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摘要:随着现代公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材料性能的开发,半刚性基层路面成为近年来所广泛应用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路面裂缝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病害问题,对路面平整性、行车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具有不利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缝会扩展到沥青面层从而形成反射裂缝,导致路面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车辆荷载反复,产生冲刷、喷浆等现象,导致裂缝两侧的沥青面层碎裂,破坏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导致加速路面被破坏,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因此为了防治或延缓沥青路面开裂和反射裂缝的产生,有必要采取更合理、更经济的技术措施。
1、半刚性基层路面特点半刚性基层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其结合料一般采用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材料,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压缩模量高、板体性能高、弯沉小等优点,但这类材料确定也很明显,温缩、干缩变形打,易开裂,属于脆性材料,因此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和干缩特性和本身的脆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反射裂缝。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沥青路面按裂缝成因可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非荷载型裂缝又可分为沥青面层自身的温缩裂缝和由基层温缩、干缩、疲劳引起的面层开裂。
沥青面层自身的温缩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由温度反复升降导致的温度应力疲劳裂缝。
由基层温缩、干缩和疲劳引起的面层开裂形式主要是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
2.1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在车轮荷载作用下,路面回弹弯沉值逐渐增大,半刚性基层的底部产生弯拉应力,当此弯拉应力大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弯拉强度时,半刚性基层底部就很快开裂。
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在裂缝尖端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底部的裂缝会逐渐扩展到上部,导致面层也开裂、破坏。
荷载裂缝通常表现为稠密的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严重的会出现车辙或沉陷。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本文结合坦桑尼亚尼雷尔大桥引道工程,首先详细阐述归纳反射裂缝形成与原因,然后针对防治措施,从原材料控制、混合料设计和级配设计等方面出发,提出一种新型应力吸收层夹层,并对其混凝土材料抗弯拉强度和抗压性能进行评价。
标签: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防治在东非国家的国家主干道路中,沥青路面因连续施工、表面平整且易于养护维修等特点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同时沥青混凝土道路基层99%以上都是采用级配机砸碎石、水泥稳定粒料土等半刚性材料,但半刚性基层最大特点为易产生裂缝,并在荷载、环境温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基层裂缝会逐渐扩展延伸到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而形成反射裂缝,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现如今,相关学者针对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其中包括基层预切缝、增设土工布加层等方法,本文结合坦桑尼亚尼雷尔大桥引道工程项目,在应力吸收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应力吸收层夹层,对应力吸收层混凝土材料抗弯拉性能和抗压性能进行评价研究。
一、反射裂缝形成与成因(一)反射裂缝形成该项目临近坦桑尼亚经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港口,引道及匝道桥区域具有车流量大、集装箱拖车载重大、车速快等特点,路面表面在一定期限内出现横向、纵向裂缝和龟裂等病害,其中较大部分裂缝是属于反射裂缝,目前反射裂缝主要存在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两种。
(二)反射裂缝成因分析1、干缩开裂。
该项目半刚性基层是由水泥和G15粒料高强度土等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由路拌机均匀拌和、碾压而成,其强度的形成过程主要依靠大量的水泥物理化学反应。
而当基层含水率或养护不足时,基层材料会因缺乏水分而使水泥化学反应不充分,其强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从而容易因体积收缩而产生开裂。
2、原材料不合格。
半刚性基层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不合格或施工不规范均会引起路面运营过程中产生裂缝。
第一是基层粒料土强度低于G15,或者是塑限值(PI)偏高等原材料不合格造成的裂缝。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性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性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方法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和设计理念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收缩开裂。
本文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点,对采取合理的施工和养生方案、预裂和在半刚性基层和面层间设置应力吸收层等三种控制半刚性基层产生反射性裂缝的方法进行探讨。
标签: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预裂引言:引发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裂缝类型也各不相同。
疲劳开裂或由基层损坏引起的裂缝属于路面结构性破坏。
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的反射性裂缝虽然并不影响路面的路用性能,但如果裂缝宽度较大(>6mm),最终会对路面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材料特性、施工工艺、交通荷载和层间接触状态都是相关影响因素。
相比于无结合料基层而言,水泥稳定类基层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和水稳性好等特点,其荷载分布的范围更大,从而可为沥青路面提供良好的支撑。
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全深式再生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基层和路基间层分离引起的路面开裂。
由于水泥稳定基层可以减小沥青路面的弯沉和层底拉应变,因而能够有效降低路面结构中出现的疲劳开裂开裂的程度。
水泥稳定基层还可以将水分阻隔在基层之外,提高了路面结构的抗冻性能,进而可以减少基层破坏和由此引发的路面开裂及坑槽等损坏类型。
此外水泥稳定基层可以将荷载分布在更大的范围内,因此可以跨越不良路基,减少路基破坏。
但半刚性基层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半刚性材料容易在温度变化及水分散失时产生很大的收缩变形,进而会形成基层的收缩裂缝,并通过基层反射到沥青面层上。
反射性裂缝产生三个必备条件:基层中的宽裂缝造成沥青面层出现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无法缓解;沥青脆性大,应力集中导致表面开裂。
1.影响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路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材料特性、施工步骤、交通荷载和层间接触状态。
在材料特性方面,裂缝的产生主要由于水泥稳定基层的干缩现象。
一般来说半刚性基层的干缩程度受集料类型、压实度、养生、水泥含量和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半性基层在运营期间易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收缩裂缝很容易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大大的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1、前言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等级越来越高,半刚性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1],随之而来的是裂缝问题。
调查表明,裂缝中有50%以上为半刚性基层先开裂而导致沥青面层开裂的反射裂缝。
道路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现象。
基层反射裂缝是指半刚基层先于沥青面层开裂,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部在上方大体对应的位置开裂,然后逐渐向上或向下扩展而使裂缝贯穿。
反射裂缝的产生,往往是沥青路面损坏加剧的开始,导致雨水沿裂缝下渗软化半刚性基层造成基层刚度不足而形成唧浆、沉陷等病害。
2、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特点半刚性基层指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其结合料一般采用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材料,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压缩模量高、板体性能强、弯沉小等优点,但这种材料温缩、干缩变形大,易开裂,属于脆性材料。
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和干缩特性和本身的脆性,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反射裂缝。
首先,当车轮从裂缝的一侧经过到达裂缝的另一侧时,路面所受应力产生突变,并在路面裂缝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同时在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导致面层疲劳而产生反射裂缝;再者,由于界面上水的存在改变了层间接触条件,路基路面结构间不再连续,成为半连续甚至光滑接触模式,沥青层底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超过极限拉应力状态,导致沥青面层开裂,承载力降低,产生车辙等病害。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破坏一般从半刚性基层的缩裂开始,然后破坏由基层向面层及向路基延伸,最终发展为整个路面结构的破坏,因此这种路面破坏模式属于路面的结构性破坏,一旦损坏很难进行维修。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成因及防控

浅谈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防控[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
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后在荷载和温度作用下进一步向上发展,使面层开裂形成反射裂缝。
通过设计和施工各环节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防治引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70%以上高等级道路均采用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县乡主干道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从1996年开始,90%以上的路面采用此种结构。
这种路面结构具有强度高、造价较低等优点,作为高等级路面的优选结构,但从使用情况看,这种路面结构却普遍存在着裂缝较多的缺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降低了道路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
由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应用历史还相对较短,对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有效控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即根据多年来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常见反射裂缝的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反射裂缝及其分类半刚性基层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特点,但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和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
路面施工过程中,半刚性基层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只是不够明显。
然而,在开放交通后,此裂缝在温度和荷载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进一步向面层扩展,使面层相对应地自下而上形成裂缝,即反射裂缝。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的原因很多,就其对裂缝影响程度来看,主要有沥青面层原材及混合料的特性和质量、基层材料的性质和状况、施工情况、气候条件(尤其是温度变化)、荷载类型和作用频率,根据形成的不同原因,可将反射裂缝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温度和干缩引起的称为温度型反射裂缝;再就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称为荷载型反射裂缝。
2反射裂缝的成因与发展反射裂缝的产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半刚性基层裂缝的产生阶段,二是沥青面层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阶段.2. 1半刚性基层裂缝的产生半刚性基层裂缝一般由半刚性板体收缩开裂而形成,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基层材料的干缩性和温缩性;(2)基层拉伸强度;(3)基层刚度和应力松弛性质;(4)基层与下层间的摩擦力,即下层的约束作用。
浅析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措施

浅析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通过某公路路面大修对基层裂缝的处理方法,分析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及采用抗裂贴修复的特点。
关键词:公路基层;裂缝;处理措施概述我国公路基层设计基本上采用半刚性或刚性结构型式。
其中半刚性基层为柔性土基结构向刚性路面采用的过度结构层。
其优点是强度高、承载能力大、易于集中拌合施工特点,但易受到养护条件、温度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沥青结构的路面来说比较容易形成反射裂缝缺点。
沥青路面由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造成路面开裂,进而造成雨水下渗,给沥青路面带来了龟裂、沉陷、坑槽、车辙等病害。
1、基层反射裂缝的现状某公路全长238.3km,地处平原区,于2003 年底建成通车。
全线虽有部分软基,但对裂缝分析后得出,因路基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极少,只占裂缝的5%左右,可以忽略不计。
汇总数据并分析后,该路段平均路面裂缝(单幅)长 228m/km,裂缝宽度在 0.2~1cm 以内,平均间距为16.8 m,SMA路段平均间距为34m。
2、病害形成机理纵观我国已建的公路路面基层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半刚性基层,如二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等,其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是采用最多的基层结构型式。
因其为半刚性结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或是使用过程中,因为环境、路面使用状况等被动、主动力的作用,产生反射裂缝,造成路面出现龟裂、沉陷、坑槽、车辙等病害。
在反射裂缝形成初期,其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无太大的影响,但随着裂缝周围应力的集中,裂缝逐步扩大,延伸至路面面层,使路面面层形成裂缝。
雨水或雪水随裂缝进入基层,导致裂缝两侧的基层含水量加大,造成结构强度明显降低,同时在车辆动荷载反复作用下,基层内部随之产生唧浆现象,基层整体性结构很快就遭到了破坏。
路面进而形成网裂、沉陷、坑槽、车辙等病害。
二、基层裂缝成因分析产生路面裂缝归根主要是基层存在反射裂缝。
基层反射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层裂缝基本上为非荷载型的裂缝(干缩、温缩)。
浅析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原因与防治

浅析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原因与防治
摘要:路面裂缝不仅影响路面美观﹑减低平整度,而且会削弱路面的整体平整度。
特别是路面开裂后水份通过裂缝渗到路面基层﹑低基层甚至土层,削弱基层﹑土层的强度,从而加剧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文章主要针对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形成与防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防治
一、反射裂缝的形成原因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指由于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梯度和湿度变化下产生收缩开裂,此种基层材料先开裂而后沿开裂基层向上方反射到沥青面层而形成的裂缝,或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沿已开裂半刚性基层向上扩展而形成的裂缝。
很显然,反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刚性基层已先开裂,再经行车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沥青面层裂缝。
1.反射裂缝产生的主要类型与原因
(1)温度型反射裂缝。
温度型反射裂缝有两种,一种是在开裂基层(或老路)上铺厚沥青面层后,在冬季突然降温过程中,基层(或老路)的裂缝会由于温度收缩而继续拉开,它将给产生温度收缩的新铺沥青面层增加一个附加拉应力;两个拉应力叠加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新沥青面层的表面在基层(或老路)裂缝的上方开裂,并逐渐向下延伸,直到与老路的裂缝相连,这样形成的裂缝通常称为低温收缩裂缝。
另一种裂缝主要发生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
在开裂基层(或老路)上铺薄沥青。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精品文档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等级越来越高,半刚性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裂缝问题。
调查表明,裂缝中有50%以上为半刚性基层先开裂而导致沥青面层开裂的反射裂缝。
道路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现象。
基层反射裂缝是指半刚基层先于沥青面层开裂,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部在上方大体对应的位置开裂,然后逐渐向上或向下扩展而使裂缝贯穿。
反射裂缝的产生,往往是沥青路面损坏加剧的开始,导致雨水沿裂缝下渗软化半刚性基层造成基层刚度不足而形成唧浆、沉陷等病害。
1 路面开裂的类型沥青路面按裂缝成因可将其分为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两类。
荷载型裂缝主要指剪切型裂缝,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当产生剪切强度超过路面材料的极限抗剪强度就会发生剪切开裂,这种裂缝在初始阶段一般是路表纵向开裂,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逐渐发展为网状裂缝。
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指温度裂缝,沥青混凝土与其它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种裂缝不仅与荷载作用下产生,而且与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一般认为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开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于气温骤降造成面层温度收缩,在有约束的沥青层内产生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造成的开裂。
此类裂缝多从路表面产生,向下发展。
温度开裂的另一种形式是温度疲劳裂缝,这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温度循环,是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力变小,应力松弛性能降低,将在温度应力小于其抗拉强度时产生开裂。
这种裂缝主要发生于温度变化频繁的温和地区,无论是低温荷载裂缝、冻胀裂缝还是反射裂缝都是在外因作用下由于沥青混合料老化所致,而低温缩裂则是温度下降时内部应力所致,属于材料问题。
另外,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本身固有的收缩特性使沥青路面存在着严重的反射裂缝问题,半刚性基层开裂之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存在受力薄弱点,在温度、荷载、外界环境作用下,沥青面层底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面层底部开裂,在荷载反复作用下裂缝向上扩展,直至路表面。
浅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浅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1-06-28T04:09:38.13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6期作者:宋益[导读] 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级公路所采用的最广泛的路面形式。
该种路面结构形式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反射裂缝。
本文通过对反射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可为该种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宋益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7摘要: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是现阶段我国高等级公路所采用的最广泛的路面形式。
该种路面结构形式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反射裂缝。
本文通过对反射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可为该种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1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腾飞,不断实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
而且高速公路作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半刚性基层路面由于其一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中,其中沥青路面是由于其表面平整、易于连续施工且养护维修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面层结构。
但是这两种结构组合形成的路面结构容易产生一种自基层往上延伸的“连锁裂缝”——反射裂缝。
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为半刚性基层在运营过程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由此破坏了基层的传力性和层间的连续性。
2 反射裂缝的类型及产生原因反射裂缝从其裂缝扩展路径上可分为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两种。
其中,对应缝隙是沥青路面结构由于基层(或老路面)开裂促成较厚的沥青面层(或罩面层)由顶面到底面产生的裂缝。
从反射裂缝形成原因上又将其分为两类:即荷载型反射裂缝和非荷载型反射裂缝。
其中非荷载型反射裂缝又包括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材料不合格或者沥青面层过薄所产生的裂缝等。
荷载型反射裂缝:荷载型反射裂缝是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形成的,参考相关文献[1-3],荷载对反射裂缝的作用的整个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当车轮荷载在经过基层裂缝所对应的面层区域时,整个由荷载对面层的应力影响线可由图看出:①当车轮荷载还未经过裂缝,只是在其一侧时,此时在沥青面层中会产生比较大的剪应力;②当车轮荷载正处于裂缝顶面正对的顶面时,沥青面层中产生的弯拉应力是主要的应力。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般从底部出现 , 一旦面层有 地面裂缝 现象 出现 , 除了在负 温 的拉应力 , 该种裂缝的类型则属于温度疲劳裂缝 。
2 ) 荷 载 型反 射 裂 缝 的形 成 。 当 裂 缝 和 接 缝 有 行 车 荷 载 通
侧 出现 轴 载 时 , 接缝及裂缝 两侧也会 有较大 的位移 出现 , 造
成沥青面层中有较大 的剪切应力存 在。②在 接缝及裂 缝的顶
部出现轴载时 , 当 两侧 不 存 在 位 移 现 象 或具 有 较 小 的 相 对 位 移
情况下还应在水泥稳定材料 中添加减水剂。
反射裂缝 减少 的较为有 效的方 式则是 运用厚 度为 1 0 0~
技 术 与市 场
2 01 4 年 第2 1 卷 第6 期
技 术研发
半 刚 性 路 面 反 射 裂 缝 产 生 的原 因及 处 理 方 法
苏冠 华, 吴书敏
( 伊 川县公路 管理局 ,河 南 伊 川 4 7 1 3 0 0 )
摘
一
要: 对 反 射 裂 缝 的 形成 原 理 进 行 分析 , 简要 论 述 了半 刚性 路 面 裂 缝 的 产 生 及 发 展 过 程 以及 对路 面 造 成 的 影 响 , 并 进 步 对 半 刚性 路 面反 射 裂 缝 的 处理 方 法进 行 了 阐述 。
1 . 1 反射 裂缝 的产 生
2 ) 反 射 裂 缝 的 横 向发 展 。裂 缝 一 般 会 在 道 路 表 面 区 域 形
成, 主要 向两侧发展 。反射裂缝加快发展的另一 因素则是 环境 作用。当裂缝形成时 , 通 过车辆 荷载 、 氧化 以及水分 等作 用的 影响, 会使反射裂缝逐渐 向四周扩展 , 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 2 半刚性路面反射 裂缝 的处理方法
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分析与防治

河南科技上裂缝分析与防治青路面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之一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营运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因此,探讨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对采用优质的路面材料、合理的结构层次,压缩沥青路面面层厚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或延缓沥青路面开裂的产生,并对已发生的裂缝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真正体现“优面强基稳定土层”的路面结构组合原则,以适应我国公路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一、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性能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处治碎(砾)石以及用各种水硬性材料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叫半刚性基层。
通常包括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土)、水泥土等以细颗粒组成的材料和以石灰土、石灰粉煤灰、水泥等结合料组成的材料。
1.热胀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宏观热胀性是其固、液、气三相热学性质相互作用综合效应的外观表现。
原材料除粉土矿物外,一般具有较小的胀缩系数,而新生胶结合物具有较大的热胀系数。
各种形式的水通过扩张作用,毛细管压力作用和冰冻作用,对其冻胀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当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系数呈现最大值。
2.干燥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燥收缩主要是通过毛细管张力作用,吸附水及分子间力作用、层间水作用和硫化作用4个过程而引起整体宏观的收缩。
半刚性基层材料处于相对湿度和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而相对温度又与湿度成反比。
因此,半刚性基层的李强1崔艳晓2( 1.许昌市交通局交通工程定额质量监督站;2.许昌市公路局第二工程处)R7与地电位连通,V O =0V 。
总之,V A 限定在+0.7V ~+5.7V 之间,经过D3的+0.7V 压差补偿后,V O 输出限定在0~5V 之间,即称为用于单片机单极性调理电路。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综述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综述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变形能力较差,易出现裂缝,本文重点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防治措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变形能力较差,易出现裂缝,随着表面雨水或雪水通过裂缝浸入路面基层、底基层甚至土基,削弱基层、土基的强度,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会导致路面整体强度明显降低,使裂缝加宽,裂缝两侧的沥青面层碎裂,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有沥青面层的温度收缩裂缝,有由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干缩)裂缝引起沥青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及车辆荷载作用致使基层开裂引起沥青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等。
本文重点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反射裂缝的类型根据形成的不同原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可分为两类:一是由半刚性基层的温度变化和干缩引起的路面裂缝称为温度型反射裂缝,二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路面裂缝称为荷载型反射裂缝。
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性裂缝形成机理2.1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开裂机理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开裂机理有种种论述,根据对使用中的半刚性路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一个普遍认同的论述。
半刚性基层由于干缩、温度开裂作用,再加上半刚性基层是具有一定刚度、强度的整层,使其成为一个有规则间距及确定宽度的板块模型,即该层可细划为其裂缝(接缝)的传荷载能力依赖于板宽的板块。
该层具有较高的弯曲应力及回弹模量(1500~3000MPa),这样就使路基土顶面的垂直压应力降低了。
当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抗弯曲疲劳性能较低或无机结合料稳定层较薄时,沥青路面易产生反射裂缝。
2.2 反射裂缝形成的力学机理由于横向开裂,使半刚性路面成为被裂缝隔开的不连续板结构。
板块之间的剪应力靠裂缝表面啮合实现,尤其是在温度变化不均的影响下,使基层中对应产生不同的应力分布。
一旦传递荷载能力不足时,裂缝表面处拉应力消失,板中间裂缝的来应变相比垂直于裂缝的拉应变就小得多。
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

备 , 成 了先天 性 的不足 。计 量 系统 的误差 较大 , 形 特 别 是水 泥 的计 量不精 确 ; 搅拌 缸长 度不 够 , 拌 时间 搅 不够 , 混合料 均 匀性 差 ; 含水量 的控 制误 差偏 大等都
会 造成 裂缝 。
3 5 气候 的影 响 .
3 1 沥 青及 沥青 混合 料 的性质 . 沥青 和沥 青结 合料 的性 质是 影 响沥青 路 面温度 开 裂 的最 主要 原 因 , 沥青 混 合 料 的低 温 劲 度 是决 定 沥 又 是决 沥 定 沥青 混合 料 劲 度 的关 键 。在 沥 青性 能 指标 中 , 影 响 更大 的是 温度 敏 感 性 , 温度 敏 感 性 大 的沥 青更 容
( )水 泥 1
机混 合料 受雨 淋 并 采取 措 施 排 除 表 面 水 , 雨 时应 降 停止 施工 , 已摊铺 的混 合 料 应 尽 快碾 压 密 实 。混 合
料堆 积 时间不 应过 长 , 尤其是 雨 季施 工 , 定要做 到 一
当天 堆置 , 当天摊铺 、 型 、 压 。 整 碾 太 阳的长时 间照射 使裸 露 在 自然环 境下 的基层 容易开裂 , 值得 注意 的是 在反 复 下雨 天 晴 的变 化 中 , 基层裂缝更 会快速发 展 , 当雨水停 留在未 施工完 毕 的 中央分 隔带 或沿裂缝 渗到基层下 面路基 结构 中后 , 被 水 侵害 的路 基就会直 接影响到基层 质量 , 产生裂缝 。
早强 水 泥是施 工 单位 愿 意采 用 的 , 但对 于基 层 , 早 强 水泥 在 前期 提供 了 过 高过 快 的强 度 , 基 层 过 使 早 的塑化 , 层 内部应 力过 大 , 基 这也 是导 致 开裂 的 因 素之 一 ; 泥 用量 的增 加 除 了使 强度 增 加 之 外 裂 缝 水 也 会增 加 ; 泥 的初终 凝 时间更 为 重要 , 水 初终 凝 时间 不 够 , 直接 影 响基层 的施 工质 量 , 会 基层 施 工需要 一 定 的工作 时 间才 能完 成摊铺 碾 压 , 时 间过 长 , 分 但 水
浅析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成因及修补措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由于具有强度高、造价低、整体性及水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半刚性基层在运营期间易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交通荷载和温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收缩裂缝很容易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ReflectionCrack)。
反射裂缝一旦产生,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和行车舒适性,更重要的是大大的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文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性能、反射裂缝形成机理的分析,指出了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从选择适当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等方面着手,来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
标签: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机理防治措施1 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对路面的危害1.1 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属于水硬性材料,当基层建成以后,基层内部的物理化学反应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基层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也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加强。
所以这一类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比较敏感。
如果施工条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基层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而其下卧层与该层之间的磨阻作用抑制了其收缩,从而在该层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则发生断裂。
这种裂缝一般发生在使用期间的初冬季节,也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基层铺筑后到尚未覆盖沥青面层之前。
当半刚性基层开裂以后,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层间的裂缝处形成一个薄弱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该点的沥青面层底面产生应力集中,如沥青面层较薄则会引起开裂。
随之,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直至沥青表面。
这种裂缝通常称为反射裂缝。
反射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其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沥青面层的厚度,以及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材料的抗裂性能。
当日温差变化较大,沥青面层较薄和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材料的抗裂性能较差时,则裂缝间距较小;反之,则较大。
1.2 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危害反射裂缝会对路面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及修补措施

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成因分析及修补措施【摘要】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生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成因;修补措施随着城乡经济建设事业的日益飞速发展,高等级城市道路及公路越来越普及既是经济发展和城市交通承载功能提升的需求,也是城市交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特别是对于路面外观及平整度越来越高的要求,行车舒适程度,既体现了公路设计的以人为本,又反映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科技等综合能力和水平。
从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看,总体效果不错。
但是由于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也发现一些城市道路、公路的部分路段仍有不同程度的裂缝产生。
下面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生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成因及症状描述在我县,公路的结构层从上之下一般为5~10厘米沥青面层(1~2层)+(20~40厘米)厚(1~2层)水泥稳定土基层+20厘米厚天然砂砾底基层。
市政道路的结构层从上至下一般为10厘米厚2层沥青砼面层+(20~40厘米)厚(1~2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20厘米厚天然砂砾垫层。
公路及市政道路的两层基层一般在上基层掺加30%~50%碎石,以确保上基层原材料的级配及强度。
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是较低的,道路沥青面层的裂缝形成主要是基层的反射裂缝,在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表面。
经施工现场观察,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主要以横向裂缝居多,局部也有纵向裂缝,以下就两种裂缝进行分析:1.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由于沥青面层和基层、底基层温度收缩造成的。
这种裂缝一般不可避免。
因为基层、底基层为半钢性结构具有高强度,虽然整体性好、强度高、变形小,但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进入10月份气温到了+5℃以下后开始收缩,在气温降到最低温度-35℃左右时收缩到极值,产生最大极限裂缝。
已有的研究表明:半刚性沥青路面在重、轻冰冻地区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收缩,而温度收缩又与半刚性材料的类型、材质、成型温度等因素有关,以下就横向裂缝较严重的现状进行分析。
半刚性路面基层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半刚性路面基层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半刚性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发展程度严重时,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和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半刚性路面裂缝的形成机理和扩展模式及其对路面的危害,最后针对影响裂缝形成和扩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反射裂缝;半刚性路面;半刚性基层;防治措施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里程不断增加,以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土)类为基层,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半刚性路面被广泛使用于高等级路面。
因为半刚性路面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其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力。
一般来说,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并具有一定的抗弯拉强度,且都随着龄期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因此,半刚性沥青路面通常具有较小的弯沉和较强的荷载承受能力。
其二,半刚性基层强度大,使得其上沥青面层弯拉应力值较小,从而提高了沥青面层抵抗行车疲劳破坏的能力。
鉴于半刚性沥青路面强度、平整度及抗行车疲劳性能等优点,半刚性基层已成为目前中国公路路面基层的主要形式。
然而随着这种结构的大量使用,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裂缝问题,并已成为该结构的主要问题。
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形式,它的存在破坏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并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构强度的削弱(如裂缝处弯沉增大,回弹模量降低等)。
而且随着雨水和雪水的浸入,基层变软,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导致路面强度大大降低,产生冲刷和唧泥现象,使裂缝加宽,裂缝两侧的沥青面层碎裂,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
1反射裂缝的类型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指由于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梯度和湿度变化下产生收缩开裂,此种基层材料先开裂而后沿开裂基层向上方反射到沥青面层而形成的裂缝,或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沿已开裂半刚性基层向上扩展而形成的裂缝。
很显然,反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刚性基层已先开裂,再经行车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沥青面层裂缝。
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产生的;二是非荷载型裂缝,其主要类型是温度裂缝。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防治摘要:文章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常见反射裂缝的开裂机理,分析了了裂缝的成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mon reflection cracking of asphalt roadbed cracking mechanism, analyze the causes of cracks on able to, and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Semi-rigid b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缝会扩展到沥青面层而形成反射裂缝,结果可能会导致路面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冲刷和喷浆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这些裂缝两侧的沥青面层碎裂,从而破坏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导致路面过早地破坏。
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治或延缓沥青路面开裂和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对已发生的裂缝进行处治,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技术上更合理、经济上更有效,以适应我国城市道路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1 沥青路面的常见反射裂缝及开裂机理我国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主要包括荷载型的反射裂缝以及温度型的反射裂缝两种。
其中,荷载型的反射裂缝,是由于路面的基层裂开,使铺筑在其表面的沥青裂缝部位发生应力集中。
裂缝处在车辆行驶的反复影响下,其面层底部的承载力超出沥青材料所承受的最大限度,造成沥青面层的裂缝逐渐伸展,最终形成荷载型的反射裂缝。
而温度型的反射裂缝,则是由于沥青材料具有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沥青面层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其顶面的温度变化大于底面,尤其随着夜间温度的不断下降,沥青面层的热学性质产生相互作用,使路面的基层内部发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路面基层处于受拉的状态。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半刚性基层易产生温缩、干缩裂缝,其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已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主要形成原因如下:1 裂缝类型1.1荷载裂缝荷载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底部产生拉应力,该拉应力大于半刚性基层的抗拉强度时,则底部就很快开裂,在荷载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扩展到沥青面层,荷载裂缝表现为稠密的,甚至是网状裂缝,严重的会出现车辙或沉陷。
1.2 非荷载因素产生的裂缝①由于沥青层本身产生的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主要是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会贯通全幅路面,当有中央分隔带时,会贯通半幅,这种裂缝的特点是从路基边缘向路中心过渡,且边缘裂缝宽,路中裂缝窄。
温度裂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度收缩裂缝,即随着温度下降,沥青面层开始收缩,当收缩的拉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路面就开始开裂;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即气温反复下降回升,昼夜温差比较大时,使沥青路面产生疲劳开裂。
②由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及对应裂缝,造成沥青面层开裂,第一种情况:由于半刚性基层温度收缩开裂引起反射裂缝,在寒冷地区,当半刚性基层上为薄的沥青面层时,由于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而引起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尤其是温缩性大的石灰土和水泥土基层上温缩裂缝更为明显。
实践表明,当沥青面层较厚时,对半刚性基层有很好的隔温保护作用,能够明显降低半刚性基层顶面所受负温绝对值,电可以明显减少半刚性基层顶面遭受的温度变化,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半刚性基层产生温缩裂缝。
第二种情况,由于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引起反射裂缝及对应裂缝。
新铺筑的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要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
水分减少得愈多愈快,产生的干缩应力就愈大,水分减少得慢,干缩应变缓慢产生,干缩应力逐渐增长。
试验表明:干缩能够使水泥稳定土基层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其值可达l3lOkPa。
浅析半刚性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浅析半刚性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半刚性路面以其基层的材料抗压强度、抗压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强,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弯拉强度等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级路面中。
然而随着大量的使用,发现这种结构中往往存在大量裂缝问题。
而这类问题中最主要的形式既是反射裂缝,它不但破坏了路面的整体结构与连续结构,而且在相应程度上削弱了结构的强度。
以下笔者就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反射裂缝的类型(1)荷载型裂缝,即半刚性基层先发生开裂的现象,然后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发生扩展而形成的裂缝。
(2)非荷载型裂缝,即受温度等外界影响情况下,产生的开裂现象,其主要是温度裂缝。
而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性收缩裂缝以及温度疲劳裂缝。
而半刚性路面发生的反射裂缝大多是由温度引起的非荷载型裂缝。
2、形成反射裂缝的原因2.1 反射裂缝的产生(1)温度型的反射裂缝。
温度型的反射裂缝也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将开裂基层铺上较厚的沥青层之后,经过冬季中的突然降温性况,其原有的裂缝会在温度的收缩条件下,增加新铺沥青面层的附加拉应力,而在这两个拉应力叠加在一起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新的沥青面层就会发生表面开裂现象,并最后与原有裂缝相连,这种裂缝就被称为低温收缩裂缝。
另一种是将开裂基层铺上较薄的沥青层之后,在面层的底面开始发生开裂现象,在正常升温所造成的温差情况下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这样产生的裂缝就被称为温度疲劳裂缝。
(2)荷载型的反射裂缝。
行车的荷载因素是产生反射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在其对面层裂缝产生应力可分三个影响阶段,第一个是当轴载在接、裂缝的一侧时,其缝两侧发生相对较大的位置移动,并同时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
第二个阶段是当轴载在接、裂缝的顶侧时,其位移相对较小或无位移情况,这时沥青面要受到弯拉应力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当轴载离开接、裂缝处时,产生和第一次的方向相反的剪切应力。
2.2 反射裂缝的扩展(1)纵向扩展的反射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力,行车舒适、噪音小、维修方便等优点;然而随着这种结构的广泛使用,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裂缝问题,反射裂缝是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形式。
裂缝的产生不仅造成外观质量上的缺陷,更重要是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分析半刚性路面裂缝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路面的危害,并针对裂缝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半刚性路面;路面反射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蓬勃发展,高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为适应高等级公路重交通、重载对道路的要求,以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土)类为基层,沥青混凝土为面层的半刚性路面被广泛使用于高等级路面,然而半刚性路面裂缝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半刚性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就显得迫不及待。
1.反射裂缝的类型
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是由于半刚性基层在温度梯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下产生收缩开裂,此种基层材料先开裂而后沿开裂基层向上方反射到沥青面层而形成的裂缝,或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沿已开裂半刚性基层向上扩展而形成的裂缝。
很显然,反射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刚性基层已先开裂,再经行车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沥青面层裂缝。
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沥青路面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产生的;二是非荷载型裂缝,其主要类型是温度裂缝,它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两种。
根据研究资料表明,半刚性路面的反射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引起的非荷载型裂缝。
2.反射裂缝成因分析
半刚性路面裂缝成因,一是基于半刚性材料的温缩与干缩固有特性;二是基于外部环境(荷载、暴晒、蒸发)等作用。
2.1水泥稳定粒料(土)干缩特性及影响因素
水泥和各种粒料(土)加水拌和与压实后,由于水分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其含水量会不断减少,在不断失水的过程中,半刚性基层内部产生干缩应力,产生体积收缩应变,由于道路横向约束较小,体积收缩应变主要以产生横向收缩裂缝为主。
干缩特性一般以干缩系数的大小来描述。
经研究与试验分析,影响水泥稳定粒料的干缩性主要受粒料中土的含量和塑性指数、水泥剂量、制件含水量和失水率等因素有关,试验表明:
(1)水泥剂量不变时,水泥粒料的干缩应变小于水泥土的干缩应变,水泥粒料的干缩应变随土含量增大而增大。
(2)粒料土的塑性指数对水泥混合料的干缩应变的影响是正比关系,即塑性愈大,干缩应变也愈大。
(3)制件含水量对水泥稳定粒料土的干缩应变明显,含水量增加,干缩应变也增加。
(4)失水率愈大,基层内部产生的收缩应力愈早,失水量愈大,混合料的收缩系数愈大。
(5)干缩应变随集料级配和水泥剂量有很大变化,一般说集料平均粒径增大,水泥剂量的影响而减少,对于集料平均粒径在5.7mm 以上时,水泥剂量的影响很小,对于集料平均粒径在1.2~3.3mm
的集料,水灰比对干缩应变的影响特别明显。
(6)骨架密实结构水稳碎石在龄期相同时的干缩系数明显小于悬浮结构。
2.2水泥稳定粒料土温度收缩特性及影响因素
组成水泥稳定粒料土的矿物颗粒(集料)、水和空隙中的气体在降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压实后的混合料产生体积收缩,即温度收缩。
就组成固相的矿物颗粒而言,原材料中砂粒以上的颗粒温度收缩系数较小,粉粒以下的颗粒温缩性较大,粘土及其它胶体颗粒温缩性大小与其扩散层厚度成正比。
影响半刚性材料的温缩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集料和土的含量、土的矿物成分、环境温度和龄期等。
2.3荷载的影响
当行车荷载经过接缝或裂缝时,在面层中产生的应力影响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轴载位于接、裂缝一侧时,接、裂缝两侧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在沥青面层中造成较大的剪切应力;二是轴载位于接、裂缝顶面时,两侧无相对位移或相对位移较小,沥青面层主要承受弯拉应力作用;三是轴载驶离接、裂缝时,在面层内产生与第
一次方向相反的剪切应力。
在整个过程中沥青面层受到两次剪切一次弯拉作用,其直接结果是引起裂缝的产生和扩展,荷载因素是引起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
3.防治对策及处理方法
目前,中国在防治裂缝方面主要从以下三大部分进行处理:一是改善沥青混凝土面层性能,如增加沥青层厚度、加筋罩面层、使用改性沥青等;二是设置应力/应变吸收薄膜夹层,如采用sami、土工织物、土工网格、粘结间断层等;三是对基层材料本身,选择抗冲刷性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和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
3.1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
从反射裂缝产生机理分析,沥青面层反射裂缝产生很大程度上受沥青面层厚度的影响。
厚度超过15cm的沥青面层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反射裂缝的扩展,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荷载引起的剪应力。
当然,过分的增大面层的厚度,会造成浪费;因此,适当的增大沥青面层的厚度,对防治沥青面层反射裂缝产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2改善半刚性基层的温、干缩性质
造成半刚性基层沥青反射裂缝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半刚性基层自身的开裂。
为了减少自身的开裂,所以就要降低其温缩和干缩系数,为此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使用骨架密实结构矿料级配。
(2)由于细料比表面大,所以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细料越多,材料内部孔隙也就越多,从而在水作用下其收缩也就越大;所以要控制粒料中细料含量和塑性指数,通过0.075mm 筛孔的细料含量控制在
约5%~7%,细土的塑性指数应尽可能地小,不宜大于4。
(3)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用最小水泥剂量。
因为随着水泥用量增加,其收缩也随之增加。
必要时,在水泥稳定料中使用减水剂。
3.3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应力应变削减中间层(sami)
sami 对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有效果明显,不仅可使裂缝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传到面层时大为减少(有人研究认为可减少到15%),而且可明显减弱裂缝尖端应力的奇异性,降低应力强度因子。
sami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橡胶沥青中间层,预制纤维膜布,土工织物中间层,低稠度沥青混凝土中间层,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底层。
在选择和设计sami 应注意以下几点:(1)sami 与面层、基层的粘结性能,这种粘结必须是均匀和永久的,否则会过早出现分层。
(2)sami 的劲度:夹层的劲度与夹层的模量和厚度有关,如果夹层的劲度很低,那么在罩面层的底部引起很大的应变,从而导致罩面层的开裂。
与此相反,如果夹层的劲度过高或者夹层特别薄,温度应力将100%的传递到罩面层中,起不到防止反射裂缝的效果。
(3)sami 的韧度:如果sami 的韧度太低,那么裂缝将很容易在sami 中扩展,使得sami 没有防治效果或者效果有限。
3.4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
在半刚性基层与较薄沥青面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厚度一般为100mm~150mm)也是一种较有效的减少反射裂缝的措施。
因为级配碎石作为散粒结构,不传递拉应力、拉应变,能充分吸收其下层裂纹释放的应变能;此外,级配碎石还有很好的隔离作用,可以大大
改善半刚性基层的温度、湿度状况,从根本上消除和减轻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和干缩,减少反射裂缝。
4.结束语
就目前理论和施工技术而言,完全消除和彻底解决半刚性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在工程建设实施中,从设计到施工,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规范作业,严把过程质量控制,对可能影响半刚性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
实践证明,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降低半刚性基层的温干缩系数、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应力应变削减中间层(sami)或级配碎石是目前消除和减少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起森,郑健龙.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机理[j].土木工程学报,1992.
[2]周富杰,孙立军.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及其分析[j].华东公路,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