科学道理是圆筒形结构承受力强。
8、鸡蛋是一种薄壳结构,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处。
9、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它由三层或五层薄纸板构成,中间的一层或两层是瓦楞形的,这种结构使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10、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11、请说说为什么有些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或“口”字形状?答:因为这些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既省材料,又能有好的效果,一举两得。
2 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等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 建桥梁1、桥梁是由桥墩和桥面组成的。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4)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8fd72a59bcd126fff7050bd6.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形状结构,学会如何折叠和弯曲,来改变形状增加材料的承受力,知道蛋壳的形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向学生渗透浅显的材料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以及关心周围事物、关心社会的意识。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如何解决一张纸承受一支笔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研究的欲望。
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形状的纸筒、纸梁,先预测,再实测,从而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注意做这个实验时,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建议可以用比较结实的B5打印纸。
教学中还利用看似普通的蛋壳、纸梁支架试验,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承受力非常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明白哪些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
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是《搭支架》、《建桥梁》……的基础,有了一砖一瓦才能《造房子》,而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素养培养的良好契机。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的观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1. 折形状》教案1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1. 折形状》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12baf4f5ef7ba0d4b733b5d.png)
《1.折形状》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心。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心。
2、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A4纸、胶水、蛋壳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些照片,我们大家先来欣赏一下。
教师播放幻灯片。
(照片包括不同形状的电杆、房子的柱子、桌子腿、椅子腿等)看后教师提问:这些物体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一个共同的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吗?(支撑重量)教师谈话:这些物体在日常生活中都起到支撑总量的作用,那么,它们所能支撑的重物的重量相同吗?你觉得它们的支撑力与那些因素有关?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四种基本形状。
(二)分析一些物体的形状以及这种形状的优势。
(出示幻灯片)它们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有什么好处?(三)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大小关系。
1、谈话:纸是我们常见的材料,看看这张纸能承受自己的重力吗?显然不行,但我稍微改变一下它的形状,不但能承受它自己的重力,而且还能承受它自己两倍的重力。
说明了什么?这张纸改变了它的形状也就改变了它的承受力。
(边讲述边演示)2、想一想:你能用一张A4的纸托起一块红砖吗?而且要保证离桌面有15厘米以上。
3、试一试:(1)各人将纸折不同的形状。
(2)下面我们就先来预测一下相同的纸折成不同的形状,各种形状能承受几本书的重力。
(小组讨论,并填写在记录表中)(3)怎样验证我们的预测呢?(4)在我们折的不同形状的纸上一本一本的放上书本(一定要细心哟)直到支撑不了为止。
看每一种形状最大承受几本书的重力(并填写在记录表上)。
(5)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
(五)教师演示。
(蛋壳的承受力)三、拓展应用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分析它们的原理,改进它们的缺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折形状|苏教版0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折形状|苏教版0](https://img.taocdn.com/s3/m/269e7dffdd36a32d72758105.png)
1.折形状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执教:张琴英一、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基本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鸡蛋壳的承受力实验。
三、课前准备课前准备:A4纸人均一张、汉语词典、韭菜叶双面胶、鸡蛋、鸡蛋壳、瓦楞纸、空心管、鸡蛋托、砖块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先把纸筒藏起来)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普通的A4纸,你能用它托起这本又厚又重的汉语词典吗要求,离地面15厘米以上。
学生假设,老师照做。
老师演示实验。
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A4纸能够托起这么重的东西小结:我们改变了纸筒的形状,那它的什么增大了那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折形状。
(板书)二、认识四种基本形状提问:请观察下列物体,说说它们形状构成有哪些特点师生讨论小结:像这种上端尖尖的基本形状,我们叫做“锥”。
像这种上面小下面大的立体图形,我们叫做“台”。
像这样上下两面一样大的立体图形,我们叫做柱。
像这样的球体或者半球体我们叫做“球”。
而锥台柱球这四种基本形状又可以被切成更小的形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提问:请你说说,下面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乌龟:半球体龟壳,承受压力更强。
仙人掌的茎卷曲成柱状,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迎风面积小,不易被大风吹倒。
台灯:台,重心稳,不易倒。
泰姬陵:柱,台,球,结实、稳固,承受力强。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之间的关系(一)折形状、猜测假设1、折形状提问:同学们,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张A4纸,除了刚才的圆筒形,我们还可以折成什么形状2、学生讨论3、学生折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创新设计其他形状)4、学生预测(二)实验注意事项提问: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1.放的时候要特别轻,书要一本一本地放,对准中心位置,注意安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b3fa7ba1c7aa00b42acb84.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8张PPT)
大多数物体都是有由4种基本形状组成的。
锥
(圆柱体 和立方体)统称为 柱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因为它没有角, 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散开来。 所以圆筒的每一点承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 能承受很大的力。一般情况下,边数越多的 形状物体的承受力越大,即圆形、圆柱体的 承受力最强。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别看蛋壳薄, 其实它也能 承受很大的 力呢!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折2.形1状|折苏形教状版|苏(教共版18张(P共PT1)8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7e28cafad6195f302ba65a.png)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1.折形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蛋壳、书若干。
学生材料:每组A4纸4-5张、双面胶1卷、剪刀1把、直尺1把、书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用一张纸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1.出示一张A4的复印纸和一本科学课书,问:这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连站不站不起来(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课本呢?注意要保证课本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提问:为什么现在一张纸可以承受一本书的重量?3.揭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折形状》。
(板书课题)二、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谈话:说到形状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你们认识吗?说说看。
小结: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等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2.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一些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3.说说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课本16页下半页内容)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打得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折形状(1)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下面我们就借助这张纸来进行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间的关系。
这张纸可以折成圆柱型纸筒,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2)谈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好不好?(教师展示四种形状)(3)小组讨论回答:折纸筒需要什么材料?怎么折?折时注意什么?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折形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折形状](https://img.taocdn.com/s3/m/d09ed9168762caaedd33d4a2.png)
1、钟表的主动传动装置是
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
,自行车
2、简述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的速度。
不同点:齿轮转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但 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 用力方向但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2.1.折形状
想一想:如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书呢?
A4纸
小提示: 蛋壳虽薄, 却能承受 很大的力量
实验步骤
• 将准备好鸡蛋,先用胶带将 边缘缠好,再进行修剪边缘 ,待边缘修整齐后摆好,进 行实验。
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 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 会均匀地分布,所以圆柱上的每一个点承 受力并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而正方形有四个角,不能把加在上面的 重量均匀地分散开,每一个点承受的力都 比较大,整体不能承受太大的力。六边形 ,五边形,三角形同理。
金字塔是锥形的,能使风式沿着斜面或棱角缓缓上升,受风面由下 而上越来越小,在到达塔顶的时候,受风面趋近于零,可以把风的 破坏力降到最小,从而更加稳固。
目的: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A4纸若干张,透明胶,书本
步骤:1.预测实验结果 2.把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 或其他形状。 3.轻轻将书本放到纸筒上,一点点加 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
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
形状。
球
柱
锥
台
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乌并仿台散龟把乌灯开是这龟罩来下 的球些的是,形外形形面圆从(力状状这半,还台而球均发形能有些形匀明的承什物)地了。受的扩球么体这更,散形凸到(种 大好都曲壳 半形的处是面体 球状外能各 形?由能力把处 )把,哪外, 的来所 帐外以些的以 篷来保力整 。形的护均体力罩状匀可均内地以构沿承匀的成着受地灯整较沿泡的个大着。表的?整面压这分力个散。表样开人面来们分,模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fd99db9f3f90f76c61b52.png)
《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 》 精品PPT优质课件
2.1折 形 状
蛋壳为什么会有这么 大的承受力呢?
这两个形状哪一个承受力大一点?
长方体
圆柱
提醒:
1、折完的形状纸不能有重叠部分。 2、一张纸只能折一次,不能把纸弄皱了。 3、我们统一折的方向,统一用三条胶带固定。 4、用科学书实验室,书要一本一本、轻轻地、 慢慢地往上放,放在形状的中央。
点击练输入习标与题 拓展
填空题
1.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 )
建造平房大厦。
2.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
能都是( 避暑御寒 )。
你做对了吗?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4.造房子
苏教版点击小输入学标题科学六年级下册 Nhomakorabea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设计并建造一座房子 认识古今中外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原始时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古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现代的房子
认识古代和现代的房子
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造房子。古时候,人们用树枝 和茅草造房子;现在,我们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 和大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 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5、压倒后,把你的形状的最大承受 书的数量记在黑板上。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2课
2.2 搭支架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完整)五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折形状 苏教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五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单元第一课折形状 苏教版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0502d2bcd126fff6050b7f.png)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4种基的简单形状构 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 他形状。
锥
球
台
柱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 什么好处?
你能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一块红砖吗?要保证红砖离 桌面15厘米以上。
折一折
实验时注意:
1、分工合作:各做一个不同形状的纸筒,不 能损伤A4纸。折纸筒时,沿着虚线向同一个方向 折,并注意左右纸边平齐;胶带把粘贴的纸边都 黏牢固,不留缝隙。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 者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 且,折叠或者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 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科学的奥秘: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折纸筒时,沿着虚线向同一个方向折,并注意左右纸边平齐;
量 点 的 的 比都 承 力 重 较会受。量大因均力三均,为匀并角匀整圆地不形地体柱分 大 有 分 就没布 , 三 散 不有, 而 个 开 能角所 整 角 , 承,以 体 , 每 受任圆 却 不 个 太何柱 能 能 点 大加上 承承把的在的受受加力上每的比在。面一力较上的个都大面重 因一注2科把下 圆下下下下2圆 折下3下下一胶把胶物一一因科胶胶探、、、为个意学薄面柱面面面面柱纸面面面个带薄带体个个为学带带究注注精圆 纸 上 的 的 这形 这 这 这 这 形筒 这 这 这 纸 把 的 把 的 纸 纸 圆 的 把 把 不意意细柱筒下奥材些 纸些些些些纸 时些些些筒粘材粘形筒筒柱奥粘粘同顺顺测没只物秘料物 筒物物物物筒 ,物物物只贴料贴状只只没秘贴贴形序序试有做体:用体 的体体体体的 沿体体体做的用的不做做有:的的状:::角一的圆不是 承是是都是承 着是是是一纸不纸同一一角圆纸纸与各各轻,次重柱同根 受根根是根受 虚根根根次边同边,次次,柱边边承种种拿任实心形的据 力据据由据力 线据据据实都的都承实实任形都都受纸纸轻何验要纸方什 比什什哪什比 向什什什验黏方黏受验验何纸黏黏力筒 筒 放加,重筒式么其么么些么其同么么么,牢式牢力,,加筒牢牢大做做以在不合承折道 他道道形道他 一道道道不固折固的不不在承固固小成成减上重。受叠理 任理理状理任 个理理理重,叠,大重重上受,,关后后少面复力或做 何做做构做何 方做做做复不或不小复复面力不不系,,对的使最者成 形成成成成形 向成成成使留弯留也使使的最留留再再纸重用大弯的 状的的的的状 折的的的用缝曲缝不用用重大缝缝做做筒量。曲, 的,,?,的 ,,,,。隙,隙同。。量隙隙承承的都,为 纸为为这为纸 并为为为。可。。都。。受受撞会可什 筒什什样什筒 注什什什以会重重击均以么 的么么的么的 意么么么提均力力力匀提要 承要要形要承 左要要要高匀的的;地高做 受这做状做受 右做这做材地实实分材成 力样成有成力 纸成样成料分验验布料这 都设这什这都 边这设这的布;;,的样 要计样么样要 平样计样承,所承的 大?的好的大 齐的?的受所以受设 很设处设很 ;设设力以圆力计 多计?计多 计计。圆柱。? 。??。 ??柱上上的的每每一一个个点点承承受受力力并并不不大大,,而 而整整体体却却能能承承受受比比较较大大的的力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折形状》教学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第1课《折形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2be641dd3383c4ba4cd23c.png)
课堂小结
四种基本形状分别是:锥体、柱体、台体、球体。对 于自然界的生物来说,不同的形状使他们可以更好地 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类建造的物品来说,不同的形状 可以让他们既美观又稳固。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 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 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使重物 在纸筒 上保持 平衡后 再松开 手。
把预测和实际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纸筒形状
纸筒形状承受力
预测(承受本数)实验(承受本数)
三角形
正方形
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
圆筒形
我们的实验结论是(
)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 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
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或 应用了今天所学的科学道理?
合作探究
1、形状可以让自然界的生物更好地( 生存)和( 发展);可以让人类 建造的物品既( 美观)又( 稳固 )。 2、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成形状,可以提高材料的(B )。 A.折叠力 B.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 A )的。 A.不相同 B.相同的 3、蛋壳的这种形状能把外力均匀的分散,所以能承受很大的重力。这种 结构叫( 薄壳结构 )。
折形状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图片导入
你能说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
合作探究
大多数物体都是由柱体、锥体、台体、球 体4种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 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跟其他形状。
锥形
我们所见的物体形状一些是由这种简单 形状构成的
柱形
我们所见的物体形状很多是由这种简单 形状构成的
球形
同学们,你们能用一张A4复印纸 托起一块红砖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形状,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不同的形状可以让物品既美观又牢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物体大多数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答案】:
【解析】: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______。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______也不同。
下列不是基本形状的是( )
A、椎体
B、柱体
C、三角形
【答案】:
【解析】:
形状可以让生物( )。
A、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B、更好看
C、更活泼
【答案】:
【解析】:
下列哪个没有运用形状相关的科学原理( )。
A、瓦楞纸
B、鸡蛋
C、杠杆
【答案】:
【解析】:
下列和承受力无关的是( )
A、材料的厚度
B、材料的颜色
C、材料折叠的形状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折形状知识点练习三十四
下面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的物品是( )。
A、圆顶屋顶
B、赵州桥
C、金字塔
D、乒乓球
【答案】:
【解析】:
用同样的一张纸造一座桥( )。
A、平板桥比拱桥承受力大
B、拱桥比平板桥承受力大
C、承受力大一样大
【答案】:
【解析】:
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就算改变A4复印纸的形状,也没有办法托起一块红砖。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鸡蛋壳很脆弱,所以没办法承受重物。
【答案】:
【解析】:
龟壳属于( )。
A、锥形
B、柱形
C、球形
【答案】:
【解析】:
( )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球形
【答案】:
【解析】:
生物的形状与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形状是没有用处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怎样增大纸的承受力?
【答案】:
【解析】:
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
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______,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
""
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
实验结论:______
""
【答案】:
【解析】:
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______体、______体、______体、______体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的形状。
【答案】:
【解析】:
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______或______,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答案】:
【解析】:
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解析】:
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______不同,其______也是不相同的。
【答案】:
【解析】:
说出仙人掌、乌龟、帐篷都是由什么形状构成的。
【答案】:
【解析】:
蛋壳可以承受重物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物体基本的形状有哪几种?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