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下-人体的血液循环

合集下载

新课标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血液循环

新课标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血液循环
血管的功能
动脉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和代谢 废物回流到心脏,毛细血管则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交换物质的作用。
心脏与血管的关联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这个 系统,血液可以不断地流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一个强健的肌肉器官,由四个 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 心室)和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组成。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从心 房泵到心室,再由心室泵到全身各部 位,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 带走代谢废物。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的结构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构成了庞大的血管网络,遍布 全身。
病。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 致身体各部位缺氧和代
谢障碍。
心肌炎
心肌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控制血压和血脂
保持健康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是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维 护心血管健康。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和全
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心血管健康 至关重要,应避免长期的精神
压力和焦虑。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 睡眠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课件

高血压——在安静状态下,血压经常超过
18.7/12kPa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收血缩压压(水kP平a) 的定义舒张和压分(k类Pa)
理想血压
<16
和 <10.7
正常血压
<17.3
和 <11.3
正常高限血压
17.3~18.5 和/或 11.3~11.9
1级高血压(轻度) 18.7~21.2 和/或 12~13.2
⒊选一条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向内注水,并观察水流出 的位置,另选其他血管,重复上述过程。
2.形态结构
心脏的外部结构
右心房 房室沟 右心室
左心房 室间沟 左心室
心脏的内部结构
上腔1静脉 右 肺静3 脉 侧
右心C 房 房室乙瓣
右心D室 下腔2静脉
主动4脉 肺动5脉
左 肺静脉 侧 左心A房

B
左心房的肌 肉壁最厚
分布:数量大,分布广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三种血管示意图
动脉
动脉中的血液 主干 分支
静脉
静脉中的血液 分支 主干
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是毛细血管
动脉和静脉的区分
动脉 主干 分支
静脉 分支 主干
三种血管的比较表
血管 名称
概念
分布
管壁 管腔 血流 特点 大小 速度
将血液从心脏 绝大多数分
动脉 输送到身体各 布在身体较 厚
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请用图表示)
臀部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脚背动脉
脚背毛细血管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

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五、教学工具和手段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六、教法和学法突破重点与难点:(一)、教法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法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练习巩固。

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小程同学脚背发炎,医生却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为什么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血液循环。

(二)课程新课活动一:小组讨论,共同解决4个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循环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循环教案北师大版

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4、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5、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6、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常见的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实验、讨论,并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利用科技活动课时间和学生一起做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血液循环挂图、学生练习用的练习纸、绷带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血液循环组织OCO细胞2营养物质细血管网CO2O2肺泡2废物七、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模拟实验、图片观察、收集资料等,描述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概述血液循环。

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开展本课时的学习。

但对其中的具体结构及其功能,尤其是血液循环途径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各种的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理解,并辅以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课前准备工作比较多,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改进,可是增加课时,我是把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作为上一节课的可后探究活动,在科技活动课上完成,本课还留了课后作业:收集关于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的资料;如何测量血压的相关知识,也同样是放在科技活动课上来完成,这样是否可行,是不是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计划,值得各位同行一起商榷。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第2课时人体的血液循环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第2课时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2)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排出二氧化碳同时获得氧气。血液就由____静_脉___血变成了 ___动__脉___血。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知识点三 血压
1.血压: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作血压。心 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作___收_缩____压;心室舒张时,血 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作___舒_张____压。 2.血压的表示:血压通常用分式表示,分子代表___收_缩____压,分母 代表___舒_张____压。例如15/10.8 kPa,表示__收_缩___压为15 kPa, ___舒_张____压为10.8 kPa。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牛刀小试
1.人体由运动状态进入安静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 C )
A.由慢变快
B.不变
C.由快变慢
D.难以确定
[解析] 人在运动状态下,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多,能量是有机物与氧结合 分解释放的,细胞中的有机物、氧是由血液输送的,这样血液向细胞中输送 的有机物和氧的量就增多,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安静状态 下,人体内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活动和维持体温,消 耗的能量较少,心率较慢。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归纳提升】 1.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
3.通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通过肺循环后血液由静 脉血变为动脉血。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典例]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 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 血管网→E→A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血液循环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血液循环
2、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或趾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 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3、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变成动脉血?动 脉血又是怎样变成静脉血的?以什么方式变成静脉血?
4、动脉管中流的动脉血,静脉管中流的静脉血,这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5、为什么心脏要进行自身(zìshēn)营养?
3.心脏瓣膜(bànmó)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 从( A)
A.心房→心室→动脉 B.心房→心室→静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4.理解(lǐjiě)血管及心脏的结构,完成下题.
A
B
C
1)若B为左边(zuǒ bian)心脏,则A为肺( 静脉 ),C 为( 主动脉),流( 动脉血)
13、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高于100次,叫( ) C
A、心率 B、心动过缓 C、心动过速 D、心输出量
14、心脏主要由_____心__肌__(x构īnjī成) ,位于_______胸__腔__(x_iō,ngq它iān有g)内 ________四__个_腔,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左_。心室壁
2021/12/11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二、心脏工作过程:
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两个“泵”的中间(zhōngjiān)由一层厚 厚的肌肉壁分隔开。左侧收集来自肺部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全身; 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肺。
左右心房(xīnfáng)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右心室; 左右心室收缩(shōu suō),分别将血液压至主动脉和肺动脉; 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2、从心脏壁的厚薄(hòubó)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 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经典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经典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血管和心脏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学习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学习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基础。

本节教材通过插图、实验观察等活动使学生对血管和心脏有较深刻的认识!(二)、心率和脉搏通过实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心率和脉搏之间的关系,并知道测脉搏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对于心脏和血管,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但初中学生在此内容之前已对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如结果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互协调的关系等有了逐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学、模型观察、探究实验等形式,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重难点在血管和心脏。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入血管是人体的“交通命脉”从而简单介绍血管功能及分类。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较简单抽象,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角色扮演三种血管,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使枯燥的内容变的比较生动,最后通过表格比较,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心脏结构较难理解,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样通过组织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与此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过程中,了解脉搏和心率的有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
规律总结:①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 →静脉→心房。 ②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 一起,是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③体相同,肺相反,即体循环中,动脉中 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肺循环相反。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自主构建
1. 左心室 氧 3. 5. 右心室 7. 肺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一、知识回顾 心脏具有四个腔并连接着血管:左心房→ 肺静脉 , 左心室 →主动脉,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 心房和心室间有 房室瓣 ,心室与动脉间有 动脉瓣 ,保证血液在心 脏内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心房 →心室→动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D ) A.动脉内的血是动脉血 B.静脉内的血是静脉血 C.动脉瓣在动脉内 D.静脉瓣在静脉内 4.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发生在( B ) A.心脏 B.肺部毛细血管 C.肺泡内 D.全身毛细血管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5.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B.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C.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 D.体循环与肺循环交替进行 * *6.下列血管中,血液含氧量最高的是( B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答案:(1)体 左心室 (2)动脉 静 (3)营养 (4)组织细胞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拓展练习 8.(东营中考)柱状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 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 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A )
A.甲
B.乙
七年级(下)人民教育· 生物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 (共27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 (共27张PPT)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动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
肺泡
思考: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吗?
左心室
主动脉
细胞
氧气、营养
二氧化碳、废物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动脉血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
肺泡
答案:动脉中流的不都是动脉血,如肺动
左心室 组织细胞
右心房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动 脉 血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 静脉
静 脉 血
各级静脉
右心室 左心房
肺动脉 静脉血 肺 部
肺泡
毛 细

肺静脉 管 动脉血
尝试:把以下血液循环图补充完!
左心室
体循环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循环
肺动脉验方案:(6人一组)
1、平静状态下:各自在腕部测定动脉搏动 次数并记录在导学单上。(次/min)
2、运动状态下:全体起立做原地跳动2min, 结束后立即测定第一次脉搏,以后每隔 1min记录一次,直至恢复平静状态。
四、得出结论
运动
平静
人 体 的 血 液 循 环 系 统 结 构 模 式 图
问题:如果某同 学头部受伤需要 打针,注射的部 位在臀部处,注 射的药物怎样达 到受伤部位呢?
动脉
毛细血管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公开课(课件) 6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公开课(课件) 6


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异性免疫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获得性免疫) 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
无效。(专一性)
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类型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三道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 疫
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在体液中相应 已进入细胞内, 的被抗体消灭 抗体无法起作用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 液 免 疫
体液免疫
抗原
直接刺激
吞噬细胞 传递 T细胞 传递
5.理解血管及心脏的结构,完成下题.
A
B
C
1)若B为左边心脏,则A为( 肺静脉 ),C 为( 主动脉 ),流( 动脉 血)
2)若B为右边心脏,则A为(上下腔静脉),C 为(肺动脉 ),流( 静脉血).
注意:若B为毛细血管,除B为肾小球外, A都为( 动脉 ),C都为 ( 静脉 ).除肺部 外,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
2免疫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3免疫分子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 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 作用的物质)
三、免疫的类型
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

【七年级】七下生物血液循环期末复习难点解析

【七年级】七下生物血液循环期末复习难点解析

【七年级】七下生物血液循环期末复习难点解析七下生物血液循环期末复习难点解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的循环。

心脏和血管是系统的组成器官,决定着血液在某个方向上的连续流动。

▲血液流动的隧道――血管血管分布在全身,是血液输送的管道。

血管可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概念分布特点和血流速度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

主要分布在身体深处。

但它也可以在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感觉到,比如桡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些与动脉伴行,分布在身体深部,有些位置浅。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有些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数量大,分布广。

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管腔的内径很小,只能让细胞(红血球)在一条线上通过。

血液流动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场所)。

平均值约为8微米。

动脉出血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压迫伤口止血法。

▲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和血液循环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

人的心脏位于左胸部和右肺之间的胸部中间。

它的形状像桃子,和我的拳头差不多大。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此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在心脏跳动过程中,心室和心房可以同时放松,但不能同时收缩。

血液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始)(止)右心房肺静脉肺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肺循环)(止)(始)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成年人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则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则为心动过快。

运动员比非运动员低。

平均心率为75次/分。

中风输出量:心脏每次收缩时从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液量。

在正常人中,在安静状态下,每一次中风的血液输出量约为70毫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

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 来,露出口和尾部。
(目的: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贴在培养皿上。 (待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 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温馨提示
(2)在上面的两条循环路径中,血液的成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有什么意义?
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过程是体循环。能将营养物质与氧运送 给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过程是肺循环,能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运到肺部再经肺部排出,同时能将肺泡中丰富的氧运到心脏。
血液成分变化: 静脉血变动脉血
四、血液循环的途径
想一想 ?
四、血液循环的途径
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吗?
肺部的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
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身体上部 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流动脉血) 肺动脉(流静脉血) 左心房 左心室
腹腔内器官 的毛细血管
下腔静脉
身体下部的 毛细血管
四、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缓慢地 流出
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喷射 而出
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人体的血管
人体血管数量大、分布广,像 城市的道路一样,纵横交错,成 年人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 11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周半。这 些纵横交错的运输路线,任何一 处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健康。
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实践应用
医院的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常常先用一根胶 皮管扎紧病人的上臂,待前臂上的血管凸现出 来才将针刺入。请思考: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引入生命离不开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保证身体每个部分在组织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足够供应部分所需氧和营养物质的保证。

那么,人们平时了解多少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呢?二、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肺部循环和体循环,两个部分通过心脏连接起来。

1.肺部循环肺部循环功能是将贫氧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到肺部,通过肺部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收足够的氧气后通过心房输送到左心室,开始体循环。

2.体循环体循环通过动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左心室输送到全身其他组织细胞,将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到身体各个被体液浸透的细胞,通过千万条毛细血管和静脉形成血液循环。

三、肺部循环的结构特点1.心脏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了人体心脏的右侧,其功能是容纳贫血的血液并将其输送到肺部。

2.肺循环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壁肺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毛细血管和肺泡壁。

这些毛细血管和肺泡壁会将氧与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交换。

四、体循环的结构特点1.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构成了体循环的结构,它们将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到身体各个被体液浸透的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心脏。

2.心脏左心房和左心室心脏的左心室负责将氧和营养物质较为丰富的血液泵出,左心室和左心房构成了左半部分的心脏。

五、总结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肺部循环和体循环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通过心脏连接起来。

肺部循环功能是将贫氧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到肺部,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吸收足够的氧气后通过心房输送到左心室,开始体循环;而体循环则通过动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左心室输送到全身其他组织细胞,将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到身体各个被体液浸透的细胞,通过千万条毛细血管和静脉形成血液循环。

以上就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的概要内容介绍,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初一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

初一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

初一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初一生物知识: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毛细管是双循环系统中物质交换的场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

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动脉壁厚,弹性大。

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地方。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肌发育,增强心脏功能。

喝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主要用于携带血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血液血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少,有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无籽,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人类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

佝偻病缺钙,贫血缺铁,甲状腺肿缺碘(大脖子病)。

消化道: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血液的作用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

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导学案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结构和功能3、概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知识点一:人体的血液循环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2.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3.当血液中含氧量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当血液中含氧量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叫做静脉血。

4.填空。

(1)体循环:①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②血液变化: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循环:①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②血液变化: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知识点二:血压1.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2.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 kPa,舒张压一般为8~12 kPa。

3.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 kPa,则认为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预防措施: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合作探究1.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1)为什么要将小鱼用湿纱布包裹起来?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在观察过程中要选取尾鳍颜色浅的小鱼,这是为什么?小鱼尾鳍颜色浅,色素少,容易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你怎样知道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是毛细血管呢?红细胞在其中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2.观察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1)动脉一定流动脉血吗?静脉一定流静脉血吗?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将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而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分是依据含氧量的多少。

生物-七下-人体的血液循环

生物-七下-人体的血液循环
生物-七下-人体的血液循环
目录
CONTENTS
• 血液循环概述 • 心脏结构与功能 • 血管类型与特点 • 血液成分及功能 • 血液循环过程详解 • 常见血液循环障碍及预防措施
01 血液循环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功能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 内环境稳态,调节体温和pH值等 。
分布
动脉血管遍布全身,形成 复杂的网络,包括主动脉、 肺动脉、冠状动脉等。
静脉血管
结构特点
静脉血管壁较薄,弹性较 小,管腔较大,能够容纳 较多的血液。
功能
将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收至 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分布
静脉血管也遍布全身,与 动脉血管相互交织,形成 血液循环的通路。
毛细血管
结构特点
分布
毛细血管壁非常薄,仅由单层内皮细 胞构成,通透性良好。
心脏的作用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为机体提供 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排出体外。
03 血管类型与特点
CHAPTER
动脉血管
01
02
03
结构特点
动脉血管壁较厚,富有弹 性,能够承受心脏射血时 产生的高压。
功能
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 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 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
心脏
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 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入血管。
血管
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分 别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各部位、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 送回心脏以及实现血液与组织细
胞间的物质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4.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七年级生物下册4.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课时达标练习(含解析)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双基巩固】1。

如图是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准备实验时,我们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观察材料B。

视野中观察到的A段是小静脉,B段是毛细血管,C段是小动脉C。

比较各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其中C段的血流速度最快,A段的血流速度最慢D.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裹小鱼的纱布上滴水,可以保持湿润,并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2。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A.管腔较细B.管腔较粗C。

血液流向心脏D。

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3.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A。

右心室右心房B。

左心室右心房C.右心室左心房D。

左心室左心房4。

如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若甲代表肺静脉,则乙是()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 D.右心室5.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A。

肺B。

心脏 C.肝脏D。

主动脉6.与人体心脏四腔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A.肺动脉和主动脉B。

肺静脉和主动脉C.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D。

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7.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D。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8.老李的病历卡上记载的血压值为19/14 kPa,那么老李的血压情况是()A。

低血压B。

正常 C.高血压 D.无法判断9。

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甲和乙中抽取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脉血B。

乙呈鲜红色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10.图1是“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湿纱布包裹小鱼,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纱布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3)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1]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 细 肺部毛 部 血 细血管 毛 管
O2
右 心 房
CO2
肺 动 脉
右 心 室
2、肺循环


试一试
阅读P54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箭 头表示血流方向,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体 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流动过程、血液流经 的管道名称。 注:用 代表血液流经的管道。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试一试
阅读P54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箭头表 示血流方向,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体循环和肺循 环的血液流动过程、血液流经的管道名称。 注:用 代表血液流经的管道。 思考: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性质发生变 化的部位在哪里? 如果用红色代表动脉血, 蓝色代表静脉血, 你能为箭头标上颜色吗?
运血 输液 氧在 气血 、管 养中 料不 和停 代地 谢流 废动 物, 。
我能行
一、填空题
1.体循环中物质交换发生在 全身毛细血管网 处, 血液把 氧 和 营养物质 供给细胞,同时把细胞 产生的 CO2 等废物运走。 2.含氧 多 ,含二氧化碳 少 ,颜色 鲜红 的 血液叫做动脉血。
二、选择题
B.主动脉
D.毛细最先达到心脏的 ( )
B
A.左心房 C.左心室
B.右心房 D.右心室
三、非选择题
1、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 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⑥血管 肺静脉 , ⑧ 血管是 上、下腔静脉 。 (2)血液由②射出,流经⑤、⑥到 ③的循环途径,叫 肺循环 。 (3)从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变 化,由 动脉 血变成 静脉 血。 (4)心脏的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③ ] 和[④ ]。
静脉
较薄,弹性小

毛细 非常薄,只有一 血管 层上皮细胞构成
最慢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讨论: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何关系?
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数量多,分布广。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考 考 你
1. 在人的手背上常能看到一条条”青筋“, 它属于( B ) 2. 出血时往往呈喷射状的血管是( A ) 3. 在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有利于物质交 换的是( C ) A.动脉 C.毛细血管 B.静脉 D.无法知道
人体的血液循环
哈维
英科学家,由于对血液循环 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近代生理
学之父”的称誉。
他从实验入手,从绑扎人体 上臂血管的实验中发现,动脉和 静脉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并猜想,动脉与静脉之间一定有
种血管,把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
液连通起来。
模拟哈维实验
发现了?
注意尽快松开绑带
血管和心脏
走近课堂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 结缔 组织,是人
正常心率≈75次
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 切脉方式诊断疾病。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步骤:1.感觉心脏的节律跳动,记录心跳次数 腕部测定动脉搏动次数/分钟 原地运动后再次记录心率和脉搏 2.提出有关心率和运动关系的问题 3.作出运动影响心率的假设 4.设计并实验,记录数据 5.列表或绘制曲线图 6.讨论,得出结论,交流结果
4.中医切脉切的是桡动脉。
感受:
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跳, 准确的说出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 的中部偏左下方 (心尖向左), 形状像倒置的梨。
3 主动脉
6 上腔静脉
4 肺动脉
肺静脉 5 心房 1 心室 2
下腔静脉 7
心脏结构
1.心脏内部有个 四 腔,分别是: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2.心脏的内部只有 同 侧相通。 3.心室与 动脉 相连,心房与 静脉 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 有 瓣膜 ,其作用是: 控制血液向一个 方向流动。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心房 心室 动脉
主动脉 1 上腔静脉 4 肺静脉 3 右心房
肺动脉 2 左心房
瓣膜 6 左心室
右心室 下腔静脉 5
心脏的壁
肌肉组织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 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能力,因此心脏能推 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 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 么会有这些不同?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肺动脉
肺静脉
静脉血
含氧少 含二氧化碳多 颜色暗红
动脉血 肺循环
含氧多 含二氧化碳少 颜色鲜红
循环途径
1、体循环
组织细胞
O2 养料
血液成分的变化
各级 上下 腔 静脉 静脉
CO2 废物
左 心 室 室 左 心 房 房
主 动 动 脉 脉 肺 肺 静 静 脉 脉
各级
动脉 动脉
全身 全细 身血 毛细 毛管 血管
走近课堂
1.心脏的作用就像一台 水泵 。 2.右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关系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 (1)全身血管最长的是 毛细血管 。 (2)这些布满全身的血管只由 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 里面流淌着 血液 。 (3)动脉是把血液从 心脏 输送到 身体各部分 的血管; 静脉是把血液 从 身体各部分 送回 心脏 的血管。
1.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C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腔静脉 2.心肌壁最厚的是( A )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3.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 从( A ) A.心房→心室→动脉 B.心房→心室→静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小知识
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 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 而是通过冠脉循环。
冠脉循环——
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进入心肌内部的毛细 血管网,再由静脉流 回右心房的循环。 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 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而搏动。
小 资 料
动脉血—— 血液含氧较多, 颜色鲜红。
静脉血—— 血液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血液循环途径
上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体循环止)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右心室 (肺循环开始)
下腔静脉
(肺循环止) 左心房
左心室 (体循环开始)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毛细血管
分析1: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物质交换
二氧化碳 氧气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伤口
血压: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舒张压 kPa
12~18.7/8~12 kPa
自学思考题
医生给李明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 数据为21.3/15.6kPa,这个数据表示什么? 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应建议李明父亲如何 防治? 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则认为是高血压。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 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的 过程。
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动脉 心脏 毛细血管
静脉
判断: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流方向?
主动脉 1 上腔静脉 4 肺静脉 3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下腔静脉 5
肺动脉 2 左心房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将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算一算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 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若 心率为75次/分,计算一下: 1.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2.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3.一天内由你的心脏泵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4000/70×75=0.76(分钟) 24×60/0.76=1895(次) 70×75×60×24=7560(升)
1. 体循环的途径是(
A
)
A.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B.右心室 上下腔静脉 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右心房 C.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左心房
D.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左心房
2.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联系在一起 的器官是( )
C
A.肺
C.心脏
肺动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腔静脉
肺动脉
主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全身各处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静脉血 动脉血
讨论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 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 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体内重要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
流动,把 氧气 物运走。 和 养料 送至全身
各处,把 细胞 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废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比较表
血管 名称
动脉 结 构 管壁特点
较厚,弹性大
管内血流速度

功 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 送到全身各部分 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 部分送回心脏的 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 静脉的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