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和学生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加上社会的变动,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前的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教学活动中要一教师为中心地位转化成现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中也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尊师爱生”等为师之道、求学之道也已经被淡化,学生和老师间关系也出现种种不健康的状态,本文阐述了怎样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怎样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这过程中需做怎样的努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良好亲密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革,逐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变,学校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那么老师和学生间应建立怎样的一个关系,才能更好实施新的教育模式呢?

所谓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的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好的、正确的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关键点之一。那么怎样才算好的、正确的师生关系呢?

一、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中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由此可见一个教师的民主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因为社会的发展,现在一个老师往往要面对很多个学生,而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不同。身为老师,不能因学生这些方面的不同而给以不一样的待遇,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都有他们擅长的方面。在民主平等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学习者是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但地位确是平等的。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居高临下的态度往往会让学生疏远老师。

古代教与学一般以师生之间个别授受的方式。这种师生之间单线联系是师生关系较为密切。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置于教师严格监督下,从而学生也可能从明智的教师那里得到较为切实的指导;到了近代,随着班级制授课制的通行,教师事实上主要同“学生群体”而不是各个学生发生教与学的联系,又由于课程日益复杂,又发生单个学生同“教师群体”而不限于单个教师与学生联系,正是由于这种“一师多生一生多师”的状态,使单个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日趋松懈,导致师生之间关系淡化。在这种状态下,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亲密度,主动权更多地是在于教师,虽然一位教师的亲和力程度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如如果教师在日常教与学中,更多地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对待没一位学生,教学活动中认真对待没一位学生,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要认真批改,对问问题积极的学生做一定的表扬,使学生观念里的“良

师”“益友”两个概念趋于一体化,那么学生和老师间的亲密度自然而然的增加了。

二、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爱生”是历来的“为师之道”和“求学之道”。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教师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尊师是学生对教师的正确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所以得到学生的理解是教师最大的满足和需要。而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进行教育事业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感情基础。爱生包括“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对待学生。现代“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政治伦理关系,而是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感情基础,道德基础,其主要目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但由现在社会的实况,大多数学生在家里有着绝对“中心”的地位,再加上现在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从学校意外很多地方获得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教师不再想古时那样,有着绝对的权威性。所以在很多学生观念里,教师对于他来说也跟平常人一样,“尊师”的观念也完全被淡化掉了。就如学校里学生辱骂老师的状况时常发生。又因为“一师多生”的状况,加上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多教师也忘了他们原有的使命,对“爱生”这个观念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偏差,就如现在学校里老师偏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照顾家长送过礼的学生。所以真正做到“尊师爱生”,关键是在于

老师和学生观念的改变。首先是老师要严己律己,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既然身为了一个老师,就该知道一个老师是做什么的,该操守怎样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事业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热爱了自己的事业,才会真正“爱生”,而“爱生”是每一位教师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其次是学生方面,作为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老师怀有感恩的心,要使得学生有“感恩”的思想,是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的。要让学生自己明白老师对其的作用,真正理解老师的劳动,那自然而然也就会“尊师”。

“尊师爱生”是学生和老师相互配合的基础,而“相互配合”是教育活动顺利成功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要想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尊师爱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感情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学生的道德、思想、智慧、兴趣、人格等全面生成,是教师专业自我的成熟的过程。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需要以上两个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上才可以得以实现。只有学生和教师的亲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共享”,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共同的感受。相同地,“共创”也是学生和教师间相互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