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名称翻译研究--以强企业为例
中英品牌名称的命名模式及翻译探究
![中英品牌名称的命名模式及翻译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2b04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a.png)
中英品牌名称的命名模式及翻译探究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品牌名称的国际化和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与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于中英品牌名称的翻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目标受众、文化内涵、语音、字母等等。
本文将探究中英品牌名称的命名模式及其翻译方法。
一、中英品牌名称的命名模式1. 拼音或字母组合:这是最常见的命名模式之一、通过使用汉字拼音或者拉丁字母的组合,来代表品牌的名称。
例如:Coca-Cola(可口可乐)、Nike(耐克)、Huawei(华为)等。
3. 中英混搭:这种模式是将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混搭,创造一个新词汇或者短语作为品牌名称。
例如:AliPay(支付宝)、Tencent(腾讯)、Alibaba(阿里巴巴)等。
二、中英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将源语言的单词或者短语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比较简单并且易于理解的品牌名称。
例如:China Mobile(中国移动)、Evergreen(长青)、Yum!Brands(百胜中国)等。
2. 文化译法:文化译法是将源语言的品牌名称转化为与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更加契合的名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在目标市场建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和认同度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Coca-Cola(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被翻译为可口可乐,但在印度市场被翻译为可口可乐,这是因为“瓶子中的神灵”在印度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
3. 音译法:音译法是将源语言的单词或者短语通过音素对应的方式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单词或者短语。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保持原始品牌名称的声音和形象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Nike(耐克)、Airbnb(爱彼迎)、Starbucks(星巴克)等。
三、中英品牌名称的翻译策略1.保持品牌形象:在翻译中应该尽量保持原始品牌名称的形象和声音,以便于消费者在跨国市场中的识别和记忆。
这对于国际化的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2.考虑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出现对目标受众不适合或者引起误解的情况。
中国品牌英语翻译策略探究
![中国品牌英语翻译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dcce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b.png)
感谢您的聆听
Good love makes you see the whole world from one person while bad love makes you abandon the whole world for one person.
2
(二)某些以人名或地名作名称的品牌可以用拼音法
有些中国品牌以其创始人名或地名做品牌名。中国的人名和地名在中译英时大多按照约 定俗成的方法使用汉语拼音,且西方人多已了解和接受,所以大部分以人名或地名作名 称的品牌名是可以用拼音法翻译的。 如王守义(十三香)完全可以翻译成Wang Shouyi (Special Spices)或者Wang’s (Special Spices)。 再如红河烟的品牌名因其产地云南红河州而得名,所以也可以使用“Honghe”作英文 品牌名。 类似的可以采用拼音法翻译的例子还有:李宁(Li Ning)服装、玉溪(Yuxi)香烟、 张一元(Zhang Yiyuan)花茶、马应龙(Ma Yinglong)药品等。
3
(三)新兴科技公司的品牌英译的拼音化
目前,中国大部分新兴科技公司的品牌翻译采用拼音翻译,包括一些已经在国外市场占 据相当份额、知名度极高的大型科技公司。 如华为(HUAWEI)、阿里巴巴(Alibaba)、小米(Xiaomi)。 但有些时候,说英语的目标受众绝大多数对中国的汉语拼音并不了解,且某些中文词语 拼音化后发音的难度较大,要花很长的时间和气力才能使英语消费者接受、了解,进而 愿意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这时候就要使用更为适合英语消费者记忆、理解的翻译方法。 如:华为将其移动和计算机操作系统“鸿蒙”OS英译为“Harmony”,并以此英文品 牌名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提交了商标申请。
中国品牌的英语翻译 策略探究
商标的英汉翻译研究
![商标的英汉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9466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1.png)
商标的英汉翻译研究Introduction商标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的象征。
在中国,人们一般将商标翻译为“商标”或“商号”,但在英语中,商标的翻译有很多种,包括trademark、brand、logo、symbol等等。
商标是文化、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交融,因此在翻译商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错误。
商标的分类在翻译商标时,首先需要了解商标的不同分类,因为不同的商标翻译可能存在差异。
按照商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标、宣传品牌的商标、科技商标和善意商标等。
而按照商标名称的构成可以将其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文字加图形商标、三维商标和声音商标等。
商标的英汉翻译1. TrademarkTrademark是商标的英文翻译之一,是最常用的商标词汇。
它是由trade(贸易)和mark(标记)两个单词组成。
在商标的注册、转让和保护等方面,它均被广泛使用。
与此对应的中文翻译是“商标”。
2. BrandBrand是指品牌,是商业活动中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和品质的总称。
它是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营造的,是商业行为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在商标的翻译中,brand通常被翻译成“品牌”。
3. LogoLogo是商标中的图形标志,用于标识产品、公司或服务。
它往往被设计成具有特定的形状、颜色和样式,以便轻易辨认。
Logo最基本的作用是在企业形象、广告和标识中进行界定,因此在翻译中常常被翻译成“标志”。
4. SymbolSymbol是商标的另一种英文翻译,它的含义与logo有些相似,但更广泛。
Symbol可以是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如字母、数字、图形、颜色或其他特殊的形式。
因此,将symbol翻译成“标记”或“符号”都可以。
商标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 意译与直译商标中有些名称使用了中国特色的词语,如赛虎、招财猫等。
这时,如果直接将其翻译成英文,则可能无法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因此应该根据词语的本意进行适当的意译。
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
![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060d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9.png)
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标翻译在促进商品流通、塑造品牌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阶段到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贡献。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当前商标翻译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翻译策略、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当前商标翻译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文化差异、语言特点、消费者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如何影响商标翻译的效果。
文章还将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以及商标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未来商标翻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本文旨在为商标翻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大陆商标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商标翻译的理论基础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其理论基础涉及语言学、翻译学、市场营销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语言学方面,商标翻译需要遵循语言的经济性、简洁性、象征性和创新性原则,以准确传达商标所代表的商品或服务信息。
翻译学则为商标翻译提供了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
市场营销学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标的品牌定位、目标市场接受度等方面。
成功的商标翻译应当能够凸显品牌特色,增强品牌吸引力,促进目标市场的认知和接受。
文化学在商标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商标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差异,商标翻译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因素,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确保商标翻译的文化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商标翻译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的,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学、翻译学、市场营销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
![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158dd7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7.png)
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一、本文概述1、简述广告翻译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广告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广告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各种媒介向目标受众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而广告翻译则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得广告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市场和文化背景下得到准确、有效的传播。
广告翻译能够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
通过精准的语言转换和文化适应,广告翻译能够确保信息在目标市场中得到正确理解,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这种转化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更是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它要求翻译者不仅要精通语言,还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和消费者心理。
广告翻译也是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广告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特色,帮助品牌在目标市场中建立独特的形象和地位。
通过精心的翻译和本地化处理,广告翻译可以使品牌信息更加贴近目标受众,从而增强品牌的认知度和吸引力。
广告翻译对于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广告翻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产品信息得以相互传播,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广告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它不仅关乎商品和服务的销售,更关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广告翻译工作,不断提升翻译质量和水平,以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2、国内广告翻译的发展概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内外市场的日益融合,广告翻译在国内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初期,广告翻译主要依赖于简单的语言转换,追求的是“形似”,即直接翻译原文的广告词和图像,缺乏对目标市场文化和消费者心理的深入考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翻译逐渐认识到“神似”的重要性,即在保持广告原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目标市场文化的适应和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近年来,随着国内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广告翻译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名称的中英文互译
![企业名称的中英文互译](https://img.taocdn.com/s3/m/d1aae004f12d2af90242e65a.png)
Business Collection商务必读 2012年7月227浅论企业名称的中英文互译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满屹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外语部 赵书博摘 要:公司名称对于一个公司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企业实体的一个代名词,还关系到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的认可度。
作为企业的名字,它体现了企业的实力、竞争力、名誉以及关系到它未来的发展。
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对其本国的公司名称的要求有着不同的约束与习惯性,这种约束与习惯,就会对企业名称在别国的翻译当中产生制约,所以在中国翻译企业名称中也同样就遇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本论文就将尝试对企业名称的翻译进行讨论,找出其中的规律,使企业名称的翻译得到一些规范化。
关键词:企业名称 英语 汉语 文化 翻译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227-02公司名称作为企业字号,它体现了企业的信任度、核心竞争力、商誉,以及它未来发展的健康性。
公司名称符合行业特点,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又是广大消费者熟知的名称时,企业的竞争力就明显地区别于行业内的企业,为打造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
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公司、企业名称的要求有其内在的规约性,这种规约性对国外企业,公司名称的可接受性产生制约。
因此在中国,企业名称的翻译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所以,实现企业名称翻译的规范化和增强企业名称翻译的可读性是十分必要的。
1 英语企业名称的汉译每一个企业,要进行对外业务和对外宣传,首先应该有个对外的名称,尤其是跨国公司。
但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对公司,企业的名称有着不同的习惯于约束,这种习惯也约束对国外企业、公司的名称的翻译可接受性产生制约。
本节我将就英语企业的名称的汉译进行下讨论。
1.1 英语企业名称的构成分析英语企业的名称,大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如“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 ”,可分为第一部分的“United Aircraft ”和第二部分的“Corporation ”。
国产汽车商标名英译分析
![国产汽车商标名英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30217de80d4d8d15a4fad.png)
教 育 创 新都市家教 256师 生 园 地【摘 要】商标名称的翻译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相当复杂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翻译标准。
本文通过对国际知名汽车商标名称的翻译的研究,总结出汽车商标翻译中普遍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商标名;英译一、品牌名称翻译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的商品贸易日新月异,品牌名称也日益国际化。
商品的品牌名称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就像人的名字,是代表商品的符号,好的译名能为企业产品增光添彩,与产品的口碑相得益彰,译名如果不好,则会对企业国际化形象的确立产生负面的影响。
品牌名称的翻译同样需要具有区分同类商品,凸显产品特征,刺激消费,体现品牌形象和有效法律保护的功能。
汽车工业的发展见证了整个20世纪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笔者以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为例探讨品牌名称翻译中的得与失。
二、汽车名称翻译成功受益的品牌1.保留原品牌名称的发音特点即品牌名称翻译主要考虑原语名称的发音特点翻译成在译入语中能体现品牌名称价值的译名,同时还可以作为用以区分同类产品的品牌名称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文本翻译,其唯一性,独特性和新颖性是在命名和翻译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笔者在某汽车信息网站上所搜集到的440个汽车品牌名称及其汉语翻译中有263个采用了音译的翻译方法占60%,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的有14个占3%,在进入译入语市场没有对品牌名称进行译入语翻译的有78个占18%,这三种翻译方法都不同程度的保留着原有品牌名称的发音特点。
例如:AUDI 在中国市场被翻译成奥迪,它在汉语中的发音几乎与其英文发音一直,而两个在汉语中并无关联的中性词语“奥”和“迪”,在汽车市场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AUDI 公司在中国所独有的名称,受到法律的保护。
2.结合汽车产品特征,反映产品信息例如BENZ 在中国大陆被翻译称“奔驰”,此翻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BENZ 在英语中的发音特点,其在汉语中的寓意更是符合汽车产品的特点,奔跑驰骋所体现的速度和风度尽显其中,这样的品牌名称用作汽车再合适不过了。
出口商品品牌名称英译策略
![出口商品品牌名称英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abdf9b9102de2bd960588db.png)
出口商品品牌名称英译策略作者:鄢莉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26期[摘要] 品牌外在表现为一个名字,一个标志。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命名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从一些知名品牌命名策略进行分析,并从翻译的方法角度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品牌名称英译方法的一个初步框架。
作者据此对出口商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希望其能在品牌名英译方面获益。
[关键词] 品牌名称英译翻译及创新一、品牌的历史及其定义我们随口就能说出几种品牌名称,例如:可口可乐,万宝路,波音,帮宝适等等。
每种产品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都会拥有一个品牌名。
在欧洲,十九世纪才出现第一个被公开承认的品牌。
在中国,品牌的历史接近一千年。
中国最初的品牌是出现于宋代山东济南的“白兔”。
这是一个名叫功夫刘的针铺的商标。
在汉字的周围有一只银色的白兔,这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月亮上美丽的嫦娥和她的玉兔。
因此这个品牌因其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以及其产品本身的优质而十分成功。
现代,一个品牌会呈现的更加艺术化,科学化,客观化。
一个成功的品牌可能会涉及到语言学或翻译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知识。
拿“舒肤佳”为例,不管谁看到这个名字,一般都会对其清洁功效毫无怀疑,这个品牌的成功得益于其所承载的语言学意义,翻译学及社会文化知识。
许多迹象表明产品名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市场及其发展前景。
这种名称在当今市场即叫做“品牌”。
寇金(1993:5)这样描述品牌的意义:品牌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不只是生产者或卖主对产品打上的一个标签,而是其赢得市场的关键。
二、品牌名称英译的类型品牌名称应随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而改变。
某一特定商品的品牌名是向其目标消费群体传递其价值的一个主要途径。
换句话说,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形象有助于树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并提升其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McCracken(1991)曾列出了一些品牌可归属于的文化价值观,例如,可信赖度,传统概念,兴奋度,爱国主义,真实性,家庭温暖,纯净度以及自然性(McCracken, 1991: 83-88)。
国产化妆品牌名称的外文翻译方法探究
![国产化妆品牌名称的外文翻译方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21099fcf84b9d529ea7a0b.png)
国产化妆品牌名称的外文翻译方法探究品牌翻译在化妆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产化妆品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好的品牌的名称对于推广化妆品有很大优势。
本文对化妆品品牌翻译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出了七种主要的翻译方法。
可以发现:最常见的命名方法是取音新造,既保持了独创性,又易于记忆;拼音命名也很常见,但在国外市场会造成陌生感;同时,对翻译方式,品牌价格和带给消费者的整体感受进行分析后,发现国产品牌有模仿外文命名的现象,给消费者造成外国品牌的错觉,变得更加时尚。
标签:翻译方法化妆品牌国产化妆品一、引言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产化妆品迅速发展起来。
近年来,由于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种种国际关系因素,外资化妆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人们的目光也逐步转向了国产化妆品,为国产化妆品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不少国产化妆品品牌借着网上营销、在线零售和电视节目冠名的东风,在实体销售愈见低迷的今天迅速扩大了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外资品牌一战高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百雀羚、相宜本草、一叶子、佰草集等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本土化妆品的领导者[1]。
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化妆品消费仍有“崇洋媚外”的现象,外资品牌化妆品仍占据着中高端市场,并且不断向低端市场延伸,对我国国产化妆品造成了极大的冲击[1]。
同时,不少品牌在走出国内市场的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
如何让中国品牌为外国消费者所了解,是中国化妆品品牌要解决的一个共同难题。
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品牌价值是品牌客户、渠道成员和母公司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联合行动,能使该品牌产品获得比未取得品牌名称时更大的销量和更多的利益,还能使该品牌在竞争中获得更强劲、更稳定、更特殊的优势[2]。
品牌不仅是商品的标志,更是企业的标志[3]。
要想让国产化妆品走出国门,得到国外消费者的喜爱,提高国际影响力,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妆品牌名称的翻译方式是否得当。
品牌的翻译
![品牌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0e5630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0.png)
品牌的翻译
伍卓
【期刊名称】《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08)002
【摘要】列举了中外一些著名的品牌名称,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功之处,并就品牌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伍卓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以商品品牌名称的翻译为例 [J], 莫宇驰
2.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新式茶饮品牌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曹欢;肖贤泽
3.地方政府对外发展战略与外宣翻译资源的整合利用
——以常德市旅游品牌"桃花源"外宣翻译为例 [J], 陈勇;柳志敏
4.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基于西方品牌名称汉译的经验证据[J], 刘家凤
5.浅析术语翻译策略在品牌名称翻译中的应用——以洗护品牌名称翻译为例 [J], 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英文商标名称的互译
![中英文商标名称的互译](https://img.taocdn.com/s3/m/45a1c7641eb91a37f1115ce9.png)
Wide Angle | 广角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66中英文商标名称的互译李林颖 湖南工业大学 412007摘要:品牌名称的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然而,我们把中文商标翻译成英文或把英文商标翻成中文,将会涉及到语言、法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其他一些因素。
翻译者也应注意一些文化禁忌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翻译。
当然,品牌翻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们翻译商品名称时,尽可能做到力求完美。
一个好的商品添加一个好名字它的魅力是无穷的。
关键词:中英文商标; 文化; 译法; 禁忌国内国际商业经营中,各类商品都有商标,注册后的商标成为某种产品的专有名字。
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当商业合作和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时,国家的边界逐渐淡化。
除了广告媒介,进口和出口的产品是否可以在国外的土地上成功开发市场,品牌名称的翻译正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商品品牌的名称类似人的名字。
翻译的品牌名称是商品在其他国家的第二名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品牌名称的翻译原则一个成功的翻译品牌既要保留原有文字的本质,还要具有与原文相同的影响力,在必须符合消费者名牌心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到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
(一)品牌名称翻译的广告性质原则翻译后的品牌名称必须确定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体现原有的本土化概念,在原文的基础上,起着广泛传播的作用。
同时,译后名称必须符合商品的特性,简洁新颖,发音甜美。
有利于拼、读、写和记忆,并容易使消费者理解,并对商品产生好的印象。
例如,“Dynasty”——英文商标是“皇朝葡萄酒”,让我们不禁联想其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家,因此,我们对良好的陈酒产生好的印象。
“Forever”是“永久自行车”的商标,它符合自行车完美的“经久耐用,直到永远”的广告。
“飞鸽自行车”翻译成“Flying Pigeon”,鸽子是和平的象征,“flying”使自行车的特性变得生动。
“蜂花化妆品”翻译成Bee&Flower”,我们用了以后会感觉舒适和芳香。
品牌名称之变:中英文商标的互译
![品牌名称之变:中英文商标的互译](https://img.taocdn.com/s3/m/a12a7383d4d8d15abe234e2e.png)
LOGO
前言
品牌名称是商品的语言文字符号, 品牌名称是商品的语言文字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商品 的标记, 但它指称的又不是个体事物, 的标记, 但它指称的又不是个体事物,而是许多个具有 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事物。 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事物。 品牌名称作为商品的记号, 品牌名称作为商品的记号,从一种语言的名称转换为 另一语言的名称, 另一语言的名称,可以按照不同民族的命名方式和命 名习惯转换,并不一定追求它的译文转换。 名习惯转换,并不一定追求它的译文转换。 各种品牌的中英文商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各种品牌的中英文商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的存 在于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于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的命名和互译结 合各种命名的原则和方针,朝着更加简洁、形象, 合各种命名的原则和方针,朝着更加简洁、形象,更 加注重内涵的方向发展。 加注重内涵的方向发展。
LOGO
2、语音相关策略与语义相关策略 、
语义相关策略的品牌翻译大致有语义直译、语义衍译两种。语 义直译是根据原品牌的词汇义翻译成汉语名称。一个品牌名称在 语言上往往有好几个义项,一个义项也往往有几个释义的词语,译者 选取其中一个汉语词语作为译名,如Shell———壳(牌)、Nestle— ——雀巢、Apple———苹果、Green Giant———绿巨人,等等。 语义衍译是沿着原品牌的语言意义衍生拓展,翻译为意义相近或相 关的名称,如seven up。up本身意为“向上,昂扬,激扬”等,将up翻 译“喜”并不死扣字面意义,而是依据它相关的衍生含义或联想意 义。悲、喜在汉民族观念中是两种不同方向的情绪活动,悲是低落 趋向情绪,喜是高扬趋向情绪。seven up译作“七喜”,既出乎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电池Energizer译为“劲量”、Head & shoulders译作“海飞丝”、Smart译为(醒目)等。
中国品牌在海外的翻译案例
![中国品牌在海外的翻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abcb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8.png)
音译这类是最直接的翻译法,基本上翻了等于没翻。
主要用于人名,比如迪士尼(Disney),西门子(Siemens),福特(Ford),地名比如亚马逊(Amazon),原创词比如奥迪(Audi),耐克(NIKE),组合词比如阿迪达斯(Adidas),还有主人没钱雇翻译的词比如傅拉基米尔(Vladimir)。
意译这类是最实诚的翻译,基本都是良心企业,童叟无欺。
主要有物名比如空客(Airbus),脸书(Facebook),壳牌(Shell),概念名比如通用(General Electric),大众(Volkswagen),组合名比如微软(Microsoft)和软银(Softbank)。
混译这类是一半音译,一半意译混在一起。
看似是包容并济,实则是存在感不济。
混得最好的就算是星巴克了(Starbucks),勉强及格的有联合利华(Unilever)和达美航空(Delta),至于第一太平洋戴维斯(Savills)和很久以前的(不惜暴露自己年纪)第一信贷波士顿(First Boston),听第一耳时就不知所云了。
不过中国深圳有个有名的混搭天王很快就会在这个朋友圈里混出来了——那就是微信(WeChat)。
乱译这类翻译不按常理出牌,剑走偏锋。
基本上要靠大家丰富的想象和发黄的老相片才把两个名字联系到一起。
比如汇丰(HSBC),花旗(Citi),辉瑞(Pfizer),大通(Chase),香港的镇港之宝——国泰(Cathay)和他的英国亲爸爸太古集团(Swire)。
不译这是一个无招胜有招,我不翻不翻你烦不烦的流派。
这些牌子基本上由字母组成,识字的人不用翻,不识字的翻了也没用。
比如IBM,BBC,3M,AMD,GFW,BCG,KKR;我这层楼的BP和楼下的ING。
(嗯,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
)文艺翻译。
文艺翻译要求音意一体,神形兼备。
让人一看到这个品牌就知道这个你是做什么的,情怀有多大,逼格有多高。
这显然很高级,所以一般也只有国际大公司才能做到。
商业环境下翻译的“背叛”与“创造”——以品牌名称翻译为例
![商业环境下翻译的“背叛”与“创造”——以品牌名称翻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9272e07bb68a98271fefaec.png)
[ 中图分类号 ] H O 5 9
[ 文献标识码 ] A
[ 作者简介 ] 黄蓉 ( 1 9 8 9 一 ) ,女 ,硕 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为语用 学、翻译 。
从 翻译 的本质看 , 翻译 被认为是 : “ 从语义到文本 在译语
一
中用 最切近而又最 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 原文。 ” ( 奈达 1 9 6 9 )
和翻译结果在 一定程度上 与传 统非商业性 的翻译 存在一定 的差异和不 同。从翻译 目的论来看 ,翻译本身应 受到翻译 本文功 能特征 的影响而产 生一些 改变,这 些改变也会对 翻译 的本 质变化产 生一定 影响。
[ 关键词 ] 商业环境;翻译 目的论 ;翻译 的 “ 背叛”和 “ 创造”
第2 6 卷第 6 期
2 0 1 3 年6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mN o f C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现文本与意义 的对应 , 还有如何满 足翻译发 起者的期待和读 者的期待 , 最终 达到最大程度盈利 的 目标 。这一现实的客观
等 。商业环境下 的翻译文本更 要求译 者在拿到 翻译 任务 时
首先 考虑翻译发起 者 的翻译要 求 , 对 于翻译 的结果有预判 ,
从 翻译期望 , 达到的效果来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和主要翻译策 略。实际 的翻译行为又是 由翻译文本的功能特征所 决定 的。
功能理论认 为翻译是一种 有特定 目的的行为 。因此翻译过 程, 翻译 的策略应该 由这个 目的决定 。从一定 意义上说 , 译 者应 该优先考虑 翻译文本 的功能特征 而不是纯粹 的本文对
国产汽车商标名英译分析
![国产汽车商标名英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8b2be3aeaad1f346933f60.png)
要具有 区分 同类 商品 ,凸显产品特征 ,刺激 认 同的 不 一致
消费, 体现 品牌形象和有效法律保护的功能。 Me r c e d e s B e n z 是久 负盛名 的汽车品牌 , 远优 于音 译去生造一个词来替代 ,既不容易 汽车工业 的发展见证了整个 2 0 世 纪商品经济 在 中国更 是高档汽车 的代名词 ,然而 ,当分 记忆 ,也不会很快让消费者接受与认可 。 发展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 以汽 车品牌名称的 别 来 自中国 大陆 ,台湾 ,香 港 的人谈 论 这 五、总结分析 翻译为例探讨品牌名称翻译 中的得与失。 品牌 时 ,他 们却 很难 就 此达 成共 识 因为 国产汽车在商标名称 的翻译上属于成功 二、汽车名称翻译成功受益的品牌 M e r c e d e s B e n z 在中国大陆被翻译成 “ 奔驰 ”, 的,都 能很 好的被推人的市场 国家所认 同、
牌 名称 的发 音被 经 常应 用 ,如 T i g u a n“ 途 的产品名称会给人以过于简单 ,过于目的性 , 安 ”,T o u a r e g“ 途锐 ”,M a g o t a n“ 迈腾” , 有些 时候会 适得其反,所 以生造词反而能起
【 关键词 】 汽车 ;商标名 ;英译
翻译称 为 “ 宝 马”使 其 尊贵 的 品质 和功 能 过 意译 翻译成 A u s p i C i O U l f 或L u c k y ,首先 ,这 都 尽显 其 中。在 众多 的 汽车 品牌 名称 中, “ 途” “ 腾” “ 赛” “ 佳” “ 凯” “ 雅” 样 有着吉祥 , 美好 的褒义词 ,在译入语市场 很有可能有各种其他行业或产品已经在使用 , 这 类带 有褒 义 意义 的词语 结合 汽车 英文 品 即便 是没有被使用或者是侵权等 问题 ,这样
国际化战略下的中国品牌名称英译
![国际化战略下的中国品牌名称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b721f647e518964bcf847ccb.png)
( 庆教育学院 外语系 , 庆 406 ) 重 重 0 0 7
摘 要 : 文 以我 国企 业 国 际化 战 略 为 背 景 , 合 品牌 名 称 的语 言 特 点和 经 典 案 例 , 讨 中 国 品牌 名 称 翻译 模 式 , 本 结 探
以期 提 高 品牌 名 称 翻译 水平 . 而 增 强 中国 品牌 的 国 际 竞 争力 。 从 关 键 词 : 际化 战 略 ; 国 品牌 ; 牌 名 称英 译 国 中 品
上 3 %的知 名品 牌 占 了全球 5 %的市 场 , 0 由此可 见 .
知 名 品牌可 以带 动企业 . 动一 方 经济 . 带 知名 品牌 的
多 寡代 表 着 一个 国家 的 先 进 生产 力 水 平 。未 来 的 1— 5年 将 是 中国 品牌 国际 化 的关键 阶段 .中 国品 01
却是 凤 毛麟 角 。 是典 型 的 “ 造大 国 。 制 品牌小 国 ” 。 品 牌名 称作 为 品牌 最 重要 的组 成要 素 之 一 . 已 经不 是传 统意 义上 区别 商 品的标 记 .而是 一种 重要
牌 通过 跨 国公 司模 式 、海 外并 购模 式 、 E 加 工 出 OM
口模 式 、 委托 海外 渠 道 开拓 市 场 等 方式 踏 上 了品牌
中国经 济 将融 人 国 际化 经 济 之 中 . 济 国 际化 必 然 经
收 稿 日期 :0 9 1— 1 2 0 — 2 2
牌 纷 纷 更 改 品牌 的英 文 名 称 , 如 : 国 者 (ar t 例 爱 P to i
作 者 简 介 : 莲 (9 0 )女 , 庆 市 人 , 庆 教 育 学院 外语 系 , 师 , 士 , 要 从 事 英 语 教 育 和 翻译 理论 研 究 。 张 18 一 , 重 重 讲 硕 主
目的论视角下国外化妆品品牌汉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国外化妆品品牌汉译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6ca8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3.png)
目的论视角下国外化妆品品牌汉译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1-08-09T01:48:00.136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6期作者:唐丽君邓娅[导读] 不仅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可以促进相关产品的经济发展。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化妆品品牌的翻译是广告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对于化妆品商品的促销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先分析了化妆品品牌名称的语言特征,发现一些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名称都具有音美、形美、意义深刻的特征。
然后从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探讨了化妆品品牌的具体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化妆品品牌;翻译策略On Chin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Foreign Beauty Bra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Tang Lijun,Deng Y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cosmetic bran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As a special cultural activity, brand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beauty good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beauty brand names, finding that the names of some famous beauty brand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autiful sound, beautiful shape and profound meaning. Then, from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skopos principle, coherence principle and faithfulness principle),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beauty brands are discussed.Key Words: Skopos Theory; Beauty Brand; Translation Strategy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注重“内在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外在形象的重要性。
品牌名称翻译
![品牌名称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65083f855270722182ef740.png)
一个品牌如果有中文与英文两个名字的时候就涉及翻译问题。
在这里总结了翻译的3种主要技巧:①音译:Chanel --—“夏奈尔";Versace——-“范思哲”;Yvesssainlaurent——-“伊夫。
圣洛朗";红贝--—“herebe";顺美——-“smart”。
这些名称翻译的主要技巧是注意翻译的本地化.既要译得上口、吉利;又要注意有节奏和肌理,还要符合当地人的文化欣赏。
②意译:Playboy-—-“花花公子”;Goldline -——“金利来”;Crocodile—--“鳄鱼";Plover---“啄木鸟”;“杉杉”-—-Firs;“异乡人”---Stunner。
此种方法比音译更具难度,只有翻译得好,才会起到文化融合,给人以启示的作用,并且易与记忆.为国际化考虑,最好是注册专有名词.联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联想走向国际化,就碰到商标被抢注的尴尬。
联想(Legend)商标被注册的时间甚至比国内还早。
原因是这样含义美好、在字典上又能查到的词汇,非常容易被注册。
所以联想自创了一个新的名称“Lenovo”,这则是一个完全自创的单词,因此它是惟一的。
③音译和意译结合:Reebok译成“锐步",既在发音上相似,“锐步”的中文又可以表达锐意进取、快捷的步伐,非常符合品牌定位;Nike-—-“耐克”,耐力、耐磨.一个“耐”字译出了神韵;“雅戈尔"翻译成Younger,音相近,同时表达品牌青春的定位.在商标的中译英中,许多企业运用拼音方法解决中国商标的翻译。
“亿都川”(YDC)、“丹顶鹤”(DANDINGHE)、“李宁”(LiNing)。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汉语拼音不具有国际性,不通用,许多外国人无法正确拼出企业的商标读音,而且不适当的运用会闹出误会。
如Puke(扑克的汉语拼音)正好是英文中“呕吐”的意思;第二,无法表达商标中所蕴涵的企业文化。
如果“雅戈尔”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则为“YaGeEr”,根本无法表示“青春”的含义。
商标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研究
![商标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8abb207375a417866f8fcc.png)
商标翻译中的隐喻翻译研究作者:姚兰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12期【摘要】隐喻思维对商标名翻译质量有重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运用隐喻思维机制,能够创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商标译名。
在音译法、意译法以及音意结合法中,它们当中包蕴的隐喻思维机制,反映出商标译名的成功,来源于翻译过程中隐喻理念的巧妙融入。
【关键词】商标翻译隐喻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3-02在全球经济化的趋势下,世界逐渐变成互通有无的“地球村”。
众多地区的企业纷纷迈入国际舞台,拓展商业版图。
跨文化交际活动随之日益频繁起来,商标名的翻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到商品能否被新地区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它是人类的认知活动的结果”,隐喻思维对商标名翻译质量有重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运用隐喻思维机制,能够创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商标译名,能够潜移默化地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收益。
隐喻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
下文以三种翻译法为例,阐述它们当中包蕴的隐喻思维机制,反映出商标译名的成功,来源于翻译过程中隐喻理念的巧妙融入。
一、隐喻理论的重要意义现代隐喻理论奠基人理查兹强调隐喻是一种包蕴诗意以及形象力的语言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说三句话,隐喻就会悄然形成。
隐喻理论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和拓宽,它不但涉及词汇,而且与人类思维紧密相关,生动地呈现着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程式。
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语言的架构和交流中。
不论是同种语言的交流,还包括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的沟通,隐喻理论能够促进彼此有效交流,达成一致,充分体现出语言的精炼和深刻。
商标名称凝聚着创始者的心血和对产品的期待值,他们努力用品牌名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扩大商品的影响力以及辐射力,成功的商标译名能够发挥这样的成效。
但是在翻译商标的过程,往往容易忽视译语的特色性,只生编硬套地沿用源语,往往无法彰显品牌的韵味,更重要的是,无法让译语新地区的受众理解和接受。
关于欧美品牌名中日译名书写方式异同的探究
![关于欧美品牌名中日译名书写方式异同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cf0ff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c.png)
关于欧美品牌名中日译名书写方式异同的探究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品牌争先进军国际市场,其中品牌名称的翻译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汉字和片假名这两种中文和日语在翻译品牌名时各自主要运用的文字及其特性的差异出发,聚焦中文汉字的造词力和表意性、日语假名的表音性等特点,分析两种语言通过翻译推进外来品牌外来本土化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品牌译名;中日对比;书写方式引言:品牌名称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既蕴含着商业价值,又是企业文化的凝聚。
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和认知的差异性,以及译名本身具有商业因素等原因,品牌名称的翻译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兼顾平衡多种因素。
本文从2023年世界五百强品牌中选取了二百例知名欧美品牌,从中文和日语在翻译品牌名时各自主要运用的文字及其特性的差异出发,对中日译法差异的原因展开探究。
1中文在翻译欧美品牌名称时的特点1.1 中文译名对同音词的处理纵观本广为人知的欧美品牌中文翻译案例,可窥见中文翻译中汉字选择的范围之广。
“Colgate”、“Coca-C ola”、“Costco”的第一音节“Co”在日语中皆译作“コ”,中文却选用了“高”、“可”、“开”、“客”四种汉字,其印象也各有不同。
予经营口腔护理用品的“Colgate”以“高”字,意在使人们联想起其高质量、高清洁度的形象;给饮料企业“Coca-Cola”取“可”字构成“可口”一词,表现其美味的特点;而对于会员制仓储超市“Costco”,则用一“开”字让观者将品牌同打开门户的开放与热情相联系,又配一“客”字传递开门迎客的主旨。
对于原词中相同的“Co”,中文翻译会以此为基底,在译名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含义,时而构建出完全不同的形象。
中文所选取的四个汉字的发音与原词中“Co”的差异越来越大,可以推知,欧美品牌中文译名中汉字选择的多样性更多的是一种将选字的考量优先于对原词读音之忠实的结果。
1.2 中文汉字的造词力与表意性中文在翻译字母类品牌名之际,为了减少选字的制约,可能会将在发音的再现上“退而求其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2 五官习语的翻译3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4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5 读者与作者的断裂——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女权主义解读6 从《消失的地平线》看儒家中庸之道的积极含义7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8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9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10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11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12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13 On the Pursuit of Ideal Home in Cold Mountain14 英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15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16 从心理分析角度分析《屋顶丽人》中汤姆的升华17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95 80 35 64018 暗夜中的精灵——论《寻欢作乐》中的罗西19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20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21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22 英语汽车商标的翻译策略23 比较分析《喜福会》与《日用家当》中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24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25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26 英汉幽默语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27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告语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探讨28 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29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30 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探讨《名利场》中利倍加的奋斗与失败31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32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33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业务关系信函中的应用34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35 文学作品的风格及其可译性36 中英现代命名方式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37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38 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39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40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41 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42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43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44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45 朱虹翻译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46 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态度的调查研究47 浅析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母爱48 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鲁滨逊漂流记》49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50 《我弥留之际》中的荒诞性元素51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52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53 从认知的角度看委婉语中隐喻的理解54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55 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56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57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58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59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语用功能分析60 Scarlett的人物形象分析61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62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以《》和《叶问》为例63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64 Angel and Devil: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Hero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65 Differences of Talent Requiremen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mployment Advertising66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67 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68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69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70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71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72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73 浅析唐诗翻译的难点和策略74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75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76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77 论汉英外贸合同翻译的得体性78 《缅湖重游》之语义分析79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80 浅析《看不见的人》中的第一人称叙述策略81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82 广告英语及其翻译83 幸福婚姻中爱情与金钱并重——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84 论爱情的毁灭:浅析《永别了武器》主题思想85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86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87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88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89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90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91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92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93 《莫比迪克》中不同的人物特点94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95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96 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97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98 论《兔子, 跑吧》中哈利的逃避主义99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100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分析101 从《劝导》主人公形象看奥斯丁创作思想新特点102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103 《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石化现象与对策104 从汉英墓志铭看中西生命价值意识之差异105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悲剧形象106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107 傅东华译《飘》归化现象浅析108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109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11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111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112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13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114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115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16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117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118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19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20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121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122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123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124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25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12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127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128 《魔术与童年》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对比研究129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130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131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132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33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134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135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136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137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138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原型分析139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140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141 命运与社会的牺牲品—苔丝的悲剧根源探析142 消费文化社会下嘉莉的生存斗争143 论《弗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人物关系及象征意义144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145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146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147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48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149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5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1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152 哈克贝利•费恩人物性格分析153 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对比研究——两次航海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154 Social Criticism in Wordsworth’s Concept of Nature155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156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157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158 由王尔德的《莎乐美》探究法国象征主义对其唯美主义的影响159 英语习语的翻译160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161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162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探讨163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164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165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166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167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168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16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170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171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172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173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7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175 合作性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176 试析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性格发展177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178 Humor as Perceived from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179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180 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白鲸》181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82 Strategy Research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oral En glish183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184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85 解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186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187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188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189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190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191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192 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93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194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195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196 中文菜名英译的失误与分析197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198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199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200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