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的阅读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启学生的阅读之门
——引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补充。我们该如何引领孩子们徜徉在课外阅读的海洋中呢?
一、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进步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期待,有了浓厚的阅读的兴趣,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图画书比较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我选择绘本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这学期开学初,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和学生分享了绘本《克里克塔》。在故事开始文中的波特太太收到一个奇怪的包裹,我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猜一猜包裹里可能装着什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在这种猜一猜的活动中,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当我揭示结果,里面装着一条蛇,并且这条蛇就是故事的主角,它的名字叫克里克塔——也是这本书的题目时,学生们在惊讶的同时也非常想知道故事后面发生了什么。随后,我带着他们边看图边讲故事,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方法一起读完了这个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喜欢故事中的那条蛇。
四月初,我又带着孩子们认识了一条非常可爱有趣的蚯蚓。一开始我出示封面,让孩子们观察封面,封面中的蚯蚓戴着一顶红色帽子,用尾巴拿着一支铅笔坐在啤酒瓶盖上写字,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蚯蚓会在日记中写些什么呢?接着我选取了其中几则日记,深情并茂地进行了讲述,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这过程中,我根据日记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孩子说一说、猜一猜,参与到故事中来。听了几则日记后,我出示一幅没有文字的图画,让他们试着讲一讲,还别说,孩子们讲得真不错。随后我出示了一幅蚯蚓小弟在学校参加舞会的图片,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学蚯蚓跳舞,感受读故事的有趣和快乐。最后,我引导孩子们
进行想象,蚯蚓小弟在生活中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大家动笔画了起来。其中不少同学不仅画了画,还给画配上了文字。其中一个同学是以连环画配上文字形式展现的:蚯蚓小弟发现一只纸飞机;一阵风吹来,蚯蚓小弟飞上了天空;蚯蚓小弟飞到了比高山还要高的地方;蚯蚓小弟飞累了,在沙子里睡着了。在这次课后不久,我发现班级里不少孩子都拿着《蚯蚓的日记》这本书在看,一问才知道,他们很喜欢上次我讲的这个故事,就把这本书买来了,有几个同学还买了一系列的其它几本,《蜘蛛的日记》、《蚂蚁的日记》等。
二、共读——点燃阅读热情
1、师生共读
鼓励学生以书为伴,与书同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身教重于言教。所谓师生共读,就是师生共读一本书,并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学生读书其实是受环境影响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肯定能带出一群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读书的领路人,给学生播下爱读书的种子。有一次早自习,我拿着一本杨红樱的《七个小淘气》进教室专注地看着,孩子们时不时把目光投向我这边,等下课铃一响,不少孩子围在我身边,问我看的是什么书,好不好看,还没等我回答,其中的一些学生就大声地嚷起来:“这还用问,肯定很好看,不然老师怎么会看这么认真呢!”于是我就趁机问:“那你们想不想听听?”就这样,我给孩子们读起了故事,读完第一篇《七个鸡蛋》时,孩子们急着问我狐狸有没有把这七个蛋孵出来,我故作神秘,没有揭晓答案,并和他们约定,以后每天读一篇故事给他们听。
2、亲子阅读
部编版教材首次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在一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出现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这两个课外阅读教学内容。在本册八个单元中,每一单元都有“和大人一起读”这一内容。“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选择的儿歌、故事,大多是学生听过、讲过、唱过的经典儿童作品,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中通过示范讲、播放儿歌、演一演等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小兔子乖乖》,我就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唱一唱;教学《拔萝卜》时,让孩子们讲一讲、演一演。
“和大人一起读”这里的“大人”指的不仅仅是老师,应该还是学生家长,旨在落实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美好的书香家庭氛围。
为了让家长重视亲子阅读,让亲子阅读这一活动能够延续下去,我通过家校通及班级微信群给家长布置了作业:给孩子精心布置书房(有些孩子家里没有书房,则建议家长给孩子布置一个读书角),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把书房照片或读书角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上。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后,我开始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大人一起读书,上传照片、视频到班级微信群中,展示亲子阅读场景;有时要求家长把和孩子共读的故事录下来,第二天,我通过电脑播放给学生听,孩子们听到自己和爸爸妈妈合作朗读的故事,显得十分高兴和激动。我想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交流——体验阅读乐趣
交流分享是跟进学生阅读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学生交流收获、体验快乐的一种机会。
在孩子们读完《蚯蚓的日记》这本书时,我和孩子们开展了《蚯蚓的日记》读书交流会。“上次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其中的几则日记,还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读到,书中还写了什么呢?”我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了蚯蚓小弟最不喜欢的三件事。一件是不能吃口香糖,一件是不能养狗,还有一件是功课很多。”“为什么这三件事令他很不开心呢?”围绕这个话题,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蚯蚓小弟有三件事值得高兴,第一件事是不用看牙医,第二件事是永远不会因为拖着泥巴回家被骂,第三件事是永远不必洗澡。”一说完,教室内就发出一阵阵笑声。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我不随意打断,也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说说书中故事内容的有趣,分享读书的快乐。我喜欢看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那快乐的样子,我希望这种快乐能让他们一直保持阅读的热情。
四、评价——享受阅读成就
制度是活动的保证,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表现,建立阅读机制,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的成就。
1、展示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习需要成功,儿童有着强烈的“成就欲”。许多研究表明,在智力、基础知识等相似的情况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