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青《权利_制度_文化》理论总结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之一:现实主义发展历程现实主义发展历程1、卡尔与政治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现实主义是在对理想主义学派的批判和对二战的反思中形成的。
它形成于1930年代,发展于40年代,到60年代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它继承了二战的遗产,带有冷战的烙印。
思想先驱有修昔底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马基雅维利(利益观)、霍布斯(自然状态论)和尼布尔(原罪思想)。
(1)卡尔《二十年危机》,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
(2)《二十年危机》主要内容 / 卡尔国际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 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卡尔对理想主义的三方面批判①道德的虚幻: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中,很难界定普世道德,只有国家道德。
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理想化;②权力的重要:权力仍是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将权力视为政治的实质。
批判理想主义对权力的忽视;③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国际利益冲突是现实存在,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
理想主义忽视了现实的本来面目,即“应然”与“实然”的问题。
(3)卡尔的基本观点①国际关系理论应当坚持权力政治的观点,认为权力是国际政治的核心,道德只是维持现状国家的口号。
卡尔指出,现实主义重视的第一要素是权力,最核心一点是怎样看待权力与道德;②重权力轻道德,道德在权力的框架下发挥作用。
国际规范是最有权力的国家制定的;③世界和平与战争取决于维护现状国家与改变现状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权力斗争。
这是一种结构性冲突。
2、摩根索与现实主义理论大厦的建立(1)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大厦,标志着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成熟。
(2)《国家间政治》主要内容 /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①政治受到根治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②以权力界定利益③以权力界定利益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原则④普世道德不能用来指导国家行为⑤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⑥政治现实主义是独立的理论学派(3)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相互关联的环节①人性观。
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和利益最大化,这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权利制度文化
政治科学基础政治科学基础第一章政治是什么第一节政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第一个政治现象应当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靠的除经济和文化之外的“公共权力”以及受公共权力规范的“政治人”。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并非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和社会关系,它出现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性质、内容和形式。
一、原始氏族社会的政治同一血缘关系----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氏族社会“公共权力”的产生及“政治人”的出现:氏族议事会和酋长,胞族议事会和胞族长,部落首长和军事首领等。
母系社会中,男女共同参加议事会并共同决策。
父系社会中,女性逐渐被排斥于公共权力组织之外。
公共权力的阶级强制性更加鲜明,个人化趋势不可阻挡。
二、国际产生后阶级社会的政治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差距出现。
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氏族公共权力不能调控变化了的社会关系,国家由此应运而生。
国家产生后,国家机构完全成为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专门的公共权力组织。
政治的主客体彻底分离,被统治阶级几乎完全成为公共权力的客体。
阶级强制性压倒了以前的社会强制性和道德强制性。
国家的政治生活表现为各阶级、各阶层、各派别、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
综述:什么是政治:政治作为强制性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社会上层建筑,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社会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
它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于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与演进,消亡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资源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2节政治观的产生和发展政治观:人类对客观政治现象的一种主观认识。
人类政治本身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乃至消亡的过程,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也随之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几种典型的传统政治观:1、道德政治观。
认为政治是一种追求社会价值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历史上中国儒家学说认为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一、引言权力制度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或组织中,权力的运行方式、规范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涉及到权力的来源、分配、行使和制约等方面,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权力制度文化的定义、特征、影响以及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权力制度文化的定义权力制度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或组织中,权力的运行方式、规范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代表了一种社会或组织对权力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范体系。
三、权力制度文化的特征1. 规范性:权力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体系,它规定了权力的来源、分配、行使和制约的准则和原则,为权力的运行提供了明确的规范。
2. 共享性:权力制度文化是社会或组织共同遵守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权力的行使者所遵守的规则,也是整个社会或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
3. 历史性:权力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和文化积淀。
4. 动态性:权力制度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它会受到社会变革和制度改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四、权力制度文化的影响1. 组织稳定:权力制度文化规范了权力的行使和制约,可以有效地维护组织的稳定和秩序,减少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 信任建设:权力制度文化的存在可以增加组织成员对权力的信任,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3. 公平正义:权力制度文化强调公平正义的原则,可以确保权力的公正分配和行使,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公众满意度。
4. 制度建设:权力制度文化的存在促进了制度建设的推进,可以为社会和组织提供一种规范和准则,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五、权力制度文化的建设1. 加强法治意识: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成员对法治的认知和遵守,促进权力制度文化的建设。
2. 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权力_制度_文化_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
—
权力・ 制度・ 文化
秩序原则是无政府性 , 单位特征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国 际体系单位 — — — 国家 — — — 是同类的 、 功能相似的单位 。 如果说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只要有国家体系存在就 不会发生变化的因素 , 作为体系单位的国家又都是同 类和功能相似的实体 ,那么 ,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 个重要原则方面 ,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因素 。因此 ,沃 尔兹的体系结构就被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 。 由于沃尔兹对于实力分配的基本思考在于 “集中关注 作用最大的国家” , ④所以 , 权力分配就是指大国之间 的权力分配 。 既然国际体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大国之间的权力分 配界定的 ,那么 ,这样的权力到底是什么权力呢 ? 对于 结构现实主义来说 , 这显然是国家的物质能力 。沃尔 兹提到了 “经济 、 军事和其他能力” , ⑤并且以 “极” 的概 念表示国际体系结构 , 比如两极 、 多极等结构 , 说明结 构的根本特征是国际体系中主要单位之间的物质权力 分配 ,亦即大国之间物质实力的分配 。 新自由制度主义设定的国际体系特征是国际制 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并没有否认沃尔兹的结构 , 认为 以大国间实力分配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 的重要因素 ,不过 ,国际体系的特征并不仅仅如此 。正 如基欧汉所说 “现实主义者所强调的权力分配当然是 , 重要的 ; …… 但是 ,国际体系层次上的人类活动同样会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① 结构和国际制度 。 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是相当缓慢 的 ,要等主要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之后才能够完成 。于是 , 新自由制度主义就可以假定 国际体系结构为常数 。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变的情况 下 ,国际制度就成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 。国际制 度是 “ : 连贯一致并相互关联的 ( 正式或非正式的) 成套
权力制度文化
权力·制度·文化以下资料不是整本书的整理,是一些重要部分的整理。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20世纪初期,一战之后,以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抨击了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典型实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屡遭失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世界设想的过于理想,与现实脱节。
卡尔指出现实主义所重视的第一要素是权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怎么样看待权力和道德。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道德是不行的,但个人道德和私人道德不是同一回事。
二战的实际似乎印证了卡尔的预言。
《二十年危机》使得理想主义发展出现“断裂”,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做出重要铺垫。
(名词解释考点)卡尔关于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1.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 3.政治不能脱离权力。
摩根索1948年发表《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标志现实主义学说的创立。
理论前提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性。
理论核心是权力政治。
(名词解释考点)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1.国家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行为者2.无政府主义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3.国家最大限度追求权力或安全4.国家通常采取理性的政策(国家是理性的)5.国家有时也会依靠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实现其目标6.国家体制诸方面,特别是国家间权力分配,是形成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基本模式的重要原因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
2.权力界定国家利益3.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普遍适用的观念4.必须依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而不能用抽象和普遍的公式把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国家的行为5.政治现实主义拒绝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遍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政治学的独立性。
政治行为必须用政治标准来判断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沃尔兹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发表于1979年(名词解释考点,见资料P6 页底)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现实主义认为国家要不断追求权力,新现实主义认为对于国家,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有风险。
权利制度文化 复习感受
复习秦教授《权力、制度、文化》一书复习的一点感想关键词:外交学院考研外交学院外交学如下内容转摘:这本书我在大二时已经看过,当时是粗看,觉得很难。
最近,又细细看过,觉得整体不错,思路较为清晰,理论阐述详尽,对于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总结性参考书。
本书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主体兼论多边主义、国际政治心理学,可谓涉猎广泛。
之后,又专述了方法论,这对培养国际关系学生的科学精神无疑是很重要的。
我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心浮气躁,切忌好大贪功,一定要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平和心态去面对书中的论述以及其中所引发的问题。
这本书,有一定的难度,难在它是总结性文章的合集,对于初涉此领域的学生必然存在着专业术语不清楚,理论不了解等问题,为此,我向大家推荐倪世雄教授的《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此书可谓是一本辞典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参考书,大家读过,必然有所收获,但此书理论繁杂,条理不是很清楚,坦白地说,不是很容易能掌握的,但这只能说今年外院在国关理论这个领域是加大难度了,所以大家也必须要承受它带来的变化。
但在秦教授的书中存在不少理论重复叙述,给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且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书中存在不在少数的错别字,竟是在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理论书中,实在让人对北大出版社的专业精神提出质疑,不过,我仔细看过,不影响大家的理解,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本参考书是博士用书,有很多同学说这本书写的没有头绪(我认为他们指的是没有逻辑),但是我个人却极其欣赏这本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所以不是拍,我也不喜欢拍),为什么这么说那,因为跟那些同学理解不同的是,我认为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两点:①2 2篇+序+后记,整体很有逻辑,②这些文章大多是论文,每篇也很有逻辑。
其次,除了逻辑之外,这些文章对于国关理论的梳理、介绍以及评判对于我们刚入门的学生来讲非常适合(所以奇怪怎么会是博士用书---不是自夸啊),而且书里有秦老师(以下简称秦)自己对国关理论的不解或者说有待研究的内容,而且还有老师的梦想。
外院考研参考书目-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复习笔记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重点资料《权力·制度·文化》学习笔记三、新自由制度主义(一)自由主义发展历程1、政治自由主义发展进程:①两战期间②二战后③70年代④90年2、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历程①80年代:从国际制度探讨到国际制度理论体系②90年代:学理论战及实证领域研究(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的合作①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命题②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三个命题③合作的含义④囚徒困境和避免共同失利博弈⑤导致合作失败的原因2、国际制度:①国际制度的定义②国际制度的三种形式③国际制度的特征④国际制度的两个效应⑤国际制度的功能(三)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批判1、忽略国际制度阶级性2、淡化国家实力3、相对收益问题阻碍合作(一)自由主义发展历程1、政治自由主义发展进程:①两战期间:被称为“理想主义”,一度盛行。
②二战后:冷战使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学界和政界失去了市场,被挤至一隅(区域一体化研究)。
③70年代:政治自由主义重新抬头,《权力与相互依赖》是自由主义重振旗鼓的宣言。
④90年代:冷战结束,发展出六个相互关联的学派。
2、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历程①80年代:从国际制度探讨到国际制度理论体系,其代表作有:《权力与相互依赖》《霸权之后》《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国家为什么合作:国际关系中的条件与选择》②90年代:学理论战及实证领域研究(1)学理论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著作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辩论》、《国际关系理论论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挑战》(2)实证领域研究:《冷战之后:国际制度与欧洲国家战略》(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的合作①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命题(1)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国际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国家之间竞争和冲突的温床,从根本上限制了国际合作。
(2)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
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读书笔记
国际体系豳体系结构权⼒分配现实主义唯⼀绽国际进程国际制度新⾃由制度我也强调此项国际体系单位国家三理论均如此认为不现实主义哉后以美总统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兴起代表内容为巴黎和⽅程会上提出的⼗四点计划归结起来就是强调普世道德原则重视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舆论的作⽤主张⾃由贸易⺠主体制⺠族⾃决⼆战后卡尔在对理论主义的批评中提出了现实主义以卡尔20年危机提出了现实主义引发国关理论的第⼀次⼤辩论国关理论分为两⼤类三基本命题道德的虚幻权⼒的重要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他认为利益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实质所在以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古典现实主义建⽴现实主义的⼤厦他提出现实主义六原则屈组成三环相扣的理论体系以性观利⼰的⼈性为国关的第⼀推动0利益观国家利益以权⼒定义国家乐益冲突以权⼒较量解决权⼒与利益的密切关系导致权⼒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段本身也是国家⾏为的⽬标0道德观普世道德不适⽤于国家争取国家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以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澵现实主义沃尔兹真正使现实主义理论化科学化修改io国际关系的第⼀推动是国际社会的⽆政府性国内国际政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政府性⼈性作为⽆法证明或证伪的先验判定使理论失去科学性先验指主观认定的先于客观实践的②⽆政府条件下国家的第⼀⽣存国际体系⾃助体系第i h b7-⼩国家的⽬的不是⽆限获得权⼒⽽是维持⽣存获得权⼒是为了国家的⽣存0军事权⼒是国家权⼒的第要素思考0何为⽆政府性I是指有⼀个绝对⽆偏私⽆法被挑战的上层⼒量吗现实中政府来⾃国内某占据优势的⼒量那么当国际社会中出现⼀个主导国并且它愿意介⼊国际事务如90年代的美国那是不是国际社会某种程度出现了⼀个独裁的政府在这⾥政府指主导性⼒量②对于个⼈来说实际上⽣命有价⼈们愿意为了收益⽽冒⽣命危险那么对于国家尤其是受统治者个⼈意志影响较⼤的国家是否会出现了愿承受国家安全⻛险的冒险形为⼆战前纳粹德国占领莱嗣军事区的冒险⾏为③军事权⼒的重要地位是否可能变化如冷战期间70年代后美苏竞争的重点已转向经济苏联仍过于看重军事实⼒⽽失败沃尔兹理论三假定0国际体系是以⽆政府性为基本性质的体系0国家是这⼀⾏为体系中的基本⾏为单位0对体系的稳定和体系单位⾏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体系结构沃尔兹将结构定义为国家间实⼒的分配这是结构现义的核⼼⾃变量国家⾏为被认为是核⼼的因变量⼆新现义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的三⼤⽀柱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为体的意义影响国际⾏为体⾏为的主要因素⼈国关实质⽆政府条件下为权⼒的⽃争ˋ1111⽆政府状态指没有⼀个凌驾于⺠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权威或世界政府⽆政府状态决定了国际体系的⾃助性质⾃助体系中安全困境是常态只有强者才是安全的⽽强弱与否的判断标准是权⼒⼤⼩其核⼼为军事权⼒三个相互关联的理论环节0⾃私的⼈性使国与国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0⽆政府⾃助0⾃助体系中只能依赖⾃⼰的实⼒以保护⾃⼰的利益2⺠族关系的⾏为体⺠族国家国际⾏为体⺠族国家⾮国家⾏为体国际关系所有国际⾏为体的跨国界交往国际政治inner权威性活动主要指国家间活动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假说0国家中⼼说婵国家说0理性国毅思考国家利益不总是单⼀的国家也不总是理性的3影响国家⾏为体的主要因素国际体系的结构内孵化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为的唯⼀重要因素理论化新现义关于国际体系的论点0国际体系结构的⾃在性和独⽽进⾏的商⽴性0体系结构不是结果⽽是原因化三洛派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屈⼆⾃由主义以理论渊源⾃由主义传继源于古希腊和罗⻢⽂化但作为⼀种知识和思想体系则源于⼏起的启蒙运动地点在英国1-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48年三⼗年战争后国家体系确⽴1625年格劳发表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之⽗贡献①国际在会谈国际社会虽处于⽆政府状态但不⼀定是⽆序混乱状态既然是社会但存在社会秩序也就相应有国际法的需求②国际法对规范战争⾏为的作⽤格劳总结的三个正当理由⾃卫收复财产惩罚战争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守国际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实⾏⼈道主义③国家⾏为的可约束性格劳认为在国际社会中可以建⽴类似国内社会的契约国家为了更好地实现⾃身利益会接受⼀定的约束2对理论发展的推动①国际社会思想为英国学派继承英国学派将格劳修斯看作思想先驱致⼒于在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框架内建⽴有秩序的国际社会②国际制度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国际机制理论和新⾃由制度主义2洛克政府论个⼈主义政治观以思想洛克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个⼈⾃由和有限政府权⼒的论述为⾃由主义奠定两⼤理论基础个⼈享有⾃然权⼒和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①⾃然状态观洛克同意霍布斯认为⼈在进⼊有政府的社会前处于⾃然状态的观点但洛克认为这种⾃然状态是完全⾃由平等只受⾃然法约束和睦相处的状态洛克认为霍布斯混淆了⾃然状态与战争状态屈②政府观洛克认为个⼈是本源国家是派⽣个⼈基于理智互惠及更好实现⾃身利益的考虑同意设⽴政府因此从利益⾼于集体利益个⼈是⽬的国家是⼿段个⼈权利⾼于国家权利洛克从根本上反对专制主张⺠主符⾃由主义国关理论的影响①对国家作⽤的认识⾃由主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上冷战剧国家的作⽤已远远不及过去绝对的国家主权不复存在公⺠利益⼤于国家利益②对主权与⼈不难认识由于认为个⼈先于国家个⼈利益先于国家利益故⼈权⾼于主权⼈权不是国内部事务由此得出任何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名牺牲个⼈利益的观点都是违反洛克⼈权观的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由资义理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构建了斯密的政治哲学道德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之⽗斯密是在批判重商主义中提出的⾃由资义理论重商主义国家等同贵⾦属将国家财富与国⼒定义上了111上⼈于可相互转换的关系因此国家必须⼲预经济活动以获得贵⾦属尤其是要保持国际贸易的⼊超此观点下国际贸易成为⾮得即失我得必为他失的零和游戏同时重商主义认为政治是第位经济要为政治服务斯密的观点0个⼈追求私利的⾏为会变为促进集体利益的⾏为即所谓看砚的⼿⼀市场②⾃由资义是最好的经济政策斯密认为国家财富是国家的总体⽣产能⼒国家财富的增加依赖于国⺠经济的增⻓⽽⾃由资⼥是最好的经济政策任何政府都⽐在市场的作⽤政府不应⼲预红洛0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家利益贸易的双⽅均可获利对于国关⽽⾔这种情况下国家间便有了共同利益不再必然是霍布斯的所有⼈对所有⼈的战争的恐怖状态进⽽得出商业关系的发展可以减少军事冲突削弱军事⼒量在国关中的作⽤④斯密理论的最重要⾏为体是从仅可以⾃发地实现集体利益不应有集体的⼲预以对国关理论的影响后①对⾃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该流派的三⼤假定②为公共选择理论提供研究框架和义程③⾃私理性的经济⼈概念4康德三批判世界和平理论中⾃然状态与⼈性康德同意霍布斯的将⾃然状态看作战争状态的观点同时他认为⼈的理性是有限的⼈性中理性与兽性共存但康德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战争不可避免他认为在理性原则道德的指引下理性⼀⾯可以占主导地位康德观站在霍洛润⽽偏向家②历史观康德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量是⼈的理性⽅向是道德与政治的彻底统⼀道德⾼于政治政治必须服从道德的约束③道德观道德占主导权⼒是从属康德认为权⼒只是在⼈类还不够进步时代替道德的⼀种权宜之计1与王赎主义中关于道德与权⼒的关系截然相反道德的内容指尊重⼈的权⼒⼈从根桂平等⼈是⽬的⼈的⾃由和财产不可侵犯道德与正义具有⾼度⼀致性纯处与洛观点类似④国家观国家的作⽤是保护其成员的权利受侵犯由于勄⼈都平等且不同所以国家或集体不能给个⼈规定⼀个共同的思想否则就是最严重的专制洛克的观点重在个⼈的物质权⼒⾼于国家康德进步说明了个⼈的思想先于集体咐国关理论影响0秋秤论国际联盟说康德对实现永久和平的三个条件所0共和政体专制政体中统治者从利益与⺠众利益不符0⾃由国家联盟其性质实质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和体制③世界公⺠权利0⺠主国家与⾮⺠主国家间战争格苏法律洛克国内政治斯密准济康德国关三新⾃由制度主义基欧汉霸权之后等⾃由主义在⼀战⼆战期间被称为理想主义⼆战后现实主义盛⾏70年代美国国⼒的衰退及国际体系的变化使⾃由主义抬头冷战后⾃由主义快速发展产⽣六个相互关联的学派最完备的是新⾃由制度主义⼈国关实质⽆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新⾃制义对现义的三个基本命题继承⼜有批判命题现义新⾃制义⽆政府⾃助体系争权⼒以保安全⽆政府但有社会有秩序军事⼒量为主冲突不可避免可以实现合作国关主体是国家享有主权是单理性新⾃制义同意其他⾃义⺠族国家⾏为体独⽴确定国家利益执流派不同意⾏对外政策国家是⾃私的产⽣冲突军事实⼒为主似经济学⾃和⾏为以国家利益为解决不定产⽣冲突可以合作最⾼准则安全利益为根本利益前国家合作镓间交往⾏形和谐利益完全⼀致合作既有利益冲突⼜有利益趋同冲突不⼀致零根据利益冲突与趋同的情况不同可⽤博弈论法分类①囚徒困境型At B BzAl了31147⽉214122此博弈中帕累托最优解为侧引但纳什均衡解即各⾃的占优策略解为⼝2也就是帕累托次优解这是⼀种寻求同共利益的困境博弈②共同避免失利博弈At B BzAl223147⽉214341此博弈中双⽅均有共同希望避免的⽬标但最希望的结果却不同以上两种博弈中个⼈的理性⾏为会导致双⽅均不能充分得利的情况合作失败的三个新⾃制义讨论最多原因0效⽤结构类睏型②未来影响效⽤不⾜当⼀次的⾏为不会导致未来的巨⼤影响时③缺少监督⽽造成的易出现单⽅互给⾏为3国际合作困境与国际制度新⾃制义国际制度三特征4权威性虽⽆强制约束⼒但国家也愿意遵守0制约性可以制约制度内成员0关联性⼈I⼈⼦国际制度会形成体系使各领域关联在⼀起国际制度本身也成为⼀种重要的权⼒资源-2rem国际制度促进国际合作⽅法①改变效⽤结构惩罚不合作⾏为②增强未来影响效⽤纵向效应同领域内的继续合作横向效应㽎领域内的合作③监督及服务促进信息分配减少不信任感国际制度要求成员提供标准化信息按规则办事⾏为从⽽具有较⾼可预测性4对新⾃制义的批判回建构主义温特温特对主流国关理论的研究起点⽆政府状态提出了质疑⽽这是从对国家这⼀⾏为体的认识即本体论开始的温特认为国家的身份和利益不是给定的⽽是实践中⾏成的同时温特⼜承认社会现象的科观规律存在可以被认识他努⼒使建构义体系化科学化1国关的学理论战90年代之前国关的主流理论是新现义新⾃制义及与新⻢义有关的体系理论它们的理论基底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包括认i⼀为国家的身份利益是给定不随实践结构话语结构⽽变的是⾮历史的认为国际体系结构是物质结构⾃助是⽆政府状态下国家的维准则认为权⼒的实质在于物质性三⼤主流理论中新现义及新⾃制义在中⼼但在辩论过程中这两派在理论框架认识论世界观研究⽅法上趋同研究层次也相同使得讨论范围及意义越来越⼩被称为反思主义的各派发起挑战它们的共同点是不承认理性主义的基础反思主义三⼤不同在5-主流理性⾮主流反思因果性解释理论潮作⽤本体论世界及⾏为体是外⽣于理理论⽆法独⽴于对应事物观念界论的客观存在定出了我们所认为的客观世界基础主义反基础主义关于真理的陈述存不存在这样的客观基础也认识论在客观基础可以在不存在基于此的验证程序此基础上对谜进由于每种理论都⾃⾏设⽴对额⾏证实或证伪事物的定义导致不同理论⽆法判定正误实证主义社会规律客社会学研究⽆法区分客观事实观存在对照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法确定客观事可以验证理论实本身考克斯⻄⽅主流社科理论的⽬的是使现有的世界秩序得以物化和合法化主流理论是解决问题的理论新现实主义的理性实质上是提出了国家的对外政策观这本身就是价值观念的体现批判理论的⽬的是争取⼈类的解放主流学派对⾮主流理流基本上采取了不回应的态度沃尔兹指出国关理论必须是体系理论⼀切以单位为分析层次的理论都是还原主义理论基欧汉指出⼀切对国际政治的诠释性研究都被视为⽆明确研究议程和可证伪假设的⾮科学解释新现义和新⾃制义都坚持实证主义原则反对任何诠释性理论2建构我温特上论相同温特希望取主流⾮主流两派之⻓⾛中间路线Of与主流五⽇建构义在⽅法论上强调整个对个体的作⽤世界观上强调观念的作⽤其理论架构为整体主义⽅法论及理念我世⼀界观埛騐我even包含从三原则岅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的社会结构不仅影响个体⾏为还会建构形为体的身份和利益0反物质主义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反对将物质作为解释⾏为体原因的唯⼀或最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观点12认识论⽢邈强调建⽴严格的科学研究议程提出能够证伪的科学假设认为社会结构独⽴存在且可以被认知的基础主义重视科新⽣认为研究⽣客体上可以区分开⾄少社会类别相对研究者何区分开认为研究⼈员的理论会影响观察但观察不为所采取的理论决定签证主义以上整体主义1理念主义的理论基底及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基底共同构建构义的体系l-1④理论定位4建构义是体系结构理论温特认为沃尔兹仅讨论了结构对个体⾏为的影响不考虑结构对⾏为体身份及利益的建构仅考虑权⼒的⼤⼩对⽐变化导致的样式变化⽽其实质即权⼒分配却始终不变因此是不彻底的结构主义理论建构义认为国家的身份和利益也是由体系结构建构的⽽建构义的结构主要是观念的分配其包含三个要素嘬根本因素共有知识现义所认为的安全困境只是共有知识中的⼀种还存在着安全共同体这种截然不同的共有知识结构⽆政府状态客观存在但不⼀定导致安全困境现义⽆政府安全困境冲突⾃义X通过制度可以合作不⼀定帙建构X不⼀定是安全困境27物质性因素建构我承认结构包含物质因素但认为物质因素本身的意义⼗分有限物质性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为体起到有意义的影响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为体之间的互动结构是动态的⾄少有霍布斯康德洛克三种建构义认为结构的单位是国家有了观念物质因素后还要有互动才能形成结构②建构义重视实践活动义认为施动者与结构进⾏互施动者的互动构成了结⼈⼈构结构⼜反过来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建楸认为主流理论的研究起点-⽆政府状态也是⼀种施动者互动产⽣的结构该结构可能有多种⽂化⾄少有三种理性主义只解释了结构因素的因果作⽤没有濒街为体的建构作⽤新现义的权⼒结构及新⾃制义的制度结构均不受⾏为体的影响⽽⾏为体的身份利益也不受结构影响③建构义是进化理论建构义认为现义的三个认为不变的因素⽆政府态权⼒实质国家的身份利益均会改变温特认为国际社会不会倒退会朝着世界政府和世界⼤同的⽅向发展同时建构她认为⽂化有⾃我实现⾃我加强的限制因此结构会趋稳但结构依然是可变的。
论巴以冲突凸显的“建构主义”理论
论巴以冲突凸显的“建构主义”理论摘要:巴以冲突的始作俑者既不是西方大国的干涉,也非联合国裁决有失公允,而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观念和信仰差异带来的彼此间身份否定代替身份认同,这恰恰是建构主义所强调地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因此巴以冲突体现着“建构主义理论”。
而解决巴以问题,就有必要用亚历山大*温特的理论去考量,去寻求出路。
关键词:希伯来人,犹太人,以色列,迦南,哈马斯,互动模式,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康德文化,传统观念,身份认同,国家间信念和期望。
如果把局部战争看作是二战后的小插曲,那么“巴以冲突”就是冷战中的主旋律了,这场因一九四八年犹太人建国所引发的战争,在上世纪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中,有五分之四是巴以之间的矛盾白热化造成的。
而巴以矛盾由来已久,包括难以厘清的宗教地域划分、彼此之间互不承认的国家身份、不同民族之间斗争的古来传统、还有近代以来对西方国家的迥异态度,无时无刻不在让这个地区增加着不稳因素。
这或许类似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但在理论层次上,我觉着多元文化区的巴以冲突还是只有建构主义理论才能说得清、道得明。
如果非要给巴勒斯坦地区现有的文明划归一种类型,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介于两大文明的分界线上,或者说是断层线上,具有了“多元复合型”的特征。
一方是地中海“外向辐射型文明”,一方是西亚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文明”,这种左邻右舍的东突西进,迫使此地自古成为多事之地,诞生了诸多大帝国(亚述、波斯、马其顿、萨非),彼此的征伐残酷的延续着,不断用积聚着的矛盾逼近战争,的角色无可替代。
永远尝试着“以战止战”这种很难实现的目标,而这一过程中,宗教信仰扮演就像犹太人千百年来未变过的信仰一样,犹太人永远信仰着“巴勒斯坦是耶和华给他们的应许之地——迦南(意为非利士人的土地)”。
只是这种《旧约》中传说般的信仰,不为历史学家所接受,那到不是因为记载不真实、不可信,而是很难去证明这种真实性、和存在的可能。
犹太人对亚伯拉罕率希伯来人离开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今伊拉克)前往流着奶和蜜的迦南之地的传说深信不疑,就像华夏儿女笃信着黄帝战蚩尤、平三苗一般;虽说难以证实,可已封印在民族的脊髓里,早已不能抽离,哪怕是稍许的质疑。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终极笔记
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七国际关系中的进程因素——兼评刘靖华的《霸权的兴衰》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强调国际进程的重要意义,《霸权的兴衰》,刘靖华先生从国际政治的基本观念入手,讨论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霸权稳定与霸权转移理论,复合相互依存理论,商业自由主义,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全球化问题等,并且也贯穿了和涉及了一些像中国的国际战略等属于策论范畴的讨论。
本文重要讨论三个问题:A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B国际制度作为国际进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C国家间互动作为国际进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一、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霸权的兴衰》的理论框架是政治现实主义,其研究方法也是先验理性推理,它的整体结构由三个关于国际关系特征的假定作为支点的:(1)国际系统无政府秩序(2)世界资源的稀缺性(3)自私的,先验理性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行为体地位,国际系统的无政府状态,可分配资源的有限性和国家的理性自私特征决定了国家之间以权力为核心的竞争。
《兴衰》的这三个支点将其置于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之中。
以权力关系定义国际系统结构,以国际系统结构定义国家的国际行为,以资源分配矛盾定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
二、国际进程的作用(Ⅰ)国际制度国际进程指系统单位的互动和互动方式,属于系统层次非结构因素,基欧汉把国际制度定义为包括三个内容的体系: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兴衰》是把国际制度作为一种手段处理的,它认为国际制度是各国在无政府状态下为保证安全利益和争取相对利益而造就的妥协产物。
首先,反映了大国的意志。
认为国际制度是霸权国在国力衰弱时期维持霸权地位的一种低成本手段,只会使强者更强,弱者倍受损失。
这样国际制度就完全成了一种手段,成为权力因素,被纳入了以权力为核心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之中。
其次,《兴衰》在批判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时候,认为新自由制度主义事先设定了国际制度的公共性。
三国际进程的作用(Ⅱ)国家间互动先验理性主义指行为者的理性是预先设定的,即在没有历史、经验和实践互动的情况下,行为者被事先设定具有理性特征,能够确定自己的利益和对利益的威胁,能够根据这种判定考虑可能的政策和政策结果,也能够采用最低成本实现可能实现的最大利益的行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权利制度文化》复习笔记-育明教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复习笔记-育明教育一、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育明课程中心资料)考试科目:“711政治学综合一”参考书①《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王帆、曲博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14年新加)②《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③《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年新加)育明教育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这本书是2014年新增的一本参考书,在14年和15年的考试中对于这本书的考察基本都是书中的重点章节,课后的思考题需要作为复习重点。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阅读这本书难度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好试题。
这本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和《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相重合的,对于重合的部分建议考生以《权力·制度·文化》中的内容为主进行记忆。
《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几乎囊括了秦亚青老师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从功利的角度分析秦亚青是我们外交学院的院长,他的这边论文集基本每年都会作为出题参照的重点。
对于这本书的考察经常会出现论述题,但是作为一本论文,书中部分章节间的联系还是欠缺紧密度的,建议考生在研读这本书的时候要通过整理笔记和专题来帮助自己理清整本书的脉络。
最后关于书中两大模块:理论和方法,建议考生要侧重于“理论部分”。
《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在2014年代替《政治科学基础》加入到指定参考书之中,更确切的说应该的“回归”到参考书之中,因为在2008年以前这本书一直是指定参考书之一。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最难的一本,总是感觉读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吃透。
建议考生第一遍阅读之后要通过全书的目录来把脉络和框架整理清晰:书中分6篇,每篇下3章,每章一般都是3节,一节下两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再用关键词法进行填充。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课件
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理论篇四、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引:格劳秀斯的国际社会和法制思想、洛克的个人主义和权利政治理念、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康德的世界永久和平理论构成了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源泉。
古代自由思想的人物有:荷马、柏拉图、波利比奥斯、斯多葛学派、西塞罗、奥雷里奥斯、托马斯-阿圭纳。
一、格劳秀斯与《战争与和平法》1、时代背景:一是欧洲经受长期的战争,二是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2、格劳秀斯发展了罗马自然法则思想,使之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著作了《战争与和平法》,系统讨论了国际法,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确定了国际法准则,被誉为“国际法之父”,他的观点兼有政治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性。
3、格劳秀斯对国关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P58)首先,提出了国际社会说(国家组成的社会)其次,强调了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作用第三,认为国家行为具有可约束性,合作是可能的再次,影响着国际机制理论和后来发展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两大贡献:关于国际社会的思想和对于国际法在国家间关系的论述国际机制理论和后发展起来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二、洛克与个人主义政治观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著作《政府论》,主要贡献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开拓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有限政府权力的论述。
洛克的影响表现在:(1)他的个人主义政治观(人权高于主权:这是洛克自然状态和霍布斯自然状态的区别)(2)他的自然状态说(和霍布斯的区别之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洛克的继承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国家作用的认识第二,对主权和人权的认识三、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理论1、思想体系上:→(影响)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2、方法论上:→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贡献是自由资本主义学说关于重商主义理论(P70)亚当-斯密的理论:首先,提出并论证了“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概念其次,强调自由资本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再次,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双赢的游戏最后,整个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体系中,个人是最重要的行为体四、康德与世界和平理论(批判理论)康德:主要贡献是在哲学理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这三部著作奠定了康德作为哲学大师的批判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理性的局限。
权力制度文化
权力制度文化权力制度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内部的权力运行方式以及相关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权力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以及民众的幸福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权力制度文化体现了一种权力分配和运行的方式。
在一个国家或组织中,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模式决定了政治体制的性质。
例如,在民主制度下,权力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和各级机构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而在专制制度下,权力则是由少数人或个人掌握并行使的,政府和各级机构的权力不受人民选择和监督。
其次,权力制度文化涉及到权力的行使方式。
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权力的行使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一些国家或组织注重权力的公正、透明和制约,强调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权力分配、决策过程和行政执行中起到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而在另一些国家或组织,权力行使往往存在着强制性、专断性以及不受制约的特点,这种权力行使方式容易导致腐败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第三,权力制度文化还与其它文化因素相互关联。
政治文化、法治文化、公民文化等与权力制度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中关于政治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
如果一个国家或组织中的政治文化倾向于民主、法治和公正,那么相应的权力制度文化也会体现这种倾向。
法治文化则是建立在权力制约和公正基础上的文化,它要求公正和规则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的行使。
公民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责任,要求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监督权力的行使,并为社会公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权力制度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权力制度文化可以保证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法性,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的发展。
相反,如果权力制度文化存在着弊端和不健康的倾向,就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以及社会不公平等问题的出现。
In conclusion, the culture of power institutions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power is allocated and exercised, as well as the value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i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power institut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order, and citizens' well-being of a country or organization. It embodies the way power is allocated and operated, the manner in which power is exercised,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culture, legal culture, and civic culture. A sound culture of power institutions contributes to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while a flawed culture can lead to political corruption, social unrest, and inequality.。
权力制度文化 笔记
第一讲西方国际关系学复习指导:重要程度:重要本讲考点:知识谱系的含义、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的主题与发展宏线、国际政治学的三个新特点及两个传统研究主题:冲突与合作(战争与和平)发展宏线: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学理论点知识主体一个学科中知识发展和变化的系统,表现了知识产生和再生产的过程。
知识谱系两个要素:知识谱系表现学科发展的主题,即主要研究内容表现学科的发展宏线,以重大理论为里程碑的理论发展轨迹国际政治学永恒主题:战争与和平①1948年~1979年政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途径,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不可靠的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突→追逐权力保证自我安全②新自由主义冲突虽然是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产物,但冲突是可以抑制的,国际社会成员可以创造条件,达成合作代表人物:1977年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1984年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合作是可能的(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依存、建立的国际制度的规约作用)③建构主义代表人物:1992年亚历山大温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结构》国际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国家可以造就一种从根本上趋于合作的国际政治文化第二讲权力·制度·文化复习指导:1、重要程度:较重要2、本讲考点:三种体系理论的特征、三种理论对国际体系单位与特征之间关系的阐述、体系理论的特征与局限性体系理论体系层次的研究体系理论systemic theory 以体系特作为解释依据还原理论reductionist theory 以单位特性为解释依据体系特征与单位特征国际体系特征基础:国际体系中什么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温和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结构国际制度国际文化(权力分配)(结构转移到进程)(观念结构)国际体系单位上述三种体系单位设定为国家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体系特征(S)对体系单位产生作用(U)①结构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三个特点:a两个主要变量是体系结构和体系单位行为;b结构特征和单位行为是因果关系、特征是因,行为是果;c 体系结构为主要国家间的物质权力分配。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重点总结
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理论篇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1、知识谱系:就是一个学科中知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系统),表现了知识产生和再生产的过程。
表现为两要素:第一知识谱系表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即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知识谱系必须表现学科的发展宏线,即以重大理论为里程碑的理论发展轨迹2、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下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里程碑:(1)1948年,摩根素《国家间政治》(政治现实主义),主张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人追逐权力的本性(以追求权力的国家利益、冲突);(2)1979年,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主张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安全的国家利益、冲突),以无政府的强调和权力分配的关注为主。
代表人物:卡普兰、克拉斯纳、奥根斯基、库格勒、吉尔平、米尔斯海默(古典的权力斗争+无政府体系的结合→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新旧现实主义认为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第二个里程碑:1977年,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1984年基欧汉的《霸权之后》(新自由主义成熟),1986年基欧汉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1993年,鲍德温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从国际机制方面出发→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合作时可能的代表人物:阿克塞尔罗德、奥伊、斯坦、鲁杰等。
引入了非物质性的内容(制度)第三个里程碑:1992年,温特的《无政府状态时国家造成的》→建构主义宣言;1995年,《国家安全的文化》实证性论文集,卡曾斯坦、温特、费丽莫、杰普森等著;1999年,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成熟。
主张: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国际无政府状态是由主要成员在其相互的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国家可以造就一种从根本上趋于合作的国际文化二、国际政治学的三个新的特点:首先,是对合作的研究力度加大其次,是社会学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加大第三,时人文精神的加强注:西方国际关系说的两个传统:一时追求宏理论的传统,表现为构建体系理论的持续,二是西方中心的传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独家资料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保证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是国际制度,因为国际制度可以通过加大或 减少国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提供可靠的信息,调整博弈效用结构,加强互给行为,加强对未 来的重视,使行为体相互期望值趋同,达到促成国际合作的目的。 三,国际合作困境与国际制度 △国际制度包括三种形式 (1)正式政府间国际组织(IGO)和非政府组织(NGO),有明确规定的规章,章程 (2)国际机制:政府之间经协商同意和达成的,涉及某一问题领域的明确规则。IMF,WTO (3)国际惯例:指有着非常明确规定和谅解,可以帮助国际行为体协调各自的行为,达到期望 值趋同得非正式制度,例如:未明确本文规定的外交豁免权等。 △新自由制度主义定义国际制度的三个特征:(信息分配成为新自由制度主义得核心变量) 第一,权威性 第二,制约性 第三,关联性 他们认为国际制度的这些特征,使其能够解决合作困境的主要问题,因而成为国际合作的有 效保证。 国际制度的纵向效应和横向效应(P102)(改变囚徒困境博弈效用) 国际制度促进合作的功能是惩罚和服务性 △国际体系中信息分配成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变量,市场失灵在国际合作领域导致政治 质量的不确定现象。 △国际制度可提供可靠信息: 首先,国际制度本身要求参加国际制度行为体提供标准化信息 其次,国际制度提供行为准则的标准框架,促进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了解。 通过制裁对于故意不合作违规行为的惩罚和通过对于违心不合作行为的纠正是国际制度促 成合作的主要手段,这就是“制度选择”。 四,新自由制度主义批判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缺陷: 首先,新自由制度主义得核心概念——国际制度,是为了维护和延续某种国际社会体系服务 的(为给定的国际体系服务得) 其次,新自由制度主义淡化国家实力的概念,认为在相互依存条件下权利可转换性减弱,因 而通过国家实力在许多问题领域中实现国家目标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但事实上国家实力仍是 国际关系很多情况下至关重要的因素。
秦亚青《权利_制度_文化》理论总结
方法篇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一、层次的划分肯尼思-沃尔兹首先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了层次分析法。
他认为战争与三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那就是他提出的三个著名“意象”,即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家系统因素。
△第一位地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国家政治学家戴维-辛格,他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国际体系和国家△此外,分析层次越来越系统,层次间隔越来越小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五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体系拉西特和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提出六层次,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
二、层次分析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政治帮助研究人员辨明变量,尤其是自变量X,并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建立起可供验证的关系假设。
层次分析法假定某一层次或某几个层次上的因素会导致某种国际事件或国际行为。
具体应用中,层次分析法可以有两个使用方法。
如果我们假设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与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分析层次上的因素有关,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以下回归方程:Y=a+b1X1+b2X2+b3X3 (1)其中:Y为某国际事件或行为X1为国际系统层次因素X2为国家层次因素X3为决策者个人因素b 为回归系数△研究人员的主要兴趣可能只是一个层次上的因素,这样他仍然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比如研究人员试图发现国际系统层次因素对于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如下假定:Y=a+b1X1 (2)其中:Y为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X1为系统层次变量 b为回归系数(较容易集中精力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方法。
不足之处:造成误解,研究不够全面,重一个层次变量忽略其他层次变量。
对于一个层次上多个自变量的研究也可以用以下多元回归方程来表示:Y=a+b1.1X1.1+b1.2X1.2……三、层次分析法的意义,局限及在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应用局限性:辛格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以理论的功能尺度衡量利弊)充分的理论分析模式具备三个功能,表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
权力制度文化笔记一、引言权力制度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套规范和价值观,用于指导权力的行使和制度的运行。
它是社会发展和政治演变的产物,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权力制度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权力制度文化的概念权力制度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中,通过习俗、法律、制度等形式所形成的一套关于权力行使和制度运行的规范和价值观。
它包括对权力来源、权力行使方式、权力监督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是权力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权力制度文化的特征1.历史渊源:权力制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是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价值导向:权力制度文化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如公正、效率、稳定等。
3.规范约束:权力制度文化对权力行使和制度运行进行规范和约束,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4.社会认同:权力制度文化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接受,成为社会共识和行为准则。
四、权力制度文化的作用1.维护社会稳定:权力制度文化规范了权力的行使和制度的运行,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减少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促进公正与公平:权力制度文化倡导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了每个人的权益和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公正发展。
3.提升政府效能:权力制度文化规范了政府行为和决策过程,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4.塑造社会价值观:权力制度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风貌。
五、权力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完善1.加强法治建设: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司法独立和公正,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从根本上保障权力制度文化的发展。
2.加强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民对权力制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包括独立的审计机关、反腐败机构等,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权力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完善。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对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的整理总结文/念治呈国际关系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西方国际关系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则是从一战后结束后才开始的。
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是国际关系学科成立的标志。
随后在不同时期曾出现不同学术理论在国际关系学术界主导的局面。
国际关系学脱胎于国际公法学和世界史学的娘胎中,后又受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影响,逐步形成一门横跨众多学科,并穿越时空的学科。
因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就显得大有裨益。
所谓国际关系,即国家间关系以及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研究中,一般拥有主权的近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彼此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安全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一般更加关注其政治和军事安全。
因此,国际关系学的知识谱系的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曰战争与和平,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一战的惨痛代价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国际社会,这种夙愿集中反映在威尔逊总统1918年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之中,其理想主义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表现为国际联盟的建立。
威尔逊理想主义中的民族自决、自由贸易、国际组织等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
但他理想主义多为一些国家关系思想和政策建议,要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还有一段距离。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可以用下图表示:国际关系理论的初创阶段表现为理想主义的兴起,即1919—1948年,但在其第一个阶段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断裂”,这就是1939年现实主义大师卡尔《二十年危机》的出版,此书矛头直接指向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遭到失败的典型事例,指责威尔逊理想主义是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乌托邦主义,忽视现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亦即“实然”问题,而去一味考虑“应然”问题,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篇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一、层次的划分肯尼思-沃尔兹首先有意识地系统地使用了层次分析法。
他认为战争与三个层次上的因素有关,那就是他提出的三个著名“意象”,即决策者个人因素,国家内部因素和国家系统因素。
△第一位地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国家政治学家戴维-辛格,他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国际体系和国家△此外,分析层次越来越系统,层次间隔越来越小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五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体系拉西特和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提出六层次,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
二、层次分析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政治帮助研究人员辨明变量,尤其是自变量X,并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建立起可供验证的关系假设。
层次分析法假定某一层次或某几个层次上的因素会导致某种国际事件或国际行为。
具体应用中,层次分析法可以有两个使用方法。
如果我们假设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与国际系统,国家,决策者个人三个分析层次上的因素有关,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以下回归方程:Y=a+b1X1+b2X2+b3X3 (1)其中:Y为某国际事件或行为X1为国际系统层次因素X2为国家层次因素X3为决策者个人因素b 为回归系数△研究人员的主要兴趣可能只是一个层次上的因素,这样他仍然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比如研究人员试图发现国际系统层次因素对于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如下假定:Y=a+b1X1 (2)其中:Y为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X1为系统层次变量 b为回归系数(较容易集中精力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方法。
不足之处:造成误解,研究不够全面,重一个层次变量忽略其他层次变量。
对于一个层次上多个自变量的研究也可以用以下多元回归方程来表示:Y=a+b1.1X1.1+b1.2X1.2……三、层次分析法的意义,局限及在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应用局限性:辛格对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以理论的功能尺度衡量利弊)充分的理论分析模式具备三个功能,表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
(宏观系统层次往往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微观层次恰恰相反)关于分析法,我国学术界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对于严格的层次分析没有明确的意识其次,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研究现状仍然是以综述和策论为主,以微观层次研究为主。
以重微观层次上的策论性研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微观层次的研究较难建立宏大的理论框架,较难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第二,微观层次上的研究较难明辨国际格局的宏观变量,较难把握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中长期趋势。
(微观层次研究重点应为国家和次国家行为体)国际关系学和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研究活动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及其最后成果可以分为理论研究、释疑研究、个案研究和政策研究四大类别。
一、国际关系研究活动的分类来普戈尔德把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活动分为四类:理论研究、释疑研究、个案研究和政策研究。
1、理论研究: (特征:不受狭窄的时间、空间和类别范畴的限制)指提出和发展可能合理解释大量客观事实现象的理论。
理论研究旨在发现通则。
目的是建立由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涉及经验关系的表述组成的国际关系学理体系,典型例子是理性选择理论,以下都是选择理论: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进化论奥尔森的集体行为论奥根斯基的权力转移理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简约和抽象为理论研究的基本标志)2、释疑研究:指对于特定类别的问题,特定时空范畴的现象的分析性研究,所谓“疑”是指,没有得到充分解释的现象,目的也是寻求通则,但这类研究与一般理论的不同在于释疑性研究寻求的通则,有较明确限定的时间,空间和类别。
(理论建设)典型例子是战后对结构、核威慑、欧洲一体化问题等的研究。
3、个案研究:旨在解释某个具体事件或现象。
个案研究有两种情况:一是旨在发现通则,二是寻求涉及具体政策和具体事件表象背后的重要因素,从而揭示这一政策或事件的本质和深层原因。
第一种是个案研究纯属学术研究,第二种则是对事件性质和发展趋势,决策内容和走向进行较具体的分析或中长期的预测。
第一种情况的典型例子是格伦-佩奇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艾莉森对古巴导弹危机的研究:理性行为体模式,组织程序模式,政府政治模式)第二种情况主要活动场所是智囊机构而不是高等学校,例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和布鲁金斯学会。
4、政治研究:指对与政策直接有关的具体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以具体问题或某种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但不同在于:(1)不以寻求通则为目的(2)更具有时效性,针对目前出现的急需确定对策的问题。
政策研究的结构一般只是适用于某一具体问题,这类研究不会超越这个问题去发现一般性规则。
总之:以上四类活动,第一类和第二类活动的学术性最强,但实用性最弱,其根本目的也是学科发展和对国际关系客观世界的基本认知。
第四类的学术性较弱但实用性较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出政策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二、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活动的现状1、研究范畴和研究对象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2、分类标准以上述四类国际关系研究作为总体分析框架。
适度放宽莱氏四类活动的标准,进一步以可操作方式定义四类活动。
为了更加明确起见,我们根据金、基欧汉和维巴对于科学研究的标准,把每一类别的活动都分为描述性和推理性的两个次类别(1)理性研究类:a推理性研究成果指原创性成果,宏观理论方面有所突破B描述性研究成果指对别人提出的理论的介绍,解释或评论(区别在于是否原创性)(2)释疑研究:a推理性释疑研究是指对某一类国关现象的概括性科学研究B描述性释疑研究指对于某一类问题的叙述和介绍(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明确的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和验证)(3)个案研究:a推理性个案研究,根本目的是从某一案例中发现一般规律B描述性个案研究,主要是介绍某一案例的背景和发展情况(区别在于是否共有明确的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和验证)(4)政策研究:a推理性政策研究,提出新的政策建议B描述性政策研究,目的在于说明一项政策的背景资料、出台过程、产生的结果。
(区别在于是否有明确的基于分析之上的政策建议)三、结论:现状与问题从总体数据看:(P267)结论:政策研究活动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活动领域。
△下面就学科建设,原创性和研究规范化及科学性三个问题展开必要的讨论:1、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分为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多元的学理思辨)2、研究活动的原创性:(认知理论体系:学派之间的学理思辨)3、分析过程的科学性首先是理论梳理其次,确定范畴,做出假定第三,提出理论假设第四,验证(定性和定量)实证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实证主义承认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认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发展客观规律。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提出研究问题,包括因果关系的假设,搜集系统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然后证实或证否理论假设。
实证主义是基于经验认识论的方法论观点,分动态研究,政策研究和政策的诠释。
一、实证主义认识论假说和方法论内容孔德首先使用了实证主义的字眼,强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实质上的统一,并力主社会科学应该揭示社会生活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能够解释可观察现象的因果规律,认为社会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假设,试验得到解释。
实证主义在维也纳学派那里进一步发展为逻辑实证主义,后来卡尔-亨普尔和卡尔波普尔更丰富了实证主义的整体框架。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主流学派接受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表现在:首先,是关于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其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主体间一致)第三,涉及基于可观察事实的验证最后,是关于通则的问题△二战后他们基本上遵循了一种根据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建立的研究程序,这一程序包括四个重要内容(1)提出研究问题(2)确立理论框架(3)收集系统性数据(4)使用数据进行验证。
二、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状况1、实证主义研究步骤的判定标准(1)研究问题(具备如下条件)A 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对现有理论的分析或批判性梳理,或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观察B 问题的提出可以导致确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C 问题的解答可以受到可观察数据的检验(2)理论假设(具备如下条件)A 包括明确的理论假设,即研究问题的可能答案B 假设含有明确的变量和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C 假设可以被观察数据所证伪,即任何假设都应含至少一个零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3)系统数据A 公开可重复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B 数据产生过程或和数据来源(4)测试:(验证具备如下条件)A 用系统数据对理论假设表述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B 报告检验过程,即如何使用数据进程检验C 报告验证结果,即接收零假设还备选假设三、结论:现状与问题我国国际关系研究还没有进入实证阶段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理论体系两种意见:一种强调国际关系学的普遍性,一种强调国际关系学的中国特色。
近代科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体系是解释性理论建立理论体系的基本途径是提出可以导向理论假设的研究问题,这样就可能在提出某个问题的解答时建立理论,在提出对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的解答时提出理论体系。
2、研究方法科学方法的根本是用可观察数据对理论假设的验证,以求证实或证否这一理论假设。
两个方法论问题:第一个方面是缺乏系统数据,使用系统数据第二个问题是国际关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问题▲实证主义的基本假设:关于科学理论的客观证实与演绎逻辑原则统一的逻辑主义观点只有经验可以证实或可以证伪或定义为真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实证原则观察的相对客观性即可以独立于理论的认识论假设建立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并试图发现可观察现象之间超越时间界限关系的因果理论。
国际关系类论文的设计和撰写一、概论1、国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可分为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个是国际关系第二个是国际政治第三个是对外政策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研究重点内容包括:(1)国际系统的发展与演变(2)国际体系和国际系统单位之间的关系(3)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行为2、国际关系研究的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研究层次把国际关系研究分为:国际系统研究,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根据内容研究可分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现状根据国际关系活动分为:理论研究,释疑研究,个案研究,政策研究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科学研究我们采用较宏观和实用的分类方法分为:学术研究和现状研究2.1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旨在建立可以合理解释大量客观事实现象的理论,这类研究目的是发现通则(一般规律),建立由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涉及经验关系的陈述组成的国际关系学体系。
第一种是纯理论研究,基本特征是不受空间,时间和类属的限制,能够揭示超越一定时空界限和类别范畴的一般规律。
(理性选择理论)第二种是解释性研究,对特定类别问题,特定时间空间范畴内的现象的分析性研究(有明确时间空间,类别范畴)两者都是以寻求规律和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