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小学班级和班级管理 35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观:小学生更容易服从管理 年龄更小、更明显的“向师性”、更尊敬班主任及相关教师、更容
易把他们纳为班级成员、也更容易接受其管理和领导
2、客观:小学生更需要管理 第一次踏入正式的学校系统、可塑性强而辨别力弱。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主 要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
核心内容: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并为了集体 而进行的教育。
3、班级的目的是培养人
班级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组织,是一种“教育性”的文化组 织。班级组织的目的:为了教师更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培养在“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属于“自功能性组织”。 学生的发展是其最重要的目标。
4、班级组织由学生和相关教师共同构成
小学班级 管理
第一章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 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淮南子·说山训》
学习目标:
• 明确班级、班级管理的概念,树立班 级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意识。
• 理解小学班级和小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 知道班级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了解与班级管理相关的理论,树立以理论指导班级管理实践的意识。
第一节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的内涵
一、班级与小学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出的学 生单元,以及与为其配备的相关教师所共同 构成的一种组织。
1、班级是一种组织
组织,是人们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群 体,是确保人们社会活动正常协调进行、顺 利达到预期目标的体系。
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 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 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但其中也有一些非正式组织。
图1.1 传统的层级式班级组织
班主任
督察团队
学习促进 团队
活动组织 团队
生活管理 团队
宣传团队
外联团队
图1.2 扁平化班级组织示例
(四)班级组织的发展
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坚持把各类孩子编成 一班,没有年级、固定教科书和教学 内容的分级;
教育的任务:培养集体主义者
观点: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 的有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机构,是一 个有活动能力的机构,而且应成为“社 会的有机体。”
途径和方法:“追求远景”
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
观点: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变好的愿望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自我教育应从童年到少年早期。
讨论:
案你例认:为见班P2主任与Fra Baidu bibliotek课教师可
否算作班级成员呢?
(二)小学班级的特性
1、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构成
主要成员是年龄大约在6-12岁之间的未成年人。
在生理上,6岁儿童脑重量为成人的90%左右,到12岁才基本达 成人水平;
在心理上,认知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 段”;
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处于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第四个关键 期——“勤奋感对自卑感”;
观点: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 导方式而实现的。
(5)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菲根堡姆
“三全管理”:对象、范围、人员 程序: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PDCA)
(6)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 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讨论与探索:
1、你从以上各种理论还得到了哪些启示?
实 践 探 究:
1、设计一个小型调查,以理解小学班级和小 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2、撰写一篇借鉴某个理论进行小学班级管理 的文章。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案例:见P12
三、管理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1)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泰罗
原则:竞争、以人为本
(2)行为科学理论
源自:霍桑实验 启发:员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主动因素;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 关注并善于引导非正式团体。
(3)群体发展阶段与高效团队理论
五阶段:形成、震荡、规范、执行、解体 (P14)
(4)情境领导理论:赫塞、布兰查德
原则:“团结起来再教育” 班主任:通常兼任中队辅导员 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虽有共同的教育性目标,但两者的性质、主要 目标及内在规范等有诸多区别。
(三)小学班级的结构
正式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 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 一种结构,其组织 制度和 规范对成员具有正式的约 束力。
1、谁是班级管理者? 西方:班级管理主要指课堂管理, 所有教师都是班级管理者。 我国:有人认为是班主任,有人认为 是所有相关的班级教育者。
2、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班级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各种管理资源(人、事、时、地、物)的 处置。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2、还有哪些其他理论能为班级管理提供 支 持?
视 野 扩 展:
1、通过《幼儿园工作规程》(2019)和《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9), 了解幼儿教育;
2、查阅我国当前关于班级组织改革的资料; 3、阅读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其
他学科书籍,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并 寻找更多班级管理的理论支持。
在道德发展方面,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的从前习俗水平向 习俗水平过渡时期,一般为“利己主义倾向”。
师生间代际文化冲突:
1、教师在年龄、生理、认知方式、情意 特征与小学生相差较大,教师越成 熟,与小学生“代沟”越突出。
2、教师在知识经验和心理上都比小学生 有绝对的优势。
2、小学班级中存在着平行的少先队组织
广义上讲,班级由学生及其相关教师构成; 狭义上讲,班级的构成主体为学生。 (1)学生:是班级的主要成员。
班级学生既有共同特征,有是千差万别的。 (2)班主任:也是班级成员。
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是教育者。 (3)任课教师:也是班级成员。
与学生在某科上有共同的目标,但会同时属 于不同的班级。
教育目标: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 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缺点。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治 理论
观点:1、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必须: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和双手、解放小 孩子的空间和时间。
2、“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3、 民主用在教育上的三个要点:教 育机会均等、宽容和了解、在民主 生活中学民主。
组织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人员、 都发展出一些或更具传统色彩或开放灵活的 精细结构。
2、班级是学校这一公共组织中的“细胞”
公共组织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它以 服务驱动,即主要提供“公有”产品或服务; 它与公众关系密切,往往有多重目标。同时 它的“目标”还可以被“理想”所替代。班级是 学校这个公共组织中的一个基本单元,社会 责任和义务是班级活动的宗旨。
古德莱德和安德森:《不分级小学》; 我国很多地方尝试“分层走班制”。
二、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是同别 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活动完成得更有效 率和更有效果的过程。
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界定
案例:见P7 讨论:
结合概念界定的分歧,你认为究竟应 如何理解班级管理?它的目标、内容、手段 应是什么?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一)从众与逆反;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 变。有时坏、有时好、有时却无关 紧要。有两种形 式:顺从和接纳。
(二)群体影响;
群体: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社会助长作用、懈怠、去个性化、群体极化
三、冲突与和解
冲突解决的方法: 1、确定法规以限制利己的行为; 2、将群体分为较小的单位; 3、让人们能够充分地沟通; 4、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得到更多 的回报; 5、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