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同步备课教学案浙科版必修
第2课时分离定律(II)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读教科理丨遐鑼i謊SB豔議篙基罐殲曙遵轰靈餐专i •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 验证的方法——测交将F i(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1) 实验分析与预期:F i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 : 1 ;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 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 i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 cc = 1 :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 :1。
(2) 实验实际结果:F1X白花豌豆T 85紫花:81白花~ 1 :1。
(3) 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离定律。
焙教利活学活用丨学以敦用对点小拣'1.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C2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 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一―厶子代中3种基因型、A.①B.②C.③D.①②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A【归纳总结】分离定律(1) 实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浙科版必修2分离定律教案
肆分离定律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应分离定律■"是浙科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基因分离定特的发现过程,是^孟德尔“观察实验、发现间题——分析间题、援出假说一一设计冥验、验证假说一一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丸竝索细易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館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二、本节內容出现在第一章內容中’在学生还未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的井子基础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无形之中杲一种知识的跳跃和挑战,这反而有利于学生能从孟懿的第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间題.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具育更高的抽冢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以不斷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思维閔目的性、建绽性和逻辑性也已禎步建立”只樂还不完譬•們需设计教师主导罰定向抜学活动.而且涉圧科学方袪方面的知识曲E常少-故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懑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逐步提高学生对科学发展史的认知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解释和推理,并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像孟德尔一样尝试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五、教学难点:尝试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浙教版必修2.doc
必修2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2课时)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徳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与分离定律的解释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逐步养成怀疑、批判、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教学难点: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方法:讨论举例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讣单因子杂交卖殓(植色丿P:紫花X白花紫花f 10F2紫花705白花224比例约3: 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讲解】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彖称为性状分离。
孟徳尔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都得出了3: b 可见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规律存在。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为什么在子二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写出遗传图解,并强调遗传图解屮的符号书写。
)白花P 紫花配子F2【总结概念】配子F1 XCC X [cc.Cc紫花(§)/\.© '紫花CC白花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糸基因控制性状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控制控制卜相对性状隐性性状丿等位基因分离 -------- 軽性状分离学生看课本,讨论回答:①性状是基因决定的。
显性慕因(A)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②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受精后,雌雄配子又恢复成对。
显性基因(A)对隐性基因(a)有显性作用。
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
④等位基因相互独立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
七、板书:必修2笫一章孟徳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一、杂交实验的取材一一豌豆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解释、三、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一一测交四、显性的相对性八、作业设计。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 分离定律(Ⅱ)教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验证 b b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显性的相对性 a a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与科学方法 c c课时要求1.阐明测交实验的设计目的,理解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根据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能圆满的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是怎样验证他的解释呢?孟德尔提出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定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一种科学方法——“假设——推理〞法。
一、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假设的验证方法——测交法(1)实验原理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白花亲本cc)进行杂交。
隐性亲本只产生c型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实验预期(3)实验结果:F1×白花植株→85紫花∶81白花,接近1∶1。
(4)实验结论: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
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分离定律。
杂交、自交和测交在遗传中各有不同的用途,请分析以下遗传问题:1.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何来确定二者的显隐性关系?答案用纯合的绿豆荚豌豆和纯合的黄豆荚豌豆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鉴定该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答案让该高茎豌豆自交,假设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那么该豌豆是纯合子,假设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那么该豌豆是杂合子。
3.羊的白毛对黑毛是显性,现有一只白毛公羊,如何鉴定该白毛公羊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答案让该白毛公羊和多只黑毛母羊交配,子代如果出现黑毛羊,那么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杂合,假设子代全为白毛羊,那么该白毛羊的基因型为纯合。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分离定律在农业、医学和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2. 当堂检测
- 选择题:
1.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主要描述了什么现象?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如何分离的?
3. 分离定律在哪些领域有重要应用?
- 判断题:
1. 分离定律适用于所有遗传现象。(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分离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提出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
-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两个性状不同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 分离定律的实质
-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这些因素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如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强团队合作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含遗传实验模型、种子等)、黑板、粉笔。
- 实验步骤: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教案1浙科版必修2
(4)思维品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度,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等。
2.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作业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孟德尔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孟德尔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其次,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并不如预期。虽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但部分学生表现得较为沉默,没有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遗传学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课堂上提前给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并鼓励每个学生至少发表一次意见,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我发现作业批改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类似的错误,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来澄清重难点,并提供更多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升华:
结合孟德尔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孟德尔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孟德尔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3)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2.教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3.教学难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分离定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3.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各异,部分学生可能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习惯。这可能会影响到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效果,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针对学生层次和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巩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2;
2.课件:分离定律(Ⅱ)相关课件;
3.案例资料:相关遗传现象的案例资料。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使学生建立遗传现象的基本认知,形成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科学理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3. 分离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后代的遗传比例。例如,如果父母都是杂合子,那么他们的后代有可能是1:2:1的比例分布,即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
4. 分离定律的遗传图解:分离定律的遗传图解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遗传现象。遗传图解包括P代、F1代和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布情况。
高中生物 第1章 孟德尔定律 第1节 分离定律(Ⅱ)学案 浙科版必修2-浙科版高一必修2生物学案
第一节分离定律(Ⅱ)1.分析分离假设的验证。
(重难点)2.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3.能说出显性相对性的几种情况。
分离假设的验证1.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方法: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3.测交过程(用遗传图解分析)4.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C 和c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合作探讨]探讨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简单地说,就是等位基因分离。
探讨2:测交实验的一方是F1,另一方必须是什么个体?孟德尔设计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测交的另一方必须是隐性纯合个体。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对杂交实验结果(性状分离)的解释是否正确。
他提出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假说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设计另外的实验,在实验前就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结果(演绎),再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是否与自己的预测一致。
探讨3: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是1∶1,这与F1产生的不同配子比例有什么关系?提示:测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测交后代不同性状的比例等于F1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
1.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35930002】A.F1×隐性类型→测F1遗传因子组成B.通过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解析】测交必须是利用隐性纯合子与被检验对象杂交,目的是通过分析其后代以推知其遗传因子组成。
高中生物2-1 分离定律 学案浙科版必修2
2-1必修2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第一节 分离定律【知识导航】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 植物,而且 ,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 ,豌豆花冠的形状非常便于 。
(2).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 和 。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 。
2.有关概念性状 相对性状:_____生物的______性状的______表现类型。
如_______________(二)、单因子杂交实验1.过程和现象2.有关概念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3.有关遗传图解的符号P : ×: ○× :♀: ♂: F 1: F 2 :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
(2).基因在体细胞内是 存在的。
(3).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 。
(4).在F1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不同的基因,但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5).F1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比例为 。
受精时,雌雄配子是 结合。
2、过程 P CC(紫花) × cc (白花)×P F 1 ______(此性状为_______性状) 互称为___________ 性状 F 2比例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此现象为______配子(紫花)F1F2:基因型比 CC: Cc: cc=_____表现型比紫花:白花=_____3.有关概念等位基因纯合子纯合子自交的特点是:杂合子基因型表现型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_____相同;在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___相同。
表现型是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分离假设的验证1.测交实验与杂交。
(1).含义:指让F1(2).过程(请用遗传图解分析)P配子测交后代实验结果和完全相符,证明假设是的2.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一半配子带有,另一半的配子带有。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同步教案 浙科版必修2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一、课标内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分离定律”的教学重点是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史的发展线索来安排的,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论方法,能深刻体会到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明白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2)“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重点是是解释自由组合现象,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是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在已掌握的分离定律知识基础上,可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涉及到的二对性状分别拆开,一对一地进行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从数学角度分析并得出(9:3:3:1)是(3:1)2的展开式。
由此推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也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结果。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不知道同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情况,要理解好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有相当的难度,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尽量直观地展示多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的行为,并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孟德尔假说的意义,同时为下章学习减数分裂打好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活动建议“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分离定律的模拟验证,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雌、雄配子受精时是随机结合的;二是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模拟验证,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两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各代配子类型、基因型以及表现型的比例。
高中生物新浙科版必修2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考试内容核心素养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1.科学思维——①基于归纳与概括,分析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并对相关遗传学概念作出解释;②能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③提炼、分析孟德尔遗传学分析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假说—演绎思维;④明确基因的显隐性的体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较显性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
2.科学探究——以探究的视角重新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过程,明确科学的分析过程,并能进行一定的遗传计算。
3.社会责任——能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思维,解决与遗传相关的生产实践问题。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出现性状分离3.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相互分离4.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知识点(一)|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操作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1)豌豆的花器官结构①花是豌豆的生殖器官,每朵豌豆花中都具有含花粉的雄蕊和含卵细胞的雌蕊。
②雄配子经花粉管与雌配子相遇,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
③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与花的其他结构发育成果皮构成果实。
(2)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没有外来花粉干扰,便于形成纯种。
②豌豆花冠的形状非常便于利用去掉雄蕊的方法进行人工去雄以及未来授粉等操作。
③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④豌豆具有多个稳定、可区分的性状。
⑤豌豆的生长期较短,产生的种子数量多。
(3)相关名词理解①性状: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等都是性状。
②相对性状:每种性状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花色有紫花和白花。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性状分离(1)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自交杂交母本父本(2)豌豆杂交实验操作及分析①图示中亲本Ⅰ为母本,亲本Ⅱ为父本。
浙科版必修2第一章《孟德尔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第一章《孟德尔定律》教案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学案)生物组马仿华一、教学目标1、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3、分离定律的实质4、显性的相对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解释与遗传实验有关的概念2、简述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3、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遗传学问题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6、分离定律的应用(1)、杂交育种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①选育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②选育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例:小麦抗杆锈病性状的选育(AA)思考:Aa 自交N次后代杂合子和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用坐标曲线表示)(2)、医学上的应用——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已知亲本的的基因型,求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AaxAA AAxAa AAxaa Aaxaa AaxAa aaxaa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正常:AA 、Aa (携带者) 患者:aa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等正常:aa 患者:AA 、Aa例: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
请分析并回答(以A 、a 表示有关的基因):(1).该病致病基因是 性的。
(2)5号、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8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10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
(4)8号与10号属 关系,两者不能结婚,若结婚则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 。
(5)7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 。
3710 注:女正常男正常女患者男患者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1、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基因型为:2、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3、后代基因型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4、后代基因型AA:Aa:aa为1 : 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五、能力提升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2、我国科学工作者捕捉到一只稀有的雄性白猴,现要在短时间内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更多的白猴(已知棕色对白色是显性),你选出最佳方案是:()A、白猴与棕猴交配,选出后代中白猴B、白猴与棕猴交配,再F1自交C、白猴与棕猴交配,再F1测交D、白猴与棕猴交配,再让F1与棕猴交配3、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为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对分离假设的验证 b b 1.概述对分离假设的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接受“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显性的相对性 a a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的方法——测交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1)实验分析与预期:F1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1;隐性亲本只产生c 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1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cc=1∶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1。
(2)实验实际结果:F1×白花豌豆→85紫花∶81白花≈1∶1。
(3)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离定律。
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 C2.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 ――→①1A∶1a――→②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③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D .①②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答案 A 【归纳总结】 分离定律(1)实质: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研究对象:一对等位基因。
(3)发生时间:配子形成时。
(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5)适用的条件①F 1形成的两种配子生活能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③F 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力相等。
④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⑤基因间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测交实验遗传图解考点二显性的相对性(a/a)1.显性有三种类型类型F1的表现型F2表现型比典型实例完全显性表现显性亲本性状3∶1豌豆花色遗传,紫花×白花→紫花不完全显性介于双亲性状之间1∶2∶1金鱼草花色的遗传,红花×白花→粉红花共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同时间同空间)出现(A+B)=C1∶2∶1ABO血型遗传,I A I B控制AB型血2.人类ABO血型血型基因型红细胞上的抗原显隐性关系A I A I A、I A i A I A对i为完全显性B I B I B、I B i B I B对i为完全显性AB I A I B A、B I A与I B为共显性O ii 无隐性3.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生物体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因此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人的血型遗传属于共显性遗传。
一对夫妻,丈夫是A型血,妻子是AB型血,他们的孩子的血型一定不是( )A.O型B.A型C.B型D.AB型解析丈夫是A型血,基因型为I A I A或I A i,妻子是AB型血,基因型为I A I B,故两人的孩子一定不是O型血。
答案 A4.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
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 B.50%C.67% D.100%解析从题干知,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1∶2∶1,可推知翅色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可设黑翅基因型为AA,灰翅基因型为Aa,白翅基因型为aa,则黑翅AA与灰翅Aa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50%。
答案 B★血型遗传I A、I B对i都为显性,所以完全有可能。
★水上水下的叶子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不同,所以叶形不一样。
1.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的( )A.基因型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产生配子的数量D.是否为纯合子解析测交时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故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但不能推测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 C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解析杂合紫花豌豆的基因型设为Aa,则白花豌豆的基因型为aa,Aa×aa→1Aa∶1aa,故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1紫花∶1白花。
答案 C3.(2017·绍兴期末)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 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F1Cc产生两种配子C和c,且比例为1∶1,直接体现了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C和c的分离行为。
答案 B4.下列有关遗传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绝对的B.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不符合分离定律C.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切生物的遗传解析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均会影响显性的表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有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均符合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的遗传。
答案 C5.某植物有宽叶和窄叶(基因为A、a)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________,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若要验证第(1)小题中F1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测交过程。
解析若宽叶和窄叶植株杂交,F1全部表现为宽叶,则显性性状是宽叶,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
测交图解见答案,其中配子一行可以不写。
答案(1)宽叶aa(2)P F1植株窄叶植株Aa × aa↓子代宽叶植株窄叶植株Aa aa1 ∶ 1(时间:40分钟)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 A.显性性状B.性状分离C.相对性状D.隐性性状解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答案 D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1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解析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孟德尔的实验现象,A错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是通过数学统计学原理得到的实验现象,B错误;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孟德尔对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D错误。
答案 C3.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性状分离B.基因分离C.完全显性D.不完全显性解析杂种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答案 A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解析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 C5.已知豌豆的种子圆粒对皱粒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从基因型Rr的豌豆自交产生的种子中随机抽取了4粒种子,结果前3粒都是圆粒,那么第4粒是圆粒的概率是( )A.0 B.1C.1/4 D.3/4解析这4粒种子各自独立,前3粒的情况不影响第4粒,故第4粒是圆粒的概率仍然是3/4。
答案 D6.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属于自交实验B.该实验属于杂交实验C.该实验称为测交实验D.该实验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解析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让F1(Dd)和隐性个体(dd)交配,称为测交实验;又因为双亲的基因型不同,故该测交实验也属于杂交实验。
答案 A7.对于紫花豌豆Cc测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Cc产生2种配子,且数量相等B.另一亲本一定是白花豌豆cc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D.测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解析Cc测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答案 D8.已知羊毛的白色对黑色是显性,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四只小羊,根据分离定律,这四只小羊的情况可能为( )A.三只白羊,一只黑羊B.三只黑羊,一只白羊C.全是黑羊D.以上三项均有可能解析从统计学上讲,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与黑羊的比例应为3∶1,但因为子代小羊数量少,不符合统计学要求,A、B、C三项均有可能。
答案 D9.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解析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B错误。
答案 B10.白色安得鲁森公鸡和黑色安得鲁森母鸡杂交,生下100%的蓝色安得鲁森鸡。
当两个蓝色安得鲁森鸡交配时,理论上其后代可能是( )A.100%白色B.25%白色、25%黑色、50%蓝色C.25%白色、75%黑色D.25%白色、75%蓝色解析由题意判断:AA×aa→Aa(蓝色),故Aa×Aa→AA∶Aa∶aa=1(白色或黑色)∶2(蓝色)∶1(黑色或白色)。
答案 B1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