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特种水产养殖绪论
常见特种水产品养殖(ppt 122页)
![常见特种水产品养殖(ppt 1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072bc1c33687e21af45a99d.png)
病害防治
烂尾病防治
一、发病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
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 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 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
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肌 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防治要点: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或双氧水涂抹患处后
特种水产品养殖简述 一、概念
指仅具有常规水产品养殖的一些基本特点, 但在某些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上具有特殊性的 水产养殖形式。
二、常见品种
鱼类:鲟鱼、虹鳟(冷水性鱼类)、鳗鲡、黄颡 鱼、长吻鮠、胭脂鱼、泥鳅、黄鳝等(常又称为名优
水产品养殖)
爬行类:各种龟、鳖、鳄鱼等
虾、蟹类: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等
烂腿病
症状:患病大鲵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无精打采,行动呆 滞,体表黏液分泌异常增多,且容易脱落;部分患病大鲵 的头部、腹部出现轻微的点状充血,尾部两侧皮肤表面均 可发现多处出血点。程度较轻者肢体红肿,坏死皮肤呈灰 白色,部分灰白色的地方已经形成溃疡;病情严重的大鲵, 常静伏某处,惊吓也不动,脚趾出现严重溃烂,升值彻底 烂掉,骨骼裸露,出现断肢现象,体表或者尾部两侧皮肤 的坏死灶出现腐烂,其头部、腹部、尾部严重充血,体表 也会出现斑点状出血。
防治要点:用双氧水或者红药水涂抹大鲵患病部位
,用金霉素针剂肌肉注射,也可用蟾酥与大黄粉合剂进 行浸泡,可治愈。
水霉病
症状:病鲵体表生出棉毛状的灰白色菌丝,开始时能
见灰白色斑点,菌丝继续生长长度可达3cm,如棉花絮 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严重时病鲵行动迟 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特种水产养殖绪论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特种水产养殖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76c2020e53a580217fcfe16.png)
❖ 在名特优鱼类养殖中,我们常有一个误区 即想方设法让其摄食人工饲料, 要知道有的鱼(如鳜鱼)根本不摄食人工饲料:有的鱼(如鲇鱼)虽摄食人 工饲料,却生长缓慢;有的鱼(如怀头鲇)摄食人工饲料,生长良好,但 肉质却发生了改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特优鱼类。
解决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问题的方法
(3)质量并重。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既要增加其种类,叉要保证引进的质量、 使引进的每一种类都有一整套戚熟的饲养技术。因目前许多 名特忧鱼类缺乏成鱼饲养技术,使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只能停 留在苗种阶段,能不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一直是个未知数。 因此对于名特优鱼类不研究则罢,要研究就要研究清楚是否 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使后人少走弯 路。
(3)重引轻研。
❖ 由于从国外引进鱼类比研究开发国内土著鱼类投资少,见效 快。形成全国各地~窝蜂从国外引进鱼类的热潮 因此产生 了重复引进或使引进的鱼类与我国的土著鱼类相似或不适于 我国的生态条件,有的甚至改变了某些水域的鱼类组成等问 题,对某些地区渔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到目前为止,据 初步统计,南方省区引进品种的移植驯化成功率虽然较高, 但食用鱼饲养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只能靠销售苗种获利;而 北方省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引进鱼类的移植驯化成功率极 低。更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殊不知国内土著鱼类因其适合 我国的生态条件,同样是要大力发展的名特优鱼类,而我们 却舍近求远 得不偿失。
专利技术十分昂贵。国家科委、农业部和山东省科委十分重视这一引进项目,连 续多年资助该项研究。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终于突破 大菱鲆育苗技术,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 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 • 1996年,青岛市下达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计划,从外地、国外引进推广了半滑舌 鳎、条斑星碟、美国黑石斑等名优新品种,使昔日 “贵族”鱼类变成百姓餐桌的 普通菜肴。
水产养殖知识讲解PPT模板
![水产养殖知识讲解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cab18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7.png)
观赏水产养殖
业务负责人:XXX
CONTENTS
01 02 03 04
水体保护
Water maintenance
生长密度
Density of growth
品种搭配
Match of varieties
病害处理
Treatment of disease
Aquaculture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业务负责人:XXX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 精华。
单击此处添加 大标题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 精华。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 精华。
单击添加大标题ຫໍສະໝຸດ 01单击此处 添加 小标题 内容
02 单击此处添加
小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
小标题内容 04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 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论述观点,可酌情 增减文字。
01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 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论述观点,可酌情 增减文字。
02
XXX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感谢观看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 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论述观点。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 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论述观点。
单击添加大标题
请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 精华。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
![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鱼类](https://img.taocdn.com/s3/m/c41f9fe4a32d7375a5178015.png)
» 并首先合成了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从而提高了 鱼类催产效果和鱼类人工繁殖的生产效率。
• 3. 开发了大量的鱼类增养殖新对象。
» 主要有:中华鲟、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虹鳟、银鱼、鳗鲡、 荷沅鲤、建鲤、三杂交鲤、芙蓉鲤、异育银鲫、彭泽鲫、淇河鲫、 胭脂鱼、露斯塔野鲮、大口鲇、革胡子鲇、长吻鮠、黄鳝、鳜鱼、 鲈鱼、大口黑鲈、条纹石鲳、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福寿鱼、 河鲀、大黄鱼、真鲷、牙鲆、石斑鱼、中华乌塘鳢等。
系的科学。
– 池塘养鱼学 – 内陆水域水产增养殖学 – 特种水产养殖学 – 海水鱼类增养殖学
• (三) 、鱼类养殖的基本阶段-----四个
– 鱼苗获得:
• 大多通过鱼类人工繁殖取得;
– 鱼种获得:
• 鱼苗经过数十天或数月培育成鱼种;
– 食用鱼养殖:(成鱼养殖)
• 鱼种经过数月,或终1~3年养成食用鱼;
5、养殖品种
• 淡水养殖品种
• 青鱼、草鱼、鲢鳙、鳙鱼、鲤鱼、鲫鱼、鳊鲂、罗 非鱼、鳜鱼、鳗鲡、罗虾、河蟹、鳖、甲壳类、贝 类、虾、河蚌、珍珠
• 海水养殖品种
• 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
四、我国水产界的突出成就
• 1.在世界上率先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的技术 难关,孵化出鱼苗。
» 1958年5月,钟麟首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鲢、鳙鱼在池塘中人工繁殖 的技术难关,孵化出鱼苗。
表1: 全国水产品总量与捕捞产量(万t)
年 份
淡水
海水
总量 小计 捕捞 养殖 小计 养殖 捕捞
1957 283.61 2004 4901.66 2005 5101.65 2006 5250 2007 4538.0 2008 4896 2009 5120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
![7特种水产养殖学-2名特鱼类养殖-3](https://img.taocdn.com/s3/m/f51a8f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3.png)
血,腹部、喉部较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 腐烂。
流行从早春至10月底均可发生,此病流 行广,发展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 1)每半月用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消毒; 2)用每毫升0.25IU的金霉素浸洗鳝体;
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
2、赤皮病 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
炎,充血,肠萎缩,眼球向外突出。 流行此病多发于4~6月。
7.赤斑病
防治方法: 1)放鱼时操作小心,避免鱼体受伤; 2)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杀 死病原菌; 3)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30min。
第四节 黄鳝的疾病防治
8、毛细线虫病 病原:
毛细线虫。寄生在肠的后端,破坏肠道 组织,引起肠道溃烂,严重时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
左右鳃孔在头部腹面连成一“V”字形的裂缝,故属 合鳃目。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二、生活习性 底栖生活的鱼类。喜集群穴居。夏出冬蛰,冬
季栖息处干涸时,能潜入土深30~40厘米处越冬达 数月之久。白天静卧洞内,晚间外出活动,夜间常守 候在洞口捕食。气温、水温较高时,白天也出洞呼吸 与捕食。摄食方式为噬食及吞食,食物不经咀嚼就咽 下,食物大时,咬住食物后用旋转身体的方式来咬断 食物,捕食后即缩回洞内。喜食活食,耐饥饿。对光 和味的刺激不大敏感。
四、孵化 1、人工孵化;2、自然孵化 五、苗种培育 1、培育方式:网箱、池塘。 2、主要措施:培肥水质,水面上要种植水葫芦;
5~8厘米后,要分池。并开始投喂切碎的鱼肉、 蚯蚓等。8~10厘米后,可将动物性饵料与配 合饲料混合投喂。
第三节 黄鳝养殖技术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八章节大鲵的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八章节大鲵的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778606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3.png)
繁殖技术
催产激素
采用人工合成的催产激素进行催产,常用的催产激素有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人工授精
在雌鲵产卵前,将雌雄亲鲵分开饲养,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授精,人工授精可以提高 卵子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孵化管理
将受精卵放在孵化箱中进行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孵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新, 及时清除死卵和霉变卵。
繁殖管理
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繁殖池的水质和受精卵 的情况,及时调整水质和繁殖环 境,同时要做好亲鲵的饲养管理 。
防病防害
定期对亲鲵进行体检,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同时要做好病害防治 工作,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04 大鲵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
01
02
03
04
细菌性疾病
如败血症、肠炎等,由细菌感 染引起。
寄生虫病
饲料投喂
根据大鲵的生长阶段和摄 食习惯,合理安排投喂量 和投喂时间。
饲料保存
注意饲料的保存,避免变 质和污染。
养殖管理
日常管理
定期巡查养殖池,观察大鲵的生 长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
施解决问题。
疾防治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如消毒、免 疫注射等。
养殖记录
做好养殖记录,包括投喂情况、 水质监测、生长情况等,以便及
免疫增强
通过注射疫苗或使用免 疫增强剂,提高大鲵的 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
生。
预防措施
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 加强水质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患病个体。
疾病预防措施
养殖环境管理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 清理和消毒养殖池,加强水质
《特种水产养殖学》 无脊椎动物养殖 3
![《特种水产养殖学》 无脊椎动物养殖 3](https://img.taocdn.com/s3/m/895f14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3.png)
疫病的防治和防控
疫病预防:加强 饲养管理,提高 动物免疫力
疫病监测:定期 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
疫病治疗: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 疫情扩散
防控措施:加强 消毒,减少病原 菌传播
05
无脊椎动物养殖实 例分析
蚯蚓养殖实例分析
养殖环境建设:详细介绍蚯蚓 养殖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 湿度、土壤质地等方面的控制。
推动科研发展:无脊椎动物养殖的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生物学、生态学 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动科研进步。
04
无脊椎动物养殖技 术
择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交通 便利、环境安静 且无污染源的地 方。
养殖设施建设: 根据养殖品种和 规模,建设相应 的养殖池、孵化 室、饲料加工室 等设施。
优点分析
养殖种类丰富:无脊椎动物养殖种类繁多,包括水产、昆虫等,为养殖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生长速度快:无脊椎动物生长速度较快,能够迅速繁殖,提高养殖效益。 适应能力强:无脊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不同的水域、温度等条件下生存。 经济效益高:无脊椎动物养殖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养殖管理和繁殖:介绍蚯蚓的 养殖管理技巧,包括日常管理、 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
繁殖技术和方法。
蚯蚓养殖的注意事项:提醒在 蚯蚓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 项,包括环境控制、饲料管理、
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细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蚯蚓的种类和特点:介绍蚯蚓 的种类、生活习性、生长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特种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特种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分类 国内外特种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 特种水产养殖的市场需求和前景预测 特种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
![水产养殖技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c67a46c175f0e7cd137e2.png)
专业:生物技术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1.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海水与淡水养殖水域, 采取改良环境、消除敌害、人工繁育与放养 苗种、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投喂饲料、调控 水质、防治病害、设置各种设施与繁殖保护 等系列科学管理措施,促进养殖对象快速生 长发育,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事业。
2. 水产养殖业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其经 营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化型。
水产养殖业与水产养殖学
3. 水产养殖学指应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 阐述水产养殖动、植物生物学特征,科学 总结水产动、植物养殖先进生产经验和科 技成就,综合比较并阐明水产养殖生物学 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4. 水产养殖学是水产学的重要分支,是农业 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黄鳝
样子像蛇,身体润滑。生活在池塘、小河和 稻田中,以昆虫力食。口咽腔内壁密布微血管, 冬天在淤泥中潜伏时,用以呼吸空气。黄鳝生 下来都是雌性的,成熟后产过一次卵,大多数 就变为雄性。
弹涂鱼
弹涂鱼与大弹涂鱼 一样,可以长期在陆上生 存。如果不定期游出水面 便会死亡。
弹涂鱼只能生活在泥 沼中,弹涂鱼在海岸附近 的石头、木块上也可发现 它们,和大弹涂鱼一样, 它们的头上也有两颗灵活 的眼睛,只是比大弹涂鱼 小。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 骨硬鳞鱼类,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 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被 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 江中的瑰宝。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 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 性鱼类。
② 淡水总面积1747万公顷(河流520万公顷、湖 泊752万公顷、水库230万公顷、池塘200万公 顷),其中可养水面564.5万公顷。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八章 大鲵的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八章 大鲵的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160c4da9a32d7375a41780c8.png)
大鲵简介-药用价值
大鲵的药用价值在历代中草药秘方中多有记载,在古代的《本 草纲目》、《本草经集注》和《本草拾遗》等药典中,对大鲵有“ 鳞目、滋阴补肾、补血行气治痴疾”和“治痴疾、治顽疾”等药用 功效的描述。此外,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现代临床观察表明,大 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之功效,对益智美容、延年益寿等有显 著作用。
二、国内外养殖概况
国内市场年需求成鲵量大,而大鲵是国家二级 保护动物,批量上市,一是受自然资源量的限 制,二是受国家政策的限制
国外市场的需求量更大,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更 是有市无鲵,若能把自然资源保护好,并能取 得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解决批量生产苗 种、批量生产成鲵养殖,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 产品具有广阔市场
1、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下 游的支流中,遍及山西、陕西、河 南、湖南、湖北、安徽、四川、贵 州、广东、广西等地
大多生活在深山峡谷的溪河之中, 具昼伏夜出的习性
“老祖宗”身长1.5米重28公 斤
四、形态特征
身体扁筒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经济效益
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来源广,抗病能力强 一般每亩可养8000-10000尾,每尾体重2-2.5公斤 由于天然资源存量极为有限和娃娃鱼繁殖率低等诸因素,资源锐
减,面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娃娃鱼商品化 养殖,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市场价格
✓ 亲本:4000元/kg(3kg) ✓ 苗种:850元/尾 ✓ 成鲵:4800元/ kg(0.75kg)
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躯干部由胸、腹部组成,胸部两侧称颈褶,腹部两侧有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二章 珍珠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第二章 珍珠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d29cd75c19e8b8f67c1cb9d7.png)
10/29/2020
83
根据水温不同,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约经 14-20天、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约经7-16 天发育变成幼蚌,脱离鱼体,落人池底 营底栖生活,这就进入了幼蚌的培育阶 段。
10/29/2020
84
不同水温下,褶纹 冠蚌钩介幼虫发育 成幼蚌的时间:
水温(℃) 天数
12-13 约20天
15
根据闭壳肌的强弱也可以判断蚌体生长情况。 一般可根据蚌体提离水面时的喷水能力判断, 还可用开壳器感受其闭合力的大小。
10/29/2020
53
前、后收足肌痕,前伸足肌痕
前、后收足肌的一端着生于贝壳上形成前、后 收足肌痕,位于前、后闭壳肌的背方。
前伸足肌痕位于前闭壳肌痕的腹方。
伸、缩足肌控制斧足的伸、缩行为。因此,植 珠手术后,特别是插核手术后,立即用创口针 给伸、缩足肌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在一定期 间内,可以抑制斧足的排核行为,能明显地提 高固核率。
寄主鱼需专池培育,在寄生前鱼要培育 好,要多投喂优质饵料,以避免寄主鱼 在大量寄生钩介幼虫时中途死亡。在附 苗前两天需停止投喂。
10/29/2020
77
采苗及附苗
在繁殖季节雄蚌的成熟精子经输精管从生殖孔 排到鳃上腔,再随水流由排水孔排出体外,含 有精子的水顺水流从雌蚌的人水孔进人体内鳃 瓣间与雌蚌排出的卵完成受精。
10/29/2020
49
贝壳内的肌痕
外套肌痕
外套膜肌肉着生于贝壳上形成的一条环状肌 痕。
在育珠手术作业上,通常以外套肌痕为界, 把外套膜的施术部位划分为中心膜(外套肌 痕以内)和边缘膜(外套肌痕以外)两个部 分。
10/29/2020
50
10/29/2020
51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精)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精)](https://img.taocdn.com/s3/m/5c939b5e9b6648d7c1c7467b.png)
《特种水产动物养殖》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3070课程中文名称:特种水产动物养殖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 Aquatic Animal Cultur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学分: 2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特种水产动物养殖》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是研究名、特、优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苗种繁殖与培育、成体养殖及疾病防治的一门科学。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介绍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知识,使学生掌握特种水产动物品种的人工繁殖、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2.弄清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4.制定出相应养殖品种的育种、投放、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5.树立健康养殖、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绪论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特种水产养殖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了解学习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学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无主要内容:1.特种水产的概念;2.特种水产养殖的特点;3.国内特种水产养殖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4.学习特种水产动物养殖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海蜇的养殖技术基本要求:1.掌握海蜇的生物学特点;2.基本掌握海蜇的育苗和养殖中的关键技术。
重点和难点:1.浮浪幼虫的变态和附着;2.螅状幼体的培养与管理技术;3.碟状幼体的培育和管理技术。
主要内容:1.海蜇的生物学知识;2.海蜇的人工育苗技术;3.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4.收获。
特种水产养殖学名特鱼类养殖PPT优选版
![特种水产养殖学名特鱼类养殖PPT优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83fb15910ef12d2af9e7e8.png)
1、建造鳗池的条件
2、鳗池的结构
1)形状 2)建筑材料
1)气候条件 2)光照条件 3)水源条件 4)供电条件
3、保温、增温设施
1)房屋型,加热器宜采用重油作燃料的蒸汽锅炉。 2)普及型,采用燃煤的立式直水管蒸汽锅炉。 3)简易型,采用煤碳或杂柴作燃料的小型锅炉。
4、鳗池的面积配套
半温流水养殖1亩产量7~10吨 全温流水养殖1亩产量15~20吨
症状
本病主要分为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间或也有肝肾混合 型。
野生的4年达上市规格(150克);池塘养殖为2年,温流 水养殖1年多。
四、繁殖习性与鳗苗分布
1、生殖洄游
秋季,亲鳗降海进行生殖洄游,在深海产卵,由柳叶鳗 变态发育成白仔鳗苗;冬末春初,白仔鳗溯河洄游,进入江河 湖泊生长育肥。
经76~91年调查, “白凤丸”调查船 在 以南200公里的太平洋海区发现 鳗最幼小的群体。
养殖周期
鳗苗养殖(早春、温室) ------移至室外(水温25℃)-----1/3上市(10月)------移至温室------翌年2月全部上市。
温流水养殖与露天池配套
温室饲养池面积=鳗苗放养量×
一般年产60吨的成鳗,需80公斤鳗苗,则温室池面积为
80×8.25=600m2,露天池为2公顷。
二、苗种培育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一、外部形态
二、生活习性
1、生长发育
孵化出的仔鱼、柳叶鳗、白仔、黑仔、成鳗。
2、水温、水流 温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水温20~30℃。喜顶水逆游。
3、食性 肉食性。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蚤、丝蚯蚓、水生昆
虫的幼虫;5克时开始捕食小鱼、小虾,吃各类动物尸体。食 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三、生长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0 (2)-课件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0 (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a765462f60ddccdb38a05e.png)
199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黑 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发眼卵140万粒和小 体鲟发眼卵26万粒。目前该杂交种已推 广到全国许多省市。
鲟鳇杂交种
该杂交种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怀 卵量大,兼有欧洲鳇生长迅速和小体鲟性成熟 早的优点。杂交鲟是商品饲养中最适宜的品种, 能在淡水和咸淡水中生活,它们不仅可在湖泊、 水库等大水面养殖,而且可在池塘、网箱中养 殖,在欧洲人工集约化养殖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广泛的鲟鱼品种之一。
大麻哈鱼 ( 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大麻哈鱼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大型经济鱼 类,最大重达6.5千克以上,脂肪含量极为丰 富,肉味鲜美,其卵是中国东北名贵水产品之 一,营养价值很高。
在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开展了养殖。
驼背大麻哈鱼
(Oncorhnchus gorbuscha Walbaum)
大眼狮鲈属肉食性鱼类。
大眼狮鲈
(Stizostedion vitreum Mtchill)
引进后大水面放养效果较好。 黑龙江省和北方地区湖泊、水库很多,麦 穗鱼等小型鱼十分丰富,放养该鱼是十分适合 的,即可以用低值鱼换高值鱼,又可控制水体 的种类组成,减少非经济鱼类的数量,提高大 水面的产量。
大鲮鲆
1998-2000年中 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先后从俄罗斯引进发眼卵64 万粒,在院属北京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 孵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试验,并先后 向全国十几个省市推广,已形成一定产量。 1996年北京市水产研究所从欧洲引进了4龄鱼, 2000年6月人工繁殖成功。
鲟鳇杂交种
(Scophthalmus maximus L.Pseta maxlma)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资料
![特种水产养殖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f1cce3700abb68a882fb16.png)
名词解释:1、特种水产养殖:特种水产养殖是相对传统水产养殖而言,一般泛指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或开发)时间不长的水产品养殖。
2、制片蚌:用于制作外套膜小片的蚌。
3、手术蚌:在蚌的植珠过程中,进行手术操作的蚌,统称为手术蚌。
4、插片蚌:用于插植小片或珠核的蚌。
5、育珠蚌:已插上小片或珠核进行育珠的蚌。
6、生殖洄游:以生殖为目的,定向来回迁移的现象。
7、采苗鱼:成熟的钩介蚴虫排出母体后,必须附着在鱼类的鳃丝和鳍条上,营寄生生活一段时间后,才能完成其变态。
被寄生的鱼叫采苗鱼。
8、汛期:在渔业生产上,通常把捕捞对象大量集中的时期称为汛期9、晒背: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鳖常爬到岸上或岩石上晒太阳,俗称“晒盖”或“晒背”。
晒背具有杀死、去除寄生虫、病原体及附身藻类的作用,并使鳖背甲皮质增厚变硬,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10、冬眠: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
(变温动物新陈代谢最低,抵消……)11、成熟蜕壳:河蟹先后完成生命过程中最后一次蜕壳又称成熟蜕壳,即进入成蟹阶段。
其头胸甲长度和宽度不再增大,仅作为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充实和增重。
12、色线:边缘膜的外缘有一条颜色较深的黄色线带,称色线。
它分泌角质素形成角质层和棱柱层。
制取小片时务必切除干净。
13、同位移植:小片移植到育珠蚌外套膜的对应部位14、性逆转: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逆转。
填空、是非题、选择题、问答题(简答题和论述题)1、河蟹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均有自切现象,但再生现象只有在幼蟹进行生长蜕壳阶段存在。
成熟蜕壳后,河蟹的再生功能基本消失。
从食性观察,Z1以食单胞藻为主,Z2、Z3以捕食轮虫为主,Z4、Z5则以捕食卤虫幼体为主;大眼幼体以捕食卤虫成体为主2、鳜: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白天一般潜伏于凹坑或泥穴中,夜间常在水草丛中觅食。
繁殖习性属分批产卵型,黎明前产卵。
鳜鱼卵属半浮性、粘性卵,卵径大小与鳜鱼大小成正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名副其实
❖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就要名副其实 按照名特优鱼类的喜 食性 及根据本地区饵料资源的情况来养殖。饲养饵料充足 的鱼类 既可使经过人工养殖获得的名特优鱼类与自然水域 生长的名特优鱼类在质量上相差无几,又可降低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 (5)避免炒作。
❖ 要想让名特优鱼类养殖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坚决避免进行商业 炒作 商业炒作使名特优鱼类养殖的数量忽多忽少、价格忽 高忽低 市场始终处于动荡中。
专利技术十分昂贵。国家科委、农业部和山东省科委十分重视这一引进项目,连 续多年资助该项研究。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终于突破 大菱鲆育苗技术,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 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 • 1996年,青岛市下达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计划,从外地、国外引进推广了半滑舌 鳎、条斑星碟、美国黑石斑等名优新品种,使昔日 “贵族”鱼类变成百姓餐桌的 普通菜肴。
我国海水养殖五次产业浪潮
第五次:海珍品养殖
•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捕捞强度过大,致使资源 趋于枯竭。为此,驻青海洋科研单位对海参、鲍鱼养殖技术进行了多 次试验和研究,在刺参、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推动了海珍品养殖产业发展。
特种水产养殖学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 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 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 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养殖品种(种类)
❖ 鱼类养殖 ❖ 虾蟹(甲壳类)养殖 ❖ 贝类养殖 ❖ 藻类养殖 ❖ 特种水产品(海珍品?)养殖
名特优水产养殖涵义的延伸
❖
特殊养殖品种
❖
特殊养殖方式
❖
特殊养殖目的
特种水产养殖
❖ 就养殖方式而言,大多是单一品种的集约化养 殖,在养殖的全过程(或某个阶段)中,某些品 种还需配备必要的设施(如甲鱼的控温养殖) , 生产规模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销售有一定的 区域性,因而价格波动较大。
养殖品种
❖ 鱼类:鲟鱼、虹鳟(冷水性鱼类)、鳗鲡、 黄颡鱼、长吻鮠、胭脂鱼、泥鳅、黄鳝等(常
名特优水产养殖在渔业和农业中 的地位与作用
❖ 据报道,1978 年全国的名特优水产养殖产量 只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1% ,产值仅占养殖总 产值的5%。但到了2000年,名特优水产养殖的 产量占养殖总产量之比上升到15% ,产值比上 升到30% ,而且还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的 “一品一乡”、“一品一县”等产业化发展 模式,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支柱产 业的作用。
(2)重苗轻成。
❖ 由于繁育名特优鱼类苗种的经济效益比饲养名特优鱼类成鱼的经济效益 高,因此,人们都对名特优鱼类苗种的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我国有着成 熟的常规养殖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技术,而绝大多数名特优鱼 类鱼苗的食性与常规养殖鱼类鱼苗的食性相似— — 即都是以浮游动物 开口的,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苗种繁育技术;而由于 不同种类的名特优鱼类成鱼的食性是不同的,要想形成一套成鱼饲养的 成熟技术,不仅需要投人一定的^力、物力和财力,需耍一定的时间,而 且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是绝太多数企业不愿承担或擞有能力承担的。 因此,绝太多数名特优鱼类养殖只是在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这两个技术 环节取得了一定进展,而名特优鱼类饲养没有象常规养殖鱼类饲养形成 养殖技术系列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名特忧鱼类成熟的饲养技术,成功地 进行名特忧鱼类成鱼饲养就是一句空话,而成鱼饲养正是名特优鱼类养 殖的最终目的,没有成鱼的成功饲养就无从谈起发展名特优鱼类养殖。
(3)质量并重。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既要增加其种类,叉要保证引进的质量、 使引进的每一种类都有一整套戚熟的饲养技术。因目前许多 名特忧鱼类缺乏成鱼饲养技术,使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只能停 留在苗种阶段,能不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一直是个未知数。 因此对于名特优鱼类不研究则罢,要研究就要研究清楚是否 能进行成鱼的人工饲养.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使后人少走弯 路。
养殖目的
名特优水产养殖在渔业和农业中 的地位与作用
❖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水产养殖业一直是农 民首选的产业之一。
❖ 但传统的渔业生产正面临新的挑战,常规品种 的市场需求量正在减少,增产不增收,甚至亏 损的现象时时困扰着广大养殖户。
❖ 与此同时,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发展迅速。广大 渔(农) 民在市场的引导下,对名特优水产养 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名特优水产养殖是20 世纪80年代与改革开放 同步兴起的新兴产业。名特优水产养殖,是相 对于传统水产养殖业而言,一般泛指经济价值 较高,养殖(或开发)时间不长的水产品养殖。
❖ 指仅具有常规水产品养殖的一些基本特点, 但在某些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上具有特殊 性的水产养殖形式
特种水产养殖
❖ 特种水产养殖:
我国海水养殖五次产业浪潮
第三次:海湾扇贝养殖
• 1982年到1983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后3次引进美国海湾扇贝,科研人员突破 了苗种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1985 年,山东省海湾扇贝养殖面积400亩,平均亩产2吨。此后,大连、舟山、连云港、 秦皇岛、厦门等地也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1995年,全国扇贝养殖产 量达91.6万吨,其中山东74.3万吨,海湾扇贝占1/3,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我国第 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由此产生。
• 1957年,青岛市安排崂山金山、爱国、胜利3个渔业社在沙子口和峰山东附近海区试 验筏式养殖海带240台。1958年又安排11个渔、农业社进行放养海带试验,由国营养 殖场提供海带苗种和技术指导。各国营农场、各渔业社充分利用水面,广泛开展海带 养殖。1958年,四方、崂山及山东水产养殖场海带养殖面积共3216亩,海带鲜品产量 达到1.24万吨。
• 1983年,在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指导下,青岛市对虾放流增殖试验获得成功。 1984年起,青岛开始实行对虾放流增殖,沿海出现“养虾热”,一个冬春新建养 虾池4.2万亩,超过前几年的总和。至1987年,青岛郊区42处对虾养殖池面积达 10.74万亩,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
• 90年代初,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经过数年研究试验,一举攻破美国凡纳滨对虾人工 授精及育苗工艺研究重大难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生产,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 速成为世界第一,年产量约占全球养殖量的30%。
又称为名优水产品养殖)
❖ 爬行类:各种龟、鳖、鳄鱼等 ❖ 虾、蟹类: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等 ❖ 蛙类:美国青蛙、虎纹蛙等 ❖ 两栖类:大鲵
养殖方式
❖ 池塘养殖 ❖ 筏式养殖 ❖ 围堰养殖 ❖ 工厂化养殖
池塘养殖
筏式养殖
网箱养殖
围堰养殖
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
❖ 高价食品 ❖ 药用 ❖ 饵用 ❖ 保健品 ❖ 工业品
• 青岛海水养殖业由以海带为主渐次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海水养殖产业多样化 发展,产量占水产品总量比率快速增加。至1992年,青岛海产品养殖捕捞产量比 例变为53:47,实现了养大于捕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海水养殖五次产业浪潮
第四次:鱼类养殖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仅有粗放的鲻鱼和梭鱼,产量低,规模小。 • 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其育苗技术难度大,
❖ (4)重量轻质。
❖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增加名特优鱼类的饲养种类,即能进行 人工饲养的种类越多越好;而不重视研究养殖名特优鱼类的一整套成熟 技术包括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亲鱼培育和饲料生产等技术, 即只掌握^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两个技术环节,而对其他技术环节(如成鱼 饲养、饲料生产等)却不做进一步的研究,制约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进一 步发展。
(3)重引轻研。
❖ 由于从国外引进鱼类比研究开发国内土著鱼类投资少,见效 快。形成全国各地~窝蜂从国外引进鱼类的热潮 因此产生 了重复引进或使引进的鱼类与我国的土著鱼类相似或不适于 我国的生态条件,有的甚至改变了某些水域的鱼类组成等问 题,对某些地区渔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到目前为止,据 初步统计,南方省区引进品种的移植驯化成功率虽然较高, 但食用鱼饲养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只能靠销售苗种获利;而 北方省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引进鱼类的移植驯化成功率极 低。更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益,殊不知国内土著鱼类因其适合 我国的生态条件,同样是要大力发展的名特优鱼类,而我们 却舍近求远 得不偿失。
❖ 因地制宜:
❖ 发展名特优鱼类的养殖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 条件综合考虑。根据气候条件、饲养种类、饵料资源、人们 饮食习惯、市场容量和经济效盏等渚多因素来确定饲养方式、 饲养规模。如人们经济收入较高的地区应饲养经济价值较高 的鱼类(以活鱼为食的鳜鱼、翘嘴鲌等);饵料资源较丰富的 地区应饲养以小杂鱼为饵料的鱼类(加州鲈鱼、鲇鱼等) 市 场容量较太的地区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应相应扩大,以满 足人们对不同档次水产品的需求。总之,要根据本地匡的实 际情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因地制宜发展名特优鱼类的 养殖
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 目前,我国的海淡水养殖品种已超过100 多种。 虽说我国的养殖种类已经很多,但众多业内人 士对新品种的开发养殖仍热情高涨。
❖ 国内在品种的开发上主要走了 “短、平、快” 的路子
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 ①是对国内野生品种的驯化家养,如牙鲆、半 滑舌鳎、黑鱼、青虾等品种的养殖;
❖ ②是对国外引进品种的消化吸收,如罗非鱼、 罗氏沼虾、革胡子鲶、大菱鲆等品种的养殖。
❖ 当然,国内在水产新品种选育方面也做了大量 的工作,如湘云鲫等。
名特优鱼类养殖存在的问题
❖ 苗种炒作
❖ 只要翻开水产界的报纸或杂志就可 看到到处都是苗 种销售的广告,进行苗种大战。前3年获暴利,中3 年获厚利,后3年获薄利,结果使名特优鱼类苗种的 年均价格呈峰前咎后的形态图,形成了谁先繁育名 特忧该局面持 续下去,必将极大地损害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