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18最新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公开课课件2
•
5.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 次练习 ,使听 、说、 读、写 、算等 技能训 练落实 到实处 。
•
6.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 学方法 和教学 手段充 分地调 动学生 学习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使 学生积 极参与 教学活 动,使 学生的 智能得 到充分 发展, 思想品 德教育 得到渗 透。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 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 醉作用。
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6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6
答案: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以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以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 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 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变为现实的存在.
3
生产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社会实践
相比蜜蜂采蜜,人类的实践具 有哪些特点?
4
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
实践的对象
客观
(自然界、社会关系)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特点。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者观点:不会耕田,怎么下田。
农夫观点:不让下田,怎会耕田?你赞同谁的观点,者说明了什么?——认识从实践中来(二)进行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教师活动:实践的含义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2、教师总结: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 他决心把山平掉 , 便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 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裝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1)愚公移山需要哪些要素?这些要素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2)愚公为什么移山,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3)如果今天我们要移山,你会用什么方法,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教师点评: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3、实践具有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 3.(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 ;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 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 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 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 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
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
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
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 表明( )
•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A
中国高速铁路(CHSR) 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 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 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 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高速铁 路建设是一种什么活动?
实践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2.实践
(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以为这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 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 的存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 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
)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探究三
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
原理:
(1)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 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基础
(2)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错误的认识、 不科学的理论则会 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
认识
反作用 (双重作用)
(3)实践是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
1、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2、重视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作用。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 认识本身无法 成为判断标准
客观事物本身 无法回答认识 是否正确反映 了它
主观和客观联 系起来加以比 较和对照的东 西(实践)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认识 指 导 实践 改造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总结:实践有哪些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科学家研制发射“长征五号”这一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
实践对象 实践主体 实践手段
实践具有能动性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 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即实践是 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与动物为适应环境求生存的 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鸟儿筑巢和科学家发射“长征五号” 有何本质的不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电磁场理论的奠 基者:法拉第
电磁波的发 现者:赫兹
完成电磁理论 的麦克斯韦
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 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摇 撼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 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 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 含义 来源 的 动力 认 实践是认 实践及 特点 唯一 识 识的基础 其特点 标准 从 何 目的 基本形式 而 来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 是(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人的认识从 何而来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我国由 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意味 着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那么人类目前获得的对太空的认识从何而来?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4张PPT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3、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在阶级社会 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 斗争
变革社会的实践 (如革命、改革等)
科学实验
在当代中国,主 要表现为在社会 各方面的改革 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等
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等
A
综合提高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 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 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 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 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 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 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 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 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 输血的大门。
第五课
第六课 认识论
自学提纲: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农业生产
探究活动
1.上述材料中是 谁在从事活动?
2.这些活动是在 认识世界还是在 改造世界? 3.这些活动是不 是纯主观的思维 活动?
归纳: 什么是实践?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 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 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 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 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 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 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 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 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 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 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 益处。
必修4 优秀教案公开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
思 考: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 的发展。
镜头三:走进科学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 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 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 高。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实么践道是理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新探索和研究
产生
新要求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③ 实践
锻炼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名言评析: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练一练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客观是事实存在的,主观是人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所以叫“见之” 。
③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 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②实践有主观能动性 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二组:
最初,青蒿的实验效果 不理想。为何古人将青 蒿“绞取汁”,而不用 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 法呢?屠呦呦敏锐地意 识到,是不是煮沸和高 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 活性成分呢?于是,她 改变原来的提取方法, 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 ,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 实验中发现,以低沸点 溶剂乙醚来提取有效成 分,明显提高治疟的效 果。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屠呦呦团队从古代医书中得到启发,研发出 青蒿素,说明书本知识也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探究五:
第一组:
疟疾,在全球肆虐了几 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 不退、浑身发抖,重者 几天内就会死亡。到20 世纪60年代,疟原虫产 生了耐药性,疟疾再次 在东南亚爆发。在越南 战争中,疟疾成为比子 弹、炸弹更可怕的敌人 。美国为此投入大量人 力物力研究,但都无果 而终。应越南的请求, 中国从1964年起开始抗 疟药研究。
思考:青蒿素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挽救 了数百万计的生命,这说明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 最终要会到实践中去,改造世界。
知识梳理
人
含义
的
来源
特点
认
实践及 其特点
识 从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动力
检验 标准
基本形式
何 目的、归宿 而
来
课堂演练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
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寄生虫感染的问题在世 界最贫困人群中尤其突出,已经成为提升人类福祉与健 康水平的一大障碍。自1969年屠呦呦和研究团队从东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 取汁,尽服之”深入到微观世界,从而研发出抗疟良药 青蒿素。
思考:(1)治疗寄生虫感染病的新疗法是如何获得的?
2、这些要素的共 同特点是什么?
发明青蒿素与 燕子筑巢有何 本质不同?这 说明实践具有 什么特点?
第三组:
1、发明青蒿素也是 全体科研人员共同 努力的结果,这说 明事件具有什么特 点?
2、屠呦呦团队在 60年代受命,经历 了多年研制成功青 蒿素,这说明实践 具有什么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方法论: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用中草药治疗疟疾获得信心的唯 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又深 入到疟疾严重的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l位感染患者身上试 用之后,发现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的好,使用青蒿 萃取液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
思考:青蒿素青蒿萃取液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出奇的好是怎 样证实的?说明了什么?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论提升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
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吃一堑,长一智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 不知地之厚也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探究活动一:下列属于哲学意义上“实践”范 畴的有 ①蜜蜂筑巢,猴子下山偷东西吃 ②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 ③学生学习核心价值观 ④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⑤教师讲课 ⑥我国 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 主体工程建设 ⑦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 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⑧屠呦呦团队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 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 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对号入座
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活动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动规律制约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人的活动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三组:
青蒿素已被发现40年, 屠呦呦说:“截至目前 ,青蒿的 全貌 我仍不 完全了解。”针对青蒿 素的研究广度、深度不 断拓展,科学家们正一 步步接近“谜底”。近 几年,屠呦呦团队在深 入研究中发现,青蒿素 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 。而且在治疗肿瘤、白 血病、类风湿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 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些 效果。
主观能 动性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总结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为何发展变 化?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由何检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 标准
认识到何而去?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
探究四: 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也已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 来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探究七: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 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 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青蒿素类 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青蒿素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名副其实。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的含义
非纯主观 思维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注意3点:实主践体的
实践的 对象
实践的性质: 是直接现实性
活动
工人做工 战士打仗
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司法人员办案
教师讲
医生治病
课
科 学 实 验
探究二:(分组讨论)
第一组:
第二组:
1、屠呦呦研制成 功青蒿素这一实 践活动由哪些要 素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蜘蛛结网
C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2.从“神一”到“神八”载人航天试验的 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涉 及到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 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性特点
A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巩固练习
3、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
D 退( )
A.①②③ C.①④⑤
B.②④⑤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结合屠呦呦团队研发青蒿 素历程分析实践的特点和实践 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客主实观体践规、活律对动的象受制、客约手观)段事物和(实有践意是识有的目)的、((受处一于定一历定史社条会件关制系约中))
探究活动三(P42)以往实践观与辨证唯物主义
实践观有何不同?
(1)
黑格尔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 (3)
杜威
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提供认识工具 实践提高了认识能力
探究六 : 多次动物实验结果让人兴奋,这种编号为191的青蒿萃取液,
在治疗被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和被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 了100%!然而,青蒿萃取液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 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 者, 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在当时还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